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选】语文版初中语文八上《8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word教案 (2).doc

合集下载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中学语文教学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中学语文教学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章节:一、前言二、袁隆平的生平三、杂交水稻的研制过程四、袁隆平的科学成就五、袁隆平的精神品质一、前言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对袁隆平先生的敬仰之情。

教学方法:讲述引入,图片展示。

教学内容:介绍袁隆平先生的简介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袁隆平的生平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袁隆平先生的生平经历,培养学生对科学家的敬仰之情。

教学方法:讲述、图片展示。

教学内容:介绍袁隆平先生的出生背景、成长经历、学习经历和事业经历。

三、杂交水稻的研制过程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杂交水稻的研制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教学方法:讲述、图片展示、小组讨论。

教学内容:介绍袁隆平先生如何发现杂交水稻的潜力,并经过多次试验最终成功研制出高产杂交水稻的过程。

四、袁隆平的科学成就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袁隆平先生的科学成就,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教学方法:讲述、图片展示、小组讨论。

教学内容:介绍袁隆平先生研制出的高产杂交水稻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巨大贡献,以及他获得的荣誉和奖项。

五、袁隆平的精神品质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习袁隆平先生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

教学方法:讲述、小组讨论、分享感受。

教学内容:通过学习袁隆平先生的事迹,让学生了解他坚定的信念、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并引导学生学习他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

六、杂交水稻的推广与应用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杂交水稻在国内外推广应用的情况,认识到其在解决粮食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讲述、图片展示、小组讨论。

教学内容:介绍杂交水稻在我国以及全球的推广情况,分析杂交水稻对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

七、袁隆平的社会影响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袁隆平先生的社会影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教学方法:讲述、图片展示、小组讨论。

教学内容:通过介绍袁隆平先生的科研成果,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激发学生关注社会、为国家发展做贡献的意愿。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袁隆平先生的生平事迹,认识到他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的重要贡献。

2. 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3. 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袁隆平先生的生平事迹,他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的重要贡献。

2. 教学难点:袁隆平先生是如何发现和培育出杂交水稻的,他在科学研究中的创新精神。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搜集袁隆平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杂交水稻研究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内容,了解杂交水稻的基本概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杂交水稻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袁隆平先生的生平事迹。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袁隆平先生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的贡献,引导学生了解他在科学研究中的创新精神。

4.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袁隆平先生是如何发现和培育出杂交水稻的,从中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袁隆平先生的精神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热情。

五、课后作业2. 让学生搜集其他科学家的故事,与同学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教学策略1.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生动展示袁隆平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杂交水稻研究的过程。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袁隆平先生在科学研究中的创新精神。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七、教学评价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农业科学研究所,实地了解杂交水稻的研究和种植过程。

2. 邀请农业科学家或袁隆平先生的同事进行讲座,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袁隆平先生的贡献和科研精神。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袁隆平的生平事迹,感受其为中国农业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2.学习袁隆平的创新精神和坚持不懈的科研态度。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袁隆平的生平事迹,杂交水稻的发展历程。

2.教学难点:袁隆平的创新精神和坚持不懈的科研态度。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袁隆平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关注袁隆平为中国农业发展做出的贡献。

(二)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袁隆平的生平事迹和杂交水稻的发展历程。

(三)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袁隆平的生平事迹,重点介绍其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的贡献。

2.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杂交水稻的发展历程。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袁隆平的创新精神和坚持不懈的科研态度。

(四)案例分析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其解决办法。

(五)小组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关于袁隆平的科普宣传方案。

2.各组展示宣传方案,全班投票选出最佳方案。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四、作业布置2.学生收集有关杂交水稻的资料,下节课进行分享。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袁隆平的生平事迹和杂交水稻的发展历程有了深入了解。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讨论,表现出对科学的热爱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3.教师在课堂讲解中,注重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4.课后作业有助于巩固课堂所学,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六、教学评价1.学生对袁隆平的了解程度。

2.学生对杂交水稻的发展历程的掌握程度。

3.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程度。

4.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教学重点之一:袁隆平生平事迹的详细理解对话设计:“同学们,你们知道袁隆平先生是如何开始他的杂交水稻研究之路的吗?有没有遇到什么特别的挑战?”2.教学重点之二:杂交水稻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对话设计:“谁能告诉我,杂交水稻的推广对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生产有什么样的影响?”教学难点:1.教学难点之一:袁隆平的创新精神对话设计:“我们常说创新是科研的灵魂,那么袁隆平先生在研究杂交水稻时有哪些创新之处呢?”2.教学难点之二:袁隆平坚持不懈的科研态度对话设计:“在研究的道路上,袁隆平先生遭遇过很多困难,他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我们又能从中学到什么?”教学过程补充:(二)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袁隆平的生平事迹和杂交水稻的发展历程。

