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因素探讨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查房
通过记忆、注意、思维等方面的训练 ,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心理干预和家庭支持重要性
心理干预
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 导和干预,减轻焦虑、抑郁等情绪。
VS
家庭支持
鼓励家属参与康复训练,提供情感支持和 生活照顾,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
05
出院前健康教育与随访计 划
日常生活注意事项提醒
发病机制
蛛网膜下腔出血通常由于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原因导 致血管破裂,使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刺激脑膜引起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等 症状。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典型症状为突发剧 烈头痛、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等 。部分患者还可出现意识障碍、癫痫 发作、偏瘫、视力视野障碍等表现。
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保持情绪稳定,以降低再 次出血的风险。
合理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避免用力排便导致颅内压增 高。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 限酒,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 。
积极控制高血压等慢性疾病 ,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 脂等指标。
药物使用指导及调整建议
1
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不要随意更改剂量或 停药。
03
对于有后遗症的患者,应根据医生建议进行相应的 康复治疗和训练。
紧急情况自救互救技能培训
01
了解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紧急症状和处理方法,如突然头痛、呕 吐、意识障碍等,应及时就医。
02
学习基本的自救技能,如保持呼吸道通畅、止血、防止跌倒等
。
了解互救技能,如心肺复苏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提供帮
03
助。
心率与心律监测
定时测量心率和心律, 注意有无心律失常。
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诱因健康指导论文
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诱因分析与健康指导摘要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的诱因与健康指导要点。
方法:回顾分析8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再出血的诱发因素。
结果:情绪激动、过早及剧烈活动、突发用力等影响血压和颅内压的因素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再发出血密切相关。
结论:针对再出血诱发因素,采取有效的健康指导措施,使患者了解并避免诱发因素,是降低再出血发生率的必要措施。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诱因分析健康指导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致命的并发症是再出血,一旦发生再出血治疗特别困难,预后欠佳,是增加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的重要因素。
为预防再出血的发生,2008年1月~2010年11月收治sah再出血患者86例,分析其再出血的诱发因素,得出相应的健康指导措施,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86例患者中,男68例,女18例,年龄5~70岁,平均年龄46岁。
所有病例均经头部ct和脑脊液检查证实为sah,本组5例中,再发出血发生时间在病程的第7~24天。
所有再发出血患者经过积极抢救治疗,其中死亡2例,存活84例。
临床症状:本组出现剧烈头痛71例(91%),为首发症状。
恶心呕吐68例,颈背疼痛18例,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43例,脑膜刺激征27例,抽搐9例,偏瘫5例,失语2例。
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在首次出血后均接受神经外科治疗。
包括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限制额外刺激,止血、降低颅内压、解除血管痉挛、腰穿、脑积水者行脑室穿刺外引流及对症治疗。
临床症状均消失。
再出血诱因分析sah再出血的诱发因素主要有:①情绪激动:表现为当患者知道病情痊愈将要出院时,或知道家里有高兴、忧伤的事情,出现极度兴奋和悲伤、喜忧过度。
