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县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
新时代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问题、思路与举措
新时代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问题、思路与举措一、本文概述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民营经济作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然而,在民营经济高速发展的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市场环境不公平等。
因此,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分析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思路和举措,以期为我国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我们将对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概述,分析其发展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我们将探讨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明确发展目标和方向。
我们将提出一系列具体的思路和举措,包括加强创新驱动、优化产业结构、改善市场环境、完善政策支持等,以期促进民营经济在新时代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二、民营经济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民营经济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成为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
然而,在新时代背景下,民营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当前,民营经济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规模不断壮大,民营企业数量众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二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培育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三是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拓展海外市场。
然而,民营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市场竞争激烈,民营企业在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缺乏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
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有限,融资成本较高,制约了其发展壮大。
民营企业在转型升级、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也面临诸多困难,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给予更多支持和帮助。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其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要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为民营企业创造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激发其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xx年xx月xx日contents •引言•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措施•案例分析•结论与展望目录01引言1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23县域经济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单元,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县域经济的发展可以带动乡村经济的振兴,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推动乡村振兴县域经济的发展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同时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提高地方公共服务水平。
促进社会稳定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当前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缺乏多元化发展。
产业结构不合理资金和人才短缺资源和环境压力增大市场竞争激烈县域经济发展缺乏足够的资金和人才支持,难以实现转型升级。
随着经济的发展,县域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破坏问题日益严重。
县域经济发展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02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通过技术推广、农业产业化等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
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通过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来源。
增加农民收入农业现代化有助于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促进工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通过技术改造、管理模式创新等手段,提高工业竞争力。
提高工业竞争力以县域经济发展为契机,推动区域间协调发展。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人口流动发展县域经济,推动人口流动,加快城镇化进程。
完善城镇基础设施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提升城市品质以城镇化建设为抓手,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
推进城镇化建设鼓励创业,增加就业机会,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扶持创业项目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优化就业环境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
通过政策扶持、优化营商环境等手段,吸引更多人到县域内就业。
03增加就业机会020103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措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总结词:夯实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公路、水利、电网、农产品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升级。
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是县域所选择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本县特色的县域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方式,是关于县域经济发展道路的总结。
县域经济最大的特色在于农业生产,县域经济与“农”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在县域经济的发展时期,与当地的资源优势紧密相连。
县域经济的发展受市场经济、区位条件、自然资源条件以及人文环境等多种复杂因素影响和制约,并且在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也不同,县域经济发展也呈现不同的发展路径。
一、县域经济存在的突出问题(-)县域工业产业结构单一,产业生产层次低。