8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

8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

教案:8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学目标:1. 了解袁隆平的生平和他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的贡献。

2. 学习袁隆平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农业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 袁隆平的生平和成就。

2. 杂交水稻的研究过程和原理。

教学难点:1. 杂交水稻的原理和技术的理解。

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资料。

2. 投影仪或白板。

3. PPT或其他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简单介绍袁隆平,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二、生平介绍(10分钟)1. 介绍袁隆平的生平背景,如出生、教育经历等。

2. 介绍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的动机和初衷。

三、杂交水稻研究(15分钟)1. 向学生解释杂交水稻的概念和原理。

2. 通过PPT或其他课件展示杂交水稻的研究过程。

3. 讲解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研究中的关键发现和突破。

四、成就和影响(10分钟)1. 介绍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的主要成就。

2. 讨论杂交水稻对我国农业和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

3. 引导学生思考袁隆平的成就对国家和世界的影响。

2. 引导学生反思袁隆平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

3. 鼓励学生学习袁隆平的爱国情怀和对农业科学的热爱。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杂交水稻研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2. 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杂交水稻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袁隆平的生平和他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的贡献,旨在培养学生对农业科学的兴趣和爱国情怀。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杂交水稻的原理和技术,并鼓励学生思考袁隆平的成就对国家和世界的影响。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应和理解程度,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六、杂交水稻的原理与技术(10分钟)1. 深入讲解杂交水稻的原理,包括基因重组和杂种优势的概念。

2. 介绍杂交水稻的主要技术步骤,如亲本选择、杂交和种子生产等。

3. 通过示例和图解,帮助学生理解杂交水稻的遗传特性和育种过程。

8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

8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

教案:8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学目标:1. 了解袁隆平的生平和成就,特别是他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的贡献。

2. 学习袁隆平的科研精神和创新思维。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袁隆平的生平和成就。

2. 杂交水稻的研究过程和意义。

教学难点:1. 杂交水稻的原理和技术的理解。

2. 袁隆平的科研精神和创新思维的感悟。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袁隆平的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关注农业科技的发展。

2. 提问:你们听说过杂交水稻吗?谁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呢?3. 学生回答后,引出本课的主题:8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二、自主学习(15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袁隆平的生平和主要成就。

2. 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讲解袁隆平的生平和成就,重点介绍他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的贡献。

2. 讲解杂交水稻的研究过程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袁隆平的科技创新精神。

四、课堂讨论(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袁隆平的科技创新对我国农业发展有哪些启示?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课主要内容,强调袁隆平的科研精神和创新思维。

2. 提醒学生学习袁隆平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第二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袁隆平。

2. 提问:你们认为袁隆平具备哪些优秀的品质和能力?3. 学生回答后,引出本课的主题:8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二、自主学习(15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袁隆平的科研精神和创新思维。

2. 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讲解袁隆平的科研精神和创新思维,重点介绍他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的贡献。

2.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学习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方法。

四、实践活动(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运用袁隆平的科技创新精神?2. 各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2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2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2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2
一. 本周教学内容: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口语交际:当一回小记者
写作:写一则本地或本校的消息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学习目标:
1. 积累字词,感知课文内容。

2. 了解人物通讯的特点。

3. 理解典型事例、细节描写和运用数据的方法。

4. 理解课文着力表现的袁隆平的科学精神和卓越贡献。

文体常识:
1. 作者简介
谭士珍,著名记者。

2. 背景资料
袁隆平,男,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

1980-1981年赴美任国际水稻研究所技术指导。

1982年任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副组长。

1991年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任国际首席顾问。

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71年至今任湖南农业科学院研究院研究员,并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袁隆平院士是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作出了杰
[4]。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了解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的经过,学习他敢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准备:了解袁隆平的事迹。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

