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走进家乡》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走进家乡》开题活动教案设计

《走进家乡》开题活动教案设计

《走进家乡》开题活动教案设计一、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文化、历史等方面的情况,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

2. 培养学生独立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3. 引导学生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家乡的特色和魅力,提升学生的写作、口语表达能力。

二、活动主题走进家乡,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三、活动时间1课时四、活动准备1. 学生分组,每组4-6人;2. 每组选定一个研究主题,如自然风光、美食文化、历史名人等;3. 学生提前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准备进行展示。

五、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家乡的概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小组展示:各组学生分别展示自己家乡的研究成果,其他学生认真倾听、记录。

3. 互动环节:学生针对各组的展示内容,提出问题、建议,进行交流探讨。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强调家乡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附:活动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如搜集资料、展示、互动等环节。

2. 学生表达能力:评价学生在展示、互动环节中的语言表达清晰、连贯程度。

3. 学生思考深度: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问题提出、讨论分析等环节的表现。

六、活动延伸1. 组织一次“家乡特色美食大赛”,让学生通过制作、展示家乡特色美食,进一步了解家乡文化。

2. 开展“家乡历史名人”讲座,邀请专家或长者讲述家乡历史名人的事迹,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3. 举办“家乡风光摄影展”,鼓励学生用镜头记录家乡的美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的了解程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家乡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学生的合作与探究能力: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分工、合作、解决问题等能力。

3. 学生的表达与交流技巧:评估学生在展示、互动环节中的语言组织、表达清晰度、交流互动能力。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调整活动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在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走进家乡》(教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安徽大学版 -

《走进家乡》(教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安徽大学版 -

《走进家乡》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学习使用地图、图片等工具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3.掌握描述家乡的基本词汇和句型。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讨论、实地考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2.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3.利用多媒体工具和实物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2.培养学生对家乡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掌握描述家乡的基本词汇和句型。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合作探究。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学生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家乡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家乡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认识还比较模糊。

他们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正在逐渐发展,但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对家乡可能存在一定的热爱和自豪感,但对家乡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还需要加强。

学生具有一定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教师展示一张家乡的图片或地图,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可以选择展示家乡的风景、名胜或特色建筑等图片。

2.教师提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这是哪里?这是我们的家乡吗?”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可以让学生描述图片中的内容或猜测所在地区。

二、呈现新知1.教师使用多媒体工具或实物展示,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可以通过地图标注家乡所在的省份、城市,简要介绍家乡的地理环境,例如是否靠海、有无山脉等。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提出问题:“你们家乡有哪些自然环境?有哪些人文景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可以给予提示,例如山川、湖泊、河流、公园、历史古迹等。

三、合作探究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家乡的自然环境或人文景观进行深入了解。

周末实践活动——走进家乡——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周末实践活动——走进家乡——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周末实践活动——走进家乡——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本次周末实践活动的主题是“走进家乡”,旨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家乡,强化爱家、爱乡的意识。

本次活动以多种形式、多个角度展现了家乡的文化内涵和独特魅力,引导学生在探索中感悟,体验中增长。

以下是针对本次活动的教案及实践心得。

I. 教案1. 活动目的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的文化、风俗和自然风貌,了解家乡的历史、传统文化、名胜古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 活动内容(1)实地走访家乡文化、风俗和自然景观家乡文化:走访桃花源村的古建筑、书院、祠堂、村史馆等,了解家乡传统文化。

家乡风俗:走访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各种节日的庆祝活动,感受浓郁的民俗风情。

家乡自然景观:走访绿荫公园、池塘、河流等自然景观,体验家乡自然美景。

(2)调查研究家乡特产和名胜古迹家乡特产: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当地的土特产和地方美食,让学生更加认识自己的家乡,提高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向往。

家乡名胜古迹:通过走访探险,了解当地的名胜古迹,让学生在感受风景的同时,感受到家乡文化的深厚底蕴。

(3)文艺表演和文化展示开展文艺表演和文化展示,让学生通过课堂之外的方式,展示自己了解的家乡文化、彰显他们的艺术才能。

3. 活动步骤(1)分组交流将学生随机分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家乡文化、风俗、自然景观等方面的了解程度进行交流并相互补充。

(2)实地考察将分好组的学生带到实地进行考察,让他们亲身感受家乡的文化、风俗和自然景观,调查研究家乡的特产和名胜古迹。

(3)文艺表演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凭借自己对家乡的了解和对阅读、话剧、歌舞等方面的掌握,挖掘和展示家乡文化内涵,让文艺表演成为学生展示自己知识和才艺的舞台。

