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庄户地道战遗址参观报告
参观焦庄户地道战纪念馆
2013年11月16日,航天微波遥感系统部党支部组织党员参观了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
焦庄户位于北京顺义区东北燕山余脉歪坨山下,在战争年代隶属于冀东抗日根据地领导,是通往平西、平北根据地的必经之路。
纪念馆门口伫立着一个巨大的雕塑,雕塑以兵民合力抗击日本侵略者为主题,刻画了八路军战士和当地人民利用地道战和地雷战等形式来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情形,雕塑上还雕刻着毛泽东同志的题词“兵民是胜利之本”。
走进纪念馆,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了焦庄户人民当年利用地道战抗击日军的事迹和焦庄户地道战对冀东根据地的重要意义。
焦庄户村的第一任党委书记、村长马福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是他首先想出了用地洞储藏粮食和躲避敌人的办法,之后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村民们齐心协力,最终建成了“能藏、能走、能防、能打”的“四能地道”,村连村,户连户,地道连成片,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顽强的斗争。
接着,我们参观了地道遗址,开始进入地道时,修缮好的新地道部分可以顺利通过,当大家弯着腰来到那段狭窄曲折隐蔽的旧地道里,时空交错,我们仿佛又回到了抗日战争年代,紧张而激动。
在那个年代里,焦庄户人民利用地道、地雷同敌人进行英勇顽强有效的斗争。
现在供观众参观的地道战遗址还保留着800多米,地道内有休息室和指挥所,有单人掩体、陷阱、碾盘和庙台暗堡等战斗设施,还有水缸、炕洞、墙柜、锅台、猪圈、柴棚、驴槽等较隐蔽的出入口和瞭望楼。
大家边在地道里行走穿梭,边想象着当年焦庄户人民依靠智慧打败敌人的画面,当我们爬上仅能通过一人的小扶梯从狭窄的驴槽出口走出地道时,敬佩之情由然而生。
地道战的成功充分说明了不管是什么时代,人们依靠智慧来创造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我们党员时刻保持创新的动力十分重要。
通过参观,大家对那段浴血奋战、艰苦卓绝的斗争岁月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更深地体会到党的领导在这场伟大的民族战争中的作用。
(六室王沛)。
红色经典之旅——焦庄户地道战遗址
红色经典之旅——焦庄户地道战遗址
红色经典之旅——焦庄户地道战遗址
焦庄户位于北京市顺义区东北燕山余脉歪坨山下,距北京60公里,现属龙湾屯镇。
纪念馆始建于1964年秋,定名为“焦庄户民兵斗争室陈列室”。
1979年北京市政府决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改名为“北京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
焦庄户村在战争年代属于冀东抗日根据地领导,是通往平西、平北根据地的必经之路。
焦庄户人民同国内外地人开展地道战斗争是从1943年春天开始的,当时只是挖了几个隐蔽洞,这种洞只能藏一两个人或存放一些粮食等物品。
一旦被敌人发现,就只有束手就擒。
为了同敌人进行长期斗争,村党支部发动群众,把单个隐蔽洞连接起来,并在地道内进行战斗和生活。
到1946年全村共挖23里长的地道,村内纵横交错并和邻村相连,形成了能打能防的战斗型地道网。
顺义县人民政府于1947年10月授予焦庄户“人民第一堡垒”锦旗,并把它插在18米高的民兵指挥了网楼顶上。
现在供观众参观的地道战遗址还保留着650多米,地道内有休息室和指挥所,又单人掩体、陷阱、碾盘和庙台暗
堡等战斗设施,还有水缸、炕洞、墙柜、锅台、猪圈、驴槽等较隐蔽的出入口和瞭望楼。
纪念馆参观的内容有五项:一是参观地道遗址;二是看地道战电影;三是听抗日时期儿童团员焦志斌同志讲焦庄户村的战斗历史;四是吃“抗日饭”(即窝窝头、玉米渣粥和咸菜);五是秋季苹果熟了,观众可以亲自参加采摘活动。
参观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随感
缅怀先烈,坚定信念,提高意识,为企业发展做贡献
—参观焦庄户村的抗日战争地道战遗址纪念馆随感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7月5日,公司党支部组织机关党支部、机械设备公司党支部、测量中心党支部和京内部分项目党支部的100多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观了位于北京市顺义区焦庄户村的抗日战争地道战遗址纪念馆,纪念馆遗址主要展示了在战争年代焦庄户人民通过对敌斗争的实践经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利用地道战这一特殊形式,同敌人开展英勇斗争的光辉业绩。
通过此次参观,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学习发扬他们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奋斗终生的革命精神和共产党人情怀。
一代代的共产党人,为了自己的理想信念,为了新中国的建立抛头颅、洒热血,我们能有今天的和平环境,正是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因此,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继承和发扬先烈们的光荣传统,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员意识,热爱党、拥护党,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干好本职工作,树立“学习、合作、创新、领先”意识,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努力学习业务知识,以一流的工作标准、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企业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来,为三建公司的发展壮大做出自己的贡献。