板书16杂交水稻之父质疑“杂交水稻之父”指谁?为什么称他“杂交说稻之父”?读课文第一小节回答第一个问题。

交流自己了解的'袁隆平。

二、自学课文。

1、读通课文,标好小节,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交流。

(1)读书,纠音。

(2)质疑解疑。

3、默读,文章主要写上什么?三、学习重点段。

1、袁隆平为什么决心攻克“人工杂交水稻”这一世界难题?读课文二、三自然段。

首先明确袁隆平是为了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其次明确这是一个世界难题,国内外从无人试验过,而且外国专家武断地肯定“此路不通”。

但袁隆平坚信有天然杂交水稻就一定能培育出人工杂交水稻。

再次袁隆平作出这个决定要有极大的勇气,要有创新精神,更要付出艰辛和心血。

2、袁隆平为了研究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和努力?读三、四、五、六自然段,找出有关的语句,并通过想象去体验和感悟。

学生边说边指导朗读。

3、袁隆平的研究作出了怎样的巨大贡献?读七、八小节,对文中的几个数字算算账,具体感受一下这是怎样的巨大的贡献。

4、指导朗读。

四、总结。

1、为什么称袁隆平为“杂交水稻之父”?2、为什么本文以“杂交水稻之父”为题?4、袁隆平为什么能取得成功?《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2教学目的1、了解袁隆平为科学事业的执著追求和奉献的精神,感受他的可亲可敬。

2、阅读课文,学会加小标题。

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内容,学习以抓主要内容加小标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师生:搜集袁隆平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中国的万里长城是世界闻名的奇迹,可是,另外一个奇迹却少有人知。

你们知道是什么吗?那就是我们仅用了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而且惠及了全世界。

八年级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教案

八年级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教案

八年级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教案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一、课程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人物通讯的特点。

2、帮助学生熟悉略读的方法。

3、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二、教学策略:点拨法、问答法三、重点难点:1、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熟悉并掌握略读的方法。

2、难点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和追求真理的科学观,用科学的态度亲近自然、理解社会。

教学活动一、导入课文1.师:我国有句古话,叫作“民以食为天”,离开了粮食,也就没有了我们这个活生生的世界,那么,为我们解决吃饭问题的人,得到大家的尊敬与关注,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袁隆平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为了杂交水稻的增产增收,他耗费了大半生心血,从他的身上,我们能真正理解一个大写的“人”字的含义。

2.介绍袁隆平的生平及成就。

二、阅读课文,分析文章结构1.让学生阅读课文,划分段落并归纳段意。

2.师:人物通讯是用来报道特定人物的一种新闻体裁。

本文就是一篇人物通讯,它向我们讲述了什么?思考回答:文章用事实说话,报道了袁隆平在杂交水稻方面对中国和世界的卓越贡献,赞颂了他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矢志不移的科学精神。

三、略读训练1.给学生讲授略读技巧(见参考资料)。

2.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里集中注意力默读完课文。

要求:整体把握阅读材料,捕捉关键信息;找出文中的典型事例;理解细节描写和运用数据的作用;理解课文所着力表现的袁隆平的科学精神和卓越贡献。

板书设计1 分析结构,把握大意第一部分(1—3自然段),袁隆平简介。

第二部分(从\\\'50年代末”到“袁隆平为此深深思索和不安了”),写激发袁隆平科学研究的一件事。

第三部分(从“袁隆平回到学校”到“仍然矢志不移地搞他的科学试验”),写袁隆干确定研究课题和初步展开研究。

第四部分(从“1964年袁隆平迈出了杂交水稻研究的第一步”到“原来他发现那里面有几棵秧苗”),写“文革”期间袁隆平的不寻常遭遇。

8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

8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

8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学目标:1. 了解袁隆平的生平和贡献;2. 学习杂交水稻的原理和技术;3. 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1. 袁隆平的生平和贡献;2. 杂交水稻的原理和技术。

教学难点:1. 杂交水稻的原理和技术;2. 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相关视频材料;3. 教材或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说过杂交水稻吗?谁知道它的创始人是谁?2. 介绍袁隆平院士,引发学生对杂交水稻的兴趣。

二、袁隆平生平介绍(10分钟)1. 介绍袁隆平的出生背景和学业经历;2. 引导学生了解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研究中的艰辛历程。

三、杂交水稻的原理(10分钟)1. 讲解杂交水稻的原理:不同品种的水稻进行人工杂交,产生具有优良特性的后代;2. 解释杂交水稻的优势:提高产量、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等。

