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近代篇高考聚焦中外关联专题2近代中西启蒙思想的比较
(通用版)2016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模块二 世界古代、近代篇 第三步 中外关联课件
[解析 ] 观察图片结合所学可知,太和殿是明清时期中国皇 宫的一部分,白金汉宫是英国皇室所在地,唐宁街 10 号是 英国首相官邸所在地,都属于政治建筑,故选 D 项。A、B、 C 三项都只是针对其中一幅图片分析的,排除。
欧洲启蒙思想与明清之际进步 思潮的差异
1.社会条件 (1)政治条件:中国封建制度虽然渐趋衰落,封建君主专制却 空前强化,封建统治仍十分稳固,资产阶级尚未形成;而西 欧已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封建统治风雨飘摇,资产 阶级力量壮大。 (2)经济条件:明清之际商品经济虽有发展,但统治者推行重 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 义萌芽的发展;而欧洲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
中 国
政
治
经
济
思想文化 (1)自由主义和社 会主义思潮成为 思想界的主流 (2)科学方面,这 一时期物理学和 生物学都取得了 重大的科学成就, 两次工业革命先 后兴起,科技发 明层出不穷
西 方
(1)资本主义代议制 度进一步发展和完 善,如法国共和政 体的确立及德国君 主立宪制的确立等 (2)国际工人运动兴 起,经历了由空想 社会主义到科学社 会主义,由理论到 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的实践尝试
(1)19世纪中期, 欧美各国工业革 命基本完成,工 业资本主义得以 发展。世界市场 初步形成 (2)19世纪末20世 纪初,第二次工 业革命方兴未艾, 垄断组织形成, 世界市场最终形 成
(2015· 长春三模 )维多利亚女王 (1837- 1901 年在位 )为 大英帝国的君主,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于 1861 年至 1908 年 ) 则是大清国的实际统治者,两人的统治时间大致同时,其统 治时间交叠达四十余年之久,这一期间 ( C ) A.英国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无可争议的工 业霸主 B.大清帝国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 C.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日臻完善,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 政治制度之一 D.大清帝国镇压了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维护了国家的 团结和稳定
2018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外关联视角 主题2 近代史的中外关联视角优选PPT课件
英国而不是中国的原因,可以推出其发生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故D项正确。
123456
解析 答案
2.(2017·湖南长沙一中高三月考)1832年英国议会报告指出:鸦片税是按 成本301.75%的税率征收,印度因财政需要无法摒弃它,而且它主要由 外国消费者承担。正因为如此,英国政府
√A.纵容英国烟贩对华走私鸦片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毛 泽东思想形成并发展
2.两次工业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项目
对中国的影响
两次鸦片战争导致中国的社会性质、矛盾、革命任务与性 政治
质、对外政策发生巨变;引发太平天国运动
第一次
近代工业产生(洋务企业、民族企业);被迫卷入资本主义
工业 经济 世界市场;自然经济逐步瓦解,社会生活开始变化,洋务
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
内容
抨击君主专制,提倡注重实际, 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未明确提 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 完整的理论体系
批判封建制度,并为之设计了 一套政治方案,形成了完整的 理论体系
影响
对当时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 作用,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 论基础
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 动员,极大地推动了欧美资产 阶级革命,对亚洲革命运动也 起了鼓舞作用
上下,而在市场宽度(远距离商品贸易开展情况)和深度(不同地区价格差异
的标准差)上,中国似乎更胜一筹。上述论证过程能够说明
A.工业革命应该发生在英国,而不是中国
B.工业革命应该发生在中国,而不是英国
C.政治制度是工业革命发生的必要条件
√D.英国工业革命由多种复杂因素促成
解析 据材料可知就市场因素而言中国更胜一筹,结合所学工业革命发生在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冬天到了,兔子越来越少,猎人们的收成也一天不如一天。而那些服务时间长的老猎狗们老得不能捉到兔子,但仍然在无忧无虑地享受着那些他们自以为是应得的大份食物。终于有一天猎人再也不能忍受,把他们扫地出门,因为猎人更需要身强力壮的猎狗……生活真是有趣:如果你只接受最好的,你经常会得到最好 的。
高中高考历史复习 近代世界历史二轮复习考点整理
近代世界---历史二轮复习考点整理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考向定位(1)通过分析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中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
