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语文是什么,学习如何用语文表达情感和思想。
2.通过识字、读写、口语和听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基本技能。
3.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语文是什么,学习如何用语文表达情感和思想。
2.掌握字、词及句子的基本构成要素。
3.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语文的美和作用。
2.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节教学内容1.学习《语文园地》这篇课文,了解其主题和内容。
2.进行读课文的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词的组成和句子的基本要素。
3.学习不同文字的读写方法。
教学步骤1.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内容,并引导学生探索语文的作用和美。
2.教师进行“看图说话”的活动,让学生猜测词语,并根据剪贴图片判断图片描述是否准确。
3.在引入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单词和句式的教学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4.练习课文,让每个学生轮流读一段,并提问每段的重点。
5.通过单词和句式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不同文字的读写方法。
第二节教学内容1.学习如何运用语文表达情感和思想。
2.了解诗歌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培养学生欣赏和理解诗歌的能力。
教学步骤1.教师向学生示范如何用语文表达情感和思想。
2.通过诗歌的讲解,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并通过示范让学生了解如何朗诵诗歌。
3.进行实际的练习,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创作和表达自己的诗歌作品。
第三节教学内容1.学习如何听懂他人的语言表达,并有效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2.通过读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步骤1.教师向学生传授听懂他人的语言表达的技巧和方法。
2.组织小组阅读小说或故事书,讲述学习故事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学会跟读并深入理解。
3.通过写作活动来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活动和方法1.让学生动手、多参与、多交流。
2.引导学生大胆尝试,喜欢创作。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册教材是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本班级为新接手班级,对学生的了解不甚清楚,从学生二年级期末考试的成绩及试卷情况来看,基础层面掌握比较扎实。
从报名的情况来看,不少学生不愿意在人前说话,因此学生的朗读能力还有待提升。
三年级为钢笔字书写的起始阶段,要规范学生的书写习惯,端正书写姿态,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材简析:1、内容及编排新人教版编部本于2020年秋期正式使用,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7篇,其中精读课文20篇,略读课文7篇。
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但第五单元没有语文园地,而是在课文之后安排了习作例文和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第一单元、第四单元、第七单元和第八单元各安排了一次口语交际。
附录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会认的字;生字表(二),要求会写的字;词语表。
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
它们依次是:美妙的生活、金色的秋天、奇妙的童话、猜测与推想、发现身边的美、壮丽的祖国山河、大自然的礼物、美好的品质。
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2、教材特点(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每一组教材均以“导语”的形式点明专题,识字课、课文以及“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展示台等内容都围绕着本组的专题安排。
(2)识字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识字课的内容围绕本组的专题,而且形式多样。
(3)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具有时代感,贴近儿童生活。
本册教科书与九年义务教育同册教材相比,大幅度地更新了课文,更新率达50%。
课文体裁多样。
童话、诗歌、散文、故事、科普文章以及日记等应有尽有,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三年级是学生从低段向高段过渡的时期,语文研究由词句向篇章过渡,重视阅读和作。
本单元的主题是“学校生活”,包括《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和《不懂就要问》三篇课文。
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享受阅读的乐趣,鼓励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充分发挥书面表达的作用。
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要引导学生关注并理解这些词句,交流阅读感受并积累。
例如,《大青树下的小学》中提到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新词,以及排比等有特点的句式,《花的学校》中的拟人表达方式等。
教师要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作兴趣,让学生先说后写,抓住人物主要特点写,并研究作的格式。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和想象童年生活的美妙,热爱研究生活、积极向上。
同时,要注意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培养学生迁移运用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以及粗略地读课文的能力。
教师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指导,让学生说出自己关注的词句,并谈自己对这些词句的理解。
通过摘抄等方式积累、运用这些词句,提高语文素养。
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三年级这个写作的起点。
在教学中,我们需要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采用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写作的愿望。