四、杂交水稻的技术(10分钟)1. 讲解杂交水稻的培育技术:人工杂交、种子繁殖、选育优良品种等;2. 引导学生了解杂交水稻的种植和管理要点。

五、袁隆平的贡献(5分钟)1. 总结袁隆平在杂交水稻领域的贡献:提高我国粮食产量、解决世界饥饿问题等;2. 强调袁隆平对我国和世界农业的巨大贡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袁隆平和杂交水稻的知识,使学生了解袁隆平的生平事迹和对农业的贡献,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爱。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结合教材和阅读材料,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杂交水稻的原理和技术。

六、杂交水稻的种植与推广(10分钟)1. 讲解杂交水稻的种植技术:选择适宜的土地、播种时间、水肥管理等;2. 介绍杂交水稻在我国的推广情况及其对粮食产量的贡献。

七、杂交水稻的现状与挑战(10分钟)1. 分析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现状:产量、抗病性、适应性等方面;2. 讨论杂交水稻面临的挑战:病虫害、气候变化、种子质量等。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袁隆平先生的生平背景和他在农业领域的杰出贡献。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和创新的兴趣。

1.2 教学重点:介绍袁隆平先生的生平和对杂交水稻的贡献。

引导学生思考科学探索的意义和方法。

1.3 教学难点:理解袁隆平先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科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1.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袁隆平先生的生平和对杂交水稻的贡献。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科学探索的意义和方法。

1.5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资料和图片,用于展示袁隆平先生的生平和对杂交水稻的贡献。

准备问题讨论的素材,引导学生思考科学探索的意义和方法。

第二章:袁隆平先生的生平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袁隆平先生的生平背景和他在农业领域的杰出贡献。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和创新的兴趣。

2.2 教学重点:介绍袁隆平先生的生平经历和他在农业领域的贡献。

引导学生了解袁隆平先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

2.3 教学难点:理解袁隆平先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科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袁隆平先生的生平经历和他在农业领域的贡献。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袁隆平先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

2.5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资料和图片,用于展示袁隆平先生的生平经历。

准备问题讨论的素材,引导学生思考袁隆平先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

第三章:杂交水稻的发现与研究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杂交水稻的发现过程和袁隆平先生的研究成果。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和创新的兴趣。

3.2 教学重点:介绍杂交水稻的发现过程和袁隆平先生的研究成果。

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探索的方法和思路。

3.3 教学难点:理解杂交水稻的发现过程和袁隆平先生的研究成果。

引导学生思考科学探索的方法和思路。

3.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杂交水稻的发现过程和袁隆平先生的研究成果。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科学探索的方法和思路。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袁隆平的精神风貌和科学态度。

2.分析课文中的关键句,理解课文主题。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袁隆平的精神风貌和科学态度。

2.分析课文中的关键句,理解课文主题。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科学术语和概念。

2.分析课文中的关键句,理解课文主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向学生介绍袁隆平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兴趣。

2.提问:你们对袁隆平有什么了解?他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二、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2.教师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深入分析1.分析袁隆平的精神风貌a.学生找出袁隆平在研究杂交水稻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精神风貌。

b.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袁隆平的坚定信念、无私奉献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2.分析袁隆平的科学态度a.学生找出袁隆平在研究杂交水稻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科学态度。

b.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袁隆平的严谨治学、实事求是和注重实践的科学态度。

3.分析课文中的关键句a.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关键句,并理解其含义。

b.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关键句在课文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关键句理解课文主题。

四、课堂讨论1.让学生结合袁隆平的精神风貌和科学态度,谈谈自己的感想。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学习袁隆平的精神风貌和科学态度。

五、课堂小结2.学生谈谈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

六、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袁隆平的读后感。

2.搜集袁隆平的其他事迹,了解他在我国农业领域的贡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袁隆平的精神风貌和科学态度,使学生认识到一个科学家在为国家、为人民作出贡献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艰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关键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仍需注意对学生的个别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课文内容。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了解袁隆平先生的生平背景和他在农业领域的贡献。

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1.2 教学内容介绍袁隆平先生的生平经历和成就。

强调杂交水稻研究的重要性和对全球农业的影响。

1.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袁隆平先生的生平事迹。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鼓励他们提出问题。

第二章:袁隆平先生的生平2.1 教学目标了解袁隆平先生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和职业发展。

培养学生对科学家职业生涯的好奇心。

2.2 教学内容介绍袁隆平先生的出生背景和家庭环境。

讲述他的人生经历,包括教育背景和科研工作。

2.3 教学方法通过阅读资料和观看视频,了解袁隆平先生的生平。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袁隆平先生的了解。

