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者:许国荣来源:《党史博采·理论版》2008年第12期中国的抗战,是在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携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础上的全民族的抗战。
中国抗战胜利的历史证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这场反侵略战争中,最终迫使日本侵略者投降。
因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坚持和发展,是争取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
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
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导致东三省、华北大部沦陷。
日军控制了铁、煤、盐等军需资源和有关的交通运输、电力设施:又大量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农产品,日货充斥中国市场,这些严重威胁着中国民族工商业。
因此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各阶层要求国民政府改变对日政策的呼声日益增强。
国民党内部的爱国分子、一些地方势力和政治集团不满国民政府的亲日政策,亦要求抗日。
各党派、阶层团结起来,共同挽救民族危亡成为了可能。
中共正确分析了当前局势,1935年8月1日发表了《八一宣言》,呼吁停止内战,集中一切国力为抗日而奋斗:建议一切抗日的党派、团体、名流学者、政治家和地方军政机关共同成立国防政府;一切抗日军队组成统一的抗日联军。
《八一宣言》进一步推动了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涨。
12月中共又适时提出建立包括上、下层人士在内的广泛的反日民族统一战线,并将“工农共和国”改为容纳一切反帝反封建阶级的“人民共和国”。
这一政策,对国内时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1936年2月27日国民党代表到达陕北,同中共中央商谈联合抗日问题。
中共就此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联合抗日的一般要求和政治基础。
倡议在抗日的大目标下,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的卢沟桥事变。
他们占领平津、攻打上海使蒋介石最终下定决心与中国共产党再次合作。
这标志着以国共两党为主体,中国各民族、各民主党派、各爱国军队、各阶层爱国人士及海外华侨,终于集合起来,结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
抗日战争与中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战争与中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的一场历时八年的血腥抗争。
为了实现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牵头组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将各个抗日力量紧密团结起来,形成了独特的合作模式。
本文将探讨抗日战争与中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间的关系和作用。
一、抗日战争的背景20世纪3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展开了野蛮侵略。
作为一个独立和尊严的国家,中国人民和政府坚决抵抗日本侵略者的进攻。
然而,由于国内力量的分散,没有形成统一的抗日力量,抗战形势严峻。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为了实现国家的统一和胜利,中国共产党积极组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充分发动了全国各个阶层、各个民族的力量,形成了统一的抗日战线。
在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与其他党派、民主人士、爱国人士密切合作,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成极为广泛,包括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少数民族、军队、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资本家等各个阶层和群体。
各个组成部分相互协调、相互支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了抗日战争的强大合力。
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统一战线使中国共产党能够团结各个阶层,形成了强大的抗日力量,为抗战胜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统一战线促进了国内的稳定和团结,有效应对了来自日本的挑战。
最后,统一战线为中国国内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使中国充满希望,坚定了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
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启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作用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在今天,我们也面临着各种复杂的挑战,只有各个阶层和群体团结起来,共同合作,才能战胜困难,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我们要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榜样,团结一心,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总结:抗日战争与中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密不可分,通过整合各个阶层和群体的力量,统一战线创造了团结抗战的奇迹。
抗日统一战线的意义
论抗日统一战线理论的现实意义【窦红莉】宁夏社会主义学院 2009-10-18 10:22:11 作者:窦红莉来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摘要:抗日战争胜利已经60多年了,而在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是我们党克敌制胜夺取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特别是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统一战线理论仍然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
关键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现实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是我们党克敌制胜夺取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时期,统一战线理论仍然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
目前,研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对于我们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始终抓住时代主题,紧紧围绕历史任务,发挥新时期党的统一战线法宝作用;发扬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三三制”政权的民主精神,坚持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推进政治体制的创新;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领导人民全面奔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不断扩大统一战线的社会基础;弘扬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抓住时代主题,围绕历史任务,坚持、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仍然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三大法宝之一。
毛泽东在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时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法宝” 1在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利用这个法宝,创造性地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领导全民族抗战,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独立。
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实践证明,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抵御外来侵略的一个重要法宝。
中考历史作业本 中国近代史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时代楷模——黄文秀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根本特点”是什么?李大钊为此作 出了什么贡献? 根本特点:思想创建在先、组织创建在后。贡献: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 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周恩来对于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 为什么此时必须要促成“全国抗战的发动”?西安事变的最终解决,对 促进“全国抗战”局面的形成产生什么积极作用? 主张:联蒋抗日。原因:日本加紧侵华步伐,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 社会的主要矛盾。积极作用: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1.(2021·滨州)“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
族的伟大精神,使中华民族焕发出巨大凝聚力和旺盛生命力。”这句话
表述的是抗日战争的
( D)
A.背景
B.过程
C.性质
D.意义
12.★(2021·云南)美国总统罗斯福指出:“勇敢的中国人民抗击日本
的侵略,歼灭了无数日军,摧毁了大量的日本军用物资。……中国的抗
弟妹,求得生存和幸福,儿不得不来信辞别双亲大人……现在儿就要 离开大别山,走上最前线消灭敌人,保卫中华,望双亲不要悲伤挂念。 儿为伟大而生,光荣而死,是我做儿子最后的心意,罪甚!罪甚!
