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师教学用书

导言:人教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师教学用书的深度评估与综合理解人教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师教学用书是教师备课和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料,全面解释了教材内容,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案例。
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我将全面评估这本教材,深入探讨其内容,以及共享我对这个教材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一、教材内容概述1. 教材的整体结构及课程内容安排人教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师教学用书按照教材的整体结构,对每一单元的课程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安排。
教材内容涵盖了生物、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2. 教材的教学目标和特色在对教材的深度评估中,我注意到教材明确了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材设计了丰富的实验和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3. 教材的教学资源和辅助材料教材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案例分析,还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课件、实验教学视频等辅助材料,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对教材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我对教材的深度评估让我充分认识到这本教材的丰富性和实用性。
教材的设计突出了教学的导向性和实践性,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教材的使用,我相信学生能够在科学学习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同时也会对科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和热爱。
总结在本文中,我就人教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师教学用书进行了全面评估与综合理解,对教材的内容概述、个人观点和理解进行了深入探讨。
我相信通过我的评估,读者们对这本教材将会有更加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并且从中获得更多的启发和收获。
通过这篇文章的撰写,我也对教材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我深信,只有深入理解并全面领会教材的内容,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帮助他们在科学学习中取得更加出色的成绩。
希望我的文章能给您带来启发和帮助,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成长。
人教鄂教版科学教案:六年级上册

人教鄂教版科学教案:六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六年级上册科学课程的核心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1. 理解并掌握本册科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研究要点;2.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4. 培养学生的合作研究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涵盖了六年级上册科学课程的各个单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单元一: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2. 单元二:物质的存在形式3. 单元三:光的传播和眼的保护4. 单元四:机械的使用与维护5. 单元五:电的使用与安全6. 单元六:天体运动和地理环境7. 单元七:物种的形成与进化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教案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观察、实验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和发现科学知识;2. 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验、模拟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合作研究法: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合作研究,促进他们的交流和合作能力的培养;4. 归纳总结法:通过归纳总结,帮助学生理清科学知识的脉络和内在联系。
四、教学评估本教案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1. 日常观察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实验操作等,评估他们的研究态度和实践能力;2. 知识考查评估:通过小测验、作业等方式,评估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3. 综合评价:通过课堂参与、小组合作、研究笔记等,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研究成果。
五、教学资源本教案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材;2. 实验器材和材料;3. 多媒体教学设备;4. 学生课本和练册。
六、教学安排本教案将根据教学进度和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安排,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具体教学安排将在课堂中与学生共同商讨,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人教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水到哪里去了(一)》

3.比较水蒸发和沸腾的相同和不同
电视机前的同学们,你们也可以从探究中不断发现科学的奥秘。
请你借助身边的材料也来动手做一做把。
但是老师要提示大家,有的同学希望在家用酒精灯或其他装置给水加热,考虑到安全因
