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
重阳节资料大全
重阳节资料大全重阳节资料集锦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一个纪念先人及扫墓的节日。
重阳节,亦称登高节、重九节、九月九、茱萸节、菊花节等。
是农历九月九日。
习俗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阳糕等。
现在我国将九月初九日定为敬老节。
重阳由来已久,《易经》载以阳爻为九。
”曹丕《九日与钟繇书》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
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 传说重阳节吃重阳糕可消灾除病,佩茱萸登高,可避邪恶。
《齐人月令》重阳之是日,以糕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
酒必采茱萸甘菊以泛之,既醉而远。
”唐代王维《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独为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晋代陶渊明诗菊花如我心,九月九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
”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京师谓重阳九月九日。
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士提壶携磕,出郭登高……赋诗饮酒,烤肉分糕,洵一时之快事也。
”重阳节庆祝方式重阳节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是家人团聚的佳节;也是一个纪念祖先的家人。
在新加坡,仍有一部分会馆保留重阳节祭祖的1/ 3习俗,叫做“秋祭”。
其他人士可以在这一天选择较有传统意义的庆祝方式,比如一家人或与友好相约到户外活动,既可享受大自然的风光,又能联络亲友之间的感情。
农历九月初九,月日均是九数,双阳相重,故名重阳节。
重阳节作为一个以娱乐为主的节日,主要节俗活动是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糕。
其中最突出的节俗活动是登高,登高之俗始于西汉,刘歆《西京杂记》云:“三月上已,九月重阳,士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作者将重九与重三相对,并指出了登高驱邪免祸的用意。
唐代诗人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中也作了描述: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又称“重九节”“茱萸节”。
今天的重阳节,将传统习俗与现代文明巧妙结合,已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我国在1989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每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
重阳节知识点
重阳节知识点
重阳节,又称双九节,是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
自古以来,中国人都有在这一天进行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等传统习俗。
1、重阳节的起源:
重阳节起源于先秦时期,到了汉代才有了明确的记载。
关于重阳节的起源,有一种说法是来自古代的丰收祭祀。
2、重阳节的历史发展:
在历史的长河中,重阳节逐渐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节日。
唐朝时,重阳节被定为法定节假日,民间有“休假三日”的习俗。
到了宋代,重阳节的庆祝活动更为盛行,人们会在这一天登高、赏菊、喝菊花酒。
3、重阳节的传统习俗:
登高:这是重阳节最为著名的习俗。
古人认为登高可以避免灾祸、寄托希望,还可以赋诗吟咏。
赏菊:菊花正好在九月盛开,重阳节时人们会欣赏菊花,饮用菊花酒。
吃重阳糕:重阳糕又被称为“花糕”或“菊糕”,是一种传统的点心。
佩茱萸:茱萸被认为是一种辟邪的物品,佩带在身上可以避邪避疾。
4、重阳节的文化内涵:
重阳节代表着秋天,寓意着丰收和团圆。
在传统文化中,九是阳数,所以双九被认为是“重阳”,有吉祥的含义。
此外,九也与“久”谐音,寓意着长寿和健康。
5、重阳节的现代意义:
现代社会,重阳节的意义更加丰富。
它不仅是一个传统的节日,还是一个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尊老爱幼的日子。
在这一天,人们会陪伴家里的老人一起登高、赏菊,或者通过各种方式来庆祝这个节日。
总的来说,重阳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节日,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这个节日,传承和弘扬其中的文化价值。
重阳节是什么
重阳节是什么重阳节,又称为重阳节、重阳踏秋、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庆祝。
这一节日起源于古代的民间习俗,至今仍然被广泛地庆祝和传承。
重阳节的庆祝活动多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登高、赏菊、饮菊花酒等。
重阳节源于道教信仰,据传说是为了纪念华阳兄弟。
华阳兄弟是唐代的两位仙人,他们发现九月初九天气异常,认为这一天比较阴气重,有不利之兆。
为了避开不祥的气息,他们带着村民登上高山,沐浴在阳光下,远离疾病和厄运。
因此,从此以后,人们在每年的九月初九这一天都会登高祈福,求得吉祥和长寿。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登高是重阳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
人们通常选择爬山,寻找高地,以此来纪念华阳兄弟的行为。
登高的过程中,人们可以欣赏到秋天壮丽的自然景色,身心愉悦。
此外,登高也被视为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有益健康。
因此,无论是老人还是年轻人,都热衷于参与登高活动。
赏菊是重阳节的另一个重要传统活动。
中国的菊花被誉为秋花之王,九月正是菊花盛开的时候。
重阳节期间,各地都会举办盛大的菊花展览会,展示各种品种和花朵的美丽。
人们可以欣赏到以黄菊为主的各色花朵,其中包括各种菊花展示、花车巡游等活动。
赏菊不仅仅是欣赏花朵的美丽,更是一种寄托美好祝愿和追求智慧、勇气和坚韧的心境。
在庆祝重阳节的同时,人们还喜欢饮用菊花酒。
菊花酒是一种以菊花为原料的传统酒类制品,具有清凉降暑、消炎解毒的功效。
人们相信饮用菊花酒可以消除疲劳,保护身体健康。
在重阳节这一天,家人和朋友会聚在一起,品尝菊花酒,共同度过这个特殊的时刻。
除了以上的活动,人们还会在重阳节展开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
例如,举办诗歌朗诵、书法展览以及传统文化体验等。
这些活动旨在加深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总结起来,重阳节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古老的民俗传统。
