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GB-SOPC常用外围器件连线图

合集下载

集成电路常用器件版图 ppt课件

集成电路常用器件版图  ppt课件
因为MOS 管的宽长比比较大,版图采用了多 栅并联结构,源漏区的金属引线设计成叉指 状结构,电路中的NMOS 管和PMOS 管实际 是由多管并联构成,采用了共用源区和共用 漏区结构。
PPT课件
40
(1)反相输出 I/O PAD
考虑到电子迁移率比空穴约大2.5 倍,所以, PMOS 管的尺寸比NMOS 管大,这样可使倒 相器的输出波形对称。
PPT课件
16
5.2 电阻常见版图画法
PPT课件
17
5.2 电阻常见版图画法
PPT课件
18
5.2 电阻常见版图画法
PPT课件
19
5.2 电阻常见版图画法
对于无法使用串、并联关系来构建的电阻, 可以在单元电阻内部取部分进行构建。
图7.18的实现方式。
PPT课件
20
电阻匹配设计总结
(1)采用同一材料来制作匹配电阻
电容值。
做在场氧区,电容值较小。
PPT课件
24
5.3 电容版图设计
(4)MIM电容 金属层之间距离较大,因此电容较小。
减小电容面积、提高电容值:叠层金属电容 器,即将多层金属平板垂直的堆叠在一起, 将奇数层和偶数层金属分别连在一起,形成 两个梳状结构的交叉。图7.21
PIP和MIM电容由于下极板与衬底距离较远, 寄生电容较小,精度较好。
5.2 电阻常见版图画法
2、电阻的版图设计
(1)简单的电阻版图

电 电阻阻的 的阻 阻值 值=电R阻的WL方dd 块R■数×方块电阻。
这种阻值计算比较粗糙,没有计入接触孔电阻 和头区电阻。
PPT课件
12
5.2 电阻常见版图画法
(2)高阻值第精度电阻版图 对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对电阻阻值以及匹