由于情绪激动持续反应,产生了持久而严重的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而诱发再出血。
②过早及剧烈活动:表现为当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好转时,虽然还处于再出血危险期,但坚持要起床活动(多在初次发病后14~22天)。
如自行洗头、洗澡等。
由于体位变动过多,活动相对剧烈,使血压升高,脑灌注过多,再发sah。
蛛网膜下腔出血40例临床治疗及预后分析
眼 神 经 麻 痹 3例 . 底 出 血 3例 , 晕 5例 , 血 管 痉 挛 9例 , 眼 眩 脑
上 消 化 道 出 血 3例 , 神 症 状 1例 。 自发 性 S 精 据 AH 的 H s e s临 床 分 级 [ 符 合 2级 3例 , , 3级 2 9例 , 4级 5例 , 5级 3例 。
血 ( AH) 是 神 经 科 急 诊 , 性 期 病 死 率 虽 高 , 如 及 时 诊 断 , S 。 急 但 对 症 治 疗 . 预 防 和 治 疗 脑 疝 、 血 管 痉 挛 及 脑 积 水 等 并 发 并 脑
症 . 活 的 患 者 仍 可 生 活 自理 . 复 自常 工 作 。现 将 我 院 1 9 存 恢 96 年 8月 ~ 2 0 0 0年 1 2月 收 治 S AH O例 临 床 治 疗 及 预 后 情 况 4 分 析报 道 如下 。
l 啦 床 资 料
l l 一 般 资 料 本 组 4 _ O例 中 . 2 男 3例 , l 女 7例 。年 龄 4 ~ 3
7 5岁 . 均 61 8岁 。 活 动 中 发 病 3 平 . O例 . 因 有 劳 累 、 力 、 诱 用 排
不足 。 以精 神症 状 为首发 症状 的 S 而 AH 易 误 诊 为 病 毒 性 脑 炎 精 神 型[。 2 老年 人 S 2 () ] AH 易 误 诊 。 组 5例 脑 膜 刺 激 征 阴 性 本 和 8例 无 头 痛 者 均 为 老 年 病 人 , 老 年 人 S 因 AH 多 由 于 脑 动 脉 硬 化 引 起 的 微 动 脉 破 裂 , 血 量 少 . 度 慢 , T 可 阴 性 。 同 时 出 速 C 老 年 人 多 有 脑 萎 缩 , 室 或 蛛 网 膜 下 腔 扩 大 . 血 后 颅 内 压 增 脑 出
蛛网膜下腔出血概念、位置、病因及发病机制
Company Logo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
❖轻重患者临床表现差别很大,轻者没有明 显的症状和体征,重者突然昏迷并在短期 内死亡。
❖60岁以上老年SAH患者表现常不典型,起 病缓慢,头痛、脑膜刺激征不明显,而意 识障碍和脑实质损害症状较重,或以精神 症状起病,其他并发症出现率高。易漏诊 或误诊。
SAH 粟粒样动脉瘤多发于40~60岁,动静脉 畸形青少年多见,常在10~40岁发病 粟粒样动脉瘤、动静脉畸形 急骤,数分钟症状达到高峰 正常或增高 极常见,剧烈 重症患者出现一过性昏迷 颈强、Kernig征等脑膜刺激征
脑出血 50岁~65岁多见
高血压、脑动脉粥样硬化 数十分至数小时达到高峰 通常显著增高 常见,较剧烈 重症患者持续性昏迷 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失语等局灶性体征
❖ 近年来,随着早期外科手术和脑血管痉挛的防治 已使总死亡率由50%降至33%。
Company Logo
LOGO
谢谢大家!
眼底 头部CT 脑脊液
可见玻璃体膜下片块状出血 脑池、脑室及蛛网膜下腔高密度出血征 均匀一致血性
眼底动脉硬化,可见视网膜出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脑实质内高密度病灶
洗肉水样
Company Logo
2. 鉴别诊断
诊断及鉴别诊断
(2) 颅内感染 结核性、真菌性、细菌性、病毒性脑膜炎等可有 头痛、呕吐及脑膜刺激征, 但先有发热,CSF检查 提示感染。
Company Logo
治疗要点
❖ 脱水降颅压 20%甘露醇、速尿、白蛋白等。
❖ 防止再出血(止血) 6-氨基乙酸(EACA)、立止血、止血敏、 止血防酸(PAMBA)、vitK3等。
❖ 防治脑血管痉挛 Ca++桔抗剂:尼莫地平、尼膜同等。
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指脑底部或脑表面的病变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又称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约占急性脑卒中的10%,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常见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中国发病率约为 2.0/10万人年,亦有报道为每年6-20/10万人。
还可见因脑实质内,脑室出血,硬膜外或硬膜下血管破裂,血液穿破脑组织流入蛛网膜下腔,称为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发病原因凡能引起脑出血的病因均能引起本病。
常见的病因有:1、颅内动脉瘤占50-85%,好发于脑底动脉环的大动脉分支处,以该环的前半部较多见;2、脑血管畸形主要是动静脉畸形,多见于青少年,占2%左右,动静脉畸形多位于大脑半球大脑中动脉分布区;3、脑底异常血管网病(moyamoya病)约占1%;4、其他夹层动脉瘤、血管炎、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结缔组织病、血液病、颅内肿瘤、凝血障碍性疾病、抗凝治疗并发症等。
5、部分患者出血原因不明,如:原发性中脑周围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导致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因素,包括高血压、吸烟、大量饮酒、既往有动脉瘤破裂病史、动脉瘤体积较大、多发性动脉瘤等。
