2020秋(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合集 用感官观察
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认识感官》教学设计及反思(2课时)
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认识感官》教学设计及反思课题:《认识感官》科目:小学科学年级:一年级上册版本:苏教版(2024)课时安排:2课时一、教学内容《认识感官》是新教材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中的核心课程之一。
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人类的五种基本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活动和互动实验,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这些感官来探索和了解周围的世界。
课程内容包括:1. 感官的介绍:通过图片和简单的描述,向学生介绍五种感官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观察活动:设计一系列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每种感官的功能。
例如,通过品尝不同的食物来认识味觉,或者通过触摸不同质地的物品来感受触觉。
3. 实验探究:通过简单的实验,如闭眼辨声、蒙眼猜物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感官功能的理解。
4. 安全教育:强调在使用感官进行观察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如不将异物放入耳朵或鼻孔等。
5. 思考与讨论:鼓励学生思考感官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观察体验和感受。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人的五种感官,知道它们的名称和基本功能。
学会运用不同的感官进行观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了解感官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保护感官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体验、讨论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不同感官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让学生体会到感官的奇妙,懂得珍惜和保护自己的感官。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认识五种感官的名称和功能。
学会运用不同的感官进行观察。
(二)教学难点描述不同感官观察到的现象。
理解感官的综合作用。
四、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世界充满好奇,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初步运用了自己的感官去认识周围的事物,但对于感官的名称和具体功能还缺乏系统的认识。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喜欢通过观察、触摸、体验等方式学习。
2020小学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附目录)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第1单元走进科学1.小小科学家【教学目标】1.做滚小球实验,并能有所发现。
2.认识到不仅科学家能做科学研究,小学生也能做科学。
3.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
【教学重点】认识科学家的工作,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
【教学难点】通过滚小球实验,认识到我们也能做科学。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PPT。
学生材料:每组斜坡1个、钢珠1个、绒布1块、红蓝水彩笔各1支,记录单每人1份。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今天要上什么课?(科学)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你们想到了什么?2.(出示图片)有的想到了科学家,有的想到了科学发明,有的想到了科学实验。
[设计意图:科学一直在伴随学生的成长,在他们心中科学已经种下了神奇的种子,怎样让这枚神奇的种子生根发芽却是我们科学教育面临的责任与挑战。
]二、创设活动,自己动手做滚小球实验1.(出示科学家图片)那么这些人在干什么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科学家)(板书:科学家[建议一年级板书用正楷字在黑板贴写并标上拼音])2.仔细观察,这些科学家在干什么?(实验、观察)再仔细观察,他们还在干嘛?(记录)记录什么?出示科学的过程:观察、实验、记录、发现(板书:观察、实验、记录、发现)3.那我们可不可以做科学?那我们做科学时需要注意什么呢?那你们认为自己会不会做实验呢?4.出示滚小球。
滚过没有?(出示一块绒布,绒布均匀分成4块)这里有一块布,观察一下,科学家也需要观察。
(布上有线)我们把布铺在桌面上。
5.出示一块木板,观察一下,这块木板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有凹槽)我们给它垫一个木块,这样子就做成了什么?(滑梯)6.接下来我们要(滚小球),怎么滚?看到老师的两个点吗?我们可以先放在红色的点上面,再放在蓝色的点上面,你觉得会怎样?你认为哪个远?为什么?7.那究竟哪个小球滚得远了?待会让我们去看看。