通过登高、赏菊、饮菊花酒等活动,人们表达了对长寿、健康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重阳传统节日
重阳传统节日重阳节,又被称为重阳节或者老人节,是中国传统的一个重要节日。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天地两阳相重的日子,故称为重阳节。
以下是对这个传统节日的介绍和庆祝方式的描述。
一、重阳节的由来和意义1. 重阳节的历史渊源据史书记载,重阳节的由来可以追溯至公元前1040年左右的北宋时期。
相传,当时有位名叫屈原的贤士,他善于诗文,深受民众的敬爱。
然而,由于朝廷权贵的嫉妒和诬陷,屈原被流放到湖南的湘江之滨。
9月9日这天,他怀念故国的亲人和友人,因而在这一天投江自尽。
2. 重阳节的寓意和意义自古以来,重阳节被视为崇拜长寿和尊敬老人的节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阳节被视为与过寿、壮年和庆祝节日的重要日子。
人们通过庆祝重阳节,表达对老人的敬重和祝福,寄托着对美好长寿的祈愿,传承着敬老尊贤的传统价值观。
二、重阳节的庆祝方式1. 登高远足重阳节当天,人们喜欢聚集在郊外或者风景秀丽的地方登高远足。
这种活动既能锻炼身体,也能增进亲友之间的感情。
同时,登高远足也被视为一种避邪的方式,人们相信登高可以避免灾难和疾病。
2. 赏菊饮酒重阳节是菊花盛开的季节,因此赏菊成为这个节日的传统之一。
人们会去花园或者公园赏菊,欣赏其美丽的花朵和芬芳的香气。
此外,重阳节还有饮用菊花酒的习俗,人们相信饮用菊花酒可以驱邪消病,增添健康和长寿的气息。
3. 吃重阳糕重阳节人们会制作和享用重阳糕,这是这个节日的一大特色。
重阳糕是用糯米粉和红枣等材料制作而成的。
糕形圆滑,口感糯软,非常美味。
吃重阳糕,象征着追求幸福和美好的生活。
4. 祭祖表孝重阳节也是祭祀祖先的好时机,人们会去扫墓、祭拜祖先,向他们表达敬意和思念。
同时,也是时候探访长辈,陪伴他们度过这个传统节日。
结语:重阳节作为中国传统重要的节日之一,承载着尊敬老人、崇尚长寿的美好寓意。
通过登高远足、赏菊饮酒、吃重阳糕和祭祖表孝等庆祝方式,人们在这一天欢度节日,传承和弘扬着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价值观。
重阳节的举办不仅能拉近亲人和朋友之间的距离,还能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共进。
重阳节是每年的哪一天
重阳节是每年的哪一天重阳节是每年的九月初九。
作为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重阳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不仅是人们祭祖、登高、赏菊的好时机,同时也承载着尊老敬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意义。
据史书记载,重阳节始于汉代,起源于九九重阳的道家讲究。
按照道家的思想,每逢九月初九这个阳气最旺盛的日子,人们应该登高避凉、饮酒观菊,以增进身心健康,祈求福康安宁。
因此,九九重阳逐渐演变为一种节日庆祝活动,并定名为重阳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尊老敬老是一种美德。
而重阳节正是尊老敬老的重要时刻。
人们会趁着这个节日,回家看望年长的父母和长辈,向他们表达孝心和敬意。
有些人会给老人捧上一束鲜花,有些人会为老人准备一桌丰盛的节日美食,有些人会一起登高游玩,一同欣赏秋天的美景。
无论如何,重阳节都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时刻。
另外,重阳节也是祭祖的节日。
在中国文化中,祭祖是一种重要的传统习俗。
人们相信祭祀祖先可以祈福、保佑自己和家人的平安和顺利。
因此,在重阳节这一天,很多家庭会聚在一起,前往祖先墓地,焚香祭祀。
为祖先献上美食和花朵,表达对祖先的崇敬和思念之情。
除了祭祀祖先和尊老敬老之外,登高赏菊也是重阳节的传统活动。
九月初九正是秋高气爽的时候,正是适合登高的时刻。
登高不仅可以放松心情,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同时也是锻炼身体的好机会。
而赏菊则是一种观赏秋天最美的花卉的方式。
重阳节赏菊的习俗也源于道家的讲究,认为菊花具有驱邪避邪的作用,同时也象征着坚贞不屈、高洁纯正的品质。
重阳节是一个传统而庄重的节日,它寄托了人们对于和谐家庭、尊老敬老、传统文化的美好向往。
尽管时代的变迁,但重阳节的意义和价值却没有改变,反而更加凸显。
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往往忽略了陪伴家人的重要性,也渐渐淡忘了对长辈的尊敬和感恩之情。
而重阳节正是给予了我们一个特别的时间,让我们可以放下繁忙的工作,回归家庭,与亲人团聚,共度美好时光。
重阳节也是一个良好的时机,让我们反思现代社会对待老年人的态度。
重阳节的介绍
重阳节的介绍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在这一天,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庆祝和纪念活动。
重阳节起源于古代的斗秋节,经过历史的演变,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传统节日。
本文将为您介绍重阳节的由来、传统习俗和现代庆祝活动。
一、重阳节的由来据史书记载,重阳节起源于唐朝。
当时,民间流传着一种迷信的说法,认为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是一个煞长生的日子,人们会遭到不祥的灾害和疾病的侵袭。
为了讨好神灵,保佑自己的健康和平安,人们在这天会举办各种祭祀活动。
传说唐朝时,有一位名叫黄真伯的道士,他发现在农历九月九日,阴气最盛,人们容易受到疾病侵袭。
为了帮助百姓驱散疫病,黄真伯教导百姓采摘菊花,并佩戴菊花制成的花环。
菊花具有清辟邪恶之气的特性,通过佩戴菊花,信仰者可以保佑自己远离疾病的困扰。
二、重阳节的传统习俗1. 登高远足重阳节,正值秋高气爽,气温适宜,人们喜欢踏青登高。
他们会选择一些山水优美的地方,和亲朋好友一同去唱歌、跳舞、寻觅美食、感受自然的美好。
登高活动象征着追求进步、超越自我,同时也寓意着祈福平安。
2. 邀约亲友重阳节也是一个亲友团聚的时刻。
人们会邀请父母、祖父母、亲朋好友一同共度佳节。
在这一天,亲人们会相互赠送重阳糕,并祝福对方身体健康、幸福长寿。
3. 品尝菊花酒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饮用菊花酒,这是一种传统的习俗。
制作菊花酒的方法很简单,将新鲜的菊花放入白酒中浸泡即可。
菊花具有清热解毒、抗菌的功效,饮用菊花酒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保护身体健康。
4. 打秋季饭重阳节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人们会将丰收的庄稼制成各种美食,如粽子、新米饭等,与家人一同分享。
这也是秋季农作物成熟的象征,所以打秋季饭在农村地区尤为盛行。
5. 佩戴艾叶重阳节,有些地区的人们会佩戴艾叶,这是一种驱邪避灾的习俗。
古人认为艾叶有驱鬼捉妖的作用,戴上艾叶能避免被鬼神侵害,同时也具有辟邪消灾的功效。
三、现代重阳节的庆祝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重阳节的庆祝活动也和现代元素相结合。
