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满井游记》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29 满井游记导学案1 新人教版.doc
感受作者钟情于山水的情感,培养同学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材分析
重难点
1、在朗读中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感受作者钟情于山水的情感。
2、体会作者独特的文风与性情。
教学设想
教法
诵读教教具
多媒体课件
课堂设计
一、目标展示
1、理解作者写景的特点;
2、重视诵读,力求逐步提高同学的自学能力,体味作者个性化的写景抒情技巧,增强自身写作能力;
通假字
1.恶能无纪:“纪”通“记”,记录。
古今异义
披风——古义:在风中散开。今义:披在肩上没有袖子的外衣
许——古义:表约数。今义:许可
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六、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练习三。
板
书
设
计
时间:花朝节后廿二日
地点:满井
人物:我与数友
起因: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廿二日天稍和。
经过:心境“若脱笼之鹄”,尽览初春水光山色,饱览游人怡然之情。
呷浪之鳞(代鱼)
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鱼鳞,这里指鱼)
4、然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的样子)
然徒步则汗出浃背(然而)
5、虽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虽然)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死则已后矣(即使)
6、得
欲出不得(能,能够)
悠然自得:(得意)
得道多助(施行)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dé)我而为(wéi)之(通“德”,感激)
3、导语:
本文是 一篇文字清新的记游小品。满井是明、清两朝北京近郊的一个风景区。文章用极精简的文字记游绘景、抒情谕理。历历如画的景物描写,透出京郊早春的芬芳气息,勃勃生机,借景抒感,谕示读者以人生哲理。
三、质疑探究
八年级语文下册 29《满井游记》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9* 满井游记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理解作者丰富而微妙的思想感情。
2、重视诵读,在朗读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感受北方初春景象,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意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品读课文,体会本文写景的技巧,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生动传神地进行描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本文是一篇文字清新的记游小品。
满井是明、清两朝北京近郊的一个风景区。
文章用极精简的文字记游绘景、抒情谕理。
历历如画的景物描写,透出京郊早春的芬芳气息,勃勃生机,借景抒感,谕示读者以人生哲理。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下列加粗的字注音:2、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画出疑难词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
教师巡视酌情指导。
(3)教师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理解文句。
3、理清行文思路,整体把握文意。
学生自由发言,明确:这是一篇写景小品,文章以清新的笔调写出北京近郊早春时节的秀美景色。
第一段写城中“余寒景象”,写了欲游不能的苦恼。
第二段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郊游的所见所感。
先交待出游日期、天气、同行人物及出游路线;接着写满井春色,先总写满井全景轮廓,后分写山、水、柳条、麦田、游人、鸟、鱼,并点明文章主旨: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第三段交待出游缘由及作记时间,结束全文。
四、品读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1、探究文章优美的意境。
(1)学生默读课文,想象文中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体会文章的意境。
(2)选同学发言,其余同学补充、评价。
(3)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教师稍加粗拨。
2、深入研读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提问: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讨论,并自由发言。
大家一致认为:本文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教师稍作点拨:请同学们思考文中的关键语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知也”和“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的内涵。
八年级语文下册 29 满井游记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满井游记》教学设计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把握文意。
②积累文言词汇,增强文言语感。
③学会细致观察景物,并能用白描手法,借助修辞表现出来。
过程与方法目标:自主学习,通过朗读赏析美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的感情,并学会与自然相处,去领略自然中的情趣。