第三章:杂交水稻的发现3.1 教学目标了解杂交水稻的原理和袁隆平先生在杂交水稻研究中的突破。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3.2 教学内容解释杂交水稻的概念和原理。

讲述袁隆平先生在研究中的重要发现和突破。

3.3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演示和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杂交水稻的原理。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创新想法。

第四章:杂交水稻的研究和推广4.1 教学目标了解杂交水稻的研究过程和推广情况。

培养学生对科研工作的认识和兴趣。

4.2 教学内容讲述杂交水稻的研究方法和过程。

介绍杂交水稻在中国的推广情况和全球影响。

4.3 教学方法通过观看纪录片和小组讨论,了解杂交水稻的研究和推广情况。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

第五章:袁隆平先生的影响和遗产5.1 教学目标了解袁隆平先生在农业领域的贡献和对社会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对科学家的敬仰之情。

5.2 教学内容讲述袁隆平先生的贡献和对农业的影响。

强调他对科研事业的热爱和执着。

5.3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写作活动,让学生表达对袁隆平先生的敬仰之情。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对科学家的敬仰之情。

第六章:杂交水稻的种植技术6.1 教学目标了解杂交水稻的种植技术和要求。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中学语文教学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中学语文教学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学目标:1. 了解袁隆平的生平和他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的主要成就。

2. 掌握相关术语,如杂交水稻、超级水稻等。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学习袁隆平的精神品质,如执着、创新、奉献等。

教学重点:1. 袁隆平的生平和主要成就。

2. 杂交水稻的研究过程和相关术语。

教学难点:1. 理解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研究中的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

2. 学会从阅读中获取信息,并进行有效表达。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PPT展示袁隆平的照片,让学生猜测是谁。

2. 引导学生关注袁隆平的眼神,感受他的坚定和执着。

二、生平介绍(10分钟)1. 利用PPT介绍袁隆平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了解他的成长经历。

2. 引导学生关注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研究中的艰辛历程。

三、成就展示(10分钟)1. 利用PPT展示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的主要成就,如杂交水稻的培育、超级水稻的研发等。

2. 解释相关术语,如杂交水稻、超级水稻等。

四、精神品质学习(10分钟)1. 引导学生从阅读材料中了解袁隆平的精神品质,如执着、创新、奉献等。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袁隆平精神品质的理解和感悟。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袁隆平的精神品质融入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袁隆平生平和成就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相关术语的理解和运用。

3. 学生对袁隆平精神品质的认同和感悟。

六、深入探讨杂交水稻的重要性(10分钟)1. 通过PPT展示杂交水稻对我国农业的意义,以及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

2. 引导学生思考杂交水稻研究对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作用。

七、袁隆平的创新精神(10分钟)1. 分析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研究中的创新举措,如选种、育种新技术等。

2. 引导学生从袁隆平的创新精神中汲取灵感,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1《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教案教学设计的教材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该教材主要以袁隆平科技园为背景,介绍了袁隆平先生的成长经历、科研成果以及杂交水稻的意义和优势。

本教材适用于初中生素质教育课的教学。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袁隆平先生的成长历程和科研成果,掌握杂交水稻的概念、意义和优势。

2.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初中生应当培养科学探究的思想和习惯,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事物间的关系,提高运用科学方法处理问题的能力。

3. 价值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袁隆平的传统美德,引导学生树立追求卓越、勤奋好学的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个人修养和爱国意识。

三、教学过程1. 预热环节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介绍袁隆平先生的科研成果,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

2. 导入环节请学生查找有关杂交水稻的文献资料,并结合袁隆平的科研成果,让学生自主了解杂交水稻是什么,为什么需要杂交水稻。

3. 操作实验环节请学生进行“杂交水稻生长时间的观察实验”,即:将不同的水稻品种杂交种在同一个盆中,在相同的环境下观察生长情况,比较不同水稻品种的生长时间,让学生发现杂交水稻在生长时间上的显著优势。

4. 知识讲解环节通过多媒体的形式,讲解杂交水稻的概念、意义和优势,介绍袁隆平先生的成长历程和科研成果,让学生对杂交水稻和袁隆平有更深刻的认识。

5. 分组探究环节请学生分组探究杂交水稻在地理环境上的适应性,比较不同地区对杂交水稻的推广效果,让学生理解杂交水稻的推广问题和挑战。

6. 总结反馈环节通过互动答题、小组演讲等方式,要求学生总结本课程所学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反馈个人的感受和收获,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下一步学习的方向和方法。

