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丑小鸭》教案【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丑小鸭》教案【2】
篇三:丑小鸭
教学总目标:
1.会认本课14个生字“烘、卧、剩、裂、欺、负、讨、厌、孤、笆、讥、苇、僵、亏”,会写“灰、冰、鸭、鹅、讨厌、蛋壳、欺负、翅膀”。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通过对丑小鸭遭遇的学习, 对丑小鸭的遭遇产生同情心。

懂得互相尊重,要善待他人,,同时要正确认识自己。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14个生字“烘、卧、剩、裂、欺、负、讨、厌、孤、笆、讥、苇、僵、亏”,会写“鸭、灰、蛋壳”。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1、2自然段和第7自然段中描写天鹅外形的词句。

4.积累如“雪白的羽毛、嘴巴大大的”类型的词语,并能进行简单的运用。

5.通过对“丑小鸭”丑与美的对比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善待他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简介作者安徒生。

2.板书课题:丑小鸭(其中“鸭”字写在田字格中,边写边讲解书写要领),生书空。

3.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对安徒生的介绍,让学生对安徒生以及他的童话有了初步的了解。

激起学生走近安徒生以及学习故事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用开火车形式检查生字读音。

2.认读词语:
暖烘烘卧在剩下裂开
讨厌讥笑欺负(你喜欢这三个词吗?为什么?)
孤单篱笆芦苇冻僵幸亏
3.在句子中认读生字词:
夏季的田野,太阳暖烘烘的,鸭妈妈卧在草堆里,等她的孩子出世。

小鸭子们一只只钻出蛋壳,最后剩下一个特别大的蛋,慢慢地裂开,钻出一只“丑小鸭”。

除了鸭妈妈,谁都讨厌、欺负丑小鸭,他感到非常孤单,就钻出篱笆,离开了家。

在树林里,丑小鸭被小鸟讥笑,他只好来到湖边的芦苇里,却被冻僵了,幸亏一位农夫把他带回了家。

春天来了,丑小鸭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

6.再读课文,要读得正确。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各种方法进行识字教学,并通过不同的语境进行复习巩固要求认识的字,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三、学习课文
(一)创设情境,练写“蛋壳”。

【设计意图:创设故事情境,还原原著中所描写的美的情境。

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插图:哪一只是“丑小鸭”?为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他的样子。

2.课文是怎么写丑小鸭的?默读第二自然段,用“——”划出写丑小鸭样子的句子,读一读。

3.生汇报。

出示句子:他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大家都叫他“丑小鸭”。

结合练写“灰”。

4.再次观察插图,仿写句子:
别的小鸭子的毛,嘴巴,身子。

拓展仿写句子。

5.仔细看插图中的丑小鸭,想象丑小鸭心里会想些什么。

现在你就是这只丑小鸭,你在想什么?
带着感受读句子。

【设计意图:主要抓住这一自然段中描写“丑小鸭”外形特点的句子,学习积累和运用句子中的如:毛灰灰的、身子瘦瘦的……】
(三)学习第七自然段中写天鹅的句子
(出示天鹅图),丑小鸭长大了,他变成了——白天鹅。

美吗?
1、你能说说他现在的样子吗?
2、课文是怎么说的?用“~~~~”划出句子。

仿写:( )的( ),( )的( ),( )极了。

3、指导朗读句子: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美丽极了。

4、出示原著中写天鹅的句子,读一读:“白得闪亮,优美地伸着长长的脖子。


5、再读文中词句。

【设计意图:学习课文中描写天鹅的句子,学习积累和运用词语如雪白的羽毛……并结合原著内容,体会天鹅的美。


四、总结。

多么美丽的白天鹅,丑小鸭究竟经历了多少磨难,才变成了美丽的天鹅,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篇四:丑小鸭
教学目标:
1.会写“冰、鹅、讨厌、欺负、翅膀”
2.学习课文三、四、五、六、七自然段,体会丑小鸭的不幸遭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对丑小鸭不幸遭遇的学习,对丑小鸭的遭遇产生同情心。

懂得要互相尊重。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

二、学习课文三、四、五、六自然段。

1.出示第二幅插图:图上都有谁?它们在干什么?丑小鸭为什么会
挨欺负呢?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它?
(1) 默读三、四自然段,划出词句:都有谁欺负它?怎么欺负它?
(2)抓住“咬、啄、讨厌、孤单、讥笑、追赶、躲”等词语引导体会。

结合练写“讨厌、欺负”。

(3)小鸟讥笑它,可能会说些什么?
(4)受到欺负的丑小鸭哭了,它会想些什么?
(5)有了这么多想法,你们看它是怎样做的?
2.看到别人都欺负丑小鸭,你们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带着感受读。