北京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观后感
北京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观后感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北京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观后感1暑假里,我观看了电影《地道战》。
它讲的是——年日本鬼子对冀中地区进行大扫荡。
冀中人民因为军力的不足,想出了新的斗争方式—地道战。
高家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高家村的'人民团结一心,在地下挖地道,不但使地道家家想通,村村相连,还能防烟,防水,防毒,甚至把地道挖到了敌人的炮楼下。
给敌人布下了天罗地网,利用百里长的地道和人民的智慧和勇气,一次次的击退日本鬼子的进攻,把鬼子赶出了高家村。
电影中有一幕让我印象深刻,日本鬼子打算夜袭高家庄,巡逻的老钟叔发现鬼子进村,不顾危险,跑向大树,解开绳子,用力敲响了警钟。
这时鬼子的一颗子弹射来,穿透了老钟叔的胸膛,可是老钟叔没有倒下,在最后的一刻他奋力拉响手榴弹,向鬼子扔去,最后光荣牺牲。
看到这一幕我都有拿枪去杀鬼子的冲动。
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是历史不能忘。
我们现在美好幸福的生活是许许多多英雄用智慧和汗水换来的。
我一定好好珍惜,努力学习各种文化知识,掌握各种本领,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北京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观后感2今天我看了《地道战》。
故事的内容非常精彩,下面我给大家细细讲解。
抗日战争时期,河北地区有几个村,为了防止日本鬼子,进村伤害人们,就挖地道,每天都有地道,家家相通。
敌人发现后,往地道里放水,放毒气,放火。
村民就想方设法的把地道改成了双层。
日本放毒防水,就危害不到人们了。
如果敌人下到地道里,地道里还有射击孔,可以杀死到达地道里的敌人。
地面上的房子里都有射击孔,只要敌人经过那里就会被射杀。
就这样,中国人把敌人一个一个的打败了。
我感到很自豪,我为中国人遇到敌人不屈不挠,费力反抗的精神而自豪。
我更为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所折服。
在学习当中,我应该学习他们的聪明才智,从中国人挖地道的方式中,我知道,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我也一定会好好学习。
北京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观后感3今天上午,学校组织我们看了一部动画电影,它的名字叫做《新地道战》。
焦庄户地道战观后感
焦庄户地道战观后感在一个阳光还算不错的日子里,我去参观了焦庄户地道战遗址。
这一趟下来,可真是让我感触颇深啊!一走进那片区域,就能感受到一种浓厚的历史氛围。
周围的建筑仿佛都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我沿着参观路线慢慢走着,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当年的情景。
当年的焦庄户村民们,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硬是靠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挖出了这一条条复杂的地道。
当我真正走进地道的时候,那种震撼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地道里面狭窄、昏暗,有的地方甚至需要弯着腰才能通过。
墙壁上的泥土还带着岁月的痕迹,粗糙而真实。
我小心翼翼地走着,心里想着当年村民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战斗、生活,该是多么不容易。
地道里有很多岔口和隐蔽的出口,据说这都是为了迷惑敌人,让他们摸不着头脑。
我试着想象当年敌人在地道里晕头转向的样子,忍不住笑了出来。
那些村民们可真是太聪明了!有一段地道特别狭窄,我侧着身子,一点点地往前挪,心里还有点小紧张。
就在这时,我突然想到,当年村民们可没有我现在这样的心态,他们面临的是真正的危险和生死考验。
地道里还有很多用于战斗的设施,比如射击孔、陷阱等等。
看着那些射击孔,我仿佛看到了村民们勇敢地向敌人射击的场景;看到那些陷阱,又能想象到敌人中了埋伏时的狼狈模样。
在地道里走着走着,我发现了一个小小的休息区,空间不大,但能让人稍微喘口气。
我想,当年村民们在战斗间隙,可能就在这样的地方短暂休息,然后又鼓起勇气继续战斗。
从地道里出来后,我来到了地面上的展览区。
那里陈列着很多当年的物品,有破旧的枪支、简陋的农具,还有一些记录着那段历史的照片和文字。
看着那些照片,我看到了村民们坚定的眼神,那眼神里充满了对敌人的仇恨和对胜利的渴望。
那些文字详细地描述了地道战的过程,每一个细节都让人感受到当年战斗的激烈和残酷。
其中有一个故事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据说有一次,敌人进村扫荡,村民们迅速躲进地道。
敌人在村子里四处搜寻,却一无所获。
有个敌人不小心掉进了一个陷阱,吓得哇哇大叫。
焦庄户地道战观后感
焦庄户地道战观后感说起地道战,那可真是一段让人热血沸腾的历史啊!前段时间,我去参观了焦庄户地道战遗址,那经历,到现在都让我难以忘怀。
一到焦庄户,就能感受到那种浓厚的历史氛围。
周围的村庄宁静而祥和,但当我走进地道战遗址,仿佛瞬间穿越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进入地道,一开始感觉有些狭窄和昏暗,心里还有点小紧张。
但走着走着,就被地道里的各种设施给吸引住了。
地道里有休息室、会议室,还有陷阱、射击孔等等,真的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我仔细观察着那些射击孔,想象着当年的战士们是怎样透过这些小孔,给敌人以出其不意的打击。
那时候,敌人可能正趾高气昂地走在路上,觉得自己威风凛凛,却没想到我们的战士从这些小小的射击孔里射出子弹,打得他们屁滚尿流。
再往前走,看到了一些陷阱。
那些陷阱设计得可真是巧妙,表面上看起来没啥特别,一旦敌人踩上去,那就有他们好看的了。
我不禁笑出了声,想着敌人掉进陷阱时那惊慌失措的样子,肯定特别滑稽。
地道里还有很多弯弯曲曲的通道,有的地方特别低,得弯着腰才能过去。