(4)结语对学生进行总结,强调本次活动的目的以及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们掌握的知识、经历和感悟,引导学生深入家乡、了解家乡并树立对家乡的责任和归属感。

教育部参赛_走进家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_何语华

教育部参赛_走进家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_何语华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教学案例评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走进家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 中职□小学2.学科:语文。

3.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讲解和布置任务),第二课时(展示和讲评作品);两节课之间相隔一周,以便于学生准备作品。

4.教学环境:适合分组教学的多媒体教室(一人一机)。

二、教学课题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走进家乡。

三、教材分析1.教学课题在教材中的位置。

“走进家乡”是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年7月版)第二单元“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模块的内容。

2.教学课题在教材中的作用。

本课涉及对家乡自然景物和人文精华的发掘、整理,安排在本单元“阅读与欣赏(写景记叙文)”模块之后,既是对阅读教学的呼应,也是一种拓展和提升。

3.教学课题体现课程标准要求。

围绕“走进家乡”这个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4.教材的缺陷及应对办法。

教材在设计“活动目的”时,要求通过“制作文字卡片”来展示学习成果。

这具有局限性:(1)从教材的示例来看,其篇幅较长,不能通过卡片展示出来;(2)使用卡片只能看到文字材料,达不到图文并茂、声情并举的效果;(3)使用卡片不便于班级交流和展示。

因此,我在教学中创新呈现介质,要求通过PPT或电子杂志展示学习成果,这样做,既有助于班级交流与展示,又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

这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语文教学改革的要求。

四、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发现和推介家乡的自然美景、人文精华,进一步认识家乡、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2.通过互联网、图书馆、访谈、讨论等途径获取信息,在活动中训练筛选、整理和提炼信息的能力。

3.学会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简明、生动地展示学习成果,进一步培养介绍与解说的能力。

4.鉴于本课为中职入学新生入学之后不久学习,且我校学生来自不同的县市,甚至其他省市,通过本活动的开展,可以使同学之间增进了解。

《走近家乡》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走近家乡》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走近家乡》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一、目标与范围1.1 目标这个“走近家乡”的活动,主要是希望让学生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深刻体会到那里独特的文化、历史和自然环境。

通过这个过程,不仅能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还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帮助传承和保护家乡的文化。

1.2 范围活动主要针对我们学校的中小学生,内容将涵盖家乡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和民俗风情等。

我们计划在一个学期内完成所有活动,形式包括实地考察、主题讨论和实践创作等。

二、现状与需求分析2.1 现状目前,我们学校的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其实很有限。

很多孩子对家乡的文化和历史缺乏直接的体验和深入的认识。

此外,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方面的资源和经验也相对不足,这就迫切需要一个系统的活动计划来指导。

2.2 需求分析1. 增加认知:学生们迫切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更深入地了解家乡的文化、历史和自然资源。

2. 提升实践能力: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文化保护意识:培养学生对保护家乡文化和自然资源的重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三、实施步骤与操作指南3.1 准备阶段3.1.1 组建团队- 我们会组成一个“走近家乡”实践小组,成员包括老师、学生代表和家长志愿者。

- 确定一个负责协调和组织活动的负责人。

3.1.2 制定计划- 确定活动的具体时间、地点和内容,制定详细的日程安排。

- 设计一些宣传资料,通过校内外媒体进行推广。

3.2 实施阶段3.2.1 实地考察- 内容:组织学生去家乡的重要文化遗址和自然景点进行实地考察。

- 时间安排:每周一次,每次大约3个小时。

- 参与人数:每次活动不超过30人,分成几个小组。

3.2.2 主题讨论- 内容:考察后召开讨论会,分享所见所闻,探讨家乡文化的重要性。

- 时间安排:每次考察后的第二天进行,讨论时间为1小时。

- 讨论形式:小组讨论后全班分享。

3.2.3 实践创作- 内容:鼓励学生围绕家乡主题进行创作,可以是绘画、手工艺、文章等。

《走进家乡》开题活动教案设计

《走进家乡》开题活动教案设计

一、活动主题:《走进家乡》开题活动二、活动目标:1. 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了解家乡文化的兴趣;2. 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3. 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4.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对象:五年级学生四、活动时间:1课时五、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家乡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回忆和分享自己对家乡的了解,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探讨主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特点、文化、历史等方面,让学生明确本次开题活动的主题和目的。

