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理论研究:市民政局关于政府在老龄化社会的定位研究-精品

合集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下的养老保险体制(探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下的养老保险体制(探讨)

目录摘要---------------------------------------------------------21 中国人口状况-------------------------------------------------32 中国社会养老服务保障体系-------------------------------------------------------32.1 居家养老-----------------------------------------------32.2 居家养老的基本内容--------------------------------------------------------43 机构养老-------------------------------------------------------------------------------63.1 不同领域的老年人-------------------------------------------------------------73.2 失独者如何养老以及面对的政策的空白---------------------84 我国的养老模式---------------------------------------------------------------------95 外国如何解决养老问题------------------------------------------------------------96可供借鉴的外国养老保险模式----------------------------------------------------9 参考文献---------------------------------------------------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下的养老保险体制摘要: 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他们曾经为国家、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晚年生活应当得到切实有效地保障。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研究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研究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研究一、绪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

城市社区作为老年人最主要的活动场所,其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将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因此,加强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问题以及解决方法等方面展开讨论。

二、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现状分析目前,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离老年人所需还存在较大差距。

一方面,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不够完备,缺乏适应老年人需求的特色设施和服务项目;另一方面,社区养老服务的人员储备不足,服务质量得不到保证,例如,在送餐服务中出现过晚、错单、食品质量等问题。

三、城市社区养老服务问题探究1. 服务设施不足目前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主要包括健身器材、书报阅读室、康复室等设施。

但是,在实际服务中,老年人更关注的是服务的实用性和个性化。

比如老年人常有失忆、失眠等问题,一些社区没有提供针对这些问题的服务设施和服务人员,难以满足老年人需求。

2. 服务人员不足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服务人员主要包括社工、医护人员、志愿者等,但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人员储备不足,社区养老服务力量基本靠虫团和医疗院校的志愿者组成。

志愿者虽秉承着“贴心、细致、热情”的服务精神,但由于缺乏专业知识,服务质量难以保证。

3. 养老服务缺乏个性化在老年人的日常养老服务中,缺乏针对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的服务。

比如一些老年人贫困,需要晚餐的价格优惠等。

但是现在社区的晚餐服务缺乏差异化和个性化,导致一些老年人的需求无法满足。

此外,一些老年人在身心状况上有差异,而现有的养老服务难以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也是当前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四、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解决方案1.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如果社区养老中心缺乏经费或空间,政府可以考虑将公共空间租赁给第三方机构营造空间,供老年人活动、交流。

政府也可以借鉴国际经验,通过委托运营等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建设更多适应老年人需求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

社区老龄化调研报告题目

社区老龄化调研报告题目

社区老龄化调研报告题目社区老龄化调研报告一、引言社区老龄化是指社区中老年人口比例占总人口比例的增加,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个社会现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社区老龄化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社区老龄化现状,并分析其产生原因和影响,为社区老龄化问题的解决提出建议。

二、调研方法1.问卷调查:在社区范围内,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

2.访谈调研:针对一些特殊情况和问题,对相关人员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观点和体验。

3.文献资料调研: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社区老龄化问题的全球和国内发展趋势。

三、调研结果1.社区老龄化程度: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社区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正在逐年增长。

2.老年人生活状况:社区老年人中,有相当一部分生活在经济拮据的环境下,缺乏社会关爱和支持。

3.社区老龄化原因:主要包括人口结构变化、医疗水平提高、社会福利不健全等因素。

4.社区老龄化影响:社区老龄化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一系列影响,如社区设施的不足、社会资源的压力等。

四、影响对策1.加强社区服务设施的建设:增加社区医疗设施、康复训练机构和养老服务中心等设施,满足老年人不同的需求。

2.提高社区管理水平:加强社区组织建设,提高社区管理水平,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社区环境和服务。

3.加强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通过举办各种活动,提高老年人的社交圈层和参与感,促进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

4.构建跨代关爱机制:加强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助和关爱,营造跨代关爱的氛围,改善老年人的孤独感。

五、结论社区老龄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现象,对社会和家庭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同时,社区老龄化也为社会提供了机会,通过合理的政策和社会措施,可以优化社区资源配置,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因此,社区应加强老年人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支持,实现社区老龄化问题的积极应对和解决。

《2024年城市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层次及其满足策略研究》范文

《2024年城市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层次及其满足策略研究》范文

《城市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层次及其满足策略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城市老年人口的数量持续增长。

社区居家养老作为一种新兴的养老模式,得到了广大老年人的认可和青睐。

本文旨在探讨城市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层次,并针对这些需求层次提出相应的满足策略,以期为优化居家养老服务提供参考。

二、城市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层次1. 基本生活需求城市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主要包括饮食、居住、医疗等方面的服务。

在饮食方面,老年人需要营养均衡、口味适宜的饮食服务;在居住方面,需要安全、舒适、便利的居住环境;在医疗方面,需要定期的健康检查、疾病治疗和康复服务等。

2. 精神文化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他们渴望与他人交流、分享生活经验,需要参加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如读书、绘画、音乐、舞蹈等。

此外,他们还希望得到尊重、关爱和陪伴,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3. 社交与情感需求老年人在社交和情感方面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与家人、朋友和社区居民的交往中。

他们希望与家人保持密切联系,与朋友进行交流和互动,同时也希望在社区中结交新朋友,建立新的社交网络。

这些社交活动有助于老年人缓解孤独感,提高生活质量。

三、满足城市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策略1. 针对基本生活需求的满足策略(1)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服务:通过开设老年餐厅、送餐上门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营养均衡、口味适宜的饮食服务。

(2)改善居住环境:加强老年社区的住房建设,提高居住安全性和舒适性,为老年人提供便利的生活设施。

(3)完善医疗服务:建立完善的医疗保健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定期的健康检查、疾病治疗和康复服务等。

2. 针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策略(1)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组织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如读书会、绘画班、音乐会、舞蹈班等,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2)关爱陪伴服务:通过志愿者服务、社区互助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关爱、陪伴和心理支持。

关于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范文)(精选多篇)

关于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范文)(精选多篇)

关于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
告(范文)(精选多篇)
一、调研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需要应对变化趋势推进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二、调研目的
1、了解当前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情况;
2、探讨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策略和措施;
3、提出完善养老服务的建议和对策。

三、调研方法
1、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老年人对养老服务体系的需求;
2、进行实地调研,了解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养老院、日间照
料中心等情况;
3、进行专家访谈,了解目前养老服务体系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趋势。

四、调研结果
1、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瓶颈问题,主要表现为医
养服务融合不足,养老服务设施不足,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
2、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建设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推进社
区医养融合、完善养老服务设施等方式加以解决;
3、加强对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培训和专业化建设,提升服务
质量。

五、调研建议
1、推动区域协同,建立养老服务中心等服务设施;
2、大力发展家庭养老服务模式,提高养老服务的覆盖面和便利性;
3、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智能化养老服务;
4、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和工作满意度;
5、探索医养融合模式,实现医疗卫生服务与养老服务的有机融合。

六、调研结论
加强养老服务的建设和提升服务水平,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项重要举措。

必须加强政府引导和社会参与,打破养老服务发展壁垒,建立完善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人有更多的选择,享受更优质的养老服务。

社区老龄工作调研报告

社区老龄工作调研报告

社区老龄工作调研报告一、引言社区老龄工作是为了满足老年人的各类需求,提供社会支持和社交机会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了解社区老龄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次调研对某市社区老龄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二、背景调研在调研开始前,我们首先对所选社区的背景信息进行了收集和整理。

该社区位于某市中心地带,老年人口数量较多,需求较为复杂多样。

社区内设有老年活动中心、医疗卫生机构等供老年人参与的支持设施。

三、调研方法为了获得准确的数据和客观的结果,我们采取了多种调研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等。

调研时间为一个月,共收集了300份问卷和30个访谈对象的意见。

四、调研结果与分析1. 社区老年人口数量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所选社区老年人口数量较多,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约占总人口的30%。

2. 社区老龄工作组织设置社区内设有老龄工作指导委员会,负责具体的工作协调和决策。

此外,社区还有专门的老年人事务部门,负责老年人服务和管理等工作。

3. 社区老龄工作内容社区老龄工作内容涵盖了老年人的各个方面需求,包括日常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体娱乐等。

社区通过定期开展文化活动、组织健康讲座等方式,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4. 社区老龄工作存在问题尽管社区老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老年人对社区老龄工作了解不深,参与度较低。

其次,社区对老年人的心理关怀还不够,缺乏足够的心理提供支持。

五、对策建议针对社区老龄工作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建议:1. 加强宣传和推广社区应加强对老年人的宣传,提高老年人对社区老龄工作的认识和参与度。

