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春教授谈新加坡教育

合集下载

新加坡基础教育考试评价改革及启示

新加坡基础教育考试评价改革及启示

新加坡基础教育考试评价改革及启示
张基惠
【期刊名称】《中国考试》
【年(卷),期】2024()4
【摘要】考试评价改革是教育评价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对教育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新加坡重视基础教育考试评价,考试评价在其教育体系中发挥了改进教学、衔接学段、引导教育方向的作用,但也带来考试分流加剧应试教育、考试等级划分
造成标签效应等问题。

对此,新加坡进行了考试评价的系统规划与综合改革,包括改
革小学毕业考试评分体系、推进全科目编班计划、规划新的中学阶段国家统一考试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小步调评价等。

我国教育评价改革可从新加坡考试评价改革中汲取经验,通过考试评价使学生获得更合适的教育,以考试评价为桥梁进一步加强
各层级教育的互通,使升学渠道更加多样化,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

【总页数】11页(P80-90)
【作者】张基惠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悉尼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05
【相关文献】
1.21世纪新加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其启示
2.把课程改革实验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广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型研究及推广”项目启动会暨全区“中小学
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研讨会综述3.新加坡基础教育质量评价制度的创新及启示4.兼具深度广度:新加坡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5.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对我国基础教育考试评价的启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加坡职业教育衔接模式对内地职业教育衔接的启发

新加坡职业教育衔接模式对内地职业教育衔接的启发

新加坡职业教育衔接模式对内地职业教育衔接的启发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飞速更新,对于职业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而在这一过程中,新加坡的职业教育一直备受关注,其成功的职业教育衔接模式为内地的职业教育提供了很多启发。

本文将就新加坡职业教育衔接模式对内地职业教育衔接提出一些启发性的观点。

新加坡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是内地需要学习的。

新加坡一直重视职业教育,其学制包括初中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并且废除了唯文凭论的制度。

这意味着不同类型的教育都能够得到发展和尊重,职业教育不再被边缘化。

这样的做法不仅能够吸引更多学生选择职业教育,也能够使职业教育更加符合社会需求,提高就业率。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点也对内地职业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启发。

在新加坡,职业学校通常会和企业合作,采取实习+学习模式,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直接应用在实践中。

这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

这样的模式对内地的职业教育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可以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更密切的联系,推动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更好的结合。

新加坡对于职业教育的评价制度值得内地借鉴。

在新加坡,职业教育的评价不仅仅是围绕学生的学术成绩,还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

学校会根据学生的学术成绩、实习表现和综合能力来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样的评价模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其全面发展。

内地的职业教育也可以借鉴这一模式,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不是只看重学术成绩。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衔接模式中,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也值得内地学习。

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中的教师都是经过专门培训的专业人士,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这些教师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学习,并且和企业合作的时候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内地的职业教育也应该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让他们更好地适应职业教育的需求。

解读新加坡的中小学教育制度

解读新加坡的中小学教育制度

解读新加坡的中小学教育制度新加坡的中小学教育制度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因为它在全球教育排名中表现出色。

本文将对新加坡中小学教育制度进行解读,从其核心特点、学制、课程设置、评估方式以及师资培训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核心特点新加坡的中小学教育制度的核心特点有三个方面:普及性、综合性和国际化。

首先,新加坡致力于普及教育,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其次,新加坡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能力,注重学术、体育、艺术和领导力等多个方面的综合素质发展。

最后,新加坡注重与国际接轨,鼓励学生参与国际竞赛和交流活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胸怀的年轻人。

二、学制新加坡的中小学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共分为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阶段。

小学为6年制,初中为4年制,高中为2年制。

学生经过初中毕业后,可以选择升入普通高中或职业学校继续学业。

三、课程设置新加坡的中小学教育课程设置非常丰富多样,主要包括核心学科、选修学科和课外活动。

核心学科包括语文、数学、科学和母语,是学生必须学习的基础学科。

选修学科则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商务、艺术和体育等。

此外,新加坡注重丰富的课外活动,包括体育运动、艺术表演、社区服务等,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领导力。

四、评估方式新加坡的中小学教育注重评估学生的学业水平和能力发展,主要通过考试和评估来进行。

学生会参加一系列的标准化考试,如小学毕业考试、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毕业考试。

此外,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度和课外活动也会被评估。

这种评估方式旨在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并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职业发展做出准确的评价。

五、师资培训新加坡注重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为此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新加坡设立了教师培训学院,为教师提供系统的培训和学习机会,使其具备专业的教学知识和技能。

其次,新加坡鼓励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参加学术研讨会、教学交流等活动。

此外,新加坡还为教师提供良好的薪酬待遇和职业发展机会,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教师。

新加坡的STEM 教育

新加坡的STEM 教育

新加坡的STEM 教育作者:TAN Aik Ling TEO Tang Wee来源:《中国科技教育》2024年第02期Tan Aik Ling,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自然科学与科学教育部副主任、博士、副教授,国立教育学院多中心教育研究中心及STEM研究中心核心成员。

曾经作为中学生物教师、学科组长在中学工作10 年,之后成为国立教育学院的教研员、助理教授和副教授,是一位不仅具有基础教育工作经验,又具备国际科学教育研究视野的研究者。

她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科学教学、科学学习、科学教师专业发展和STEM 教育等。

新加坡是一个位于赤道附近的海岛城市国家,面积狭小,人口众多,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新加坡的治国理念是“在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均十分稀缺的情况下,发展知识经济和高新技术,并将其作为保证国家竞争力和满足人民福祉的核心举措”。

教育是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视的领域,而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则是新加坡教育领域中的重点关注内容。

在新加坡政府看来,要想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就必须加强STEM 教育,并通过STEM 教育为国家发展提供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储备。

这种做法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国际数学和科学研究趋势(TIMSS)和国际学生评估计划(PISA)等国际测评中,新加坡学生都有不俗的表现。

其中,在2019 年的TIMSS 中,新加坡学生在全球排名第一[1]。

本文将对新加坡开展STEM 教育的现状及特征作简要描述,并对新加坡未来STEM 教育发展的方向进行介绍。

新加坡STEM 教育现状政府对 STEM 教育高度重视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视STEM 教育,这体现在政治领袖的表态、教育框架的确立和科学教育目标的表述等方面。

新加坡国务资政吴作栋先生在2017 年召开的东盟会议上作了主旨发言,他谈到:“我们必须鼓励聪明的孩子拥抱STEM 教育。

”[2] 在新加坡看来,STEM教育的范围既包括单一学科如科学和数学学科的学习,又包括来自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的综合问题解决形式。