我一边走一边想,当年的战士们在这样的环境里,还能英勇作战,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走着走着,我仿佛看到了战士们在地道里紧张地忙碌着。
这边有人在传递情报,那边有人在准备武器,大家的脸上都写满了坚定和勇敢。
在一个比较宽敞的地方,应该是当年的会议室,我停了下来。
想象着战士们在这里商讨作战计划,大家各抒己见,气氛热烈。
虽然条件艰苦,但每个人的眼睛里都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从地道里出来,阳光照在脸上,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看着周围的村庄,如今的人们过着平静幸福的生活,心里不由得涌起一股感动。
这一趟焦庄户地道战之行,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当年抗战的艰辛和不易。
那些战士们,没有先进的武器,没有充足的物资,但他们有着无比坚定的信念和无穷的智慧。
他们凭借着这些地道,与敌人巧妙周旋,保卫了自己的家园。
我们现在的生活多美好啊,想吃啥有啥,想玩啥玩啥。
可这一切,都是那些前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焦庄户地道战观后感
焦庄户地道战观后感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我怀着既兴奋又好奇的心情,走进了焦庄户地道战遗址。
刚踏入这片土地,我就被周围浓厚的历史氛围所笼罩。
眼前的一切仿佛都在诉说着那段艰苦卓绝却又充满智慧和勇气的岁月。
走进地道,那种狭窄和昏暗的感觉瞬间袭来。
地道的墙壁并不光滑,甚至有些粗糙,我能感觉到当年的人们在挖掘时的匆忙和决心。
地道里的空间比我想象的要小很多,我得弯着腰,小心翼翼地前行。
心里忍不住想,当年的战士们在这样的环境里,不仅要躲避敌人的追捕,还要准备随时反击,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啊!我仔细观察着地道里的每一个细节。
有些地方设有陷阱,想到敌人一旦不小心踩上去,就会落入圈套,心里不禁为咱们老百姓的智慧叫好。
还有那些隐蔽的射击孔,位置设计得恰到好处,既能有效地攻击敌人,又能很好地保护自己。
走着走着,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的情景。
战士们在地道里紧张地穿梭,他们的眼神坚定而果敢。
也许他们的身上沾满了泥土,也许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但他们的心中燃烧着保家卫国的熊熊烈火。
在一个稍宽敞些的地方,摆放着一些当年用过的武器和工具。
那破旧的步枪,磨损的大刀,还有简单的农具,都在静静地讲述着曾经的战斗故事。
我想象着战士们拿着这些简陋的装备,与装备精良的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敬意。
地道里的通风口虽然不大,但却能保证空气的流通,这让我不禁感叹老百姓的巧思。
还有那些储存粮食和水的地方,虽然空间有限,但在关键时刻,却能为战士们提供生存的保障。
当我从地道里钻出来,重新见到阳光的那一刻,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慨。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把这自由的空气都吸进肺里。
站在焦庄户的土地上,我放眼望去,周围是一片宁静祥和的景象。
绿油油的庄稼地,错落有致的房屋,还有远处嬉笑玩耍的孩子,这一切与当年的战火纷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此时此刻,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如今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
我们能够在这阳光下自由自在地奔跑、欢笑,都是因为当年那些勇敢的人们,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我们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长城。
焦庄户地道战观后感
焦庄户地道战观后感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我有幸参观了焦庄户地道战遗址,这一趟旅程,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一走进焦庄户,那种浓厚的历史氛围就扑面而来。
眼前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仿佛都在诉说着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
地道战,这个充满智慧和勇气的战斗方式,让我心中充满了好奇和敬畏。
当我踏入地道的那一刻,一股阴凉潮湿的气息顿时包裹住了我。
地道里狭窄昏暗,只能靠着微弱的灯光摸索前行。
刚开始的时候,我心里还有些打鼓,想着这地道能有多大作用呀。
可随着深入其中,我才真切地感受到了它的神奇。
地道的高度参差不齐,有的地方需要弯腰才能通过,有的地方则能稍微直起身。
墙壁上粗糙不平,还能感觉到泥土的颗粒。
地道里纵横交错,有休息室、会议室、陷阱,甚至还有能隐藏的射击孔。
我仔细观察着那些射击孔,想象着当年的战士们是如何透过这小小的孔洞,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
那一个个射击孔,就像是战士们坚定的目光,时刻准备着迎敌。
在地道中行走,我注意到有些地方还留存着当年战斗的痕迹。
比如墙壁上的弹痕,那是激烈战斗的见证。
每一道弹痕,都仿佛在讲述着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战斗瞬间。
我仿佛看到了战士们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毫不畏惧,奋勇杀敌的场景。
走着走着,来到了一个相对宽敞的地方,据说是当年的会议室。
这里虽然简陋,但却充满了庄重的气息。
我想象着战士们在这里商讨作战计划,他们的表情严肃而坚定,为了保卫家园,为了赶走侵略者,他们绞尽脑汁,想尽一切办法。
还有那些陷阱,设计得巧妙无比。
有的是伪装成普通地面的大坑,一旦敌人踩上去就会掉下去;有的则是布满尖刺,让敌人有来无回。