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是县域工业产业结构较为单一,部分县域虽然存在很多工业企业,但企业的规模体量普遍较小、骨干龙头企业数量较少且工业产业的层次较低,并存在着重复建设、分散不聚集、科技含量低等问题,县域工业企业仍缺乏有效的市场竞争力。
(二)县域农业产业化水平低,高效农业不充分。
县域掌握最丰富的农业土地资源,但农业产业的组织化水平与市场化水平偏低,小规模的生产养殖、合作社模式的购销模式、传统大田托管种植等传统农业仍占比较大,标准化农田建设、现代高效农业和高附加值农业的发展还不够充分。
(三)县域民营经济质量不高,经济增长力不足。
县一级政府虽然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有外部招商引资政策及本土企业发展支持政策,但是在整体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并不明显。
尤其是大部分本地民营企业缺乏发展影响力、缺少带动就业能力及高科技含量低等缺点,现存民营经济基本为初级加工处理的企业或依托本地资源限制的企业,很难有效地支撑县域经济增长。
(四)县域基础建设落后,功能发挥不到位。
由于县域乡镇企业数量的逐步减少、农民依靠农业收入的减少、各级财政支付能力的弱化、城镇建设市场化运作不到位等因素,导致县域城镇基础城市化建设的步伐放慢。
同时城镇乡村的水电路桥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对落后,影响到县域城镇应发挥的功能和作用,从而导致县域城镇吸纳和转移农业人口的数量在下降,聚集生产要素能力的下降。
浅析县域民营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县域民营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而在县域经济中,民营企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县域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需要及时解决并制定对策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以下将从多个角度浅析县域民营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资金成本高,融资难题突出对于大多数县域民营企业来说,融资难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问题。
这主要是因为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在融资渠道方面存在不少的不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在获得融资很难的情况下,民营企业发展自然会受到制约。
而且由于融资成本高,大部分民营企业只能选择高利贷,这也会加大企业的经营成本,导致企业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挤压。
解决融资难题的对策一方面可以通过改善彼此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等,帮助民营企业降低融资成本,从而解决融资难题。
二、创新能力不足,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成为了关键。
目前很多县域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导致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竞争力。
这也是县域民营企业发展中的一个普遍问题。
在提升创新能力方面,一方面需要加强企业内部的研发投入,培养和吸引更多的创新人才,重视科技创新;另一方面可以加强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等研发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科技研发,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
三、市场开发难,营销策略不够灵活市场开发难一直是县域民营企业发展中的难题,尤其是面对着辐射范围有限、市场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更是需要有一套针对性的市场开发策略。
目前很多县域民营企业的营销策略都不够灵活,对市场的了解不够深入,导致市场开发难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在市场开发方面,企业可以注重产品定位、品牌塑造,提升产品竞争力;加强对市场的调研和了解,灵活调整营销策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产品的创新和改进,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升市场占有率。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几个问题的思考(五篇范例)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几个问题的思考(五篇范例)第一篇:关于县域经济发展几个问题的思考关于县域经济发展几个问题的思考2011-04-11 11:27:08| 分类:县域经济 |字号大中小订阅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的地域和空间内,统筹安排经济社会资源而形成的开放且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重点发展县域经济,旨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用实际行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县域经济发展目前面临着非常好的机遇。
我们研究县域经济发展,探索其发展的内在规律,提出解决好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有关问题的对策,应当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准确为县域经济发展定位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微观组成部分,具有区域经济的本质特征。
区域具有开放性、非均衡性、经济上不可分性和权能上的区限性等特征,区域经济由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和经济网络构成,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地域单元。
而县域经济在一般意义上可以说是区域经济的基本单元。
因此,研究县域经济发展,考察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处的位置显得十分必要。
首先,要找准位置。
要把县域经济放在区域经济中的大背景来定位,即把县放在市、省、省际经济圈、甚至全国经济圈上,来寻找县域经济所处位置,以此来考察和确定县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发展重点,以及实现发展目标的主要措施。
县域经济发展的定位问题,实质上是一个发展什么的问题,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确定主导产业发展的问题,因为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要依靠主导产业来支撑。
因而,县一级在确立发展的主导产业时,应当尽可能地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来确定,这样有利于国家的产业投资,有利于用活用足国家的优惠政策,有利于县级各方面对上的争取,以便寻求更多的县域经济发展机会和途径。
其次,要认清县情。
认清县情是县域经济发展定位的基础。
应从县所处的区位因素入手。
所谓区位因素,是指影响以至决定经济、人文、社会现象的空间位置和组合关系的客观存在的因素。
一要认清自然资源和历史基础。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措施及对策研究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措施及对策研究在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重要任务。
为了研究相关措施和对策,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一、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1. 融资难题:民营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由于信用评级不高,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其融资支持较少。
2. 创新能力不足:部分民营企业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缺乏自主研发能力,产品技术含量低。