新加坡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建设及其启示

新加坡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建设及其启示

新加坡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建设及其启示
袁帅
【期刊名称】《教学与管理》
【年(卷),期】2024()4
【摘要】新加坡政府历来重视公民教育,以培养“新加坡人”。

新加坡品格与公民教育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评价等方面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可为中国思政课程一体化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程一体化建设是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各层次学校努力的方向。

借鉴新加坡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建设经验,我国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可以围绕思想政治课程核心素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课程目标的整体建构,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融入课程设计之中,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实现课程结构与内容的有机整合。

【总页数】6页(P71-76)
【作者】袁帅
【作者单位】南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以核心价值观塑造好公民品格——新加坡品格与公民教育2014课程标准述评
2.新加坡《品格和公民教育课程标准》解析
3.新加坡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的一体化
建设及其对我国的启示4.新加坡《品格与公民教育》融入核心素养的经验及其启示5.新加坡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改革与启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加坡职业教育发展经验及启示

新加坡职业教育发展经验及启示

新加坡职业教育发展经验及启示作者:俞丽君来源:《知识窗·教师版》2013年第12期摘要:新加坡职业教育抓住教育培养人的本质特征,紧紧围绕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的人才均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认可。

本文从新加坡的教育制度入手,分析了其职业教育的特色,最后总结了几点有参考价值的启示,为我国的职业教育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新加坡职业教育发展经验及启示一、新加坡的教育制度新加坡的教育体制是由英国的传统教育制度发展而来的,既推崇因材施教,又致力于培育精英人才,其目标是成为亚洲的教育之都,所以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新加坡每所学校的硬件设施都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准。

新加坡的学校分为政府学校、独立学校、特别辅助计划学校和特殊学校。

政府学校是由政府提供财政资助的学校,其中一部分是政府全额资助学校,另一部分由政府给予部分资助。

由于得到了政府的资助,新加坡政府学校的教学质量一直都较好。

二、新加坡职业教育的特色1.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少教”是指教师精心设计每堂课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在传授知识时以知识、原理在工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为主,重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使学生明白学习的目的和知识的用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多学”是指学生借助经验积累与分享系统,在完成课题或项目的过程中,掌握各种知识、原理以及工程技术应用能力。

2.模块化课程体系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组织形式为双轨制,即把一、二年级同年入学的相同专业的学生分成A、B两个班,让他们在同一时间内学习不同的模块,并交叉学习。

到三年级时,再将A、B班均分成四个小组,进行交叉学习。

3.“先会后懂”的教学方法“先会后懂”的教学方法是以“能力为本位”教学模式的精华所在,倡导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先学会动手做,然后再慢慢弄懂其所以然。

4.多样化的作业新加坡学生的作业形式多样,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实践能力,包括个人作业、小组作业、团队作业、项目作业、专题作业,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充分挖掘了每一位学生的潜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真正的发展。

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l … … … … … … … -. . 。 l … ・ ・
作者简介: 张渝新( 1 9 8 9 一 ) , 女, 黑龙江克东人, 牡丹江师范学院2 0 1 3 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生, 研究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
高 教 探 察
新加坡思想政治教 育的特点及 其对我 国的启示
张 渝新
( 牡 丹江师范学院, 黑龙江 牡丹 江 1 5 7 0 1 2 )
摘要 : 本文分析 了新加坡思 想政 治教 育在 目 标、 内容 、 方法和环境等方 面的特 点 , 并就我 国和新加坡 两国思想政 治教 育共 同点和差异性进行 了比较分析 , 从 中研 究新加坡 思想政 治教育对我 国思想政 治教 育的启示 , 以期 对提 高我 国思想政治教 育有 效性 有所裨益 。 关键词 : 思想政 治教 育 ; 新加坡 ; 差异性 ; 启示
中 国的思 想政治 教育要 在面 向现代化 、 面 向世 界 和面 向未来 的道路 上取得 长足的发展 , 必须要 以世界 眼光来观 察和思 考问题 , 培养和树 立解决 问题的全球 性 意识 , 不断借鉴和汲取外 国有益 的经验和方法 , 只有 这样 , 我 国的思想政 治教育 才能得 到不断地 丰富和创 新, 才 能在新 形势下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 。为此 , 研究 中国和新加坡 思想政 治教育 的共 同点 和差异 , 从 中获 得新 加坡思想 政治教 育对我 国思想政 治教育 的启示 , 对 于提 高我 国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有着重要 的意义 。 新加 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点 ( 一) 新加 坡思想政治教育 目标的特 点 从历 史发 展来看 , 新加坡人 主要是 由近一 百多年 来从 亚洲 、 欧洲等地 区迁移 而来 的移 民及其后裔 组成 的。其移 民社会 的特性加上殖 民统治的历史和地理位 置 的影 响 , 使得新 加 坡呈 现 出多元 文化 的社会 特 色 。 因此 , 要想实现 “ 新加坡人 ” 这一最具特色的教育 目标 , 新加坡思想政 治教 育以承认 自己民族和文化传统为一 切工作 的出发点 , 要求移 民和他们的后裔 , 不仅要认 同 和保 留 自己民族 的文化 传统 , 同时要持 一颗宽容 之心 接纳 3卜Z山o 和尊重 同处一片 0 山@0一 国土上 ∞ 的其他 民族 的文化 , 促使 人 民和谐相处 , 增强 了国家的凝 聚力。 ( 二) 新加坡 思想政 治教 育 内容的特点 新加坡 是一个 多 民族 组成 的国家 , 文化也 由此呈 现 出多 样性 。在建构思 想道德教 育体系 时 , 新加坡 十 分注重 将 中西 方文化 中的有点进 行吸收 坚持东 方传统 的价值观 的李光耀更 是 把“ 忠孝仁爱礼义廉耻 ” 八德作 为他 的治国之纲。与此 同时 , 新加坡还特别 注重德育 的发 展 , 将 德育理论课程 渗透到各个学科之 中。为 了加 强德育课程教学 的效果 , 学校 更是将德育课程 的分数计人到学生升学考试 的总 成绩 中 , 使 其思想扎根 于每个人 的脑海 里 , 根 深蒂 固。 除此 之外 , 新加坡政府真正践行 了“ 依法治 国” 与“ 以德 治国” 的完美结合 , 使公民的法制观念有效地树立起来 。

