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从《洛阳伽蓝记》到林文月《拟古》

合集下载

《洛阳伽蓝记》是一部集历史、地理、佛教、文学于一身的名著(《

《洛阳伽蓝记》是一部集历史、地理、佛教、文学于一身的名著(《

《洛阳伽蓝记》是一部集历史、地理、佛教、文学于一身的名著(《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是一部集历史。

地理。

佛教。

文学于一身的名著。

又称《伽蓝记》。

为北魏人杨炫之所撰。

成书于东魏孝静帝时。

书中历数北魏洛阳城的佛寺。

分城内。

城东。

城西。

城南。

城北五卷叙述。

对寺院的缘起变迁。

庙宇的建制规模及与之有关的名人轶事。

奇谈异闻都记载详核。

与郦道元《水经注》一起。

历来被认为是北朝文学的双璧。

作品名称,洛阳伽蓝记。

作品别名,伽蓝记。

创作年代,北魏。

作者,杨炫之。

内容,集历史。

地理。

佛教。

文学于一身。

分类,《四库全书》将其列入地理类。

定义一。

《洛阳伽蓝记》是一部集历史。

地理。

佛教。

文学于一身的名著。

又称《伽蓝记》。

为北魏人杨炫之所撰。

成书于东魏孝静帝时。

书中历数北魏洛阳城的佛寺。

分城内。

城东。

城西。

城南。

城北五卷叙述。

对寺院的缘起变迁。

庙宇的建制规模及与之有关的名人轶事。

奇谈异闻都记载详核。

与郦道元《水经注》一起。

历来被认为是北朝文学的双璧。

作品介绍据书中自言。

作者在魏孝庄帝永安年间曾官奉朝请。

见洛阳极盛时。

时隔二纪。

孝静帝武定五年。

因行役重览洛阳。

见其“城郭崩毁。

宫室倾覆。

寺观灰烬。

庙塔丘墟。

墙被蒿艾。

巷罗荆棘”。

甚至连钟声都罕闻。

追思往昔。

难免黍离麦秀之悲。

故撰斯记。

传诸后世。

洛阳城自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迁都于此。

直到孝静帝天平元年迁都邺城止。

一直是北方政治。

经济。

文化的中心。

尤其是孝文帝推行改革后。

洛阳城达到空前的繁荣。

一时文物典章都极为可观。

其间因为天子后妃带头佞佛。

王公士庶竞相舍宅施僧。

上起太和末。

下至永熙。

四十年间。

修建寺宇达到一千三百余所。

这些浮图建筑的壮丽。

装饰的华美和贵家的豪奢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寺院见证了北魏京城洛阳的兴废。

不少大伽蓝还成为重大历史事件的舞台。

《洛阳伽蓝记》作于北魏灭亡。

东西魏分裂后。

杨炫之借佛寺盛衰。

反映国家兴亡。

其中既寄托了故国哀思。

顾农:《洛阳伽蓝记》

顾农:《洛阳伽蓝记》

顾农:《洛阳伽蓝记》一《洛阳伽蓝记》是一本关于洛阳一地的人文地理著作,也是一本关于佛教寺庙的专著。

首都在洛阳时期的北魏王朝,是佛教最盛的时段,其间到宣武帝元恪和皇后胡氏掌权的时代更达到了顶峰,有大小伽蓝即庙宇一千多座。

该书的作者杨衒之是北平(今河北遵化)人,活动于北魏后期至东魏间,当过秘书监、期城郡守等官。

他在北魏末年看到皇室和王公大臣们为兴建寺庙大笔花钱,侵渔百姓,很不以为然。

后来因为战乱,首都由洛阳迁至邺城,武定五年(547)杨衒之因公务重到洛阳,只见一片残破,“城郭崩毁,宫室倾覆,寺观灰烬,庙塔丘墟”,不禁回忆起这里先前的繁华和佛教的畸形繁荣,于是撰写了《洛阳伽蓝记》一书。

杨衒之在《洛阳伽蓝记》的序言中介绍此书的体例说:“京城表里,凡有一千余寺,今日寥廓,钟声罕闻,恐后世无传,故撰斯记。

然寺数最多,不可遍写,今之所录,止大伽蓝,其中小者,取其祥异,世谛俗事,因而出之。

先以城内为始,次及城外。

表列门名,以记远近。

凡为五篇。

”五篇各为一卷,分别是:城内、城东、城南、城西、城北(附京师建制及郭外诸寺)。

每卷之内,又以若干庙宇为单元,纲举目张,头绪非常清楚。

根据本书的叙述,可以画出一张当时洛阳的重点寺庙分布图来。

在周祖谟先生的《洛阳伽蓝记校释》一书中就有这样一张图,最宜同正文对照起来读。

二《洛阳伽蓝记》书中不仅介绍了若干重要的和有特色的寺庙,而且讲了许多有关的故事,例如当时弘扬佛教大建寺庙最有力度的宣武帝皇后胡氏即后称灵太后其人者,在书中就曾反复出现,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此外如陈留侯李崇,也有好几则故事:(卷二城东正始寺)有石碑一枚,背上有侍中崔光施钱四十万,陈留侯李崇施钱二十万,自余百官各有差,少者不减五千已下。

(卷三城南高阳王寺)(李)崇为尚书令仪同三司,亦富倾天下,僮仆千人。

而性多俭吝,恶衣粗食,常无肉味,只有韭、菹。

崇客李元佑语人云:“李令公一食十八种。

”人问其故,元佑曰:“二九(韭)一十八。

洛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

目录洛阳伽蓝记序卷一卷二卷三卷四版权信息书名:洛阳伽蓝记作者:杨衒之出版方:明天远航出版时间:2018.2ISBN:E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魏抚军府司马杨衒之撰)三坟五典之说,九流百氏之言,并理在人区,而义兼天外。