(2)理解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实质。
(3)加强纵比、横比。
如与中国维新变法运动、新文化运动,与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比较。
(4)注意启蒙运动提倡的“天赋人权”、“自然平等”、“主权在民”、“社会契约”等原则有力地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对构建人文精神和和谐社会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序号考点课标要求考点解析(1)文艺复习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1、时间:14---17世纪2、背景:(1)14、15世纪,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2)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与教会的神学统治发生矛盾(一方面,资产阶级要求创造财富,追求现世的享乐;一方面,教会主张禁欲主义、祈求来世幸福)(3)意大利保存了古希腊罗马文化遗存3、核心----人文主义(①含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要求巴人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②表现:追求现实主义、提倡享乐主义,反对禁欲主义;崇尚科学理性,反对禁欲主义)4、斗争矛头------教会的禁欲、腐败(非宗教本身)5、成就:(1)14世纪,首先在文学领域表现出来文学三杰:但丁《神曲》、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薄伽丘---《十日谈》---短篇小说集(2)15世纪美术领域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6、过程:(1)从意大利开始,16世纪以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英国的莎士比亚----著名的戏剧家)(2)从文学艺术领域扩展到科学领域7、评价:(1)实质:是一场宣传资产阶级思想的思想解放运动(2)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3)冲击了宗教神权的束缚(2)宗教改革16世纪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1、背景(1)直接原因-------天主教的神权统治计划社会矛盾。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18讲高频热点主题串讲 主题五 近代中西方思想的交流与碰撞
主题五近代中西方思想的交流与碰撞1.明清之际科技东传与儒学思想对启蒙运动的影响。
2.近代中国中西思想文化的交流(1)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十月革命对中国近代革命的影响。
(2)维新思想对中西方文化的认识及学习西方的思想。
(3)新文化运动对中西方文化的态度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三民主义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影响。
3.西方人文精神的兴起与发展(1)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内涵与近代社会的进步。
(2)宗教改革与人文精神的发展。
(3)启蒙运动的内涵与人文精神的成熟。
■真题回扣考向1近代中外社会思潮交融与碰撞中对历史事物描述、阐释、评价的能力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有不少学者对爱因斯坦的学说持怀疑态度。
1919年,英国科学家爱丁顿对日全食的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引起巨大轰动,世界范围的爱因斯坦热接踵而至。
荷兰、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先后邀请他前往讲学。
在中国,梁启超发起成立的讲学社曾拟邀请爱因斯坦来华讲学。
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亦发出邀请,并得到其本人应允。
虽然爱因斯坦因故未能成行,但相对论却在中国广泛传播。
从1917年到1923年,各种报刊登载相对论的论著、译文、通讯、报告和文献不下百篇,出版译著15种左右。
——摘编自阿尔布雷希特·弗尔辛《爱因斯坦传》等材料二爱因斯坦热在中国方兴未艾之际,正是国内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问题论战正酣之时。
以梁启超为代表的部分知识分子认为,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明,前者以道德文明为核心,后者以科学精神为核心。
梁启超前往欧洲考察一年多,1920年回国后写道:“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
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
好像沙漠中失路的旅人,远远望见个大黑影,拼命往前赶,以为可以靠他向导。
那知赶上几程,影子却不见了,因此无限凄惶失望。
影子是谁?就是这位‘科学先生’。
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我们可爱的青年啊,立正!开步走!大海对岸那边有好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破产,哀哀欲绝地喊救命,等着你来超拔他哩!我们在天的祖宗、三大圣(孔子、老子、墨子)和许多前辈,眼巴巴盼望你完成他的事业,正在拿他的精神来加佑你哩。