新加坡特殊需要儿童早期干预和学前融合教育联动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新加坡特殊需要儿童早期干预和学前融合教育联动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新加坡特殊需要儿童早期干预和学前融合教育联动发展的经验与启示目录1. 内容简述 (2)1.1 研究背景及重要性 (2)1.2 研究目的 (4)1.3 文献综述 (4)2. 新加坡特殊需要儿童的早期干预 (5)2.1 早期发现机制 (7)2.2 早期干预政策与框架 (8)2.3 早期干预模式与方法 (10)2.4 早期干预的效果评估 (11)3. 新加坡的学前融合教育 (12)3.1 融合教育的理念与目标 (14)3.2 融合教育的实施策略 (15)3.3 融合教育的专业支持体系 (17)3.4 融合教育的效果及挑战 (18)4. 早期干预与学前融合教育联动发展的策略 (20)4.1 战略规划与政策支撑 (21)4.2 评估体系与服务整合 (23)4.3 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 (24)4.4 家庭社区的参与机制 (25)5. 案例分析 (27)5.1 成功模型与实践案例 (28)5.2 挑战及策略调整 (30)5.3 效果度量与社会反响 (31)6. 启示与建议 (32)6.1 对于不同地区的适应性 (34)6.2 加强家社合作与支持 (36)6.3 持续评估与反馈调整 (36)1. 内容简述新加坡在特殊教育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将早期干预与学前融合教育紧密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教育模式。

本文将首先介绍新加坡特殊需要儿童早期干预体系的架构和工作机制,包括早期筛查、诊断、干预服务等环节,并分析其特点和优势。

随后将探讨新加坡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历程,重点阐述融合教育理念的内涵、实践模式以及促进特殊儿童融入主流教育的策略。

通过对比分析,文章将揭晓新加坡特殊需要儿童早期干预和学前融合教育联动发展的模式与机制,并总结其经验和启示,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特殊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1.1 研究背景及重要性在全球范围内,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支援日益被各国政府视为一种必要的公共服务。

新加坡作为一个教育高度发达的国家,特别关注于特殊需要儿童的早期干预和学前融合教育。

浅谈新加坡教育体制对我国的启示_1

浅谈新加坡教育体制对我国的启示_1

浅谈新加坡教育体制对我国的启示浅谈新加坡教育体制对我国的启示一、分流教育新加坡的分流教育一共分为三次分别的是小学四年级、小学毕业、中学四年级。

新加坡的小学教育分为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定向教育。

1、第一次分流学前教育是为儿童进入小学奠定基础,一般学制为一年,这一年帮助语言背景不同的孩子们使用英语以及母语的技能。

基础教育是指小学4到6年级,这个阶段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基本读写能力和计算机技能,在此期间重点教育学生母语英语以及数学三门课程。

四年级末进行第一次分流,学校进行统一的考试并结合四年间的期中期末和平时成绩分流为普通双语流(用正常六年时间完成小学课程,参加小学毕业开始合格后升入中学)、延长双语流(用八年时间完成小学课程,参加小学毕业考试合格后升入中学)和单语流(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专修语文课,再学习五年后进行初级技能培训,成为工人)。

定向教育也就是指以上三种语言流。

2、第二次分流第二次分流是指小学毕业考试,普通双语流和延长双语流的学生通过小学毕业考试后根据成绩进行分流为特选课程班、快捷课程班和普通课程班。

特选课程班:为有学术能力和语言才能的学生提供同时学习具有高级水平的英语与母语的教育。

4年内完成中学课程。

中学四年级,通过普通水平,即GCE"O"级的教育的学生可以申请进入初级学院、高级中学以及设有大学选修班的中学学习大学先修班的课程。

快捷课程班:该课程也是以学生在四年中通过GCE"0"级水平考试为目标,与特选课程流的学生不同,该课程流学生学习作为第一语言的英语,而母语则作为第二语言。

普通课程班:普通课程分为学术性和工艺性,学术性普通课程班学生在其中四结束时参加GCE"N"级中等教育证书水平考试,及格者继续学习一年后参加GCE"O"级考试,少数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进入初级学院读高中,其余大部分人完成学术性普通课程后,接受职业技术教育或者直接就业。

新加坡基础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教育文档资料

新加坡基础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教育文档资料

xx基础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新加坡1965年才独立建国,在短时间内却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

奥秘何在?关键有两点:发展教育和开发人力资源。

他们在基础教育改革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突出政府的主导作用新加坡将教育视为立国之本,强调教育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

为保障基础教育的战略地位,新加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新加坡独立后,为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实行了高度集权的教育体制,政府几乎包揽了基础教育的一切决策和规划。

如新加坡实行的学生“分流制度”,就是在政府主导下,通过多次策划、调研、推动而逐步建立起来的。

新加坡的历届政府都一直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大力投资教育的政策,无论是总理李光耀,还是后来的吴作栋以及现任总理李显龙,都始终将教育经费支出置于政府财政性支出的第二位,仅次于国防支出。

据统计,从1965年到1990年再到2010年,新加坡教育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9%到3.6%再到4.2%,人均教育经费超过1000美元,与美国相当,居世界发达国家的前列。

新加坡在基础教育投资决策方面具有稳定性、延续性与坚定性。

二、教育改革配合经济发展新加坡“教育立国”的一个基本经验,就是在社会与经济发展转型的同时推动教育转型,建立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新加坡的四次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都是围绕该主题展开的。

1969年,新加坡为配合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向技术教育进军”的教育规划,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改革过去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截然分开的做法,强调普通中学要加强职业教育和技术训练,职业技术学校也要加强普通教育,逐步形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双轨发展的格局,尽快将人力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满足劳动密集型经济对人力资源的迫切需求。

20世纪70年代中期,为配合经济发展,对基础教育再度进行了改革,开始实行教育“分流制度”。

将过去单一的普通中学制度改为多类型的中等教育制度,特别强调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结合,以满足资本密集型经济对高水平专业技能劳动力的新要求。

新加坡高中课程结构改革及其启示

新加坡高中课程结构改革及其启示

新加坡高中课程结构改革及其启示惠新义[摘要]课程结构改革是整个课程改革的核心,要培养创新型人才,要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必须克服原来课程结构中片面重视学术性课程、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性小、自主学习与探究性学习少、对生活与社会体验少、缺乏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等现象。

新加坡已经于2006年实施新的高中课程。

研究这次课程改革,或许对中国的改革有所启示。

[关键词]中国;新加坡;课程;课程结构[作者简介]惠新义:武汉市育才高级中学副校长,武汉市江岸区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

(武汉 430010) 课程结构是指“在学校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将所有的课程类型或具体科目组织在一起形成的课程体系的结构形态”。