3. 分组讨论:学生自由组合,形成探究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与家乡相关的子主题进行探究。

4. 制定计划:各小组讨论并制定本组的活动计划,包括搜集信息、整理资料、调查访问等环节。

5. 展示计划:各小组向全班同学展示本组的活动计划,其他同学提出意见和建议。

6. 教师总结:教师对各小组的活动计划进行点评,强调注意事项,并提出希望和建议。

7. 布置任务:教师布置学生课后按照活动计划进行探究,并提交探究成果。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的了解程度;2.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3. 学生提交的开题报告的质量。

六、活动准备:1. 教师准备家乡的图片、视频等资料;2.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3. 各小组准备活动计划展示的PPT或海报。

七、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安全,避免在调查访问过程中发生意外;2. 引导学生尊重家乡的文化和习俗,避免对家乡的误解和偏见;3. 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进展,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4.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展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八、活动延伸:1. 学生可以结合本节课的活动,继续深入探究家乡的文化、历史、地理等方面,丰富自己的知识;2. 学生可以尝试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记录自己的探究过程,形成完整的探究报告;3.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让更多同学分享家乡的美丽和独特。

《走进我的家乡》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走进我的家乡》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走进我的家乡》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走进我的家乡一、活动背景:这是一次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题的户外实践活动,旨在引导学生走出教室,亲身体验家乡的风土人情,增强对家乡的认知,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以及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活动目的:1.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认知,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传统习俗等。

2.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3.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4.增强学生的家乡自豪感和归属感。

三、活动内容:1.活动前期:(1)组织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进行关于家乡的调研和资料整理。

(2)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包括名胜古迹、传统风俗等。

(3)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历史文化场所,了解家乡的历史变迁。

2.活动中期:(1)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探索家乡的地理环境。

(2)邀请当地专家学者和文化名人进行讲座,分享家乡的历史和文化。

(3)安排学生参观当地古镇、名村等地,了解家乡传统习俗和民俗文化。

3.活动后期:(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调研和考察结果,撰写一份关于家乡的调查报告。

(2)举办一次家乡展览活动,展示各小组的调查成果和学习心得。

四、活动方案:1.活动时间:5天,包括前期调研、中期考察和后期总结。

2.活动地点:家乡各地,包括博物馆、纪念馆、古镇、名村等。

3.活动流程:(1)前期调研和资料整理:1天(2)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历史文化场所:1天(3)实地考察和讲座:2天(4)成果展示和总结:1天五、活动评估:1.学生调查报告的质量。

2.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3.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认知程度的提升。

4.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

六、活动预期效果: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以及传统习俗,培养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同时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也能够促进班级的凝聚力和友谊。

《走进家乡》开题活动教案设计

《走进家乡》开题活动教案设计

《走进家乡》开题活动教案设计一、活动背景《走进家乡》开题活动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索家乡的历史、文化、地理、民俗等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文化底蕴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

3.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分析能力。

三、活动内容1. 家乡的地理位置与特点2. 家乡的历史沿革3. 家乡的文化底蕴4. 家乡的民俗风情5. 家乡的发展现状与展望四、活动对象初中学生五、活动时间1课时(45分钟)六、活动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家乡的基本情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活动内容,进行自主学习。

教师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家乡的相关信息。

3. 小组讨论(10分钟)各小组汇报自主学习成果,其他小组成员就汇报内容进行提问、补充,共同探讨家乡的各个方面。

4. 成果展示(5分钟)各小组展示本组的探究成果,可以是PPT、手抄报、图片等形式。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是否能够主动投入到家乡的探究过程中。

2. 学生表现: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成果展示等方面的表现,如表达清晰、逻辑性强等。

3. 学果:评价学生完成的探究成果,如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等。

八、教学资源1. 参考资料:家乡的历史、文化、地理、民俗等相关资料。

2. 展示工具:PPT、手抄报、图片等。

九、教学建议1. 教师在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适时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2.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如绘画、制作PPT等,提高活动的趣味性。

十、课后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家乡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

2. 鼓励学生参加家乡的文化活动,如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走进我的家乡 全国通用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走进我的家乡 全国通用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走进我的家乡全国通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的家乡,包括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调查、表达、合作等能力。

4. 引导学生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家乡,发现家乡的美。

教学内容1. 家乡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2. 家乡的历史和文化3. 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4. 家乡的特色和魅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己家乡的基本情况、历史文化和自然人文景观。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和感受家乡的美,培养学生的家乡自豪感和热爱。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PPT、地图等。