素是不可取的,应该在科学实验室,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
操作。
其实我们都见过爸爸妈妈在烧水时,锅中气泡不断从水的底部向水面上升,越来越大,并在水面破裂,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沸腾。
蒸发和沸腾都是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不同的是,水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水沸腾一般在100℃左右才发生;蒸发发生在水体表面,沸腾主要发生在水体的内部,沸腾比蒸发更加剧烈。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地面形态的变化》教案7篇

【导语】地球表层系统(the earth surface system),地质学专业术语,是由岩⼟圈、⼤⽓圈、⽔圈、⽣物圈和⼈类圈所构成的地表⾃然社会综合体,是⼈类圈与地相互作⽤的复合物质系统,是地球圈层结构中的特定部分,与周围的地球圈层其他部分存在物质能量交换关系,是⼀个开放的复杂次级巨系统。
⽆忧考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卵⽯的形成 教学⽬标 1.通过指导学⽣认识卵⽯形成的过程,使学⽣知道岩⽯的风化、搬运、磨圆等地质作⽤。
认识流动⽔的⼒量、重⼒对地表改变的作⽤。
2.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加推理及运⽤想象建⽴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培养学⽣的推理能⼒和想像能⼒。
3.形成喜欢⼤胆想象,想知道,爱提问的科学态度。
渗透科学⾃然观--使学⽣体会到⾃然界是不断变化的 教学准备 1.⽔槽(⽔)、燃烧钳、酒精灯、岩⽯(板岩或页岩)、带盖的玻璃杯、碎砖 2.教师准备:能反映河道上、中、下游岩⽯分布情况的图⽚或录像;能反映上游⼭体风化现象的图⽚;⾼原沟壑图⽚、三⾓洲图⽚。
教学过程 ⼀、认识卵⽯的形态特点,揭题 1、出⽰卵⽯实物 问:你见过这种⽯头吗?在哪⾥见过? 2、这种⽯头叫卵⽯(板书:卵⽯) 想⼀想:为什么叫它“卵⽯”? 3、卵⽯不分⼤⼩,都形似鸟卵,光滑圆润。
⼤⾃然这位神奇的雕刻家是如何造就它的呢?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板书:卵⽯的形成 ⼆、获取卵⽯形成的事实,并进⾏预测 1、让学⽣根据⽣活经历说说卵⽯是哪⾥来的 2、出⽰河道上、中、下游图⽚或录像了解事实,这是⼀条河流的上游、中游、下游的图⽚,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3、猜⼀猜:河流上游的岩⽯最初是从哪⾥来的 三、研究卵⽯的形成过程 1、了解风化作⽤ (1)根据以上学⽣猜想提出:好好⼭体是怎么会松动、滚落的呢? 进⼀步观察上游的图⽚→⾼⼭图⽚分析发现 A、⼭体松动:温差变化对岩⽯的破坏作⽤ B、⼭体裂缝:⽔结冰对岩⽯的破坏作⽤ C、树根胀裂:植物根长⼤对岩⽯的破坏作⽤ 这些都是导致岩⽯破碎的原因。
鄂教版科学六上教案

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1 我们的生长发育第一单元我们居住的星球2 地球3 地球仪4 地图5 建立“地球档案”自由研究第二单元地球上的一天6 昼夜交替7 谁先看到日出8 昼夜温度的变化9 一天中的动植物自由研究第三单元地面形态的变化10 卵石的形成11 溶洞12 升高的河床13 沙尘暴14 唐山地震15 庞贝城的毁灭16 地表变化带给我们的信息自由研究第四单元四季中的变化17 四季星空18 一年中气温的变化19 水结冰了20 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自由研究1我们的生长发育(鄂教版科学六上第1课)教学目标:1. 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分析,了解青少年的身体发育特点以及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发展特点,了解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
2. 通过对比认识生物的许多特性是遗传的,并了解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
3. 培养学生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
教学准备1. 学生准备:学生在三、四、五年级制作的“身体生长记录卡”。
学生以及父母的照片。
2. 皮尺、体重秤等测量工具。
3. 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读六年级了,还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我们测量了自己的身高、体重等项目,并对一年后我们在身高、体重方面进行了预测,还记得预测的数据吗?几个学生反馈一年前的预测以后,揭示课题:我们的生长发育二、新授1.建立“身体生长记录卡”(1)检测我们的预测是是否正确就需要我们来实际测量,等一会我们每个同学到来测量自己的身高、坐高、体重、头围、脚长以及臂长,为了让我们的测量比较准确,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学生反馈以后教师总结,要求学生在测量时要注意方法,测量身高、坐高、臂长时身体要直,测量头围时,应该测量额头周围,测量体重时,身上最好没有其他物品。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测量身高、坐高、体重、头围、脚长以及臂长。
(3)学生建立“身体生长记录卡”,教师巡视指导。
(4)相互参观、评价每个学生制作的“身体生长记录卡”,在参观前教师提出参观任务:比一比,谁做的最好?学生参观完以后反馈:谁做的最好?(5)教师提问:自己一年前猜测的正确吗?从测量的数据看,说一说你的生长情况和主要特征。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方案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上册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实验和探究。
3.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和收集数据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
2.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方法对现象进行解释和推理。
3. 学生能够与他人合作,交流探究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能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生能够认识科学的重要性和局限性。