课程结构包括课程的分类与组合,以教育目标为依据,以课程计划、课程类型、课时数和课程表为表现形式;它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根据课程目标设置什么课程,如何设置这些课程等,包括不同学科群、不同的科目设置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同一学科或科目、不同内容的确立及其比例关系等。

新加坡虽然国土面积不大,人口不多,但新加坡人自强、自立,不断发展经济与教育,成为亚洲“四小龙”中发展最快的国家。

新加坡国家小,与世界交流频繁,改革的步伐快,在推行的初级学院(高中)课程以及改革中肯定有许多的经验得失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一、新加坡高中课程结构的核心政策(一)新加坡高中课程结构从2006年开始,大学先修班一年级(高一)开始实施更广泛更灵活的课程,见表一。

(二)新加坡高中课程设置新加坡新的初级学院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三个不同层次的科目:H1,H2,H3,学生可进行自由选择。

见表二。

新加坡高中课程的课时安排(学制2年),见表三。

科目或层次总课时周课时备注H1120小时2小时H2240小时4小时H3120小时P W(专题作业)120小时GP(理解与写作)120小时 二、新加坡高中课程结构的特点(一)独具特色的三个选修层次11设置不同层次的课程,尊重不同学生的发展。

在教育领域,中国和新加坡的差距有多大?

在教育领域,中国和新加坡的差距有多大?

在教育领域,中国和新加坡的差距有多大?1. 教育体系中国的教育体系包括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大学教育和职业教育,而新加坡的教育体系经过多年的改革,现在分为初级教育、次级教育、高级教育和职业教育四个层次。

其中,初级教育是强制性的,而次级教育和高级教育则是可选的。

此外,新加坡教育体系中实行了快速通道制度,优秀学生可以选择在高中时就进入大学读本科,缩短了学习时间和成本。

2. 师资力量新加坡拥有非常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其教师的学历普遍较高,教学素质也比较高。

同时,新加坡政府对教师的培训和职称晋升非常重视,使得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不断的提高。

而中国的教师队伍整体而言,学历和教学质量还有待提高,且教师人数和学生数量之比偏低,导致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3. 教材体系新加坡教育体系特别注重教材体系的建设,在各科目的教材编写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新加坡的教材历经多次的迭代和改良,已经比较成熟。

相比之下,中国虽然也有中央和地方出版的教材,但是教育部门对教材的质量把控程度不够,为教材研发投入的资金相对较少,教材的质量有待提高。

4. 教学方法新加坡教育部鼓励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互动教学、小组讨论、案例研究等,鼓励学生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

而中国当前的教学方法则还停留在知识灌输层面,缺乏互动性和启发性,难以满足现代教育需求。

5. 教育投入按照国家财政支出占全社会财富的比例来衡量,新加坡教育领域的投入在全球属于较高水平。

而中国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与教育资源投入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提高。

综合来看,中国和新加坡在教育领域中的差距还相当大。

中国的教育体系尚需完善,教师队伍需要培养,教材体系尚有空间优化,同时,教学方法和教育投入也需要加强。

相比之下,新加坡的教育发展较为成熟,其教育体系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体系,教育硬件和软件条件也得到了充足的投入和保障。

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可以学习借鉴新加坡的教育经验,加强教育改革和建设,提升教育整体水平,进而促进国家的繁荣和进步。

新加坡高校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模式

新加坡高校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模式

新加坡教育体系的特点及启示楚永生为了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南京审计学院分别从二级学院选拔一线任课教师,到新加坡特许科技学院,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教学教法与教学管理的培训,我作为培训成员认真聆听了授课内容,并针对新加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进行了总结和思考,现将总结和思考汇报如下:一、新加坡的基本情况简介新加坡是一个岛屿国家,是亚洲乃至世界的航运中心。

土地面积为710.2平方公里,土地和资源极为有限,截至2011年7月,新加坡人口将近507万人,其中384万人属于本国公民和永久居民。

新加坡人口密度相当高,每平方公里7315人,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

在本地居民中,华人占76.8%,马来人占13.9%,印度裔(以泰米尔人居多)占7.9%,而欧亚混血人口和其他族群(包括峇峇娘惹)则占 1.4%。

新加坡的华人大部分源自中国福建、广东和海南等地,其中大部分是福建人,其次为潮汕人、广府人、客家人和海南人。

新加坡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其官方语言有四种,包括汉语、英语、马来语、以及泰米尔语。

自独立以来,政府机构一直采用英语作为不同种族社群的主要沟通和教学语,为了打破隔阂,英语也成为新加坡四大族群的共同语言。

自1979年由新加坡政府主导的“讲华语运动”之后,华语成为另一个广泛使用的语言,有超过七成的新加坡人能说汉语,是新加坡华人之间主要的共同语。

新加坡的政治体制继承了英国的威斯敏斯特体系,总统是国家元首,只拥有象征性的权力。

总统的权利包括否决所有可能危及国家安全或种族和谐的政府法案,在总理的推荐下任命内阁官员和部门首长,以及启动腐败调查程序。

新加坡拥有一个一院制的议会,其中大多数成员由平均5年一次的民主直接选举产生,议会与总统构成了完整的新加坡立法机构。

新加坡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以国有经济占主导并以出口为导向的国家。

2009年出口额为2222亿美元,出口的货品包括:机械设备、消费品、药品、燃料。

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919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62100美元,位居亚洲第一。

新加坡公民教育对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新加坡公民教育对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导学生排斥并杜绝各类违法、庸俗、低下的言论信息,自觉抵制网络低俗之风,建设绿色健康的校园网络。

二是努力提高校园网络管理水平,健全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流程,完善应急机制,做好校园网络管理工作,促进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是不断提高高校网络媒体的公信力,塑造校园网站的文化品牌,创建一个社会认可、学校信任、家长放心、同学受益的校园网络新环境。

四是高校教师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文明上网,自觉抵制不文明的网络语言、网络行为和方式,为学生作出模范表率。

五是要制定相关制度,采取相应措施,对医学生中出现的网络欺诈行为、网络低俗行为等予以惩处。

加强医学生廉洁素质教育是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从源头上预防医疗腐败的重要手段。