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近代篇高考聚焦中外关联专题3近现代东西方的民族主义课件0528342
二、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 1.含义:反对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争取民主权利;发 展经济,改变国家极度贫穷的状况;发展科学文化,促进思想解放、社会文明 的进步。 2.特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紧密相连,本质是民族认同感和为民族 富强而奋斗的精神。 3.兴起原因 (1)西方的殖民侵略使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重,这是民族主义不断高涨的重要 原因。 (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是促进民族主义兴起的文化基础。 (3)西方民族主义思想的传入。
史料分析
一、欧洲民族主义的兴起 材料 在民族主义的感召和激荡下,英、法等民族国家先后建立。到19世纪 前期,民族主义在西欧、北美取得了辉煌胜利,并为传播到整个欧洲乃至世
界奠定了基础。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业化、现代化的迅猛进展,欧美各
国原有的民族国家内的市场已容纳不下急速膨胀的生产力。于是,这些国家 利用人民的民族主义情结,狂热地宣扬本民族优越论,打着“传播文明”和
(3) 三民主义 —— 民族主义的发展 : 孙中山深化了民族主义概念 , 将民族主义扩展到民
权、民生 ,辛亥革命后 , 提出了五族共和的思想 , 国民大革命时期又进一步提出了明确 的反帝主张。 (4) 抗日战争 —— 民族意识的高涨 : 随着日本侵华的不断加剧 , 中国的民族意识进一步 强化,形成高潮,伴随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民族意识也达到了空前的觉醒。
二、中国近代的民族主义 材料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和国家学说的倡兴始于 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时 期,民族与国家的内忧外患更甚,人们强烈要求用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及先进 的科学技术改造中国。但是,这一时期西方国家的许多政治、经济、文化的 弊端也暴露出来 ,使得当时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开始注意中国发展中应当避 免的问题。于是在“救亡”与“救国”的相互推进中,时人有一个对西方民 族国家思想和西方文化正反两面性的认识深化的问题 ,并由此产生出在国家 与民族认同问题上逐步具有的中国特色的认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近代仁人 志士积极探索民族国家的重建途径 ,创造性地提出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相统 一的思想,并以此为核心构建近代中华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新的 一致性。 ——李禹阶《华夏民族与国家认同意识的演变》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模块三 中国近代篇 第三步 中外关联
工业 化的 次序
西方
工业化先是从 轻工业如棉纺 织业开始,再 发展重工业
中国
洋务企业一开始就 发展重工业,轻工 业是辅助,民族工 业以轻工业为主, 工业结构极不合理
(2015·高考浙江卷)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 丝,冀获暴利。此既为出口大宗,适光绪九年(1883 年)外国 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敝。由是尽 丧其资,波及全国,钱庄分设各地者,纷纷倒闭,而胡氏一 蹶不振。”在该学者看来,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是( D ) A.没有投资近代工矿企业 B.买办商人势力的恶性竞争 C.金融业形势发生了变化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部的莫斯科中山大学。1928 年 9 月,苏联将莫斯科中山大学与
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部合并,改名为“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
学”。苏联更改校名是基于中国( C )
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B.北洋军阀统治基本被推翻
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解析] 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28 年 9 月”“苏联将莫斯科 中山大学与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部合并,改名为‘中国劳动 者共产主义大学’”。革命统一战线建立于 1924 年 1 月, 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 A 项。1926 年,国民政府进行北 伐,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与题中两次改 名无关,故排除 B 项。1927 年 4 月和 7 月,蒋介石和汪精 卫先后发动反革命政变,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 败,中国革命转入低潮,为了帮助中国革命,苏联作出了题 干所述举动,故选 C 项。1934 年 10 月,红军第五次反“围 剿”失利,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 D 项。