至於一乘二谛之原,三明六通之旨,西域备详,东土靡记。

自项日感梦,满月流光,阳门饰豪眉之像,夜台图绀发之形。

尔来奔竞,其风遂广。

至晋永嘉唯有寺四十二所。

逮皇魏受图,光宅嵩洛,笃信弥繁,法教逾盛。

王侯贵臣,弃象马如脱屣,庶士豪家,舍资财若遗迹。

於是昭提栉比。

宝塔骈罗,争写天上之姿,竞摸山中之影。

金刹与灵台比高,广殿共阿房等壮。

岂直木衣纟弟绣,土被朱紫而已哉!暨永熙多难,皇舆迁邺,诸寺僧尼,亦与时徙。

至武定五年,岁在丁卯,余因行役,重览洛阳。

城郭崩毁,宫室倾覆,寺观灰烬,庙塔丘墟,墙被蒿艾,巷罗荆棘。

野兽穴於荒阶,山鸟巢於庭树。

游儿牧竖,踯躅於九逵;农夫耕老,艺黍於双阙。

麦秀之感,非独殷墟,黍离之悲,信哉周室。

京城表里凡有一千馀寺,今日寮廓,钟声罕闻。

恐后世无传,故撰斯记。

然寺数最多,不可遍写,今之所录,上大伽蓝。

其中小者,取其详世谛事,因而出之。

先以城内为始,次及城外,表列门名,以远近为五篇。

余才非著述,多有遗漏。

后之君子,详其阙焉。

大和十七年,高祖迁都洛阳,诏司空公穆亮营造宫室。

洛阳城门,依魏、晋旧名。

东面有三门。

北头第一门曰“建春门”,汉曰“上东门”。

阮籍诗曰:“步出上东门”是也。

魏、晋曰“建春门”,高祖因而不改。

次南曰“东阳门”,汉曰“中东门”,魏、晋曰“东阳门”,高祖因而不改。

次南曰“青阳门”,汉曰“望京门”,魏、晋曰“清明门”,高祖改为“青阳门”。

南面有四门。

东头第一门曰“开阳门”。

初,汉光武迁都洛阳,作此门始成,而未有名。

忽夜中有柱自来在楼上。

后琅琊郡开阳县言南门一柱飞去,使来视之,则是也。

遂以“开阳”为名。

自魏及晋,因而不改,高祖亦然。

次西曰“平昌门”,汉曰“平门”,魏晋曰“平昌门”,高祖因而不改。

洛阳伽蓝记全篇原文及翻译

洛阳伽蓝记全篇原文及翻译

洛阳伽蓝记全篇原文及翻译《洛阳伽蓝记》是中国南北朝时期记述北魏首都洛阳佛寺兴衰的地方志,作者是东魏的杨炫之。

由于杨炫之的先祖在北魏末年为官于洛阳,亲眼目睹了洛阳城在河阴之变后的残破景象,并且亲身经历了北魏王朝的灭亡,因此在书中表现出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追忆和对国家兴亡的感叹。

以下是《洛阳伽蓝记》全篇原文及翻译:【原文】夫帝者之与师,义亦不远。

故人臣极位,则建耳目以明力。

人臣苟禄,则设机械以巧心。

或有矜其先哲,耻其君不如尧舜文王者,及其利口佐斗,借手杀贤,虽寄以伊成之名,有不胜其桀诡之计。

或虚诞诡谲之徒,特为欺诳视听,荧惑百姓,若晋之王猛,蜀之葛亮。

或争胜于白刃之前,或论勇于斩首之后。

斯皆尚其身谋其利,各以一隅自举者也。

今拟表于玉阶之上,视同草芥。

斩于金銮之下,视犹鸡豚。

乃群居亿千,衣披山谷,以强则汉兵可尽,以弱则耕夫有余。

此非上畏强敌而下忧其民之谓也。

夫惟鸿沟不可逾,一夫奋击于前,百万未可知也。

此乃大丈夫之志也。

昔段公之徒,死不恨矣。

但未得所养,犹怀首丘。

况乃备位台铉,身托伊吕,社稷为重,民为轻焉。

【译文】对于皇帝和臣子来说,义气的含义是相近的。

因此当臣子达到他们能够得到的最高地位时,他们就会竭尽全力来彰显自己的能力。

当臣子贪图俸禄时,他们就会运用各种巧妙的手段来满足自己的私欲。

有些臣子以自己先前的功绩为荣,认为他们的君主在某些方面不如尧舜或周文王那样伟大时,他们可能会利用巧言善辩来支持自己的观点,甚至可能借刀杀人,以此来削弱那些比自己更受君主宠信的贤能之士。

这些臣子虽然有时会以伊尹和成汤自命,但他们的行为却往往充满了狡诈和诡计。

还有一些诡谲之徒,他们专门用虚假的话欺骗君主的视听,迷惑百姓的思想。

例如晋朝的王猛和蜀国的诸葛亮这样的人。

他们有时在刀光剑影中争斗取胜,有时在战斗结束后夸口自己的勇敢无畏。

这些都是只顾自身利益、只考虑自己得失的人的表现。

现在如果将这些人置于朝廷之上,他们就会被视为微不足道的草芥一般被忽略掉。

《洛阳伽蓝记》读后感佛寺之都文化之光

《洛阳伽蓝记》读后感佛寺之都文化之光

《洛阳伽蓝记》读后感佛寺之都文化之光在阅读完《洛阳伽蓝记》之后,我深刻地感受到佛教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深远影响。

洛阳这座城市作为佛寺之都,不仅仅是发扬佛教文化的重要地方,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名读者,我从这本书中,深刻地感受到了文化的底蕴和人性的真善美。

《洛阳伽蓝记》这本书叙述了佛教文化在洛阳这个城市的发展和传承。

这里聚集了许多名贵的佛教寺庙和文化遗址,这些丰富的文化遗产不仅仅是洛阳市的宝贵财富,更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洛阳城市的面貌、佛教文化的普及、盛行,以及古代人们对佛教文化的认识和合理运用。

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在《洛阳伽蓝记》中,我们可以看到佛教文化的影响和渗透在各个领域。

比如在古代的建筑艺术中,佛教建筑被广泛地应用着。

在书中有这样一个片段,“著名的白马寺,是中国历史上四大佛教名刹之一。

寺内的佛塔、法堂、佛阁和藏经楼都是极具特色的建筑,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受到了众多名人的赞誉。

” 这说明佛教文化对中国建筑艺术的影响和贡献是无法忽视的。

除此之外,在文学、绘画、书法、雕塑等各个领域中,佛教文化都有极大的影响和地位。

佛教的思想精髓深深地融入到文化中,这些文化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比如在书中有这样一个对白,“叶天秀师兄饶有兴致的看了一眼手中的画卷,说道:“讲道理,这真是一幅非常有禅意的画。