当前,医学生中存在不少影响廉洁素质提升的因素,必须切实研究解决,如此,才能提升医学生的廉洁素质,为培养未来合格的医护工作者,减少医疗腐败行为的发生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1].,[J].,2007(8):73-74.[2]().[M].:,2001:159.[3].[J].,2009(2):9-11.魏文君提高学生廉洁素质树立廉洁从业观念中国大学生就业苏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张纯玉高校大学生廉洁状况调查及教育途径的探究高等农业教育提 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作者通过对新加坡教育的考察,分析了新加坡公民教育的内容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现实,对我国高校现行的道德教育进行思考,提出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应做到“五个相结合”:一是增强官德的榜样力量,坚持干部廉政教育与学生道德教育相结合;二是构建全民道德教育体系,加强高校道德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相衔接;三是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坚持道德教育与爱国爱校教育相融合;四是加大法纪教育的力度,坚持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紧密相结合;五是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坚持道德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公民教育;道德教育;新加坡;启示G416B1005-4057(2012)06-0686-0410.3969/j.issn.1005-4057.2012.06.039DOI:新加坡公民教育对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启示黄祖辉,张碧霞(广东医学院,广东东莞)523808新加坡的公民教育有独到章法,公民和政府官员所展现的道德力量在国家健康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不容忽视的作用。

新加坡教育和中国教育的全方位对比

新加坡教育和中国教育的全方位对比

新加坡教育和中国教育的全方位对比新加坡教育和中国教育的全方位对比一、教育体制不同1.1 新加坡教育体制:1)基础教育小学(6年制):6年级学生需要参加小学离校考试(PSLE),考试科目为英文、华文、数学和科学。

中学(4年制):4年制(特别和快捷班),第四年必须参加全国统一新加坡O水准考试,成绩将决定升初级学院和理工学院。

中学(5年制):5年制(学术及工艺),学术班的学生在中四必须参加‘N’水准考试,通过后才能升上中五参加剑桥O水准考试。

工艺班的学生有两门主课,英文和数学,第四年必须参加剑桥N水准考试,大多数学生在N水准考试后不再修读第五年课程,而直接进入技术学院。

工艺教育学院(2年制):考取技术文凭( ITE 证书课程)。

初级学院(2年制):考取剑桥‘A’水准文凭,成绩将决定大学的去向。

2)高等教育理工学院:3年制的大专课程(文凭课程),包括理论和实习。

成绩优秀的毕业生将豁免大学第一年课程。

大学:除了医学、法学等专科外,一般需要3年时间来考获普通学位,荣誉学位需4年。

3)私立学院新加坡的私立学校提供两种课程:预科的课程文凭以及学位的课程。

其中学位课程都是与国外大学合作办学所颁发的国外大学文凭。

1.2 中国教育体制:1)基础教育小学(6年制):6年级学生需要参加小学毕业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

初中(3/4年制):根据地区不同,年制不同。

完成年制后参加中考。

高中(3/4年制):根据地区不同,年制不同。

完成年制后参加高考。

2)高等教育大专:2年或3年制大专,毕业后可进入社会工作或者继续考本科。

大学:荣誉学位需4年。

还有自考本科,跟据具体情况来定。

二、教育制度差异中国与新加坡都是6年制的小学教育,大体上区分不大。

新加坡的小学是半天上课,作业比中国孩子的少,压力也少一些,孩子的个性教育得到尊重。

除了学习知识外,还接收一些实用教育、道德教育和公共知识教育,也特殊重视双语教育(英文和华文),中国在中学阶段更加重视数理化的教育。

新加坡教育体系的特点与启示

新加坡教育体系的特点与启示

新加坡教育体系的特点与启示新加坡教育体系是受到全世界学习的典范。

其教育政策的制定不仅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社交技能、领导才能、创新思维以及自律性,特别是在科学和数学方面的强劲表现,更是使新加坡取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

新加坡教育体系的特点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第一点,新加坡教育体系注重质量教育。

新加坡高度重视教育的质量,并在多个关键领域进行了改革。

在校内教学方面,新加坡教育系统有不断改进的教学法。

在课堂上,教师注重自主研究和创新精神教育,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也使教师在教学方面有了更多发展的机会。

在学校管理方面,新加坡教育部门深入实施质量管理的考核机制,注重学生的全球发展。

第二点,新加坡教育体系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新加坡教育系统注重以学生为本,特别注重不同群体、不同优点和不同背景的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新加坡教育系统中,许多普通学生并不是最优秀的,但却被视为希望的对象,他们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学习,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成为具备知识和才华的人士。

为此,新加坡教育系统注重了不同孩子的差异性,使每个孩子都能发展得到自己的特长以及最好的学术和教育成就。

第三点,新加坡教育体系注重提升学生的技能和创造力。

新加坡教育系统以提高学生的技能和创造力为目标,特别注重学生对语言、数学、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为此,新加坡教育部门致力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技能、加强实验实践等培训和技能培训,使学生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具备更多的适应性。

第四点,新加坡教育体系注重技术创新的应用。

新加坡是一个高度发达的科技国家,教育系统也在引领教育技术创新的世界。

新加坡教育部门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创新平台,将学生引入互联网和信息科技的世界,以提高他们的信息技能水平。

并且,新加坡教育制度通过创新的教育课程和方法,将学生送到实验室、绘画工作室或其他现场,进行实际观察和实验,并将所掌握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doc】新加坡的初等教育课程改革