程雄(新四军战士)
下面两封书信(节选)一起能印证的史实是 A.正面战场的抗战 B.中国实行了全民族抗战 C.敌后战场的抗战 D.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 C)
时间 指挥者
规模
战绩
1940 年 8—12 月 彭德怀 八路军投入 105 个团 毙伤日伪军 25 000 多人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平型关大捷
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的一个重要组织形式,是中国共产党号召全中国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策略,为全民族的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中将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概念、形成背景、组织形式和意义等方面探讨其重要性。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概念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指的是由共产党、国民党、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等全国范围内的爱国力量组成的统一战线,旨在全民族共同抵御日本侵略。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背景20世纪3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为了扭转战局,中国共产党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号召全国民族团结抗日。
然而,国共两党长期矛盾激化,国共内战持续。
1936年12月,南京国民政府与中国共产党联合抗日,共同成立“国共合作政府”,这是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起始阶段。
1941年,由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治共同纲领》正式公布,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向。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得到发展壮大,并成为推动全民族团结抗战、挽救国家危亡的重要力量。
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涵盖了多种组织形式。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组织形式包括:联合政府、统一战线大会、抗日民主政团、抗日救国会和抗日学生运动等。
1. 联合政府联合政府是国共两党合作所组成的临时政府,旨在共同抵御日本侵略。
1937年12月,国共两党在汉口成立联合抗日政府,蒋介石担任主席,朱德、周恩来等人担任政府委员。
1940年底,联合抗日政府改名为行政院,由汪精卫担任院长。
随着抗战的深入,联合政府逐渐有失控的趋势,最终在1945年解散。
2. 统一战线大会统一战线大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另一个重要组织形式。
为了搜集各种民主党派和团体的意见和建议,增强团结,更好地开展统一战线活动,国共两党在抗战期间举办过多次统一战线大会。
3. 抗日民主政团抗日民主政团是指一些参加和支持抗日政府的非党派民主人士所组成的的团体。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时间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时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与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指中国人民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过程中,各个政治派别和社会团体通过共同努力,形成的一个临时性的统一战线。
这个统一战线的形成与发展,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中国东北。
面对这个逼近中国国土的危机,中国的各个政治派别和社会团体开始意识到必须团结起来,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
在这个背景下,民族统一战线的概念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
1935年至1945年的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渐形成并得到了发展。
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起到了领导核心的作用,通过大规模地开展群众工作和游击战争,有效地与国民党、其它抗日党派和人民团体形成了有效的合作关系。
同时,中国共产党还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具体构想和方法,为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离不开各个政治派别和社会团体的积极参与和合作。
在中国共产党的呼吁下,国民党内的抗日派和进步派相继发动抗日救亡运动,纷纷加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同时,各种抗日团体和人民群众也广泛参与到统一战线的组织和活动中来。
通过政治协商和合作,各方在共同抗日的目标下,展开了广泛的合作,共同推动了抗日战争的发展。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在战略层面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在战术层面上取得了显著成果。
一方面,在战略层面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为中国的战争大局提供了整体上的统一指导,有效地整合和调动了各方力量,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抗战指挥架构。
另一方面,在战术层面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为人民抗战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各方积极参与到游击战争和地方武装的组织和开展中来,有效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保卫了中国的领土和人民。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在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各个政治派别和社会团体通过共同努力,建立了一个真正的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国共两党和其他抗日党派的紧密合作。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和作用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和作用1.特点:(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广泛性。
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除极少数汉奸和卖国贼以外,各阶级阶层都包括在统一战线内,(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复杂性.。
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党外和作。
国民党政策的变化,使统一战线内存在严重的斗争。
中国共产党在复杂的情况下,坚持了正确的策略。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长期性。
中日民族矛盾以及中日两国的特点。
决定了抗日战争的持久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就长期存在。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有力的国际环境。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线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
2.作用:(1)抗日战争胜利的保证。
两个战场在客观上互相配合,全民族以抗日为目标形成统一战线,经过八年抗战取得胜利。
(2)。
有利于人民力量的壮大。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抗日力量发展壮大,坚持以斗争求团结,抗日爱国人士要求和共产党合作。
(3)。
为后来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和政权建设等方面提供了经验。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最重要经验。
“三三制”等也为以后多党合作提供历史借鉴。
二、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战爆发前,中共召开了哪两次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会议?这两次会议对中国革命的进程产生了什么重大的影响?答:1927年召开的“八七会议”,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
1)“八七会议”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领导,确立了开展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从此出现了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新局面,革命的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逐渐开辟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革命道路,即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好夺取城市的道路。
2)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领导,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好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的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遵义会议在极其危险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从此揭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思想路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思想路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思想路线一、背景1931年9月,日本军队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东北三省。
