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多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练习二十》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2.三角形的面积 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2.三角形的面积  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2.三角形的面积第1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多边形的面积》是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三角形是一种基本的多边形,通过对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为学生以后学习其他多边形面积打下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是,对于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学生还需要在课堂上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2.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来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同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三角形模型。

3.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复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引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那么三角形呢?三角形有没有面积计算方法呢?2.呈现(10分钟)呈现三角形模型,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提问:同学们,你们能看出这个三角形模型的特点吗?它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呢?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用量角器、直尺等工具测量三角形模型的底和高,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三角形面积的计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难度可适当调整,以让学生充分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进行解决。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多边形面积的第二课时《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多边形面积的第二课时《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多边形面积的第二课时《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三角形的面积》是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等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学生在计算三角形面积时,容易出错,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运用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如何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理解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

2.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三角形面积的课件、动画等教学资源。

2.准备实物模型,如三角形纸片、剪刀等。

3.准备练习题和作业,以便进行课堂巩固和家庭作业布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旧知识,如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三角形的面积。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或实物模型,展示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解释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由来。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给定的三角形面积。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多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优秀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多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优秀教案

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第2课时—三角形的面积1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91页主题图、92页例2、“做一做”,“你知道吗?”2 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2过程与方法:是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3 教学重点/难点/考点3.1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3.2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3.3 考点分析:能根据具体情况应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4 教学目标依据4.1 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标》指出:“学生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要做到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

”变“课堂教学”为“课堂生活”,就必须把握教学规律、用活教材。

故而,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并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根据这一教学理念,本课采用“主导-主体相结合”为特征的探究性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观察、猜想、验证、归纳、交流中获得新知并提高能力。

4.2 教材分析: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利用方格纸或割补等方法,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

为落实这一目标,这部分教材均是以探索活动的形式出现的 ,加强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自己得出结论。

学生在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之前,已经亲身经历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当学生亲身经历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时,不仅可以借鉴前面“转化”的思想,而且为今后逐渐形成较强的探索能力打下较为扎实的基础。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多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多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解题思路:首先将多边形分成n-2个三角形,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最后将所有三角形的面积相加得到多边形的面积。
答案:多边形的面积为(a1+a2+...+an)h/2,其中h为多边形的高。
八、教学反思
1. 课堂导入:在课堂导入环节,我通过提问和展示图片的方式引起了学生对多边形面积计算的兴趣。然而,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多边形的概念还不够清晰,因此在后续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对基本概念的讲解和巩固。
9. 学习兴趣: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得到提高,他们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探索数学问题,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10. 学习习惯: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集中度得到提高,能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同时,他们逐渐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能够在课后主动进行学习。
七、典型例题讲解
本节课我们将通过五个典型例题来讲解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 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数据分析、空间观念和数学建模的能力。考虑到学生的学情,我们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探究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探究式教学法能够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来获取知识,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3. 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使用以下教学媒体和资源:
a. 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学习。
b. 视频:播放相关的教学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多边形的面积计算过程。
c. 在线工具:使用在线几何工具,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多边形的性质,帮助他们建立空间观念。

《三角形的面积》(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三角形的面积》(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三角形的面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并能熟练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概括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2. 教学难点: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三、教学准备1. 教具:三角板、直尺、量角器。

2. 学具:三角板、直尺、量角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2)提出问题:三角形的面积该如何计算呢?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三角板,发现三角形的面积与底和高的关系。

(2)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3)引导学生通过推导,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面积 = 底× 高÷ 2。

(4)让学生举例说明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计算给定三角形的面积。

(2)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如:已知三角形的底和高,求面积。

4. 总结提升(1)引导学生总结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及其推导过程。

(2)强调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让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1.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面积 = 底× 高÷ 2。

2. 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七、教学反思1. 本节课学生的掌握情况如何?2.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3.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注:本教案适用于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的面积》一课。

重点关注的细节: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详细补充和说明:在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需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与底和高的关系。