重阳传统节日
重阳传统节日重阳节,又称“重九节”、“踏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
这一天,人们会登高望远,祭拜祖先,赏菊、喝菊花酒,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
重阳节具有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特色。
一、重阳节的起源和历史重阳节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尔雅·采草》中对于九月九日的记载,据传说,早在战国时期,重阳节就已经存在了。
重阳节的起源与道教有关,认为九月九日是阴阳交替、阳气渐消,鬼门关大开的日子,人们需要祭祀祖先,祈求平安与吉祥。
同时,由于重阳节是秋天的节日,也有人将其视为庆祝丰收、祈求丰衣足食的时刻。
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也有记载,九月九日是蒲节,人们采蒲叶插在门头或佩戴在身上,以驱邪辟邪。
这一传统也演变成了赏菊的习俗。
二、重阳节的习俗和活动重阳节有许多丰富多样的习俗和活动。
首先是登高望远,人们会结伴登高,欣赏秋天的美景。
登高的目的不仅是远离尘嚣,放松身心,还有祈求健康长寿、追求更高的目标的寓意。
其次是祭拜祖先,人们会在重阳节这天回家祭祀祖先。
他们会整理祖坟,烧香祭祀,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思念之情。
这也是重阳节的核心活动之一,强调了传统家族观念和家庭纽带的重要性。
再次是赏菊,菊花是重阳节的代表花卉。
一到重阳节,人们会去观赏各种品种的菊花,菊花展览会也会举行。
菊花的坚韧和顽强不屈的品质,寓意着人们对生命的珍视和追求。
另外,重阳节还有祈福、登高会、冲垒、赛龙舟等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活动。
例如,在南方一些城市,人们会参加赛龙舟的比赛,庆祝节日的到来。
这些活动丰富了重阳节的内涵,也展现了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
三、重阳节的庆祝方式重阳节的庆祝方式多种多样,各地有各自的习俗。
北方地区,人们会结伴登高,观赏秋景,同时也会食用经过炒制的瓜果坚果等食品,寓意着消除秋燥、保健养生。
南方地区,人们则会拜山祈福、赏菊、观灯等。
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部分地区的重阳节庆祝方式也进行了一定的改变。
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
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正值秋高气爽之时,人们便会庆祝重阳节。
这一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华民族特色的节庆活动之一。
重阳节起源于古代的传说,据说这一天是阳气最盛的日子,人们会聚在一起,以祭祀祖先和祈求祥瑞为主要内容。
这一传统源远流长,在古代文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如今,在现代社会中,重阳节已经发展为一个庆祝老年人、敬老爱老的节日。
传统习俗中,人们会登高乘胜,欣赏秋景。
山间枫叶红艳,菊花盛开,空气清新宜人。
登山活动是重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戴着重阳节专用的花饰,穿着传统的服饰,庆祝这一特殊的日子。
此外,还有一项特色活动是喝菊花酒,菊花酒据说可以驱邪辟邪,带来健康和好运。
另外,和许多中国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特定的食物与之搭配。
传统的重阳糕是重阳节的代表性食物之一,它由糯米、红枣、桂花、核桃等原料制成。
重阳糕外形圆润、口感软糯,寓意着和睦、团圆。
人们在节日期间会互赠重阳糕,以表达对亲朋好友的关爱和祝福。
重阳节对于老年人来说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这一天,子孙会陪伴年迈的父母和祖辈一同度过,以表达对长辈的敬意和关爱。
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共进午宴,享受天伦之乐。
这种传统的家庭观念和家庭价值观在中国文化中扎根深厚。
尽管如今的社会风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节日的庆祝形式也有所调整,但重阳节对于人们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庆祝重阳节,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敬老爱老的价值观的延续。
在现代社会,老年人开始更加重视健康和幸福的生活,这一节日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机会,以表达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怀。
总之,重阳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无论是传统的庆祝方式还是现代的改变,重阳节都体现了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爱,同时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
让我们在每年的重阳节,一同庆祝,传承和弘扬这一美好的传统节日。
重阳节
上海豫园于重阳节办菊花会,以新巧、高贵、珍异三项评分定高下。 浙江绍兴重阳节互相拜访,除非亲友家有丧事,才往灵前哭拜。桐庐县九月九 日备猪羊以祖,称为秋祭。同时也在重阳节绑粽子,互相馈赠,称为重阳粽。 古代江浙一带,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 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
这一天仙长把桓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
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他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辟邪用法, 让他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接上
桓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 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 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 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桓景手持降妖宝 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 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另外,在中原 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后来到1989 年重阳节被立为老人节!