【doc】新加坡的初等教育课程改革

新加坡的初等教育课程改革《教学与管理》20o1年l2月1日新加坡的初等教育课程改革●江苏如皋师范学校季银泉一,现行学制与初等教育课程新加坡是个只有260多万人口的小国(华人约占70%),国土,矿藏等资源贫乏,国家经济的支柱是贸易,旅游与加工业,对外交流频繁,语言复杂(英语,华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四种语言为官方语言),在El常生活和经济生活中,人的语言能力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新加坡教育法规定:”小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水平的英语,数学和母语,按照每个学生的不同能力进行教育.”换句话说,新加坡的小学教育,是一种以语言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双轨制教育.新加坡小学的学制,也是一种以语言教育为基础的双轨制学制.学生6岁入小学.在小学接受完三年教育后,根据语言成绩分流:成绩好的学生进入普通双语班,再学3年后小学毕业,如此在小学共学习6年;成绩稍差或很差的学生进入延长双语班或单语班,再学习5年小学毕业,如此在小学共学习8年.小学毕业后的出路,普通双语班和延长双语班毕业的学生,进入中学继续学习,在中学还要经过一次分流,分流后或确立就业方向,或确立升大学方向;20世纪9o年代前,单语班的学生小学毕业后只能走就业之路.90年代,新加坡开始普及1O年制义务教育,所有小学都改为6年制,学生完成小学学业后,至少还要接受4年的初中教育.小学的核心课程是英语,母语和数学,其中英语和母语是核心中的核心.此外也开设健康教育,社会,地理,体育和道德教育课程,至六年级学年末,所有学生都必须通过小学离校考试(不能通过者要留级),毕业后升人中学.二,课程的改革新加坡共和国是一个海岛型城市国家,面积只有618平方公里.曾先后被葡萄牙,荷兰占领,1824年又沦为英国殖民地,二战中又曾被日本占领,1965年取得政治上的独立.2o世纪70年代末,新加坡政府提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口号.1981年又颁布”8o年代新加坡经济发展计划”,提出以制造业,贸易,通讯,交通,旅游等为经济支柱的现代化国家战略目标.为了实现国家的战略目标,政府及其下属的教育部对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新加坡初等教育的最大特征,是实行以语言教育为中心的双轨制.这一特征,与新加坡语言复杂,对外交流频繁的国情是一致的.可以说,语言课程的改革,是新加坡初等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在语种的选择上,新加坡的小学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1)单语种种族隔离阶段.由于英国较长时期的殖民统治和殖民统治带来的影响,1973年前,新加坡小学…直实行分种族就学制度,在不同的小学里,使用不同的语言,学习不同的语文.(2)任选第一语种阶段.为了各民族文化的统一和融合,1973年起,新加坡开始在初等教育中实施双语课程.双语中,第一种是母语,另一种是英语.如果是华人,可以把子女送入华语(以普通话为标准华语)学校,选择华文为第一语文,英文为第二语文.(3)以英语为第一语种阶段.应该说,以本族语为第一语文,体现了各民族的平等.但由于要吸收外国先进经验和技术,在旅游和贸易中要频繁地进行对外交流,社会更需要掌握英语的人才.由于掌握了英语,就能获得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入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学校.2o世纪7O年代末开始,新加坡因势利导,在全国统一课程中规定,所有的小学都必须以英语为第一语文,母语为第二语文.新加坡因此也成了以英语为第一官方语言的国家.进入2o世纪90年代后,新加坡又沿着分流的道路,配合lO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继续进行初等教育课程改革.首先,学校将分流定向的时间由三年级末移到四年级末,向后推迟了一年.其次,教育部将前文谈到的面向普通双语班,延长双语班,单语班的分流,改为向第一语言流,第二语言流,第三语言流的分流.分40?季银泉:新加坡的初等教育课程改革人第一语言流的尖子学生,主修英语与高级母语(高级华文,高级马来文或高级泰米尔文),其人数约占总数的10%;分人第二语言流的学生,约占总数的775%,主修英语与中级母语(中级华文,中级马来文或中级泰米尔文);分人第三语言流的学生,约占总数的15—20%,主修英语与基础母语(基础华文,基础马来文或基础泰米尔文).三种学生,毕业前要参加不同类型的小学离校考试.在中学阶段,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有特选课程,快捷课程和普通课程三种不同课程.小学离校考试的成绩,将对学生升人中学后选择何种课程起重要决定作用.新加坡当代初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另一个内容,是取消原有的公民课程,开设新的生活教育课程.生活教育课程的基本宗旨是:(1)帮助学生认识建设国家的目的和意义,认识自己作为忠实的,爱国的,认真负责的公民的义务;(2)使学生了解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了解自己的国家是怎样发展起来的;(3)帮助学生理解东西方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因素;(4)引导学生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进而认识社会和世界的关系,使他们将来能够在多民族,多文化的社会中和睦,融洽地生活.此外,新加坡提高了活动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在当代的新加坡小学,设有多种多样的以艺体为主要内容的活动课程.每门活动课程,都有教师强有力的指导.学生在活动课程中获得的分数.要记人自己的成绩册..三,香港,台湾,新加坡当代初等教育课程的比较我们把香港,台湾,新加坡的当代初等教育课程特点作了一个概括,列成下表.香港,台湾,新加坡当代初等教育课程的比较l比较项目香港台湾新加坡是否由于教室紧张,实行二部是逐步取消了二部制,实行全日制(将学生分两批,轮番授课)(部分学校)否制授课语文,数学,核心课程语文,数学英语,母语,数学外语开设是否开设外语课程开设不开设(以英语为核心语种的语言课程,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开设开设是否开设道德教育课程不开设(开设较传统的(开设新型的将道德教育与生活知识教育相结合的”生活教道德教育课程)育”课程)是否实行课程的El标管理是否是当前课程改革中,是否注意为学校与教师发挥自主权留下是是是空间从上表可以看出,香港,台湾和颏加坡,由于与传统的汉文化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其初等教育课程,总带有汉文化的某些传统特征.但由于地缘政治,社会经济,历史传统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征,这三地的初等教育课程体系又带有不同的个性.我们认为,相比之下,台湾的初等教育课程更传统些,与大陆的共同性更强些;新加坡的初等教育课程,其开放性更强,与社会需要,经济需要结合得更紧,因而也更有特色;而香港的初等教育课程及其管理体制的改革,与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英国)的初等教育课程改革方向更为一致.我们要强调的是,这三地的初等教育课程改革,都具有一定力度.(责任编辑付一静)41?。

新加坡的和谐教育及其启示分析

新加坡的和谐教育及其启示分析

新加坡的和谐教育及其启示分析作者:杨利红来源:《商情》2013年第31期新加坡是个国小民寡,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建国初期,贫穷落后。

但经多年的不懈努力,新加坡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成绩斐然,尤其在教育方面更为突出,其和谐的价值观念、教育目标、教育管理和双语教育,对我国的教育改革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新加坡和谐教育启示一、新加坡和谐教育的主要内容(一)倡导和谐价值观新加坡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起关键作用的当是其独特的“亚洲价值观”。

新加坡建国以来,结合本国实际情况,根除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各种问题,又在总结继承东方儒家文化的基础上,于1991年公布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提出来了各种族都能接受的五大价值观: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尊重个人;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

通过国家、集体、个人三个层次,从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方面培养新加坡的好公民,让公民达到思想上的统一和对新的国家的认同,就要有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并有效解决种族间纷争与矛盾,以致和谐相处,保持了新加坡社会的稳定秩序。

(二)制定和谐目标首先,新加坡在总体教育目标的制定方面逐步完善。

建国初期,其政府就明确地提出四大教育目标:维持高水平的学业成绩、发展学生高度的思维能力与工作能力、使学生具有走向国际和面向世界的全球性眼光、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高度的凝聚力。

1993年2月,新加坡教育部在《新加坡教育法》中进一步提出教育的目标是:新加坡“教育的宗旨是充分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培养每一个学生的健康的道德价值观,使学生具有雄厚的基本技能以适应飞速发展的世界的需求。