为了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特别是在三年级这个写作的起点,我们需要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写作的愿望。
例如,可以通过讲故事、播放音乐、展示图片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产生写作的欲望。
同时,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自由发挥,不拘泥于规则,从而使他们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为了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我们可以采用讲故事、播放音乐、展示图片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让他们产生写作的欲望。
同时,我们也应该鼓励学生自由发挥,不拘泥于规则,让他们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总之,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体验到写作的乐趣,才能够在今后的研究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及反思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认真地抄录在摘抄本上。
【语文要素】2.积累含近义词的四字词语,并能用它们说句子。
3.学会读好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方法。
4.能根据兴趣小组的特点,使用有个性的词语为其取名字。
5.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了解古诗的意思,想象古诗中描绘的画面。
[教学重难点]1.读好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方法。
2.掌握含近义词且描写人物的四字词语,并举一反三。
3.通过朗读想象古诗意境,体会诗意。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能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知道要主动积累这样的词句。
2.能初步了解“摇头晃脑、面红耳赤”等成语的结构特点。
(重点)3.能根据语义表达的需要,读出恰当的重音。
(重点)一、交流平台1.回顾本单元我们学过的课文,同学们都积累了哪些有新鲜感的词句呢?指名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
2.指名读“交流平台”中的两个句子,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在小组内交流)3.教师指名说阅读体会。
4.师小结:阅读是丰富我们精神世界的良方,而我们读到的好词好句就是改变我们精神世界的良药。
巧妙的用词、精彩的描写、深刻的道理……都可以是我们积累的内容。
同学们一定要用一双慧眼,去发现书中的精妙之处哟。
二、字词句运用1.课件出示:摇头晃脑披头散发张牙舞爪提心吊胆面红耳赤手忙脚乱眼疾手快口干舌燥(1)学生自由读成语。
(指名读成语,教师相机正音)(2)学生开火车读成语。
2.观察画横线的字,想一想:这些成语有什么特点?画横线的字之间是什么关系?(近义词)师小结:这八个成语都含有身体部位名称,都和人有关,每个词语中画横线的两个字都是一组近义词。
第一排的四个词是第一、三两字为一组近义词,第二排的四个词是第二、四两字为一组近义词。
3.课件出示练习题,进行词语巩固练习。
三、朗读有方1.师:同学们,我们读课文的时候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得有感情。
(完整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钟声、读书声、游戏声)
课时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书写本课练习册。
课后反思:
课题
2、花的学校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掌握诗歌的朗诵技巧,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
教学重、难点
1、识记本课生字,书写生字。
3、恰当使用图片和实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2、学习书面表达,体会习作的乐趣。
3、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这些词句的含义,学会积累,学会体会。
四、单元重难点:
1、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3篇课文中语句表达非常精妙,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
2、学习书面表达,体会习作的乐趣。学会先说后写,抓住人物主要特点写,学习习作的格式。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知道了作者是怀着自豪赞美之情来写这篇文章的。这一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看看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自豪的情感呢?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 读读说说,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学校的美和团结)
板书设计:
2、花的学校
落 荒 笛 舞 狂 罚 假
互 所 够 猜 扬 臂
课时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后反思:
课时安排
3、学生自由朗读。
4、想把小诗读得更好,一定要先把诗中的每一个词语读准确。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第1单元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反思第一单元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反思《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反思《大青树下的小学》这篇课文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一.教学效果:在教学《大青树下的小学》时,我让学生充分读书,谈读书感受,充分地唤起学生的想象,以激发兴趣,从而达到保持学生注意力,以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
例如对于大青树下小学的学生上课的情况,课文中并没有写具体,只写了他们动听的读书声,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我抓住这一空白点,让学生来说说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同学们上课读书时的情景。
有的说:“他们读得很流利。
”有的说:“他们读得津津有味。
”有的说:“他们读得绘声绘色。
”又如在学习窗外十分安静一句时,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如果我们就是窗外的蝴蝶、小猴、小鸟、树枝,我们会怎样想呢?”这个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今天学生理解到位,朗读到位。
开学第一课,难免会有遗憾,自我感觉在课堂上的语言还是显得不够精炼,问题不够明确。
今后要细心斟酌、精心设计教案。
这样,才能调动起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快乐地学习!二.成功之处:思考、审视一个文本的学习价值,可以从这样几个维度切入。
