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凝沉淀

合集下载

絮凝沉淀

絮凝沉淀
3. 取上清液时,要在相同的条件下取。
六.思考题
1.简述影响混凝效果的几个主要因素。 2.为什么投药量大时,混凝效果不一
定好? 3. 希望今后通过课外阅读和参观了解 工业实际混凝沉淀装置的运行情况。
DN40


回 流
降 塔


低位水箱
水泵
溢 流
沉降塔




DN15


四、实验方法与操作
1、检查实验流程; 2、准备预测水样;
3、开启搅拌装置,搅拌水样; 4、待水样搅匀后取样测定原水悬浮物浓度SS0值; 5、关闭回流阀,同时打开沉淀柱总进水阀和各柱
进水阀,调节开度,保证以相同的速度向1~4沉淀 柱内进水;

2-5
3-1
3
80

3-5
4-1
4
120

水样初始悬浮物浓度SS0(mg/L):
mg/L (平均值)
取样点有效水深 m
表2 各取样点悬浮物去除率值E
1
2
3
4
20
50
80
120
0.35
0.70
1.05
1.40
1.75
1、以沉淀时间t为横坐标,以去除率E为纵 坐标,绘制不同有效水深的E~t关系曲线
表2 最佳pH值实验记录表
原水浊度
原水温度
混凝剂
混凝剂投加量
水样编号 1






HCl投加量 4

NaOH投 加量


水样pH值
矾花形成 时间
剩余浊度

絮凝沉淀池的作用

絮凝沉淀池的作用

絮凝沉淀池的作用絮凝沉淀池是一种用于处理污水的设备,其作用是将污水中的悬浮物和固体颗粒物通过絮凝和沉淀的方式进行去除,从而使水质得到改善。

絮凝沉淀池在污水处理工艺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减少水体中的悬浮物和固体颗粒物含量,提高水质,保护环境,减轻水处理后续工艺的负担。

在本文中,将重点介绍絮凝沉淀池的作用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絮凝沉淀池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去除悬浮物:污水中的悬浮物是指悬浮在水中的微小颗粒物,如泥沙、有机颗粒物、微生物等。

这些悬浮物会使水变浑浊,降低水质,影响后续处理工艺和环境。

絮凝沉淀池通过添加絮凝剂和适当的搅拌,使悬浮物聚集成较大的凝聚物,然后通过沉淀的方式将其从水中去除,从而改善水质。

2.去除固体颗粒物:污水中的固体颗粒物是指较大的固体颗粒物,如沙子、砾石、树叶等。

这些固体颗粒物会堵塞管道和设备,影响后续处理工艺的正常运行。

絮凝沉淀池通过沉淀的方式将固体颗粒物从水中去除,减少管道和设备的堵塞,保护后续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

3.减少污泥产生:絮凝沉淀池的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絮凝污泥和沉淀污泥,这些污泥中富含大量的悬浮物、固体颗粒物和有机物,如果不加以处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絮凝沉淀池通过有效的絮凝和沉淀作用,减少了水体中的污染物含量,从而减少了后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量。

4.提高后续处理效果:絮凝沉淀池能够在初级处理阶段就将水中的悬浮物和固体颗粒物大量去除,从而减轻了后续处理工艺的负担,提高了后续处理效果。

比如在生活污水处理中,合理使用絮凝沉淀池可以减少生化池的有机负荷,提高污水的生化处理效果。

结合绮凝沉淀池的作用特点,在污水处理中绮凝沉淀池有以下几个主要应用情况:1.工业污水处理:在工业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污水,其水质复杂多变,含有大量的悬浮物和固体颗粒物。

因此,絮凝沉淀池在工业污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能够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固体颗粒物,提高水质,达到排放标准。

絮凝沉淀实验报告

絮凝沉淀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絮凝沉淀实验报告篇一: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报告颗粒自由沉淀实验一、实验目的1、过实验学习掌握颗粒自由沉淀的试验方法。

2、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自由沉淀的规律,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时间-沉淀率(t-e)、沉速-沉淀率(u-e)和ct/co~u 的关系曲线。

二、实验原理沉淀是指从液体中借重力作用去除固体颗粒的一种过程。

根据液体中固体物质的浓度和性质,可将沉淀过程分为自由沉淀、沉淀絮凝、成层沉淀和压缩沉淀等4类。

本实验是研究探讨污水中非絮凝性固体颗粒自由沉淀的规律。

实验用沉淀管进行。

设水深为h,在t时间内能沉到深度h颗粒的沉淀速度vh/t。

根据给定的时间to计算出颗粒的沉速uo。

凡是沉淀速度等于或大于u0的颗粒在t0时就可以全部去除。

设原水中悬浮物浓度为co则沉淀率=(co-ct)/c03100%在时间t时能沉到深度h颗粒的沉淀速度u:u=(h310)/(t360)(mm/s)式中:c0——原水中所含悬浮物浓度,mg/lc1————经t时间后,污水中残存的悬浮物浓度,mg/l;h——取样口高度cm;t——取样时间,min。

三、实验步骤1、做好悬浮固体测定的准备工作。

将中速定量滤纸选好,放入托盘,调烘箱至105±1℃,将托盘放入105℃的烘箱烘45min,取出后放入干燥器冷却30min,在1/10000天平上称重,以备过滤时用。