” 这说明佛教文化的影响不仅仅是在建筑艺术中,更是在文学、绘画等各个领域中有着深深的印记。

总而言之,佛教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洛阳伽蓝记》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佛教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巨大作用和影响。

这些都对我们今天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传承佛教文化,让佛教文化继续在中国文化中发挥着光辉的作用。

《洛阳伽蓝记》代词研究 文献综述

《洛阳伽蓝记》代词研究 文献综述

《洛阳伽蓝记》代词研究文献综述摘要:《洛阳伽蓝记》是北魏重要典籍,前人对其语言价值、历史文化价值、文学价值等方面多有研究。

魏晋南北朝是中古汉语史的重要阶段,对中古汉语资料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前人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洛》书中的代词目前还没有学者研究。

关键词:洛阳伽蓝记价值中古汉语代词一、引言《洛阳伽蓝记》(以下简称《洛》)北魏杨衔之撰,约成书于公元547年后不久,该书以记载北魏都城洛阳佛寺园林为主,包含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地理、风俗情况和人物事迹、传闻掌故等诸多内容。

其地理学、史学、文学诸方面的价值历来备受推崇。

从语言研究的角度看,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古汉语史的重要阶段,作为现存的为数不多的北魏语料之一,该书同样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对其代词系统和上古代词系统进行对比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学术界还没有这方面的成果。

下面将学术界已有相关研究综述列出。

二、关于《洛阳伽蓝记》的语言研究《洛阳伽蓝记》是反映中古语言面貌的重要语料。

关于该书的语言研究成果颇丰。

董志翘的《试论<洛阳伽蓝记>在中古汉语词汇史上研究上的语料价值》详尽的介绍了《洛》书在中古汉语研究中的价值。

薄守生的《<洛阳伽蓝记>单纯词研究》、《<洛阳伽蓝记>里的单纯词》两篇文章研究了《洛》书中的单纯词。

他的另一篇文章《<洛阳伽蓝记>并列式合成词研究》和张悦的《<洛阳伽蓝记>偏正式合成词研究》分别研究了《洛》书中的并列式合成词及偏正式合成词。

牛太清的《<洛阳伽蓝记>双音词概貌》、《<洛阳伽蓝记>双音词研究》研究了《洛》书中的双音词。

孙前进的《<洛阳伽蓝记>方位词及相关问题》和李莎莉的《<洛阳伽蓝记>名量词研究》、王康定、明茂修的《<洛阳伽蓝记>中的量词》分别研究了《洛》书中的方位词、名量词和量词。

化振红的《<洛阳伽蓝记>中反映魏晋南北朝时代特色的新词》、翟燕《<洛阳伽蓝记>中新词新义的语义及结构分析》、翟燕的《<洛阳伽蓝记>新词新义产生的外因》、牛太清《从<洛阳伽蓝记>双音节新词看<汉语大词典>的释义与书证》几篇文章讨论了《洛》书中的新词新语。

林文月波澜不起从容不迫

林文月波澜不起从容不迫

1969年我得到一个机会去京都大学做一个交流研究项目在京都大学担任外籍研究员当时主要是写一篇关于唐代文化对文化影响的论文。当时我要做唐诗《长恨歌》对《源氏物语》的影响为了让读者了解《源氏物语》我就试着把小说第一章翻译出来并附在我的论文最后。大概是我的论文不太有意思读者并不喜欢但大家读了我附录的译文后才知道还有这样的东西觉得很有意思。然后就有出版社让我把后面的都翻译了。老天爷他不知道后面还有54章很多人也只能读懂翻译成现代日语的《源氏物语》。许多人读《源氏物语》差不多花了10年第一部《源氏物语》的英文版翻译也用了10年。当时我还在教书让我翻译《源氏物语》我说:“我没有把握。”出版社的人告诉我“你就试试看吧想停就停。”我就答应了下来。
但因为我还是个学者有时候为了写稿还得查字典翻书所以我的这些散文比较奇怪还有很多注解。这个时期我的散文创作还是有写论文的影子。后来我才觉得散文应该像一个文艺创作要拘谨但不能让读者看到我拘谨的一面。其实我的《源氏物语》后面也是有很多注解这是学院训练出来根深蒂固的习惯。
说来也是很久了。从第一本的《京都一年》以后我一上走过了一边教书、一边作为一个家庭主妇的过程。今天我和我的爱人一起过来他是学建筑的他在台湾的一所大学教制图。他还有一个哥哥。我有两个孩子我觉得我必须要先做一个人再做一个女人再做一个学者、作者或者是翻译者。所以我觉得三种身份在一起有一些辛苦可是也是乐在其中而且互相可以补充我的生活的很多面。就是这样一走过来也有几十年了。我的写作方向就是论文、翻译和文艺创作。
下厨房做菜是我的乐趣其实写《饮膳札记》这类饮食文章的时候更多是一种怀念并不是说想写一个菜的做法。我记得第一次在家请客非常失败。那个时候我刚结婚还在读研究所最后一年。因为紧张早上去把菜买好、洗好、切好到中午怕来不及就把所有的菜都稍微做了一下我想等客人来了稍微热一下就好了。结果客人来了以后我端出来的鱼鱼皮都掉光了蘑菇和青豆都变黄了排骨太硬了。我觉得我很失败但是我的老师和师母说味道很好。