还记得科学家做实验吗?除了观察、实验,还有(记录),那怎么记录呢?8.出示记录单并示范,引导学生利用红线记录。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优质教案(全册)(完美版)
1. 《我们知道的植物》第一课时
1. 识别植物 , 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
1. 通过植物和塑料花的对比观察 , 学习用证据支持自己的看法。
2. 尝试种植一棵植物 , 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科学态度目标
1. 意识到植物具有生命体的特征 , 产生认识植物的浓厚兴趣。
2.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2020年最新
一年级上册 科学教学计划
(20 ~20 学年度第一学期 )
科目 班级 教师 学校
科学 一年级
2020年最新
本学期教学 目标(包 括知 识、智能、情意)
1.能够像科学家与工程师那样去尝试做一些小的探究活动或是制作产品。 2.知道观察就是利用各种感觉器官获得事物的信息。 3.通过观察,描述物体颜色、形态、大小、轻重、表面粗糙程度等特征。 4.知道猜测要有依据,猜想不一定正确。 5.能够针对一些简单问题提出猜想并进行验证。 6.观察和了解自然物和人造物的外部特征和产生过程,利用比较、分类等方法得出结论,学会与同学讨论、交流自己的发现和结论。 7.认识到小学生也能像工程师那样做改进小车的工作。 8.能够提出问题,完成气球小车的设计以及制作并进行展示性交流。 9.能如实讲述观察结果,当发现事实与自己原有的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教
学
措
施
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钻研新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趣味游戏充实教学过程,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2020年最新
3. 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研讨中学习。 4.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 5.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策略。 6.在课堂上渗透科普阅读意识,让学生学会阅读方法。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全部教案(共计3课时)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全部教案4.认识感官【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2017新课标版本的一年级教材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的起始课,主要认识感官和感官的各种功能。
课的内容由三个部分构成:(1)明确什么是感官;(2)认识各种感官的功能;(3)知道一些动物的感官特别灵敏。
【学情分析】一、前概念:一年级学生对“感官”这个概念没有清楚的认识,但是他们对眼、耳、口、鼻、皮肤这几种感官的功能都有初步的认识。
一年级的孩子对“观察”这个概念的认识,大部分停留在“用眼睛看”的层面上。
二、年龄特征:一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课程,而且课堂的自控能力不够强,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暂,抗干扰能力较差。
三、学习特点:一年级的孩子的天性是:爱观察,爱动手,爱做游戏,爱玩。
【设计说明】一、教材处理1.选取教材前两个部分的内容,把教学重点放在充分让学生感受感官的功能上,把了解动物感官的内容做为课堂的拓展作业,下节课再反馈;2.教材的顺序做了一定的调整。
在教材中,先认识感官,再认识各种感官的功能,在我的教学中,我把第一个环节“明确什么是感官”,放到认识各个感官的功能之后,这样孩子前面的活动中,对各个感官的功能已经有所体验,再观察的器官,这样孩子的印象更为深刻。
二、教法说明本节,我顺应孩子“爱观察,爱动手,爱做游戏,爱玩”的天性,精心创设的“去动物王国参加美食大会”的情境,利用生动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精心组织的探究材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充分唤醒了孩子的观察、认知的兴趣,引导学生分别用眼、耳、鼻、舌、皮肤进行观察,从而认识不同感官的功能,并在观察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描述物体的主要特征。
【教学目标】1.知道感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
2.在感官观察活动中,尝试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重点】知道利用感官观察,可以获得关于事物的很多信息。
【教学难点】能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等方面的特点。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一、二单元)
第1单元走进科学单元目标:1.能够像科学家与工程师那样去尝试做一些小的探究活动或是工程实践。
2.制定科学课的规则并自觉在活动中遵守。
3.了解科学家与工程师的一些工作场景。
4.意识到科学家的研究与工程师的制造对于我们来说相当重要。
5.愿意去主动搜集科学家与工程师的故事,并与同伴交流。