学习重点:反复诵读,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学习难点:学会细致观察景物,并能用白描手法,借助修辞表现出来。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基础达标1.作者作品介绍:作者_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代文学家,湖广公安人(现在湖北公安),与其兄___________、弟__________合称“公安三袁”。
在文学创作上,他们反对厚古薄今, 主张“不拘格套,独抒性灵。
”作为文学流派,其取名的依据是他们的_______。
2.文体、背景介绍:本文是一篇______________(游记散文),(游记,散文的一种。
以轻快的笔调和生动的描写,记述旅途中的见闻,反映某地的山川景物、名胜古迹、风俗习惯和社会状况等,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文属山水游记,又因其短小,称“山水小品”。
)袁宏道始终无意于仕途,万历二十年(1592)就中了进士,但他不愿做官,而去访师求学,游历山川。
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职的哥哥袁宗道的信,让他进京。
他只好收敛起游山玩水的兴致,来到北京,被授予顺天府(治所在北京)教授。
第二年,升为国子监助教。
本文就写于这一年的春天。
3.字音、字形、词语①掌握下列字音字形:廿()鹄()茗()罍()蹇()倩()髻()鬟()浃()乍()澈()靧()曝()②参照注释和以前的积累,解释词语。
东风时作作:___________ 土膏微润膏:___________作则飞沙走砾飞:____________ 走:____________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
于时:________ 波色:______乍:_________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
八年级下册语文《满井游记》教案【五篇】
八年级下册语文《满井游记》教案【五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这是一篇优美动人的写景抒情小品。
描绘了北京近郊满井一带美丽的早春景色,篇幅短小,文辞简洁而又清丽、自然,意趣蕴藉,具有艺术魅力。
小编小编整理了八年级下册语文《满井游记》教案【五篇】,希望对你有帮助!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文言词语,增强文言语感。
2、了解这篇游记描写的北方初春景物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3、朗读体会,认识白描手法和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
4、学习并归纳文言虚词“之”、“而”的用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感受北方早春宜人的春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这篇游记描写的北方初春景物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难点:认识白描手法和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
积累文言文词汇,体会作者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方法:朗读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同学们,又是一年春好处。
窗外无边的春色曾经引发了文人墨客多少诗情画意!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你还知道有哪些关于春天的诗句吗?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今天,我们将随着明朝文学家袁宏道到北京东直门的满井一带看看又有什么好看的景致。
二、作者作品介绍:1、袁宏道(_68-__),明朝文学家。
字中朗,号石公,明公安(今湖北)人,万历年进士,官至吏部中郎,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的。
八年级下册《满井游记》学案
29《满井游记》学案一学习目标:1、熟练朗读,在朗读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文言文自学能力。
2、品读课文,体会本文写景的技巧,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生动传神地进行描写的方法。
3、感受北方初春景象,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意趣二知识方圆: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一字无学,号石公,公安(今湖北省公安县)人。
明代文学家。
提倡“独抒性灵,不拘俗套”,作品以小品成就最高,内容多写身边琐事和自然景物。
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被称为“公安三袁”。
万历27年(1599),袁宏道再次作官,任顺天府教授,终日又得和拜谒酬答打交道了,这使他颇为苦闷;更使他苦闷的是有政见却得不到申诉。
好在袁宏道所担任的职务比较清闲,有空暇就游览北京附近的名胜古迹。
《满井游记》就作于此时。
三、基础知识:1、请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廿()鹄()鬣()茗()罍()蹇()倩()堕()髻()鬟()浃()乍()澈()靧()曝()恶()2、解释词语中加点字。
东风时作:土膏微润: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娟然如拭: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作则飞沙走砾:呷浪之鳞:夫不能以游堕事:恶能无纪:3、翻译句子。
(1)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3)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4)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四、问题探究:1、理清行文思路:用简洁的语句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
2、第2段描写初春景物,抓住了“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特点,分析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怎么描写的?3、本文在记叙描写中,用了很多比喻句。