和会外交失败
重大 史实
世界
政治:一战和十 月革命,巴黎和 会与华盛顿会议 文化:现代艺术 兴起,电影迅速 发展
(最新版)高考文综历史高频考点(近代向西方学习的社会思潮)
(最新版)高考文综历史高频考点
(近代向西方学习的社会思潮)
中国近代前期的思想解放潮流是伴随民族危机日益严重而逐渐发展和深化的过程,围绕的主题是: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机。
抓住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三大特征,四个阶段。
三大特征:一是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相联、启蒙和救亡相联,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二是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历程。
三是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如新思想的萌发、洋务运动)到主动选择(如辛亥革命)的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四个阶段: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
从戊戌变法到20世纪初,资产阶级学“制度”(走日本人的路、辛亥革命后,走美国人的路)。
1915—1919年,资产阶级学“思想文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
[精品]新高考历史高中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教案专题史近代世界及答案
高中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教案指导思想: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史观,以史为鉴,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原则:纵横比较,点线面体;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注意问题:一、横向:阶段特征的整合横向整合即以纵向时间为依据,将教材内容中交叉的知识点进行重新整合,勾勒出横向的链式结构,在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它不是对教材知识的简单罗列和重复,而是注重历史知识之间的关联性。
横向整合,首先要正确划分历史分期①按照时间的标准,人类历史可以划分为三阶段(古代、近代、现代),史界通行的三个阶段的划分是:中国古代史从远古时期到1840年,近代史从1840年到1949年,现代史从1949年至今;世界古代史从远古时期到1640年,近代史从1640年到1917年,现代史从1917年至今。
②按照生产关系的标准,人类历史可以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
③按照生产力的标准,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耕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然后根据历史阶段划分,从政治、经济、文等方面归纳相应阶段的具体史实,分析各方面特征,最后归纳历史阶段特征。
要特别关注中外历史上几个社会转型和巨变时期: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后、辛亥革命前后、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后,世界的16—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战后、二战后、20世纪八九十年代。
二、纵向:专题线索的整合按照内在知识的点联系,从纵向专题的角度清历史事件的发展线索,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例如,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按其演进线索整合为春秋战国—萌芽,秦朝—建立,西汉—巩固,隋唐—完善,北宋—强,元朝—健全,明清—顶峰;再由此升华整合政治文明的演进线索:从奴隶制时代的血缘政治、贵族政治(中国)和直接民主(希腊),到封建时代的官僚政治、专制政治、教权主义,到近代三、类比:中外历史的整合从全球史的视角,将历史事物置于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下,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是2013年山东卷的新视角之一。
2015高考历史二轮配套资料:第1部分 专题4 第3步 中外关联
第三步中外关联[横向中外关联][关联对点练习]关联点一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与欧洲启蒙运动的比较1.(2014·山东淄博高三阶段性诊断测试)下列关于黄宗羲与孟德斯鸠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猛烈抨击专制制度B.提出限制君权的思想C.成为社会主流思想D.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解析:选C。