以下是详细的推导过程:1. 观察三角板:首先,让学生观察三角板,可以发现三角板上的三角形有不同的形状和大小。

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的面积与哪些因素有关?2. 提出猜想:在观察的基础上,学生可能会猜想三角形的面积与底和高的长度有关。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性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直观的图形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特性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究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动手操作能力各有差异,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关注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够运用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探究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和运用。

2.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含义,能够灵活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场景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直观教学法:利用直观的图形和模型,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4.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三角形的模型、图形、PPT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个三角形模型,剪刀、彩纸等。

3.教学资源:相关的故事、实际问题、练习题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个三角形框架,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怎样计算?2.呈现(10分钟)呈现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引导学生理解公式中的含义。

《多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多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多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并能够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归纳、概括等数学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内容1.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2. 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够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等底等高”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三角板、直尺、圆规、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剪刀、彩纸、三角板、直尺、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三角形的面积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发现三角形的面积与底和高的关系,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3. 操练: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加深理解。

4. 应用: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面积 = 底× 高÷ 22. 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剪拼法、公式法3. 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巩固公式。

2. 提高题:解决实际问题,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

3. 拓展题:探讨多边形面积问题,为后续课程作铺垫。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过程中的思维方法,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教师应引导学生将三角形面积公式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精选12篇)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精选12篇)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精选12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的面积》篇1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计算梯形面积的必要性。

2.在自主探索活动中,经历推导梯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3.能运用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各种梯形各两份,剪刀,。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明确主题1. 生活中我们能找到许多平面图形,这个教室里有吗?2. 请大家看看这组图片,看看你发现了谁?找到了就立刻喊出它名字!出现次数最多的是……?(梯形)板书 2.梯形,四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认识它了,谁来介绍一下它。

3.今天,我们来更深入地了解这位朋友,研究梯形的面积。

(板书)二、回忆旧知,建立联系1. 面积,我们现在已经会计算哪些图形的面积了?他们计算方法你们还记得吗?(课件)2. 回忆一下,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我们是怎样推导出来的?还记得吗?3. 同学们,我们在研究它们面积的计算时候,都用到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转化。

(板书)把要研究的图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来发现他们之间的联系,进而推导出面积计算的公式.这种思想,这节课我们也要用到。

三、转化梯形,推导公式(一)应用的需要引出猜想1.同学们喜欢什么体育运动?喜欢篮球吗?(课件出示篮球场地)你们知道这一处是什么区域吗?这是3秒钟限制区,是限制对方队员在这个区域内停留不能超过3秒钟。

2.但是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我们还没有学过,你猜想梯形的面积可能与什么有关?你想怎样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呢?3.同学们都很有想法,那到底是不是像同学们想的那样呢?让我们来动手验证一下。

在动手操作之前,老师提出三点建议:(1)想想能把梯形转化成学过的什么图形。

(2)根据转化图形与梯形的关系,推导出梯形面积计算的方法。

(3)填写好汇报单,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动作快。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道如何求三角形的面积。

2. 学会用常用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3. 能够做到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1. 三角形面积的概念和公式的理解。

2. 运用所学的知识计算三角形面积。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通过展示几个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引入三角形面积的概念。

2. 讲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介绍常用的三角形面积公式并通过示例进行讲解。

3. 解决问题
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计算三角形面积。

4. 总结回顾
通过小结回顾本次的教学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互动
1. 利用幻灯片展现实用的例子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加直观、深入地理解三角形面积。

2. 开放式的探究式研究模式,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大胆发言,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五、教学评价
1. 教师可以通过线上评测或者线下小测验的形式对本次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估。