有的是以物比人,有的是以人比物,有的是以物比物。
试举例说明。
4、第二段“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是本文的点睛之笔,说一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五、当堂训练:(一)基础练习。
1.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花朝节(zhāo)廿二日(niàn)倩女(jìng)B.麦田浅鬣寸许(liâ)泉而茗者(mǐng)靧面(guì)C.罍而歌者(lěi)红装而蹇者(jiǎn)汗流浃背(jiá)D.曝沙之鸟(bào)呷浪之鳞(xiā)未百步辄返(zhã)2.依据课文填空并理解其意义。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9课《满井游记》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第29课满井游记教学目的1.积累文言词语,了解作者,理解文意,背诵课文。
2.理解作者丰富而微妙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积累文言词语,了解作者,理解文意,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的了解作者,积累语言,理解文意。
教学内容与步骤情景激趣袁宏道(1568~1610),明朝文学家。
字中郎,号石公,明公安(今湖北人),万历年进士,官至吏部中郎,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者。
其作品真率自然、清新活泼,内容则多写闲情逸致,部分篇章反映民间疾苦,对当时政治现实有所批判。
有《袁中郎集》。
万历二十七年(1599),袁宏道再次做官,任顺天府教授,终日又得和拜谒酬答打交道了,这使他颇为苦闷,更使他苦闷的是有政见却得不到申诉。
好在袁宏道所担任的职务比较清闲,有空暇就游览北京附近的名胜古迹。
《满井游记》就作于此时。
探究生趣第一步,泛读课文。
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结合注释,梳理文意,将课下重要注释简化后移到课文相关位置处。
用(1,2,……)标出段内层次,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列出不懂之处。
一、在阅读过程中校正读音,积累词语:犹:仍然。
作,起,兴起。
砾:小石块,碎石子。
局促:拘束,形容受到束缚而不得舒展。
膏:肥沃。
若脱笼之鹄(hú):好像从笼中飞出去的天鹅。
鹄,一种水鸟,俗名天鹅。
乍:刚刚,开始,始,出。
鳞浪:像鱼鳞似的细浪纹。
晶晶然:光亮的样子。
匣:指镜匣。
为,表被动。
娟然:美好的样子。
拭:擦拭。
倩女,美丽的女子。
靧(huì):洗脸。
舒:舒展。
梢:柳梢。
泉而茗(míng)者,罍(léi)而歌者,红装而蹇(jiǎn)者:汲泉水煮茶喝的,端着酒杯唱歌的,穿着艳装骑驴的,泉,这里指汲泉水。
茗,这里指煮茶。
罍,这里指端着酒杯。
蹇,这里指骑驴。
这里全是名词作动词用。
虽:虽然。
劲:猛、强有力。
浃(jiā):湿透。
曝(pù)沙之鸟,呷(xiā)浪之鳞: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浮到水面戏水的鱼。
八年级语文下册 29 满井游记导学案 新人教版(2)
29、满井游记班级:姓名:等第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增强文言语感。
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理解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丰富而微妙的思想感情。
体会本文白描和拟人手法的运用以及比喻句的表达效果,引导学生把握形象生动的写景技巧。
3.感受北方初春景象,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意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学习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1.品读课文,体会本文写景的技巧,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生动传神地进行描写的方法。
2.理解“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的丰富意蕴。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燕.地()廿.二月()花朝.节()靧.面()曝.沙()呷.浪()浃.()罍.而歌者()浅鬣.()倩.女()蹇.者()髻.鬟()堕.事()飞沙走砾.()恶.能()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东风时作.()(2)土膏.微润()(3)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4)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5)娟然..如拭()(6)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7)作则飞.沙走.砾()()3.写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
冻风时.作()然.徒步则汗出浃背()于时.冰皮始解()娟然.如拭()于是冰皮始解,波色乍.明()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冰皮始.解()欲出不得()髻鬟之始.掠也()悠然自得()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泉而.茗者,罍而歌者()一室之内,郊田之.外()脱笼之鹄曝沙之.鸟()倩女之.靧面髻鬟之.始掠()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3)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5.结合文下的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句,把你不理解的词句在文中作上记号,并摘抄在下面空白处,以便课堂上交流解决。
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29 满井游记教案(新人教版.doc
万历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收到在京任职的哥哥袁宗道的信,让他进京。来到北京,被授予顺天府(治所在北京)教授。袁宏道所担任的职务比较清 闲,有空暇就游览北京附近的名胜古迹,《满井游记》就作于这一年的春天。