四、教学评估本课程主要通过学生上课表现、实验结果、小组探究和总结反馈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估,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袁隆平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他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

2. 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热爱,激发学生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3. 提高学生对国家粮食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1. 袁隆平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他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的主要贡献。

2. 杂交水稻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1. 杂交水稻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如何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热爱和追求。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资料,包括袁隆平先生的生平事迹、杂交水稻研究的过程和成果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学习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引出袁隆平先生的贡献。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袁隆平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杂交水稻研究的过程。

3. 课堂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袁隆平先生的生平事迹、杂交水稻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4. 案例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袁隆平先生在杂交水稻研究中的创新点和贡献。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培养对科学研究的热爱和追求。

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对袁隆平先生的贡献和科学研究的热爱的认识。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袁隆平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杂交水稻研究过程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对于追求科学真理的态度和表现,评估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热爱的培养情况。

3. 审阅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粮食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以及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观看关于袁隆平先生的纪录片,更深入地了解他的生平事迹和杂交水稻研究的背景。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中学语文教学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中学语文教学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了解袁隆平的生平和他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的主要成就。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观看视频等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教育学生学习袁隆平无私奉献、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袁隆平的生平和主要成就。

2.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的创新精神和坚持不懈的科研态度。

2. 如何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2. 使用案例教学法,通过讲解袁隆平的研究过程,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3. 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相关视频和图片,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直观感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袁隆平的图片和播放一段关于杂交水稻种植的视频,引发学生对袁隆平和杂交水稻的兴趣。

2. 介绍袁隆平:讲解袁隆平的生平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他的家庭、教育经历和科研道路。

3. 讲解杂交水稻:介绍杂交水稻的原理、优点以及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

4. 学习袁隆平的科研精神:通过分析袁隆平在研究过程中的创新点和坚持不懈的态度,引导学生学习他的科研精神。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袁隆平的贡献和科研精神。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思考如何将袁隆平的科研精神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袁隆平的科研精神对青少年成长的启示。

2.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学者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杂交水稻研究和农业科技的重要性。

3. 安排学生参观农业科技展览或实地考察杂交水稻种植基地,增强学生对农业科技的认识和兴趣。

七、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兴趣。

8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

8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

8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袁隆平的生平和主要成就;2. 掌握杂交水稻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3. 学会欣赏科学家为人民谋福祉的崇高精神。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了解袁隆平的研究成果;2. 运用比较法,分析杂交水稻的优势和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情感;2. 激发学生勇于创新、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袁隆平的生平和主要成就;2. 杂交水稻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3. 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的过程及成果。

三、教学难点1. 杂交水稻的原理和技术;2. 袁隆平的科学精神和价值观。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和教学素材;2. 学生预习相关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袁隆平的纪录片,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袁隆平的生平和主要成就。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袁隆平的研究成果,包括杂交水稻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优势。

4.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杂交水稻的意义和袁隆平的科学精神。

5.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其他科学家的事例,引导学生比较袁隆平与其他科学家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情感。

7. 课后作业8.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袁隆平的生平和成就的掌握程度;2. 学生对杂交水稻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的理解程度;3. 学生对袁隆平科学精神的认同和感悟。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水稻试验田,亲身感受杂交水稻的生长过程;2. 邀请农业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杂交水稻的技术和应用;3. 开展科普宣传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

八、教学资源1. PPT课件;2. 袁隆平的纪录片;3. 杂交水稻的相关资料;4. 农业专家讲座视频。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袁隆平先生的生平背景。

2. 培养学生对国家科学家成就的认同感。

【教学内容】1. 介绍袁隆平先生的出生背景。

2. 引导学生了解袁隆平先生的成长经历。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播放袁隆平先生的介绍视频。

2.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袁隆平先生的生平背景。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袁隆平先生的了解。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

2. 评估学生对袁隆平先生的了解程度。

第二章:杂交水稻的发现【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杂交水稻的发现过程。

2. 培养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

【教学内容】1. 介绍袁隆平先生发现杂交水稻的过程。

2. 引导学生了解杂交水稻的优势和重要性。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回顾上一章的内容。

2.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杂交水稻的发现过程。

3. 观看相关视频,展示杂交水稻的优势和重要性。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杂交水稻的认识。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