1937年7月,日军发动“七七事变”,全面进攻中国。
中国人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各族人民需要团结一致,抵抗侵略者。
国共两党在毛泽东等人的领导下,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思想路线,成为了中国抗战的重要战略。
二、主要内容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由各个阶级、各个民族、各个政治派别、各个社会团体所组成的。
国共两党在领导下,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全面抗战前期,即1937年到1938年底。
这个阶段主要是由国共两党及其他各个政党、社团、团体组成的核心统一战线。
第二阶段是从1939年初到1940年底,因为国民政府内部出现了矛盾,日本军队实行“估衣散骑”政策,所以国共两党需要扩大统一战线,吸收更多的政党、团体和人员。
在这个阶段,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军事斗争得到了明显的进展。
第三阶段是从1941年到1945年的抗战胜利阶段。
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统一中国人民,打赢抗日战争。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根本方针是“抵抗日本侵略,解救民族危亡”。
在这个基础上,有以下几点:(1)全国人民都要团结起来,共同打击侵略者,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
(2)国共两党必须坚决合作,共同领导统一战线,共同制定抗战方略,共同指挥人民军队进行战斗。
(3)各个政党、社团、团体都要坚决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积极参与其中,为共同的斗争贡献自己的力量。
(4)密切军民关系,坚决执行人民战争路线,发扬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坚决粉碎敌人的进攻。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导思想(1)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思想”。
这个思想强调了“团结抗战,进步团结”的重要性,提倡“团结、进步、民主、科学”的思想,认为只有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下,才能实现国家的独立和解放。
(2)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讨论 近代史 民族团结
全面抗战的拉开
随着抗日呼声的高涨,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联合抗日成为了 全社会的共同需要。终于在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内部实 行“兵谏”。为了民族大义,为了团结抗日,国共两党结束 了十年内战,实现了全国的一致抗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胜利
随着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全国各界民众以不同形式参 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工商业者踊跃捐赠财务, 各少数民族人民也以各种形 式投入抗日战争。许多台湾 同胞还回到大陆组织抗日团 体,发动抗日行动。海外华 侨也通过各种方式支援国内 抗战,为祖国带来大量物资和武器装备。 在祖国存亡危急之时,中华儿女表现了空前的民族觉 醒和民族团结,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捍卫了祖国的安全。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也成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讨论:从抗战胜利70周
年看民族团结
水利2班 姚博伟
九一八事变
自184入侵下开 始了近代以来的屈辱历史。 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侵略者蓄意 制造柳条湖事件企图引发中日战争,拉 开了中日战争的序幕。
局部抗战
随着东三省的迅速沦陷,中华民族的危机更加严重,已经处于 生死存亡的关头。中日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然而国民政府却采取不抵抗政策而寄希望于英美国家,这引起 了社会各界的抗议。工人纷纷举行罢工游行,学生罢课,要求 “全国一致对外”。
现今的民族团结
在抗战期间我们中华民族展现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为了 民族大义抛弃了政党间的矛盾,为了同一个目标站在了一起, 最终展现出了超人的力量,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民族 尊严。可以说没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就没有抗日战争 的伟大胜利。
今天,我们中华民族正是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历史道路上,为了这个目标,我们提出了“中国梦",为了实 现“中国梦”我们每个民族,每个人都应以此为目标,以此 为梦想,为了这同一个梦想而团结起来,共同努力为实现中 国梦贡献出自己的一分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章答案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单选题1、1935年12月,中国共产党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的会议是( D )A. 古田会议B. 遵义会议C. 直罗镇会议D. 瓦窑堡会议2、标志着十年内战结束,成为时局转换枢纽的事件是( C )A. 红军长征胜利B. 一二九运动C. 西安事变D. 华北事变3、标志全国抗战爆发的事件是(A)A. 七七事变B. 华北事变C. 九一八事变D. 一二八事变4、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第一个大胜利是( B )A. 平型关战斗B. 台儿庄战役C. 淞沪会战D. 平津战役5、抗战初期,中共党内出现的错误倾向是( B )A. 王明“左”倾冒险主义B. 王明右倾机会主义C. 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D. 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6、中国共产党确定全面抗战路线的会议是( B )A. 瓦窑堡会议B. 洛川会议C. 遵义会议D. 八七会议7. 全民族抗战开始后,中共指出把抗日战争引向胜利的中心环节是(A)A. 坚持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B. 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反对片面抗战路线C. 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根据地D. 放手发动群众,争取抗日民主8、毛泽东全面总结抗战的经验,论述抗日战争客观规律和战略方针的著作是(B )A.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B. 《新民主主义论》C. 《论持久战》D.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9、抗日民主政权的“三三制”原则是指( C )A. 进步势力、中间势力、顽固势力各占三分之一B. 共产党、国民党、民主党派各占三分之一C. 共产党员、党外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D. 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各占三分之一10、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同顽固派作斗争的原则是( D )A. 抗战、团结、进步B. 针锋相对,寸步不让C. 坚决消灭,毫不留情D. 有理、有利、有节11、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政策是(C )A. 土地革命B. 平分土地C. 减租减息D. 发展生产12、抗战时期,毛泽东明确而完整地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方案的重要著作是(C )A.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 《论联合政府》C. 《新民主主义论》D. 《论人民民主专政》13、皖南事变是(A)A. 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一次反共高潮B. 日本帝国主义制造的大屠杀C. 中国人民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一次行动D. 蒋介石消灭党内反对派的阴谋活动14、1940年8月八路军对华北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以破袭敌人交通线为重要目标的进攻战役,史称( B )A. 平型关战役B. 百团大战C. 平津战役D. 忻口会战15、延安整风运动的中心内容是(A)A. 反对主观上义B. 反对官僚主义C. 反对宗派主义D. 反对党八股16、第一次将毛泽东思想规定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的会议是(D )A. 中共四大B. 遵义会议C. 中共六届七中会D. 中共七大17、抗战后期,国民党实行消极抗日的政策直接导致了1944年的军事大溃败,这就是( D )A. 台儿庄战役B. 枣宜会战C. 长沙会战D. 豫湘桂战役18、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B )A. 鸦片战争B. 抗日战争C. 解放战争D. 抗美援朝战争19、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动员了几乎全部的军事力量,采取的军事战略是(A)A. 速战速决B. 持久消耗C. 又华制华D. 以战养战20、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的标志是( B )A. 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B.