1小小科学家教学目标:1.认识到有不同的科学家从事不同的研究,认识科学研究要从事观察、实验、考察、记录等实践活动。
2.让小学生也来经历科学探究发现的过程,意识到科学并不神秘,小孩子也能做科学。
3.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可以对自然现象作出很好的解释,但科学也不是万能的,一些问题至今仍没有找到答案。
4.科学研究、科学发现需要一个过程,许多问题的答案在今天仍没有找到,但不代表以后不会找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课前准备:搜集科学家的故事,练习讲一讲。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说说科学家的故事1.观察教材图片,说说这些科学家正在做什么。
2. 学生讲一讲搜集有关科学家的故事。
3. 出示一些科学家工作的场景图让学生进行交流。
交流小结:科学家的研究要经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如观察、实验、收集记录数据、得到发现等。
二、动手试一试1.学生说说在他们的生活中有没有滚小球的经历。
2.实验之前先让学生猜一猜在哪个位置的球会滚得远一些。
3.一年级的学生第一次做科学实验,在学生实验时教师要做好示范。
在桌上铺一块有刻度标记的绒布,将斜坡架在绒布的一端,将小球先从斜坡上标有绿色标记的地方滚下,记下在绒布上停止时的位置,再将小球从斜坡上标有红色标记的的地方滚下,也记下在绒布上停止时的位置,比较它们的远近。
4.如果课堂时间充分还可以将斜坡的坡度变大,同样是从一点往下滚,记下小球滚动的距离,进行比较。
5.实验过后反思在实验的过程中有没有像科学家那样经历观察、实验、记录、发现的过程。
6.阅读大科学家伽利略做的滚小球实验资料,观看动画视频,将自己做的实验与大科学家做的实验进行比较,发现小孩子也和大科学家一样,也能进行科学研究,所以是小小科学家。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4.认识感官【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中的第一课。
本课教材的设计意图是组织学生通过有趣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并能描述事物的特点,从而初步建立“感官”的概念。
由此实现科学课程标准上制定的关于低年段的要求:人和动物都有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器官;会观察与描述物体的特征。
观察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婴儿呱呱坠地,就开始用感官从周围世界获取信息。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观察能力逐步发展,这不仅增强了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更有助于他们区分主观的世界和客观的世界。
学生在第一单元对科学本质有了一些了解后,本课将以观察为起点,着力于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思维。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科学学习充满了好奇,充满了活力,有着异常丰富的想象与勇于探索的精神,在课堂中我们要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眼睛、鼻子、耳朵、舌头、皮肤都是人体的感觉器官(感官)。
2.知道动物也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并且有些动物的感官很灵敏。
科学探究: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
2.会发现并描述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科学态度:1.养成安安静静、仔细观察、耐心倾听的好习惯。
2.乐于对生活当中常见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进行探究与分享。
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1.意识到自然界的生命体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重点】知道利用感官观察,可以获得关于事物的很多信息。
【教学难点】能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每组闻香盒1个、食物(或水果)若干(每组最好不一样)、地毯1块。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4.认rèn 识shí 感g ǎn 官gu ān眼y ǎn 睛j īng 看k àn :颜y án 色s è 、形x íng 状zhu àng耳ěr 朵du ǒ 听t īng :声sh ēng 音y īn 鼻b í 子z ǐ 闻w én : 气q ì 味w èi舌sh é 头t óu 尝ch áng :味w èi 道d ào 不b ú 能n éng 随su í便bi àn 的de 闻w én 和h é尝ch áng皮p í 肤f ū 摸m ō:软ru ǎn 硬y ìng 、冷l ěng 热r è…5.感官总动员【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一册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中的第二课。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本教案为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的全册教案,共包含以下内容:
第一单元:物体的大小
- 第一课物体的大小