3. 市场竞争激烈:各行各业都有不少优秀的民营企业,市场竞争激烈,不利于企业在长期稳定发展中保持竞争优势。
4. 人才匮乏:民营企业人才引进和培养存在困难,对高级人才的吸引力不如国有企事业单位。
5. 制度环境不完善:法规、政策、行政审批等方面的制度环境对民营经济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确定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和对策来促进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二、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措施和对策1. 提供金融支持: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动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经济的信贷投放力度,降低融资成本,缩小金融服务“瓶颈”,改善融资环境。
2. 鼓励创新创业:加大对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建立创新创业的政策包容性,给予创新创业者更多的激励和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3. 加强市场监管:健全市场监管机制,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鼓励有特色的民营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
4. 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对民营企业人才培养的投入,建立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对民营企业高级人才的吸引力和留用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民营经济领域发展。
5. 完善制度环境:优化政府服务,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建立健全的准入退出制度,推动更多的市场主体进入民营经济领域,减少政策风险,提高制度的透明度和稳定性。
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一点思考
、
的 实践 看 ,它 足 我 1 产 力 发展 的 重 要 因 £ 1
更实 在地 支 持 他 们的 发展 。 ( )解 放 思 思 ,更新 观 念 ,加快 民营 二
经济 的 发展 。没 有 民营 经济 的超常 规 发展 , 右 ,民营经 济 消 费品零 售额 占全社 会 消费 就没有我国经济跨越式发展。 存我 国有些地 品零 售总 额的 三 分之 一 右 。民营 经 济 的快 方 民营 企 业之 所 以超 常 规发展 , 个重要 原 左 ~ 速 发展 ,还 为 政府 增 加 了可 观 的 财政 收 入 , 冈就 是重 视 当地 民雷 经济 的 发腱 , 民营经 济 成为 促进 农 民 脱 贫致 富的 ‘ 要途 。 条苇 已经 成为 推动 当地 绎 济 发展 的重 要 力量 , 财 第二 ,发展 民营 经 济 , 是社 会 丰 义初级 政 收 入的 重要 来 源 , 社会 就业 和农 村劳 动 力 阶段 的正确 选择 。 克思主 义历 史唯物 论最 转 移 的重要 渠 道 。 马 要树 立 发展 民营 经 济就 是 基 本 的 一个观 点 ,就 是 生 产 力决 定 牛 产 关 发展社 会 主 义生 产 力的观 念 , 民营 经济一 对 系。现阶 段 ,我 生 产 力 发展 不平衡 、多层 样 看 待 ,一 样 重视 ,一样 扶 持 ,一 样 关心 。 次 ,既 有社 会 化牛 产 ,又有 一家一 户 自给 自 要 找准 定位 , 变 服 务思路 , 转 充分 利用 信息 、 足 的 自然 经济 。这种 多层 次 的生 产 力状 况 , 管理 、 调 等方 而 的优 势 ,为 民营 业 发展 协 迫切 需要 与 之相 适应 的 多层 次生 产 关系 。 历 出谋 划 策 、 忧 解 难 ,允 当民营 经济 发展 的 排 史和 实 践一 再 证 明 , 发展 民营 经济 , 社会 参 谋和 助 于 。 是 主义 初级 阶段 的正 确选 择 。 ( )进 一步 改进 对 个体 私营 经 济 的服 三 务与 管 。 是 要强 化对 个体 私 营经 济 的服 一 切实 帮助 他 们解 决 发展 经济 中所 遇到 的 二、当前民营经济发展存在 的主要问题 务 , ( ) 个体 私营 企 业丰 和 从业 人 员 的整 困难 和 问题 , 一 一 支持和 鼓 励有 条件 的 巾小企 业 体素 质不 高 。 一 是个 体¨ 商户 、私营 企、 丰 做 慢做 大 。■足 要强 化对 个体 工 商户 和私 营 J 二 I 的 灾化素 喷普 遍 偏低 , 中以上学 历 的 不到 企 业 牛及 其 从 、 员的 教育 培 训 , 其不 断 高 人 使
关于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议
关于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议一、背景县域经济是指以县为单位的区域经济发展,它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中坚力量,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地域、基础设施、产业结构等因素的限制,县域经济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如发展速度慢、产业结构单一、创新能力不足等,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优化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通过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可以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首先,要注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新能源、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这些产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对于提升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要加强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提高其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其次,要加强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方式,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具备良好的基础设施,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为此,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在交通、通信、水利等方面进行全面改善和提升。
特别是要注重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加强县域内部和与外界的交通联系,提高交通效率,便利人员和物资的流动。
此外,还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县域的科技水平和信息化程度。
四、加大创新力度创新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只有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才能提高县域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因此,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培育和引进高层次的科技人才,建设创新平台和研发中心,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同时,要加强产业创新,通过产学研合作、技术进步和模式创新,提高产业链水平,实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五、促进人才流动人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只有吸引优秀的人才流动和留下人才,才能为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支撑。
为此,要加强人才引进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为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待遇。
关于我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