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的动脉瘤体积更大,且更常出现多发性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机制动脉瘤是动脉壁因局部病变(可因薄弱或结构破坏)而向外膨出,形成永久性的局限性扩张。
动脉瘤的形成可能是由动脉壁先天性肌层缺陷或后天获得性内弹力层变性或两者联合作用导致。
所以动脉瘤的发生一定程度上有遗传倾向和家族聚集性。
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一级亲属中,约4%患有动脉瘤。
但颅内动脉瘤不完全是先天异常造成的,相当一部分是后天生活中发展而来的,随着年龄增长,动脉壁的弹性逐渐减弱,在血流冲击等因素下向外突出形成动脉瘤。
无论是动脉瘤破裂、动静脉畸形病变血管破裂还是血压突然增高使血管破裂其他情况,均导致血流入脑蛛网膜下腔,通过围绕在脑和脊髓周围的脑脊液迅速扩散,刺激脑膜,引起头痛和颈强直等脑膜刺激征。
临床蛛网膜下腔出血病理、病因、发病机制、诱因、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鉴别诊断及治疗要点
临床蛛网膜下腔出血病理、病因、发病机制、诱因、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鉴别诊断及治疗要点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较为常见的神经系统急症之一,发病率较高,占脑卒中的 6%~10%,其致残率及致死率均很高。
颅内部分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在CT 上即表现为脑池出血。
依据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部位、出血量的不同,出血可以局限在脑底诸池、纵裂池中,也可以溢入脑表面蛛网膜下腔、脑室、椎管内蛛网膜下腔。
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指颅内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从而引起相应临床症状。
图 2. 蛛网膜下腔临床上将 SAH 分为外伤性和非外伤性两大类,非外伤性 SAH 又被称作自发性 SAH,是一种致死率极高的疾病,又可分为原发性 SAH 与继发性 SAH。
继发性 SAH 是指脑内出血冲破脑组织引发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
一般所谓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即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为颅底或脑表面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
图 3. 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流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非外伤性)1)颅内动脉瘤是引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病因,约占50%~85% ,其中约 75% 为先天性粟粒样动脉瘤,引发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病,酗酒,吸烟史,动脉瘤体积较大等。
2)其次是脑血管畸形,主要是脑动静脉畸形(AVM),常见于青年人,脑动静脉畸形占 SAH 病因的 8% 左右,大部分见于小脑幕上,常分布于大脑半球中动脉分布区。
3)其他病因有烟雾病,占 1% 左右。
临床上少见病因有血管炎、动脉夹层、颅内静脉血栓、血液系统疾病、凝血障碍性疾病、抗凝治疗并发症、颅内肿瘤等。
此外还有约 10% 的患者发病原因尚未得到明确证实。
发病机制及诱因动脉瘤是由于动脉管壁内弹力层和肌层的先天发育异常或者后天受损所导致,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和遗传倾向。
后天因素表现为:随年龄增长,由于高血压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及进展,动脉壁弹性减弱,管壁薄弱处在血流冲击及其他因素影响下向外突出形成囊状动脉瘤,大部分动脉瘤位于颅内 Willis 环分支处。
南华大内科护理学讲义10-3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是指脑表面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相应临床症状的一种脑卒中,又称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实质出血,血液穿破脑组织流人蛛网膜下腔者,称为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以下仅介绍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占整个脑卒中的5%-10%,年发病率为(5-20)/10万。
[病因]SAH最常见的病因为先天性动脉瘤(50%~85%)破裂,其次是动静脉畸形和高血压性动脉硬化,还可见于血液病、各种感染所致的脑动脉炎、Moyamoya病、肿瘤破坏血管、抗凝治疗的并发症等。
[发病机制]由于SAH的病因不同,其发病机制也不一样。
一般来说,脑动脉瘤好发于动脉分叉处,80%位于基底动脉环前部,特别是颈内动脉与后交通动脉、大脑前动脉与交通动脉分叉处最为多见。