其一,学生自主阅读这篇文章时,会有怎样的感受,他们的关注点会在哪些方面。
其二,单元重点学习目标(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能够在哪些具体词句上落实;还有,学生对“新鲜感”的关注,会指向词句表现的内容还是词句的表达方式。
其三,作为三年级第一学期学习的第一篇课文,它的内容、主题等,对学生接下来的教室语文课程生活应该带来怎样的期待和定位。
学生对于“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相对陌生,个别学生能快速反应过来并找出文本中相关的句子。
在第一自然段中,学生找出“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引言: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以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为例,设计一个系统的教学方案,旨在帮助教师掌握教学要点,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课文《丢手绢》的内容,理解并朗读其中的生字词;- 辨认并书写文中所涉及的重点字词;- 了解和使用“什么”、“哪里”、“谁”的提问方式;- 学会使用“字典”的基本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强化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及沟通能力;- 定期巩固所学内容,促进知识的内化与巩固。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并朗读课文《丢手绢》;- 辨认字词,提高字词书写准确性;- 学会运用提问方式;- 掌握使用字典的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 提问方式的合理运用;- 字词书写的准确性。
三、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 通过播放一段孩子们在操场上玩“丢手绢”游戏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与学生互动,询问孩子们是否玩过此游戏,引发出相关的问题。
2. 学习课文(10分钟)- 教师朗读课文《丢手绢》,要求学生跟读;- 指导学生标出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并解释其中生字词的意义。
3. 学习重点字词(15分钟)- 导入“看图猜字”的小游戏,通过图片提示让学生猜出字词;- 学生合作,互相检查并纠正书写的字词。
4. 学习提问方式(15分钟)- 讲解“什么”、“哪里”、“谁”的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观察课文并提出相关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并互相给予回答。
5. 学习使用字典(15分钟)- 教师示范使用字典的方法,包括查找字词、释义、例句等;- 学生分组使用字典查找课文中的生字词,并相互分享所得。
6. 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调培养学生的查找和合作能力;- 与学生互动,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积极参与。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优质课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优质课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教学目的:1.学习精彩句子的写法。
2.学习写人物外貌、神态的成语。
3.掌握朗读技巧和方法。
4.熟读背诵古诗《所见》。
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 1.自由朗读“交流平台”中的两个句子。
2.指名读。
其他同学想一想:这两个句子写得好吗?好在哪里?3.小组交流。
说一说,议一议。
4.指名说一说。
说完后,其他同学进展补充。
提示:第一个句子是一个拟人句,把鸟儿、蝴蝶等都当人来写,它们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样写既生动形象,又能突出同学们读书读得好。
第二个句子,把自己写作一个更夫,做更夫的事情,很有新颖感。
5.有感情地齐读这两个句子。
6.在积累本上抄写这两个句子。
7.总结:阅读时,有些精彩的句子能使我们读来很有新颖感,能让我们怦然心动,可以激发我们的想象力,给我们带来启迪等。
我们要擅长捕捉这样的句子,积累这样的句子。
二、词句段运用〔一〕学习第一题。
1.学生自由读一读第一题的成语,想一想,这些成语有什么特点。
2.指名读,其他学生注意认真听,并评价。
3.师指导难读的字,如“张牙舞爪”的“爪”读zhǎo,“面红耳赤”的“赤”是翘舌音,“口干舌燥”的“燥”是平舌音。
4.指名答复,这些成语有什么特点?提示:这些成语都是表示人的神态和动作的。
我们在写作中也可以用到哦!每个四字词语中,都有一组近义词,前面四个词是第一、三两字为一组,后面四个词是第二、四两字为一组。
5.指名开火车读一读成语。
〔二〕学习第二题。
1.自由朗读这三个句子。
2.小组内互读,并讨论怎样朗读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
提示:朗读的时候,要把感情代入其中,假设句子中的角色就是自己,不同角色的人物应该用不同的语气来读。
注意重音,突出句子的意思。
如第一句中的“真的”要重读,第二句中的“一点儿”要重读,第三句中“就是”要重读。
3.小组派代表在全班朗读,比一比,哪一个小组读得好。
4.全班齐读,读出感情。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教案(含整个单元)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整个单元教案《1.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球”等13个生字。
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频、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歌曲导入,介绍材料。
1.播放音乐《爱我中华》,课件出示歌词。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2.引导交流: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
请学生说说你找到的有关不同民族的图片,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指名学生说一说。
课件出示词语: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3.学生展示介绍完,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傣族:傣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南部和西部的河谷平坝地区。
傣族服饰淡雅美观,既讲究实用,又有很强的装饰意味,颇能体现出热爱生活,崇尚中和之美的民族个性。
景颇族:景颇族的来源与青藏高原上古代氐羌人有关,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山区。
阿昌族:阿昌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梁河县囊宋阿昌族乡、九保阿昌族乡。
德昂族:德昂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保山、临沧等3个地州9个县市。