三、听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播放示范 朗读磁带,学生听读。
顺势检查学生预习情况,督促学生积累词语。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1、袁宏道(1568~1610),明朝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明公安(今湖北人),万历年进士,官至吏部中郎,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 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者。作品 真率自然、清新活泼,内容则多写闲情逸致,部分篇章反映民间疾苦,对当时政治现实有所批判。本文选自《袁中郎集》。
2、游记,散文的一种。以轻快的笔调和生动的描写,记述旅途中的见闻,反映某地的山川景物、名胜古迹、风 俗习惯和社会状况等, 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属山水游记,又因其短小,称“山水小品”。
⑶教师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理解文句
二次备课
板
书
设
计
满井游记
袁宏道
一、作者
二、写作背景
三、词汇
四、难句翻译
设计意图
增强文言语感
教学反思
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29满井游记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积累文言词汇,增强文言语感
教
学
关
键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意;品读课文,感受文章优美的意境
重点
了解作者及写 作背景
教具
录音机
难点
积累文言词汇,增强文言语感
教法
自读指导法
教
学
过
程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满井游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满井游记》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帮助学生掌握《满井游记》中的生字词,理解整篇文章的意思,并学习游记的写作方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文章意思,学习游记的写作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感受文章的意境和美。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介绍作者袁宏道和游记这种文学体裁的背景知识,并展示一些与满井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课文。
2.通读全文(15分钟):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跟读,熟悉课文内容。
教师纠正学生的读音和断句错误。
3.知识点讲解(10分钟):教师针对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讲解,并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4.深入分析(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章中作者对自然的描绘和表达的情感,并就文章中的一些难点进行讲解。
5.学生讨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如“作者在满井的游览中体会到了哪些乐趣?”等,并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
6.总结回顾(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布置相应的练习,以巩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式教学法和讨论式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将文字、图片、音频等多媒体元素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意思和提高学习效果。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教师安排课堂练习题目,包括生字词翻译、句子理解等,以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学生当堂完成练习,并由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2.作业布置: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包括翻译课文中的难懂句子和完成相应的阅读理解题目,以巩固课堂所学。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 《满井游记》精品学案 精品 (2)
学案自主预习一目标导入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
(重点)2.反复诵读课文,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重点)3.品读课文,体会本文写景的技巧,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生动传神地进行描写的方法。
(难点)4.体会作者的感情,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去领略自然中的情趣。
二走近作者袁宏道,明代文学家。
字中郎,号石公,湖广公安(今湖北公安县)人。
与其兄宗道、弟中道都是晚明反复古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当时称“公安三袁”。
他主张文学创作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作品语言清新明快,有、等。
三写作背景袁宏道无意于仕途,他在明神宗万历二十年就中了进士,但不愿做官,而去访师求学,游历山川。
在登临山水中,他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个性得到了张扬,创作的激情也格外高涨。
万历二十六年,他被授予顺天府教授。
第二年,升为国子监助教。
袁宏道所担任的职务比较清闲,有空暇游览北京附近的名胜古迹。
就作于此时。