2、开沉淀管的阀门将软化淤泥和水注入沉淀管中曝气搅拌均匀。

3、时用100ml容量瓶取水样100ml(测得悬浮物浓度为c0)记下取样口高度,开动秒表。

开始记录沉淀时间。

4、时间为5、10、15、20、30、40、60min时,在同一取样口分别取100ml水样,测其悬浮物浓度为(ct)。

5、一次取样应先排出取样口中的积水,减少误差,在取样前和取样后必须测量沉淀管中液面至取样口的高度,计算时采用二者的平均值。

6、已称好的滤纸取出放在玻璃漏斗中,过滤水样,并用蒸馏水冲净,使滤纸上得到全部悬浮性固体,最后将带有滤渣的滤纸移入烘箱,重复实验步骤(1)的工作。

水厂絮凝沉淀实验报告(3篇)

水厂絮凝沉淀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了解水厂絮凝沉淀工艺的基本原理,掌握絮凝沉淀实验的操作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不同絮凝剂对水中悬浮物去除效果的影响,为实际水厂运行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絮凝沉淀是一种常用的水处理方法,通过向水中投加絮凝剂,使悬浮物颗粒相互碰撞、聚集,形成较大的絮体,从而加快沉降速度,达到去除水中悬浮物的目的。

实验中主要研究絮凝剂投加量、pH值、搅拌速度等因素对絮凝沉淀效果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自来水、硫酸铝、硫酸铁、氢氧化钠、pH试纸、搅拌器、烧杯、漏斗、滤纸、电子秤等。

2. 实验仪器:电热恒温水浴锅、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秒表、温度计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用水:取一定量的自来水,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实验所需范围。

2. 确定实验参数:根据实验目的,设置不同的絮凝剂投加量、pH值、搅拌速度等实验参数。

3. 投加絮凝剂:向实验用水中投加适量的絮凝剂,充分搅拌,使絮凝剂与悬浮物充分接触。

4. 沉淀:将搅拌后的混合液静置沉淀,观察沉淀情况。

5. 取样:在沉淀后,取上层清液,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悬浮物浓度。

6. 记录实验数据:记录实验过程中各参数及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絮凝剂投加量对絮凝沉淀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絮凝剂投加量的增加,悬浮物去除率逐渐提高,但超过一定范围后,去除率提高幅度逐渐减小。

这是因为絮凝剂投加量过多,会导致絮体过大,沉降速度过快,部分絮体在沉降过程中破碎,降低去除率。

2. pH值对絮凝沉淀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pH值范围内,随着pH值的升高,悬浮物去除率逐渐提高。

这是因为pH值对絮凝剂的水解反应有显著影响,合适的pH值有利于絮凝剂水解,提高絮凝效果。

3. 搅拌速度对絮凝沉淀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搅拌速度的提高,悬浮物去除率逐渐提高。

这是因为搅拌速度越快,絮凝剂与悬浮物接触越充分,有利于絮凝反应进行。

沉淀与絮凝Ⅱ汇总

沉淀与絮凝Ⅱ汇总
高分子物质投量过多时,使胶体颗粒 不能凝集 。
絮凝机理
絮凝的概念 布朗运动(异向絮凝) 搅拌(同向絮凝)
絮凝的概念
脱稳的胶体或微小悬浮物聚集成大的 絮凝体的过程。
要使两个完全脱稳的胶体颗粒聚集成 大颗粒絮体,需要给胶体创造互相碰撞的 机会。
创造碰撞的动力有两种:一是布朗运 动;二是外力推动作用。
结论:由布朗运动造成的颗粒碰撞速
率与水温和颗粒的数量浓度成正比,与胶 体的颗粒尺寸无关。
同向絮凝动力学
假设层流状态下的同向絮凝动力学公式:
N0
4n 2d3G 3
G值可以由著名的甘布公式反应出来:
G

gh
1
)2
T
同向絮凝动力学
列维奇根据局部各向同性紊流理论推 导,认为在各向同性紊流中,存在大小尺 度不同的涡旋。
大尺度漩涡包含着许多小尺度漩涡, 并且将能量传递给小尺度漩涡,小尺度漩 涡又会将能量传递给更小尺度的漩涡。
同向絮凝动力学
颗粒碰撞速率:N0 8dDn 2
紊流扩散系数:D u
脉动流速: u

1
)2 •
15
由上式得出:
N0
8(
1
)2 • d 3 • n 2
15
结论:絮凝过程中G值或所施功率越大, 颗粒碰撞速率愈大,絮凝效果越好。
混凝过程的控制指标
混合阶段:混合过程通常在10—20s完 成,G在700—1000s-1。
絮凝阶段:平均G值控制在20—70s-1范 围内,平均GT值控制在104—105范围内。
常用混凝剂
硫酸铝 硫酸铁 氯化亚铁 聚合氯化铝 聚合硫酸铝 聚合氯化铁
混凝剂选择原则
混凝效果好 无毒害作用 货源充足 成本低 借鉴已有经验

第三章 混凝沉淀和澄清之二

第三章  混凝沉淀和澄清之二

第四节沉淀的基本理论一、分类根据悬浮物质的性质、浓度及絮凝性能,范围:1.自由沉淀:悬浮物质浓度不高,在沉淀过程中颗粒之间互不碰撞,呈离散状态,各自独立地完成沉淀过程。

颗粒形状、尺寸、质量不变。

如沉砂池中砂粒、浓度低的污水在初沉池。

2.絮凝沉淀(干扰沉淀):悬浮物浓度在50~500mg/l,颗粒间可能互相碰撞产生絮凝作用,使粒径与质量加大,沉速不断加快。

如活性污泥在二沉池。

3.拥挤沉淀(分层沉淀):浓度>500mg/l,沉淀中相邻颗粒互相妨碍、干扰,沉速大的颗粒无法超越沉速小的颗粒,各自保持相对位置不变,并在聚合力的作用下,颗粒群结合成一个整体向下沉淀,清水与浑水间形成明显的交界面,沉淀显示为界面下沉。