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C. 皖南事变D. 豫湘桂战役失败二、多选题1、日本帝国主义为侵略中国制造的事件有(ACD)A.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华北事变D. 卢沟桥事变E. 皖南事变2、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极为深重的灾难,这些罪行是(ABD )A. 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B. 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与财富C. 纵火焚烧圆明园D. 强制推行奴化教育E. 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包括(ABCDE)A. 工人阶级B. 农民阶级C. 城市小资产阶级D. 民族资产阶级E. 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4、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开展抗日武装斗争的著名共产党员有(ABCDE )A. 罗登贤B. 杨靖宇C. 赵尚志D. 周保中E. 赵一曼.5、以下人物中,与西安事变有关的人物有(ABCDE)A. 周恩来B. 张学良C. 宋美龄D. 杨虎城E. 宋子文6、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是(CD)A.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B. 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召开C.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D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 E. 红军改编成八路军新四军7、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国民党军队组织的大规模战役有( ACDE )A淞沪会战 B 桂南会战 C 忻口会战 D 徐州会战 E 武汉会战8、在抗日战场上殉国的国民党将领有( ABDE )A. 佟麟阁B. 赵登禹C. 谢晋元D. 张自忠E. 戴安澜9、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深入敌后,创建的根据地有(ABCE )A. 晋察冀B. 晋绥C. 山东D. 湘鄂赣E. 东江10、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是(ACE)A. 发展进步势力B. 消灭顽固势力C. 争取中间势力D. 分化反动势力E. 孤立顽固势力1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中间势力包括( ADE )A. 民族资产阶级B. 城市小资产阶级C. 知识分子D. 开明绅士E. 地方实力派12、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是(ACE )A. 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B. 反对教条主义以整顿作风C. 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D. 反对官僚主义以整顿政风E. 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13、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计划步步得逞的主要原因是(ABCD)A、日本是亚洲的帝国主义强国B、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并经过精心策划、周密准备C、国民党对日本实行不抵抗主义和妥协退让方针D、国际联盟和英、美等国政府则采取对日姑息、纵容的政策E、日本和德意结成了轴心国14、相持阶段到来后,日本调整对华政策,其内容主要有(BCDE )A、速战速决,武力征服B、以战养战,以华制华C、残酷掠夺中国资源,以战养战D、扶植伪政权,以华制华E、对国民党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15、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ABC )A、武装斗争B、党的建设C、统一战线D、工农运动E、土地革命三、辨析题1、七七事变后日本实行了“以华治华”,“以战养战”的政策。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合作抗战是中国的制胜法宝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合作抗战是中国的制胜法宝作者: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光明日报》(2015年09月19日11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而国共合作则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国共分别主导的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又是国共合作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
中国的抗日战争之所以出现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与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既相区别又互为依存,形成共同对敌的态势,首先是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抗日战争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殊产物,是由中日的国情和双方的力量对比所决定的。
其次,国共两党的因势利导和主观努力不可或缺,特别是中共方面的积极倡导和艰苦实践。
此外,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来在国共双方政治军事力量较量中所形成的历史特点,也对两个战场的出现和共存产生重要的影响。
对于两个战场互为依存的关系,毛泽东当年就有清醒的认识,认为是“互相需要、互相配合、互相协助”(《战争和战略问题》《毛泽东军事文集》,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卷第427页)。
1943年7月,中共中央发表《为纪念抗战六周年宣言》进一步指出:“整个中国战场上,六年来的作战,实际上是被划分为正面与敌后两大战场,这两大战场的作用,是互相援助的,缺少一个,在目前就不能制止法西斯野兽的奔窜,在将来就不能驱逐这个野兽出中国,因此必须增强这两个战场互相援助的作用。
”正是由于两个战场都歼灭和牵制了大量日军,所以才能共撑抗战大局,才能保证抗日战争由相持阶段向战略反攻阶段转化。
两个战场共同抗敌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克敌制胜的最佳形式,是国共合作的结晶,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重要的成就。
第一,正面战场进行的会战、战役和大小战斗,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国民党掌握着中央政权,有几百万正规军,可以调动全国的资源和人力,在全国抗战爆发之后自然居于抗战的主导地位。
我们必须看到正面战场在战略防御阶段是中国抗战的主战场,国民党军队作为主力军的英勇抵抗,粉碎了日本侵略者“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妄想,不仅为经营西南、西北大后方争取了时间,而且为八路军、新四军等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创造了有利条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看到进入相持阶段后,正面战场的主战场地位已逐渐被敌后战场替代,但是其在抗击和牵制并最终战胜日本侵略者,以及继续给予敌后战场以战略支持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必须看到在1943年以前战斗在敌后战场的几十万国民党军队,在配合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全面开辟敌后战场、牵制和抗击日军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必须看到正面战场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国民政府两度派遣主力军队深入缅甸对日作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在整个全民族抗战时期,数以百万计的国民党军将士英勇杀敌,甚至壮烈牺牲,涌现出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著名的抗日英烈和“八百壮士守四行”那样的英雄群体。
抗日战争中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战争中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为了保卫国家独立和人民生活安宁而进行的一场艰苦卓越的抗争。
在这场战争中,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抗日战争中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意义和组织形式,并展示其对于抗战胜利的重要影响。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泛统一战线,旨在团结包括共产党在内的各个政治力量,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与发展,对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动员全民抗战,形成抗击日本侵略的强大力量,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 国家统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使得抗战各方保持了团结,有效避免了内乱和混乱局面,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2. 集中力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建,使得全国各个政治力量得以聚集,并集中力量对抗共同敌人,增强了中国国民抗日战争的力量。
3. 人民支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立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使得人民积极投身抗日救亡事业,形成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者的浩浩荡荡的民族大团结。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多样,包括政治协商、统一战线政府和各类民众组织等。