由于该处动脉内弹力层和肌层的先天性缺陷,在血液涡流的冲击X下渐向外突出而形成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的血管壁常为先天性发育不全、变性、厚薄不一;脑动脉硬化时,脑动脉中纤维组织替代了肌层,内弹力层变性断裂和胆固醇沉积于内膜,加上血流的冲击,逐渐扩张而形成动脉瘤。
因此,在脑血管已形成上述病变的基础,当重体力劳动、情绪变化、血压突然升高、饮酒、特别是酗酒时,脑底部及脑表面血管发生破裂,血液流人蛛网膜下腔。
颅内脑动脉瘤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可引起卢页内压突然升高,其至闪脑推移压迫脑干以致猝死。
血液刺激脑膜可发生无菌性脑膜炎,血凝块和血液刺激分泌大量渗出液,可出现蛛网膜粘连,阻碍脑脊液循环和吸收,出现不同程度的正常颅压脑积水。
当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后,直接刺激血管或因血细胞破坏产生多种血管收缩物质(如5—羟色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氧合血红蛋白等)刺激血管,使部分病人发生血管痉挛,这种痉挛多为局限性,也可为广泛性,严重时可导致脑梗死。
[临床表现]1.各个年龄组均可发病,青壮年更常见,女性多于男性;先天性动脉瘤破裂者多见于20-40岁的年轻人,50岁以上发病者以动脉硬化多见。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出血 50岁~65岁多见
高血压、脑动脉粥样硬化 数十分至数小时达到高峰 通常显著增高 常见,较剧烈 重症患者持续性昏迷 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失语等局灶性体征
眼底 头部CT 脑脊液
可见玻璃体膜下片块状出血 脑池、脑室及蛛网膜下腔高密度出血征 均匀一致血性
眼底动脉硬化,可见视网膜出血
脑实质内高密度病灶
蛛网膜下腔出血
诊断及鉴别诊断
2. 鉴别诊断 (1) 高血压性脑出血 也可见反应迟钝、血性CSF; 明显局灶性体征偏瘫、失语等。
蛛网膜下腔出血
诊断及鉴别诊断
2. 鉴别诊断
SAH与脑出血的鉴别要点
发病年龄
常见病因 起病速度 高血压 头痛 昏迷 神经体征
SAH 粟粒样动脉瘤多发于40~60岁,动静脉 畸形青少年多见,常在10~40岁发病 粟粒样动脉瘤、动静脉畸形 急骤,数分钟症状达到高峰 正常或增高 极常见,剧烈 重症患者出现一过性昏迷 颈强、Kernig征等脑膜刺激征
LOGO
蛛网膜下腔出血
彭 骏 神经内科主治医生
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1
概念、解剖位置、病因及发病机制
2 3
病理生理、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
4
治疗要点及预后
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概念
蛛网膜下腔出血 (英文: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是指脑底部动脉瘤或脑 动静脉畸形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又 称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约占急性脑卒中的 10%。常见的病因包括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梭 形动脉瘤、脑底部异常血管网、其他如霉菌性动 脉瘤、血液疾病等。
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病机制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再出血的诱因及护理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再出血的诱因及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1-10-14T14:27:35.04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1期供稿作者:程含利[导读] 发病初期应给予高营养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少食为宜;疾病恢复期给予普食,多食蔬菜、水果,尽量做到色、香、味俱全。
程含利(河南省安阳市铁路医院 455000)【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1-0327-02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诱发因素护理体会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脑血管疾病中发病快而且比较严重的疾病,约占脑血管疾病的10%,主要是由于颅内动脉瘤或颅内动、静脉血管畸形破裂出血造成的。
由颅内动脉瘤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约占2/3,颅内动、静脉血管畸形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约占1/3。
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症状是突然剧烈的头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全身冷汗,半数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以一过性意识不清为多,重者昏迷;少数患者可出现烦躁不安、头晕、眩晕、项背或下肢疼痛等。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再出血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病死率高达60%~100%[1]。