4.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许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
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其中一所学校去看一看。
(课件出示课题,并配本课主题图)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运用歌曲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加对民族的感性认识。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后反思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后反思
要勇于提问,不懂就要问,这是研究的第一步。
在课堂上,我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并帮助他们寻找答案。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互动中更好地理解知识。
同时,在课堂上,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问题。
有些学生不敢提问,或者提出的问题不够具体,需要我引导他们进一步思考。
还有一些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较偏离主题,需要我及时纠正。
这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耐心,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及时的反应能力。
总的来说,本次课堂教学让我深刻认识到了教学中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我更加自信和充满激情地面对未来的教学工作。
本节课《语文园地一》旨在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在课堂上,我选择了一篇名叫《小兔子乖乖》的童话故事,让学生在欣赏故事的同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故事中的情节和主旨。
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的道理,学会做一个乖巧的孩子。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在阅读时理解能力较差,对故事中的情节和主旨理解不够深刻。
因此,我在课堂上多次引导学生,让他们在阅读时仔细揣摩每一个细节,理解故事的深层含义。
同时,我也鼓励学生们多读书,多思考,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们不仅学会了阅读技巧,也增强了自己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学习反思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学习反思
> 编写日期:[填写日期]
研究反思
本文以对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研究的反思为主题,总结研究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收获
1. 通过研究第一单元的内容,我了解到语文学科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
2.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词汇和语法的使用。
3. 通过课文阅读和默写练,我对基础的汉字和词语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记忆。
不足之处
1. 研究中我发现自己在理解课文内容时有时不够深入,需要注重理解每个单词和句子的含义。
2. 在默写练中,我经常犯错,需要加强对汉字的书写和拼写的练。
3. 阅读理解方面,我需要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力。
改进计划
1. 在研究下一单元的时候,我会更加注重课文的理解,通过阅读更多示例句子来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2. 我会认真对待每一次默写练,查漏补缺,提高自己的拼写能力。
3. 我打算多读一些课外书籍来丰富自己的阅读经验,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力。
结论
通过学习本单元,我在语文学科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我将努力改进并取得更好的成绩。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单元的研究,学生能够掌握音节、字母的基本认知;2. 研究认读单个字、词语;3. 学会正确书写几个简单的字。
二、教学内容1. 音节和字母的认识;2. 单个字的认读;3. 几个简单字的正确书写。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音节和字母的基本认知;2. 单个字的正确认读;3. 简单字的正确书写。
四、教学方法1. 导入法:通过播放儿歌或拼音歌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2. 互动法:通过问答、游戏等方式进行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研究效果;3. 演示法:老师示范字的书写方法,学生跟读并模仿。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音节和字母的图片、字的图片、字的书写示范等;2.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音乐和教学课件;3. 笔、纸:用于学生的书写练。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儿歌或拼音歌曲,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认识音节和字母,通过图片和示例进行讲解。
3. 学生跟读和模仿音节和字母的发音。
4. 引导学生认读单个字,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字的图片,并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
5. 学生跟读和模仿字的发音。
6. 演示几个简单字的正确书写方法,学生跟写并模仿。
7. 学生进行书写练,老师巡视指导,并适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8. 总结和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并进行简单的小结。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是否主动积极地跟读和模仿;2. 考察学生的字的书写准确性,是否能够正确书写几个简单的字;3. 听取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了解他们对研究效果的认知和理解。
八、拓展延伸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相关的游戏和活动,如记忆大挑战、找一找等,增加学生的趣味性和参与度,巩固本节课的研究内容。