监督,确保执纪执法权受监督、有约束。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必须抓住坚守初心之要,负起勇担使命之责,夯实忠诚履职之本,坚决同一切可能动摇党的根基、阻碍党的事业的现象作斗争。
当前,防控新冠肺炎的严峻斗争仍在进行,山西省委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把打赢防控疫情阻击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组织动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斗争中挺身而出、英勇奋斗、扎实工作,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守住疫情防控的“山西阵地”。
同时,我们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抓好改革发展安全稳定民生工作,特别是涉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确保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关于我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阴山西省城市经济学会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县域经济是县级行政区划范围内的区域经济,是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体,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新时代,要推动我省经济跟上全国经济步伐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关键要加快推进我省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我省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一)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我省地处内陆地区,煤炭、铝矾土等资源丰富,属典型的资源型经济,“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特征明显。
2016年以前,特别是2012年前后,受国内外市场环境变化、煤炭等能源价格持续走低以及政治上“塌方式”腐败等因素影响,我省经济发展遇到了较大困难,经济增长乏力,一度出现“断崖式”下跌,导致我省GDP总量排名和增速排名均居于全国靠后位置。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省县域经济发展也积累了诸多短板和问题:一是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薄弱,富民与强县协调性较差。
我省县设置多、体量小,一些县人口不足10万。
在全国百强县排名中,我省每年只有一两个县能够进入,且排名靠后。
多数县GDP长期徘徊在10亿元左右、财政收入徘徊在2—3亿元范围,个别县至今财政收入不过亿元,县域居民收入只有全省的85%左右,只有全国的60%左右,强县与富民都面临重重困难。
县域高质量发展的难点和建议
县域高质量发展的难点和建议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许多难题和困境。
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我们需要认识到这些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推动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人才流失和缺乏创新意识在许多县域地区,由于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吸引高素质人才成为一项困难的任务。
人才的流失导致县域地区的人才结构相对较差,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县域地区需要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建立健全人才评价机制,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吸引人才回归或留在当地。
二、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县域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交通、通信、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不足,限制了县域地区的经济发展。
解决这一难点的关键是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规划和设计,提升基础设施的质量和容量,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条件。
三、缺乏产业升级和转型许多县域地区依赖传统产业,缺乏创新和转型的意识。
这导致县域地区的经济发展缺乏动力和竞争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县域地区需要加大对产业升级和转型的投入,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推动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市场需求不足由于县域地区的经济规模相对较小,市场需求相对不足,制约了县域地区经济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县域地区需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拓宽市场渠道,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同时,县域地区要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五、融资难、融资贵由于县域地区的经济规模相对较小,金融机构对其的支持相对较少,融资难、融资贵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县域地区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和合作,开展信用担保和信贷风险分担,提高融资的可行性和便利性。
同时,县域地区要积极发展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的参与,扩大融资的来源和渠道。
在解决这些难点的过程中,县域地区需要政府的积极支持和引导。
新形势下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新形势下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建议摘要:随着城乡统筹步伐的不断加快,县域经济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对协调区域产业布局、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合理进行产业分工意义重大。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及特点,针对其存在问题障碍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县域经济;产业集聚;协调发展一、县域经济的内涵及特征(一)县域经济的内涵在区域经济布局中,县域经济作为一个重要组成单元,在我国有着深刻内涵及独特的历史地位。
司马迁曾在《史记》中说:“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
”至今为止,县的存在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县域作为中国政治经济体系和社会系统中最基础构成部分,既是我国城乡联动的结合点,也是当前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
正是因为县域经济在促进城乡统筹、消除城乡二元体制弊端方面的不可替代性,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壮大县域经济”被首次提出,之后得到了各级党委及政府的高度重视。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党中央再次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
因此,综合来看,县域经济是指在我国当前县级行政区划和空间内,以市场为导向、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农村作为腹地的区域经济。
(二)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县域经济作为一个功能齐全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其存在和发展具有某些明显的共性特征,主要表现如下:一是综合性。