1. 政治协商:政治协商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共两党以及其他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共同参与,通过政治协商,形成了共同的战略和方针,保障了各方力量的团结。
2. 统一战线政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是统一战线政府的成立。
例如,国共两党共同组建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形成了民族统一战线的最高政治机构,共同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与管理。
3. 民众组织:除了政治协商和政府机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还得益于各类民众组织的参与。
包括工人、农民、学生等各个社会群体的组织,积极投身于抗日战争,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胜利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其胜利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增强抗战力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使得中国的抗战力量得以基本统一,各个党派和社会群体的智慧和力量得到充分发挥,使得中国的抗战更具凝聚力和战斗力。
论述你对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认识
论述你对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认识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以此铭记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缅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烈和所有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人们,表明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胜利。
在民族危亡的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秉持民族大义,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广泛团结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以及海外华侨华人等一切可以团结的抗日力量,为夺取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枢纽,在这场关系到民族存亡的生死决战中,中华民族“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侮”,发扬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空前地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伟大旗帜下,一致对外,共赴国难,奋勇抵抗,最终打败了日本法西斯侵略者。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为统一战线历史上的光辉典范,积累了丰富经验,蕴含着深刻启示,需要始终铭记、发扬光大。
更让我们认识到:只有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统一战线才能够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以及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统一战线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
到“两个维护”,始终保持正确发展方向。
抗日战争期间的中国民族团结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战争期间的中国民族团结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期间经历了严峻的考验,但也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与统一。
中国民族团结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是中国抵抗外敌入侵的根本力量,也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凝聚力。
本文将从民族团结与统一战线的形成背景、组织结构与运作机制、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今天中国的启示等方面进行探讨。
抗日战争的爆发背景抗日战争起初是中国东北地区的抵抗运动,对日本侵略者的反击渐渐蔓延到全国各地。
抗日战争的爆发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的侵略和压迫,加剧了中华民族的痛苦和愤怒;另一方面是国民党、共产党等各个力量的共同呼吁和联合抵抗的努力。
民族团结的形成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各个阶层、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人民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团结在一起,形成了广泛的民族团结。
无论是国民党、共产党、地方政府、工商界、农民、学生等各个社会阶层,还是汉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等各个民族,都积极参与到抗日战争的斗争中。
这种民族团结的形成,为中国的抗战事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织结构与运作机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在抗日战争期间形成的一种政治组织和运作机制,以实现抵抗日本侵略者、保卫国家的共同目标。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织结构一般包括国民党、共产党、其它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
这些组织通过合作和共同行动,形成了一个整体,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统一战线的运作机制主要包括协商、统一决策、资源调配等方面的工作。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就中国民族团结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与发展,在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抗日战争期间,各个民族在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过程中紧密团结,取得了一系列抗战胜利,为最终战胜侵略者奠定了基础。
此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也为中国的社会变革奠定了基础,为中华民族团结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对今天中国的启示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民族团结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经验对今天的中国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导方针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导方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指的是在抗日战争期间,为了团结全国各个阶层、各个民族,一起对抗日本侵略者而形成的统一战线。
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是保证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大家阐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导方针。
一、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在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导方针时,首先应该明确的是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
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开展相关工作。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包括:1. 坚持民族团结: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应该在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时候,团结一致,共同抵御外敌。
2. 坚持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在团结统一的基础上,应该尊重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3. 坚持平等互利原则:各个民族、各种社会阶层之间应该保持平等互利的态度,不给任何一方带来损害。
4. 坚持党的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起来的,因此应该在坚持各方面利益的同时,保证党的领导地位不受侵犯。
二、统一战线的组织结构和分工在确定了基本原则之后,就需要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织结构和各方面的分工。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织结构需要保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共产党:作为统一战线的领导者,共产党需要在整个组织结构中起到核心的作用,负责发挥统一战线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2. 国共两党:国共两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都具有重要的力量,因此需要在组织结构中拥有相应的地位。