想到敌人中了陷阱时的狼狈模样,我忍不住笑出了声。
从地道出来后,阳光有些刺眼,可我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
我在想,当年的老百姓和战士们,是怀着怎样的决心和勇气,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与敌人周旋战斗。
他们没有先进的武器,没有充足的食物,却凭借着对家园的热爱,对敌人的痛恨,以及无穷的智慧,创造出了这样神奇的地道战。
观焦庄户地道战旧址有感(含5篇)
观焦庄户地道战旧址有感(含5篇)第一篇:观焦庄户地道战旧址有感观焦庄户地道战旧址有感听老师说要去参观地道战遗址,我们大家都非常兴奋。
由于电影《地道战》的缘故,我一直对那些地道、对那些创意挖这些地道的当地人民充满好奇与遐想,想看看是怎样智慧的人民,能够利用自身的环境,将来犯的日本侵略军打得人仰马翻。
以前都是从历史书上和电影上对地道战有了一些了解。
但不是特别明确。
于是就上网查找了很多关于地道战的资料,以便参观的时候能够更好的理解当时的战争情况。
现在先简单的介绍一下焦庄户地道战:焦庄户地道战旧址,位于京郊顺义县焦庄户村。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曾广泛开展地道战、地雷战打击日本侵略军,焦庄户的地道就是平原地区人民在与日军作战中形成的,曾被誉为“人民第一堡垒”。
焦庄户地道是一座能打能藏、可守可攻、进退自如的地下长城。
焦庄户村内及连接邻村的地道全长约33华里,内设有了望口、射击口、暗堡、大炮楼、指挥所,纵横交错、户户相通。
焦庄户的民兵和群众利用地道隐蔽物资、掩护伤员、消灭来犯之敌,为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发挥了重要作用。
解放战争时期,焦庄户人民利用地道奋起自卫,痛击来犯敌军和反动地主武装,使地道成为一座消灭敌人、保护自已的地下长城。
焦庄户人民依靠地道创造出光辉的战绩。
据统计,1943年至1948年间共与敌人进行战斗150余次,击毙击伤敌人130多人,俘虏敌人60多人,缴获了一批枪支弹药,以极小的代价沉重打击了来犯之敌。
1964年,在焦庄户村建立了纪念馆,除陈列图片、资料及部分实物外,还开放了地下干道500米,供广大群众参观,使人们生动形象地了解战争年代的艰苦斗争情况。
1979年,焦庄户地道战旧址被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为纪念“七七”抗战爆发50周年,重新修建了焦庄户地道旧址纪念馆,国防部长张爱萍为纪念馆题写了门匾。
修复后的抗敌炮楼和数百米地道,都再现了焦庄户人民抗敌斗争的业绩。
焦庄户地道战观后感
焦庄户地道战观后感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我去参观了焦庄户地道战遗址,这一趟旅程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一走进焦庄户,就能感受到一种浓厚的历史氛围。
那些古朴的房屋、陈旧的街道,仿佛都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当我踏入地道战遗址的那一刻,内心的好奇瞬间被点燃。
地道里面可不像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刚进去的时候,空间还算宽敞,能直起身子走。
但越往里走,就越觉得狭窄和复杂。
有些地方矮得我得弯着腰,甚至要蹲着才能过去。
头顶上的泥土和支撑的木梁,给人一种沉甸甸的压迫感。
我小心翼翼地走着,手不自觉地摸着墙壁。
那墙壁粗糙不平,带着些潮湿的气息。
脚下的地面也不平整,坑坑洼洼的,走起来得特别小心,生怕一不小心就摔个跟头。
在地道里,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个小小的洞穴,据说是用来存放物资或者让战士们休息的。
我试着钻进一个洞穴里,发现空间小得只能勉强容下一个人蜷缩着身子。
走着走着,我看到了一处射击孔。
从那小小的孔洞往外看,视野非常狭窄,但据说在战争时期,这就是战士们打击敌人的关键位置。
我想象着当年的战士们趴在这儿,全神贯注地盯着外面的动静,一旦发现敌人,就毫不犹豫地开枪射击,那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心啊!还有那些岔路口,真的让人晕头转向。
我在里面走着走着就迷失了方向,要不是有指示牌,估计我就得被困在里面出不来了。
我不禁想到,当年在地道里作战的战士们,他们对这里的每一条通道都了如指掌,能够迅速而准确地做出判断,利用地道的优势与敌人周旋,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本事啊!在地道里,灯光昏暗,空气也有些浑浊。
我能感觉到一种紧张和神秘的气氛。
每走一步,都好像能听到当年战斗的声音,能感受到战士们的紧张和坚定。
从地道里出来,我站在阳光下,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那一刻,我对那些英勇的战士们充满了敬佩。
他们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凭借着智慧和勇气,保卫了自己的家园,保护了乡亲们。
我在遗址周围漫步,看到了一些展示当年战斗场景的图片和实物。
那些老旧的枪支、弹药,还有战士们穿过的破旧衣物,都让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那段历史的沉重。
焦庄户地道战观后感
焦庄户地道战观后感提起焦庄户地道战,那可真是一段让人热血沸腾又充满惊叹的历史!前段时间,我有幸去参观了焦庄户地道战遗址。
当我踏入那片土地,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一走进焦庄户地道战纪念馆,映入眼帘的是那些充满历史痕迹的老照片和陈旧的武器。
它们静静地躺在那里,却似乎在诉说着当年激烈的战斗故事。
看着那些锈迹斑斑的枪支、弹药,还有粗糙的大刀长矛,我能想象到当年的战士们是怀着怎样的决心和勇气,拿起这些简陋的武器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
顺着参观路线,我们来到了地道的入口。
那入口看起来普普通通,甚至有些不起眼,可当我真正走进地道,才发现里面别有洞天。
地道窄窄的,仅能容一人通过,而且高度也有限,得弯着腰才能前行。
刚进去的时候,心里还有点犯嘀咕,这地方能发挥多大作用啊?但越往里走,越让我感到震撼。
地道里的结构那叫一个复杂,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有休息室、会议室,还有各种陷阱和隐藏的射击孔。