2. 提供心理支持服务社区可以设立心理咨询师岗位,为老年人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3. 定期开展培训和活动社区可以定期开展培训课程,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技能水平,增加老年人的社交机会。

4. 加强与医疗机构合作社区应与医疗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提供老年人健康咨询和医疗保健服务。

积极老龄化背景下的农村养老对策研究

积极老龄化背景下的农村养老对策研究

积极老龄化背景下的农村养老对策研究【摘要】随着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农村养老成为当前关注的热点之一。

本文从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三个方面入手,探讨了农村养老的现状分析、养老需求与供给矛盾、政府政策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和科技手段应用等问题。

在对农村养老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前景。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推动农村养老事业朝着积极老龄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关键词】积极老龄化、农村养老、对策研究、养老现状、需求与供给矛盾、政府政策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科技手段应用、发展趋势、对策建议、未来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积极老龄化是当前社会的一个重要趋势,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老年人口比例逐渐增加,养老问题成为一个全社会关注的议题。

而在农村地区,养老问题更加突出,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对于农村养老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农村养老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养老设施不足、服务质量不高、人才匮乏等问题。

随着农村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养老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需要深入研究农村养老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推动农村养老事业的健康发展,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

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关于农村养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深入了解农村养老的现状和问题,才能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和建议,推动农村养老事业的发展,让农村老年人享有更好的养老生活。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深入探讨积极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养老的问题,分析当前农村养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养老需求与供给的矛盾,研究政府政策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以及科技手段应用在农村养老中的作用和意义。

通过对农村养老的现状进行分析,试图找出合适的对策和解决方案,以促进农村养老事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024年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研究》范文

《2024年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研究》范文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由于经济和文化的进步,老年人更倾向于在家中养老而非进入养老院或疗养机构。

这导致了对于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快速增加,且服务质量的重要性越发突出。

本篇研究报告主要关注城市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质量问题,对现存问题进行深度解析并提出相应改善策略。

二、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社会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老年人口数量逐年增长。

许多老年人在生活中遇到多种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日常生活自理、健康照料以及心理需求等。

在这种情况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逐渐成为了社会服务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服务。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主要采取文献研究、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

首先,我们通过文献研究对当前国内外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其次,我们进行了实地调查,观察了社区养老服务的运作情况;最后,我们设计并实施了问卷调查,收集了老年人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反馈信息。

四、研究结果1. 服务覆盖面:目前大部分城市社区已经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但服务覆盖面仍存在不足,部分老年人无法享受到服务。

2. 服务质量:虽然大部分社区提供了基本的生活照料和健康管理服务,但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服务存在服务态度差、技能不足等问题。

3. 服务内容:虽然有越来越多的服务项目被引入到居家养老服务中,但仍然存在服务项目单一、缺乏个性化服务的问题。

4. 社区支持:社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支持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反馈机制。

五、问题分析1. 政策支持不足:政府在政策上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支持不够,导致社区无法获取足够的资源来提高服务质量。

2. 服务人员素质问题:服务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技能参差不齐,影响了服务的质量。

3. 资金问题:由于资金来源单一,缺乏有效的资金投入机制,导致服务项目的开展和改进受阻。

六、对策建议1. 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包括财政支持和政策引导等,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更多资源。

民政 调研报告

民政  调研报告

民政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民政一、背景介绍民政是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组织通过政府在公共利益范围内,保障和提升社会民众基本生活状况的工作,是社会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我国民政工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期为提升民政工作质量和效能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发放问卷了解广大民众对民政工作的认知和评价,并与民政相关负责人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民政工作的认知和展望。

三、调研结果1.市民对民政工作的知晓度较低。

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60%的受访者对民政工作了解不够,只知道民政是一项涉及社会福利的工作,对具体的工作职能和内容了解有限。

2.认可度较高的民政工作。

调查数据显示,受访者认为民政工作中,救助救济、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方面做得比较好,并且有较高的满意度。

3.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1)缺乏公众参与。

民众对民政工作缺乏直接的参与感,很多民政工作只是在政府内部进行决策和实施,民众意见参与渠道较少。

应加强与民众的互动,提高民众参与度。

(2)工作职能划分不清。

民政工作与其他部门的工作职能划分不够明确,导致工作责任不清晰,协作效果不佳。

应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和协作,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工作范围。

(3)资源分配不均衡。

民政工作资源分配不够公平和合理,一些地区和群体的需求得不到及时满足。

应加强资源调配和配置,确保资源的合理分布和利用。

四、调研建议1.加强公众宣传。

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向公众传递民政工作的相关信息,提高公众对民政工作的认知和了解。

2.深化改革创新。

建立健全民政工作的制度机制,明确工作职责,提高工作效能。

3.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

与教育、卫生、就业等相关部门加强联动,协同推进社会事务的治理。

4.实行公开透明。

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和互动,公开民政工作的决策过程和执行情况,接受公众监督。

五、结语民政工作是关系社会福利和民生的重要工作,需要加强政府、社会和公众的参与和合作。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老年社会保障中政府责任定位研究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老年社会保障中政府责任定位研究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老年社会保障中政府责任定位研究xx年xx月xx日contents •研究背景与意义•人口老龄化对老年社会保障的影响•我国老年社会保障的现状与问题•政府在老年社会保障中的责任定位•政府责任定位的实现路径与政策建议•研究结论与展望目录01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背景01人口老龄化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社会保障问题也日益凸显。

02老年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体现政府责任和民生关怀的重要方面。

03在老年社会保障中,政府的作用和责任是不可替代的,因此,研究政府在老年社会保障中的责任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意义有利于完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福利水平。

有利于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更好地履行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责任。

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有利于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老年社会保障模式,为未来老年社会保障的发展提供参考。

02人口老龄化对老年社会保障的影响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上升,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内这一趋势将持续。

人口老龄化加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进步,我国高龄老年人口比例也在不断增加,这给老年社会保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高龄化趋势明显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趋势养老保障压力增大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养老保障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大,如何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增加老年人是医疗卫生服务的主要需求群体,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也不断增加,如何满足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人口老龄化对老年社会保障的挑战03我国老年社会保障的现状与问题养老保险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覆盖包括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在内的全体国民。

医疗保险中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旨在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保障。

我国城市社区养老研究分析的开题报告

我国城市社区养老研究分析的开题报告

我国城市社区养老研究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我国人口老龄化愈发明显,针对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与日俱增。

城市社区作为老年人日常生活最常接触的场所,担负着重要的养老服务功能。

现有研究认为,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存在一些问题,如服务质量不尽如人意、服务人员素质不高等,需要深入探究。

本研究旨在以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为研究对象,探究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与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方法和对策,为提升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水平提供借鉴。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一)研究内容1、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和问题,包括服务质量、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方面的问题;2、分析城市社区养老服务问题的原因,包括社区服务机构、老年人自身、社会环境等方面的问题;3、以我国一二线城市为研究样本,采取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对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4、提出如何提升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水平的建议,包括完善政策法规、加强社区服务机构管理、提高服务人员素质等。

(二)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对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文献、政策、法规进行收集和分析,从中掌握相关信息和研究进展。

2、问卷调查法:以我国一二线城市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情况设计问卷,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

3、深度访谈法:针对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相关机构的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社区居民等进行深入访谈,收集他们对服务质量、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方面的看法和建议。

三、研究预期成果通过对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研究,能够深入探究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与问题,并对问题提出改进方法和对策,为提升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水平提供借鉴,预期成果包括:1、从政策法规、社区服务机构管理等方面提出行之有效的改进和完善建议;2、从提高服务人员素质、改善服务内容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服务改进措施;3、研究成果可作为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的参考依据。

四、研究进度安排本研究计划于2021年4月开始,预计两年时间完成。

民政工作调研报告范文5篇

民政工作调研报告范文5篇

民政工作调研报告范文5篇调研报告一: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与现状分析引言本文通过对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与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旨在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共有200位老年人参与问卷调查,同时对10位老年人进行深入访谈。

调研结果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老年人都有居家养老的需求。

其中,82%的老年人表示目前没有合适的居家养老服务;64%的老年人希望有定期的医疗服务;78%的老年人希望有社交活动和娱乐项目。

现状分析目前,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以下问题:1.服务覆盖率低;2.服务质量参差不齐;3.服务种类单一。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大居家养老服务的投入,提高服务质量,并增加服务内容的多样性。

政策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果和现状分析,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加大对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投入;2.建立完善的服务评估机制;3.推动居家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的融合。