3. 学生能够培养科学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物质与能量1. 物质的基本性质2. 物质的分类与变化3.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二单元生物与环境1. 生物的基本特征2. 生物的分类与生态系统3. 环境与生物的关系第三单元地球与宇宙1. 地球的结构与地表形态2. 地球的运动与时间3. 宇宙的构成与探索第四单元技术与生活1. 技术的发明与创新2. 科技产品与生活3. 科技的发展与伦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分类2.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3. 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态系统4. 地球的结构和运动5. 技术的发明和创新对生活的影响教学难点1. 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化学变化2. 能量守恒定律的数学表达3. 生物的进化和生态系统的作用4. 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壳运动5. 技术的原理和伦理问题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探究式教学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 运用多媒体教具和实验器材,提供直观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
3. 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定期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和小组合作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思考过程,提供具体的指导和评价。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方案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本教学方案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在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课程中,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养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教学方案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主题:1. 科学的定义和科学方法2. 生物学:植物和动物的分类、结构和生活性3. 物理学:物体的质量、力和运动4. 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三、教学策略1. 注重实践: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和观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2. 引导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分析能力。
3. 合作研究: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研究,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实验和操作,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2. 讨论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问题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和观察,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掌握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评价1. 综合评价:通过考试、作业和实践活动来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综合评价他们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发展情况。
2. 反馈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他们的研究,帮助他们改进和提高。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使用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 实验设备和材料:准备相应的实验设备和材料,以支持实践教学活动。
七、教学安排根据学校的课程安排,合理安排课时和教学内容,确保教学进度和质量。
八、教学评估定期进行教学评估,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以上是《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方案》的基本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人教鄂教版上册六年级科学教育教案

人教鄂教版上册六年级科学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的基本概念。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的现象。
3. 学生能够运用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的现象。
2. 学生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的规律。
3. 学生能够运用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的知识,进行科学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对科学探究充满热情,乐于参与实验和观察。
2. 学生能够尊重实验结果,不随意臆断。
3. 学生能够认识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 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的基本概念。
2. 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
3. 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1. 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的规律的总结和运用。
2. 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的现象的解释和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手的影子、镜子中的反射等,引导学生思考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的概念。
2. 探究光的传播- 实验1:光的传播实验材料:激光笔、白纸、直尺操作步骤:1. 让学生在教室内找到一个直线距离较远的点,用激光笔照射白纸,观察光线的传播路径。