(整理)光耦内部结构图

(整理)光耦内部结构图

内部结构电路图型号-引脚功能说明脚位AQY210 4引脚位,单组AQY214 4引脚位,单组AQY210S 4引脚位,单组AQY214Sx 4引脚位,单组AQV210 6引脚位,单组器件AQV212 6引脚位,单组器件AQV215 6引脚位,单组器件AQV217 6引脚位,单组器件AQV214 6引脚位,单组器件AQV216 6引脚位,单组器件AQV414 6引脚位,单组器件HCPL2530 高速光耦8引脚位HCPL2531 高速光耦8引脚位HCPL4502 高速光耦8引脚位HCPL2503 高速光耦HCPL2533 高速光耦8引脚位HCPL2631 高速光耦8引脚位HCPL2730 高速光耦8引脚位HCPL2731 高速光耦8引脚位K1010 三极管输出4N25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4N26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4N27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4N28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4N29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4N30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4N31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4N32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4N33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4N35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4N36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4N37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4N38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4N38A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4N40 单向晶闸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6N135 高速光耦,高速光耦6N136 高速光耦6N137 逻辑高速输出TTL兼容6N138 高增益高速光耦6N139 高增益高速光耦CNX62A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CNX82A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CNX83A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CNY17-1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CNY17-2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CNY17-3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CNY17-4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CNY17-5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CNY17F-1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CNY17F-2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CNY17F-3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CNY17F-4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6 CNY30 单向晶闸管输出CNY34 单向晶闸管输出CNY35 交流输入型光耦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CNY75A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CNY75B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CNY75C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CQY80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A1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A2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A3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A4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A5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AA2 交流输入型光耦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AA3 交流输入型光耦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AA4 交流输入型光耦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AV1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AV2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AV3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B1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B2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B3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C1 单向晶闸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C2 单向晶闸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C3 单向晶闸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C4 单向晶闸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C5 单向晶闸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C6 单向晶闸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D1 高耐压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D2 高耐压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D3 高耐压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D4 高耐压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F1 场效应管对称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F2 场效应管对称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F3 场效应管对称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G3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J1 双向可控硅非过零型光藕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J2 双向可控硅非过零型光藕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J3 双向可控硅非过零型光藕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J4 双向可控硅非过零型光藕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J5 双向可控硅非过零型光藕6引脚位,单组器件H11L1 施密特触发器输出H11L2 施密特触发器输出H11L3 施密特触发器输出H11L4 施密特触发器输出H24A1 三极管输出型光电藕合器件4引脚位,单组H24A2 三极管输出型光电藕合器件4引脚位,单组H24A3 三极管输出型光电藕合器件4引脚位,单组H24A4 三极管输出型光电藕合器件4引脚位,单组光藕型号引脚内部结构图IL1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IL2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IL5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IL74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ILD1 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ILD2 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ILD5 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ILD74 三极管输出6,8,16引脚位,4组器件ILQ5 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ILQ74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IS201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IS202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IS203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IS204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IS205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IS205-1 三极管输出型光电藕合器件6引脚位,单组器件IS205-2 三极管输出型光电藕合器件6引脚位,单组器件IS206 三极管输出IS357 三极管输出IS4N45 高压达林顿管输出光电藕合器件IS4N46 高压达林顿管输出光电藕合器件IS6003 双向可控硅非过零型光藕6引脚位,单组器件IS6005 双向可控硅非过零型光藕6引脚位,单组器件IS6010 双向可控硅非过零型光藕6引脚位,单组器件IS6015 双向可控硅非过零型光藕6引脚位,单组器件IS6030 双向可控硅非过零型光藕6引脚位,单组器件IS6051IS607 双向可控硅非过零型光藕6引脚位,单组器件IS608 双向可控硅非过零型光藕6引脚位,单组器件IS609 施密特触发器输出IS610 场效应管对称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IS611 场效应管对称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IS7000 高压达林顿管输出光偶4引脚位,单组ISP321-1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ISP321-2 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ISP321-4 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ISP521-1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ISP521-4 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ISP620-1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ISP620-2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ISP621-1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ISP621-2 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ISP621-4 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ISP624-1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ISP624-4 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ISP814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ISP814-1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ISP814-2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ISP815 达林顿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ISP815-1 达林顿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ISP815-2 达林顿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ISP815-3 达林顿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ISP817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ISP817-1 三极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ISP817-2 三极管输出 4 Pin4 PinISP817-3 三极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ISP824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ISP824-1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ISP824-2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ISP824-3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ISP825-3 达林顿管输出8引脚位ISP827 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ISP827-1 三极管输出光电藕合器件8引脚位ISP844 交流输入型光耦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ISP847 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ISPD60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ISPD61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ISPD62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ISPD63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ISPD64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ISPD65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ISQ1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ISQ201 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ISQ202 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ISQ203 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ISQ204 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ISQ5 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ISQ74 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MCS2400 单向晶闸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CT2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MCT210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MCT2200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MCT2201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MCT2202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MCT270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MCT271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MCT272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MCT273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MCT274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MCT275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MCT276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MCT277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MCT2E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MCT6 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MCT6 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MCT61 三极管输出光电藕合器件8引脚位MCT62 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MCT66 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MOC3021 双向可控硅非过零型光藕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3022 双向可控硅非过零型光藕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3023 双向可控硅非过零型光藕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3030(M) 双向晶闸管过零检测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3031(M) 双向晶闸管过零检测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3032(M) 双向晶闸管过零检测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3033(M) 双向晶闸管过零检测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3040 双向晶闸管过零检测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3041(M) 双向晶闸管过零检测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3042(M) 双向晶闸管过零检测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3043(M) 双向晶闸管过零检测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3060 双向晶闸管过零检测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3061 双向晶闸管过零检测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3062 双向晶闸管过零检测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3063 双向晶闸管过零检测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3081 双向晶闸管过零检测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3082 双向晶闸管过零检测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3083 双向晶闸管过零检测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5007 施密特触发器输出MOC5008 施密特触发器输出MOC5009 施密特触发器输出MOC8020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8021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8030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8050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8100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8101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8102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8103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8104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8105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8106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8107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8108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8111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8112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MOC8113 三极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PS2501-1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PS2501-4 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PS2502-1 达林顿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PS2502-2 达林顿管输出8引脚位PS2502-4 达林顿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PS2505-2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PS2505-4 交流输入型光耦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SFH600-0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SFH600-1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SFH600-2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SFH600-3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SFH600-4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SFH601-1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SFH601-2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SFH601-3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SFH601-4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SFH601-5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SFH609-1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SFH609-2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SFH609-3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SFH610-3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SFH610-4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SFH615A-1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SFH615A-2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SFH615A-3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SFH615A-4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SFH617A-1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SFH617A-2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SFH617A-3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SFH617A-4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SFH617G-1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SFH617G-2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SFH617G-3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SFH617G-4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SFH618-2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SFH618-3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SFH618-4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SFH618A-2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SFH618A-3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SFH618A-4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SFH620A-1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管输出SFH628-4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SFH6286-3 AC Input , Single 6引脚位,单组器件TIL111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TIL113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TIL114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TIL116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TIL117 三极管输出型6引脚位,单组器件TIL119 达林顿管输出6引脚位,单组器件TIL191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TIL191A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TIL191B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TIL192 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TIL192A 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TIL192B 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TIL193A 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TIL193B 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TIL194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TIL194A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TIL194B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TIL195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TIL195A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TIL195B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TIL196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TIL196A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TIL196B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TIL198 达林顿管输出8引脚位TIL198A 达林顿管输出8引脚位TIL198B 达林顿管输出8引脚位TIL199 达林顿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TIL199A 达林顿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TIL199B 达林顿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TLP321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TLP321-4 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TLP421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TLP521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TLP521-2 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TLP620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TLP620-2 交流信号输入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TLP620-4 交流输入型光耦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TLP621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TLP621-4 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TLP624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TLP624-2 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TLP624-4 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TLP721件LTV702VD 三极管输出形式6引脚位,单组器件LTV817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LTV817A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LTV817B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LTV817C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LTV817D 三极管输出形式4引脚位,单组PC354 三极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PC355NT 三极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PC357 三极管输出 4 Pin4PC817PC1138PC849 三极管输出光电藕合器件16引脚位,4组器件PS2701-1 三极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PS2702-1 三极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PS2702-2 三极管输出8引脚位PS2702-4 三极管输出16引脚位,4组器件PC817 三极管输出光电藕合器4引脚位,单组件TLP121 三极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TLP126 三极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TLP181 三极管输出4引脚位,单组LAA110 8引脚位LBA110LBB110 8引脚位。