如二沉池下部的沉淀过程及浓缩池开始阶段。

4.压缩沉淀:浓度大。

颗粒间互相支承,上层颗粒在重力作用下,挤出下层颗粒的间隙水,使污泥得到浓缩。

如活性污泥在二沉池的污泥斗中及浓缩池中的浓缩过程。

活性污泥在二沉池中沉淀实际是依次进行,只是各类沉淀出现时间不同。

二、各种沉淀类型分析(一)自由沉淀低浓度离散性颗粒在水中沉淀,开始时加速下沉,水流阻力不断增加,短暂时间后达到与重力平衡,颗粒开始匀速下沉。

1.公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d y C g u yg D ρρρ-=34 粒径有关阻力系数,与液体密度颗粒密度----d C D y g Re ρρ 下面表示沉速公式及适用条件2.应用(1)已知d ,推求u=?(2)已知u ,反推d=?3.结论4.沉淀规律(去除率)(二)絮凝沉淀(三)拥挤沉淀1.外观现象和沉淀过程分析基本特征:水沉降过程中出现清浑交界面,整个过程就是界面下沉过程2.界面沉降的重要特性-相似性3.肯奇沉淀理论及应用(压缩沉降的计算)(四)压缩沉淀三、理想沉淀池(一)工作过程分析1.什么是理想沉淀池?符合三个假定:(1)颗粒处于自由沉淀状态。

(2)水流沿水平方向作等速流动。

(3)颗粒沉到池底即认为被去除,不再返回水流中。

絮凝沉淀池的作用

絮凝沉淀池的作用

絮凝沉淀池的作用絮凝沉淀池是一种用于水处理的设备,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

它通过提供一个静止的环境,让悬浮物和颗粒物沉淀到底部,从而净化水质。

絮凝沉淀池通常被用于污水处理厂、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水处理以及自来水的净化过程中。

它的作用非常重要,不仅可以改善水质,还能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絮凝沉淀池的作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去除悬浮物和颗粒物: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会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造成很多不便,比如污染环境、阻塞管道、损害设备等。

结合絮凝剂或者其他助凝剂的作用,絮凝沉淀池能够将这些悬浮物和颗粒物凝聚成较大的颗粒,在重力的作用下沉淀到池底。

这样一来,通过絮凝沉淀池的处理,可以有效地净化水质,提高水的透明度,减少水的浑浊度。

2.净化水质:水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因此水的质量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不仅会影响水的口感和透明度,还可能携带有害物质,对人体造成危害。

絮凝沉淀池的作用就是通过去除这些悬浮物和颗粒物,使水变得清澈透明,达到卫生标准。

3.保护环境: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不仅会影响人类健康,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尤其是一些含有有毒物质的悬浮物,一旦进入环境中,会对水生物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

絮凝沉淀池的作用就是有效地去除这些悬浮物和颗粒物,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4.防止管道堵塞: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一些含有大量固体颗粒的废水会流入排水管道,容易造成管道堵塞,甚至损坏管道设备。

絮凝沉淀池的作用就是在水进入排水管道之前,先将其中的固体颗粒沉淀下来,减少对管道的磨损和堵塞风险。

除了上述的作用,絮凝沉淀池还可以通过控制水中固体颗粒的数量和大小,对后续的水处理过程提供更好的条件。

它可以减少后续过滤、消毒等工艺的压力和成本,提高水处理工艺的效率和稳定性。

因此,絮凝沉淀池在水处理系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絮凝沉淀池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絮凝和沉淀两个过程。

首先是絮凝过程,通过加入絮凝剂或者其他助凝剂,使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凝聚成较大的颗粒。

实验3絮凝沉淀实验

实验3絮凝沉淀实验
H(m) H1 H2 H3 H4
η1-1 η1-2 η1-3 η1-4
20
η2-1 η2-2 η2-3 η2-4
40
η3-1 η3-2 η3-3 η3-4
60
η4-1 η4-2 η4-3 η4-4
80
η5-1 η5-2 η5-3 η5-4
120 t(min)
3)用内插法,绘出去除率曲线。 用内插法,绘出去除率曲线。 4)选择某一有效水深H,过H做x轴平行线,与各去除率线相交, 选择某一有效水深H 轴平行线,与各去除率线相交, 再根据公式计算不同沉淀时间的总去除率。 再根据公式计算不同沉淀时间的总去除率。 5)以沉淀时间t为横坐标,η为纵坐标,绘制不同有效水深H的 以沉淀时间t为横坐标, 为纵坐标,绘制不同有效水深H η~t关系曲线。 ~t关系曲线 关系曲线。
1.4 实验步骤
1. 将配好的水样倒入水池内,开启机械搅拌,待水 将配好的水样倒入水池内,开启机械搅拌, 池内水质均匀后,从池内取样, 池内水质均匀后,从池内取样,测定水样初始浊 记为C 度,记为C0。 2. 开启沉淀柱进水阀门,关闭出水阀门,开启水泵, 开启沉淀柱进水阀门,关闭出水阀门,开启水泵, 向沉淀柱进水,当水上升到溢流口时, 向沉淀柱进水,当水上升到溢流口时,关闭进水 阀门和水泵,同时开始计时。 阀门和水泵,同时开始计时。 3. 计时开始后,分别在20、40、60、80、120分钟 计时开始后,分别在20、40、60、80、120分钟 由取样口取样,记录沉淀柱内液面高度, 由取样口取样,记录沉淀柱内液面高度,测定水 样浊度。 样浊度。20来自8040120
60
1.6 实验结果整理
1. 基本参数整理 实验日期: 实验日期: 沉淀柱直径: 沉淀柱直径:d= mm 水温: ℃ 水温: 2. 实验数据整理 1)计算各取样点的去除率η 计算各取样点的去除率η 各取样点浊度去除率η 各取样点浊度去除率η计算表