与乡和建制镇相比,县域经济作为连接城乡经济网络的过渡性地带,既包括公有及非公经济,也包括农工商等各产业部门,是一个由众多所有制形式、多层次产业隶属关系共同构成的区域经济综合体。
二是市场导向性。
市场经济条件下,县域经济作为一个开放的经济系统,其发展壮大与国际国内环境息息相关。
县域经济产业体系的形成及发展,完全取决于其在整个产业链条中所处的位置及参与的产业分工程度,这种联系或关联已经完全超越了行政区划规定的范围和约束。
关于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就业创业、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目前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推进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下面将从政策支持、市场准入、融资渠道、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1. 制定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减轻民营企业负担。
2. 建立健全的金融支持体系,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增加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
3. 推动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给予同等机会。
二、优化市场准入环境1. 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减少政府对民营企业的干预,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提升创新动力。
3. 加强行业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保护市场公平竞争。
三、拓宽融资渠道1. 支持民营企业多元化融资,鼓励债券融资、股权融资,减少企业融资成本。
2. 拓展信贷担保方式,减少融资风险,吸引更多金融机构积极参与。
3. 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融资,扩大企业融资渠道,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四、加强人才培养1. 营造良好的人才培养氛围,鼓励民营企业投入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
2. 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加大对技术工人、管理人才的培训力度,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3. 制定更加灵活的用工政策,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加入民营企业,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以上建议仅为个人意见,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
同时也希望政府和各部门能够密切关注民营经济发展,出台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持,助力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只有民营经济强大了,我国经济才能更好地稳定发展。
经济是国家的命脉,而民营经济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推进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当前时代的重要课题。
在政策支持、市场准入、融资渠道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紧密合作,共同为民营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一、创新政策支持,减轻企业负担政策支持是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以当
2019年5月第3期总第123期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THE JOURNAL OF HARBIN COMMITTEE SCHOOL OF THE CCPMay.2019No.3Serial.123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以当涂县为例王小明(中共当涂县委党校,安徽当涂243100) 摘要: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发展的好,对一个地方乃至区域具有积极影响。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那么县域经济如何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大道至简,发展是第一要务,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是提高生产力。
故本文以当涂县为例,从查摆问题着手,通过SWOT 分析,重点从创新驱动、发展动力和破解瓶颈等方面谈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及路径选择。
关键词:县域经济;高质量;当涂县;SWOT 分析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8520(2019)03-0031-05 收稿日期:2019-03-06 基金项目:安徽省社科联“三项课题”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小明(1980-),男,安徽庐江人,讲师。
一、当涂县域经济发展基本情况当涂县地处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东岸,位于南京、芜湖城市群之间,隶属钢城马鞍山,拥有长江岸线20公里,是安徽东向发展的排头兵、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箭头”,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终老之地、中国生态养蟹第一县。
全县总面积1002平方公里,总人口47.6万人。
近年来,当涂县坚持工业强县不动摇,大力实施“1234”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2018年,该县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第69位、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第30位;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在全省趋于前列,但是,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仍有瓶颈和短板,主要有:一是创新动能不强。
表现在旧动能持续减弱,新动能培育不足,主要原因是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创新领军型企业甚少,从2018年安徽省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名单看,安徽省肥西县有44家企业通过认定,而当涂县仅有19家企业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上差一倍还多。
浅析县域民营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县域民营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县域经济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县域经济中,民营企业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与发达地区相比,县域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
本文将通过浅析,来探讨县域民营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问题分析1. 资金难题县域经济相对落后,金融机构较少、融资门槛高、融资渠道窄,这导致了县域民营企业在发展初期往往面临着资金不足的问题。
特别是在面临投资大型项目或开辟新市场时,资金的瓶颈往往会制约企业的发展。
2. 人才短缺相比发达地区,县域地区的教育资源较为匮乏,高素质的人才流失严重,导致了县域民营企业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这制约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3. 市场萎缩县域地区的市场相对狭窄,消费水平较低,消费市场相对不活跃,导致了县域民营企业在产品销售和市场拓展方面面临到了很大的困难。