关于《洛阳伽蓝记》

关于《洛阳伽蓝记》
必然 的命运 ”永熙 三年 ( 公元5 3 4 年) 二 月 ,永宁 些 今人读来如身临其境 ,其人 、其景 ,当事人心 态 , 寺 塔发生 大 火 ,火从八层 暴 发 火势之 大 ,震动 京 就 在 眼前 。当时达 摩祖师 云游 来到北魏 ,看过寺 庙 城 。大火烧三个 月还 没熄灭。北魏政权 灭亡了 , 它 的 说 ,如此精 美 ,是印度所没有 的。其时 中国与西域诸 象征物九层宝塔 也在 火火中消失了 、 国交往频繁 , “ 外因所献经像 ,皆在此 寺”。 《 洛阳
覆 ,寺 观灰烬 ,庙塔 丘墟 ” ,一 片荒败 的景 象 ,追 把 自己的宅舍捐 出来修成佛寺 ,以至佛寺鳞次栉 比, 忆 往昔佛 寺之 盛 ,感慨 历 史变迁 ,写 了这 部传世之 佛塔 森然 罗 列。有 的佛宇高 耸 入云 ,堪 与汉光 武的 作—— 《 洛 阳伽 蓝记 》。它 与 《 水 经注 》 《 颜 氏家 帝王云台比高,与秦始皇的阿房宫 一样壮 丽。这些绝 训 》并为北朝时期的三部杰作 。 非都 是夸饰 之 词 。我们举 永宁寺 为例 ,就可 看出当 按 旧i 兑, 佛教是在东 汉明帝时 ( 公元s 8 年) 开始 时所 建寺 庙的气 势 。永宁寺 是皇 家寺庙 ,是 孝明帝 传到 中国的 史 书还编造 明帝 梦见 金 人 ,派人去 天 生母 灵太 后创立 的 永 宁寺最显 著的建 筑是九 层宝
竺取经 ,在洛城 西建 白马寺 传经 的故事 。但 佛教进 塔 ,高达九十余丈。宝塔上还 有金饰 的塔刹 ( 佛塔顶
入中国后 , 并 没马上被时人接受 。到晋永嘉时 ,仅有 部的装饰物 ),又高达十 丈。两者 J J u 在一起 ,离地有 佛寺 四十二 所 。北魏 皇室 和贵族痴 迷佛 教 。晋永 嘉

I 圈
关手 《 洛阳伽蓝记 》

洛阳伽蓝记——精选推荐

洛阳伽蓝记——精选推荐

王子坊《洛阳伽蓝记》【课文说明】《洛阳伽蓝记》是记述北魏都城洛阳佛寺情况的著作。

伽蓝是梵语音译词,即佛寺。

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北魏自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迁都洛阳以后,王公大臣争建佛寺,数十年间仅洛阳城内就建有佛寺一千多所。

北魏末,洛阳屡经战乱,诸寺多成废墟。

(南北朝420—581:南朝“宋、齐、梁、陈”420—589;北朝“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386—581)作者杨衒之是北魏至北齐时人,北魏北齐时均曾担任官职。

公元547年因事重过洛阳,看到洛阳荒芜的景象,追忆过去寺观的侈丽,都城的繁盛,写成这部书,用来寄托他对北魏覆亡的哀悼。

本书善用简洁的文字叙述故事和人物,语言流畅。

虽然夹有骈俪成分,但基调是散文,成为南北朝时期不可多得的散文名著之一。

文选题目是教材编者所加。

作者在这段文字里描述了北魏几个王侯的奢侈生活、腐朽思想和贪婪性格,有助于我们认识当时封建贵族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

【课文讲读】【原文】自退酤以西,张方沟以东,南临洛水,北达芒山,其间东西二里,南北十五里,并名为寿丘里,皇宗所居也,民间号为王子坊。

【译文】——从洛阳退酤向西,张方沟向东,向南临近洛水,向北抵达芒山,其间东西宽二里,南北长十五里,统称为寿丘里,是皇室宗亲所居处的地方,民间称为王子坊。

(段意:简介王子坊地理位置。

)【原文】当时四海晏清,八荒率职,缥piăo囊纪庆,玉烛调辰,百姓殷阜,年登俗乐。

鳏寡不闻犬豕shĭ之食,茕qióng独不见牛马之衣。

于是帝族王侯、外戚公主,擅shàn(专也)山海之富,居川林之饶,争修园宅,互相夸竞。

崇门丰室,洞户连房,飞馆生风,重楼起雾。

高台芳榭,家家而筑;花林曲池,园园而有。

莫不桃李夏绿,竹柏冬青。

——本段多骈俪、对偶。

“鳏寡……”——引用、互文——鳏寡茕独都不……【译文】——当时天下安定,四面八方的边远民族也都臣服北魏,遵循职守;文章著作记载着国家的吉祥喜庆,和光普照调节着四季的风雨气候;老百姓家家富足,年成丰收,民俗欢乐。

洛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

• 市里、官署、道路、桥梁、时人第宅及名胜 古迹等也多交待其地理位置,有的还兼记遗 闻佚事。这些记载都是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根据它我们完全可以正确地绘出一张北魏 时期京城洛阳地理图。而且,作者特别对那 些较大的寺院建筑作了详细的描绘渲染。这 些描写既有微观的,也有宏观的;有立体的 ,也有平面的;有单个的建筑,也有综合的 建筑群。它不仅使我们领略到了一千多年前 那宏丽优美的宗教建筑艺术,更使我们通过 它想见到北魏盛时佛教的繁荣兴旺景象。
• 北魏统治者兴建那么多寺院,大多尽一切财 力物力而为之。一方面,它们是广大劳动人 民智慧的结晶,是庄严富丽的建筑物与风景 优美的园林;另一方面,它们的建成又是当 时社会风气的反映,是北魏中后期社会生活 的侧影。正如恩格斯所说:“政治、法律、
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 发展为基础的。”北魏中后期佛教的兴盛, 寺院的大量兴建,是跟孝文帝改革带来的经 济繁荣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当北魏统 治阶级内部爆发了尖锐矛盾,从建义元年( 528年)起连续发生大规模战乱以后,经济遭 受严重破坏,佛寺建筑也就萧条衰落了。
•《洛阳伽蓝记》和《世 说新语》、《水经注》 以及《颜氏家训》并称 为南北朝文学四大巨著 。
• 作者:东魏杨(或作阳、羊)炫之撰。 “伽蓝”是梵语“僧伽蓝摩”的省称,也就是佛寺 的别名。《洛阳伽蓝记》实为记述洛阳寺庙之作。 全书分城内、城东、城南、城西、城北5卷,记述 寺庙70多处。它不仅具体描写了殿堂屋宇的形制规 模和建立寺庙的始末兴废,而且记述了有关的政治 历史事件、社会经济情况,以及当时社会的风俗人 情,深受历代史学家的重视。全书叙事主要用散文 ,形容描写则往往夹用骈偶,条理清晰,洁净秀丽 ,读之如同亲见。其中有不少历史故事和神怪传闻 的记述,与南朝的志怪小说和《世说新语》内容相 近,情节虽不复杂,文字也颇简练,但写得生动具 体,形象鲜明,引人入胜,表现了作者高超的驾驭 语言的能力。