第3节 絮凝沉淀

第3节  絮凝沉淀

第3节 絮凝沉淀(flocculent settling)
一、特点
在沉淀过程中,颗粒变大,沉淀变大。

悬浮物的去除率不仅与沉速有关,而且与深度,时间有关。

无理论描述公式,只能通过沉淀实验预测沉淀效果。

二、沉淀实验
沉淀柱高度=实际沉淀池深度
1)在时间ti ,不同深度测Ci
2) 计算各深度处的颗粒去除百分率 p =(C 0-Ci)/C 0 *100%
3)绘制去除百分率等值线
4)计算颗粒去除率
方法1:按自由沉淀来类推(参考图16-9)
方法2:中部取样法 P =(C 0-C )/C 0*100% C :h/2处的浓度 三、沉淀效率、表面负荷和停留时间之间的关系 要求一定的去除率---- 设计停留时间和表面负荷 假定不同的水力停留时间t------计算总去除率 P 得出相应的表面负荷 q 绘制三者之间的关系曲线 注意:曲线与水深有关。

...)(/)(/340
02230012+-+-+=p p u t h p p u t h p
P 停留时间
表面负荷 沉淀效率。

絮凝沉淀

絮凝沉淀

4.2絮凝沉淀实验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絮凝沉淀特点、基本概念及沉淀规律的理解。

(2)掌握絮凝实验的方法,并能利用实验数据绘制絮凝沉淀沉淀曲线。

二、实验原理悬浮物浓度不太高,一般在50—500mg/L范围的颗粒沉淀属于絮凝沉淀,如给水工程中混凝沉淀,污水处理中初沉池内的悬浮物沉淀均属此类型。

沉淀过程中由于颗粒相互碰撞,凝聚变大,沉速不断加大,因此颗粒沉速实际上是变化的。

我们所说的絮凝沉淀颗粒沉速,是指颗粒沉淀平均速度。

在平流沉淀池中,颗粒沉淀轨迹是一曲线,而不同于自由沉淀的直线运动。

在沉淀池内颗粒去除率不仅与颗粒沉速有关,而且与沉淀有效水深有关。

因此沉淀柱不仅要考虑器壁对悬浮物沉淀的影响,还要考虑柱高对沉淀效率的影响。

静沉中絮凝沉淀颗粒去除率的计算采用的是纵深分析法,颗粒去除率按下式计算:''''''121 000()()......() T T T T T T n T nH H HH H Hηηηηηηηη++++-=+-+-++-去除率同分散颗粒一样,分成两部分:全部被去除的颗粒和部分被去除的颗粒。

三、实验设备及用具1.有机玻璃沉淀柱:D ≥100mm,高H=1.5m,沿不同高度设有取样口。

管最上为溢流孔,管下为进水孔,共4套。

2.配水及投配系统:钢板水吃,搅拌装置,水泵,配水管。

3.定时钟、烧杯、20ml比色管、瓷盘等。

4.悬浮物定量分析所需设备及用具:有万公之一天平,带盖称量瓶、干燥皿、烘箱、抽虑装置、定量滤纸等。

5.水样:珠江水6.絮凝剂:硫酸铝、硫酸亚铁7.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四、实验步骤:1、取珠江水做水样,实验前取水50L。

2、将欲测水样倒入水池,用小烧杯去少量水样,投加絮凝剂至产生絮花状沉淀,按比例往水池中加入絮凝剂,并进行搅拌,待搅拌均匀后,用比色管取20ml,此即搅匀后的原污水,可测量其SS值。

测量方法:取20ml水样后,用抽滤机抽滤,用少量清水将量筒清洗2-3次,将洗涤后的水同时进行抽滤,待抽滤完成后取出滤纸,用瓷盘盛放,与下面实验完成后,一起烘干沉重,并记录下重量W23、用万分之一分析天平准确称取21张滤纸(1张用于测量原水SS值,20张分别测定各沉淀时间下的SS值)记录下各滤纸的净重W1,并标明标号。

絮凝沉淀絮体松散原因

絮凝沉淀絮体松散原因

絮凝沉淀絮体松散原因
絮凝沉淀这个过程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的重要发明之一。

它被广泛应用于酒水、乳制品、化妆品等领域,可以让这些物品更加稠密和美观。

然而,如果絮体松散,就会让产品质量受到影响,甚至变得不可使用。

那么,为什么絮体会松散呢?以下是几个可能的原因。

1. 原料质量不良
如果原料质量不良,就会影响絮凝沉淀的效果。

例如,乳制品中的乳蛋白质质量不好,就会导致产品出现絮体松散的情况。

同样的道理,酒水原料中的淀粉质量也会影响絮凝效果。

2. 工艺不当
絮凝沉淀的工艺是非常关键的。

如果工艺不当,就会导致絮体松散的情况。

例如,温度、pH值、搅拌时间等工艺参数都需要严格控制,否则就会影响絮体的稳定性。

3. 储存条件不佳
絮体的稳定性也与储存条件有关。

如果产品保存时间过长、温度过高或者受到外界因素(如光、氧气等)的影响,就会导致絮体松散,从而影响产品质量。

4. 添加剂不当
某些添加剂的添加量和添加时间也可能影响絮凝效果。

例如,有些乳制品中会添加酸味剂,如果添加量过多或者添加时间过长,就会导致絮体松散。

5. 包装材料不适宜
包装材料也可能会影响絮凝效果。

例如,使用不透气的包装材料可能会导致产品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絮体松散。

综上所述,絮体松散的原因有很多,需要综合考虑。

工艺优化、原料选择、添加剂使用都需要严格控制,同时,在储存和包装过程中,也要注意产品的质量保障。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产品的品质和稳定性。