九个最有用的电源拓扑结构图

九个最有用的电源拓扑结构图

九个最有用的电源拓扑结构图2010-08-08 15:00现代电源设计大约开始于三十年前,只有少数的拓扑结构可以很好地服务于业界。

在80年代,对新的和领先的电源转换技术的研究创建了数以千计的可以加以使用的新型拓扑结构。

今天,主流行业已回到早期拓扑结构。

少数的相同的电路可以为大多数应用提供最佳解决方案。

在电源设计开始,有三种基本的转换器:降压式、升压式和降压-升压式。

早期分析论文仅覆盖了这些拓扑结构。

也有的转换器表现完全与这些基本拓扑结构一样。

它们被认为是降压式、升压式和降压-升压系列,电路中内建了隔离。

内建在降压式转换器系列是正激、双开关正激、半桥、全桥和推挽式。

升压有一种隔离型号,可以采用一个桥接或推挽式电路。

隔离降压-升压电路是著名的反激式转换器。

发明新的电源拓扑结构和研究其工作正成为有趣的研究工作。

这形成了过去的大部分研究,尤其在80年代期间。

一些新奇的电路发明出来,绞尽脑汁以全面了解它们的操作。

Caltech的论文提出了超过300个新的拓扑结构,使用了更多的开关和二极管。

有一段时间,似乎老的待机拓扑结构已处于被取代的危险之中。

对许多需要生产产品的设计人员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困惑的时间。

在阅读会议论文之后,工程师们很想尝试预示着上佳表现,但是却被证明很难投入生产的奇异新颖的拓扑结构。

因此,业界兜了一大圈又回到原处。

现在,几乎所有设计都依赖于原来的基本拓扑结构。

例外的是对某些非常高密度的应用,或者是不寻常的电压及功率范围,但是工作的工程师几乎总能用一组基本电路找到可做的工作。

这不是说行业没有进展。

行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恰恰不是通过使用根本不同的电路拓扑结构。

主要进展一直在正确的应用中明智地利用正确的电路,某些拓扑结构将电源分割成较小的若干块(如母板VRM和负载点转换器)、先进的封装、新的硅片器件,以及小心应用低损耗开关。

1. 降压式转换器降压式转换器是所有电源中最基本的。

它提供比输入更低的电压输出,可以用在不需要隔离的所有功率级别。

单片机外围电路图

单片机外围电路图

单片机外围电路图DS18820的特点及工作原理作者: 来源:工业技术/ 电工技术收藏本文章“看门狗”电路DS1232在单片机产品中的应用长春市爱华新技术研究所贾振国长春水利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电厂许琳摘要:介绍一种看门狗集成电路DS1232的功能及与单片机的实际接口电路,结合工程实际指出了DS1232在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看门狗; DS1232;接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单片微型计算机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和智能化产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如何提高单片机产品的抗干扰能力是产品开发和设计人员所面临和必须解决的问题。

关于抗干扰的具体方法在很多书籍和文章中都有较为详尽的论述,本文不再赘述。

美国DALLAS公司生产的“看门狗(WATCHDOG)”集成电路DS1232具有性能可靠、使用简单、价格低廉的特点,应用在单片机产品中能够很好的提高硬件的抗干扰能力,我们曾将DS1232应用到“粮食中心库粮仓温度监测系统”、“银行利率显示屏”、“多功能电脑时钟”、“电厂皮带秤测速系统”和“全自动限电计量系统”中,在实际使用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DS1232的结构及特点1.1 引脚功能及内部结构DS1232是由美国DALLAS公司生产的微处理器监控电路,采用8脚DIP封装,如图1所示。

各引脚功能如下:PBRST:按钮复位输入端;TD:看门狗定时器延时设置端;TOL:5%或10%电压监测选择端;GND:电源地;RST:高电平有效复位输出端;RST:低电平有效复位输出端;ST:周期输入端;Vcc:电源。

1.2 DS1232的内部结构DS1232的内部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

1.3 主要特点DS1232具有如下特点:●具有8脚DIP封装和16脚SOIC贴片封装两种形式,可以满足不同设计要求;●在微处理器失控状态下可以停止和重新启动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掉电或电源电压瞬变时可自动复位微处理器;●精确的5%或10%电源供电监视;●不需要分立元件;●适应温度范围宽,-40~+85℃。