结合所学可知:黄宗羲的政治思想是主张君臣平等、限制君权;孟德斯鸠的政治思想是三权分立,故A、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明清之际的主流思想是程朱理学,黄宗羲的思想并不是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从两人的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来看,都反映了当时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反专制的要求,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关联点二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2.(2014·广州广雅中学、执信中学、六中高三联考)斯塔夫里阿诺斯说:“(鸦片战争时)英中两国的力量差距比西班牙征服者和阿兹特克人(墨西哥印第安人的一支,其文明在16世纪初被西班牙人毁灭)之间的力量差距还要大得多。
”形成这一状况的关键在于() A.工业革命使英国国力发生质的飞跃B.闭关锁国导致中国国力衰退C.西班牙只凭武力掠夺D.阿兹特克人文明水平高于中国解析:选A 。
鸦片战争时英国基本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而此时的中国还是农业社会,故A 项正确;闭关锁国是中国近代走向落后的原因之一,不是中英差距过大的关键因素,故B 项错误;“西班牙只凭武力掠夺”只是作为比较的对象,不是主要原因,故C 项错误;“阿兹特克人文明水平高于中国”材料无从体现,故D 项错误。
关联点三 近代西方工业化与中国工业化的差异3.(2014·浙江六校高三联考)阅读“世界工业生产相对份额(1750—1880年)”对比表,对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B .独立战争促进了美国工业的迅猛发展C .闭关锁国造成了中国工业的严重落后D .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工业领跑世界解析:选D 。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近代篇高考聚焦中外关联专题2近代中西启蒙思想的比较课件
解析:B 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故A项错误;广告内容“欲图一国之进 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契合了当时辛亥革命后追求
专题2
近代中西启蒙思想的比较
主干串讲 史料分析 高考链接
主干串讲
一、欧洲的启蒙运动 1.含义:启蒙是使人们摆脱未成熟状态,把人们从迷信和偏见中解放出来,是获 得了勇气的运用理性反思并走出传统束缚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文艺复兴 是启蒙运动的渊源,17~18世纪启蒙运动上升为欧洲社会思想的主流。 2.主张 (1)哲学上,启蒙思想家最初用自然神论,后来用无神论反对上帝和宗教迷信。 (2)经济上,主张以自由放任对抗封建官僚机构的束缚,为后来的自由主义经济 思想打下基础。 (3)政治上,以社会契约论否定王权神授,以自由平等和理性原则批驳中世纪的 等级特权。 (4)文化上,主张用知识、科学启迪人们,认为人类的理性是社会进步最伟大的 力量。
中国近代思想的影响》
【问题】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近代“救亡图存进步思想”产生的 时代背景,说明它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 【解读】本题考查维新变法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其影响。“背景”需结合19
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间信息回答 ,结合所学对该时期中国社会现状的描述 ,
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三个角度归纳即可。“影响”主要体现在思想领 域,从社会观念、政治思想、爱国主义、维新变法等角度归纳即可。 答案:背景:清王朝政治腐败,民族危机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西方民
(2)初步实践: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但 这次革命不像西欧启蒙运动那样声势浩大,群众没有真正觉醒,被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 实,辛亥革命的理想未能实现。 (3) 再次启蒙 :五四新文化运动弥补了辛亥革命最大的缺陷——思想启蒙 , 高举“民主” 和“科学”的大旗, 反对封建特权 , 要求政治民主 ; 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文 学,提倡新文学,是辛亥革命在文化思想领域内的延续。 (4)再次实践:五四运动后,新思潮再次向社会改造的政治化倾向转变 ,预示了近代中国 启蒙与革命相互转化的历史趋势 ,至此, 中国近代启蒙思潮的高潮落幕 , 新民主主义革 命兴起。 三、中西启蒙运动的差异 1.基础不同:西方启蒙运动是一种市民社会的思想变革 ,市民社会的启蒙运动表达了个 人主义的诉求;中国启蒙运动, 则并不具有西方市民社会的历史基础,以知识分子为主 要载体的中国近代启蒙表达了集体主义的诉求,是基于国家、民族的独立而提出的。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人教通史版,通用)近代篇 专题总结提升二(28张PPT)
原因
经济
思想
返回目录
中外链接拓展
2.近代西方的工业化与近代中国的工业化的对比 (1)发展进程 ①西方工业化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新航路的开 辟开始发展,虽然有来自封建势力的阻碍,但政府的重商 主义政策还是推动了西方工业化的进程。资产阶级代议制 的确立和工业革命的开展更是大大加快了西方工业化的进 程。 ②中国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闭关锁国和重农 抑商政策的影响,没有独立成长为资本主义经济;鸦片战 争后的工业化进程受到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和 外国资本主义的阻碍,进程曲折缓慢。
发展前途
返回目录
中外链接拓展
(续表)