重阳节
重阳节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 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
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
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 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日里祭祖的四大
节日。2012年12月28日,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历史渊源
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 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 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的 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 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后世 的重阳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如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见古 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丝马迹。古人长将重阳与上巳或寒食、九月九与三月三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 汉刘歆《西京杂记》称:“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此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上巳、寒食与重阳 的对应,是以“大火”出没为依据的。 随着人们谋生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时间有了新的认识,“火历”让位于一般历法。九月祭火的仪式衰 亡,但人们对九月因阳气的衰减而引起的自然物侯变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
重阳节传统节日
重阳节传统节日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以表达对老年人的敬意和祝福。
重阳节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更是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价值观在社会上的具体体现。
本文将从重阳节的起源、庆祝活动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探讨。
重阳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中国古代。
据史书记载,重阳节最早的由来与《易经》有关。
《易经》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神秘哲学典籍,其中有"天地正位,万物传序"的理念。
古人相信“九”是阳数中的最大数,代表着‘尊贵’和‘长寿’。
因此,农历九月九日这一日子被定为重阳节,人们在这一天一起登高望远,祈求健康长寿。
重阳节的庆祝活动丰富多样,不同地区有着略微不同的习俗。
最为普遍的活动是登高。
登高是重阳节的重要传统之一,人们会结伴登山,赏秋景,放风筝。
登高寓意着远离疾病和不吉利的事物,象征着欢乐和幸福。
此外,人们还会佩戴菊花或者制作菊花饼,以菊花的芬芳和美丽来迎接佳节。
有些地方还会举行康乃馨插花比赛,展示花艺的魅力。
此外,还有一些地方传统的庆祝方式,如亲友聚会、吃重阳糕等,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重阳节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观念。
中国自古以来就崇尚尊敬长辈和关注老年人的生活。
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常常会去看望祖父母、老师或者陪伴年迈父母,表达对长辈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重阳节也是关爱老人的日子,虽然现代生活快节奏,但人们依旧会给老人送上关怀和祝福,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重阳节还有一个传统活动是给长辈戴上艾草,这被认为能驱邪和祛除疾病,象征着对他们的健康和幸福的祝愿。
重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尊重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环。
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价值观的变迁,重阳节的庆祝方式也在逐渐改变。
然而,无论庆祝方式如何变化,重阳节都承载着中华民族对长辈的尊重和慈爱之情。
它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个人们情感交流和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
关于重阳节的相关知识
关于重阳节的相关知识
重阳节,也叫重九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它的日期在农历九月初九,因此得名“重”阳。
以下是关于重阳节的相关知识:
1. 起源:重阳节起源于中国古代,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传说在这一天,九个阳气最旺盛,可以辟邪驱瘟,驱逐疫病。
2. 九的象征意义:重阳节的九有吉祥、长久、永恒的寓意。
在中国文化中,九被认为是最大的单数,具有独特的祥瑞之意。
因此,重阳节被视为吉祥的日子。
3. 传统习俗:人们在重阳节有多种传统习俗。
最常见的是登高远足,又称为“登高会”。
人们登高山峰,远离疾病和厄运,迎接健康和好运。
此外,还有佩戴菊花、插茱萸、饮菊花酒、赏菊花等活动。
4. 吃重阳糕:重阳节有一种特色的食品叫做“重阳糕”。
它是用糯米、红枣、莲子、核桃等材料制成,形状圆润,寓意团圆。
人们相互赠送重阳糕,表达祝福和思念之情。
5. 重阳诗歌:诗歌在重阳节也有特殊的地位。
在唐代,重阳节是诗人们创作和吟咏的重要主题。
有不少重阳诗歌流传至今,如杜甫的《重阳》、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
6. 重阳孝敬:由于重阳节被认为与老年人有关,所以这一天也被视为孝敬长辈的好时机。
人们会探望长辈、给长辈送上礼物,表达孝敬和敬老之情。
总之,重阳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厚意义的节日之一。
它是人们追求健康、吉祥和长寿的象征,也是人们重视家庭团聚和孝敬长辈的节日。
重阳节是什么节
重阳节是什么节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阳历十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以纪念这个古老而祥和的节日。
重阳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中国汉代,它既有祭祖的文化内涵,又有欣赏秋景的乐趣,被视为老人的节日。
一、重阳节的历史渊源重阳节起源于汉代,最早见于《论语》。
据史书记载,汉代时,国内瘟疫流行,而在九月九日这一天,百病会发作,增加了人们的伤亡。
后来,汉代文人屈原写下了一首著名的《九歌》,通过歌词表达了对神灵的愿望,祈求消灾免疫。
从此以后,每年的九月初九成为了避邪祈福之日,也是重阳节的起源。
二、重阳节的习俗与庆祝方式1. 登高望远:重阳节是秋天的节日,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所以重阳节当天人们喜欢登高望远,欣赏秋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登高不仅有身体锻炼的效果,还可以放松心情,放飞自我。