调研报告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需求与现状调查分析引言本文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需求与现状进行调研,旨在为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提供参考。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察相结合的方法,共有300名农村留守儿童参与了问卷调查,同时对10所农村学校进行了实地访察。

调研结果调研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方面存在明显的需求。

其中,68%的农村留守儿童表示他们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资源;54%的农村留守儿童希望有更多的课外辅导班;73%的农村留守儿童希望有更多的教育资助政策。

现状分析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以下问题:1.教育资源匮乏;2.课后服务不足;3.教育资助政策滞后。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拓展课后服务,并完善教育资助政策。

政策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果和现状分析,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增加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投入;2.建立完善的课后服务体系;3.加大教育资助力度。

调研报告三:残疾人就业需求与现状研究引言本文通过对残疾人就业需求与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旨在为促进残疾人就业提供参考。

民政调研工作方案

民政调研工作方案

民政调研工作方案民政调研工作方案一、背景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民政工作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民政是国家服务和管理社会事务的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依法管理民政事务,推动公民与政府的互动,维护社会和谐。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民政系统在不断加强管理、完善制度、培训人才、改进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是,各地的民政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推进民政工作,必须深入调查研究,了解状况和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二、目的本项目的目的是通过对各地的民政工作进行调研,了解工作状况、问题和需求,为政府和民政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和服务指导,推进和提高民政工作水平。

三、调研内容本项目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 基层民政行政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的情况2. 社区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情况3. 民政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4. 灾害救助和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情况5. 慈善事业的发展情况和面临的问题6. 遗属援助和优抚安置的现状和发展趋势7. 各地民政工作的创新做法和经验教训四、调研方法本项目采用多种调研方法,包括:1. 文献资料调研:收集各地民政部门和机构的相关资料,如规章制度、行政文件、统计数据、研究报告等。

2. 实地考察调研:通过走访调查、座谈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各地基层民政工作的实际情况、服务状况、问题和需求。

3. 专家咨询调研: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研究和评估。

五、调研计划本项目的调研计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前期准备工作 (3个月)1. 研究各地民政工作的基本情况和问题,明确调研目的、内容和方法。

2. 制定详细的调研计划和行动方案,明确调研重点和范围,确定调研时间和地点。

3. 确定调研的主要责任人和工作组成员,建立调研联络机制,加强与各地民政部门、机构的联系和沟通。

第二阶段:实地调研和撰写报告 (6个月)1. 召开专题研讨会,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收集各方面的调研资料。

2. 实地考察调研,涵盖城乡丰富的案例和经验。

民政课题论证报告

民政课题论证报告

民政课题论证报告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民政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不断地探索和研究新的工作方式和方法。

本报告旨在通过课题论证,为民政工作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背景分析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社会变革的关键时期,民政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

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加;同时,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课题论证,深入研究这些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民政工作现状分析:对当前民政工作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2. 养老服务需求研究:通过调查和数据分析,了解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和期望,为养老服务的发展提供依据。

3. 社会治理创新研究:探讨如何通过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和方法,提高社会治理的效率和水平。

4. 民政工作发展趋势预测:根据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政策环境,预测民政工作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5. 政策建议与对策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和对策措施,为民政工作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几种研究方法:1.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民政工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 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了解民政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3. 数据分析法:通过数据分析,了解民政工作的数据变化和发展趋势。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和研究,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措施。

5. 预测法:根据历史数据和趋势分析,预测民政工作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五、预期成果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预期能够取得以下成果:1. 深入了解当前民政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改进工作提供依据和建议。

2. 掌握养老服务需求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为养老服务的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

民政部关于2010年民政政策理论研究获奖情况的通报

民政部关于2010年民政政策理论研究获奖情况的通报

民政部关于2010年民政政策理论研究获奖情况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民政部•【公布日期】2010.11.09•【文号】•【施行日期】2010.11.0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检察机关正文民政部关于2010年民政政策理论研究获奖情况的通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民政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各司(局)、全国老龄办、各直属事业单位:民政部于2010年2月面向社会公开发布了《2010年民政政策理论研究课题指南》,公布了自选课题研究方向和委托课题研究项目,征集民政政策理论研究成果。

至8月30日,共征集民政系统、社会各界报送论文600余篇。

日前,经过专家评审,共评出获奖论文70篇,其中,一等奖5篇,二等奖15篇,三等奖30篇,优秀奖20篇(获奖名单见附件)。

此次征集到的论文内容覆盖面广、理论研究深入、总体水平较高,许多论文视角新颖、观点独到,具有较强的前沿性、创新性和决策参考价值,较好地反映了当前民政政策理论研究的程度和水平。

希望各级民政部门继续高度重视政策理论研究工作,再接再厉,进一步深入研讨“十二五”时期民政工作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为推进民政工作的创新,破解发展难题提供新思路、新构想和新对策,为新时期民政事业的科学发展贡献力量。

附件:2010年民政政策理论研究获奖名单二○一○年十一月九日2010年民政政策理论研究获奖名单一等奖(5篇)1. 民政事业改革、创新、发展研究江苏省民政厅吴洪彪2. 建设服务型民政的思考与探索山东省民政厅张国琛3. 社会救助体系研究江西省民政厅钟起茂罗永青4. 城镇养老服务业的经济效应分析辽宁省民政厅东北大学徐铁南张雷5. 城市社区福利服务的需求压力与供给体系建设北京市民政局吴世民二等奖(15篇)1. 福利经济学视角下的“十二五”民政工作研究湖北省民政厅谢松保范长林2. 新形势下安置工作科学发展的思考广东省民政厅刘洪3. 普惠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海南省民政厅苗建中4. 中国-东盟民政事业交流合作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崇左市民政局陈利丹杨济源5. 关于城市社区建设问题的对策研究山东省民政厅秦守政蒋德生田志梅6. 树立现代民政新形象陕西省民政厅曹莉莉7. 打造“贴心民政”服务品牌的探索与实践山东省济南市民政局8. 加强村民自治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蒙昭平陈利丹班秀萍9. 当前引进专职社会工作制度的六大误区广东省民政厅王先胜10. 上海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上海市民政局马伊里11. 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问题及对策研究深圳市民政局课题组(刘润华马宏杨春生高金德刘得胜傅建文李海平徐道稳孙秋枫)12. 我国省域民政事业结构体系优化研究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曾鹏廉超阙菲菲杨莎莎13. 社会救助、社会公正与社会尊严--一种社会学的视角江苏省盐城市民政局翟永荣14. 关于一体化发展对民族地区行政区划冲击的调研报告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田烨15. 公共服务下沉背景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创新模式比较浙江农林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浙江省临安市民政局李勇华马卫军三等奖(30篇)1.关于辽宁省民政系统干部职工队伍状况的调研报告辽宁省民政厅课题组(王宗民姜明令药志王洪伟林洋)2.处置群体越级上访重访难的原因及其对策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陈佳克3.创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广东省民政厅王长胜4.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策研究江西省民政厅陈汉勋5. 农村低保现状及发展思路研究山西省民政厅王卫东李淑芬任本文 XXX东6. 调整划分“社区”与拓展社区服务广东省民政厅饶美奕7. 关于我省孤儿供养与救助情况的调查江西省民政厅江西省委政研室饶剑明庄国良周智8. 积极引导民间投资进入社会福利领域加快推进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福建省民政厅周瑛陈丽华李锋华9. 新疆农村社区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新疆维吾尔民政厅杨作清古金兰10. 香港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情况及其启示广东省民政厅叶秀仁11.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发展研究湖南省民政厅曾波彦12. 公益创投--社工机构发展的新路径深圳市民政局骆冰李夏飞13. 构建北京市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研究北京市民政局李彦昌14. 新形势下民政工作的实践探索和理念创新北京市社会福利事务管理中心翟卫平15. 关于当前民政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情况的现状和思考广东省阳江市民政局16. 对民政工作现状的思考山西省太原市民政局王龙17. 北京市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创新与发展策略研究北京市民政局18. 抗灾能力的评价方法及应用分析广西民政研究所陆炳强19. 建立综合性社会救助体系的对策建议广东省东莞市民政局广东省社科院杨东如郑锦堂柏萍20. 杭州市养老机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浙江省杭州市民政局课题组(邵胜陈国民吕金利杨立江陈雪萍)21. 关于推进北京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报告北京市民政局22. 军休干部心理问题及心理干预机制构建初探重庆市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中心23. 浅谈城市低保的发展前景山西省太原市民政局王波24. 实施科学管理的系统工程创建和谐军休的保障平台吉林省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站牟大海25. 乡镇治理中的政治关系研究海南大学李德芳李宜钊26.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山东省济宁市民政局王建华27. 对推进兵团农牧团场社区自治问题的探讨农一师民政局农一师党委党校朱忠连王玉凤28. 公共服务理念下创建品牌社工服务的探索和研究深圳市南山区民政局许秀丽29. 深化殡葬改革强化公共服务江苏省南京市殡葬管理处黄隽30. 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机制研究天津大学陆明远优秀奖(20篇)1. 辽宁省民政工作公众满意度调查报告辽宁省民政厅课题组2. 广西养老服务价费政策调研报告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李明潘志武黄奋劲3. 粤港澳台通婚的现状与对策广东省民政厅陈婉玲4. 论区域一体化对民政的影响及对策深圳市民政局傅建文5. 大连市社区养老的现状和问题--以沙河口区和甘井子区为例大连市民政局东北财经大学张君玲董树林刘晓梅邵文娟6. 公益性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与监管评估研究深圳市民政局课题组7. 北京市殡葬惠民政策及实施报告北京市民政局8. 浅析日本看护保险制度及对我们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启示广东省民政厅高党生9. “十一五”期间社区治理的制度变迁和价值创新--以宁波为例宁波市民政局课题组(杨雄跃许义平杨英吴玉霞段亚南冯幼婷)10.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天津市民政局、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联合课题组11. 社会救助制度完善和发展的初步探讨广西教育学院赖伟12. 日本生活保护制度中收入认定的现状与问题北京理工大学韩君玲13. 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北京市民政教育管理学院崔艳丽14. 慈善组织信息公开的法理基础青岛大学李芳15. 农村失能老人生活照料困境及出路河南大学地方政府与社会治理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凌文豪梁金刚16.当前我国老年人社会福利的困难和解决路径民政部管理干部学院成海军17.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现实需求、模式分析及政策设计郑州市社会科学院文化所郑州市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刘涛贾玉巧18. 村民自治问题研究曲阜师范大学鲁昕19.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农村基层社会自治,进一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科研报告中国传媒大学李竹荣王瑞琼张黎焱臧赞杰杨婧婧20.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十二五”时期现代民政战略格局构建研究浙江省民政厅刘洪双。