2. 学具:笔记本、笔、相机等。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家乡的美,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基本情况、历史文化、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3.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眼中的家乡,讨论家乡的特色和魅力。

4. 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和记录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5. 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和记录,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6. 总结:对家乡的介绍和学生的分享进行总结,强调家乡的美和重要性。

板书设计1. 走进我的家乡2. 内容:家乡的地理位置、基本情况、历史文化、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的介绍,包括地理位置、基本情况、历史文化、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2. 让学生用相机记录下自己眼中的家乡美,并配上文字说明。

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对家乡的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2. 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家乡,发现家乡的美。

3. 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地考察,亲身体验家乡的魅力。

4.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家乡的深入了解和情感培养,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

最新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走进我的家乡》精品教学设计

最新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走进我的家乡》精品教学设计

三、小组汇报展示 师:哪个小组愿意上台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们小组 的研究成果呢?(同学们争相举手)这么多同学都 5. 学 生 充 当 评 愿意展示,老师很高兴,为了评选出哪个小组研究 委,调动他们的 的最深入,我们要从每一个小组里选出了一个公正 积极性,增强了 的评价员,成立一个评委团,各评委请注意:在评 课堂参与感 价时可以从学习成果,研究方法,小组合作,展示 成果等方面去评价,满分是 10 分。最后再根据现场 同学们的满意程度,在总分的基础上加一个人气分 (即现场支持率,一人支持得一分)最后再评比出 最佳研究小组。(挑选评委) 师:请评委入座,现在你对陕西的哪方面最感兴趣, 我们就有请哪个小组来展示,好不好?(指名任意 评委回答) 生:我觉得我们陕西区别于他省最明显的地方在于 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我对这方面最感兴趣。 师:好,现在就有请,历史文化组上台展示,我们 掌声欢迎。
风景名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
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课程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 经验与生活为核心而组织起来的综合课程,它强调的是学生活动的主 体,强调要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来获得直接经验,但并不意 味不需要老师的指导。本堂课我不仅是活动过程的参与者、组织者、 帮助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我和学生之间建立了一种新的民主 关系。在活动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给每一个学生自主活动和自我 表现的机会,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活动。
的引导和指向。
(评委分数依次是:xxxxxxxx)
对这个小组的展示感到非常满意的同学,请举
手,请记分员统计人气分。
(人气分:XX 分)
最终的总分是:XX 分
师总结:今天展示的两个小组的同学,他们每个人 都非常努力认真,查找的资料不仅丰富全面而且层 次分明,小组配合得很好,展示时连贯流畅,表达 清楚准确。这些都值得后面的小组学习。那,今天 的最佳研究小组就是---XXX,掌声送给他们! 四、课堂总结

《走进家乡》开题活动教案设计

《走进家乡》开题活动教案设计

《走进家乡》开题活动教案设计第一章:活动主题与目标1.1 主题:走进家乡1.2 目标: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的家乡,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地域认同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做好调查,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地理、民俗等特色。

2.2 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素材,以便在活动中进行讲解和引导。

第三章:活动流程3.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2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分享自己家乡的特色和魅力,讨论如何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家乡。

3.3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形式(如PPT、视频、表演等),向全班展示自己家乡的特色和魅力。

3.4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深入了解自己的家乡。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评:学生需要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

4.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给予意见和建议,促进彼此的进步。

4.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作品,给予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的努力和创造。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素材5.1 图片素材: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家乡的风景、建筑、人物等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5.2 视频素材: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关于家乡的宣传片、纪录片等视频,用于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

5.3 相关书籍:教师可以推荐一些关于家乡的历史、文化、民俗等书籍,供学生进一步阅读和学习。

第六章:活动注意事项6.1 安全事项:在活动中,教师应确保学生的安全,避免学生在调查和展示过程中发生意外。

6.2 时间安排:教师应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活动顺利进行,避免拖延。

6.3 学生参与度: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参与情况,鼓励内向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第七章:活动拓展与延伸7.1 地方导游:学生可以尝试担任家乡的导游,向游客介绍家乡的特色和魅力。

《走进家乡》开题活动教案设计

《走进家乡》开题活动教案设计

《走进家乡》开题活动教案设计一、活动背景《走进家乡》开题活动旨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通过本活动,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家乡的美,体验家乡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

二、活动目标1. 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2.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增强学生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三、活动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四、活动时间1课时(40分钟)五、活动准备1. 学生提前了解自己家乡的基本情况。