自由沉淀,絮凝沉淀,拥挤沉淀,压缩沉淀

自由沉淀,絮凝沉淀,拥挤沉淀,压缩沉淀

自由沉淀,絮凝沉淀,拥挤沉淀,压缩沉淀
沉淀是一种自然现象,它在重要的生态意义和工业利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就自由沉淀、絮凝沉淀、拥挤沉淀以及压缩沉淀等四种沉淀进行讨论。

首先,自由沉淀,即污水中悬浮物在自由状态下因重力而沉淀;自由沉淀作为一种简单而高效的净水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用水、污水处理等领域。

由于自由沉淀的折射率越低,|沉淀效率越高。

其次,絮凝沉淀,也称“胶凝沉淀”,是指添加一定浓度的絮凝剂,利用絮凝剂与悬浮物结合形成絮凝物,并且利用重力使絮凝物沉淀。

自由沉淀结合絮凝后,称为絮凝沉淀法,具有更高的沉淀效率。

絮凝沉淀可以有效减少污水中悬浮物的浓度,因此被广泛用于污水处理等领域。

再次,拥挤沉淀,也称“库仑沉淀”,是指带电颗粒悬浮在液体中,由于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形成封闭的库仑排斥层,阻止了悬浮物移动,从而使悬浮物形成拥挤状态,从而产生沉淀现象。

拥挤沉淀可以达到较高的净化效果,有效减少污水中悬浮颗粒的浓度,因此被广泛用于污水处理等领域。

最后,压缩沉淀,也称“压挤沉淀”,是指将悬浮物在液体中压缩,使其凝聚成团,最终形成沉淀;压缩沉淀可以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大为减少,并且能够提高污水的净化效果。

因此,压缩沉淀也被用于污水处理等领域。

以上就是有关自由沉淀、絮凝沉淀、拥挤沉淀以及压缩沉淀四种沉淀的简单介绍。

这些技术都可以有效地减少污水中悬浮物的浓度,从而有效地改善水质,从而实现污水处理等目的。

实验四、絮凝沉淀实验

实验四、絮凝沉淀实验

上海江科教学器材有限公司絮凝沉淀装置(4组实验)型号:GJK28一、实验目的水处理中经常遇到的沉淀多属于絮凝颗粒沉淀,即在沉淀过程中,颗粒的大小、形状和密度都有所变化,随着沉淀深度和时间的增长,沉速越来越快。

絮凝颗粒的沉淀轨迹是一条曲线,难以用数学方式来表达,只能用实验的数据来确定必要的设计参数。

通过实验希望达到以下目的:1、了解絮凝沉淀特点和规律;2、掌握絮凝沉淀实验方法和实验数据整理方法。

二、实验设备与材料1、水泵2、配水箱3、搅拌装置4、配水管阀门5、水泵循环管阀门6、各沉淀柱进水阀门7、各沉淀柱放空阀门8、排水管9、取样口(1)沉淀柱:有机玻璃沉淀柱,直径D=100mm,柱高1700mm,沿不同高度设有取样口。

(2)配水及投配系统:配水箱、搅拌装置、水泵、配水管等(3)取样设备(自备):定时器、烧杯、移液管、磁盘等。

(4)悬浮物分析所需设备及用具(自备):分析天平(感量0.1mg)、带盖称量瓶、干燥皿、烘箱等。

(5)水样(自备):城市污水或人工配水等。

三、实验步骤(1)将欲测水样倒入进水槽进行搅拌,待搅拌均匀后取样测定原水悬浮物浓度(SS)。

(2)开启水泵及各沉淀池的进水阀(3)依次向1~4沉淀柱内进水,当水位达到溢流孔时,关闭进水阀门,同时记录沉淀时间。

4根沉淀柱的沉淀时间分别是20min、40 min、60 min、80 min、100 min 、120 min。

(4)当达到各柱的沉淀时间时,沿柱面自上而下依次取样,测定水样悬浮物浓度。

(5)将实验数据记入表1,计算结果记入表2表1 絮凝沉淀实验数据记录表表2 各取样点悬浮物去除率E 值计算表四、实验相关知识点悬浮物浓度不太高,一般在600~700mg/L 以下的絮凝颗粒,在沉降过程中颗粒之间会发生相互碰撞而产生絮凝作用的沉淀称为絮凝沉淀。

给水工程中的混凝沉淀污水处理中初沉淀池内的悬浮物沉淀均属此类。

絮凝沉淀过程中由于颗粒相互碰撞,使颗粒粒径和质量凝聚变大,从而沉降速度不断加大,因此,颗粒沉降实际是一个变速沉降过程。

絮凝沉淀法

絮凝沉淀法

絮凝沉淀法
絮凝沉淀法(Coagulation and Precipitation)是一种水处理技术,用于去除水中悬浮物、胶体、颜色、异味、有机物、微生物等杂质。