- 第二课量度物体的大小
第二单元:物体的形状
- 第一课物体的形状
- 第二课画物体的形状
第三单元:物体的颜色
- 第一课物体的颜色
- 第二课发现物体的颜色
第四单元:物体的重量
- 第一课物体的轻重
- 第二课用手感受物体的重量
第五单元:物体的材质
- 第一课物体的材质
- 第二课发现物体的材质
第六单元:物体的状态
- 第一课物体的状态
- 第二课比物体状态的高低
每个单元都包含两节课,旨在通过生动形象的实例引导学生了
解物体的各种属性和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案中还包含了各种教学活动和课堂上的教学组织方式,方便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
本教案是一份全面、详细的教学指导,对于教师教学具有一定
的参考意义。
同时,对于家长了解孩子所学的内容,也有一定帮助。
小学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教案(附目录)
小学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第2单元用感官观察4.认识感官【教学目标】1.通过与同伴互相指认眼、耳、鼻、舌、皮肤的活动,说出它们都是感觉器官。
2.观赏视频或阅读图片资料,知道动物也是观赏视或阅读图片资料,知道动物也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并且有些动物的感官很灵敏。
3.在用感官观察的活动中,尝试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重点】知道利用感官观察,可以获得关于事物的很多信息。
【教学难点】能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PPT。
学生材料:各种声音的录音片段。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背诵成语接龙二、眼脑机能训练,手心敷眼缓解眼疲劳操三、科学坐姿1.导入:(1)谜语:两间房子一样宽,大门常开也常关,房里可容千万人,难容沙粒在里边。
(2)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个谜语指的是我们身上哪个器官么?学生回答:眼睛。
(3)眼睛有什么用途谁知道?2.活动一:(1)眼睛可是好宝贝,通过眼睛我们可以观察到事物的大小,看到它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可是观察也不仅仅是看哦,观看图片,认识感觉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皮肤遍布全身。
(2)小朋友们可真聪明,是啊,人身上可真多宝啊!眼睛、鼻子、舌头都能帮助我们观察事物,除了这些你还从自己身上找到哪些宝贝可以帮助你观察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上12页的图片。
谁来说一说,你的发现。
(3)根据学生回答,逐一板书(眼、耳、鼻、舌、皮肤)注意:手不是感觉器官,手上和遍布人的全身的皮肤是一种感觉器官,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
二.观察探究,认识感官(一)视觉出示ppt,提问:用眼睛看,你能找到几种小动物?(二)听觉1.播放录音,谈话:你听到了什么声音?2.学生听录音,回答。
3.提问:刚才我们是用什么器官听到声音的?(三)嗅觉和味觉1.出示三个杯子,分别放白开水、白醋、雪碧。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走进科学1.小小科学家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
2.体会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3.初步了解怎样学科学。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
教学难点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教、学具课件、小球等。
预习要求认识一些科学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今天学习什么课?2、什么是科学?二、新课讲授1、今天老师想跟小朋友们一起来认识一些科学家身上发生的有趣故事吧!(认识科学家的工作)2、出示图片提问:你认识这些自然事物吗?知道关于它们的秘密吗?你还想知道哪些自然秘密?3、小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4、看图:图中画有什么?是什么意思?观看并回答问题。
引发学生对科学一词的关注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三、小实验1、做实验:滚小球。
(介绍伽利略滚小球的故事。
)2、讲一讲原理。
3、了解一些常见的科学问题。
(如:大叔是怎么长高的,有哪些条件?)四、全课小结。
五、课后延伸闪电是怎么产生的?有没有外星人?(查找资料并记录)板书设计1、小小科学家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科学和技术2.小小工程师教学目标1.能够利用简易材料自制一个铅笔加长器,并对设计制作的产品不断改进,力争做到最好。
2.通过交流工程师的杰作,意识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程师的发明制造。
3.知道工程师是发现设计、发明、制造产品的人。
教学重点知道工程师是做什么的,经历制作一件物品的过程。
教学难点认识到工程师的工作与科学家的工作是有区别的,工程师重在设计、发明、制造。
教、学具课件,短的铅笔头、吸管、小木棒、一次性筷子、废旧纸张、剪刀、胶带等。