2. 评估学生对杂交水稻的了解程度。

第三章:袁隆平先生的科研成就【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袁隆平先生在杂交水稻领域的科研成就。

2. 培养学生对科学家精神的尊敬。

【教学内容】1. 介绍袁隆平先生在杂交水稻领域的研究成果。

2. 引导学生了解袁隆平先生的科研精神和态度。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回顾上一章的内容。

2.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袁隆平先生的科研成就。

3. 观看相关视频,展示袁隆平先生的科研精神和态度。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袁隆平先生的尊敬之情。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

2. 评估学生对袁隆平先生的尊敬之情。

第四章:杂交水稻的推广与应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杂交水稻的推广与应用情况。

2. 培养学生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认识。

【教学内容】1. 介绍杂交水稻在我国的推广与应用情况。

2. 引导学生了解杂交水稻对我国农业的贡献。

8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

8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

8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学目标:1. 了解袁隆平的生平和他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的贡献。

2. 学习袁隆平的科研精神和创新思维。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袁隆平的生平和主要贡献。

2. 杂交水稻的研究过程和意义。

教学难点:1. 杂交水稻的原理和技术的理解。

2. 袁隆平的科研精神和创新思维的传承。

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教学资源。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关注农业科技的发展,引入袁隆平的话题。

2. 提问:“你们知道我国的杂交水稻之父是谁吗?”二、生平介绍(10分钟)1. 介绍袁隆平的基本生平,包括出生背景、教育经历、工作历程等。

2. 强调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的执着和奉献精神。

三、杂交水稻研究(10分钟)1. 讲解杂交水稻的原理和技术,通过实例解释杂交水稻的优势。

2. 介绍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研究中的关键发现和突破。

四、意义与影响(10分钟)1. 分析杂交水稻对我国农业和世界的贡献,强调其在粮食安全方面的作用。

2. 引导学生思考杂交水稻研究对解决饥饿问题的意义。

五、袁隆平的科研精神(5分钟)1. 总结袁隆平的科研精神和创新思维,如执着、乐观、合作等。

2. 引导学生学习袁隆平的精神,培养自己的科研和创新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袁隆平的生平和他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的贡献,使学生了解到了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和重要性。

通过学习袁隆平的科研精神和创新思维,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农业科技的发展,培养他们的科研和创新能力。

六、杂交水稻的种植与推广(10分钟)1. 讲解杂交水稻的种植技术和管理要点。

2. 介绍杂交水稻在我国的推广情况以及在国际上的影响。

七、袁隆平的科学态度(10分钟)1. 分析袁隆平在科学研究中的严谨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2. 引导学生学习袁隆平的科研方法,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

八、袁隆平的团队合作(10分钟)1. 介绍袁隆平在科研工作中注重团队合作的事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一、新课导入
袁隆平,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他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与推广方面。

袁隆平是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有关他的人物通讯。

二、自主学习(一)——预习与展示
1.生字注音
籼型(xiān) 笼罩(zhào) 雄蕊(ruǐ)
大相径庭(jìnɡ) 矢志不移(shǐ) 坛坛钵钵(bō)
搅拌(bàn) 劫后余生(jié) 兵不解甲(jiě)
2.生词注解
收效甚微:收到的效果非常微小。

大相径庭:比喻彼此相差太远。

径,门外的小路。

庭,堂外的院地。

披挂上阵:指亲自参加具体的试验工作。

矢志不移:立下志愿绝不改变。

矢,发誓。

劫后余生:遇上灾难而侥幸活命。

劫,灾难。

兵不解甲:指没有休息直接投入到新的工作中。

3.作者名片
谭士珍,1933年生,湖南新邵人。

当代作家。

著有长篇小说《女匪》《太行儿女》(与人合作)等,长篇纪实文学《袁隆平》《向警予》,散文集《烟雨蒙蒙》《将军柳》等。

4.背景追溯
本文选自《晚报文萃》1990年第5期。

有改动。

本文写于1990年,在袁隆平获得了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崇高荣誉后,对他的事迹作了报道,引起了中外人士的广泛关注。