洛阳伽蓝记全篇原文及翻译

洛阳伽蓝记全篇原文及翻译

洛阳伽蓝记全篇原文及翻译
摘要:
一、介绍洛阳伽蓝记的作者及背景
二、概述洛阳伽蓝记的内容及结构
三、分析洛阳伽蓝记的文学价值
四、探讨洛阳伽蓝记对后世的影响
五、总结洛阳伽蓝记的历史地位
正文:
洛阳伽蓝记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部重要历史文献,作者是北魏文学家、史学家杨炫之。

该书以记载洛阳城的佛教寺院为主线,全方位展现了北魏都城洛阳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状况,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全书共五卷,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以时间为序,详细介绍了洛阳城内外的重要佛教寺院,以及寺院的创建背景、历史沿革、建筑风格、宗教活动等。

第二部分则以寺院为单位,记载了各寺院所藏的佛教经典、艺术品、文物等,以及与之相关的名人逸事、历史事件等。

洛阳伽蓝记在文学上的价值尤为突出,被誉为“佛教史传文学的巅峰之作”。

杨炫之运用生动的描绘手法,形象地展现了洛阳城的繁荣景象和佛教文化的兴盛。

书中对人物形象、场景描绘、情感抒发等方面都有着细腻的刻画,使得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此外,洛阳伽蓝记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该书对佛教文化的记载,
为后世研究佛教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同时,书中对洛阳城市风貌的描绘,也为历史地理学、城市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值得一提的是,洛阳伽蓝记还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启示,如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等作品,都可见到其影子。

总之,洛阳伽蓝记在我国历史文献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它不仅是一部记录洛阳城市历史变迁的史书,更是一部充满文学韵味和历史内涵的佳作。