它通过添加化学药剂,使杂质颗粒相互聚集形成较大的团块,然后通过沉淀、过滤来将它们从水中分离出来。

通常情况下,该技术是水处理系统中的第一道工艺步骤。

絮凝沉淀法基于不同的化学原理,具有多种不同的应用方式。

常用的化学药剂有氧化铁、氧化铝、硫酸铝、聚合氯化铝等。

它们可以通过电荷中性化、吸附、凝聚等机制来促进颗粒的聚集和沉淀。

这些药剂在适当的pH水平下添加,会与水中的颗粒产生反应,从而促进絮凝。

絮凝沉淀法常与其他水处理技术如过滤、膜分离、紫外线消毒等组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水质处理效果。

该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工业废水处理、污水处理、自来水制备等领域中。

1。

沉淀与絮凝Ⅱ

沉淀与絮凝Ⅱ

沉淀理论

拥挤沉淀 在高颗粒浓度下,颗粒间的斥力会干扰 沉淀过程。并且,也没有空间让流体流过颗 粒周围,从而阻碍颗粒的沉淀。
沉淀池的典型设计
停留时间(h) 表面负荷 (m3/m2· d) 2~4 20~40 0.75~1.5 1.5~2.5 1.5~2.5 2~3 60 30~50 24~32 16~28
R
C 0 Ci C0
100%
沉淀理论

絮凝沉淀实验
纵坐标为取 样口深度,横坐 标为取样时间, 将同一沉淀时间, 不同深度的去除 率画点,然后把 去除率相等的各 点连接成等去除 率曲线。
沉淀理论

絮凝沉淀实验 任给一个tn和hn,可以算出来一个沉降 速度vn,大于等于vn的颗粒都会被去除,小 于vn的颗粒v的去除率为v/vn。对于特定时 间t去除率也为h/hn。
絮凝的概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脱稳的胶体或微小悬浮物聚集成大的 絮凝体的过程。 要使两个完全脱稳的胶体颗粒聚集成 大颗粒絮体,需要给胶体创造互相碰撞的 机会。 创造碰撞的动力有两种:一是布朗运 动;二是外力推动作用。
布朗运动(异向絮凝)


胶体颗粒的布朗运动是无规则的,每 一个脱稳的胶体颗粒可能不规则的向各个 方向运动,也可能同时受到来自各个方向 的颗粒的碰撞,两个胶体颗粒向不同的方 向运动而发生碰撞聚集。 布朗运动随颗粒粒径的增大而逐渐减 弱,当颗粒粒径大于0.5μ m时,布朗运动 不再起作用。
搅拌(同向絮凝)



当布朗运动不起作用时,需要外力来 推动流体运动,如在机械搅拌、水力等外 力作用下产生的流体运动推动脱稳的胶体 颗粒,使所有胶体颗粒向同一方向运动。 由于不同胶体颗粒存在速度快慢的差 异,速度快的胶体颗粒将赶上速度慢的胶 体颗粒。 如果两个胶体颗粒在垂直方向的球心 距离小于它们的半径之和,两个胶体颗粒 将会碰撞聚集而发生絮凝。

给水处理中混合、絮凝反应、沉淀三大工艺介绍

给水处理中混合、絮凝反应、沉淀三大工艺介绍

给水处理中混合、絮凝反应、沉淀三大工艺介绍一、概述“涡旋混凝低脉动沉淀给水处理技术“是根据王绍文教授提出的多相流动物系反应控制惯性效应理论,结合给水工程初中,经近十年的研究而发明的。

该技术涉及了给水处理中混合、絮凝反应、沉淀三大主要工艺。

理论上,首次从湍流微结构的尺度即亚微观尺度对混凝的动力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惯性效应“是絮凝的动力学致因,湍流剪切力是絮凝反应中决定性的动力学因素,并建立了絮凝的动力相似准则;首次指出扩散过程应分为宏观扩散与亚微观扩散两个不同的物理过程,而亚微观扩散的动力学致因是惯性效应,特别是湍流微涡旋的离心惯性效应。

由于新理论克服了现有传统给水处理技术理论上的缺陷和实践上的不足,因而导致了在给水处理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实践中,发明了串联圆管初级混凝设备、小网格反应设备、小间距斜板沉淀设备等三项专利。

目前这项新技术已在大庆市、宾县、海伦市、抚顺市、清原县、秦皇岛市等地自来水公司成功地推广使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工程实践证明:此项技术用于新建水厂,构筑物基建投资可节约20-30%;用于旧水厂技术改造,可使处理水量增加75%-100%,而其改造投资仅为与净增水量同等规模新建水厂投资的30%-50%。

采用此项技术可使沉淀池出水浊度低于3度,滤后水接近0度,可节省滤池反冲洗水量50%,节省药剂投加量30%,大大降低了运行费用和制水成本。

这项技术适应广泛,不仅对低温低浊、汛期高浊水处理效果好,同时,对微污染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可利用最小投资,取得最大效益,充分发挥现有供水设施的潜力,在短时间内缓解城市供水短缺状况,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二、“涡旋混凝低脉动沉淀给水处理技术“的工作机理(一)混合混合是反应第一关,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关,在这个过程中应使混凝剂水解产物迅速地扩散到水体中的每一个细部,使所有胶体颗粒几乎在同一瞬间脱稳并凝聚,这样才能得到好的絮凝效果。

因为在混合过程中同时产生胶体颗粒脱与凝聚,可以把这个过程称为初级混凝过程,但这个过程的主要作用是混合,因此都称为混合过程。

絮凝沉淀絮体松散原因

絮凝沉淀絮体松散原因

絮凝沉淀絮体松散原因
絮凝沉淀絮体松散的原因有多种,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原因:
1. 聚合物浓度过低:当聚合物浓度较低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足,导致絮体松散。