人口老龄化市情国情教育基地服务方案

人口老龄化市情国情教育基地服务方案

人口老龄化市情国情教育基地服务方案一、引言随着人类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福利的提升,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今全球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

国情不同,市情变化巨大,老龄化问题也呈现出多样化的挑战和需求。

针对这一情况,教育基地服务方案成为一种有力的解决途径,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关爱和支持。

本文将就人口老龄化市情国情教育基地服务方案展开深度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

二、人口老龄化市情国情1. 人口老龄化的定义和原因人口老龄化是指社会中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加的现象。

其原因主要包括医疗技术的发展、社会福利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改善等。

在不同国情下,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和速度也各有不同,需要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2.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社会养老、医疗、精神健康等方面的压力也日益增加,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市情中。

三、教育基地服务方案1. 教育基地的概念和作用教育基地是指为老年人提供全面学习、交流和社交服务的评台。

通过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和文化体验,可以满足老年人长久以来的学习需求,增强他们的社会融入感和生活满足感。

2. 教育基地服务方案的构建在人口老龄化市情国情之下,有效构建教育基地服务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这一方案应该综合考虑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健康状况、精神需求等因素,为他们提供具有个性化特点的服务项目。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在人口老龄化的市情国情中,教育基地服务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教育服务,可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社会融入以及精神愉悦感。

这不仅有助于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也体现了社会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爱。

总结人口老龄化市情国情教育基地服务方案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解决途径,可以为不同国情下的老年人群体带来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我们应该在制定政策和开展实践时,积极探索并推行这一方案,促进社会老龄化问题的全面解决。

相信通过不断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建设出更加人性化和温馨的老年服务体系。

民政部关于2016年民政政策理论研究获奖情况的通报

民政部关于2016年民政政策理论研究获奖情况的通报

民政部关于2016年民政政策理论研究获奖情况的通报⽂号:民函[2016]268号颁布⽇期:2016-09-29执⾏⽇期:2016-09-29时效性:现⾏有效效⼒级别:部门规章各省、⾃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民政局,新疆⽣产建设兵团民政局;各司(局),全国⽼龄办,各直属单位:为推进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作,我部于2015年10⽉发布了《民政部2016年政策理论研究课题指南》(民办函〔2015〕376号),⾯向社会公开征集研究成果。

本次成果征集活动社会反响⼤、实际效果好,民政系统、相关⾼校和科研单位共提交各类应征论⽂、研究报告2000多篇,经评审,共评出⼀等奖论⽂24篇、⼆等奖论⽂62篇、三等奖论⽂79篇、优秀奖论⽂105篇(见附件)。

根据各地、各单位提交论⽂的数量和质量以及组织⼯作情况,授予江苏省民政厅等10个单位“2016年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作组织奖”。

希望获奖单位和个⼈再接再厉,继续深⼊实际,加强对民政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不断提⾼研究⼯作⽔平,更好地为民政⼯作科学决策服务,为加快推进民政事业科学发展做出新的更⼤贡献。