预习要求思考什么是工程师。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了解工程教师活动小朋友好,还记得老师上节课给大家介绍的一种什么样的职业?今天呀,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类伟大的人,天上飞的飞机,地上跑的汽车,甚至于小朋友们住的房子等学生活动(个性备课)都离不开他们,他们就是工程师。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借助工具观察》优质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第一册第2单元用感官观察6、借助工具观察教学资源开发: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中的第三课《借助工具观察》。
是在学生认识感官、了解各种感官功能基础上进行的延伸:当我们直接用感官观察不能解决问题时,借助工具观察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教材一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学生分别用肉眼、放大镜、简易显微镜观察自己的指纹,通过比较三种方法看到的不一样的情形,知道使用工具可以观察到物体更多的细节,而这些都是肉眼无法看到的。
这个活动中还要学会正确使用放大镜和简易显微镜。
第二部分,比较用耳朵听和借助听诊器听心跳声有什么不同,发现听诊器听到的更清晰,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使用工具大大延伸了人的听觉功能。
第三部分,认识各种观察工具。
望远镜、显微镜和汽车后视镜延伸了人的视觉功能,盲杖延伸了盲人的触觉功能,助听器延伸了听力障碍者的听觉功能。
一年级学生对自然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周围的事物总是想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
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各种感官,并且能够运用感官进行观察。
他们有一些用感官观察事物的经验,但是用工具观察、尤其是用比较专业的工具观察事物的经验就比较少,所以在让学生利用观察工具观察事物时,先教会学生使用方法,再去让孩子们去观察。
教学目标:1、通过做用感官直接观察和借助简单工具观察的活动,知道使用简单工具可以观察到事物的更多细节。
2、通过阅读图片资料,知道各种各样的观察工具延伸了人的感官功能。
3、会正确使用放大镜、简易显微镜等观察工具。
4、能与同学合作,并乐于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知道使用简单工具可以观察到事物的更多细节。
教学难点:会正确使用放大镜、简易显微镜等工具观察事物。
教学准备:学生分组:听诊器、宣纸、放大镜、简易显微镜。
教师准备:课件,放大镜使用方法视频,简易显微镜使用方法视频。
教学过程设计:一、激趣导入,直接切题1、今天来和大家一起上课,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心跳速度很快,你能听到我的心跳声吗?用什么方法来听呢?学生自由回答。
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2.1在观察中比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观察物体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就是在进行比较。
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
过程与方法:能从多种角度观察和比较物体。
尝试用排序的方式来描述和记录观察的结果,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具有对探究过程与方法进行反思的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
乐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观察和比较物体。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尝试用排序的方式来描述和记录观察的结果,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每组四只恐龙模型 (要求:长短不同、高矮不同、胖瘦不同;最好是缩放比例相同的恐龙模型)、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课件。
教法学法:观察法课型课时:新授课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播放《侏罗纪公园片段》一、聚焦1.在学生观察教科书中的图片后,教师提问: “图中的恐龙,哪只大、哪只小?”2.并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3.揭示课题:在观察中比较三、探索比较恐龙模型的大小1.让学生明确观察任务:比一比四只恐龙模型的大小,给它们排序。
2.提出探究要求:四人小组,分工合作;可以有多种比较方;每人都要及时记录比较结果。
3.(1)引导学生比较恐龙模型的大小:(2)观察学生的比较过程。
(3)将学生比较结果中有代表性的内容记录到黑板上。
4.有几种比较结果?关于恐龙的大小排序,小组内能有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结果吗?怎么比才更准确?在小组内思考和讨论。
三、研讨1.汇报:展示并介绍自己小组的比较方法,同时说出比较结果。
2.引导学生总结:我们用了哪些方法比较恐龙的大小? 我们该怎样描述比较结果?3.总结: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
不同的比较方法,比较的标准是不同的,比如长短和高矮,所以结果不同。