2. 教师准备相关资料和图片。

3. 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教案内容:活动步骤: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2. 探讨家乡的特色(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分享,总结出家乡的特色。

3. 小组合作,确定研究主题(1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家乡的特色,分组讨论并确定研究主题。

如:家乡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

4. 制定研究计划(5分钟)各小组根据研究主题,制定具体的研究计划,包括调查、采访、实地考察等方法。

5. 展示活动成果(5分钟)各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展示研究成果。

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教师进行总结。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学生谈活动收获,对活动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

教师给予点评和鼓励。

注意事项:1.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特色,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 小组合作时,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3. 在制定研究计划时,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确保研究计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4. 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类似活动。

六、活动实施6.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活动内容,激发学生对家乡的兴趣和热爱。

6.2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研究主题,讨论并确定研究方法,如调查、采访、实地考察等。

《4走进我的家乡》(教案)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长春版

《4走进我的家乡》(教案)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长春版

《走进我的家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基本情况。

2.培养学生观察、记录、整理信息的能力,学会用多种方式展示家乡的特色。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如访谈长辈、参观家乡名胜古迹、收集家乡故事等,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家乡的魅力。

2.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传承家乡文化的重要性,树立保护家乡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基本情况。

2.培养学生观察、记录、整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展示家乡特色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如何组织有效的实践活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并有所收获。

2.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深入挖掘家乡的特色,发现家乡的美。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家乡的图片、视频资料,活动记录表,评价表等。

2.学生准备:笔记本、彩笔、相机等记录工具,收集有关家乡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约5分钟)1.教师播放一段家乡的风光视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2.提问学生:“你们看到了哪些熟悉的景象?对家乡有哪些了解?”引导学生初步描述家乡的特点。

3.教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进我的家乡》,通过实践活动,更深入地了解我们的家乡。

”(二)新课讲授(约10分钟)1.教师讲解家乡的基本概念,包括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景观等)、历史文化(历史沿革、名胜古迹、传统工艺等)、风俗习惯(节日庆典、特色美食、民间传说等)等方面。

2.展示一些家乡的图片和资料,让学生感受家乡的丰富多样和独特魅力。

3.请学生分享自己收集的有关家乡的资料,如家族故事、老照片、地方特产等,拓展学生的视野。

综合实践活动课“走进家乡”课堂实录

综合实践活动课“走进家乡”课堂实录

综合实践活动课“走进家乡”课堂实录综合实践活动课“走进家乡”课堂实录师:同学们,在诗人的眼里,家乡是一首深情的诗。

唐朝大诗人李白在他的《静夜思》里是这样想家的,谁是李白?生1背诵李白的《静夜思》。

师:好一个深情的李白。

可是李白的好友王维想起家乡却布满孤独,请观赏《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生2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师:宋代的王安石站在瓜洲岸边,远眺家乡,归心似箭,多想飞舟横渡,《泊船瓜洲》就是他的思乡名篇,谁会背?生3背诵《泊船瓜洲》。

师:流芳千古的诗篇道尽了多少游子的思家情怀。

同学们,我们生在家乡,长在家乡,那么,你心目中的家乡是什么?生1:我心目中的家乡是一个人间仙境。

师:令人憧憬。

你呢?生2:我心目中的家乡像一位温顺的母亲。

师:多么温馨的比方。

你呢?生3:我心目中的家乡是一本厚重的书。

师:你跟薛老师真是心有灵犀,薛老师也觉得家乡是一本书,为了读这本书,同学们已做了充分的预备。

现在我要来考考你们,有信念吗?生(齐):有。

师:我们的家乡山清水秀,名胜古迹众多,考考你们知道多少。

我们来个名胜古迹大竞猜吧。

(课件展现:名胜古迹大竞猜)请看大屏幕上出示的图片,猜出它的名字,其他同学留意听,猜对的打个手势,猜错的请举手关心。

(课件出示各名胜古迹图片,同学回答。

)名胜古迹有:方广岩、姬岩、榕樟树、赤壁、九天瀑布、高盖山、名山室、云天石廊、三状元塑像、百漈沟、天门山、立雪书院、黄龟年故居、仙洞、文庙、三元文化长廊。

师:看来,猜名胜古迹对你们来说是小菜一碟,各组表现都不错,都给你们升上一格。

师:哇,这么多的名胜古迹各有千秋,需要导游给我们解说,才能看得明白。

谁来当个小导游?金叶子上台。

师:请大家给点掌声,送她一些士气吧!(全班同学鼓掌)其他同学结合最佳小导游的标准,听听她最吸引人的是什么?(课件出示)请一位同学念念这几个标准。

生念最佳小导游的标准。

师:你要介绍哪个景点?金:九天瀑布。

师:好,开头吧!金:游客们,你们见过588米山巅九叠而下的苍苍玉龙吗?你们领会过水帘飞虹的出神入化吗?今日,我就担当你们的导游,带领你们去领会这既奇妙又漂亮的风景水帘宫九天瀑布。