附件:2016年民政政策理论研究获奖论⽂及组织奖名单民政部2016年9⽉29⽇附件2016年民政政策理论研究获奖论⽂及组织奖名单⼀等奖(24篇)1.乡级⾏政区划设置与县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段林毅邓磊艾天福易经章等湖南省民政厅中南⼤学2.多中⼼治理视⾓下服刑⼈员未成年⼦⼥救助模式研究张铮段志远吉林⼤学3.现代民政视⾓下的⽼年社会救助研究侯学元陈友华沙荣胜李⼤伟江苏省民政厅南京⼤学4.我国⽀持企业慈善捐赠的税收政策研究靳东升朱迎春崔玮杨光焰等国家税务总局科学研究所上海⽴信会计学院5.全⾯深化北京市民政事业改⾰研究李万钧杨宝⼭任国锋王伟等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密云区民政局6.社区居家养⽼服务标准体系建设研究侯⾮曹俐莉曾毅程永红等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标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7.地名⽂化建设创新研究尚清罗卫红吴宗杰余刚等浙江省民政厅浙江⼤学浙江省民政研究中⼼浙江省区划地名学会8.国内及境外社会资本参与养⽼服务研究⾼传胜林闽钢周沛江静等南京⼤学⾹港中⽂⼤学9.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研究韩元利潘志武周俊杰黄欢等⼴西壮族⾃治区民政厅⼴西壮族⾃治区民政政策研究中⼼10.⼩区开放对社区治理的影响研究朱光喜朱燕庞基展陈景森桂林理⼯⼤学11.社会质量视⾓下社会⼯作介⼊临时救助策略研究卓志强张东霞谢颖⼴东省民政厅⼴州⼤学12.墓地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律制度研究叶修⽂陈虎张凯程温州⼤学13.街道办事处法定职责与组织架构研究朱勤皓李政史雅民章淑萍等上海市民政局14.家庭治理与家庭社会政策研究--湖北省修复型、救助型和发展型家庭实证调查赵曼顾永红朱丽君周芳丽等中南财经政法⼤学华中师范⼤学华东交通⼤学15.“四个全⾯”战略布局背景下的民政现代化转型研究陈先运宋全成⾦刚芹刘祥富等⼭东省民政厅⼭东⼤学16.新疆社会组织培育与监管研究李宁平顾⼴海黄华胡艳丽等新疆维吾尔⾃治区民政厅新疆⼤学新疆维吾尔⾃治区发展改⾰委新疆维吾尔⾃治区财政厅17.城市基层治理中“三社联动”模式选择与完善策略研究郎晓波柯红波钱⼩萍周伟华中共杭州市委党校18.以信息化推进居家养⽼服务供给侧改⾰研究彭军湖北省民政厅19.基于共⽣理论的城市有机社区建设研究樊红敏刘晓凤张⽟娇李岚春等郑州⼤学20.“医养结合”照护体系的福建模式研究邱玮吴宏洛施⼩菊张赛⽟等福建省民政厅福建师范⼤学21.赋权转能与政社互动:城市街道职能转变与服务管理创新研究陈荣卓刘中兴唐鸣 ***平等华中师范⼤学湖北省民政厅22.三圈理论视⾓下的社会组织活⼒研究赵晓芳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23.深化改⾰背景下基层群众民主选举实践创新研究孙邦平王进芬徐理响王中华等安徽省民政厅安徽⼤学安徽省长丰县民政局中共长丰县委党校24. 青少年社区服务需求及社⼯介⼊研究钱雪飞⾼鹏程臧其胜南通⼤学⼆等奖(62篇)1.长期基本养⽼照护保险制度研究曹勇窦泽秀张善斌韩龙贵等⼭东省青岛市民政局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市养⽼服务协会2.“互联⽹+”视⾓下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研究张艳国刘⼩钧朱⼠涛江西师范⼤学3.居家养⽼社区服务标准体系建设研究赵政才张思锋郭春华张泽??陕西省民政厅西安交通⼤学4.慈善组织公信⼒建设的有效路径研究许甫林湖北省武汉市民政局5.新时期⼴西社区防灾减灾模式研究韦⼒⾏朱永周⽂栋⼴西壮族⾃治区民政厅⼴西⼤学6.⽇本⽼年康复服务供给体系研究及其启⽰屠其雷东海林张雷刘锡华等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中⾼龄者福祉协会北京东海林和式养⽼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合肥师范学院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7.重庆市“⼗三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战略研究刘涛张明李?|?|重庆市民政局8.云南省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衔接政策研究段丽元张良⽟杨卫东吴建忠等云南省民政厅云南省扶贫办公室云南⼤学9.经常性社会捐助体系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刘俊敏孟令君何振锋王秀江等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10.散居困境⼉童社会⽀持⽹络构建研究刘华洪虹盐城师范学院盐城市⼉童福利院11.加快北京市养⽼产业发展调研与思考李红兵杨宝⼭俞⾦铭任国锋等北京市民政局12.“⼆胎政策”后的中国养⽼模式变迁分析及互联⽹+下的智慧养⽼模式研究蒋国清艾医卫李静王芬等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中共湖南省委党校13.⼭东省社会⼒量参与社会救助⼯作的调查与研究刘同林姚⼦照于艳⼭东省民政厅14.医养融合机构养⽼模式创新研究胡宏伟王恩见孟亚男栾⽂敬等河北省民政厅华北电⼒⼤学15.“三社联动”机制研究兰恩华内蒙古⾃治区民政厅16.社区居家⽼年照护准⼊和分级服务体系建构研究陈毅华许长林冯辉朱宽海湖南省民政厅中南⼤学17.医疗救助与医疗保险制度衔接机制研究韦江邓⽂斌⼴西壮族⾃治区民政厅⼴西⼤学18.低保评定不应与计划⽣育相挂钩研究--基于超⽣不得享受低保的法与情分析苗延红雷敏海南省民政厅19.社会⼒量参与救灾研究唐⽩⽟陈本⽂王剑中叶建之等湖南省民政厅20.民政基本公共服务的法治保障研究陈超英许静静徐济益安徽省民政厅21.民办养⽼机构⼊住率优化的机制创新研究赵秀玲黄闯陶海东慈教进等南阳师范学院22.社区服务中⼼运营情况的调研报告赵森周⽟赵萌北京市民政局23.⽼年⼈护理补贴制度研究甄炳亮崔炜任娜陈曦等民政部社会福利中⼼中国标准化研究院24.天津智慧社区建设与实践曲孝丽天津市民政局25.城乡基层社会的“微治理”研究戚锡⽣仲锦陈菲菲章荣君等江苏省民政厅南京理⼯⼤学中共淮安市委党校26.织密乡村法治德治围栏研究李太平张丽霞⼭西省民政厅27.社区养⽼服务政策实施效果评价体系构建及其应⽤研究郭惠敏温海红杨潇钟万春等陕西省民政厅西安交通⼤学28.创新社会治理下的特⾊化社区建设研究黄瓴李希越曹泽沛陈红等重庆市渝中区民政局29.⼴西⼉童福利问题对策研究--基于社会⼯作的视⾓徐新发⽯⼤建王晓静赵燕春⼴西壮族⾃治区民政政策研究中⼼⼴西师范⼤学⼴西桂林市民政局⼴西桂林市社会福利院30.民政事业单位改⾰背景下优抚医院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成彦于朝运任曦昱杨丽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优抚安置局31.重庆民政法治建设研究周万利⽯伟伟重庆市民政局32.商业保险在民政领域中的运⽤研究杨宝⼭⾼⼩龙万婷婷梁朔北京市民政局33.养⽼机构⼊住率研究倪健周仕通孙颖翟彩霞等江苏省徐州市养⽼服务业协会徐州⼯程学院江苏省徐州市民政局江苏省徐州市⽼龄办34.基层社会民主化进程中的精英⾏动研究王⾃亮陈卫锋杨思琪苏智勤等浙江⼯商⼤学35.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名历史与现状研究王胜三刘连安⾼钰纪元等民政部地名研究所36.社会⼯作参与社会救助领域功能和路径研究虞烈东袁慧江西省民政厅37.社会办养⽼机构运营机制与政策⽀持创新研究内蒙古⾃治区民政厅课题组38.⼭西省社⼯类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研究吴建强吴国华⼭西省民政厅39.基于康复辅具服务视⾓的⼴西公办养⽼机构建设问题研究黄波禹唐艳军关勇军⽅新等⼴西康复辅具中⼼⼴西科技⼤学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40.加快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研究董颍⽣常伟李志刚河南省民政厅41.低保财产限额标准动态调整模型研究上海市民政局课题组42.基础普惠:我国⽼年护理补贴制度研究朱⽕云彭迪云张新⽣丁煜等南昌⼤学厦门⼤学43.“加强分类指导全⾯提⾼居民区⼯作⽔平”研究报告上海市长宁区民政局课题组44.新形势下慈善事业发展研究--以慈善项⽬知识产权保护为视⾓陈敬根许春明袁真富彭跃等上海⼤学45.⽆锡市民办社会⼯作服务机构发展现状研究严健媛尹利华江苏省⽆锡市民政局46.最低⽣活保障⽬标瞄准:理论诠释与政策改进杜正彬⽅仲权李艳军郭朝东等宁夏回族⾃治区民政厅宁夏启⾠社会⼯作服务中⼼北⽅民族⼤学宁夏扶贫环境与改造中⼼宁夏⼤学 47.社会救助相关主体权责关系研究内蒙古⾃治区民政厅课题组48.殡葬管理法治与德治问题研究袁德刘杨任苹马⾦⽣等民政部⼀零⼀研究所49.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模式研究:以社会⼯作服务为例何振锋张英阵卢磊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台湾国际⼤学50.⽣命⽂化视⾓下我国殡葬家庭功能建设研究孙树仁徐莉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51.政府与市场在殡葬服务供给中的作⽤研究陈慈英钟启顺何波李燕喜湖南省民政厅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52.新疆社会组织评估⼯作现状与优化策略研究张贞德孙东李荫新吕永红等新疆维吾尔⾃治区民政厅新疆⼤学53.重庆市和谐社区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张维仑漆治建肖泽敏蒋兰英等重庆市民政局54.失独⽼⼈救助中的社会⼯作介⼊研究李明桂王⾃兴孙艳红周楷等中原⼯学院河南省郑州市民政局郑州市⾦⽔区玖久社会⼯作服务中⼼55.加强社会组织管理激发社会组织活⼒研究王长胜⼴东省民政厅56.常州市低收⼊群体再就业问题研究⾼震平江苏省常州市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57.社会组织综合监管机制研究李国正刘晓莉车若语侯⽴娟等北京⼯业⼤学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北京⼤学中国矿业⼤学(北京)北京交通⼤学 58.新疆殡葬管理⼯作现状与对策研究托乎提?亚克夫依沙克?依不拉⾳叶萍吴东新疆维吾尔⾃治区民政厅新疆⼤学59.基层优抚服务社会化探究--以济南市市中区四⾥村街道办事处为例王伟李晓⽂梁咏梅张洪英等⼭东省民政厅⼭东省济南市民政局⼭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四⾥村街道办事处⼭东⼤学 60.新时期云南省军休⼲部服务管理改⾰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卢振义秦志民刘惠萍云南省民政厅61.⽹络社会组织监管研究罗宁杨亚军许⿅许⽂益等贵州省民政厅贵州⼤学62.救灾捐赠需求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法研究连达军董开权朱进徐曙光苏州科技⼤学苏州市民政局三等奖(79篇)1.⼈⼝⽼龄化背景下“医养结合”养⽼服务模式研究朱峰赵伟李⾦铸丛永健等天津市民政局2.浙江省养⽼机构养⽼护理员离职意愿现状、影响因素与⼲预对策研究余红剑赵鑫朱素军陈丹璐等杭州师范⼤学3.浙江省城市宜⽼社区“差异化”建设对策研究于⽂波杨育⼈朱炜贺⽂敏等浙江⼯业⼤学4.民政部门社会捐助机构与民间公益组织合作开展捐助活动研究尹也刚赵春⽣⽜江峰⼭西省民政厅⼭西省社会捐助事务管理中⼼5.政府购买社会养⽼服务的“互联⽹+”模式研究王刚梁誉陶建平张芳等中共⼴西区委党校南京⼤学6.新形势下慈善事业发展研究:基于社会治理视⾓的机制构建邵培樟王先益陈建胜王俊等浙江财经⼤学浙江省民政研究中⼼7.渔村留守⼉童关爱服务体系研究耿相魁付兰霞耿冰左红娟等浙江海洋学院中共⾈⼭市委组织部浙江省⾈⼭市渔农办8.促进养⽼服务业发展中的政府责任研究任建忠⼭西省太原市民政局9.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内蒙古牧区社会养⽼对策研究梁勇赵艳内蒙古⾃治区民政厅10.云南省“⼗三五”防灾减灾思路与对策研究李国材⽩涌⾼绍堂刘洪江云南省民政厅云南省减灾中⼼云南省财经⼤学11.北京市养⽼照料中⼼建设及运营效果绩效评价研究李绍纯北京市民政局12.