2. 赏菊花:菊花是重阳节的象征之一,人们会赏菊花,欣赏其盛放的美丽。
在重阳节的时候,各地会举行盛大的菊花展览,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赏。
3. 喝重阳酒:重阳节有饮酒的习俗,人们会喝一种特制的菊花酒,相信这种酒可以驱邪防病,为全年的健康保驾护航。
4. 吃重阳糕:重阳节当天,人们还会吃一种特制的糕点,称之为"重阳糕"。
重阳糕由糯米粉和其他配料制作而成,形状圆润,寓意团圆和祈福。
5. 给长辈敬重阳礼:重阳节是尊老爱幼的节日,人们会给长辈敬献贺礼,表达对老人的敬爱之情。
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也是对家庭和谐、尊重传统的一种展示。
三、重阳节的寓意与价值重阳节蕴含着尊重老人、传承文化的公德和家庭美德。
中国人讲求"老而益壮"的观念,传统文化中把老年人视为贤者,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智慧。
重阳节提醒人们要敬老爱幼,关心家庭,珍惜时间,并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重阳节也是中秋节后的第二个重要节日,代表着收获的季节。
正值秋天,收获的季节意味着丰收和希望。
重阳节是哪一天
重阳节是哪一天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日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
11 重阳节的历史渊源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
据现存史料及考证,上古时代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的活动;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
111 重阳节的名称演变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
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
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重阳”之名最早出自《易经》,书中把“九”定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
112 重阳节的传统习俗1121 登高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
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登高“辞青”也是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
1122 吃重阳糕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
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1123 赏菊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
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
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
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1124 饮菊花酒菊花含有养生成分,晋代葛洪《抱朴子》有南阳山中人家饮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寿的记载。
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
关于重阳节的简介_重阳节
关于重阳节的简介_重阳节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庆祝。
重阳节也被称为“酒节”、“老人节”,是与祭祖、祈福寿、登高赏秋等活动密切相关的节日。
本文将从重阳节的起源、传统习俗、食品文化等方面进行介绍,带大家一起了解这个富有魅力的节日。
重阳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
相传当时有一位名叫屈原的爱国诗人,在九月初九这天,因政治斗争失败而跳江自尽。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每年九月初九都会举行祭祀活动,祈求吉祥、消灾延寿。
久而久之,这一活动逐渐演变成了重阳节的形式。
重阳节早期主要是老年人的节日,因为在古代观念中,九九是阳气最盛的日子,被认为能够驱邪、增福、延寿。
在重阳节这一天,中国的传统习俗非常丰富多样。
首先,许多人会同亲友一起登高赏秋。
登高是重阳节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之一,不仅能够欣赏到秋天的美景,也有助于锻炼身体。
其次,人们还会采摘菊花,称为“插茱萸”。
插茱萸源于唐代的民间传说,因为茱萸树据说可以辟邪,保平安。
此外,重阳节还有赏菊、赛龙舟、吃重阳糕等习俗。
重阳节的食品文化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有一道必不可少的食物,那就是重阳糕。
重阳糕是一种传统的糕点,有圆形、方形、扇形等多种形状。
它的制作原料主要有糯米、小米、红枣、核桃等,口感软糯,有一种独特的香甜味道。
相传食用重阳糕可以驱邪、辟灾,同时也有祈求长寿、康健的意义。
除了重阳糕,人们还会品尝各种以菊花为原料的菜肴和茶饮,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氛围。
随着社会的变迁,现代人对于重阳节的关注度逐渐增加。
在现代社会中,重阳节不再仅仅是老年人的节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这个传统节日,并将这一天作为表达孝敬、关爱父母的好时机。
一些志愿者也会组织活动,去养老院陪伴孤寡老人,为他们带去温暖和关怀。
这一切都体现了对长者的尊重和关爱,也使重阳节的意义更加丰富多样。
总的来说,重阳节是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
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又称为“踏秋节”、“登高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人们秉持着崇敬长辈、展望美好未来的心情,同家人、亲友共度这一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登高祭祖、赏菊、饮菊花酒,各地也有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重阳节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更寄托着人们的家国情怀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一、重阳节的由来重阳节起源于中国古代,源远流长,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相传,重阳是在秋天的第九个阳日,也是由于“重九”的谐音而得名的,寓意吉祥美好。
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被视为一个吉祥的数字。
这一天人们信奉九这个数字能够辟邪、招财,因此重阳节也成为祛病消灾、祈福吉祥的佳日。
据古籍记载,重阳节最初被视为驱邪避凶的日子。
古人认为九月九日是阴阳气交汇的时刻,邪气最旺,因此要登高远离邪气,同时还会饮酒、佩茱萸等来祛除疾病。
此后,登高和远离瘟疫成为了庆祝重阳节的传统习俗。
二、重阳节的庆祝方式重阳节的庆祝方式丰富多样,各地都有一些独特的习俗传承至今。
主要包括登高、祭祖、赏菊、饮菊花酒等。
登高是重阳节最为重要的庆祝活动之一。
人们踏秋登山,不仅可以放松身心,享受大自然的美景,还可以远离疾病,祈求平安和健康。
各地的登高胜地琳琅满目,如黄山、庐山、峨眉山等,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观光。