第4章 Nios II外围设备 《SOPC嵌入式系统基础教程》-PPT课件-PPT课件

第4章  Nios II外围设备 《SOPC嵌入式系统基础教程》-PPT课件-PPT课件

4.7 JTAG_UART内核
4.8 SPI内核
4.9 DMA内核
4.2 SDRAM控制器内核
SDRAM控制器内核概述
SDRAM 控 制 器 内 核 提 供 一 个 连 接 片 外 SDRAM 芯 片 的 Avalon接口,并可以同时连接多个SDRAM芯片。
SDRAM控制器内核具有不同数据宽度(8、16、32或64位)、 不同内存容量和多片选择等设置。
说明:当指定类型的边沿在输入端口出现时, 边沿捕获存放器对应位置1。
Level:输入为高电平且中断使能,那么PIO 内核产生一个IRQ。
Edge:边沿捕获存放器相应位为1且中断使 能,那么PIO内核产生一个IRQ。
说明:中断只有高电平中断,如果希望低电 平时中断,那么需在该I/O输入引脚前加一 个“非〞门。
第4章 目录
4.1 并行输入/输出(PIO)内核 4.10 带Avalon接口的互斥内核
4.2 SDRAM控制器内核
4.11 带Avalon接口的邮箱内核
4.3 CFI(通用Flash)控制器内核 4.12 System ID内核
4.4 EPCS控制器内核
4.5 定时器内核
4.6 UART内核
Nios II 系统
PIO 内核
存放器
CPU通过存放 器控制I/O端口 行为
CPU 内核
PIO 内核
PIO 内核
PIO内核结构框图
Pio[7] Pio[6] Pio[5] Pio[4] Pio[3] Pio[2] Pio[1] Pio[0] Pio[31] Pio[30] Pio[29]
Pio[3] Pio[2] Pio[1] Pio[0]
端口数可 设置
最多32个 I/O端口

光电耦合器的管脚图及工作原理(优选.)

光电耦合器的管脚图及工作原理(优选.)

光电耦合器的管脚图及工作原理光电耦合器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光电偶合器件(简称光耦)是把发光器件(如发光二极体)和光敏器件(如光敏三极管)组装在一起,通过光线实现耦合构成电—光和光—电的转换器件。

光电耦合器分为很多种类,图1所示为常用的三极管型光电耦合器原理图。

当电信号送入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时,发光二极体通过电流而发光,光敏元件受到光照后产生电流,CE导通;当输入端无信号,发光二极体不亮,光敏三极管截止,CE不通。

对于数位量,当输入为低电平“0”时,光敏三极管截止,输出为高电平“1”;当输入为高电平“1”时,光敏三极管饱和导通,输出为低电平“0”。

若基极有引出线则可满足温度补偿、检测调制要求。

这种光耦合器性能较好,价格便宜,因而应用广泛。

图一最常用的光电耦合器之内部结构图三极管接收型4脚封装图二光电耦合器之内部结构图三极管接收型6脚封装图三光电耦合器之内部结构图双发光二极管输入三极管接收型4脚封装图四光电耦合器之内部结构图可控硅接收型6脚封装图五光电耦合器之内部结构图双二极管接收型6脚封装光电耦合器之所以在传输信号的同时能有效地抑制尖脉冲和各种杂讯干扰,使通道上的信号杂讯比大为提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光电耦合器的输入阻抗很小,只有几百欧姆,而干扰源的阻抗较大,通常为105~106Ω。

据分压原理可知,即使干扰电压的幅度较大,但馈送到光电耦合器输入端的杂讯电压会很小,只能形成很微弱的电流,由于没有足够的能量而不能使二极体发光,从而被抑制掉了。

(2)光电耦合器的输入回路与输出回路之间没有电气联系,也没有共地;之间的分布电容极小,而绝缘电阻又很大,因此回路一边的各种干扰杂讯都很难通过光电耦合器馈送到另一边去,避免了共阻抗耦合的干扰信号的产生。

(3)光电耦合器可起到很好的安全保障作用,即使当外部设备出现故障,甚至输入信号线短接时,也不会损坏仪表。

因为光耦合器件的输入回路和输出回路之间可以承受几千伏的高压。

集成电路常用器件版图

集成电路常用器件版图
02
5.2 电阻常见版图画法
5.2 电阻常见版图画法
5.2 电阻常见版图画法
5.2 电阻常见版图画法
02
图7.18的实现方式。
01
对于无法使用串、并联关系来构建的电阻,可以在单元电阻内部取阻
02
匹配电阻的宽度要相同,且要足够宽。
首选多晶硅电阻。
对于既有精度要求,又有匹配要求的电阻,可以将这两个电阻交互排列放置。图7.16
在需要匹配的器件两侧或周围增加虚设器件,防止边上的器件被过多的可是,引起不匹配。
5.2 电阻常见版图画法
高精度电阻版图设计方法之二:电阻单元的复用
01
与MOS管类似,电阻也最好使用某一单元进行利用,通常选取一段宽度长度合适,受工艺影响、温度影响总体性能较优的一段电阻作为通用电阻,然后通过串联、并联,获得其他阻值的电阻。图7.17
希望通过这样的输入电路,使集成电路内部得到一个稳定、有效的信号,阻止外部干扰信号进入内部逻辑。
1
2
输入单元
输出单元
输出单元的主要任务是提供一定的驱动能力,防止内部逻辑过负荷而损坏。另一方面,输出单元还承担了一定的逻辑功能,单元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与输入电路相比,输出单元的电路形式比较多。
(1)反相输出 I/O PAD
匹配器件共中心性:又称为四方交叉
在运算放大器的输入差分对中,两管的宽长比都比较大。
2
采用四方交叉的布局方法,使两个管子在X轴上产生的工艺梯度影响和Y轴上的工艺梯度影响都会相互抵消。
3
将M1和M2分别分成两个宽度为原来宽度一半的MOS管,沿对角线放置后并联。
4
5.1 MOS器件常见版图画法
MOS器件常见版图画法
I/0 PAD 输入输出单元(补充)