基于⼉童权利和需求视⾓的困境⼉童福利服务研究郭萌李娟李⽂英曹⽴霞中国⼉童福利和收养中⼼13.上海市养⽼机构⾏业监管研究报告上海市民政局课题组14.彩票伦理学论纲冯百鸣林建成陈海平马妍等河南财经政法⼤学北京交通⼤学北京师范⼤学《国家彩票》杂志编辑部河南省福利彩票发⾏中⼼ 15.西安市城镇居家养⽼服务状况调研报告西安市民政局课题组16.省级政府推动社区专项服务购买机制创新研究--以安徽省民政厅购买“爱邻联盟”项⽬为例周⼤群赵守飞雷松林张兵等安徽省民政厅安徽财经⼤学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民政局17.我国养⽼机构准⼊制度构建研究李伟峰梁丽霞李宗华许淑华曲壹⽅济南⼤学⼭东省民政厅⼭东省⽼龄⼯作委员会办公室⼭东省济南市民政局18.“三社联动”机制推动社区治理创新研究张彬韩满⽣何路韦衍?t⼴西壮族⾃治区柳州市民政局19.民政部门如何“健全社会⼼理服务体系、疏导机制和危机⼲预机制”的研究王福德⽢肃省民政厅20.推⾏新型村规民约的实践与探索--以新疆喀什地区为例***新王⽴⽂蒙吉琦付再学等新疆维吾尔⾃治区民政厅新疆维吾尔⾃治区党委综治办新疆⼤学21.移民社区贫困风险的调查研究--基于物质资本、⼈⼒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视⾓吕雪枫薛新东程翔宇朱湛等中共湖北省委党校中南财经政法⼤学22.新时期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研究上海市民政局课题组23.城市多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需正视的问题研究卢爱国黄海波曾凡丽⼴西师范⼤学24.社会⼯作项⽬(社区)治理下的“三社联动”模式研究刘毓东张朝林刘怡赵凯等吉林省民政厅长春⼯业⼤学25.农村社区治理创新研究--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体化背景下的探索梁丽玲⽩光强⼴西壮族⾃治区民政厅⼴西⽟林环宇决策管理咨询研究中⼼26.不规范地名清理整治⼯作研究莫俊洪江苏省苏州市民政局27.城中村纳⼊属地街道办事处管理问题研究⾼晓路王开泳马妍季珏等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8.居委会的话语权供给:国家对社区治理的柔性介⼊单鑫江苏省连云港市民政局29.贵州社会⼒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作体制机制研究张惠明杨济铭⽥清波李宇均等贵州省民政厅贵州省减灾中⼼30.浙江省“⼗三五”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研究林卡张敏杰⽅巍董红亚等浙江⼤学31.社区社会⼯作发展研究吴秋鸿邓明国肖丹谢开天等重庆市民政局32.社会⼯作介⼊城市低保核查的⼯作机制研究黄英为⽢丹妮李春明滕海舅等⼴西壮族⾃治区南宁市民政局⼴西同欣社会⼯作服务中⼼33.加强和创新我市社区治理体系的调研报告郑燕翔郭泓洋赵治国闫鸿意等天津市民政局34.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背景下志愿服务记录制度创新研究王宝⽂王春艳内蒙古⾃治区民政厅35.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两项制度”衔接机制研究张洪海董娟续⽂念江苏省淮安市民政局36.未婚妈妈关爱中⼼设⽴研究陈⽟⽣中国⼉童福利和收养中⼼37.南极地理实体命名研究庞森权⽥硕刘静民政部地名研究所38.城市混合社区:居民融合与社区治理研究⾕⽟良华中师范⼤学39.嵌⼊与创新:民族地区政府购买社会⼯作服务实践研究沙君俊刘建民⼴西壮族⾃治区民政厅⼴西民族⼤学40.北京市民政系统救助⼯作⼈员主观幸福感初探李同归赫艳丽北京⼤学审计署41.基层社会救助经办能⼒研究苏顺⽣徐皓蓬⼭西省民政厅政策研究中⼼42.政府购买社⼯服务的第三⽅评估机制研究魏峰李雪袁绍志赵国军等⿊龙江省民政厅哈尔滨商业⼤学哈尔滨⼯业⼤学⿊龙江⼤学43.地名⽂化保护路径与⽅式研究张清华吴坚⾼宁民政部地名研究所44.希望理论视⾓下的失独⽗母⼼理创伤及其⼲预策略研究滕秋玲黎志华王显⾦夏宇等宁波⼤红鹰学院45.社会⼯作介⼊社区养⽼服务模式研究上海市民政局课题组46.“⼀带⼀路”与地名⽂化保护和传承研究韩⽟洁史鸿⽂刘术永范钦栋等华北⽔利⽔电⼤学47.政府购买社区矫正服务研究--民政部门的地位与职责苗泳曹海清赵勇闫爽中央司法警官学院48. 治理视⾓下的城市社区动员研究王振祥周菲邓富友江苏省扬州市民政局49.信访领域社会⼯作发展战略研究樊静邓志红耿雅慧蔡凯强烟台⼤学50.困境未成年⼈的社会⼯作实践研究--以栖霞区未成年⼈救助保护中⼼为例周⽴婷韦国⽣仇敏南京爱德社会组织培育中⼼51.民政社会救助中之精神救助研究张清华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52.民政部门在未成年⼈保护中的职能定位及保障条件研究张江龙韩实安徽省流浪乞讨救助指导中⼼53.我国⾏政区划法治建设研究吴志刚李⽟洁熊樟林屠振宇等东南⼤学南京师范⼤学江苏省民政厅54.南京市⿎楼区临时救助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吴更新许银虎郑玮江苏省南京市⿎楼区民政局55.新常态下推进民政⼯作创新发展的路径探析张良⽟周红星李海梅杨菁云南省民政厅56.⽤政府购买服务、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式推进社会组织发展研究段泽孝中南⼤学57.杭州市最低⽣活保障标准的合意性研究骆勤周慧⽂鲁玮骏梁佩琪浙江财经⼤学58.辽宁省城乡特困⼈员救助供养制度实施情况研究林洋单军⾐国友吴镝等辽宁省民政厅辽宁省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59.中国省域城镇空间布局及规模结构研究曾鹏李洪涛杨莎莎程皓等桂林理⼯⼤学桂林旅游学院⼴西⼤学60.常州依托“精准救助”模式打造“智慧救助”研究杭永宝潘奕周伟刘旭刚江苏省常州市民政局61.民政部门在未成年⼈保护中的职能定位及保障条件研究顾举超贾俊国张⾦伟钱新荣等河南省救助安置管理局河南省郑州市救助管理站河南省洛阳市救助管理站 62.泰州市未成年⼈保护⼯作调研报告陈红刘银林江苏省泰州市民政局63.⽣态安葬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研究肖成龙周传航马⾦⽣曾寒柳等民政部⼀零⼀研究所北京林业⼤学64.婚姻家庭维护服务体系建设研究王晓玫章林成彦张清华等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65.我国社会组织评估体系建设的法律问题研究梁翠王智新中央司法警官学院66.⾏政区划调整对城市空间布局及扩张模式的影响研究--以苏中地区为例王晓晓许浩施瑞婷南京林业⼤学南京⼤学67.⽆锡市事实收养关系中⼉童⽣存状况研究陈国梅陈媛戴安琪江苏省⽆锡市福利中⼼68.⽀持社会组织发展的政府⼯具研究张远凤涂才江中南财经政法⼤学湖北省民间组织管理局69.城市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公共服务供给质量评价研究刘耀东余晓芳杨爱葵孙浩等湖北⼯业⼤学湖北警官学院武汉科技⼤学70.上海市⽣态安葬需求及政策研究胡道沭胡健纪春艳上海市宝⼭区民政局复旦⼤学71.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研究黄志江内蒙古⾃治区民政厅72.协同创新视野下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年服务研究郭丛枢⼴东省中⼭市民政局73.优抚保障制度完善研究陈亚东陈⽴洲重庆科技学院74.社会⼒量参与临时救助研究--以珠三⾓诸市经验为例骆招群张东霞钟晓明靳皓晨⼴东省民政厅⼴东省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指导中⼼75.⼴西社会组织评估体系建设机制研究陈佳克邵倩波韦少东罗鸿源等⼴西壮族⾃治区民政厅⼴西⼤学76.优抚医院发展的困境及思路的探索性研究张柳清韩磊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洛阳市民政优抚医院77.试论红⾊旅游发展背景下烈⼠纪念设施建设保护管理的研究新视⾓叶如强赵华周龙艳安徽省民政厅78.⽣态移民新区社会治理问题研究--以宁夏为例栾殿飞⼭西师范⼤学79.社会组织参与边境地区养⽼服务⽅式研究冯⽉珍罗树杰黎赵张桂凤等⼴西壮族⾃治区崇左市民政局⼴西⼤学优秀奖(105篇)1.社会⼒量参与养⽼服务研究周为民王惠林顾湘江苏省淮安市民政局淮阴师范学院2.农村贫困残疾⼈可持续⽣计与精准脱贫研究王晓旭、谢添华东交通⼤学江西省民政厅3.社区居家养⽼服务质量的评估模型构建及实证分析徐强张开云李倩龙⽟其等华南农业⼤学⾸都师范⼤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东⼯业⼤学中国⼈民⼤学 4.社会办养⽼机构运营机制与政策⽀持创新研究王⽴剑刘佳张翼⾼彩萍等西安交通⼤学⼈⼒资源和社会保障部5.内蒙古牧区养⽼研究通拉嘎王义忠内蒙古⾃治区锡林郭勒盟民政局中国⼈民⼤学6.养⽼服务现代化的治理战略与政策研究⽥新朝⼴州市殡葬服务中⼼7.重庆市农村留守⼉童关爱服务⼯作现状专题调研报告谭明政李敏之浦吉唐益等重庆市民政局8.北京市慈善超市模式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探索⽯思良马仲良北京市接受救灾捐赠事务管理中⼼中关村长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院9.社会养⽼产业的模式创新:基于PPP的视野⽯绍斌许义平俞德鹏吴建依等宁波⼤学10.浅谈新形势下城乡社区治理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李太亨刘⽂⽣⼭西省运城市民政局11.株洲市城乡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马民杰湖南省株洲市民政局12.社区居家养⽼服务规范实施细则研究上海市⽼龄事业发展中⼼课题组13.农村照料困境中互依和孝顺对⽼⼈及照顾者健康影响研究泮昱钦陈雪萍陈如意⽅露燕等⾦华职业技术学院14.河北省农村留守⼉童社会关爱服务体系研究牟永福⽩翠芳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河北省民政厅15.“失独家庭”养⽼保障体系的构建与优化梅虹刘晓俊江西省救助管理站16.天津市失能⽼年⼈居家养⽼失能照护体系研究王雪天津市民政局17.农村留守⽼年⼈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证研究--基于江西X县的样本观察张明锋傅莹任丽民南昌⼤学江西省委18.湘潭市孤残⼉童社会保障现状研究易迎湖南省湘潭市民政局19.民间“微公益”⾏为的政府规制研究杨逢银李梦婷彭丽聂晓琴等浙江⼯业⼤学20.农村社区居家养⽼服务标准体系建设研究⿇陆东刘⾦海李海⾦宋丽娜等商丘师范学院华中师范⼤学河南农业⼤学21.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应⽤于养⽼机构建设与运营研究刘利君傅⼒赵康刘永强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北京儆堂集养⽼服务有限公司22.农村单亲监护⼉童的家庭赋权模式研究赵甜甜赵振军⿅克新泰⼭学院23.社区养⽼服务质量问题及其政策需求研究张英英赵定东郝海涛李⼴存等中国计量⼤学24.北京城市贫困家庭社会救助政策研究程莉蔡春红严博北京市海淀区⼈民政府清河街道办事处国家⾏政学院25.农村殡葬改⾰的困境及对策研究张⾃在安徽省蚌埠市民政局26.民间收养的困境与出路研究张萍重庆市婚姻收养登记管理中⼼27.策略性收放:中国社会组织综合监管机制的新阐释杨志云冯英吴群芳北京科技⼤学28.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实践探索--以杭州市上城区为例徐?? 李敏叶草王学梦等浙江⼯商⼤学29.婚姻家庭辅导、调解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姚锐江西省于都县民政局30.推进陵园转型⽣态葬式的调查与分析北京市门头沟区民政局课题组31.社会⽀持视⾓下的农村失独收养家庭个案研究--基于江西省某地农村失独收养个案郭卫东张翔刘融融江西省民政厅江西省民政学校32.加强基层社会救助经办能⼒建设研究李琴岳经纶吴伟东张浩淼林⽂亿暨南⼤学中⼭⼤学四川⼤学33.公益性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救助和服务研究上海市青浦区民政局课题组34.基于程序逻辑模式的社区居家养⽼服务绩效评估研究李⽂军⼴西师范⼤学35.社区治理结构重塑与精细化之路研究⾦元陈太⼭桑永旺成思斯等江苏省南通市民政局南京理⼯⼤学社会学系36.康复辅具服务专业⼈员队伍建设研究。