祭祖也是重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一天,人们会整理祖先的墓地,并上香、烧纸钱,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思念之情。
祭祖让人们感受到家族的温暖和凝聚力,传承家庭的优良传统。
重阳节期间,菊花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赏菊已有悠久历史,人们会前往菊花展览园区,欣赏各式各样的菊花艺术品,并通过赏菊来陶冶情操、寄托悲欢。
同时,人们还将菊花酿制成酒,称为“菊花酒”。
菊花酒不仅有醉人香气,还有着祛病健身的功效。
三、重阳节的文化意义重阳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代表着人们对长辈的敬仰与关爱,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希望。
首先,重阳节是尊敬长辈的重要时刻。
中国文化强调尊敬长辈,重阳节成为了表达对长辈敬意的好机会。
重阳节的节日意义及目的
重阳节的节日意义及目的农历九月初九是我们中华民族又一个传统佳节重阳节。
重阳节,又称“踏秋”,汉族传统节日。
下面是我整理的重阳节的节日意义及目的,欢送大家阅读共享借鉴,盼望对大家有所协助。
更多重阳节相关内容引荐↓↓↓重阳节的习俗禁忌重阳节是怎么来的重阳节的寓意是什么重阳节为什么要叫重阳节重阳节的节日目的1、祈福:如今人们过重阳节的目的就是为了祈福平安、祈福祥瑞、祈福好运、祈福安康,所以即便如今重阳节不是法定节假日,但民间照旧会庆祝重阳节,并保存了登高祈福、吃重阳糕、喝菊花酒、飨宴祈寿、晒秋、佩戴茱萸等等习俗,根本缘由就是为了到达祈福的目的。
2、表达对天象鬼神的敬畏:重阳节最起先出现的目的就是表达对天象鬼神的敬畏,所以每当重阳节到来的时候,古人们都会祭祀天神、祭祀祖先。
直到今日祭祀鬼神的事情已不常见了,只有在个别地区会祭祀鬼神,但重阳节最初的节日目的照旧被人们牢记着。
重阳节的节日意义每到重阳节降临之际,子女回家陪爹妈“唠唠”、帮父母“买买”;相关部门组织开展多样化活动,给老年群体送暖和、送快乐;志愿者给须要协助的老人们供应力所能及的关心……现代文明社会的一幕幕温馨风景,总让人受到由衷的感染和鼓舞。
尊老、爱老、孝老终究不行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而须要持之以恒的行动,因而重阳节的仪式感虽然可以有也应当有,但其意义明显更在于常态性尽孝的“友情提示”。
农历九月,不仅金秋风光迷人,而且适逢收获季节,被大家普遍视为一年中的最美月份。
收获之际当思回馈、感恩,九月重阳提倡敬老,这样的“应景”可谓既恰如其分又专心良苦,凸显出知恩图报的朴实品德。
“子欲养而亲不待”,古人的这一感慨不少人都感同身受,更提示大家尽孝当趁早,真正将敬老孝心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注意平常的尽力而为和一贯表现,而不能止于某个节日或者有时想到时才行动,以免留下难以弥补的缺憾。
经济社会不断开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老年人各方面的诉求更加多样化,养老实力和条件得到相应改善,无疑也对尽孝提出了更高要求。
重阳节的来历及风俗
重阳节的来历及风俗重阳节,又称重阳节、重阳日、重阳祭,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也就是阳历的十月初一,是重阳节的正式日期。
在这一天,人们以饮菊花酒、登高、赏菊、佩插茱萸等方式来庆祝节日。
本文将从重阳节的起源和历史背景、重阳节的主要风俗习惯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重阳节的起源和历史背景据记载,重阳节起源于中国古代,可追溯至公元前104年的汉朝时期。
这个节日的由来与一位古代文人孟子有关。
据传,孟子的母亲喜欢在九月九日登高祈福,因此这一天被视为孝敬老人的节日。
后来,这一传统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全民性的节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数字九被视为吉利的数字,被认为能够辟邪驱邪,有祛病延寿的作用。
在“九九重阳节”之际,人们相信这一天前往高处登山,并佩戴茱萸、饮菊花酒,能够驱除疾病,祈求长寿。
二、重阳节的主要风俗习惯1. 登高赏菊:重阳节的最主要的活动之一是登高。
人们相信登高可以达到理想的境界,并带来好运。
而在登高的同时欣赏菊花,更是重阳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许多公园、山脉都会举办赏菊活动,吸引了许多游客前往观赏。
2. 饮菊花酒:饮菊花酒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之一。
传统的饮菊花酒是以菊花泡制的,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现代人则常以菊花泡茶来取代酒类,以降低饮酒过量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3. 佩插茱萸:茱萸是一种有香气的植物,被认为可以驱邪、辟邪和消除疾病。
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佩戴茱萸或将茱萸插在帽子上,以祈求平安和健康。
4. 吃重阳糕:重阳节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吃重阳糕。
重阳糕是一种特制的糕点,由糯米粉、豆沙、核桃仁等材料制成。
人们将重阳糕分给亲朋好友,以表示祝福和团结。
5. 群体健身活动:重阳节还是一个群体健身的好时光。
许多地方会组织一些群体活动,如广场舞、太极拳等,让人们在欢笑与运动中共同庆祝节日。
重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习俗风情。
人们在这一天通过登高、赏菊、佩插茱萸等方式,向秋天的丰收表示感恩,并祈求健康、快乐和长寿。
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
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它定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
重阳节起源于古代中国,是古老的敬老节。
这个节日已经被中国人民发扬光大,成为了一个家庭团聚、感恩敬老的节日。
重阳节的习俗丰富多样,其中最重要的习俗之一是登高远足。
登高远足是重阳节的传统活动之一,而在中国的山区,这一活动更是深入人心。
人们在重阳节这一天,纷纷走出家门,到郊外和名山大川欣赏秋景,同时也是为了庆祝秋天的丰收。
登高远足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舒缓压力,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宏伟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此外,重阳节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是赏菊。
重阳节正值菊花盛开的季节,人们喜欢去园林、花坛观赏各式各样的菊花。
菊花因其坚韧不屈的品质,被人们视为忠诚、坚强和纯洁的象征。
重阳节的时候,人们会互赠菊花,用菊花表达感激之情,并祈求长寿和幸福。
此外,重阳节还有一项独特的活动,那就是佩戴茱萸。
茱萸是中国的一种传统草药,具有驱邪、避灾、祈福等寓意。
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将茱萸插在衣服上或者佩戴在身上,以驱除灾难,祈求健康和平安。
重阳节的传统食品也非常有特色。
人们喜欢吃一道叫做重阳糕的糕点。
重阳糕是一种由糯米粉和各种馅料制成的糕点,口感软糯,香甜可口。
吃重阳糕已经成为了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之一,它象征着甜蜜和吉祥。
重阳节也是一个寄托思念的节日。
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祭拜祖先,扫墓祭奠逝去的亲人。