洛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卷五《洛阳伽蓝记》卷五◎城北禅虚寺在大夏门御道西。

寺前有阅武场,岁终农隙,甲士习战,千乘万骑,常在於此。

有羽林马僧相善牴角戏,掷戟与百尺树齐等;虎贲张车渠掷刀出楼一丈。

帝亦观戏在楼,恒令二人对为角戏。

中朝时宣武场在大夏门东北,今为光风园,苜蓿生焉。

凝圆寺,阉官济州刺史贾璨,所立也,在广莫门外一里御道东,所谓永平里也。

注:即汉太上王广处。

迁京之初,创居此里,值母亡,舍以为寺。

地形高显,下临城阙。

房庑精丽,竹柏成林,实是净行息心之所也。

王公卿士来游观为五言者,不可胜数。

洛阳城东北有上商里,殷之顽民所居处也,高祖名闻义里。

迁京之始,朝士住其中,迭相几刺,竟皆去之。

惟有造瓦者止其内,京师瓦器出焉。

世人歌曰:"洛城东北上商里,殷之顽民昔所止。

今日百姓造瓮子,人皆弃去住者耻。

"唯冠军将军郭文远游憩其中,堂宇园林,匹於邦君。

时陇西李元谦乐双声语,常经文远宅前过,见其门阀华美,乃曰:"是谁第宅过佳?"婢春风出曰:"郭冠军家。

"元谦曰:"凡婢双声。

"春风曰:"儜奴慢骂。

"元谦服婢之能,於是京邑翕然传之。

闻义里有敦煌人宋云宅,云与惠生俱使西域也。

神龟元年十一月冬,太后遣崇立寺比丘惠生向西域取经,凡得一百七十部,皆是大乘妙典。

初发京师,西行四十日,至赤岭,即国之西疆也,皇魏关防正在於此。

赤岭者不生草木,因以为名。

其山有鸟鼠同穴,异种共类,鸟雄鼠雌,共为阴阳,即所谓鸟鼠同穴。

发赤岭西行二十三日,渡流沙,至土谷浑国。

路中甚寒,多饶风雪,飞沙走砾,举目皆满,唯土谷浑城左右暖於馀处。

其国有文字,况同魏。

风俗政治,多为夷法。

从土谷浑西行三千五百里,至鄯善城。

其城自立王为土谷浑所吞。

今城内主是土谷浑第二息宁西将军总部落三千以御西胡。

从鄯善西行一千六百四十里,至左末城。

城中居民可有百家,土地无雨,决水种麦,不知用牛,耒耜而田。

《洛阳伽蓝记》卷三

《洛阳伽蓝记》卷三

《洛阳伽蓝记》卷三开阳门御道东有汉国子学堂。

堂前有《三种字石经》二十五碑,表里刻之。

写《春秋》、《尚书》二部,作篆、科斗、隶三种字,汉右中郎将蔡邕笔之遗迹也。

犹有十八碑,馀皆残毁。

复有石碑四十八枚,亦表里隶书,写《周易》、《尚书》、《公羊》、《礼记》四部。

又《赞学》碑一所,并在堂前。

魏文帝作《典论》六碑,至太和十七年,犹有四存,高祖题为劝学里。

里有文觉、三宝、宁远三寺。

武定四年,大将军迁《石经》於邺。

周回有园,珍果出焉。

有大谷含消梨,重十斤,从树着地,尽化为水。

世人云:"报德之梨,承光之柰。

"承光寺亦多果木,柰味甚美,冠於京师。

劝学里东有延贤里,里内有正觉寺,尚书令王肃所立也。

肃字公懿,琅琊人也。

伪齐雍州刺史奂之子也。

赡学多通,才辞美茂,为齐秘书丞。

太和十八年,背逆归顺。

时高祖新营洛邑,多所造制,肃博识旧事,大有裨益。

高祖甚重之,常呼王生。

延贤之名,因肃立之。

肃在江南之日,聘谢氏女为妻。

及至京师,复尚公主。

其后谢氏入道为尼,亦来奔肃。

见肃尚主,谢作五言诗以赠之。

其诗曰:"本为箔上蚕,今作机上丝。

得路逐胜去,颇忆缠绵时。

"公主代肃答谢云:"针是贯线物,目中恒任丝。

得帛缝新去,何能衲故时。

"肃甚有愧谢之色,遂造正觉寺以憩之。

肃忆父非理受祸,常有子胥报楚之意。

卑身素服,不听乐,时人以此称之。

肃初入国,不食羊肉及酪浆等物,常饭鲫鱼羹,渴饮茗汁。

京师士子,道肃一饮一斗,号为"漏卮"。

经数年已后,肃与高祖殿会,食羊肉酪粥甚多。

高祖怪之,谓肃曰:"卿中国之味也。

羊肉何如鱼羹?茗饮何如酪浆?"肃对曰:"羊者是陆产之最,鱼者乃水族之长。

所好不同,并各称珍。

以味言之,甚是优劣。

羊比齐、鲁大邦,鱼比邾、莒小国。

唯茗不中,与酪作奴。

"高祖大笑,因举酒曰:"三三横,两两纵,谁能辨之赐金锺。

"御史中尉李彪曰:"沽酒老妪瓮注瓨,屠儿割肉与秤同。

洛阳伽蓝记洛阳伽蓝记简称伽蓝记,中国古代佛教史籍。是东魏迁都邺

洛阳伽蓝记洛阳伽蓝记简称伽蓝记,中国古代佛教史籍。是东魏迁都邺

洛阳伽蓝记-《洛阳伽蓝记》简称《伽蓝记》,中国古代佛教史籍。

是东魏迁都邺洛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简称《伽蓝记》。

中国古代佛教史籍。

是东魏迁都邺城十余年后。

抚军司马杨炫之重游洛阳。

追记劫前城郊佛寺之盛。

概况历史变迁写作的一部集历史。

地理。

佛教。

文学于一身的历史和人物故事类笔记。

成书于公元547年。

后世将《洛阳伽蓝记》与郦道元的《水经注》。

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并称为中国北朝时期的三部杰作。

本书在历代正史的“艺文志”中皆有著录。

但其祖本早已佚失。

现所见的《洛阳伽蓝记》都为以宋刻本为祖本。

源流颇杂。

《四库全书》将其列入史部地理类。

对于该书的研究自20世纪以来已取得不少成果。

特别是文学。

史学。

城市规划建筑等方面。

一般认为。

在宗教佛学。

中古文学。

语言学。

中外文化交流史等领域。

本书尚有不小的研究空间。

在传播影响上。

《洛阳伽蓝记》早有日。

韩。

英等若干语种译本。

在国际汉学界有一定的地位。

此外。

音乐人方文山。

周杰伦以其为背景创作演绎的歌曲《烟花易冷》流传一时。

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该书影响力。

书名,洛阳伽蓝记。

又名,伽蓝记。

作者,杨衒之。

成书时间,北朝547年。

类别,古籍。

价值 ,集历史。

地理。

文学等的名著。

内容梗概。

《洛阳伽蓝记》作者杨炫之。

生卒年不详。

北朝时期北平人。

该书是记述北魏时期洛阳佛寺兴衰的历史和人物故实类笔记。

属散文体著作。

在学界有着极高的文献价值。

《洛阳伽蓝记》书名中“伽蓝”一词。

即梵语“僧伽蓝摩”之略称。

意为“众园”或“僧院”。

洛阳伽蓝记是佛寺的统称。

《洛阳伽蓝记》全书共五卷。

按地域分为洛阳的城内。

城东。

城南。

城西。

城北。

记述佛寺七十馀处。

其体例是以北魏佛教的盛衰为线索。

以洛阳城的几十座寺庙为纲领。

以寺庙为纲维。

先写立寺人。

地理方位及建筑风格。

再写相关人物。

史事。

传说。

逸闻等。

在对诸多佛寺形制规模的描摹和始末兴废的勾勒中。

反映了广阔的政治经济背景和社会风俗人情。

如皇室诸王的奢侈贪婪。

南北朝间的交往。

北魏全盛时期洛阳手工业。

《洛阳伽蓝记》卷二

《洛阳伽蓝记》卷二

《洛阳伽蓝记》卷二永熙元年,平阳王入纂大业,始造五层塔一所。

平阳王,武穆王少子。

诏中书侍郎魏收等为寺碑文。

至三年二月五日,土木毕工,帝率百僚作万僧会。

其日,寺门外有石象无故自动,低头复举,竟日乃止。

帝躬来礼拜,怪其诡异。

中书舍人卢景宣曰:"石立社移,上古有此,陛下何怪也?"帝乃还宫。

七月中,帝为侍中斛斯椿所使,奔於长安。

至十月终,而京师迁邺焉。

景宁寺,太保司徒公杨椿所立也。

在青阳门外三里御道南,所谓景宁里也。