开关电源常用拓扑结构图文解释

开关电源常用拓扑结构图文解释

开关电源常用拓扑结构图文解释第一篇:开关电源常用拓扑结构图文解释开关电源常用拓扑结构开关变换器的拓扑结构是指能用于转换、控制和调节输入电压的功率开关器件和储能器件的不同配置。

开关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非隔离型和隔离型。

变换器拓扑结构是根据系统造价、性能指标和输入/输出负载特性等因素选定。

1、非隔离型开关变换器一,Buck变换器,也称降压变换器,其输入和输出电压极性相同,输出电压总小于输入电压,数量关系为:其中Uo为输出电压,Ui为输入电压,ton为开关管一周期内的导通时间,T为开关管的导通周期。

降压变换器的电路模式如图2所示。

工作原理是:在开关管VT导通时,输入电源通过L平波和C滤波后向负载端提供电流;当VT关断后,L通过二极管续流,保持负载电流连续。

二,Boost变换器,也称升压变换器,其输入和输出电压极性相同,输出电压总大于输入电压,数量关系为:。

升压变换器的电路模式如图3所示。

工作原理是:在VT导通时,电流通过L平波,输入电源对L充电。

当VT关断时,电感L及电源向负载放电,输出电压将是输入电压加上输入电源电压,因而有升压作用。

三,Buck-Boost变换器,也称升降压变换器,其输入输出电压极性相反,既可升压又可降压,数量关系为:。

升降压变换器的电路模式如图4所示。

工作原理是:在开关管VT导通时,电流流过电感L,L储存能量。

在VT关断时,电感向负载放电,同时向电容充电。

四,Cuk变换器,也称串联变换器,其输入输出电压极性相反,既可升压又可降压,数量关系为:。

Cuk变换器的电路模式如图5所示。

工作原理是:在开关管VT 导通时,二极管VD反偏截止,这时电感L1储能;C1的放电电流使L2储能,并向负载供电。

在VT关断时,VD正偏导通,这时输入电源和L1向C1充电;同时L2的释能电流将维持负载电流。

2、隔离型开关电源变换器一,推挽型变换器,其变换电路模型如图6所示。

工作过程为:VT1和VT2轮流导通,这样将在二次侧产生交变的脉动电流,经过VD1和VD2全波整流转换为直流信号,再经L、C滤波,送给负载。

SMC电磁阀样本

SMC电磁阀样本

3.2
0.30 0.80
注) 2位单电控、4/2→5/3 (A/B→R1/R2)的值。
适合缸径 (mm)
~ø50
~ø80
插座引出方向
上方引出
可快速变更(F.P组件)
只要压一下手动按钮,插座的引出方向便可由上方变更成侧向。 由侧向变为上方的场合,不用手动操作按钮。
侧向引出
丰富的集中配线方式
S 组件 (串行传送)
F P T 组件 (D型辅助插座)
组件 (扁平电缆插座)
组件 (端子台盒)
L 组件 (导线引出)
M 组件 (多针插座)
EX5se0ri0es
25针
26针
保护构造
20针
可对应IP67
保护构造 可对应IP67
● 为了配线作业及维护容易,6种方式已标准化,4种方式的保护构造对应IP67。 ● 对S组件,有输入输出形式。(网关单元除外)
注3)英制尺寸为以下记号。
·N1: ø1/8"
·N3: ø5/32"
·N7: ø1/4"
·NM: 混合
上配管弯头为LN□、下配管弯头为BN□。
端板种类(仅对应EX600的S组件记入)
无记号 无端板 2 电源M12插头(最大供给电流 2A) 3 电源7/8英寸插头(最大供给电流 8A)
注)无SI单元的场合为无记号。
5通电磁阀
插口连接集装式
间隙密封·弹性密封
省功率
标准:0.4W
60 (与本公司原来产品相比降低
%)
0.95 高压(1MPa、间隙密封):
W
新产品
保护构造可对应IP67
[可选项]
RoHS对应
VQC1000/2000 系列

工学单片机接口技术专题讲座

工学单片机接口技术专题讲座

单片机接口技术专题讲座 (2) 典型D/A转换器DAC0832简介
图 18 DAC0832内部结构框图
单片机接口技术专题讲座 图 19
单片机接口技术专题讲座 图20 DAC0832的引脚图
21 DAC 0832
单片机接口技术专题讲座 例 8031与DAC0832双缓冲接口的数据转换程序举例。
单片机接口技术专题讲座
4 A/D和D/A接口功能的扩展
4.1 A/D
A/D转换器用以实现模拟量向数字量的转换。 按转换原理可分为 4 种: 计数式、 双积分式、逐次逼近式以及并行式A/D转换器。
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是一种速度较快, 精度较高的转换器, 其转换时 间大约在几微秒到几百微秒之间。常用的这种芯片有:
单片机接口技术专题讲座 2.2 静态RAM扩展
图 8 6264 管脚图
单片机接口技术专题讲座 表 2 6264的工作方式
9 6264 RAM
单片机接口技术专题讲座
图 扩 展 静 态
单片机接口技术专题讲座
6264的8 KB地址范围不唯一(因为A14A13可为任意值), 6000H~7FFFH是一种地址范围。当向该片6000H单元写一个 数据DATA时, 可用如下指令:
单片机接口技术专题讲座
(2) 译码法寻址就是利用地址译码器对系统的片外高位地址 进行译码, 以其译码输出作为存储器芯片的片选信号, 将地址 划分为连续的地址空间块, 避免了地址的间断。 译码法仍用低位地址线对每片内的存储单元进行寻址, 而高位地址线经过译码器译码后输出作为各芯片的片选信号。 常用的地址译码器是 3/8 译码器 74LS138。 译码法又分为完全译码和部分译码两种。
uchar xdata *ad_adr ; ad_adr= & IN0 ; for ( i=0 ; i<8 ;i++ )