5.文体知识
通讯,也叫通讯报道。

通讯和消息一样,也是用事实说话,它是一种以写典型人物、典型事件为主的新闻体裁。

通讯与消息相比,不仅要求六个新闻要素齐全,还要报道新闻事实的情节、细节;不仅要写事,还往往要写人;不仅要用叙述的方式,还要较多地采用描写、议论、抒情等方式。

通讯与消息的区别:①通讯报道的事实比较详尽,完整,而消息则是简略的概述;②通讯比消息更具形象性、生动性,所以也更具感染力;③通讯文体比较自由;④通讯主题鲜明,结构完整;
⑤表现手法不同;⑥通讯较消息的时效性差。

三、自主学习(二)——合作与交流
(一)整体感知
1概括一下,课文中选取了哪些典型事例来展现人物形象的?
【点拨明确】(1)写袁隆平在看到向福财饿着肚子来回爬过四十公里山路换回稻种后,心情很
沉重,从而开始思考“怎样才能使人们不挨饿”的问题,表现出一个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

(2)他提出了当时世界上无人解决的大课题——杂交水稻。

(3)又提出了与当时学术界流行的观点大相径庭的设想——通过“三系”来利用水稻杂种优势,他不畏冷言,披挂上阵,毫不动摇,显示了他严谨的态度、创造的才能和执着的精神。

(4)写他在文化大革命这特定环境中的一段极不寻常的遭遇,更充分展示了他不畏任何艰难困苦、矢志不移地为科学献身的崇高精神。

(5)当奋斗九年,解决了古今中外都未能解决的重大课题后,他“又带领人马投入再越优势关和攻克制种关的战斗”。

作者精心选择的这些典型事例,鲜明地展现了袁隆平崇高的精神境
界和不息的奋斗精神。

(二)深层理解
1.“听了向福财的话,袁隆平心情很沉重。

”袁隆平为什么心情沉重?
【点拨明确】因为他认为自己是教农作物栽培学和遗传物种学的,没有培育出适合农民种植
的好稻种来,感到很惭愧,很自责。

表现了他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培育杂交水稻最重要的困难是什么?袁隆平是怎样解决的?
【点拨明确】水稻是一种花器很小的自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十分不易。

袁隆平提出通过“三
系”来利用水稻杂种优势。

(三)走进语言
1.“像慈母似的守护在秧田边”;而当这四分秧田又被扫荡一空,他在一口深井里发现了仅有的“几棵秧苗”时,他竟奋不顾身“把衣服一脱,‘扑通’一声跳了下去”。

【点拨明确】这些细节描写,把一个遭受苦难而又执著追求理想、充满献身精神的科学家形
象活脱脱地勾勒了出来令人久久难忘。

2.袁隆平讲学结束以后,幻灯映出“杂交水稻之父”的字幕和他的头像,全场为之欢呼,掌声经久不息。

【点拨明确】袁隆平的成功是他多年来奋斗努力的结果,几十年如一日的执著钻研,使他终于走在了国际科研的最前列。

他的成就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这是他多年努力的最好回报,他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大家对他的尊敬。

“杂交水稻之父”是对袁隆平最好的评价,是他事业
成功的真实写照。

(四)走进主旨
本文是一篇人物通讯。

在选材上一方面以围绕研究和发明杂交水稻,创造世界奇迹为线索,简介了他的科学观点和科研成就;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写出了袁隆平所以能够取得划时代科学成就的思想基础,作者着重选取那些充分揭示人物精神境界的典型事例,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他从一位普通农校教师成长为一名大科学家的过程中的种种挫折和经历,同时赞颂了他
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矢志不移的科学精神。

四、板书设计
五、拓展延伸
面对这样一个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我们大家可能会觉得他很神秘,也可能会认为他是一个天才,那么他的青年时代是怎样度过的呢?他又是如何取得成功的呢?阅读下面袁隆平语录,相信你一定能从中受到一些启发。

“八个字:知识、汗水、灵感、机遇。

这几个字是我几十年生活工作的总结。


“在最艰难的关头,一定不能轻易放弃。

”(坚强的毅力,执着的精神)
“在种种‘权威’的压力面前,我坚信:真正的权威永远来自实践。

”(不迷信权威)
“在传统理论的阻力和束缚面前,只有靠实践去检验,去创新。


“神奇的梦想其实就诞生于平凡之中,也能够在平凡之中成真。

这种梦想是不脱离实际的美梦,是指导我事业追求的强大动力,使我付出毕生热血和精力为之奋斗不息。


“科学研究永无止境。


“山外青山楼外楼,自然探秘永无休;成功易使人陶醉,莫把百尺当尽头。

”(有理想,并为之奋斗不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