民政政务服务工作调研课题有哪些

民政政务服务工作调研课题有哪些

#民政政务服务工作调研课题有哪些##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民政政务服务工作成为了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更好地指导和促进民政政务服务工作的发展,开展调研成为了必要的手段。

本文将探讨民政政务服务工作调研的相关课题。

##1. 政务服务需求与调研政务服务需求是指社会公众对于政府提供的各种服务的需求。

通过调研政务服务的需求,可以了解社会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政务服务的改善。

具体的调研课题可以包括:不同人群对政务服务的需求差异、政务服务的满意度调查、政务服务投诉与纠纷调解等。

##2. 政务服务创新与调研政务服务创新是为了提高政务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而进行的一系列变革和创新措施。

政务服务创新可以通过调研来了解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创新实践和经验,找出创新的方法和途径。

调研课题可以包括:政务服务创新的案例研究、政务服务创新的评估与推广、政务服务创新的管理与监督等。

##3. 社会组织参与政务服务调研社会组织是指社会中各种非营利性组织,如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等。

社会组织可以通过参与政务服务调研,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意见,促进政务服务的改进。

调研课题可以包括:社会组织参与政务服务调研的模式与方式、社会组织参与政务服务的成效评估等。

##4. 政务服务信息化与调研政务服务信息化是指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政务服务中,提高政务服务的效率和便捷性。

政务服务信息化的调研可以了解信息化在政务服务中的应用情况,找出信息化的问题和挑战,提出解决方案。

调研课题可以包括:政务服务信息化的现状与问题调研、政务服务信息化的创新与发展研究等。

##5. 公众参与政务服务调研公众参与政务服务调研是指社会公众通过各种方式参与政务服务的调研。

公众参与政务服务调研可以促进政府与公众的沟通与合作,提高政务服务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调研课题可以包括:公众参与政务服务调研的方式与效果、公众意见收集与整理方法等。

##结论民政政务服务工作调研是了解需求、推动创新的重要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研究:市民政局关于政府在老龄化社会的定位研究理论研究:市民政局关于政府在老龄化社会的定位研究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银发浪潮”已经到来。

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43亿,占总人口的11%,近20年还将以年均超过3%的速度增长,大大超过总人口年均0.66%的增长速度。

江苏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老龄化速度明显快于全国水平。

1982年,江苏省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64个百分点,却高出了1.88个百分点,更是高出3.07个百分点。

由于江苏老年人口基数大,除具有全国人口老龄化的普遍特征外,人口老龄化问题更突出。

据预测,到20xx年,江苏省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0.7%。

20xx年之后,老龄化速度开始加快,老年人口将达到1223.46万人,占总人口15.73%,2020年之后老龄化速度更快,老年人口比重平均每年上升0.6个百分点左右,至2040年左右达到峰值。

老年人口比重的快速增长,导致了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到20xx年江苏省社会总抚养比达到33.81%,其中老年抚养比达到14.43%。