那些射击孔设计得特别巧妙,从外面根本发现不了,而里面的人却能出其不意地给敌人致命一击。
走着走着,突然眼前出现一个岔口,左边右边,真不知道该往哪儿走。
这时候就想啊,当年的战士们在这地道里穿梭自如,得对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通道都了如指掌,这得多熟悉才能做到啊!地道里的光线很暗,只有几盏昏黄的小灯。
墙壁上湿漉漉的,还散发着一股泥土的气息。
我小心翼翼地走着,生怕一不小心就撞到脑袋或者摔倒。
这时候就不禁感叹,当年的战士们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还能顽强战斗,他们的意志得有多么坚强!在地道里,我看到了一处陷阱。
那陷阱隐藏得特别好,上面盖着一层薄薄的木板,下面则是尖尖的竹签。
想象一下,要是敌人不小心踩上去,那后果不堪设想。
还有那些隐藏的射击孔,小小的孔洞,却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战士们躲在里面,瞄准敌人,一枪一个准,打得敌人晕头转向。
走着走着,我仿佛听到了当年的喊杀声和枪炮声。
战士们在地道里紧张地穿梭,有的在运送弹药,有的在观察敌情,有的则毫不犹豫地扣动扳机,向敌人射击。
焦庄户地道战观后感
焦庄户地道战观后感焦庄户地道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场重要战役。
这场战役发生在河南省焦作市境内的焦庄户村,是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一次英勇斗争。
近期,我有幸参观了焦庄户地道战纪念馆,并深受震撼和敬佩。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个人的观后感。
焦庄户地道战发生在1940年,当时,日本侵略者占领了焦作市,并对当地居民进行残酷的迫害。
焦庄户村的村民们不甘心被压迫,他们组织起来,利用自己熟悉的地形和地道技术,秘密地挖掘了一条长达数千米的地道,用以抵抗日本军队的进攻。
这场地道战持续了整整三年,期间,焦庄户村的村民们坚持不懈地与日本侵略者进行顽强的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
参观焦庄户地道战纪念馆,我深深感受到了焦庄户村村民们的英勇和坚韧。
纪念馆内展示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图片,让我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亲眼目睹了这场战斗的惨烈和激烈。
在那些狭窄而潮湿的地道里,村民们日夜奋战,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他们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毫不退缩地与日本军队进行肉搏战,展现出了中国人民的顽强意志和不屈精神。
焦庄户地道战的胜利,不仅仅是一场战役的胜利,更是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伟大胜利。
这场战役不仅让我深刻认识到了中国人民的英勇和坚韧,也让我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焦庄户地道战是中国抗战历史上的一个缩影,它代表了中国人民抗击外敌入侵的坚定决心和不屈精神。
在焦庄户地道战纪念馆的参观中,我还了解到了许多关于地道战的知识。
地道战是一种特殊的战斗形式,它利用地道的隐蔽性和狭小的空间,对敌人进行袭击和阻击。
在焦庄户地道战中,村民们巧妙地利用地道的优势,采取了多种战术,如埋设地雷、设置陷阱等,有效地削弱了日本军队的实力,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种战斗形式的独特性和有效性,使我对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所展现出的智慧和勇气深感钦佩。
参观焦庄户地道战纪念馆,让我深刻认识到了历史的重要性和价值。
历史是人类前进的镜子,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珍惜和平,坚守正义。
焦庄户地道战观后感
焦庄户地道战观后感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怀着满心的好奇与期待,走进了焦庄户地道战遗址。
刚踏入这片土地,我就被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所笼罩。
眼前的景象仿佛把我拉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让我对即将了解到的地道战历史充满了敬畏。
进入地道,里面狭窄而幽暗,一股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
地道的墙壁是粗糙的泥土,有些地方还渗着水珠。
我弯着腰,小心翼翼地走着,生怕一不小心就撞到头顶或者蹭到墙壁。
这地道的高度对于成年人来说,真的不算宽敞,我心里不禁想,当年的战士们在这样的环境里战斗、生活,该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地道里有许多岔口和隐蔽的通道,有的地方甚至需要蹲着才能通过。
我一边走,一边想象着战士们在地道中穿梭的情景。
他们是如何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中迅速转移,又是如何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的呢?走着走着,我看到了一个小小的藏身洞,只能容纳一个人蜷缩在里面。
据说,这是战士们在紧急情况下躲避敌人搜索的地方。
我试着钻进去,那种狭窄和压抑的感觉让我瞬间体会到了当年战士们所面临的危险和艰难。
继续前行,我看到了一些射击孔和瞭望孔。
透过这些小孔,外面的情况可以看得一清二楚,而敌人却很难发现里面的动静。
我想象着战士们透过这些小孔,密切注视着敌人的一举一动,等待着最佳的攻击时机。
他们的眼神一定充满了坚定和勇敢,心中怀着对敌人的仇恨和对胜利的渴望。
在地道里,还有一些储存粮食和弹药的地方。
那些简陋的容器和摆放的方式,让我感受到了当时条件的艰苦。
然而,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战士们凭借着智慧和勇气,与敌人展开了顽强的斗争。