3. 民主党派:在统一战线中,民主党派需要在政治上进行建言献策,为抗战贡献智慧和力量。
4. 无党派人士:在抗日战争时期,无党派人士也可以为统一战线作出贡献,因此应该在组织结构中保留一定的空间。
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和掌握的资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各方应该分工合作,明确各自的任务和责任。
在执行各自任务的同时,需要实现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统一战线的工作。
三、统一战线的宣传和动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是巨大的,必须要宣传和动员全体民众共同参与到抗日战争中来。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民族团结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民族团结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进行的一场伟大斗争。
在这场持续了8年的战争中,中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抵御来自外敌的侵略。
民族团结成为战胜敌人的重要保障,为我国最终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意识到只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战胜强大的日本侵略者。
为此,他们积极发起并组织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这一战线不仅包括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还吸纳了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以及各族各界人士。
通过这一统一战线的形成,中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形成了抗日战争的强大力量。
二、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中国各族人民在抗日战争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无论是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等主要民族,还是朝鲜族、满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他们都积极参与到战争中。
无论是军事战斗还是后方保障,各族人民都同心协力,发扬了民族精神,为保卫祖国、抵抗侵略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民族团结的背后推动力民族团结的形成离不开各族人民对于国家利益的认同和对于抗日战争的共同认知。
中国人民深知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殖民侵略意图,他们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渴望促使各族人民团结在一起。
同时,共同的抗战目标也激发了他们共同奋斗的决心和动力。
民族精神的凝聚力使得各族人民能够顾全大局,超越个人和地域的利益,为国家的利益而努力。
四、民族团结在战争中发挥的作用民族团结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保障。
各族人民的团结一心,极大地提高了战争的组织性和战斗力。
他们共同抵制日本侵略者的进攻,捍卫了祖国的疆土。
同时,民族团结还为中国在战争中获取了国际援助提供了条件。
各国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关注和支持,也是因为中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努力,他们表现出的坚定和勇敢为国际社会树立了榜样。
五、民族团结的历史启示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民族团结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启示。
抗战时期各族人民的英勇奋斗和牺牲精神应该成为我们今天的学习榜样,激励我们倍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
浅析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意义
浅析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意义实践地点:实践时间:实践目的:实践学习内容、总结和体会:中国近代史我们从小就已经开始接触,但是那些枯燥的文字对于我们来说是如此的遥远、触不可及。
但是通过这次对中国近代史的学习,我们对于中国近代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会,尤其是学习后为了这次总结,我们所做的工作使我们对于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于我们今天的深远影响有了一个更具体的概念,比如查阅关于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有关资料,浏览关于中国近代史的网站,尤其是我们实地去广西革命纪念馆、桂南战役阵亡将士纪念亭等地方实地考察,让我们对于抗战胜利的来之不易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同时通过这些方法和手段,我们的关于中国近代史的知识得到了更多的储备,我们的爱国热情有了更大的提高和升华,当然对于以后的政府工作有了更好的解读角度和理解。
总之我们认为对于现代大学生来说,这一系列的学习和了解使我们看到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于我们来说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下面我们将对这次学习,使我们所获得的对于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做带来的教育意义,进行一个具体的总结和分析,其中包含了我们自己所得到的收获和体会。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之所以能取得最终的胜利,我们通过阅读资料总结了以下几点,一是抗日民族战线的形成;二是中国共产党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巩固所作出的牺牲和努力,三是国民党在抗日战争所产生的作用,最后一点,因为之前的一些政治原因,我们往往会忽视,或者做出了极端的判断和认知,我们在阅读资料的过程中才发现,其实国民党的作用还是存在的,对于他的功过是非我们应当给予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首先,我们先分析一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对于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我们知道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整套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方针、政策和策略。
所谓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一部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内的广泛联盟.。
他深刻指出:民族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党的失败和胜利,党的缩小和扩大,党的发展和巩固,都不能不联系党同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关系。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战原则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战原则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期间所形成的一种全民参与的抗战联盟。
在这个联盟中,各个政治派别及社会团体都进行了协调和团结,共同抵御外敌的入侵。
在长期的抗战中,中国人民总结了一系列的抗战经验,从而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抗战作战原则。
而这些原则,不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也对于我们今天的军事建设,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
因此,本文将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战原则,进行深入的探讨。
第一、政治原则政治原则是民族统一战线的灵魂。
最重要的是,要实现统一战线的共同目标和利益,必须确立一个共同的理念,真正认识到全民族的利益是最大的。
同时,在异己差异性方面尽量不与公共利益相矛盾。
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 建立正确的统一战线政策我们必须建立正确的统一战线政策,充分发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我们必须明确的定义我们的目标、任务和政策。
所有行动,都必须服从于这个目标,保持一个统一的行动方向,确保各方力量的协同作用。
同时也要充分尊重各方意见,执行民主决策,避免任何一个派别的压制和排斥,从而保持团结。
2. 加强政治教育对各级干部和群众,要加强宣传教育,向他们讲解目标、任务和政策,并说明统一战线的原则。
同时,我们必须把同盟关系建立在互惠互利、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这样才能增强各方的战斗能力,使各方最大程度地付出奉献。
3. 建立正确的纲领和组织在建立统一战线组织时,我们必须制定正确的纲领和组织结构。
纲领必须体现全民族的利益,尽量减少各方之间的分歧。
而在组织结构上,则必须充分体现各方的利益和意见,避免任何一方掌控全局。
第二、军事原则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军事原则是至关重要的,是我们打败日本侵略势力的关键。
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正确的战略、战术等方面的原则。
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 建立整体反侵略的战略我们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必须制定出整体反侵略的战略。
同时,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有机结合,采取有力的阵势,有序地反击敌人的进攻。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一场伟大战争,也是全体中国人民的伟大斗争。