北大集成电路版图设计课件_第6章 二极管与外围器件

北大集成电路版图设计课件_第6章 二极管与外围器件
与电阻、电容一样,拆分二极管形成共质心结构可提高两 个二极管的匹配度。需要注意,对于阱二极管,二极管阵列不 应该在同一个阱中相互交叉,因为流过阱的电流对二极管的偏 置程度不同,取决于两个二极管的相对位置。每个二极管的阵 列都应该放在各自独立的阱中,利用阱的相互交叉形成共质心 结构。
二. 外围器件
最终的集成电路芯片必须要安装在管壳中进行引线键合和 封装才能交付至客户使用,在芯片的周围分布着压焊块 (PAD点)和与I/O有关的输入、输出电路,这些称为外围 器件,而芯片内部是完成电路功能的电路主体部分,称为 内部电路。外围器件的尺寸很难缩小,人们总是想方设法 减小内部电路的面积,从而降低芯片的成本。
图 理想的二极管版图结构
一. 二极管
二极管匹配规则 2. 利用梳状结构来保证二极管的面积同时降低二极管的电阻。
对于一些特殊结构的二极管,可以采用梳状结构。二极管 被分割成多个单独的小块,用导线进行并联,形成梳状结构。
图 梳状结构的二极管版图
一. 二极管
二极管匹配规则
3. 合理设计CMOS二极管的面积。 流过二极管的电流和面积成正比,为了尽可能多地泄放流
N+
P+
P
(a)P型衬底上的二极管
一. 二极管
为了增加电流通路,尽可能多地泄放流入或流出二级管的 电流,可以把二极管设计成环状结构。
图 环状结构衬底二极管示意图
一. 二极管
图 环状结构阱二极管示意图
一. 二极管
环形结构可确保各个方向都存在电流通路,从而增加电流的 泄放量。
图 6.4 环状结构阱二极管的电流
二. 外围器件
压焊块(PAD)
压焊块的尺寸主要由可靠性和压焊线键合过程中的偏差余 量所决定。从电路设计的可靠性角度来说,压焊块的尺寸 越小越好,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压焊块对衬底的寄生电容, 而且可以减小芯片面积。从压焊线键合过程中的偏差余量 来说,压焊块的尺寸通常不小于压焊线能够连接的最小尺 寸。为了减小压焊块的尺寸,应该尽量使用小直径的压焊 线,但是直径小的压焊线能允许通过的最大工作电流小, 需要在压焊块尺寸和允许通过的最大工作电流之间折衷考 虑。压焊块之间的距离不能小于压焊机能够工作的最小间 距,否则将造成压焊线之间的短路,而且压焊线在压焊过 程中产生的弯曲和拖尾也可能造成相邻压焊块的短路。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1.1——第十章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1.1——第十章

pE x' pE x' pE 0
解的一般形式为:
x' x' pE x' C exp L D exp L E E 其中LE为发射区中少数载流子空穴的扩散长度,即:
LE DE E 0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
δpE(x’), δ nB(x), δ pC(x’’) pnp晶体管 nE0,pB0,nC0 nE(x’),pB(x),nC(x’’) δnE(x’), δ pB(x), δ nC(x’’)
E、B和C区中的少子扩散系数 E、B和C区中的少子扩散长度 E、B和C区中的少子寿命 E、B和C区中的热平衡少子浓度 E、B和C区中总的少子浓度
当xB<<LB时,上式可简化为:

nB 0 eVBE nB x 1xB x x exp xB kT
即基区中的过剩少数载流子电子的浓度分布确实可以近 似为线性分布。这一点也可以从下面的双曲正弦函数变化 曲线看出。
eVBE nB 0 exp kT xB 1 exp L B xB 2 sinh L B nB 0
B
这样我们就可以求出基区中过剩少数载流子电子的浓 度分布为: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
xB x x eVBE nB 0 exp sinh 1 sinh kT LB LB nB x xB sinh LB
类似地,中性区宽度xE一般为有限值,两个指数项系 数都需要保留 边界条件: (注意坐标的方向)
pE x' 0 pE 0 C D