走出地道,我来到了地面上的抗战纪念馆。
馆里陈列着许多当年地道战使用过的武器和工具,有土枪、土炮、地雷,还有铁锹、镐头等等。
这些看似简陋的武器,却在战士们的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看着那些锈迹斑斑的武器,我仿佛看到了战士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身影,听到了他们激昂的喊杀声。
纪念馆里还有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字资料,详细地记录了焦庄户地道战的点点滴滴。
焦庄户地道战观后感
焦庄户地道战观后感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怀着好奇与期待的心情,走进了焦庄户地道战遗址。
刚一踏入这片土地,就能感受到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周围的建筑和陈设仿佛都在默默地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走进地道,那种狭窄和昏暗瞬间让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地道里的空间并不大,有些地方甚至需要弯腰才能通过。
墙壁上粗糙的痕迹,是岁月的印记,也是当年村民们顽强抵抗的见证。
我小心翼翼地在地道里前行,心里不禁想象着当年村民们在这里穿梭的情景。
他们没有先进的武器,没有充足的物资,但却有着无比坚定的信念和勇气。
地道里的每一个拐角,每一个隐蔽的射击孔,都凝聚着智慧和决心。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一个小小的藏身洞。
那个洞真的很小,小到让人觉得局促不安。
但就是在这样一个小小的空间里,可能曾经藏着一位害怕但又坚定的村民,等待着敌人离去,准备随时为保卫家园而战斗。
走着走着,我看到了一处用来存放粮食和物资的地方。
那里的空间也很有限,但却被整理得井井有条。
可以想象,在那样艰难的条件下,每一粒粮食,每一件物资,都是多么的珍贵。
还有那些巧妙设计的陷阱,虽然现在已经没有了危险,但看着那一个个机关,还是能感受到当年敌人陷入其中时的慌乱和村民们的机智。
当我从地道里出来,重新站在阳光下,心中满是感慨。
焦庄户的地道战,不是简单的战斗,而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它展现了中国人民在面对强敌时的不屈不挠,展现了老百姓的智慧和勇敢。
想想当年,村民们白天在田地里劳作,晚上还要时刻警惕着敌人的来袭。
他们没有抱怨,没有退缩,用自己的双手挖出了一条条保卫家园的地道。
这地道,不仅是他们藏身的地方,更是他们心中希望的通道。
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享受着舒适的生活。
但我们不能忘记那段历史,不能忘记那些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而付出的先辈们。
这次参观焦庄户地道战遗址,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也让我明白,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充满智慧和勇气,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焦庄户地道战观后感
焦庄户地道战观后感焦庄户地道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场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地道战。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焦庄户地道战遗址,深深地感受到了那段艰苦卓越的历史,也对抗战时期中国人民的勇敢和坚韧不拔精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抵达焦庄户地道战遗址时,第一眼看到的是一座巨大的纪念碑,上面镌刻着“焦庄户战斗遗址”几个字。
在碑的旁边,有一块标语牌,上面写着“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这使我不禁思考:这个纪念碑背后所代表的是一段什么样的历史?这段历史对我们现在的国家和民族有何意义?通过参观遗址,我了解到焦庄户地道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奋起抵抗日本侵略者的一次重要战斗。
日军对中国民众实行残暴的统治,而中国人民则以地道战的战术击败了日军。
焦庄户地道战的胜利,不仅代表着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更代表着中国人民的意志坚定和团结一心的精神。
走进地道,我仿佛回到了抗战年代。
地道内黑漆漆的,只能通过灯光才能看清楚周围。
随着导游的引领,我深入地道的深处,感受到了当时中国人民与日军厮杀的惊心动魄。
地道内的陈设展现了地道战时期的生活,简陋而艰苦。
木板上粗略地书写着人民群众的绝望和希望,这让我不禁感慨抗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创伤和奋发图强的信念。
地道战中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是地道内的防空洞。
这个被修建成小型地下疗养院的洞穴,给参与地道战的战士提供了短暂的休息和治疗的机会。
这是当时中国民众为保卫家园献出的宝贵财富,也是焦庄户地道战背后无数无名英雄的坚持和奉献。
离开焦庄户地道战遗址时,我内心充满了对那段历史的敬意和对那些无私奉献的英雄的感激之情。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民族永不屈服的象征。
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和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回家后,我思考着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给我带来的思考和启示。
对我而言,这次参观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内心,并让我更加明白,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奋发图强,我们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和民族的复兴。