2. 让学生用直尺测量激光笔到白纸的距离,记录实验数据。
- 实验2:光的传播速度实验材料:激光笔、米尺、秒表操作步骤:1. 让学生用激光笔照射米尺,测量光在1米、10米、100米距离上的传播时间。
2. 让学生计算光在不同距离上的传播速度,并记录实验数据。
3. 探究光的反射- 实验3:平面镜反射实验材料:平面镜、激光笔、白纸操作步骤:1. 让学生将平面镜垂直放置在白纸上,用激光笔照射平面镜,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2. 让学生记录反射光线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 实验4:凸面镜反射实验材料:凸面镜、激光笔、白纸操作步骤:1. 让学生将凸面镜放置在白纸上,用激光笔照射凸面镜,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四季中的变化》教案5篇

【导语】地球上的四季不仅是温度的周期性变化,⽽且是昼夜长短和太阳⾼度的周期性变化。
它影响或者决定地球环境中很多事物的运动节律,尤其是⽣物适应最为明显。
⽆忧考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四季星空 教学⽬标 1、认识四季的主要星座和天空中的主要星星。
2、能够通过⾃⼰的记录与别⼈交流星星的观测情况。
3、能够在夜空亲⾃观测星星。
4、了解四季星空的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
5、了解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
6、会记录星图。
7、会通过星座辨认⽅向。
8、体会到观测星空需要恒⼼和毅⼒,科学探索需要持之以恒。
教学准备 有关星座的图⽚、⽂字及影像资料等,透明胶⽚、投影仪、指南针、各种星图,地球公转⽰意图,多媒体电脑。
教学过程 1、认识冬季星空。
(1)谈话:上节课布置同学们搜集了有关星星的资料,现在请同学们介绍⼀下你搜集了哪些资料。
(2)学⽣汇报,讲星座神话故事等。
(3)教师提问:现在是冬季,夜晚的星空是什么样的呢?(引导学⽣观察讨论冬季的代表星座——猎户座的特征星的形状和亮度) (4)学⽣汇报。
2、⽤星图找星座、画猎户星座,认识不同季节的主要星座。
(1)教师提问:在夜晚,我们怎么观察猎户座呢?(分发给学⽣星图) (2)学⽣观察星图,讨论观察星空的⽅法,所需要的器材,并汇报。
(3)教师提问:在星图上发现不同季节的星座有什么不同?学⽣观察、讨论。
(4)向学⽣介绍不同季节的主要星座:春季的狮⼦座、夏季的天鹅座、秋季的飞马座以及它们的特征星和形状。
(5)教师组织部分学⽣夜晚⼀起观察星空,约定观察时间,带好所需要的器材,以及家长接送的时间。
其他学⽣在家长的帮助下观察星空。
(6)把观察到的猎户座画在书上的⽅框⾥(观察时进⾏,边观察边画,注意⽐例)。
(7)交流夜晚观星的情况时可以⽤实物投影仪(没有实物投影仪的地⽅可⽤投影仪)让学⽣把画下来的猎户座投影出来,与其他同学的进⾏⽐较,并交流观星的感想。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学期科学教材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学期科学教材教材概述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学期科学教材是根据我国教育部门的相关要求和标准,结合鄂教版教材的特色,为广大六年级学生量身定制的一套科学教材。
本套教材在内容上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强调实践与探究,充分体现了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教材内容第一单元: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课题1:物质的性质- 内容:介绍物质的性质,如固态、液态、气态等。
- 实验:观察不同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状态变化。
2. 课题2:物质的变化- 内容:探讨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如融化、沸腾、升华等。
- 实验:通过实验观察物质变化的过程。
第二单元:地球与宇宙1. 课题1:地球的特点- 内容:介绍地球的位置、形状、结构等。
- 活动: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2. 课题2:宇宙的认识- 内容:介绍宇宙的构成、恒星、行星等。
- 观察:观测夜空,了解星座分布。
第三单元:动植物与生态环境1. 课题1:动物的特点与适应性- 内容:探讨动物的形态、生理、行为等特点。
- 调查:观察附近动物,了解它们的适应性。
2. 课题2:植物的生长与繁殖- 内容: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繁殖方式等。
- 实验:种植植物,观察其生长过程。
第四单元:技术与生活1. 课题1:简单机械- 内容:介绍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的原理与运用。
- 制作:动手制作简易机械装置。
2. 课题2:生活中的科技- 内容:探讨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家电、交通等。
- 调查:了解日常生活中科技的运用。
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实践与探究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与实验、观察、调查等活动。
2.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思考问题,培养科学思维。
3.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科技的发展与作用。
4. 创设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评估建议1. 定期进行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 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3. 定期组织考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风能和水能》

《风能和水能》
课例编号
学科
小学科学
年级
六
学期
上
课题
风能和水能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科学 六年级 上册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湖北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风能和水能和太阳能一样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
2.举例说出生活中利用风能和水能的实例。
1.交流人们是怎样利用风能和水能的
出示图片(风筝、水车、风车、水力发电)
讨论人们应用水能和风能的实例
2.制作风轮或水轮,研究怎么让他们转得更快
学习制作水轮和风轮的方法
3.探究如何提高风轮和水轮的转速
进行一个小比赛,如何让水轮转得更快,最大限度发挥水能的力量呢?