课堂探究步骤一:对照译文原文:燕①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
冻风②时作,作③则飞沙走砾。
局促④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⑤返。
廿二日⑥,天稍和⑦,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堤,土膏⑧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⑨冰皮始解,波色⑩乍明,鳞浪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⑫而冷光之乍出于匣⑬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⑭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⑮之靧⑯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⑰披⑱风。
麦田浅鬣⑲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⑳,然徒步则汗出浃○21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22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能不以游堕事○23,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而此地适○24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25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注释:①燕:指北京地区。
②冻风:冷风。
八年级语文下册 29 满井游记学案3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29满井游记一、课前自学(一)读一读,尽量记住下列字词的读音。
廿(niàn)鹄(hú)鬣(liè)罍(léi)蹇(jiǎn)髻鬟(jì)(huán)呷(xiā)妍(yán)靧(huì)浃(jiā)茗(míng)砾(lì)辄(zhé)燕(yān)曝(pù)倩(qiàn)朝(zhāo)(二)知识积累1、看课文第203页注释①,了解袁宏道。
2、游记,散文的一种。
以轻快的笔调和生动的描写,记述旅途中的见闻,反映某地的山川景物、名胜古迹、风俗习惯和社会状况等,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文属山水游记,又因其短小,称“山水小品”。
3、写作背景:万历二十七年(1599),袁宏道再次做官,任顺天府教授,终日又得和拜谒酬答打交道了,这使他颇为苦闷,更使他苦闷的是有政见却得不到申诉。
好在袁宏道所担任的职务比较清闲,有空暇就游览附近的名胜古迹。
《满井游记》就作于此时。
(三)请你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了解课文的内容大意。
二、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
2、理清文章结构。
3、理解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写景的妙处。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活动第一课时一、基础练习1、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朝著名家。
湖广公安人,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是“公安派”创始人。
2、解释下列词语。
土膏()娟然()倩女()罍()恶能()茗()3、翻译下面的句子。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二、研习课文(一)朗读感知1、请你用心听录音或教师X读课文。
听时注意字音、节奏、语调及感情。
2、自由大声朗读一遍课文。
读时注意读准字音,把握好节奏等。
(二)字词句过关1、学生自由诵读课文,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翻译课文,画出疑难词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出示问题,学生分成两组比赛抢答。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①冻风时作.()②未百步辄.返()③土膏.微润()④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⑤柔梢披.风()⑥红装而蹇.者()⑦汗出浃.背()⑧呷.浪之鳞.()()⑨夫不能以游堕.事()⑩泉.而茗者()(2)一词多义①时冻风时.作()于时.冰皮始解()②然娟然.如拭()然.徒步则汗出浃背()③乍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④得欲出不得()悠然自得()(3)翻译①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八年级语文下册29满井游记教案新人教版
29满井游记教案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难字、难词和一词多义。
2.体会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掌握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1.掌握难字、难词和一词多义。
2.掌握比喻的运用。
教学准备1.准备课文朗读带。
2.制作知识归类和问题思考的投影。
设计思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能阅读较浅易的文言文。
学习文言文贵在积累,“滴水穿石”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学习这篇文章的方法主要是读,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分以下几步去做:第一步,通读全文,解决字音字义问题,然后疏通文意。
第二步,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然后由教师作总结、归纳,学生自己理解掌握比喻的用法和作用。
教学时间:自读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本文是一篇文字清新的记游小品。
满井是明、清两朝北京近郊的一个风景区。
文章用极精简的文字记游绘景、抒情谕理。
历历如画的景物描写,透出京郊早春的芬芳气息,勃勃生机。