这个习俗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于祖先的敬仰和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重阳节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是一个反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窗口。
它凝聚了中华民族对于家庭、敬老、和谐的价值观念,传承了中国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重阳节的庆祝活动丰富多样,无论是登高远足还是赏菊,都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总而言之,重阳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节日,它代表了中华民族对于敬老、团聚、和谐的追求。
这个节日丰富多彩的习俗和活动,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也让人们感受到了秋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宏伟。
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
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或“登高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人们会在这一天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表达对老年人的敬重和祝福,同时也是展望未来、追求健康长寿的时刻。
本文将从重阳节的起源、习俗和内涵等方面进行论述。
重阳节起源于怀念、缅怀故人的传统节日。
相传战国时期,有一位名叫屈原的诗人和政治家,他因忠诚而被贵族排斥,最终选择投江而死。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忠诚和才华,在每年九月初九这一天,登山祭拜、赏菊花等活动成为了传统。
这种缅怀故人的方式逐渐成为了重阳节的重要习俗之一。
据史书记载,重九节最早出现在汉朝时期。
当时,九是最大的单数,被视为吉祥的象征。
汉朝以后的几百年里,重阳节逐渐流传开来,并发展出了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和习俗。
在这一天,人们会登高赏景,祭拜祖先和故人,饮用菊花酒,佩戴茱萸、菊花等象征幸福和长寿的物品。
这些活动既具有纪念故人的意义,也是人们祈求吉祥和健康的方式。
重阳节的内涵丰富多样,既有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爱,也强调了追求健康和长寿的价值观。
在中国文化中,老年人被视为智慧和经验的象征,他们承载着家族的传统和价值观。
因此,重阳节成为了人们表达对老年人敬重和感激之情的重要时刻。
许多人会邀请父母或者长辈一同登高赏景,展示子女的孝心和敬意。
此外,重阳节也被视为一个寄托美好愿望的时刻,人们会祈求健康、幸福和长寿。
重阳节的习俗和活动因地区而异,但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和民俗文化。
在南方地区,人们喜欢登山、赏菊等活动,而北方地区则更注重家庭聚会和祭拜祖先。
无论是哪种方式,重阳节都成为了人们团聚、感恩和祈福的时刻。
总之,重阳节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庆祝活动。
人们借此纪念故人、表达敬意,同时也展望未来,追求健康长寿。
重阳节不仅是人们传承友情和家族情感的时刻,也是传统文化的生动体现。
让我们共同珍惜这些传统节日,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价值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阳文学秋登兰山寄张五(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与杨府山涂村众老人宴会代祝词(佚名)重九江村午宴开,奉觞祝寿菊花醅。
明年更比今年健,共把青春倒挽回。
九月十日即事(李白)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齐山登高(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重阳席上赋白菊(白居易)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白霜。
还似今朝歌舞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蜀中九日(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九日作(王缙)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九日(杨衡)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韦安石)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辛弃疾)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
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相关文章浮生拾慧---重阳 (黄廷法 文)中国民俗之中,重阳应是最古老的节日了,查其源头,可于《易经》中找到其得名由来。
《易经》中称九为阳数,农历九月九日自然是重阳之日了。
重阳节为中国古人所创设的节日,无一不意蕴丰饶,皆能体现出古人尊天地,敬鬼神,亲君师,孝宗祖,重亲朋的人本思想。
其实也正因这种内在文化暗合着人伦道德,顺应着君主思想,才得以在几千年的封廸社会里扎根形成幵发扬光大,从而完成了其丰富的文化和民俗体系。
资料显示,重阳得名于易,始于春秋,关于汉,至唐时又被钦定为国家正式节日,算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然幵未受到地域和民族差异的影响,各地庆祝活动和仪式也大同小异,比如登高进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形式,天下一统,有王摩诘之“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孟浩然之“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等诗作为证。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里的节日,更多地糅合迚了丰富的情感成分。
七夕之夜,家家举首望明月,牵得红丝千万条。
姑娘们在这一天里格外用心,期盼着能结得个好姻缘,或者能获得一双灵巧的小手。
八月里有个仲秋,是万家团圆的日子,可古人受脚力的限制,很难完成今人夕发朝至般的快乐团聚,是以会有无数的天涯游子会在这一日里“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九九重阳,相聚在一起的家人欢庆春种秋收和家人团圆的幸福,但游子们更会在这一天里万般伤情。
遥念万山隔阻的父母兄弟妻儿,感叹登高的队伍里却没有自己的影子,也只能于千里之外遥寄相思了。
察今人所创立的节日,多显出今人内心的浮躁,这一点在我的《玫瑰》小传里有所论述,譬如教师节,譬如护士节、母亲节,再譬如地球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皆因平时损毁、忽视、冷落过多,才廸节以试图拯救和回归。
而所承袭的所有的为老祖宗们所创立的节日,却都朴素与华美幵具,像一个个镶嵌在日历中的符号,召唤着我们感情的一次次回归,能够让我们浮躁的心灵得到短暂的休憩与安宁,让荒芜的情感能变得细腻与葱茏。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汉族传统节日。
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进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寽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进,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登高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进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吃重阳糕 与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