焦庄户地道战观后感
焦庄户地道战观后感前阵子,我去参观了焦庄户地道战遗址,这一趟下来,心里头那叫一个感慨万千呐!刚到那地儿,放眼望去,是一片朴实无华的村庄景象。
可谁能想到,就在这片看似平静的土地下,藏着一条充满智慧和勇气的地道呢?跟着人群走进地道,那狭窄的通道、昏暗的灯光,一下子就让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地道里的空间比我想象的要小得多,弯弯曲曲的,人在里面走得小心翼翼,稍不注意就可能磕着碰着。
墙壁上的泥土似乎还带着当年的气息,粗糙却坚实。
我猫着腰,一点点地往前挪,心里琢磨着,当年的战士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与敌人周旋作战的,得多不容易啊!走着走着,就看到了一些隐蔽的射击孔,那小孔不大,但是位置却十分巧妙,能让战士们出其不意地给敌人致命一击。
我忍不住凑上去看了看,想象着战士们从这里瞄准敌人时的紧张和果敢。
再往前走,有一处比较宽敞的地方,听讲解员说,这是当年大家开会商量战术的地方。
我站在那里,闭上眼睛,仿佛能听到战士们激烈的讨论声,他们在为保卫家园出谋划策,那坚定的语气仿佛就在耳边。
地道里还有很多陷阱,有的是突然出现的大坑,有的是尖尖的竹签。
讲解员说,这都是为了对付敌人的。
我看着那些陷阱,心里直发毛,真不敢想象如果敌人掉进去会是怎样的惨状。
在地道里穿梭的时候,我一直在想,当年的老百姓们是怎么一锄头一锄头挖出这么复杂的地道的?他们没有先进的工具,只有对敌人的仇恨和保卫家园的决心。
他们在黑暗中默默劳作,为的就是能给前线的战士们提供一个有力的保障,能让自己的亲人和朋友过上安稳的日子。
从地道里出来,阳光照在脸上,我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看着眼前的村庄,已经变得宁静而祥和,那些曾经的硝烟和战火似乎已经远去。
但那些地道,那些战斗的痕迹,却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提醒着我们不要忘记历史。
我在村子里溜达,跟一位坐在门口晒太阳的老大爷聊了起来。
老大爷眯着眼,回忆起当年的事儿,那是滔滔不绝。
他说,那时候他还是个半大小子,也跟着大人一起挖地道。
去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的观后感
去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的观后感前儿个去了焦庄户地道战遗址,那可真是一场特别又难忘的体验啊。
一到那儿,看着那一片片的旧房子和大地,感觉就像穿越回了当年的抗战时期。
先走进纪念馆,里面的那些老物件可把我给吸引住了。
有那种很破旧的土枪,拿在手里,虽然感觉沉甸甸的,但是一想到当年的老百姓就是拿着这样的家伙事儿跟小鬼子干仗,心里就对先辈们充满了敬意。
还有那些带着补丁的衣服,感觉都能想象到当年的老百姓在艰苦的环境下,还一心想着怎么抗击敌人。
不过呢,最让我兴奋的还是钻地道。
地道的入口看起来普普通通,但是一进去,就像进入了一个神秘的地下世界。
地道里可窄了,有的地方我得猫着腰才能走,胖一点的人估计还得费点劲儿。
里面还有好多岔路口,就像迷宫一样。
我就寻思着,当年的战士和老百姓得多熟悉这地道啊,不然在里面转晕了可咋整。
在地道里走着走着,我就仿佛看到了当年的场景。
战士们悄悄地在地道里穿梭,这边给敌人来个突然袭击,那边又巧妙地转移了。
小鬼子在上面到处找,可就是找不着人,被打得晕头转向的,那画面简直不要太解气。
我一边走还一边想,这地道里会不会突然冒出来个“土八路”给我个惊喜呢,哈哈。
我还看到了地道里的一些机关,像那种隐蔽的射击孔。
从射击孔往外看,外面的情况一目了然,但是从外面可很难发现这里面有人。
这设计真的是太聪明了,感觉就像我们玩游戏的时候开了个无敌挂一样。
还有那种可以防止敌人放毒或者放水的机关,先辈们真的是考虑得特别周全。
从地道里出来以后,我心里就一直在感慨。
在那个年代,没有高科技,没有好的装备,但是咱们中国人就是凭借着智慧和团结,用这样的地道战打得小鬼子落花流水。
这焦庄户地道战遗址可不仅仅是个旅游景点啊,它更像是一本活生生的历史书,每一个地道,每一件展品,都在诉说着当年的故事。
这次去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真的是让我长了不少见识,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我想啊,以后我得把这里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让大家都知道咱们先辈们有多厉害!。
最新-参观焦庄户地道战遗址有想 精品
参观焦庄户地道战遗址有想7月29日上午,我们劳教局离退休干部支部书记一行,来到XX区焦庄户地道战遗址参观。
当我们走进由张爱萍将军题写馆名的展览大厅,就被这眼前琳琅满目的冀东军民抗击日寇的照片、实物、图表、模型所深深吸引。
听着导游人员的介绍,仿佛把我们又带回到那不堪回首的烽火岁月。
在日寇于1931年制造了9.18事变,在短短的四个月内就占领了我们的东北全境,并在第二年扶植溥仪,成立了伪满洲国。
随后又把侵略魔爪伸向了华北大地。
日寇所到之处,大肆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他们制造了从热河到古北口的无人区,制造了潘家峪等不少地方的杀人血案,策动成立冀东反共自治政府。
而作为当时国民政府主席的蒋介石,却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听任日寇蚕食我大片领土,却发动重兵,围剿我党领导下的红军和根据地。
而我们党则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立场,吸引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广泛动员起来,参加抗日战争。
焦庄户人民就是在我党领导下,充分发挥智慧和力量,用地道战的办法,与日寇展开殊死的抗争,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
就像电影“地道战”所展示的那样,在保存自己的前提下,想方设法消灭敌人。
我们除了参观地面三个部分的展品外,还亲自到当地的地道内,体验当时人民群众是如何在高低不平、曲曲弯弯的地道内,通过翻板等办法消灭敌人的情景。