中国 政治 明清时君主专制加 强,抑制了资本主义 萌芽的发展 中国推行重农抑商 和闭关锁国政策,资 本主义发展缓慢 中国的八股取士、 文字狱等,压制了新 思想的产生
西欧 英国议会、法国三级会 议有利于新兴的资产阶级 参政,从而实现发展资本 主义的要求 西欧在重商主义思想的 影响下,资本原始积累迅 速,资本主义发展强劲 经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 革运动,封建统治的精神 支柱发生动摇
返回目录
中外链接拓展
(2)领导力量 ①在西方工业化过程中,资产阶级一直扮演着主角, 开始是商业资本家,后来是工业资本家、金融寡头推动工 业化。 ②中国工业化一开始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官 僚买办资产阶级在其过程中作用甚大,民族资产阶级没有 真正掌握领导权。
返回目录
中外链接拓展
(3)资金来源 ①西方工业化的资金来源于资本的原始积累。 ②中国的洋务企业多靠政府投资,民族资本主义则是 在资本主义萌芽被外来侵略截断的情况下出现的,缺少资 本原始积累的过程,资金严重不足。 (4)工业化的次序 ①西方工业化先是从轻工业,如棉纺织业开始,再发 展重工业。 ②中国工业化起步的洋务企业一开始就发展重工业( 军事工业),轻工业是辅助,以及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以轻 工业为主,重工业极为薄弱,都说明工业结构极不合理。
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板块三专题十二近代西方思想解放潮流与科学社会主义微专题1近代欧洲
专题十二近代西方思想解放潮流与科学社会主义线索一:近代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西欧封建社会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发展。
在古希腊先哲人文主义精神的基础上,14—18世纪,西欧相继发生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和启蒙运动。
这些运动旨在反抗封建统治和社会禁锢,解放人们的思想。
线索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逐渐显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兴起。
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成为无产阶级斗争的有力的思想理论武器。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微专题1 近代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起源(公元前5世纪前后) 古希腊哲学家力图用理性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被后世称为“三大哲人”文艺复兴——复兴阶段(14—16世纪) (1)原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是其产生的根本原因。
(2)实质: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
(3)内容:精神内核:人文主义。
①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②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腐败和守旧思想,崇尚理性。
③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
④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
(4)成就。
①“文学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他们创作的诗篇和小说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宣扬人性的自由。
②“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他们的作品突破了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描绘现世生活,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③莎士比亚:他的作品《哈姆雷特》《李尔王》等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
(5)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被禁锢的人性,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与现世世界宗教改革——发展阶段(16—17世纪) (1)背景: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2)序幕:1517年,马丁·路德撰写《九十五条论纲》。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近代篇 高考聚焦 专题贯通 专题6 西方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试
专题6 西方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一、选择题1.(2017·某某某某三模)太平天国举行科举考试,要求白话写作,题目选自《圣经》、基督教论著和太平天国诏书,如“耶稣舍命待何为”;考生来自三教九流,包括算命人和巫师等;科试中榜率高,如某某一次科试,1 000名考生800人中榜。
此科举考试( )A.弥补了传统科举制的不足B.推动了白话写作成为主流C.使基督教取代了儒家地位D.无法起到举才选能的作用2.(2017·某某某某一模)19世纪60年代末,清朝官员志刚在《出使泰西记》中对欧洲政治制度有如下评述:“泰西立君,不拘于男女,然为君而不能尽君道者,国人不服,则政令有所不行,不得安其位矣。