”其次,各级学校依据教育对象的年龄特点和接受程度相应地作了具体要求。

再次,面向21世纪,新加坡又发表了《理想的教育成果》,提出教育目标是发掘学生最佳的潜能、求生技能的训练和培育好公民。

在强调个体的全面发展的同时,又注重其个性的培养。

(三)采取和谐管理模式首先,通过教育分流,如一方面节约资源,提高教育投资的效益,并为国家选拔政治精英,又满足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

新加坡教育成功的三大原因

新加坡教育成功的三大原因

新加坡教育成功的三大原因新加坡教育成功的三大原因新加坡的全球竞争力一直排名靠前,在亚洲更是不容小觑。

这要从新加坡的教育说起。

博采东西方之所长为己用,同时又有自己独特的教育管理和教学模式,使新加坡一直位居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前列。

早前,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黄博智副院长在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中国校友会上跟大家回顾了新加坡教育的发展史,让我也有机会再次审视了自己与新加坡的教育情缘。

我和新加坡的渊源始于新加坡的高中学习,新加坡每年从中国各地选拔优秀的学生,提供全额奖学金,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

从那时起,我就看到了一个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和投资的决心。

当一个国家的自然资源匮乏时,人才便是最大的资源,这可以说是新加坡的治国理念的核心。

细想起来,新加坡的教育改革很多年了,最核心的就是以下三点。

教育管理集权式放权使学校各具特色集权式放权,说起来是教改目标,其实对于在新加坡待了四年的我来讲,这简直就是高度浓缩版的新加坡基本国策。

作为一个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地方,新加坡在过去的五十多年里探索出了一条中央集权式的市场经济。

从教育层面来举例:就是国家规定宏观教育政策和底线,比如说对于人才的定义和教育目标,简单来讲就是学生要品性纯良且有竞争力;而学校有很大的自主权去开展自己的办学特色,培养具有独特校文化的学生。

这与新加坡的治国谋略如出一辙。

这个谋略的核心就是精英教育。

品学兼优的人,不论其背景和社会阶层,通过奖学金的机制,都可以获得全世界最好的教育,经过各层的实践历练,成为这个国家的决策者。

这就是为什么新加坡各行各业的精英都是剑桥、哈佛等名校毕业的。

李光耀及其带领的各层领导人的成长路径也多是如此。

教学模式少教多学培养学生自主新加坡强调的教学模式是少教多学,这对于大多数老师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

少教多学并不是字面的意思减少老师教学任务、增加学生学习内容。

少教多学体现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教育理念,要求教学以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兴趣为出发点,组织适合的课程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慧春教授谈新加坡教育[ 作者: 张慧春出自: 发表时间: 2012-01-06 点击: 54 ]深度感受学以致用——新加坡学习感受十年前,我曾在华南师大做访学,其后一直难有机会再进行系统的学习,今年有幸在湖南省教育厅和怀化学院的帮助下,我以不惑之年远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求学,在忙碌而又充实快乐的学习生活中接受了洗礼,实现了儿时的梦想。

对于从事过三十年大学教学管理工作的我来说,留学不图虚名,仅想通过系统学习,反思过往的不足,更新自己的知识,并体验国外教育体制的特点。

这一年,我每天完全沉浸在学习中,丝毫不敢懈怠,每每回想起置身在南大那美丽的校园,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感受着世界著名高等学府的学术氛围和校园生活时,这种惬意是无以言说的。

通过一年的学习,自己的理论知识得以丰富,过往惯有的教育管理思维方式得到修正,也使我真正体会了国内外教育体制的差异,这种收获是持久而无价的,必将影响我将来的人生道路。

当完成所有的学位课程学习并结束新加坡留学生活之际,就自己在新加坡留学一年的学习情况向领导做一个汇报。

一、学习的课程及过程(一)融洽的集体,紧凑的课程我们是2011年元月3日来到新加坡,就读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教育管理硕士专业。

新加坡有四所大学,获得国际上权威机构认可的只有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

我们完全按照南大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授课,主要学习内容是:教育管理学、教育经济学和教育领导学。

从一踏入新加坡开始,我迅速适应了从学校中层管理者到普通学生的身份转变,同时牢记着我的一言一行就代表着中国,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在这个来自湖南(12人)和广西(10人)22人组成的班级中,大家相处融洽,建立了深厚友谊。

我们所学的这个跨学科、跨文化的课程对教育管理工作者是很适合的,其宗旨是培养具有良好教育品德和创新能力,系统掌握现代教育管理知识,善于把握国际教育领域动态的教育管理专才,以适应日渐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教育环境。

课程分两个学期,每期两个学时段,有12门课程,6门必修课,外加毕业论文,全部计学分,英式学制,完成全部学分才能获准毕业。

其中有几门课令我受益匪浅,比如:教育管理变革课程让我们清楚的了解了如何培养有效应对变革的能力,如何为教育管理的变革做好准备,如何从容地确保自己的管理机构在变革中稳健发展。

系统思维课程让我们认识到作为教育管理者应集中人力资源,培养终生学习的目标,努力催生学习性的组织。

教育政策的制定通过探讨教育政策制定的程度与阶段,使我对具体的国家教育政策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教育领导学让我们了解中国哲学及军事领导学中选拔领导者的标准和培养领导人才的方法,学习了新加坡教育领导体制,了解了学校领导和校群督学,还学习了文化领导和情形领导理论及实践,并探讨了服务型领导的起源和内涵,还分析了现实存在的问题,以及掌握建立动力团队的技能。

这些对我们今后工作上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特色的教育模式,忙碌的学习生活1、教学技术先进,课堂气氛自由教学均采用多媒体教学,课长3小时,中间休息一次,上课时同学们可以围坐在一个圆桌或方桌,可以自由活动和随时打断博士们的讲课并提问,可以畅所欲言,任何话题都可以拿来讨论,博士们也不会介意,这与国内教学大不相同,也是在国内绝对体会不到的。

2、教学方法多样,提倡主动学习填鸭式的教育在这里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提问、讨论、活动、观看影片、设计小组作业、呈现小组作业,而小组学习的形式多样,有3—5人的,也有相互评价的。

教学中博士们不以教授学生知识的多少为目的,而是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从解决问题中发现不足,寻求答案中学习知识,因而教学中体现更多的是一种探索知识的方法和思考问题的逻辑。

而每节课的小组讨论发言,既让每个人保持了高度的注意力、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也听取了别人不同观点,活跃了思维。

通过教学培养出一种团队合作意识,即集体主义观念。

国外这种自由、多样化的教育风格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3、注重能力培养,强调课后学习这里没有现成的教材,博士们花心血上的每一次课,都是将该学科前沿的最新信息传给我们,并提出一些新的问题让我们思考。