九、教学反思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同时,教师还应注意语言的简洁明了,避免使用难以理解的法律术语,保证教学内容的可操作性和易懂性。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教学设计1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目标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早晨、鲜艳、打扮”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3.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初步体会这些词句的含义。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有新鲜感的词句的表达效果。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早晨、鲜艳、打扮”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歌曲引入,介绍资料。
1.(课件出示1)播放音乐(或视频)《爱我中华》片段:“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2.引导交流: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
请小朋友说说你找到的有关不同民族的图片,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3.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4.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
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其中一所去看一看。
(课件出示2)板书课题:1.大青树下的小学。
5.请大家读题。
谁来说说课题该怎么读?我们再一起把课题读一遍。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大青树下的小学有什么特色呢?让咱们一起走进这所大青树下的小学,去认识一群少数民族的孩子,去感受这所小学的魅力。
1.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猜猜他是谁》教学反思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猜猜他是谁》教学反思本文是对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猜猜他是谁》的教学反思。
一、课堂教学情况这篇习作的教学时间为两节课,每节课时长为40分钟。
通过本篇习作的学习,学生要掌握识字、组成、理解短文等语文知识和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通过阅读教材中的文字材料,让学生了解习作的内容和意义,了解习作的要求和写作技巧,并让学生自己模仿一篇简短的习作。
在学生理解了习作写作的要点之后,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小组分享并交流各自的习作,达到互相借鉴的目的。
在交流结束之后,教师让学生逐个展示自己的习作,并进行点评和讨论。
二、教学反思1、教材教法的分析本篇习作的教学,采用了先教授文字材料和写作要点、然后让学生自行模仿、再让小组交流、最终讨论整个课堂的方法。
这样方式既能让学生先了解习作的内容和要求,更能让学生成功完成一篇短文,鼓舞学生的学习和写作兴趣,同时也保证了整个课堂效率。
2、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写作的时候会出现表述不清、语言简单、内容单调等问题。
推测问题的原因是学生在作文时缺乏想象力和观察力。
在下一次课堂中,我把卡片收集起来,让学生重新来一次,每个学生都从另外一个同学的卡片里抽取一个人物或动物,然后把抽出来的人物写成一篇小故事,并让他们在讲故事的同时让同学猜测抽出的人物是谁。
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讲解故事的过程中理解短文的要点,并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观察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3、教学效果的分析通过教学的实践和改进,本篇习作的教学效果明显提升,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和写作水平都得到了提高。
学生在这个课堂上表现的越来越自信,习作完成度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他们知道如何表现表现一个人或一个动物的特点,也能用不同的句子来表述情况,从而加强了实际的写作技能。
同时,在小组讨论和整个课堂的活跃参与中,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也得到了加强,提升了沟通和语言表达能力。
4、有待改进之处虽然教学效果有所提升,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并写出10个新字,包括“坝”、“汉”等,以及13个新字,包括“晨”、“汉”和“球”等。
能够正确地读写一些词语,如“坪坝”、“穿戴”和“打扮”等。
2.学生能够与同学交流课文中新颖的句子,并谈论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
3.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认识并写出10个新字,包括“坝”、“汉”等,以及13个新字,包括“晨”、“汉”和“球”等。
能够正确地读写一些词语,如“坪坝”、“穿戴”和“打扮”等。
2.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表达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频、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1.学生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并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和生活俗。
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许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
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研究。
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想不想去参观一下呢?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3.教师播放音频并范读课文。
三、试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
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纠正发音。
对于学生不熟悉的词语,教师进行提示。
四、分组朗读,小组间比赛。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朗读一自然段,各组进行练。
2.各组练后进行比赛。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以“学校生活”为主题,编排了《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不懂就要问》三篇课文,前两篇是精读课文,后一篇是略读课文。