家庭赡养功能弱化,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无子女老人和空巢家庭老人的养老风险增大。

江苏省已有1000多万独生子女家庭,其中40%的老人家庭为空巢家庭,高龄和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不断增多,要求提供社会照料服务的需求日益加大。

解决老年人的生活照料问题,使其长寿的同时也能保证有质量的生活,已经成为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问题。

一、养老服务的基本内涵及若干概念的界定从养老资源的提供者或者养老的支持力这个角度,人类只存在三种基本的养老方式,即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和自我养老。

由家庭提供养老资源的就是“家庭养老”,而由社会来提供养老资源的就是“社会养老”。

从我国现实情况看,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是我国目前三种基本的养老模式。

家庭养老是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机构养老是社会化的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是一种兼顾家庭和社会的养老模式。

在现代化因素的影响下,传统的“家庭养老”的传统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变革之一是家庭养老的内容和形式出现了分离,“在家养老”不一定就是“家庭养老”。

变革之二是家庭养老的功能出现弱化,弱化的原因有:子女数的减少;代际居住方式的变化,即从过去的共居转向分居,“空巢”家庭增多:劳动力社会参与率的提高和社会竞争因素的介入使得不少做子女的陷入了某种角色冲突,即“事业人士”的角色与“孝顺子女”角色的冲突。

变革之三是养老功能出现转移,即从家庭转向社会。

家庭养老这一传统养老方式必将随家庭结构的变化而逐步向社会养老过渡。

这就是家庭养老的社会化和现代化问题。

机构养老就是养老院养老。

最初养老院是政府为解决城镇“三无”人员、农村五保对象等生活照料问题而投资建设,以后逐步发展到面向社会公众。

同时社会力量的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发展迅速。

养老机构建设往往占用的资金多,服务面小,成本高。

机构养老存在诸多局限性,例如养老设施不足、本身结构性矛盾突出,入住老人容易产生精神抑郁、孤寂落寞等心理疾患等。

在微观层面上,多数老人不愿意入住养老机构,多项调查显示,只有2%一3%的老人愿意入住养老机构,实际上,就是这2%一3%的老人中,还有人是出于体谅子女的负担。

大多数老人一般是在生活不能自理了,而且需要长期医疗帮助的情况下,才会真正下决心住到养老机构中去。

居家养老是老年人在家中居住,并由社会提供养老服务的一种方式,既区别于机构养老,也有别于传统的家庭自然养老,它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老年人生活照料、医疗康复)、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的,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

居家养老是把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结合起来的一种养老模式。

居家养老符合我国未富先老的老龄社会特点,满足了老年人长期的生活和心理习惯,是我国养老服务发展的基本方向。

二、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一)我国老年福利政策的发展历程中国作为儒教传统文化国家,自古就有尊老敬老的观念。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将原有的民间福利事业由政府接办,改为国家事业,又通过取缔、教育和改造方式,逐渐演变为由国家独立兴办社会福利事业和机构。

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福利事业的模式可以称为国家福利模式,即国家承担完全和无限福利责任,形成国家包办福利事业的局面。

福利事业被分割为民政福利和企业或单位福利两大独立板块。

其中民政福利仅仅是对部分社会成员的补救福利措施,而企业或单位福利才是真正的社会福利主体。

这种模式是资源供给的单一化,福利事业举办主体的单一化,严重阻碍老年人福利事业的发展,限制老年人的生活需要。

我国老年福利事业的改革首先是对国家办福利事业的改革。

1983年召开的全国第八次民政理论研究:市民政局关于政府在老龄化社会的定位研究第2页民政部启动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提出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队伍专业化的发展思路和目标,推动老年福利服务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

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全国老龄办等10部委《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第一次以国务院文件的形式明确提出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

2月,国家10部委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的意见》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养老服务业迈上了全面快速发展的轨道。

(二)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1、养老服务设施情况。

12月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显示,全国城乡有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养老院、老年公寓和老年护理院等养老服务机构39546个,总床位149.7万张。

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社会化养老机构发展比较快。

以老年性福利机构为例,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中城镇老年性福利机构的床位数和收养救助人数逐年增长(表1)。

民办养老机构已成为养老服务的重要力量。

目前,民办养老机构已经发展到1620多所,床位数现在已经近6万张,收养了4万多人,其中已经正式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民办养老机构有996所。

底,全国社区服务中心8479个,其中提供住宿662个。

江苏作为经济发达省份,养老服务业发展也走在全国前列。

至底,全省城镇共建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499家,床位36387张,比增加11000张,增长43.3%,其中民办养老机构及床位数分别占全省养老机构及床位数的58.7%和49.6%。

总的来看,我国养老福利服务设施已初步形成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呈现出投资主体多元化、机构规模多层化、服务对象大众化、运作机制市场化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但还存在着覆盖面小、利用率低以及市场供给缺口较大等问题。

底,全国各种类型的老年人福利机构床位数仅占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的0.9%,这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5-7%的水平,也低于巴西等发展中国家2-3%的水平。

2、养老服务内容及方式情况。

在搞好传统“三无”老人基本生活保障和照顾的同时,全面推行社会化养老服务,采取适合老人服务需求的多种形式,对其提供有偿或低偿服务。

推进深化居家养老服务,依托社区平台,采取社区照顾,政府赎买服务等多种形式,从解决居家老人最迫切的实际困难入手,从基本的生活照料延伸到老年文化、教育、健身、娱乐以及医疗康复、精神慰藉、法律服务等项目。

底,全国社区服务共设各项活动和服务项目8.2万个,老年人活动人次192万人次。

从发展趋势上看,养老服务内容正由单一化、简单化向多样化、多类别方向发展,服务方式正由传统化、模式化向系统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但目前养老服务项目大多分布在不同的机构中,各服务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较弱,特别是专业性较强的领域涉及较少,居家养老服务的内容和方式还不能满足老年群体多层次的需要。

3、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情况。

民政年鉴公布的数字显示,全国养老服务职工共有约17.6万人。

据调查,现有的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中,主要是招聘下岗女工、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以及计划经济时期照顾性安排的人员,文化素质总体偏低,专业技能缺乏。

近年来各地在养老服务的实践中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总结,积极开展应急性培训,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规模和素质总体呈上升和提高的趋势。

但由于队伍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滞后,缺乏系统的培训机制、竞争机制、管理机制,相当部分从业人员不具备专业护理知识,服务意识淡薄。

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队伍总体素质不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养老福利服务事业的发展。

(三)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制约因素1、思想观念因素。

首先,由于人口老龄化挑战的相对隐蔽性,地方政府特别是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的政府,对人口老龄化的形势认识不充分,重视程度不够。

在对待发展养老服务的问题上采取“等、靠、要”的态度,简单地把养老看成是国家的事,单纯地依赖国家发展养老服务,缺乏主动性。

其次,对养老服务的发展规律认识不到位,不能从长远的角度来分析和把握其市场大、潜力足、风险小、收益稳的优势。

此外,受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影响,老年人多数不愿入住养老机构,导致社会投入养老服务业的积极性不高,养老服务市场培育与发展严重滞后。

2、政策法规因素。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和各地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发展养老服务的政策法规,养老服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政策法规原则性太强、体系性较差、落实难度大以及经费投入不足、指导不力等问题。

特别是目前国家在支持鼓励发展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方面的优惠政策较少,支持力度不大,财政支持力度十分有限,尤其是到市、县层次落实更加困难。

有些地方政策只有定性的要求,没有定量的措施,在财政资助等关键问题上很难操作,对不执行政策的部门和单位没有强有力的制约手段,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3、管理体制因素。

由于重视程度不够以及养老服务政策和制度的不完善,政府在监督管理、政策实施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并已成为发展养老服务的瓶颈。

由于政府职能部门条块分割,相关涉老职能部门没有统一规划和协调一致的管理机制,使有限的养老服务资源一方面筹措困难,而另一方面却得不到充分地利用。

一些地方或部门还存在不按国家政策办事、不公平对待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行为,如用地按商业拍卖价购买,水电按企业收取,贷款不能优惠,税费不能减免,给养老福利服务发展带来很大的困难。

4、发展机制因素。

总体上看,我国养老服务缺乏良性的市场运行机制和行业管理机制,提供养老服务的运作方式和养老服务行业内部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和规定存在着不合理性,主要表现在:公办养老机构有政府在资金和政策的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很难与之竞争,缺乏公平性;对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性质定位不准,政府把对老年人的福利服务保障责任与民间资本实现盈利的目的捆绑在一起,不严格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影响民间投入的积极性;没有规范的行业管理机制,养老服务市场还处于一种盲目、无序的发展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