4.水能和风能转化为电能
通过视频和讲解,了解水能和风能是如何转化成电能的过程
【科学探究】
能基于所学知识制定方案如何让轮子转的更快,从而更有效地利用风能或水能。
【科学态度】
通过制作活动体验水能和风能转换为电能的过程,具有探究能量间相互转换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初步认识到可再生资源的特点,意识到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知道风能和水能和太阳能一样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
三、教学难点:基于所学知识制定方案如何让轮子转的更快,从而更有效地利用风能或水能。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3分钟
一、聚焦话题Biblioteka 体会风和流水的力量1.观看视频:感受大自然力量
2.体会风和流水的力量
思考这些力量来自哪里,能否把他们转化为新的资源?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大小变化》教案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大小变化》教案教学目标- 通过研究本课,使学生了解物体大小变化的原因和方式。
-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和解释物体大小变化的原因和方式。
-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大小变化的概念和定义。
2. 物体大小变化的原因和方式。
3. 运用观察和实验方法探究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小游戏或动画引入大小变化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步骤二:引入新知识1. 分享一些物体大小变化的例子,让学生思考大小变化的原因和方式。
2. 引导学生讨论物体大小变化的规律,并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联系。
步骤三:研究新知识1. 教师以简洁明了的方式介绍物体大小变化的原因和方式。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探究一些简单的实验,并记录观察结果。
步骤四:加深理解1.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观察到的物体大小变化的规律。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确保学生对大小变化的原因和方式有清晰的理解。
步骤五:巩固练教师设计一些练题,让学生巩固对大小变化的理解,并提供反馈。
步骤六:拓展应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物体大小变化的应用场景,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课堂活动的积极程度。
3. 学生在练和应用中的表现。
参考资源-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大小变化》- 相关实验材料和教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教师小结:人的一生要经历婴儿、儿童、青年、中年、老年五个阶段;目前我们正处于儿童时期; 要珍惜每一个年龄阶段;让我们的每一个年龄阶段都充实而有意义。
2.课外延伸:关于“我们的生长发育”你还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准备怎样去研究?小组内相互交 流;课外就按照小组研究的方法去研究。
二、新授
1.建立“身体生长记录卡”
(1)检测我们的预测是是否正确就需要我们来实际测量;等一会我们每个同学到来测量自己的身高、
坐高、体重、头围、脚长以及臂长;为了让我们的测量比较准确;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学生反馈以后教师总结;要求学生在测量时要注意方法;测量身高、坐高、臂长时身体要直;测量头 围时;应该测量额头周围;测量体重时;身上最好没有其他物品。
9.教师出示两对双胞胎学生的照片;学生观察以后反馈:双胞胎之间有差异吗?
10.归纳变异现象的概念:
11.引导学生认识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
4.教师归纳:经过对比;我们发现自己与爸爸或者妈妈在长相、眼睛等方面有相似的地方;我们把 这种现象叫做遗传现象。
5.出示一组母子动物的照片;母子之间毛色、花纹、体态上有一定的形似性:
让学生观察一组稻子从“稻谷种子——稻谷秧苗——成熟的稻子”照片。
让学生观察以后反馈:有什么发现?
学生反馈以后教师总结:动物和植物也有遗传现象。
(3)学生计算变化数据。
()提问:
(1)从身高、体重等变化数据;你有哪些发现?
(2)比较五年级到六年级的变化数据与以往每年的变化数据;又有什么发现? 学生反馈以后教师归纳: 同学们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每年的身高、 体重等方面都在发生变化;而且发生 的变化数据每年都不一定相同; 女同学在9岁到12岁之间每年的身高、 体重变化加快。 而且五年级到六年级 这一年里比以前每年的变化大。
6.教师提问:在观察对比自己与父母的照片时;除了具有一些相似性以外;还有什么发现?