为了打败日本侵略者,实现民族解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和积极参与。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体包括其形成背景、组织结构、合作方式以及对战争胜利的贡献。
一、背景中国抗日战争爆发之前,中国社会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国民政府的腐败和软弱无力导致国家面临着分崩离析的危险,而日本的侵略行动更加剧了中国民众的痛苦和反抗情绪。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组织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二、组织结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包括工人、农民、学生、知识分子和民族资本家在内的各个社会阶层的广泛联合组成。
这一统一战线的组织结构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不仅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和游击队,还包括其他民族党派和爱国人士组成的政党、组织、社团等。
这种多元化的组织结构使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能够有效地吸引和凝聚各个社会群体,形成强大的抗日合力。
三、合作方式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各个组成单位以合作的方式共同对抗日本侵略者。
中国共产党在这一联合战线中起到了核心和领导作用,通过组织和指导各个抗日武装力量,协调各个党派和组织的行动,实现了统一指挥和合作作战。
各个参与方通过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领域的合作,共同为抗日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四、对战争胜利的贡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立和发展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它为中国各个社会群体提供了团结合作的平台,凝聚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力量,形成了全民族的战斗堡垒。
其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织结构和合作方式使得中国共产党能够有效地发挥其领导作用,统一指挥各个武装力量,形成强大的抗日力量。
最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也在国际上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帮助中国争取到了国际社会的支持和援助,增强了中国的战略地位。
总结: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各个社会群体团结合作的伟大产物,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原因分析
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原因分析摘要: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功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客观和主观方面的原因。
客观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当时所处的外部和内部环境,主观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坚持正确的理论和思想方针的指导;在实践中不断探究出正确的政策和策略;始终坚定地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权益。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原因分析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2周年,同时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2周年。
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时期,始终注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功击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即是本文所要探究的问题所在。
一.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客观因素(一)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外部环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深刻分析进行革命的外部大环境。
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当时的国际动态不仅影响着中国的时局,也影响着自身政策和策略的制定。
就外部环境而言,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迅速发展成为军国主义国家。
对外军事扩张的重要一步就在于向外推行其对华政策,并试图将其“大陆政策”细化和发展。
1929年由美国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使日本经济受到了重创,引发了严重的国内危机。
为了摆脱经济危机造成的困难局面,20世纪30年代,日本联合德、意组成法西斯集团,逐渐引爆第二次世界大战。
其中,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和转移国内矛盾,对亚洲侵略扩张,尤其加紧了实施其既定的侵华方针。
1931年日本入侵中国发动“九一八”事变,由此开始了一系列侵华战争。
英美两国害怕日本配合德、意对他们实行攻击,便推行“绥靖怂恿”政策,企图以牺牲中国的主权为代价,导致国际法西斯势力日益猖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作者: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光明日报》(2015年09月17日02版)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前赴后继反抗外敌侵略的英勇斗争,却始终未能摆脱屡战屡败的悲惨命运,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治统治集团的腐朽无能和民族内部软弱涣散。
在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由于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为根本保证,中国最终赢得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筑起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抵御外侮的伟大篇章。
”一、中国共产党率先倡导、积极推动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引领抗日战争走向胜利的光辉旗帜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造成中华民族空前的生存危机,同时也促成中国人民空前的民族觉醒。
顺应时代的需要和人民的呼声,中国共产党率先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构筑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的血肉长城。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表达了誓死抵抗日本侵略,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
中国共产党与主张抗日的第19路军签订反蒋抗日停战协定、参与组织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并率先在东北尝试运用抗日联合战线的策略开展抗日斗争,使辽阔的白山黑水成为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直接对日作战的第一个战场。
1935年华北事变后,面对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呼吁各党派、各界同胞、各军队停止内战,集中一切力量为抗日救国神圣事业而奋斗,并领导发动了“一二·九”爱国抗日运动。
在随后召开的瓦窑堡会议上,中共中央正式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
1936年间,中共中央逐步实现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再到“联蒋抗日”政策的转变,并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国共内战宣告结束。
1937年年初,中共中央向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五项要求”和“四项保证”。
卢沟桥事变后,中共中央向国民党提交《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国共合作成为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义举和全国军民的抗日浪潮,汇成推动国民党走向抗日的历史洪流。
面对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威胁,国民党最终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误国政策,由妥协转趋强硬。
西安事变后,国民党开始采取联共抗日的政策。
“七七”事变后,国民党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对中共宣言的谈话,事实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从而宣告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二、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政治前提国民党和共产党是近代以来中国最为重要的两支政治力量。
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战争,推动了中国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发展。