2. pH值过高或过低:聚合物在不同pH值下可能会失去稳定性,从而形成松散的絮体。

3. 温度变化:温度的变化会影响聚合物溶液的粘度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导致絮体的松散。

4. 存储时间过长:长时间的存储会导致聚合物分子结构的变化,从而影响絮体的稳定性。

5. 溶剂选择不当:选择不合适的溶剂可能导致聚合物分子结构的改变,从而影响絮体的形成。

6. 溶液中存在的杂质:一些杂质的存在可能会干扰聚合物的稳定性,从而导致絮体的松散。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原因,实际情况可能更加复杂。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解决。

沉淀分哪几种类型每种类型特征;

沉淀分哪几种类型每种类型特征;

沉淀分哪几种类型每种类型特征;
1.自由沉淀。

悬浮颗粒的浓度低,在沉淀过程中呈离散状态,互不粘合,不改变颗粒的形状、尺寸及密度,各自完成独立的沉淀过程。

这种类型多表现在沉砂池、初沉池初期;
2.絮凝沉淀。

悬浮颗粒的浓度比较高,在沉淀过程中能发生凝聚或絮凝作用,使悬浮颗粒互相碰撞凝结,颗粒质量逐渐增加,沉降速度逐渐加快。

经过混凝处理的水中颗粒的沉淀、初沉池后期、生物膜法二沉池、活性污泥法二沉池初期等均属絮凝沉淀;
3.拥挤沉淀在沉降过程中,产生颗粒互相干扰的现象,在清水与浑水之间形成明显的交界面,并逐渐向下移动,因此又称成层沉淀。

活性污泥法二沉池的后期、浓缩池上部等均属这种沉淀类型;
4.压缩沉淀。

在沉降过程中,颗粒相互接触,靠重力压缩下层颗粒,使下层颗粒间隙中的液体被挤出界面上流,固体颗粒群被浓缩。

活性污泥法二沉池污泥斗中、浓缩池中污泥的浓缩过程属此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
絮凝沉淀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絮凝沉淀的基本概念、特点及沉 淀规律的理解; 2、掌握絮凝实验方法,并能利用实验数据 绘制絮凝静沉曲线。

悬浮物浓度不太高,一般在600~ 700mg/L以下的絮状颗粒的沉淀属于絮凝沉 淀,如给水工程中混凝沉淀,污水处理中 初沉池内的悬浮物沉淀均属此类。沉淀过 程中由于颗粒相互碰撞,凝聚变大,沉速 不断加大,因此颗粒沉速实际上是一变速。
1
2
3
4
20
50
80
120
0.35
0.70
1.05
1.40
1.75
1、以沉淀时间t为横坐标,以去除率E为纵 坐标,绘制不同有效水深的E~t关系曲线
实验二 混凝沉淀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会求得最佳混凝条件(包括投药量、pH 值,水流速度梯度)的基本方法; (2)加深对混凝机理的理解; (3)观察混凝实验现象。
表2 最佳pH值实验记录表
原水浊度
水样编号 1
原水温度
2 3
混凝剂
4 5
混凝剂投加量
6 7
HCl投加量
NaOH投 加量 水样pH值 矾花形成 时间 剩余浊度




最佳pH范围
浊度
pH
五.注意事项 1. 整个实验采用同一水样,取水样时搅 拌均匀,一次量取 2. 要充分冲洗加药杯,以免药剂沾在加 药杯上太多,影响投药量的精确度 3. 取上清液时,要在相同的条件下取。
表1
原水浊度
水样编号 1
最佳投加量实验记录表
原水pH
3 4 5
原水温度