2.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推敲本次教学内容,进行交流讨论并相互评价。

六、教学反思
教师应通过反思来总结本次教学的成效,及时调整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为之后的教学提高效果提供反思的经验。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多边形面积的第二课时《三角形的面积》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多边形面积的第二课时《三角形的面积》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多边形面积的第二课时《三角形的面积》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三角形的面积》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多边形面积的第二课时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直观的示例,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对多边形面积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可能还没有完全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该方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原理,能够灵活运用计算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引导发现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引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2.探究新知: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3.巩固新知: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4.应用拓展:引导学生运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三角形面积 = 底 × 高 ÷ 2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练习题的正确率等。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多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多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多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教案
检查时间:验印主备人:执教时间:年月日
教学单元
第六单元
总(9)课时
课题
三角形的面积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P92例2及练习二十第1、2题。
教学目标
1.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经历探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能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兴趣,逐步培养积极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及难点
逐步加深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理解,提高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资源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个性化修改)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一步熟练掌握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第二能运用已掌握的相关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要看一看,比一比,哪些同学积极动脑,踊跃发言,学得扎实,学得灵活?
5.如果用a表示三角形的底,h表示三角形的高,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那么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以写成:S=ah÷2(板书)
6.教学教材第92页例2。
出示第92页例2:红领巾的底是lOOcm,高是33c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让学生独立计算,再集体订正。
说一说都是怎样做的,并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计算过程: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推理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资源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单元《多边形的面积2.三角形的面积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单元《多边形的面积2.三角形的面积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2.三角形的面积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多边形的面积》是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问题引入三角形面积的概念,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探究和合作,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相对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和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对图形的面积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和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可能对于面积的单位换算还不够熟练,需要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练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原理,能够灵活运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操作实践法进行教学。

通过问题驱动,激发学生的思考;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操作实践,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三角板、剪刀、直尺、多媒体设备。

2.学具准备:每位学生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纸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生活中的三角形图形,如金字塔、自行车三角架等,引导学生关注三角形,引出本节课的内容——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三角形的面积可以用底乘以高除以2来计算?学生可能对于这个公式还比较陌生,需要教师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图示,解释和呈现公式的推导过程。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多边形面积的第二课时《三角形的面积》教案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多边形面积的第二课时《三角形的面积》教案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多边形面积》第二课时:三角形的面积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和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所学方法计算简单的三角形面积问题。

3.能够发现生活中与三角形面积计算相关的问题并进行解决。

二、教学重点1.认识三角形的面积概念。

2.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3.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引出三角形的概念及面积计算需求。

2.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介绍三角形的底和高的概念,引导学生探讨面积计算的方法。

–给出几个简单的三角形面积计算例题,让学生进行计算并讨论解题思路。

3.学生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解决更复杂的三角形面积计算问题。

–鼓励学生利用所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并列举几个关键要点。

–确认学生对于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有了深入的理解。

四、教学资料准备1.三角形模型2.三角形图片3.三角形面积计算相关例题4.小组讨论纸五、教后反思经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有了初步的了解,但部分学生在复杂问题上仍有困难。

下节课将加强练习环节,并提供更多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

说课稿模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多边形面积》的第二课时《三角形的面积》教案设计。

本节课主要围绕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展开教学,通过引导学生探讨三角形的特点和面积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设计合理且富有趣味性。

通过导入新课引发学生的兴趣,结合小组讨论和实际例题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合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实际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数学五上《三角形的面积》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上《三角形的面积》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上《三角形的面积》教案一. 教材分析《三角形的面积》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四边形、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够运用面积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图形的基础知识,对于图形的面积计算也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和应用还需要通过实例进行讲解和练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2.难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三角板、剪刀、彩纸、直尺、圆规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张三角形纸片。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呈现(10分钟)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教师讲解三角形面积公式,并解释公式的含义。

操练(10分钟)1.教师布置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巩固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评价。

巩固(10分钟)1.教师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

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人教版数学五上《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上《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上《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三角形的面积》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通过引入“三角形面积”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为后续学习其他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但是对于三角形面积的理解和计算仍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思考,从而理解和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理解和运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思考,从而理解和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三角板、剪刀、彩纸、直尺等。

2.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三角形物体,如三角尺、三角形的屋顶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三角形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它们面积是如何计算的?2.呈现(10分钟)介绍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三角形面积 =底 × 高 ÷ 2。

并通过课件展示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和理解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过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利用教具和彩纸剪出不同的三角形,并利用公式计算出它们的面积。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集体备课教学计划及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集体备课教学计划及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集体备课教学计划及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主要让学生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平面图形的周长、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图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探索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周长、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但学生在计算多边形面积时,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对多边形边长的理解和运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学生能灵活运用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图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情境图、实践活动等。