实践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要想取得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是不可能的。
现在焦庄户地道遗址,已成为了级青少年教育基地,成为弘扬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这是非常正确的。
我认为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教育他们不能忘记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光荣历史,更不能忘记自“鸦片战争”以来的百年屈辱史,“忘去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因此,从建国后陆续推出的反映历史题材的影片“七七事变”、“淞沪抗战”、“西安事变”、“地道战”等优秀影片,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现在反映现实题材的影片,如“第一书记”、“唐山大地震”更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
参观焦庄户地道战遗址有感
参观焦庄户地道战遗址有感追寻红色记忆感知历史—记监测中心党支部参观焦庄户地道战遗址有感为了追寻红色记忆,监测中心党支部组织支部党员参观了焦庄户地道战。
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也没有山水的美景,只是一片片瓦砾,一块块砖墙,却让我们感到更加骄傲、自豪。
焦庄户,一个宁静的小村庄。
这里的人们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对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有力地打击。
走近介绍的展板,感受到历史熏陶。
焦庄户地道战是从19xx年春天开始的,最初只是用于掩护少量群众并储存食物,但是极易被敌人发现,为了更好地消灭敌人、保护群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焦庄户人民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新地利用地道机动灵活地打击侵略者,开创了中国地道战法的先河。
走进地道,便能感受到曾经战争的痕迹,一个草棚、一座炉灶,都成为人民的武器。
蜿蜒的地道,阴冷有些潮湿,800多米的距离,不仅有休息室和指挥所,更具备单人掩体、陷阱、暗堡等战斗设施。
一处处的精心设计,无不体现着焦庄户人民的智慧和勇气。
行走在曲折的地道中,一人高的墙壁,有些时候还需要弯下腰,一边走,一边回忆那段难忘的历史,战士们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艰苦作战,并修筑了这样一条地下长城,他们正如电影《地道战》描述的那样,为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书写了亮丽的一笔。
历史的长河慢慢流淌,当年的硝烟已悄然远去,我们寻着先辈的足迹感知历史,面对这智慧与勇气铸就的画作,我们翘首仰望,那红色记忆让我们心中充满感慨,年轻的一代定会握住历史交予我们的接力棒,延续先辈的优良传统,在发展的浪潮中阔步前行。
第二篇:参观冉庄地道战遗址 500字参观冉庄地道战遗址今天,我们全家一起去参观冉庄地道战遗址。
入村往里走,在街道的十字路口,我们看见了那口大钟在粗壮的古槐上高高地吊着,我想起了电影中高老忠使劲敲钟的画面。
周围的人很多,我们在那儿照了几张相,就准备钻地道了。
我们在冉庄一共下了四段地道,在张森林纪念馆里,我们看到了冉庄第一洞。
纪念馆东南角的房子里有一个立柜,立柜门打开着,露出下边的地道,直达后院的一个小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焦庄户地道战遗址参观报告
11月29日,清晨六点,我便起床,为的是随支部众多同学一起参观焦庄户地道战遗址。
本来入冬以后天就冷,这天雾霾又相当严重,以至于看不到一点阳光,天气基本可以说是冰冷刺骨了。
即使是这样,我们仍然在七点钟准时到达集合地点,一同前往目的地,好在车上空调开的暖,我们又都很期待,所以路途还是很愉快的。
焦庄户地道战遗址位于北京市顺义区东北燕山余脉歪坨山下,从学校到这里,一个小时就到了,很快。
走进展馆,地道战的历史便清晰地展示在眼前。
焦庄户地道战遗址始建于1964年秋。
焦庄户地道网全长11.5公里。
焦庄户人民同国内外敌人开展地道战斗是争从1943年春天开始的,当时只是挖了几个隐蔽洞。
这种懂只能藏一两个人和少量食物。
一旦被敌人发现只有束手就擒。
为了跟敌人长期斗争,村党支部发动群众,把单个隐蔽洞连接起来,并在地道内安装了翻板、单人掩体和暗堡等战斗设施以及数十个休息室和指挥所,供民兵和群众较长时间的在地道内战斗和生活。
到了1946年村里共挖了23里长的地道,村内纵横交错并和邻村相连,形成了能打能防的战斗型地道网.
焦庄户人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年代,利用地道、地雷同敌人进行英勇顽强的斗争,从1943年到1948年共战斗150余次,击毙击伤敌人130多人,俘虏敌人100多人,击毁敌军车一辆,缴获武器100多支,子弹3500多发和敌电台一部。
在展厅参观过后,我们亲身体验了一次地道旅行,地道内空间十分狭小,只
够两个人侧身穿过,有些地方又很矮小,只能弯腰经过,可以想见,以前的战士们在作战时该有多艰难。
可即使是这样,又不得不佩服那时候的人们可以想到这样一种作战方式,可以在敌人猝不及防时,给予致命一枪,敌人很可能还没找到子弹出处就一命呜呼了。
下面是两种地道入口的剖面,一个是在马圈的食槽下,一个是水井下,都是相当隐蔽的入口。
下图是民兵挖地道所用的工具,非常简陋,可见那时候作战的艰难。
因为进入地道不让拍照,所以从网上找了张地道内部的图片。
这次参观给我最大的感触,是作战时人们的聪明才智,在那样艰难的环境下,想到如此高端的作战手段,感觉这是活在当下的我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
或许是那样的环境造就了这样的聪明才智。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不能只是想收钱人劳动甚至实习生的成果,更应该化历史为动力,不忘国耻,奋勇争先,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昌盛贡献力量。
2014年11月30
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