”这表明作者( )A.主X推行君主立宪政体B.已超越了当时主流思想C.推崇西方的代议制某某D.对君主专制危机的警觉3.(2017·某某某某三模)“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X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不得不始终小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
……尽管康有为之变法理论似乎处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无敢逾越古典圣贤所订准绳,但言行举止中却不时透露出叛逆色彩。
”由此可见,康有为的主要意图是( )A.主X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度B.假托先贤外衣,铲除封建统治基础C.抨击顽固势力,采用西方先进技术D.借助儒家思想,推行资产阶级改革4.(2017·某某某某模拟)19世纪末,先进知识分子从西方获得的新知识中得知:自愿联合的团体对于西方诸国的文明进步曾做出过重大贡献,因而奋起效法,组织各种学会。
这些学会有2/3是士大夫阶层建立的,分散在10个省、31个城市,拥有近万名会员。
据此可知,当时( )A.学习西方成为社会共识B.地方权贵势力潜滋暗长C.变革图强具有一定社会基础D.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5.(2017·某某某某三模)1905年中国同盟会纲领中有与《谕中原檄》的相似表述,1906年12月孙某某专述民族主义,批判民族复仇论。
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2 近代中西迥然不同的近代化之路(6份打包)第1部分专题2第8讲
【命题解读】 本题考查近代列强侵华。考查学生准 确解读材料的能力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
【解析】 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合议既成”“兴利之 治”“银行”“邮政”“设商局”“设商务大臣”等,以上 信息说明这一时期中国人学习西方由单纯学习西方技术发展 到学习西方的制度,由此排除 A、B、C 三项。由材料信息可 知,“合议既成”应指《马关条约》的签订,这一条约使中 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由此推动了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 动的兴起,故选择 D 项。
【答案】 C
3.(2014·临沂二模)“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 法》在那个历史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 全的、有缺点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文中的 “革命性和民主性”是指( )
A.规定“主权在民”“三权分立” B.形式上具备了现代宪法的雏形 C.规定了当时国家的根本任务 D.有利于人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利
【解析】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的“主权在 民”即是反对主权在君、君权神授,“三权分立”防止 专制、保障民主,凸显了其革命性和民主性,故 A 项正 确;中国首部近代宪法性质的文件是《钦定宪法大纲》, 而且单纯宪法形式难以保障民主,不能说明其革命性和 民主性,故排除 B 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未规定当 时国家的根本任务,故排除 C 项;该《中华民国临时约 法》是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维护的是资产阶级 的权利,人民群众无法充分行使权利,排除 D 项。
3.国民大革命 (1)性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社会各阶层广泛参加的反 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民主革命。 (2)国共合作:两次会议(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 新三民主义(蕴含“三大政策”)。 (3)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奠定 了革命继续发展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运动 材料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清王朝丧权辱国,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背离世 界潮流,走上了人类历史的分水岭。……而救亡图存的进步思想最重要的就 是西方的进化论。维新派思想家要以“变易”思想和“进化论”,来取代传 统的“中庸之道”,这是一个社会价值观的改变。……严复热情宣传了进化 论思想,特别是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而推演出的“自强保种”之类的 爱国主义思想,同时,他还大力介绍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极力宣传要用资本主 义的政治制度来改变中国的封建制度。……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 燃烧着许多少年人的心和血。
——《浅谈进化论对 中国近代思想的影响》
【问题】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近代“救亡图存进步思想”产生的 时代背景,说明它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