2.学具:为学生准备各种形状的多边形模型。

3.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教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多边形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多边形的面积如何计算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如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三角形的面积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三角形的面积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多边形的面积》第四课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二)第四课教学内容:三角形面积计算的练习(练习十八5~10题)教学要求:1.是学生比较熟练地应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能运用公式解答有关的实际问题。

3.养成良好的审题、检验的习惯,提供正确率。

教学重点: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解答有关三角形面积的应用题。

教具准备:展示台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填空。

(1)三角形的面积=,用字母表示是。

为什么公式中有一个“÷2”?(2)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的底是2.8米,高是1.5米。

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米。

2.练习十六2题二、指导练习1.练习十六第6题:下图中哪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两条虚线互相平行。

)你还能画出和它们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吗?⑴生用尺量一量这两条虚线间的距离,搞清这两条虚线是什么关系?⑵看看图中哪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为什么?⑶分组讨论如何在图中画出一个与它们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并试着画出来2.练习十六第7题(1)让学生尝试分。

(2)展示学生的作业可能有:a.根据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这一结论,只要把原三角形分成4个等底等高的小三角形,它们的面积就必然相等。

而要找这4个等底等高的小三角形,只需把原三角形的某一边4等份,再将各分点与这边相对的顶点连接起来即可。

b.也可把原三角形先二等分,再把每一份分别二等分。

3.练习十六让学生抓住涂色的三角形的底只有平行四边形底的一半,它的高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三角形的面积=(底÷2)×高÷2,所以三角形的面积等于48÷44.练习十六第3题:已知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和底,求高?让学生列方程解和算术方法解,算术方法176×2÷22,要让学生明确176×2是把三角形的面积转化成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角形的面积-人教版 (20)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角形的面积-人教版 (20)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角形的面积-人教版 (20)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本中的“三角形的面积”一节。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理解面积概念与三角形特性之间的关系,并能够应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即面积等于底乘以高除以二。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几何图形面积计算方面。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精神。

教学难点1. 面积公式的理解:学生需要理解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其背后的数学原理。

2. 实际应用:将面积公式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时,如何选择合适的底和高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三角形的模型、PPT演示文稿、黑板。

2. 学具:直尺、量角器、剪刀、彩纸。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PPT展示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的性质,导入新课。

2. 探究:分发彩纸和剪刀,让学生分组合作,剪出不同大小的三角形,并尝试探索面积计算方法。

3. 讲解:讲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强调底和高的选择及其对面积计算的影响。

4. 练习:通过课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面积公式的应用和注意事项。

板书设计板书将包括以下内容:- 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公式的推导过程- 应用举例作业设计1. 必做题: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 选做题:探索如何计算不同形状三角形的面积,并比较不同方法的效果。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对面积公式的理解程度,适时提供指导和帮助。

课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作业反馈进行教学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细节: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理解或掌握的知识点或技能,对于三角形面积这一课,教学难点主要集中在面积公式的理解和实际应用上。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多边形面积》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多边形面积》教学设计.docx

多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课题:多边形的面积教学目标:1、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会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2、体验图形的平移、旋转以及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空间观念得到进一步发展。

3、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数学美感。

教学重点:理解公式并止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三角形、一个梯形。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教师介绍场景图,要学生观察图像并回答问题。

提出:“你发现了哪些图形?你会计算它们的面积吗?”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充分发表意见。

2.重点出示校园门询的花坛图形问:你知道左边花坛是什么形状的吗?那右边花坛呢?这两个花坛有什么不同?3.出示方格纸上画的平行四边形,提问:这是右边花坛,它的形状有什么特点?什么叫平行四边形?指出它的底和高。

二、初步探究1.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

(1)请大家在方格纸上数一数,纸上每个小格是lm2,不满一格的都按照半格计算, 然后把表格填写完整。

(2)指名学生到投影上数。

边数边讲解。

(3)投影出示长方形。

这个长方形是多少格?它的而积是多少?(4)观察比较两个图形的关系,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明确: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分别相等,它们的面积也相等。