4. 政策扶持不足相比于发达地区,县域地区的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各种扶持政策不够完善,企业在税收减免、土地使用等方面缺乏优惠政策支持。
二、对策建议1.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政府应加大金融机构对县域民营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放宽融资门槛,提高审批效率,鼓励金融机构向县域民营企业提供更多的贷款资金。
2.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政府应积极引导企业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鼓励民营企业与高校合作,共建产学研基地,引进更多的技术和管理人才,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3. 拓展市场政府应加大对县域民营企业的市场拓展和产品推广支持力度,通过政策引导和平台搭建,帮助企业开拓更广阔的市场,扩大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4.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政府应完善和优化各项扶持政策,针对县域民营企业的特点和需求,推出更加有针对性的金融、税收、土地等支持政策,降低企业的生产运营成本,提升竞争力。
5. 强化服务保障政府应建立健全完善的服务保障体系,加大对县域民营企业的服务支持力度,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企业的政策意识和知晓率,减少企业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损失。
浅析县域民营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县域民营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县域民营企业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
县域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浅析县域民营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政策环境不利政策环境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当前很多县域民营企业在政策环境上存在诸多不利因素,比如融资难、担保难、审批繁琐等问题。
这些问题使得企业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影响了企业的持续发展。
对于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增加金融支持力度,解决融资难问题。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融资机构,为企业提供低息贷款、担保服务等。
2.简化审批程序,减轻企业负担。
政府可以通过简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等方式,减轻企业的行政负担,提高办事效率。
二、人才短缺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然而很多县域民营企业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导致企业发展受限。
对于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加强人才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政府可以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提供补贴等方式,鼓励企业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2.建立人才引进机制,解决人才短缺问题。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人才引进,提供各种人才补贴和奖励,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到县域企业工作。
三、市场竞争压力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县域民营企业在市场上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很多企业由于自身实力较弱,难以在市场上立足。
对于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加强产业升级,提高产品品质。
政府可以通过支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升级等方式,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2.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政策支持、减税降费等方式,鼓励企业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开拓新的市场空间,减少市场竞争压力。
四、环保压力加大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环保压力也日益加大。
很多县域民营企业在因环保问题而受到重罚,甚至被迫停工整顿。
新时代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究
新时代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究在新时代下,民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当前面临着多方面的困难和挑战,比如制度性障碍、市场竞争不公等等。
因此,为了促进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采取以下对策:一、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公平性当前,一些地方和行业的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着不公平的待遇,有些政策法规也不够完善,导致一些企业难以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制度建设,优化市场竞争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具体包括加强反垄断执法力度,防止垄断企业歧视性对待小企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推动政策落地,加强财税政策、人才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的支持等。
二、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技术和人才是民营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因此,应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具体包括,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促进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人才培养,鼓励企业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投入;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成果的转化等。
三、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民营经济发展的便利性优化营商环境是提高民营经济发展便利性的重要举措。
支持民营企业在政策、投资、管理、技术等方面得到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同时,加快市场主体退出机制,加大破产清算和法律处置力度,保护和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此外,还需要加强网络信息安全保护,保障企业安全有序发展。
四、扩大对外开放,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对外开放是扩大民营经济市场的一个关键举措。
加强经济合作,拓展国际市场,提高民营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和水平。
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的国际交流、培训机会,帮助其了解各国市场需求和贸易政策。
在此基础上,加强民营企业海外投资和跨国合作等方面的支持。
总的来说,在新时代下,促进民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各方面共同推动。