3.影响 (1)欧洲:冲击了封建专制统治,是资产阶级建立政权的思想武器。 (2)世界: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二、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的传播 1.背景 (1)民族危机的加深: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侵华不断加剧,民族危机不断加 深,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民族独立的道路。 (2)洋务运动的失败使人们认识到变革中国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必然性。 2.发展历程 (1)大幕拉开: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传播西方民主思想为主的思想启蒙运动拉 开序幕,严复和梁启超等一批先进人物积极传播西方文化思想,特别是天赋人 权、自由平等在当时中国的思想界、学术界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专题2 近代中西启蒙思想的比较
主干串讲启蒙运动 1.含义:启蒙是使人们摆脱未成熟状态,把人们从迷信和偏见中解放出来,是获 得了勇气的运用理性反思并走出传统束缚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文艺复兴 是启蒙运动的渊源,17~18世纪启蒙运动上升为欧洲社会思想的主流。 2.主张 (1)哲学上,启蒙思想家最初用自然神论,后来用无神论反对上帝和宗教迷信。 (2)经济上,主张以自由放任对抗封建官僚机构的束缚,为后来的自由主义经济 思想打下基础。 (3)政治上,以社会契约论否定王权神授,以自由平等和理性原则批驳中世纪的 等级特权。 (4)文化上,主张用知识、科学启迪人们,认为人类的理性是社会进步最伟大的 力量。
——谈家胜《17、18世纪中西启蒙思想家
取用儒学精蕴及其影响之比较》
【问题】根据材料,指出17、18世纪中国和欧洲的启蒙思想家借助儒家思想进 行现实批判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批判出现的相似社会基础。
【解读】本题考查17~18世纪中西进步思想的异同及其社会基础。“不同 之处”,儒家文化博大精深,17~18世纪中西启蒙思想家从中汲取的营养并 不相同,同时,他们矛头所指也不一样。“社会基础”的相似之处可以从政治、 经济、文化三个角度归纳。 答案:不同:欧洲启蒙思想家取用儒学的“天道自然”和“仁政德治”思想 来抨击神学,反对封建统治;中国的启蒙思想家拾取儒学的民本思想和“人 性天就”思想来批判君主专制和程朱理学的虚伪。 基础:①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阶级矛盾尖锐;②封建思想文化的严重束 缚;③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阻碍。
史料分析
一、中西文化的相互借鉴
材料 儒学自16世纪始大规模西传入欧,到17、18世纪在欧洲掀起了“中国文化热”。在宗教、 哲学领域,欧洲的启蒙思想家们从孔子的“天道自然观”中找到了中国存在原始自然信仰的证据, 他们认为,这种信仰不是天神论,而是“自然的道理”,并据此来批判被他称为“理性之大 敌”“文明之恶棍”的基督教神学。在道德伦理、政治制度方面,儒学的突出特征是侧重于道德 伦理,并使之与社会政治相结合,以达到国家的“仁政德治”。伏尔泰对此无比推崇,百科全书派 代表霍尔巴赫也呼吁“欧洲政府非学中国不可”,他们借此反对旧道德,期许建立新的社会秩序。 而此时,中国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家们也在积极地从先秦儒学中汲取营养。黄宗羲指出,“古者 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经营者,为天下也”,得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结论, 这是对孟子“民贵君轻”民本思想的重新阐发;王夫之则对维护君主专制的宋明理学给予坚决批 判,他认为“人欲”不能扼杀,“天地之产,皆有所用,饮食男女,皆有所贞”,这是对先秦儒家“性 也,天之就也”的“人性天就论”思想的重新焕发。
2.旗帜不同:新文化运动的大旗是“民主”与“科学”, 而不是西方启蒙运动 的鲜明旗帜——“理性主义”。 3.内容不同:欧洲启蒙的根本目标是个人的解放和自由, 将人从宗教神学和君 主专制中解放出来;而中国的思想启蒙的根本目标是实现民族独立,将国家民 主体制的构建作为实现民族独立的武器,而不是实现个人自由和解放的保障。 4.影响不同:欧洲的启蒙运动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最终确立资产 阶级民主政体。在中国引进启蒙思想的时候,启蒙思想在其故乡已经衰落,五 四新文化运动中已经产生了怀疑启蒙运动的倾向,提出了“援中济欧”的思想, 这样,中国的启蒙运动没有将中国引向资本主义,而是引发了中国的社会主义 思潮。
(2)初步实践: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政体,但 这次革命不像西欧启蒙运动那样声势浩大,群众没有真正觉醒,被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 实,辛亥革命的理想未能实现。 (3)再次启蒙:五四新文化运动弥补了辛亥革命最大的缺陷——思想启蒙,高举“民主” 和“科学”的大旗,反对封建特权,要求政治民主;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 学,提倡新文学,是辛亥革命在文化思想领域内的延续。 (4)再次实践:五四运动后,新思潮再次向社会改造的政治化倾向转变,预示了近代中国 启蒙与革命相互转化的历史趋势,至此,中国近代启蒙思潮的高潮落幕,新民主主义革 命兴起。 三、中西启蒙运动的差异 1.基础不同:西方启蒙运动是一种市民社会的思想变革,市民社会的启蒙运动表达了个 人主义的诉求;中国启蒙运动, 则并不具有西方市民社会的历史基础,以知识分子为主 要载体的中国近代启蒙表达了集体主义的诉求,是基于国家、民族的独立而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