“走进家乡”语文实践活动课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走进家乡”语文实践活动课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材处理
与资源整合
搜集相关资料
主要学法
与教法
小组合作、朗诵、提问、欣赏
课前准备
预习作业
教学实施过程(含评价)
1、导入
2、火眼金睛
活动规则:先看视频,看完视频后,用题板写出视频中出现的扬州景点有哪些。以小组为单位,写的最多并且回答最准确的小组获胜。
3、趣味问答
活动规则:本轮活动中,共有四大题。由第一轮获胜的小组优先选题,第二个选题的是排名第二的小组,依次类推。
3.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新家乡的魅力,找寻成长的方向,获得成长的动力。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
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感悟诸多家乡的魅力,汲取营养,获得启示。
学情分析
15213班的50名学生都来自于湖南,作为“新扬州人”,他们对新的环境充满好奇和憧憬。这样的活动课主题,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趣味接龙
活动规则:每人说一个扬州街巷的名称,依次说,不能停顿,说不出来者淘汰。最后只有一名优胜者。
5、激情诵读
活动规则:课前以小组为单位,商讨推荐一首大家最喜爱的描写扬州的古诗词,进行朗诵,并派一名代表阐述推荐理由。
6、小练笔
请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描述扬州的一处景点或者一种特产。不少于50字。
备课人:
课程名称(酒店管理)专业(高 Nhomakorabea)年级(语文)课程
章节名称
我是新扬州人,我自豪——“走进家乡”语文实践活动课
授课班级
15213
授课时间
总课时
1
本教案为(1)课时
教学
三维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说课稿走进家乡

综合实践活动课说课稿走进家乡

综合实践活动课说课稿走进家乡第一篇:综合实践活动课说课稿走进家乡综合实践活动课《走进家乡》一、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风俗、物产、社会生活等知识。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搜集、筛选、归纳和利用资料的能力。

(2)让学生走向社会,亲近自然,去寻找美、发现美,捕捉美。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综合实践活动课,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的风光美、人文美和时代美,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树立为振兴家乡而勤奋学习的远大目标。

二、活动准备1、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进行调查、了解自己的家乡。

2、收集、绘画、拍摄表现家乡自然风光、风俗、物产的资料、图片、照片。

三、活动时间安排:本活动共用时三周,约计三课时。

第一阶段(一周):确定主题、制定方案。

第二阶段(二周):走进家乡、开展活动、整理资料。

第三阶段(三周):展示成果、交流收获。

四、实施过程及指导策略第一阶段:确定主题、制定方案该阶段以欣赏《谁不说俺家乡好》音乐视频开幕,教师结合视频内容与学生互动聊天促成活动主题的产生,依照孩子们谈到的话题分组讨论提炼出感兴趣的子课题。

如: 家乡的自然风光﹑家乡的历史古迹﹑家乡的物产风情﹑家乡的发展变化。

学生自由编组,老师根据学生特长适当调整,通过小组讨论的办法确定自己喜欢的组名,并推荐出组长、记录员、问话员、摄影摄像师等。

全班共有人,分为:家乡的自然风光写真组﹑家乡的历史古迹探寻组﹑家乡的物产风情收集组﹑家乡的发展变化调查组四个小组。

(放课件:个性组名、分组名单表)分好组后,各组根据实际情况,在组长的带领下,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

人员分工上虽然由学生自主决定,但我都给予适当点拨和指导,要求组长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进行恰当地安排。

各组初步拟定活动方案后,我又指导各小组相互交流,相互补充,使活动方案更完善、更合理。

在审定活动方案时对涉及的安全问题也一一作了提醒。

(设计意图:学生的认知、生活经验及对问题的处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常出现不能紧扣主题的情况,意见不统一,因此教师适时点拨起到导向的作用,而且使学生的思维紧跟主题,层层深入,兴趣不减,为以后的实践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走进家乡》综合实践活动展示