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
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
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
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寽。
饮菊花酒 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
魏时曹丕曾在重阳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寽。
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寽的事。
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
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
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
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
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幵能消积食,治寒热。
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
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其一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
《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
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
”“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
”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寽。
”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寽之俗。
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
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
《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幵籍野饮宴。
”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
”求长寽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其二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
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即心宿二),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东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
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
如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丝马迹。
古人长将重阳与上巳或寒食、九月九与三月三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
汉刘歆《西京杂记》称:“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
”上巳、寒食与重阳的对应,是以“大火”出没为依据的。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作者:马圣雪学校:灵武市第一中学班级:高二(20)班历史沿革重阳节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
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乢》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
九为阳数,而日月幵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魏晋时期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
唐朝时,重阳节才被定为正式节日。
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幵且在节日期间迚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到了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庆祝,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
到了清代,这种风俗依旧盛行。
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中国政府在1989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敬老节”。
全国人大常委会2012年12月28日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九九重阳节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
老年节入法更加凸显敬老爱老尊老助老的重要性。
河北香河县九月九日,有姻亲兲系的家庭会互相送礼,称为“追节”。
永平府以重阳的天气占未来晴雨。
重阳节若下雨,这几个日子也都会下雨。
典周县境内无山,县民多于重阳节上城楼登高。
山东昌邑北部人家于重阳节吃辣萝卜汤,有谚语道:“喝了萝卜汤,全家不遭殃”。
鄄城民间称重阳节为财神生日,家家烙焦饼祭财神。
邹平则在重阳祭祀范仲淹,旧时,染坊及酒坊也在九月九日祭缸神。
滕州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忌回娘家过节,有“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娘”的说法。
陕西西乡县重阳节,亲友以菊花、菊糕相馈赠。
士子以诗酒相赏。
据说妇女此日以口采茱萸,可以治心疼。
陕北过重阳在晚上,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场。
晚上月上树梢,人们喜爱享用荞面熬羊肉,待吃过晚饭后,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爬上附近山头,点上火光,谈天说地,待鸡叫才回家。
夜里登山,许多人都摘几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儿的头上,以之避邪。
重阳节,江苏南京人家以五色纸凿成斜面形,连缀成旗,插于庭中。
长洲县重阳节吃一种叫做“骆驼蹄”的面食。
无锡县重阳节吃重阳糕、九品羹。
上海豫园于重阳节办菊花会,以新巧、高贵、珍异三项评分定高下。
浙江绍关重阳节互相拜访,除非亲友家有丧事,才往灵前哭拜。
桐庐县九月初九备猪羊以祖,称为秋祭。
同时也在重阳节绑粽子,互相馈赠,称为重阳粽。
古代江浙一带,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
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
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觃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