作者借景抒感,给读者以人生哲理的感悟。
二、解题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职的哥哥袁宗道的信,让他进京。
他只好收敛起游山玩水的兴致,来到北京,被授予顺天府(治所在北京)教授。
第二年,升为国子监助教。
本文就写于这一年的春天。
三、朗读课文,归纳段意1.要求:朗读课文,注意不读错音;读好句子的节奏、重音,读出作者喜悦的感情。
(投影。
)(1)读准字的音,特别是一些难字。
廿鹄鬣蘑蹇倩髻鬟浃乍澈面曝呷(2)对一些较长的句子能恰当地断句。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如/倩女之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3)归纳加点词的意义。
①局促一室之内②髻鬟之始掠③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吾欲之南海何如①呷浪之鳞,悠然自得然②然徒步则汗出浃背③吴广以为然..2学生先朗读后回答,老师归纳:“之”的用法主要有三种_.(1)当助词,可译为“的”,也可不译,如①②;(2)当代词,第三人称,可代人。
,也可代物,如③;(3)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④。
“然”的用法主要也有;_种:(一)用在形容词词尾,表示“……的弹子”,如①;(2)用在词头或句首,表示转折如②;(3)。
八年级语文下册满井游记导学案新课标人教版
《满井游记》导学案导学目标:1.积存文言辞汇,把握难字、难词和一词多义。
2.体会本文抓住特点描述景物的方式,把握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本文是一篇文字清新的记游小品。
满井是明、清两朝北京近郊的一个风光区。
文章用极精简的文字记游绘景、抒情谕理。
历历如画的景物描述,透出京郊早春的芳香气息,勃勃生机。
作者借景抒感,给读者以人一辈子哲理的感悟。
二、自主学习1、给加点字注音:yān niàn zhāo huìpùxiājiāléi燕.地廿.二月花朝.节靧.面曝.沙呷.浪浃.罍.而歌者Lièqiàn jiǎn jì huán huīlìwū浅鬣.倩.女蹇.者髻鬟..堕.事飞沙走砾.恶.能2、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注释及工具书,明白得文句,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画出疑难文句。
北京一带气候酷寒,过了花朝节,冬寒尚未褪尽,常常刮起冷风,一刮冷风就扬起满天沙尘。
(我)只好躲在屋子里,想出去走走也出不去。
每次顶着风坐车出去,老是不到百步就转了回来。
二月二十二日那天,略微暖和些,我和几个朋友一块儿出了东直门,到了满井,高大的柳树成排的分立在堤的两旁,肥沃的土地有些湿润。
放眼望去是一片开阔的景象,(感到自己)恍如是从笼子里飞出来的天鹅(超级轻松)。
这时河上的冰开始溶化,水波突然闪出亮光,泛起一层一层鱼鳞似的波纹,水清澈极了,能够看到河底,亮晶晶的,恍如刚打天镜子,冷光突然从匣子里闪射出来一样。
山峦被融化的雪水洗事后,是那样美好、光洁,呈现出迷人的风韵,恍如漂亮的少女洗了脸方才梳好髻鬟一样。
柳条将要伸展却尚未伸展,柔嫩的梢头在风中散开,表苗出土了,高一寸左右。
游人还不算很多,但用泉水煮茶喝的,拿着酒唱歌的,身着艳装骑驴的,也不时能够见到。
风力尽管还很猛,但走路就汗如雨下。
那些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儿,浮到水面上吸水的鱼儿,都是一副悠闲自在的情态,毛羽、鳞鳍当中都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满井游记》学案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直至会背诵。
2、积累词汇,扩大文言词汇量。
3、疏通文意,提高翻译水平。
4、体会本文抓住初春特点描写景物的写法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5、领悟作者对山水的喜爱和对官场的厌恶之情。
【学习重点】:
反复朗读、积累词汇、疏通文意。
【学习难点】:
体会景物描写的手法,领悟作者的情感。
【课前自学、课中交流】
一、读一读
1、读准字音: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加点字写拼音
(1)燕.地()(2)花朝.节()(3)ni..à.n.二日
..()(4)脱笼之鹄.()
(5)zhà.()明(6)鲜妍
..()(7)qi..à.n.()女(8) 靧.面()
(9)髻鬟
..()(10)浅鬣.()(11)茗.()(12)罍.()
(13)蹇.()(14)jiā()背(15)pù()沙(16)xiā()浪
(17)堕.()事(18)恶.能()
2、读清节奏:用“/“划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1)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
(2)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3)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4)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5)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
3、读出感情:注意作者心情的变化
二、查一查: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冻风时作.()
2、土膏.()微润
3、波色乍.()明
4、鳞.()浪层层
5、乍.()
出于匣.()6、娟然
..()如拭7、靧.()面髻鬟之始掠.()8、柔梢披.()风9、泉.()而茗.()者10、罍.()而歌者
11、红装
..()而蹇.()者12、风力虽尚劲.()13、浃.()背
14、曝.()沙之鸟15、呷.()浪之鳞.()16、毛羽鳞.()鬣
17、堕.()事18、适.()与余近19、恶能
..()无纪?
三、译一译:翻译下列句子
1、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了解作者
四、赏景
1、作者在什么季节游览满井?
2、你从哪些景物描写中看出写的是初春季节?并结合相关句子中的重点词作适当分析。
(三句或三句以上,例: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将舒未舒”写出了柳条初长的样子。
)
3、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描写景物?请结合相关的句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