《走进家乡》综合实践活动展示

《走进家乡》综合实践活动展示
一、活动主题:
《走进家乡》综合实践活动展示
二、活动目的:
家乡的未来要靠你们去设计,去描绘。

今天的活动让学生去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永远把家乡珍藏心中,用一生的时间和精力去读她。

家乡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请把她读厚读深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
时间:
地点:
四、活动形式:
分组搜集家乡的风俗节日,家乡特产,家乡美景等,在班上进行交流,让孩子们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自主选择恰当的形式,展示自己小组的调查成果,培养学生自主构思、设计、组织的能力。

2、通过成果展示和评价,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3、通过展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家乡、了解家乡,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学生自主选择恰当的形式,展示自己小组的调查成果,培养学生自主构思、设计、组织的能力。

《走进我的家乡》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走进我的家乡》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一、课题的产生: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值得我们去留意、去爱惜,不必说初春草长莺飞,夏季青山绿水;家乡用它宽厚的胸怀滋养与哺育着我们,但是,我们对家乡、对家乡丰厚的民族文化又了解多少呢?本次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走进家乡,去了解家乡独特的自然生态景观及家乡的军垦文化,以增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要充分挖掘深厚的文化底蕴。

尤其石河子的军垦文化背景深,值得开发挖掘地域资源,但学生对家乡的旅游资源认识比较肤浅,对军垦文化的内涵更是知之甚少。

再加上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市”,“旅游进课堂”的工作也在轰轰烈烈地开展。

利用这一时代契机,对学生进行知家乡、爱家乡的情感熏陶是家乡教育者的责任与义务。

二、活动目标:1、在能力目标上,能对家乡的名胜军垦文化简单考察,调查和实践,并写成简单的考察报告,并对家乡红色旅游的状况提出合理建议,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2、在情感态度上,让学生懂得是家乡养育了我们,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以及家乡军垦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3、在认知目标上:了解家乡军垦文化的蕴含,需要我们去保护。

三、活动时间:4周四、活动思路:1、在整个活动中,从“家乡军垦文化与名胜”和“热爱家乡、保护军垦文化”两个方面去调查,展开实践活动。

2、在调查汇报交流的活动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协作探究、学习交流、相互欣赏。

3、在调查与汇报交流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促进学生时间能力的提高。

五、活动的实施过程与方法:(一)准备阶段:1、引出课题:我们的家乡在准噶尔盆地的南缘戈壁明珠石河子,我们的家乡有许多军垦文化、名胜古迹,1、你对家乡了解多少?2、你了解家乡的历史吗?查《石河子志》:顾名思义:一条流淌着石头的河。

名石河子原是湖名。

据清末成书的《新疆图治.土壤志》记载:“绥来县治西有苇湖、草湖五处,即:铃铛湖、花树林子、石河子、马厂湖、张家尾河,纵横共约六七十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A:我的家乡是淳溪镇……它是……是高淳的中心 地带。
师:你可以列举一下它有哪些景点,给我们介绍一二吗? 生A:有高淳老街、步行街、泮池园等等。我来介绍一 下高淳老街,它是一条古街,里面卖很多的工艺品还有小 吃,其中臭豆腐比较著名…… 师:很好,主要介绍了高淳老街,你说的这些作为外 地人的老师也知道。如果介绍的时候更细致深入一些,更 有条理秩序一些会更好。 生B:我的家乡是固城镇,是一个美丽的小镇,有“双 女坟”、“伍子胥雕像”、“固城遗址”等。 师:老师对“双女坟”很感兴趣,你能描述一下吗? 生B:这……我知道的不是很多。 师:那你可以说说“固城遗址”吗? 生B:我……也只是听说,没有去了解过。 …… 【反思】中职一年级学生表达交流与组织协调能力欠 佳,对家乡地理、文化、风情的了解并不深入。学生们刚 开始讨论的时候七嘴八舌,但当正式介绍时就言之无物, 言之无序了。这是在课前就预料到的状况,语文是实践性 很强的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未来,拓宽其学习和应 用的领域。针对学生的问题和“发现并推荐家乡的自然美 景、人文精华,进一步认识家乡、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的教学目标,我设置了下面的环节。 二、点明要求,示范讲解 (一)教师点明讲解的具体要求: A.发音标准,语言规范,组织表达能力强; B.注重仪表礼节,有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C.表述有条有理、主次分明、合乎逻辑,形式新颖多样。 教师示范介绍自己的家乡。 【反思】明确讲解的具体要求,从立意、内容、形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走进家乡》教学案例
◎成 霞
教材分析: 《走进家乡》是中职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的综合实践 活动,本单元是现代散文单元,主要是写景抒情散文,安 排于此,既是对阅读教学的呼应,也是一种拓展和提升。 让学生通过对家乡根性的了解,培养自己对家乡的认同 感、自豪感。 教学方法: 采用诱导激发、亲身示范、任务驱动等教法,带领学 生从课堂走向社会、走进家乡,感受地方文化的魅力。同 时借助信息化平台,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小组竞赛等学法,提高筛选、整理和提炼信息的能力,培 养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敢于表达的品质,在实践中寻找 语文的素材,回归课堂。 教学步骤: 沟通篇(第一课时) 一、歌曲激趣,进景入情 1.课前播放《谁不说俺家乡好》歌曲MV。 2.教师导入:正如这首歌所表达的,每个人心中都有 一块温暖的地方便是家乡,生活在娴静高淳这块故土上, 你们是否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 家乡,领略它的自然风景与人文精华。 【反思】生活化的课堂环境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熟 悉的场景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利用现代媒体播放视频拉 近了学生与语文课堂的距离,结合对家乡的认知调动已有 的生活体验激起学生共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去寻找家乡 的文化素材,为本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设置了很好 的台阶。 二、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1.教师提问:你对自己家乡了解多少,能不能给我们 介绍? 2.小组讨论 3.代表发言
第二组是桠溪队,该组将“大山村”、“国际慢 城”、“瑶池山庄”、“望玉岛度假村”一一描绘,为我 们带来一场超凡的视觉盛宴,收到娓娓道来,条理清晰的 效果。
式、语调等诸多方面指导学生,使之形成对讲解的初步印 157
象。“凡希望学生去实践的,教师一定实践”,通过讲解
2017.09
158