作业布置:完成活动手册板书设计:2.1在观察中比较不同的比较方法长短高矮结果不同课后反思:2.2起点和终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共同的起始线是公平比较的基础。
小学科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教案(共3课)
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4.认识感官【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的第一课,有三个部分的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是初步建立感官的概念,知道眼、耳、舌、鼻、皮肤是人体的感觉器官。
从常规思维来看,人们会认为手可以触摸物体,是感觉器官,其实脚、手臂、脸颊等部位都可以感知物体的冷热、厚薄、光滑与毛糙等特征,究其原因是这些身体部位表面都覆盖着皮肤,用科学完整的语言表述,皮肤才是获得触觉的感官,这部分迷失概念可在第二部分的教学中逐步帮助学生纠正。
第二部分是用感官进行观察,包括用眼睛看图片寻找小动物,用耳朵听周围物体发出的叫声,用扇闻法学习鼻子闻食物的气味,用舌头品尝食物的滋味,用身体皮肤触摸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
在这其中,不仅要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更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踊跃发表自己的发现。
第三部分是知道动物和人一样有感官,有些动物的感官功能比人更灵敏,人类可以借助它们,代替我们从事一些特殊工作。
【学情分析】观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婴幼儿时期的孩童会将抓到的每样东西都塞进嘴巴,他们用嘴来认识这个世界。
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小学一年级,这个阶段的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已经有了非常丰富的感性认知,并有了一些观察手段,他们遇见感兴趣的物品会摸一摸、看一看,也会去闻一闻、尝一尝,但这些只是本能直觉,尚缺少有序的观察方法,更谈不是科学严谨的观察技能,同时观察获得的信息也不够全面完整,甚至会带有主观臆想。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帮助学生建立感官与其功能的联系,还要加强语言表达的训练,引导学生客观、真实地表述事物的信息,充分认识感官在观察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知道眼睛、鼻子、耳朵、舌头、皮肤都是人体的感觉器官(感官);知道有些动物的感官很灵敏,意识到自然界的生命体是多种多样的。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体验观察的乐趣,养成爱眼和护耳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感官指什么,怎样用感官获取事物更多的信息。
2020年-2021年最新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教案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学案设计施教日期:教学内容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4.认识感官共几课时 1 课型新授第几课时 1三维目标1.认识感觉器官2.知道动物也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并且有些动物的器官很灵敏。
3.在用感官观察的活动中,尝试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利用感官观察,可以获得关于事物的很多信息教学难点:能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教学资源教师准备:备一套:盒子+棒子、草皮、板书小刀3、胶带2、A4 20、录音、视频学生器材:盒子16(蒙纸、开口)、放食物草皮(1+15)预习设计学程设计导航策略调整反思一、导入新课1.学生仔细观察图片。
2.学生汇报。
板块一1.先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这里有一张图片,请同学们睁大眼睛找一找,有几种小动物隐藏在图片中。
不急,给你们一点时间,仔细看。
刚才我们通过用眼睛看(板书),观察到不同的小动物的颜色、形状、还有大小都不同(板书:颜色、形状、大小...)2.用耳朵听师:刚才通过眼睛观察了树林中的小动物,树林里还会发生哪些有趣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同学们可以闭上眼睛,认真聆听。
刚才是谁帮助我们听到这么多有1.学生仔细倾听。
2.学生汇报3.小组编故事4.学生讲故事二、用其他感官观察物体并描述(生:鼻子)生1:香味、臭味生2:酸味(师:你在哪里闻到酸味?哦,是橘子一拨开,散发到空气里的气味)生:嘴巴生:酸甜苦辣咸.... 趣的声音的?(生:耳朵)耳朵,可以帮助我们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
(板书:耳朵听声音)师:看来你们的小耳朵都很灵,接下来我们再听一遍,这一次,加大一些难度,请你边听,边想象声音所描绘的画面,把这些画面串联起来,编成一个小故事,告诉大家树林里可能发生了什么。
师:同学们说的真棒,看来耳朵和眼睛一样,都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外面的世界。