常用元器件原理图符号和元器件封装

常用元器件原理图符号和元器件封装
图F1-20双列直插式集成电路芯片
在电路板调试过程中,常常在电路板上焊接IC座,然后将集成电路芯片插在IC座上,这样可以方便集成电路芯片的拆卸。图F1-21所示为常用的IC座,其对应的元器件封装如图F1-22所示。
图F1-21常用的IC座
图F1-22双列直插式集成电路芯片的元器件封装
三、常用元器件及元器件封装总结
(16)三极管:普通三极管的原理图符号为NPN或PNP,常见的三极管封装为“TO-92B”,而大功率三极管可用“TO-220”、“TO-3”等元器件封装。
(17)三端稳压源:三端稳压源有78和79系列,78系列如“7805”,“7812”和“7820”等,79系列有“7905”、“7912”和“7920”等,比较常用的元器件封装为“TO-220”。
(a)二极管的原理图符号
(b)稳压二极管的原理图符号
(c)二极管的常用元器件封装
图F1-11二极管的原理图符号和元器件封装
(6)三极管。
普通三极管可根据其构成的PN结的方向不同,分为NPN型和PNP型。这两种类型的晶体管外形完全相同,都包括3个引脚,即b(基极)、c(集电极)和e(发射极),但是其原理图符号却不一样,如图F1-12所示。三极管的原理图符号的常用名称有“NPN”、“NPN1” 和“PNP”、“PNP1”等。
(7)三端稳压源(78和79系列)。
三端稳压源(或者叫基准源,线性电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中的78和79系列是设计者在进行电路设计过程中经常使用到的一类元器件,其实物图如图F1-15所示。在Protel 99 SE原理图符号库中基本上包含了各家公司的78和79系列稳压块产品的名称。例如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的LM78系列和LM79系列、Motorola公司的MC78系列和MC79系列等,他们的原理图符号的名称为“VOLTREG”。

常见硬件原理图中的“英文缩写”大全只看名字就能看懂原理图(p接口连接外线图)

常见硬件原理图中的“英文缩写”大全只看名字就能看懂原理图(p接口连接外线图)

常见硬件原理图中的“英文缩写”大全只看名字就能看懂原理图(p接口连接外线图)(p接田口连接外线图)常用控制接口EN:Enable,使能。

使芯片能够工作。

要用的时候,就打开EN 脚,不用的时候就关闭。

有些芯片是高使能,有些是低使能,要看规格书才知道。

CS:Chip Select,片选。

芯片的选择。

通常用于发数据的时候选择哪个芯片接收。

例如一根SPI总线可以挂载多个设备,DDR总线上也会挂载多颗DDR内存芯片,此时就需要CS来控制把数据发给哪个设备。

RST:Reset,重启。

有些时候简称为R或者全称RESET。

也有些时候标注RST_N,表示Reset信号是拉低生效。

INT:Interrupt,中断。

前面的文章提到过,中断的意思,就是你正睡觉的时候有人把你摇醒了,或者你正看电影的时候女朋友来了个电话。

PD:Power Down,断电。

断电不一定非要把芯片的外部供电给断掉,如果芯片自带PD脚,直接拉一下PD脚,也相当于断电了。

摄像头上会用到这根线,因为一般的摄像头有3组供电,要控制三个电源直接断电,不如直接操作PD脚来的简单。

(在USB Type-C接口中有一个Power Delivery也叫PD,跟这个完全不一样,不要看错了。

)CLK:Clock,时钟。

时钟线容易干扰别人也容易被别人干扰,Layout的时候需要保护好。

对于数字传输总线的时钟,一般都标称为xxx_xCLK,如SPI_CLK、SDIO_CLK、I2S_MCLK(Main Clock)等。

对于系统时钟,往往会用标注频率。

如SYS_26M、32K等。

标了数字而不标CLK三个字,也是无所谓的,因为只有时钟才会这么标。

CTRL:control,控制。

写CONTROL太长了,所以都简写为CTRL,或者有时候用CMD(Command)。

SW:Switch,开关。

信号线开关、按键开关等都可以用SW。

PWM:PWM,这个已经很清晰了。

REF:Reference,参考。

图解常见光纤尾纤之欧阳物创编

图解常见光纤尾纤之欧阳物创编

图解常见尾纤型号光纤这东西有时候挺烦人的,总结了常用的几种光纤接头。

1.上面这个图是LC到LC的,LC就是路由器常用的SFP,mini GBIC所插的线头。

2.FC转SC,FC一端插光纤步线架,SC一端就是catalyst也好,其他也好上面的GBIC所插线缆。

3.ST到FC,对于10Base-F连接来说,连接器通常是ST类型,另一端FC连的是光纤步线架。

4.Sc到Sc两头都是GBIC的5.SC到LC,一头GBIC,另一头MINI-GBIC各种光纤接口类型介绍 !各种光纤接口类型介绍光纤接头FC 圆型带螺纹(配线架上用的最多)ST 卡接式圆型SC 卡接式方型(路由器交换机上用的最多)PC 微球面研磨抛光APC 呈8度角并做微球面研磨抛光MT-RJ 方型,一头双纤收发一体( 华为8850上有用)光纤模块:一般都支持热插拔,GBIC Giga Bitrate Interface Converter, 使用的光纤接口多为SC或ST型SFP 小型封装GBIC,使用的光纤为LC型使用的光纤:单模: L ,波长1310 单模长距LH 波长1310,1550多模:SM 波长850SX/LH表示可以使用单模或多模光纤--------------------------------------------------------------------------------在表示尾纤接头的标注中,我们常能见到“FC/PC”,“SC/PC”等,其含义如下“/”前面部分表示尾纤的连接器型号“SC”接头是标准方型接头,采用工程塑料,具有耐高温,不容易氧化优点。