《大青树下的小学》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欢乐祥和的校园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花的学校》是散文诗,通过丰富的想象,把童真书写得淋漓尽致,表现了孩子和妈妈之间深厚的感情;《不懂就要问》通过孙中山小时候向私塾先生提问的故事,让学生养成不懂就要问的学习习惯。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时中的梯度序列内容教学要点字词识写◎认识25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会写26个字,会写28个词语。
语言积累◎能关注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并与同学交流。
◎能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知道要主动积累这样的词句。
◎能说出“摇头晃脑、面红耳赤”等成语的特点。
◎能根据兴趣小组的特点,使用有个性的词语为其取名字。
◎朗读、背诵古诗《所见》。
阅读理解◎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
◎能根据语义表达的需要,读出恰当的重音。
◎默读课文《不懂就要问》,能初步了解略读课文基本的学习要求,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简单表达对这件事的看法。
口头表达◎借鉴课文的表达进行仿说。
◎分享自己暑假生活中的新鲜事,选择别人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讲述。
1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目标】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字,会写“早晨、穿戴”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
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
能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
【教学重难点】1.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
能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状元成才路”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坝、汉”等7个生字,会写“晨、绒”等9个字,会写“早晨、穿戴”等8个词语。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语文,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2.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3.学习认读生字的方法和技巧;4.学会初步华文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5.了解作文的基本要求及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通过朗读、听说、认读生字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听、说、读的基本能力;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和写作技巧。
2. 教学难点:1.如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2.如何让学生在阅读理解中真正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3.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作文训练。
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材、练习册;2.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设备;3.教学环境:安静、整洁、舒适的教室。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1.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相关生动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语文;2.向学生介绍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和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课时:生字教学1.呈现本单元的生字表,引导学生正确认读生字并理解其意思;2.利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和掌握生字,如看、听、读等。
第三课时:阅读理解1.分发本单元课文给学生,引导学生独立阅读,并组织学生进行课文内容的讨论和分享;2.利用多种方式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内容。
第四课时:语文游戏1.设计一些有趣的语文游戏,通过游戏的形式练习学生的听、说、读的能力;2.在游戏中温故知新,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第五课时:作文训练1.引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让学生通过选择一个主题,写下自己的想法和感受;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不拘泥于格式和规范,重点是表达个人真实的思想和感受。
五、教学评价1.在课堂中进行实时评价,观察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及时给予帮助与指导;2.布置作业,通过检查学生的作业情况,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水平;3.根据学生的表现和需求,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
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提示一下。
四、分组朗读,小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晨、绒、服、装、读、影”。
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晨”是上下结构,注意“辰”要拖着“日”,相互要结合紧凑。
“绒”是左右结构,由“纟”和“戎”组成,右边的“戎”共六笔,不要漏写。
“服”的“月”字旁要瘦一些。
“装”是上下结构,书写要紧凑。
“读”是左右结构,右边是“卖”,不是“买”。
“影”是左右结构,右边三撇,写得匀称。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
这一课我们要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通过朗读感悟民族小学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完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
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
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四、朗读课文,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
1.听教师朗读。
2.教师领读,学生齐读课文。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
4.同桌交流,说一说这些句子美在哪里?