7.学生观察对比自己与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照片;寻找不同的地方;并要要求学生将观察的结果 记录在观察记录表里里面。
8.观察以后反馈:自己与父母、兄弟姐妹之间有哪些不同的地方?教师引导学生从肤色、嘴巴、头
发等方面找差异。
3.比较男女同学在三到六年级的平均身高与平均体重
(1)提问:我们已经有了每年的身高、体重数据;我们要计算男、女同学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 我们该怎样做?
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选学生作为样本:出生年月相同相近、男女同学选择的一样多、身体健康。
(2)教师选择做样本的学生:我们选出生年月在10月、11月、12月的同学;男女同学各10名。
第二课时
一、展示课前准备: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遗传与变异的资料。
二、引导学生研究遗传与变异现象
1.教师:如果把自己的照片与爸爸妈妈的照片对比;你准备从哪些方面对比?反馈中引导学生从五 官、皮肤、头发等方面对比。
2.教师提观察对比的要求:(1)观察要认真。(2)将观察到记录在表格里。
3.提问:从对比中有什么发现?
自由研究
第四单元 四季中的变化
17四季星空
18一年中气温的变化
19水结冰了
20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
自由研究
1我们的生长发育
(鄂教版科学六上第1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分析;了解青少年的身体发育特点以及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发展特点;了解人的 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
2.通过对比认识生物的许多特性是遗传的;并了解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
3.培养学生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学生在三、四、五年级制作的“身体生长记录卡”。学生以及父母的照片。
2.皮尺、体重秤等测量工具。
3.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读六年级了;还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我们测量了自己的身高、体重等项目;并对一年后我们在 身高、体重方面进行了预测;还记得预测的数据吗? 几个学生反馈一年前的预测以后;揭示课题:我们的生长发育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1我们的生长发育
第一单元 我们居住的星球
2地球
3地球仪
4地图
5建立“地球档案”
自由研究
第二单元 地球上的一天
6昼夜交替
7谁先看到日出
8昼夜温度的变化
9一天中的动植物
自由研究
第三单元 地面形态的变化
10卵石的形成
11溶洞
12升高的河床
13沙尘暴
14唐山地震
15庞贝城的毁灭
16地表变化带给我们的信息
4.认识一个人一生经历的阶段
1)提问: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身上;你认为他们一生可以分为几个阶段?鼓励学生从身高、
体重、精神风貌等方面来给人的一生划分阶段。
(2)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划分年龄阶段。
(3)出示一幅一个人从婴儿老年的图片;教师归纳并板书:婴儿——儿童——青年——中年——老 年
(4)对照图片说一说自己处于哪个阶段?还将经历哪几个阶段?
(3)学生用作样本的男、女身高、体重数据计算三、四、五、六年级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
(4)提问:比较男女同学在三、四、五、六年级每年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数据;有什么发现? 学生分析数据以后;教师归纳:通过平均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在四年级以前;也就是10岁以前;男 同学的平均身高、体重略大于女同学;从四年级开始到六年级;也就是从10岁开始到12岁;女同学在平均 身高、平均体重方面都超过男同学。
2.探究三年级到六年级身高、体重等变化
(1)教师:请将三年级到六年级制成的“身体生长记录卡”集中起来;并把每年的相关数据记录在 教材中的“身体生长数据记录表”上。
(2)提问:如果要探究每一年里身高、体重的变化;我们应对数据进行怎样的处理? 学生回答以后教师归纳: 我们可以计算出身高、体重等数据在三年级到四年级的变化、四年级到五年 级的变化、五年级到六年级的变化;也就是用后一年测量的数据减去前一年的数据。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测量身高、坐高、体重、头围、脚长以及臂长。
(3)学生建立“身体生长记录卡”;教师巡视指导。
4)相互参观、评价每个学生制作的“身体生长记录卡”;在参观前教师提出参观任务:比一比;
谁做的最好?
学生参观完以后反馈:谁做的最好? (5)教师提问:自己一年前猜测的正确吗?从测量的数据看;说一说你的生长情况和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