这样,在课后我们都需要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查阅资料,去了解博士们的上课内容,通过分析、比较对先进的教育体系和理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不断地改变自己,升华自己。

例如教育领导学这门课,为了区别“领导”和“管理”二者的区别,课后会花较多的时间去了解概念,历史人物的背景,丝毫不敢懈怠。

同时教学中没有绝对的正确答案一说,任何的正确答案都是自己为了弄懂问题进行大量查阅和思考得出的结论,博士们都会客观地看待而不予正误的评价。

当然这一年的学习过程是非常紧张和辛苦,每天除了吃饭和晚间锻炼的时间外,其余时间全部在图书馆或驻地看书、查资料、记笔记,每天超过十二个小时的高强度学习只有经历过才能体会,但现在想想还是非常值得的。

二、我眼中的新加坡及新加坡教育(一)新加坡印象新加坡是一小巧精致的年轻城市国家。

1959年实现自治,1965年从马来联邦正式独立。

全国陆地面积710.3平方公里,截至2010年,新加坡居住人口507.67万,有四种官方语言: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英语是商务和官方语言,使用最为广泛。

到了新加坡就像到了“联合国”,各种肤色的人都有,是一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与多种语言并存的国度。

从1965年建国到现在短短的46年间,不仅从一个发展中国家快速步入发达国家行列,而且以“文明的国民、先进的体制、花园的城市、富裕的生活”而著称,享有“世界上最有规矩的城市之一”和“东亚现代文明典范”之美誉,现已是世界公认的品牌国家。

多元化的新加坡有着稳定的政治与经济基础,高效廉洁的政府,完善的基础设施与交通,良好的社会治安和充满着朝气蓬勃的都市生活。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调查,2010年人均GDP达到43000美元,是世界上最发达国家之一。

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发布的2010年《世界竞争力年度报告》显示,新加坡竞争力名列世界第一位。

新加坡是一个高度法制国家。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新加坡早就成了世界上少有的负责任、守法纪的公民。

整个国家公民“循规蹈矩”、秩序井然、环境优美。

由于国土面积小、发展空间有限、没有自然资源,为延续国家成长和持续繁荣,新加坡在教育上积极倡导“重思考的学校、好学习的公民”的国家理念,以凝聚国民共同迎接未来的挑战。

(二)新加坡教育新加坡的教育发展有良好的环境。

首先是政府有足够的财力保障教育发展。

两所大学从无经费之忧。

南洋理工大学还花重金聘请诺贝尔评审主席担任大学主管学术工作的校长,通过他的带领,力图使大学在学术上迈上一个更新的层次。

南洋理工大学的老师们在完备的激励机制下孜孜不倦地追求在学术上的发展,在课堂上的表现也近乎苛责。

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于2006年由自主法定机构转为非盈利的企业机构。

高度自主的办学环境,使得大学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环境。

我们留学的南洋理工大学的校园被环保于一片原始森林保护区,校园的各种建筑物依山而建,错落有致。

大片的绿地和高大的热带森林相得益彰。

学校里的教学区和生活区界限分明,但又没有局限于任何布局规律,甚至找不到一个标志性的建筑物。

整个校园带给人的是优雅和静谧的氛围,使人感到置身其中,专心学习,其乐融融。

新加坡采取教育分流政策。

我们了解到新加坡自小四开始的教育分流制度的弊端时,当得知他们从英国移植来的各类水准的考试制度时,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心理学上讲的标签理论。

幼小的年纪就被贴上各种标签并一致决定学生的发展,怎么还有这样落后的制度?后来明白了,虽然有些成绩差的学生可能被编入较为落后的工艺源流班学习,但此举并未阻挡学生的发展,尽管其中相当一部分学生考入理工学院、工艺教育学院,但新加坡完善了学生后天成长的发展条件,后起者一样能够进入国家大学学习并有到英国、澳大利亚的大学深造的机会,也有经过相关的培训成为国家公务员。

可以肯定这种分流制度在新加坡选拔和培养精英人才,大多数学生都能得到优秀的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的教师培训政策。

对新加坡380所学校两万多名教师而言,每个人都面对着一个共同的任务,那就是每一年必须保证有100个学时的进修机会。

对此,新加坡教育部有专门的经费保障,这给新加坡教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这100个学时的进修内容分为3块,其中专业70%,主要是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素质,20%的交叉学科知识,拓展教师知识素质,10%为理财、健康或者生活质量方面的内容。

进修形式有到国立教育学院的课程进修,有在本校聘请专家的课程辅导,有到外校的观摩,也有到国外的专业进修。

就是这样不断的。

年复一年的强化培训,使老师懂得了如何培养具有领袖素质的人才,如何帮助学生确定应该学习哪些知识,如何学会与他人合作,如何形成终身学习精神等等。

新加坡5所理工学院要求教师到本校上岗之前,必须有不少于3年的企业工作经历。

学校对自己的要求是,如果我培养的学生毕业后不能上岗,就说明我的工作没做好。

当然,学校也为学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实训条件,学生很容易接触到尖端科技设备和接近实战的模拟训练,先进的实训中心都是由企业资助建立的。

然而,新加坡带给我们的也不是完美无缺。

据讲课的老师介绍,他以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看到那里购书看书的人山人海相对照,感叹新加坡书店的冷清;新加坡的学生更注重在考试前高临阵磨枪式的突击,反倒是中国来的学生比较注重平时的扎实学习等等。

(三)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新加坡经济的发展归根结底是政府重视教育的投资、发展、改革以及对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而其中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和科学的管理则是新加坡经济成功的关键所在。

新加坡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是一个不断适应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要求的历程。

新加坡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世纪60-70年代,主要靠低工资及天然资源来吸引外资来促进经济发展,职业教育以解决失业问题为主要目标,大力发展初等职业教育以建立高素质、技能型劳工队伍,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第二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吸引外资的优势是靠训练有素的各种技术工友及工程师,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劳动力队伍,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综合技能,以适应高附加值工业发展的需要。

第三个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吸引投资的优势是产业结构提升,加大本国和外国的高科技投资。

与之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任务是建立社会的职业教育专业学府,提升职业教育服务水平,强调终身学习,培养员工终身受雇的能力,同时向全球化发展。

对比分析中国的经济发展的阶段,正处于实行经济重组,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代,资本、技术密集型经济得到发展阶段,相当于新加坡经济发展的第二阶段,新加坡已经走过的职业教育服务于经济发展的成功之路,形成的职业教育文化和核心价值理念可以借鉴并指导中国职业教育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