2、通过操作,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1)自由剪、拼,进一步感知。

①每个平行四边形只准剪一下,试一试被剪下的两部分能拼成已学过的什么图形?学生自己剪、拼。

②互相讨论。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通过操作讨论得只有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开,才能拼成一个我们会计算的图形——长方形。

这种剪法最简便。

(2)揭示转化规律任何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在转化的过程屮,怎样按照一定的规律來做呢?(教师边演示边讲述)②厂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左边的直角三角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后记)反思:

课型: 练习 编写时间:





第 日 课时 总序第 年 批 个教案 月 注 日 执行时间:
课题:第六单元:三角形的面时




第 日 课时 总序第 年 批 个教案 月 注 日 执行时间:
课题: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内容:教材 P92 例 2 及练习二十第 1、2 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能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 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推理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实际应用。 教学方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图片。 提问:我们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这些图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学生回答: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2.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面积” 。 (板书课题:三角形的面积) 3.学习新知识之前,我们共同回忆一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得出 的?(演示推导过程) (我们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 积相等。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 相等,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 二、互动新授 l.谈话:成为一名少先队员后,我们每个人都要佩带红领巾。红领巾是什么形状 的?(三角形)如果要想知道它用多少面料,要怎样解决呢?(求出三角形的面积。 ) 追问: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引导学生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猜测, 可以把三角形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 2.请每个小组拿出三角形学具,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每组都有完全一样的 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两个。 ) 师提出操作要求:用两个同样的三角形拼一拼,并思考:能拼出什么图形?拼出 图形的面积你会计算吗?拼出的图形与原来的三角形有什么联系?(这里不让学生回 答,而是通过动手操作得出结论。 ) 3.分小组操作,并利用下表做好记录。 我们是用两个( )三角形,拼成了一个( )。 原三角形的底等于拼成的( )形的( );原三角形的高等于拼成的( )形 的( );原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 )形的( )。 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汇报操作结果:让学生边汇报边把转化后的图形贴在黑板上。 学生可能选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 边形的面积=底×高, 每一个锐角三角形的面积是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得出一个三角形的 面积=底×高÷2。 也可能选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就 是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可以看作直角三角形的高) ,拼成的长方形的宽就是直角 三角形的另一条直角边(可以看作直角三角形的底) 。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每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就是这个长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得出一个三角形的面积= 底×高÷2。
还可以选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同理,每一个钝角三 角形的面积是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所以, 得出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4.小结:不管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还是钝角三角形,只要是两个完全一 样的三角形,就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 的面积的一半。 追问:是不是任意一个三角形的面积都是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呢? 教师可以通过任意一个三角形和与其不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纸板,让学生通 过对比得出:三角形的底和高必须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相等时,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才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 一半。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再让学生说一说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5.如果用 a 表示三角形的底,h 表示三角形的高,s 表示三角形的面积,那么三 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以写成:S=ah÷2(板书) 6.教学教材第 92 页例 2。 出示第 92 页例 2:红领巾的底是 lOOcm,高是 33c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让学生独立计算,再集体订正。 说一说都是怎样做的,并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计算过程: S=ah÷2 =100×33÷2 2 =1650(cm ) 7.让学生再说一说:为什么要除以 2? 学生可能会回答: “底×高”表示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 积;因为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要“÷2” 。 三、巩固拓展 1.出示:一种零件有一面是三角形,三角形的底是 5.6 厘米,高是 4 厘米。这个 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由学生独立解答,订正答案。 2.完成教材第 92 页“做一做”第 1 题。先让学生找一找三角尺的底和高,使学 生明白直角三角形的任意一条直角边作底,另一条直角边就作高。如底是 7.2cm,高 是 12.5cm。再进行计算。 3.完成教材第 92 页“做一做”第 2 题。 先说一说涂色的三角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再计算。 (涂色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引导总结:1.三角形的面积=底×高÷ 2,用字母表示 S=ah÷2。2.要求三角形的面积需要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3.三角形 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 作业:教材第 93 页练习二十第 1、2 题。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例2 S=ah÷2 =100×33÷2 2 =1650(c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