混凝剂

Al2(SO4)3

混凝剂投 加量
矾化形成 时间 水样剩余 浊度




10
12
最佳混凝剂投加量
浊度
混凝剂投加量
(二)最佳 pH 值实验步骤
1.取 6 个 1000mL 烧杯分别放入 1000mL 原水, 置于实验搅拌机平台上。 2.确定原水特征,测定原水浑浊度、pH 值,温 度.本实验所用原水和最佳投药量实验 时相同。 3.调整原水 pH 值, 用移液管依次向 1 号、2 号、 3 号装有水样的烧杯中分别加入 1.5、1.0、0.5mL 10%浓度的盐酸。依次向 5 号、6 号装有水样的烧 杯中分别加入 0.5、1.0mL10%浓度的氢氧化钠。 该步骤也可采用变化 pH 值的方法,即调整 1 号烧 杯水样使其 pH 值等于 3,其它水样 的 pH 值(从 1 号烧杯开始)依次增加一个 pH 值单位。
二.实验原理
分散在水中的胶体颗粒带有电荷,同时在布朗 运动及其表面水化膜作用下,长期处于稳定分散 状态,不能用自然沉淀法去除,致使水中这种含 浊状态稳定。向水中投加混凝剂后, 由于(1) 能降低颗粒间的排斥能峰,降低胶粒的ζ电位,实 现胶粒“脱稳”,(2)同时也能 发生高聚物式 高分子混凝剂的吸附架桥作用,(3)网捕作用, 从而达到颗粒的凝聚,最终沉 淀从水中分离出来。 由于各种原水有很大差别,混凝效果不尽相同, 混凝剂的混凝效果不仅取决于混凝剂投 加量,同 时还取决于水的 pH 值、水流速度梯度等因素。
六.思考题 1.简述影响混凝效果的几个主要因素。 2.为什么投药量大时,混凝效果不一 定好? 3. 希望今后通过课外阅读和参观了解 工业实际混凝沉淀装置的运行情况。
计算沉降时间t=45min时悬浮物的总去除率E。
水深(m) 0 0.4 0.8 1.2 1.6 2.0 0
30% 40% 45% 60% 80% 75%
10
20
30
40
50
60
时间(min)
h3 h2 h4 h1 E ( E1 E2 ) ( E2 E3 ) ( E3 E4 ) ( E4 E5 ) E5 H H H H
四.实验步骤
(一)、确定最佳投药量
1.确定原水特征,即测定原水水样混浊度、 pH 值、温度。 2.确定形成矾花所用的最小混凝剂量。方法 是通过慢速搅拌(或 50r/min)烧杯中 200mL 原水,并每次增加 0.5mL 混凝剂投加量,直 至出现矾花为止。这时的混凝剂量作为形成 矾 花的最小投加量。 3.用 6 个 1000mL 的烧杯,分别放入 1000mL 原水,置实验搅拌机平台上。
絮凝沉淀颗粒去除率按下式计算:
hn h1 h2 E ET ( ET 1 ET ) ( ET 2 ET 1 ) ( EET n ET n 1 ) H H H 式中:E——沉降高度为H、沉降时间为T时沉 淀柱中颗粒的总去除率; ET——沉降时间为T时,沉降高度H处颗粒 的去除率; H——沉淀高度(0、H3、H2、H1、H0), 由水面向下量测; h——沉淀时间T对应各等效率曲线间中点 的高度(h1、h2...hn)。
整个过程经历三个阶段:混合,絮凝和沉淀
1.混合
混合时间T:10~30s,最多不超过2min
胶体脱稳
速度梯度G:500~1000s-1
2.絮凝 保证足够的絮凝时间 G:10~75s-1 3.沉淀 停止搅拌,静置 矾花与水分离 生成矾花
三、实验仪器及试剂
1、仪器 (1)1000ml量筒2个 (2)200ml烧杯6个 (3)10ml移液管5个 (4)光电式浊度仪 (5)六联电动搅拌器 (6)pH计 2、试剂 (1)硫酸铝Al2(SO4)3· 2O:10g/L 18H (2)三氯化铁FeCl3· 2O:10g/L 6H (3)盐酸HCl:10% (4)氢氧化钠NaOH:10%
Al3++6H2O [Al(H2O)6]3+
[Al(H2O)6]3+ [Al(OH)(H2O)5]2+ + H+ [Al(OH)(H2O)5]2+ [Al(OH)2(H2O)4]+ + H+ [Al(OH)2(H2O)4]+ Al(OH)3 + 3H2O + H+
Al(OH)3 沉淀对 胶粒进行网捕
4.启动搅拌机,快速搅拌半分钟,转速约 300r/min。随后从各烧杯中分别取出 50mL 水样放入三角烧杯,用 pH 仪测定各水样 pH 值 记入表 1-2 中。 5.用移液管向各烧杯中加入相同剂量的混凝 剂.(投加剂量按照最佳投药量实验中得出 的最 佳投药量而确定). 8.启动搅拌机,快速搅拌半分钟,转速约 300r/min:中速搅拌 6 分钟,转速约 100r/min 慢速搅拌 6 分钟,转速约 50r/min。 7.关闭搅拌机,静置 5 分钟,取上清液(用浊度 仪测定浊度,记入表 2 中。
=[0.15×(1-0.8)+0.4×(0.8-0.75)+0.84×(0.75-0.6)+1.6×(0.6-0.45)]/2.0+0.45 =0.658=65.8%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
DN15
沉降
DN40
DN20
回 流 搅 拌
DN20
至 沉 降 塔
溢 流 至 地 沟

四、实验方法与操作 1、检查实验流程; 2、准备预测水样; 3、开启搅拌装置,搅拌水样; 4、待水样搅匀后取样测定原水悬浮物浓度SS0值; 5、关闭回流阀,同时打开沉淀柱总进水阀和各柱 进水阀,调节开度,保证以相同的速度向1~4沉淀 柱内进水; 6、当水位达到溢流孔时,关闭各进水阀,同时记 录各柱沉淀开始时间; 7、当达到各柱相应的沉淀时间时,在该柱上下各 采样口同时取样,并测定水样悬浮物浓度;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表1 絮凝沉淀实验记录表 -1 SS mg/L
水样初始悬浮物浓度SS0(mg/L):
mg/L (平均值) 取样点有效水深 m
1
20

1-5
2-1
2
50

2-5
3-1
3
80

3-5
4-1
4
120

表2 各取样点悬浮物去除率值E
4.确定实验时的混凝剂投加量。根据步骤 2 得 出的形成矾花最小混凝剂投加量,取其1/4 作为 1 号烧杯的混凝剂投加量,取其 2 倍作为 6 号烧 杯的混凝剂投加量,用依次增加 混凝剂投加量相 等的方法求出 2-5 号烧杯混凝剂投加量、把混凝 剂分别加入 1—6 号烧杯中。 5.启动搅拌机,快速搅拌半分钟、转速约 300r/min:中速搅拌 6 分钟,转速约 100r/min; 慢速搅拌 6 分钟、转速约 50r/min。 如果用污水进行混凝实验,污水胶体颗粒比较脆 弱,搅拌速度可适当放慢。 6.关闭搅拌机、抬起搅拌桨、静止沉淀 5 分钟, 取上清 液用浊度仪测定浊度,(每杯水样测定三 次), 记入表 1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