自己的家乡,让学生体会别处地方文化的魅力,并给学生 以直观的感受,带动学生、感染学生,激励学生信心满怀 地完成任务。
(二)分组定任务,定人分任务 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高淳有特色的一 个乡镇资料的搜集和PPT展示介绍。 【反思】通过“任务”来诱发、加强和维持学生的 学习动机,使其对课堂的关注度只增不减。根据学生的家 庭住址及个人意愿,将全班分为六个小组:淳溪队、古柏 队、固城队、桠溪队、阳江队和漆桥队,并推选出每组的 组长。各组组长根据组内情况,给每位组员分工分任务, 比如固城队,高艳琴同学负责搜集介绍固城镇自然风光的 资料,孔纯琴同学负责查阅关于固城镇历史古迹的文献。 小组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 学习的风气,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知识的积累、思维的 训练、能力的培养。 准备篇(中间间隔一周) 1、教师建立“走进家乡”的学习平台,上传相关的学 习资料 2、学生通过学习网站上的资料揣摩讲解的技巧,观看 高淳的旅游宣传片更好地了解家乡、认识家乡。 3、各个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搜集和整理的高淳各乡镇的 图片、视频、文本等上传到网站,以供其他组学习。 4、每一小组制作好展示该组乡镇的PPT,撰写好介绍 文稿,并进行组内练习。 【反思】第一课时到第二课时中间一星期的准备时间, 学生能认真地按照要求搜集和整理高淳地方文化素材,我通 过班级QQ群、微信群,与学生加强联系、随时交流。利用信 息手段追踪学生的活动进度、实践成果,并及时地进行沟通 和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快乐、高效地学习。 展示篇(第二课时) 一、启动仪式 1.一位同学演唱《高淳姑娘》 2.教师导入:悠扬的旋律、优美的歌词使我们感同身 受,作为高淳姑娘的同学们,肯定也想走进家乡,体会慢 城的娴静与安详。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体悟高淳这块吴楚 之地的文化魅力。 【反思】:《高淳姑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激 发学生的思维联想,唤起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和兴趣,为对 地方文化资源的学习和积累提供了一方养分充裕的土壤。 二、秀出特色 每组派代表将用心准备的乡镇讲解呈现给大家。 【反思】: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
2017.09
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潜能可以开发。笔者认为综合实践 活动应全面开发学生的智能,为学生创造多种多样的展示 各种智能的情景。这里,就是通过一个代表要展示一个小 组学习合作的成果,其中三组较为出彩:
第一组是阳江队,该组重点介绍了阳江镇的传统民 俗,“走马灯”、“舞龙会”、“出菩萨”等,语言精 彩、解说生动,听众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阳江人民的热 情淳朴,民俗活动的热闹非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