5.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佳句。
6.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大家共同欣赏。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开火车读课文,边听边思考:每一段讲的是什么?
2.指名学生用简洁的话概括每一自然段的内容。
二、读中感悟,探究解疑。
1.学习第一段。
A.教师指名读。
B.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一句话,并说明喜欢它的原因。
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理解体会:哪一个词语概括了东风的特点?(湿润)从“走过”“吹着口笛”这两个词语中,你感悟到了什么?这句话该怎样理解?读了这句话,你会想到怎样一幅画面?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理解体会:为什么是“一群一群的花”,而不是“一朵一朵的花”呢?你认为花会从什么地方跑出来呢?教师引导,启发想象。
你从“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这句话中感悟到了什么?“狂欢”是什么意思?你能想象出花儿在绿草地上跳舞的情景吗?
C.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学习第二段。
A.学生齐声朗读。
B.读中感悟,合作探究。
为什么“我”觉得“那群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你是怎么理解“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3.指导学习第三段。
A.教师范读。
B.合作探究。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说明了什么?
你是怎么理解“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一句的?
“雷云拍着大手”是什么意思?
你是怎么理解“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的?
你认为花孩子们冲了出来,要到哪里去?为什么?
C.教师指导朗读。
D.学生自由朗读。
4.学习第四段。
A.学生齐声朗读。
B.指导学生理解、感悟、朗读。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孙中山先生的画像)这位伟人,大家认识吗?他就是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
2.师简介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孙中山先生少年时候学习生活的课文。
揭题:不懂就要问。
4.齐读课题,质疑问难: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课文讲谁不懂?哪儿不懂?要问谁?“不懂就要问”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二、找“生字伙伴”,评“识字大王”。
1.教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生字伙伴”。
2.合作交流:
师:这些生字你认识几个?请“小老师”教同学们读一读,争取把字音读准。
生读生字,相互指正。
3.以小组形式向全班展示学习情况,评选“识字大王”。
4.出示生字词卡片,分组识字竞赛。
三、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课文,想:你读懂了什么?(解决前面的问题及理解“私塾、戒尺、霎时、鸦雀无声”的词义)还有什么不懂的?
2.指名分读课文正音。
(指导朗读:示范读、指名读、齐读)
3.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同座互相交流后,举手回答。
(这篇课文记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而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
)
四、学习生字。
1.借助多种识字方法识字。
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用熟字带生字的方法识字等。
2.写字比赛:教师范写,学习新笔画,引导书空笔顺。
学生练习后,自荐写字,并评奖。
五、课堂作业。
1.抄写写字表一遍。
2.背诵自己喜欢的课文一段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卡。
2.听写本课生字。
二、四人为一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1.思考:课文中的孙中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思考: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勤学好问?划出相关的词句。
3.集体交流阅读心得,并在交流中及时解决学生先前提出的不懂的问题。
重点交流:
a.从“照例”、“流利”、“壮着胆子”等词语中领悟到孙中山读书认真,学业完成得极为出色,表达了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有进一步要求理解课文意思的愿望。
险,也要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我借机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向孙中山学习,不要害怕被责备,不懂就要大胆地问。
同时我也反思自己平时有没有这样的行为,是不是在无意间扼杀了学生提问的勇气和积极性。
六、每组选派一名讲得好的同学上台讲述自己经历的新鲜事。
1.生讲,师略记条理。
2.予以讲评、梳理。
七、评比。
大家评比谁讲得最好,评出讲故事小能手。
八、作业:回家讲给妈妈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