在中华民族存亡续绝的危急关头,抗日救国成为国共两党共同的政治目标,两党再度携手合作,对于打败日本帝国主义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以及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争取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以各种形式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洪流之中。
全国抗战时期,国共双方都以抗日为重。
国民党虽然曾三度掀起反共高潮,但是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始终未敢发动全国规模的反共战争;中国共产党更是始终以国家和民族解放为己任,提出“抗日高于一切”的原则,坚持国共长期合作,采取有限的政治和军事对抗遏制国民党顽固派的倒行逆施,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团结。
国共长期合作成为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政治前提。
从正面战场到敌后战场,中国军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铁骨铮铮、视死如归,最终取得彻底把日本侵略者从中国国土上驱逐出去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团结御侮的英雄史诗。
三、国共两党分别主导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协力合作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重要的成果,也是抗日战争克敌制胜的法宝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既没有统一的政治纲领,也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
但是,国民党和共产党分别主导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对日作战,形成两个战场既互相区别又互相依存共同抗日的战略格局。
这是国共合作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也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显著特点。
抗日战争防御阶段,正面战场是抗日主战场。
相持阶段,正面战场主战场的地位虽然逐渐为敌后战场所取代,但是在抗击和牵制日军,从战略上支持和配合敌后战场方面,仍然发挥着积极作用。
反攻阶段,正面战场局部反攻与敌后战场全面反攻互相配合,成为打败日本侵略者的最后一击。
但是,从整个抗日战争的历史进程来看,国民党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政策上的偏差,使其实力和影响与日俱损,正面战场无法独立完成驱逐日本侵略者出中国的历史重任。
1944年豫湘桂战役大溃败即是明证。
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到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开辟的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击侵华日军的主战场,抗击着58%到75%不等的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的伪军。
从1938年10月到1942年11月,华北各敌后根据地遭受日军“扫荡”的时间合计为2430天,平均每两天就有3块根据地遭受日军“扫荡”。
虽然“扫荡”和反“扫荡”每一次投入的兵力,可能没有正面战场国民党军队进行22次会战时多,但是,就战争的强度、密度和艰苦性、残酷性,以及其辐射区域、人员伤亡、物资损耗同战果、影响等的性价比来说,丝毫也不逊色于前者。
与国民党正面战场常规作战的一次次战役不同,中共敌后游击战的特点是面而不是点,是时时刻刻的而不是断断续续的,是全局的而不是局部的,是战略的而不是战役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持续最久的一场特殊的战略大会战。
敌后战场的开辟,形成与正面战场相互依存共同抗敌的战略格局,打乱了日军作战前线与后方的划分,变战略内线为战略外线,变被动为主动,和正面战场对敌人构成了两面夹击的有利战略态势。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协力合作,不仅是在战略上,而且体现在同一战场的直接配合作战上。
防御阶段,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参加了正面战场作战。
例如,八路军从出师山西到太原会战结束,对日军作战100余次,歼敌1万余人。
相持阶段,国民党军队曾有几十万人深入敌后战场作战。
但是,由于他们执行片面抗战路线,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不是投降日军,就是溃不成军。
到1943年,在敌后战场已经没有成建制的国民党军队存在。
而抗击日军数量远远超过这些国民党军队的八路军和新四军等,虽然也遭受了严重损失,但是由于实行正规军与地方武装、民兵相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和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特别是由于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大力支持,中共抗日根据地很快就恢复发展起来,率先进入局部反攻阶段,成为全面反攻的战略基地。
两个战场的通力合作,是抗日战争胜利的独特战略举措,创造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乃至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观。
四、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战的正确方向,是维护、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中坚力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既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又包括以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士绅和地方实力派为主体的中间势力,以及广大台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中的爱国人士,更有英美派大资产阶级。
参加统一战线的各阶级和各阶层,既有合作抗日的共同愿望,又有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甚至在思想观念和价值目标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冲突。
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分别代表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两翼,国共之间的合作、分歧与斗争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能否巩固与发展,决定着抗日战争的前途和中华民族的命运。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神州大地出现举国一致、团结御敌的局面。
国民党有条件地开放党禁,承认共产党及其他党派的合法地位;吸收过去的政治反对派加入政府和军队,设立咨询性质的国民参政会,制定了《抗战建国纲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初步巩固和发展,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为坚持相持阶段的抗战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但是,当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内部出现对日妥协、动摇和防范、敌视中共力量的动向。
继汪精卫在“共同防共”的旗号下公开叛国投敌之后,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并陆续出台《防制异党活动办法》《共党问题处置办法》等文件。
国民党顽固派反共、反人民的活动持续弥漫于抗日战争的中后期,并伴随局势的演变,时而收敛,时而剧烈。
为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处处以民族大义为重,努力维护国共合作抗日的大局。
针对国民党在统一战线内部不断制造摩擦,出现妥协、投降、分裂和倒退的危险倾向,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三大政治口号。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坚持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原则。
在处理各党派相互关系上,实行“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
在同国民党顽固派斗争时,贯彻“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通过联合其他进步力量对国民党的妥协、分裂和倒退行径进行监督、批评和斗争,有效地阻止时局出现的逆转,维持国共合作抗日到底的局面。
随着抗日民主根据地和人民抗日武装力量的不断发展壮大,中共的全面抗战路线、持久战战略方针和游击战战略战术,以及在抗日根据地行之有效的一系列新民主主义政策,对国民党统治区、国民党军队及国民党本身,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践行把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相结合的主张,积极借助国际力量的积极因素维护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营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在整个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坚持国共长期合作抗日的政策,维护、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自己的政治主张、坚定意志、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引领着夺取战争胜利的正确方向,成为夺取战争胜利的民族先锋。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历史表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全体中国人民牺牲奋斗的结果,是中华民族共同谱写的辉煌篇章。
(执笔人:蒋建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