高祖迁都洛邑,椿创居此里,遂分宅为寺,因以名之。

制饰甚美,绮柱朱帘。

椿弟慎,冀州刺史;慎弟津,司空;并立性宽雅,贵义轻财。

四世同居,一门三从,朝贵义居,未之有也。

普泰中,为尔朱世隆所诛。

后舍宅为建中寺。

出青阳门外三里御道北,有孝义里。

里西北角有苏秦冢。

冢旁有宝明寺。

众僧常见秦出入此冢,车马羽仪,若今宰相也。

孝义里东即是洛阳小市北有车骑将军张景仁宅。

景仁,会稽山阴人也。

景明年初,从萧宝夤归化,拜羽林监,赐宅城南归正里,民间号为吴人坊,南来投化者多居其内。

近伊洛二水,任其习御。

里三千馀家,自立巷市,所卖口味,多是水族,时人谓为鱼鳖市也。

景仁住此以为耻,遂徙居孝义里焉。

时朝廷方欲招怀荒服,待吴儿甚厚,褰裳渡於江者,皆居不次之位。

景仁无汗马之劳,高官通显。

永安二年,萧衍遣主书陈庆之送北海入洛阳,僣帝位。

庆之为侍中。

景仁在南之日,与庆之有旧,遂设酒引邀庆之过宅,司农卿萧彪、尚书右丞张嵩并在其坐。

彪亦是南人,唯有中大夫杨元慎、给事中大夫王〈日旬〉是中原士族。

庆之因醉谓萧、张等曰:"魏朝甚盛,犹曰五胡。

正朔相承,当在江左,秦皇玉玺,今在梁朝。

"元慎正色曰:"江左假息,僻居一隅。

地多湿蛰,攒育虫蚁,壃土瘴疠,蛙黾共穴,人鸟同群。

短发之君,无杼首之貌;文身之民,禀蕞陋之质。

浮於三江,棹於五湖。

礼乐所不沾,宪章弗能革。

虽复秦馀汉罪,杂以华音,复闽、楚难言,不可改变。

洛阳伽蓝记魏杨炫之卷3

洛阳伽蓝记魏杨炫之卷3

洛阳伽蓝记魏杨衒之卷3卷三◎城南景明寺,宣武皇帝所立也。

景明年中立,因以为名。

在宣阳门外一里御道东。

其寺东西南北,方五百步。

前望嵩山、少室,却负帝城,青林垂影,绿水为文。

形胜之地,爽垲独美。

山悬堂观,光盛一千馀间。

复殿重房,交疏对霤,青台紫阁,浮道相通,虽外有四时,而内无寒暑。

房檐之外,皆是山池,竹松兰芷,垂列堦墀,含风团露,流香吐馥。

至正光年中,太后始造七层浮图一所,去地百仞,是以邢子才碑文云"俯闻激电,旁属奔星"是也。

庄饰华丽,侔於永宁。

金盘宝铎,焕烂霞表。

寺有三池,萑蒲菱藕,水物生焉。

或黄甲紫鳞,出没於繁藻,或青凫白雁,浮沈於绿水。

〈石辇〉硙舂簸,皆用水功。

伽蓝之妙,最得称首。

时世好崇福,四月七日,京师诸像皆来此寺。

尚书祠曹录像凡有一千馀躯。

至八日,以次入宣阳门,向阊阖宫前受皇帝散花。

于时金花映日,宝盖浮云,幡幢若林,香烟似雾。

梵乐法音,聒动天地。

百戏腾骧,所在骈比。

名僧德众,负锡为群;信徒法侣,持花成薮。

车骑填咽,繁衍相倾。

时有西域胡沙门见此,唱言佛国。

至永熙年中,始诏国子祭酒邢子才为寺碑文。

子才河间人也。

志性通敏,风情雅润,下帷覃思,温故知新,文宗学府,跨班、马而孤上;英规胜范,凌许、郭而独高。

是以衣冠之士,辐凑其门;怀道之宾,去来满室。

昇其堂者,若登孔氏之门;沾其赏者,犹听东吴之句。

籍甚当时,声驰遐迩。

正光中,解褐为世宗挽郎、奉朝请,寻进中书侍郎黄门。

子才洽闻博见,无所不通,军国制度,罔不访及。

自王室不靖,虎门业废,后迁国子祭酒,谟训上庠。

子才罚惰赏勤,专心劝诱,青领之生,竟怀雅术。

洙、泗之风,兹焉复盛。

永熙年末,以母老辞,帝不许之。

子才恪请恳至,辞泪俱下,帝乃许之,诏以光禄大夫归养私庭,所在之处,给事力五人,岁一朝以备顾问。

王侯祖道,若汉朝之送二疏。

暨皇居徙邺,民讼殷繁,前格后诏,自相与夺,法吏疑狱,簿领成山。

乃敕子才与散骑常侍温子昇撰《麟趾新制》十五篇,省府以之决疑,州郡用为治本。

2019年文学名著之 洛阳伽蓝记.doc

2019年文学名著之 洛阳伽蓝记.doc

洛阳伽蓝记所属文学时期: 魏晋南北朝文学所属朝代: 晋代作品体裁: 散文主题词或关键字: 洛阳伽蓝记内容摘要:《洛阳伽蓝记》是我国历史上极有影响的一部记游题材的文学作品,是与《水经注》、《齐民要术》相齐名的北魏王朝百余年统治期间所绝无仅有的三部杰作之一,一直为世人所瞩目。

它以洛阳佛寺四十年的兴废为题,通过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由盛到衰的情况以及北魏同周边的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关系等等进行详尽的记述生动地反映并再现了一个时期的一个王朝、一个京师乃至一种宗教的演变过程。

杨炫之所著《洛阳伽蓝记》是北魏时期流传至今的一部重要典籍,内容虽以记载洛阳的佛寺为主,且以此为书题,但实际上包括了当时的政治、人物、风俗、地理以及传闻故事等许多记载。

对我们理解北魏时期洛阳都城的建制、佛寺的建筑和历史的古迹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加之杨炫之叙事简括,文笔优美,又使之成为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洛阳伽蓝记》原有正文子注之别,但自赵宋以后,文注便混为一色,读者苦之。

后虽屡有学者为之分别注解,但终因不谙此书体例所自,不能恢复本来面目。

香港中文大学杨勇先生,专治中古文学,于此功力颇深,穷多年心力,朝夕批阅,为此书校笺,不仅使正文子注分别了然,且注解整齐,校对详密,是近世研究《洛阳伽蓝记》的一部力作。

洛阳伽蓝记校注序范祥雍一洛阳伽蓝记与北魏佛教我国南北朝时代,在经济上和文化上都较落後的北魏拓跋王朝,百六十年间留下的著作不多,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郦道元的《水经注》、杨炫之的《洛阳伽蓝记》,可称北魏的三部杰作。

《齐民要术》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而有科学价值的农书。

《水经注》是一部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的地理书。

《洛阳伽蓝记》以记北魏京城洛阳佛寺的兴废为题,实际记述了当时的政治、人物、风俗、地理以及掌故传闻,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这三部书因钞刻舛误,错字脱文太多,都很难读。

《水经注》一书,清代的学者,从全祖望、戴震到王先谦、杨守敬,都还下过不少的工夫,而其他两书,校订注释的工作,不是绝少人做,即是有人做了,也还不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仍有活力, 当代文学应从古典文学中汲取营养, 源远才能流长。
关键词 : 《 洛阳伽 蓝记》 ; 林 文 月; 拟古; 比较 ; 承革 《 拟 古》 是台 湾作家 林文 月“ 借 古开 今 ” 的 散文 集 , 中有 拟 杨街 之的《 洛 阳伽蓝记 》 ( 简称 《 洛》 ) 两篇 : 写 日本名 寺 的 多以 北大 、 中研 院 史 语 所 研 究 员 为班 底 , 如 中 文 系 有董 作 宾、 屈万 里 、 王 叔 岷等 , 尤其 是 她 的恩 师 台静 农 、 郑骞 , 集 研
持一 个美好 的共 同体 ” ② 。 第五 , 她 对 世 界 充 满好 奇 心 , 热
爱生活, “ 我觉得我必须要先做一个人 , 再做一个女人 , 再做