3.自由读五六自然段,丑小鸭为什么悄悄地过日子?这时它看见了谁?心里怎样想?你觉得哪些词用得好?
(1)着重体会“惊奇、羡慕”
(2)伴随着天气变化,它是怎样过冬的?(体会“冻僵、幸亏”两个词语)练写“冰”。

4.有感情朗读五、六自然段。

三、学习第七自然段。

1.听音乐读第七自然段,在读中去祝贺丑小鸭。

2.练写“鹅”、“翅膀”
3.丑小鸭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假如又回到了养鸭场,人家可能会对它说些什么?丑小鸭又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四、总结。

篇五:丑小鸭
教学目标
1.理解“欺负、讥笑、羡慕”等词语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丑小鸭在逆境中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

3.懂得善待他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地认识自己。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要善待他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领会故事所表达的积极意义。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学生交流作者安徒生的有关知识
1.根据学生课下所搜集的资料,找3-5名学生介绍安徒生的生平。

补充:[安徒生(1805-1875),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

小时侯很贫穷, 11岁父亲死后, 生活更加贫困。

安徒生从小观察敏锐,想象力丰富,14岁告别家乡到丹麦首都,下决心要当个艺术家,却面临走投无路的困境。

1829年,安徒生创作的一部喜剧在皇家影剧院上演的那一天,他静静地坐在大剧院的一个角落里,望着那些他所创作的人物形象活生生地出现在观众的面前,听着观众的喝彩,他的眼里不禁流出一行行热泪。

十年前,他几次想在这个剧院里找到一个小小职位,都遭到了嘲笑和否定。

十年,那是一段多么艰苦和漫长的过程!
今天,他终于成功了,得到了公众的承认。

]
2.在学生初步了解作者生平后出示课件1:
安徒生(1805~1875)丹麦著名童话家。

生于丹麦菲英岛欧登塞贫民区。

他从小就为贫困所折磨,先后在几家店铺里做学徒,没有受过正规教育。

代表作:《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

二、导入新课
安徒生曾说过:我就是一只丑小鸭。

十年前,他遭到了嘲笑和否定,十年后,他变成了──白天鹅!同学们,你想不想知道丑小鸭是怎样变成白天鹅的吗?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安徒生的童话世界。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各学习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完成两项任务:
(1)自学生字词,读通课文。

(2)提出疑难问题,小组讨论解决。

2.出示课件2检查学生识记生词的情况:
暖烘烘丑陋讪笑嫉妒来势汹汹欺负篱笆讥笑芦苇冻僵木屐
3.出示课件3让学生把四幅插图按照自己的理解排好顺序。

4.按照课件3的顺序在小组内讲一讲这个故事。

[这个教学环节就是过去教学中“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但是这样的设计的意图在于给学生提供一个语言表达的机会,让他们把自己观察和理解的结果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就会遇到困难或产生许多难题。

]
四、品词析句,感情朗读
1.学生速读课文,画出记叙丑小鸭遇到的不幸遭遇的句子。

体会它当时的心情。

[失望、胆怯、孤单、可怜等]
2.同学们,请你和你的小伙伴合作一下,每人读一个部分,把丑小鸭悲惨的命运读出来,把我们对丑小鸭的爱与同情读出来吧![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大声朗读课文,此步骤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细细地体会课文里所蕴含的思想内容]
3.哪些同学可以用朗读展示丑小鸭可怜的命运?同学们,请你也在心里默默地读吧!
[师相机指导:出生时大家对它的失望;被人欺负的胆怯与孤单;呆在芦苇地里的孤寂无奈;冻僵在冰上的令人心怜。

]
4.学生讨论,丑小鸭在这些打击面前,抱着什么样的生活态度?有什么追求?
[我要飞向它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 然后联系上下文,说一说,丑小鸭为什么拼死也要飞向高贵的白天鹅?
5.漫长的冬天过去了,温暖的春天终天来了,丑小鸭也长大了。

原来他就是一只美丽的天鹅。

如果你也为丑小鸭感到幸福和快乐,那就请你放声朗读课文第39-47自然段。

[引导通过朗读体会丑小鸭惊喜,非常愉快的心情。

]
6.学生讨论交流: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句子所蕴含的深意。

(1)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试阐释这句话的意思]
(2)它感到非常难为情。

它把头藏到翅膀里面,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它感到太幸福了,但它一点也不骄傲,因为一棵好的心是永远不骄傲
的。

[大家赞美丑小鸭,丑小鸭为什么感到难为情?“一棵好的心”是指什么样的心?]
五、系生活,小结延伸
(1)这只丑小鸭为什么会变成白天鹅?
(2)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吗?。

同学们,我们读完一篇文章,总要想到些什么,不知道大家读完了这一课,会想些什么呢?在我们的身边,有些同学学习不好,或是在一些方面有不足,他们应该怎么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