在科学上,我们把像这样的器官,叫做感觉器官,简称感官,今天我们就一同来认识感官(板书:认识感官)二、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用皮肤感受1.师:想一想,除了眼睛、耳朵,还有哪些感官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师:鼻子可以怎样帮助我们观察?师:注意,鼻子可以帮助我们闻物体散发到空气中的气味。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案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包括了四个单元和一个专项学习的内容,分别是:走近科学、用感官观察、用大脑思考、用双手创造和专项学习(像工程师那样)。
第一单元走进科学单元教学目标:1、能通过交流科学家与工程师的工作,知道科学家与工程师分别是干什么工作的人。
2、通过科学小实验与设计制作活动,体验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的过程,获得发现与制作的乐趣。
3、通过经历具体的操作活动,意识到制定与遵守科学课规则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1、区分科学家与工程师。
2、制作小实验,获得发现与实验的乐趣,培养学习兴趣。
课时安排:1、小小科学家1课时2、小小工程师1课时3、上好科学课1课时小小科学家教学目标:1、做滚小球实验,并能有所发现。
2、认识到不仅科学家能够做科学研究,小学生也能做科学。
3、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科学家的工作,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
难点:通过滚小球实验,认识到我们也能做科学。
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材料:带有凹槽的可调节坡度大小的轨道,钢珠(或玻璃球),绒布。
教学过程:导入:活动一:认识这些科学家的工作,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教师活动:小朋友们,大家好,首先祝贺大家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你们将学习到许多丰富而有趣的知识。
老师知道……学生活动学生谈谈自己的目标和理想(舞蹈家……)同学们一定也有自己的目标和理想,钢琴家谁愿意来给老师说一说。
教师提问:那么科学家到底是做什么的呢?(板书:科学家)提供一组不同的科学家正在进行不同研究的图片,也可以结合教材图片观看科学家的工作视频。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科学家们正在认真工作的图片,你们想不想看一看?瞧,他们正在干嘛呢?师:看了这些图片和视频以后,有谁科学家……学生思考并回答让学生讲科学家的故事或是看科学家的故事绘本。
小结:让学生说说科学家是什么样的人。
活动二:我们也来做滚小球的实验活动三:读图,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来给老师说说,科学家是做什么的?师总结:观察实验记录发现(板书)师:这节课呀,我们就是小小的科学家,马上就要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呢!相信大家都滚过小球吧,瞧,老师这里有一个斜坡,让小球沿着斜坡往下滚,小球能滚多远呢?如果课堂时间充分,还可以将斜坡的坡度变大,在同一位置往下滚,记下小球滚动的距离,进行比较。
小学科学新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教案(共3课)(2024秋)
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4.认识感官【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科学观念]知道感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
[科学思维]通过回忆、交流、运用多种感官观察与比较一些植物,认识到植物是各种各样的。
[探究实践]在感官观察活动中,尝试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态度责任]学生了解感官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动物也有感官。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不同感官观察事物,并用自己的语言与同学交流事物的不同特征。
【教学难点】能用感官观察事物的外部特征并进行描述交流。
【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学生]布袋、塑料球、玻璃球、闻味盒(洋葱、葡萄、柠檬、香蕉)、各种声音片段、盲文纸、1元5元人民币等。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提出要求:主要内容: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探索我们知道的植物一、引发关注、聚焦问题(预设3分钟)1、情境导入:谈话:今天我们的科学课堂上来了好多客人!老师这还有一位神秘的客人。
你们看他是谁?瞧!它就是巧虎。
它来邀请你们闯关探秘,要求是(1)课上我们要做很多活动,要听清老师的要求再进行活动,活动时做到不争也不抢。
(2)老师和其他小朋友发言时要安静地聆听,自己发言时声音要洪亮。
小朋友们你们能做到吗?那我们就开始探险咯二、探索研讨、引导发现(预设30分钟)第一关:秘密盲袋1.不透明的布袋里装着什么东西呢?不能打开的前提下,有哪些方法来帮助巧虎确定里面的东西?2.学生汇报自己尝试的方法(摇一摇、摸一摸、捏一捏、颠一颠等),追问分别能获得哪些信息呢?(耳—听声音、鼻—闻气味、手—皮肤—摸形状)3.同学们的意见不一样,那盲袋里的小球材质、颜色到底是怎样的呢?打开来看一看并把它画在记录纸上。
4.学生汇报后总结:眼睛帮助我们确定了盲袋里的物品,它能看到颜色、形状、材质、是否透明、位置、运动等,获得信息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