个学者 、 作者或者是翻译 者。所 以我觉得三种身份在一
林 文 月( 1 9 3 3 年 一) , 为 古今 中外文 学 的沟 通扮 演了 很
《 平泉伽蓝i S ) , 写美国加州俄罗斯正教教堂的《 罗斯堡教
堂》 ( 简称 《 平》 、 《 罗》 ) 。
究、 创作于一身 , 有传统文人 的风骨魅力, 深深影响林 氏为
人治学 。第 四 , 一生挚 爱 文学 , 愿“ 安 安静 静 过 一 种与 书 香 为伍 的单纯 生活 ” , 文 学 可 沟通 人 心 , 可 构 筑 精 神共 同体 精 神家 园 , “ 对她 而言 , 那个 用 中文 的 元典 和 诗 歌 统一 起 来 的
典》 等; 译著 有《 源 氏物语》 、 《 伊势物语》 、 《 枕草子》 等; 散 文, 更是 3 0年苦心经营 , 7 0年代有《 京都一年》 、 《 读中文系 源自许我对生命太贪心了吧” 。
她把 文学 与 生活 打通 , 文 学成 为 生 活 中最 有滋 味 情 调 的部 分 , 圆满 接续 了 中 国古 典 文学 、 现 代 文学 , 日本 古 典 文
批 评 与 阐 释 ・ 当 代 文 坛 ・20 1 5. 3
源远流长 : 从 《洛 阳 伽 蓝 记 》 到林文月 《 拟古》
孟 光 全

要: “ 拟古” 曾是 中 国古 代很 普遍 的文 艺创作 现 象 , 蕴含 了丰 富深 厚 的文 化 意蕴 。本 文从 林 文
月 的成长 背景 入 手 , 以明其 散 文家 、 翻 译 家、 学者 “ 三 栖文 人” 身 份 的 由来 ; 结合 古 今论 述 , 梳理“ 拟古 ”
化教育, 常须在 日语 、 上海话、 台湾话 、 国语I 司“ 对译 ” , 小时
候“ 我 的 身份一 直是 不 定的 。 ……这 样 一 个成 长 背 景 让 我 觉得 , 我什 么都 不是 : 不 是纯粹 日本 人 , 不 是纯 粹上 海 人 , 也 不 是纯粹 台湾 人 。但 这样 一种 复 杂 身份 的好 处 是 , 我 可 以
本文从林氏其人切入 , 梳理“ 拟古” 文艺现象的多重意 蕴; 再比较《 平》 、 《 罗》 与《 洛》 的异 同。力求把文本细读比 较、 理性思辨与文化背景勾勒相结合 , 认为古典经典仍有活
力, 当代 文学可 从 中借 鉴 , 源远 才能 流长 。
世界并没破碎。……她的理想中 , 翰墨和辞赋应有能力维
现 象蕴含 的深 广文 化意蕴 ; 为明确 参 照比较 的对象 , 在 概评 杨 街 之《 洛 阳伽 蓝记》内容 、 文 学成 就 、 影响
后, 详细比较林文月作品与《 洛阳伽蓝记》 的“ 同” , 尤其是“ 异” , 以揭明二者 的承革、 源流关系。论述
中, 力 求把 文本细读 比较 、 思辨 与文化背 景勾 勒 相结 合 。从 林 文月 创作 实绩 可 见 : 古今 是 关 联 的 , 古代
学的 “ 文脉” , 其研究、 创作 、 翻译都是 “ 有本 之木, 有源之
流” 。
林氏众多文集 中, 《 拟古》 很 独特 , 共 1 4篇 : 拟《 枕 草
湾通史》 、 《 台湾语典》 、 《 台湾诗荟》 等。第二 , 早年受跨文
子》 的《 香港八 日草》 , 拟《 呼兰河传》 的《 江湾路忆往》 , 拟
的人》 , 8 0 年代有《 午后书房》 、 《 交谈》 , 9 0年代有《 拟古》 、 《 饮酒与饮酒的相关记忆》 、 《 饮膳札记》 , 本世纪有《 回首》 、
《 人物速写》 、 《 写我的书》 等。
能获 此佳 绩 , 因缘 颇 多 , 大致有 : 第一, 出生 文 化 世 家 , 外 公连雅 堂为 “ 台湾文化 第一 人 ” 、 “ 台 湾太 史 公” , 编著《 台
起有 一些 辛苦 , 可是 也是 乐在其 中 , 而且 互 相可 以补 充 我的 生活 的很 多面 ” , “ 我这 人有 一 个 不 同 的 地 方 , 就 是 常 常 把
好的“ 使者” 角色 , 一手握论文 、 创作 、 翻译三种文笔 , 是中 国古典文学研究家、 散文家、 日本文学翻译家“ 三栖文人 ” ,
且都 硕果 累 累 : 学术论著有 《 谢 灵运及其诗》 、 《 山 水 与 古
责任 、 工作弄到后来变成一种享受。做家务清洁 , 我 当成运 动, 把家变得可爱, 就很有成就感。我对人生 、 世界一 直充
满好 奇心 , 永远 有兴 趣 去 发 掘 。即 使 累 一 点 , 也很快乐 , 或
《 M y L i f e a t F o r t R o s s ) 的《 往事》 , 拟《 傅雷家书》 的三封给儿
女 的信 , 拟《 洛》 的《 平》 与《 罗》 , 拟《 东坡 志 林 》 的《 散 文 六 则》 , 拟 恩师 台静农 《 我 与老 舍与 酒 》 的《 饮 酒 及与 饮 酒 相关
的记 I L ) , 拟《 龙坡杂文》 的《 伤逝》 , 拟六朝代作诗赋的散文 《 你终于走了孩子》 , 拟《 漂鸟集》 的《 有所思》 , 拟《 园丁集》
的《 无题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