针对困难和挑战,政府和社会要加以关注和协调,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
而企业自身也应不断优化管理、提高核心竞争力,积极融入市场竞争,推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关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思考
2019年第06期·浙江经济/□杨加鸥关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思考·回乡调研报告·春节期间,行走的路线基本以县域为单位。
回了趟老家苍南,去了杭州周边几个县市,还到了曾经挂职的桐乡。
一路走来,每当看到新风景、新面貌,眼前就会为之一亮;每每听到创业故事、发展愿景,精神总会为之一振。
当下的浙江县域经济,与全国经济发展的大势一脉相承,正经历着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
借此机会,结合挂职两年期间的经历,谈谈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粗浅的认识。
抓住三大机遇郡县治则天下安。
县域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
过去,浙江经济能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占得先机,县域经济劳苦功高、功不可没。
未来,浙江高质量发展的潜力、空间和希望仍然在县域。
机遇一:得天时。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抓好县域经济提供了根本遵循。
要准确把握县域治理的特点和规律,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努力打开发展新局面。
机遇二:占地利。
浙江深度参与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已进入纵深推进阶段,将为浙江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最强大的契机。
同时,“四大建设”省级战略基本覆盖浙江全部县域,不少县域甚至叠加了多个国家及省级战略。
如嘉兴所属各县域,既是大湾区的桥头堡,又是长三角的前沿阵地,这些地方参与重大战略、融入全省大局的氛围相当浓厚。
机遇三:聚人和。
多年来,浙江广大基层干部撸起袖子比学赶超,扑下身子落地见效,领导和服务县域经济工作能力水平渐长。
同时,各地高度重视人才回归、人才引进,也汇聚了各方面精英人才。
春节期间与他们交40/浙江经济·2019年第06期谈,感受到的是沉甸甸的抱负和信心。
未来,他们必将担负起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政治责任、发展责任和历史责任。
解决好三个问题解决好观念不适应的问题。
浅析县域民营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县域民营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面开放,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在逐年提高。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民营企业在城市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与此县域内的民营企业却面临着一系列的发展问题。
一、县域民营企业面临的问题1. 融资难题由于县域内的金融资源相对匮乏,加上金融机构对风险较大的中小企业并不愿意提供融资支持,导致了县域民营企业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
这使得其在资金上遇到了困难,限制了企业的扩张和发展。
2. 技术水平较低相对于发达地区的民营企业,县域内的民营企业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创新能力也不足。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3. 缺乏人才县域内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企业缺乏高素质的人才,尤其是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
这限制了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和技术创新。
4. 市场竞争激烈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市场竞争也变得异常激烈,加剧了县域内的民营企业的生存压力。
企业需要在价格、品质、服务等方面不断提升,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5. 就业压力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农村转移就业的需求,县域内的企业面临着为数不少的就业压力,如何有效地吸纳就业也成为了问题。
二、对策建议1. 政府支持政府应该加大对县域民营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通过制定金融扶持政策、简化办事流程、降低税收等方式,减轻企业的负担,鼓励金融机构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支持。
2. 鼓励技术创新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
可以借助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力量,促进技术转化,帮助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政府应加大教育资源投入,提高县域内的教育水平,鼓励企业与学校合作,开展校企合作,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4. 市场多元化企业要树立创新意识,不断开拓市场,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通过不断的产品创新和营销策略的调整,逐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5. 创新人才培训模式企业可以与当地培训机构合作,针对企业自身的需求,定制专业的员工培训计划,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综合素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关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关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县域经济论文(发表类范文8篇)之第五篇摘要:县域经济发展突出的矛盾和问题,经济总量小,产业机构不优,产业培育较慢。
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工作还存在短板,制约发展的道路交通瓶颈问题严重。
加快逊克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举措,贯彻新发展理念,引领县域经济绿色发展、融合发展,坚定不移走转型升级之路,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坚定不移走融合发展之路,发挥比较优势,推动县域经济特色化,培育竞争优势,促进特色经济产业化,优化区域布局,加快产业经济集群化,深化改革开放,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优化发展环境,强化要素保障,提高对外开放合作水平。
关键词: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思考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但同样也存在着突出矛盾和问题,就调研过程中所发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我梳理出一些对策建议,如下:一、县域经济发展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经济总量小,产业机构不优,产业培育较慢以农业为主的县份,一产占比较大,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缺乏精深加工企业,农产品附加值较低;工业经济主要以矿产、水电为主,结构单一,矿产、林产等优势资源开发速度缓慢,骨干企业竞争力不强,支撑作用不明显,工业潜在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以旅游、外经贸为主的三产发展缓慢,国家一类口岸的优势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对外贸易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还不强,对俄经济合作还需进一步拓展。