传输设备侧光接口一般用SC接头“LC”接头与SC接头形状相似,较SC接头小一些。

“FC”接头是金属接头,一般在ODF侧采用,金属接头的可插拔次数比塑料要多。

在表示尾纤接头的标注中,我们常能见到“FC/PC”,“SC/PC”等,其含义如下“/”前面部分表示尾纤的连接器型号“SC”接头是标准方型接头,采用工程塑料,具有耐高温,不容易氧化优点。

史上最详细图解三极管

史上最详细图解三极管

史上最详细图解三极管"晶体三极管,是半导体基本元器件之一,具有电流放大作用,是电子电路的核心元件"在电子元件家族中,三极管属于半导体主动元件中的分立元件。

广义上,三极管有多种,常见如下图所示。

狭义上,三极管指双极型三极管,是最基础最通用的三极管。

本文所述的是狭义三极管,它有很多别称:三极管的发明晶体三极管出现之前是真空电子三极管在电子电路中以放大、开关功能控制电流。

真空电子管存在笨重、耗能、反应慢等缺点。

二战时,军事上急切需要一种稳定可靠、快速灵敏的电信号放大元件,研究成果在二战结束后获得。

早期,由于锗晶体较易获得,主要研制应用的是锗晶体三极管。

硅晶体出现后,由于硅管生产工艺很高效,锗管逐渐被淘汰。

经半个世纪的发展,三极管种类繁多,形貌各异。

小功率三极管一般为塑料包封;大功率三极管一般为金属铁壳包封。

三极管核心结构核心是“PN”结是两个背对背的PN结可以是NPN组合,也或以是PNP组合由于硅NPN型是当下三极管的主流,以下内容主要以硅NPN型三极管为例!NPN型三极管结构示意图硅NPN型三极管的制造流程管芯结构切面图工艺结构特点:发射区高掺杂:为了便于发射结发射电子,发射区半导体掺浓度高于基区的掺杂浓度,且发射结的面积较小;基区尺度很薄:3~30μm,掺杂浓度低;集电结面积大:集电区与发射区为同一性质的掺杂半导体,但集电区的掺杂浓度要低,面积要大,便于收集电子。

三极管不是两个PN结的间单拼凑,两个二极管是组成不了一个三极管的!工艺结构在半导体产业相当重要,PN结不同材料成份、尺寸、排布、掺杂浓度和几何结构,能制成各样各样的元件,包括IC。

三极管电路符号三极管电流控制原理示意图三极管基本电路外加电压使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

集/基/射电流关系:IE = IB + ICIC = β * IB如果IB = 0, 那么IE = IC = 0三极管特性曲线输入特性曲线集-射极电压UCE为某特定值时,基极电流IB与基-射电压UBE的关系曲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UGB-SOPC常用外围器件连线图
注意事项:
1、特别注意:在做Quartus II工程时必须将未分配的管脚置为三态输入。

Quartus II --> Assignments --> Device… --> Device --> Device & Pin Options…--> Unused Pins --> Reserve all unused pins : AS input tri-stated。

2、按键S1—S8与LED指示灯LED1—LED8
3、系统复位与系统时钟(50MHz )
4、蜂鸣器
5、7段数码管
6、
7、
8、对EP3C25-B型电路板的LED与按键测试程序如下:
library ieee;
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
use ieee.std_logic_arith.all;
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
entity KEY_LED_SEG_BEEP is
port (
-- inputs:
signal key : IN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
signal clk : IN STD_LOGIC;
-- outputs:
signal speaker : OUT STD_LOGIC;
signal led_light_control : OUT STD_LOGIC;
signal led_light : OUT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
signal seg_choose : OUT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 );
end entity KEY_LED_SEG_BEEP;
architecture test of KEY_LED_SEG_BEEP is
signal speaker_output : STD_LOGIC:='0';
signal key_input :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
begin
PROCESS(clk)
V ARIABLE NUM1:integer range 0 to 65535;
begin
if rising_edge(clk) then
NUM1:=NUM1+1;
if NUM1=0 then
--led_light<="11111111";
case key_input is
--ABCDEFGH=64310572
when "11111110"=>led_light<="11100111";--1
when "11111101"=>led_light<="00101100";--2
when "11111011"=>led_light<="00100101";--3
when "11110111"=>led_light<="01000111";--4
when "11101111"=>led_light<="00010101";--5
when "11011111"=>led_light<="00010100";--6
when "10111111"=>led_light<="10100111";--7
when "01111111"=>led_light<="00000100";--8
when others =>led_light<="11111111";
end case;
end if;
if NUM1>0 and NUM1<42767 then
seg_choose<="1111";
end if;
if NUM1=42767 then
seg_choose<="0000";
end if;
if NUM1=50000 then
led_light<=key_input;
end if;
if NUM1>50000 and NUM1<60000 then
led_light_control<='1';
end if;
if NUM1=60000 then
led_light_control<='0';
end if;
end if;
end process;
process(clk)
V ARIABLE NUM2:integer range 0 to 16383; begin
if rising_edge(clk) then
NUM2:=NUM2+1;
if NUM2>=16383 then
NUM2:=0;
speaker_output<=not speaker_output;
if key_input/="11111111" then
speaker<=speaker_output;
else
speaker<='0';
end if;
end if;
end if;
end process;
key_input<=key;
end test;
管脚分配如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