(二)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工作还存在短板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保障的需求越来越大,但地方财力十分有限,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民生保障水平不高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仍需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
(三)制约发展的道路交通瓶颈问题严重地理位置比较偏远,运输时间长、成本高。
虽然资源富集、生态优美,但受交通条件制约,导致招商引资难,投资成本高,使很多招商引资企业放弃投资,制约了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举措(一)贯彻新发展理念,引领县域经济绿色发展、融合发展1.坚持走转型升级之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加快县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
作者:王秀华
来源:《财经界·上旬刊》2020年第05期
民营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目前,民营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发展能力弱、地区发展不平衡、县域民营经济实力不强等特征。
近年来,面对新常态下经济发展遇到的严峻挑战,河北省东光县精准把握县情,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加快创新引领,推动转型提升,不断聚要素、强科技、提质量,有效推进了县域民营企业做大、做优、做强。
截至2019年底,全县已发展民营企业973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2家,彩客集团、东化公司相继成为沧州市第一家和第二家香港H股上市企业,华戈化学集团成功上榜中国石化500强,东化公司荣登“全国氮肥行业30强”,8家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民营经济成为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引擎。
(1)精准发力,做大园区。
该县将产业基地建设作为产业转型的主要载体,抢抓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机遇,实施土地“唤醒”计划,整合全县土地资源,拓展京南科技示范园、包装与装备制造园A区B区、双高科技示范园发展空间,加快推进南霞口镇堡北工业园、于桥乡塑料产业园、大秦工业园等园区建设,全县初步形成“一区九园”发展大格局,并成功创建河北省沧州市首个“国家知名品牌示范区”。
(2)聚焦项目,提质增量。
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一号工程”,做大项目底盘,推进项目膨胀倍增。
该县在原有经济开发区、包装机械产业园A区两个产业园区的基础上,建成京南科技示范园区、包装机械产业园B区等承接京津产业转移、雄安外迁等项目的专业园区。
截至2019年底,已洽谈项目791个,签约项目188个,开工建设项目142个。
同时,成功实现与意大利、印度、德国等国家的经济合作牵手,有效激活了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3)开放对接,做大市场。
坚持利用“大市场”拉动“大产业”,积极引领企业与国际国内市场开放对接,先后组织企业参加中国东盟(泰国)经贸论坛、5.18国际经洽会等各类科技成果发布会、展销会、洽谈会活动,自2008年以来每年举办“中国东光纸箱机械国际博览会”,成为全市唯一入选的“省市场化重点展会”,2019年博览会现场实现成交额10亿元,意向成交额15亿元,国外销售额7000万美元,吸引亚洲、欧洲、美洲、非洲等40多个国家及国内外25000名客商参加,产品覆盖全国60%以上市场。
(4)创新驱动,做优品牌。
结合落实省市系列三年行动计划,开展了“七个一百”行动,加快推动“万企转型”。
2019年新增科技创新平台1个,省级示范性孵化基地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89家,各类专利授权量218项,荣获“河北省科技成果
奖”4项。
彩客集团、沧州意达等50家企业与清华大学、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進行深度合作。
11家企业的17种产品在全球或全国市场占有率均达到20%以上,8家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宇光焊业、鑫宇焊业等公司的5个产品达到全国先进水平,“东光制造”县域品牌影响力日益壮大。
虽然该县在经济发展方面运用自身优势,多措并举,发展势头良好。
但总体来讲,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遇到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结构低挡松散,科技含量较低。
县域民营企业数量多,但普遍规模较小,且大多为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较低,部分民营企业以模仿为主要生产特征,片面追求产品销量而忽略产品的质量和信誉,缺乏核心竞争力。
一旦出现市场波动,该类企业难以应对,便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惨遭淘汰。
在中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3.5年,存活10年以上的不到5%。
(2)县级基层吸引力不够,科技人才短缺。
近年来各大城市陆续打响“人才争夺战”,做为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县一级,由于经济、教育、医疗等条件相对落后,在“人才争夺战”中处于劣势。
大部分本科以上的毕业生不愿再回到相对落后的小县城,努力发展寻求在大城市扎根。
县城一级本科毕业生较多从事公务员、教师、医生等体制内工作,县域企业面临严重的人才短缺问题。
以河北省东光县为例,全县80%以上本科毕业生为体制内财政开支人员,仅彩客化学、东化公司因企业规模较大、福利待遇较高吸引了部分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就业。
(3)金融支持力度不大,融资难贵问题突出。
民营企业一般规模较少,且较多为家族式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差,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是当前存在的最突出问题。
受企业自身实力及资信条件的限制,债券、股权和风险投资等直接融资方式在民营企业资金结构中十分薄弱,银行贷款是民营企业融资的主渠道。
但多数民营企业账目规范程度不高,信用等级确定困难,且民营企业经营稳定性差,使得民营企业的贷款风险较大,金融机构不愿将资金贷给民营企业。
(1)实施企业转型升级,培树品牌骨干力量。
充分发挥县域自身区位优势,主动融入京津冀等区域产业链,积极搭建京津产业转移承接平台,提升承接项目服务水平,深入开展品牌企业培树行动,大力实施万企转型。
围绕县域特色产业,加强与国内行业中龙头企业的项目合作,开展集群招商和产业链招商,吸引上下游企业和行业配套服务项目落户县城,促成一批亿元产业项目落地,带动行业整体发展。
推进产业集群各企业间的研发、生产、运营、销售的有机融合,科学完善产业链条,形成县域产业内部联动,上游带动下游,下游推动上游的系统深度融合。
(2)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深化人才科技创新。
坚持人才优先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和创新人才引进的方式方法,企业层面要做好人才发展规划,政府层面要为吸引高层次人才落户县城搭建政策平台。
对接知名院校,培育专业人才。
与高等院校合作,启动院士工作站、博士工作站建设工作。
针对企业用工难、高技能人才匮乏问题,企业要与职业院校对接,实施“订单
式培养”。
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搭建创新服务平台,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利用“产学研”洽谈会等方式,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助力县域民营企业发展。
(3)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持续优化县域营商环境,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通过强化组织、加强培训、核算督导等措施,确保减税降费政策落地生根,为企业发展减负助力。
探索做好服务民营企业发展思路,加大金融扶持力度,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建立政策性融资担保、信用担保风险分担,鼓励商业银行扩大对民营经济的有效信贷,为企业破解资金瓶颈,激发创新创业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