过早活动、便秘、尿潴留、用力咳嗽、情绪激动等是再出血的主要诱因。
针对诱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对减少再出血,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鹤壁市中医院自2006年5月~2010年10月共收治79例SAH患者,其中由于诱发因素所致再出血12例,现将诱因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79例SAH患者,其中男34例,女45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82岁,平均50岁;治愈37例,好转34例,死亡8例;本组12例致再出血诱因中过早起床活动3例,便秘4例,尿潴留1例,用力咳嗽2例,情绪激动2例。
2 诱因分析2.1 过早活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4~6周。
由于脑血管瘤破裂口愈合未够牢固,起床活动导致血压突然增高,使未愈合血管再次裂开致出血。
影响蛛网膜下隙出血预后的因素探讨
者致残率 高, 动脉瘤部位对预后 的影 响而且 受到 手术方式 的 制约 , 大脑中动脉 动脉瘤 直接 手 术病 死率 1 .% ~3 . % , 87 50 大脑前动脉和前交通动脉者病死 率 4 % ~6 % , 内动脉者 0 2 颈
Hut n 分级 : (I, Ⅲ, , , Ⅱ, Ⅳ V) 临床上根据脑膜刺激症 , 脑血管 激 惹 性 和 脑 功 能 缺损 程 度 , 蛛 网膜 下 隙 出血 分 将
五 级 。
I : 级 无症状或有轻度 头痛和轻度颈强直 。
Ⅱ级 : 中度 或 重 度 头 痛 , 项 强 直 , 有 腔 神 经 瘫 痪 外 无 颈 除 其 他 神 经体 征 。 Ⅲ级 : 睡 或 有 局 部 神 经 功 能 障 碍 。 嗜
高龄发病者预后较差。
2 发 病 时意 识 水 平 对 预 后 的影 响
报道脑脊液压力 与血 压同时升高病死 率高 , 也有 文献报道 动 脉瘤破裂后脑室 内压力 正常 或轻 度增 高 , 预后 良好 , 室 压 脑 力大于 4k a病 死率 10 , P , 0 % 大于 3 3 P , . 1k a 病死率 2 % , 6 致 残率 2 % , 复者 达 4 % , 室 压 力 大 于 2 7 P , 后 6 恢 3 脑 . 1k a 预
7 合 并 颅 内血 肿 对 预 后 的 影 响
动脉瘤破裂形成颅 内血肿 , 其手术 是否对 预后有 一定影 响, 有报道颅 内血肿 , 未手 术者病 死率 3 % 一8 % , d内手 6 3 1 术 者病 死率 2 % , ~ 5 1 3d手术 者病死 率 3 % 一 7 , 5 5 % 晚期 手 术病死率 3 % 一 8 , 0 7 % 脑室 内出血的严重 程度是影响 患者预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再出血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髓 生 成 血 细 胞不 少 , 外 周 血 细胞 减少 , I PP H ( ) 种 但 如 T 、N 。 6 某
原 因破 坏 了血 细 胞 , 恶 组 、 , 髓 中组 织 细 胞 吞 噬 了 血 细 如 HS 骨 胞 , 肿 大 , 能亢 进 , 细 胞 在 脾 脏 中 受 吞 噬 破 坏 作 用 , 致 脾 功 血 导 外 周 血 细胞 减 少 。非 造 血 系 统 疾 病 占 4 . % , 要 由肝 脏 疾 46 主
而 引起 骨 髓 髓 内造 血 细 胞 破 坏 ( 髓 无 效 造 血 ) 功能 ( 分 骨 或 如
三 系 增 生受 抑 。 噬血 细 胞 综 合 征 ( S 2例 ( .8 ) 骨 髓 增 紊 乱 、 养 不 良或 免 疫 功 能 紊 乱 有 关 。结 缔 组 织 疾 病 ( L 引 H) 2 7% , 营 S E) 生 活 跃 , 见成 熟 组 织 细 胞 增 殖 并 吞 食 血 细 胞 , 疗 后 病 情 好 可 治 转 , 细 胞 恢 复 正 常 。 免 疫 相 关 性 全 血 细 胞 减 少 症 2 例 血
( ) 血 物 质 缺 乏 , MA。 ( ) 4造 如 5 自身 免 疫异 常 , 坏 血 细胞 , 破 骨
其中 8例增 生活 跃 或极 度活 跃 , 4例增 生 减 低 ; 急性 白血病 (L1 A ) 2例(6 6 % ) 其中急性 早幼粒 细胞 白血病 3例 , 1.7 , 急性
粒 细胞 白血病 7例 , 性 淋 巴 细胞 白血 病 2例 。骨 髓 增 生 明 显 急 活 跃 或极 度 活 跃 。粒 系 增 生 活 跃 , 始 细 胞 ≥2 % , 系 及 巨 原 0 红
病、 恶性 肿 瘤 、 缔 组 织 疾 病 、 结 感染 性疾 病 引 起 。 肝脏 疾 病 引 起
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疾病预后
治疗
(四)防治脑积水 急性期的脑积水可行脑室引流 ; 控制抗纤溶治疗的药物剂量 ; 地塞米松 ; 开颅手术治疗,术后一定要作脑池或脑
室引流。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预后
取决于病因、病情、出血情况及神经系 统的体征。
蛛网膜下腔出血
2、血液涡流 诱因
蛛网膜下腔出血
发病机制
1、猝死 2、脑积水 3、脑梗塞 4、再次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临床表现
发生于任何年龄,年轻人(先天性动脉瘤)、 50岁以上(动脉硬化);
急骤起病;
有诱因;
临床主要表现为突然剧烈地头痛、呕吐伴意识 障碍、有部分以头昏、颈背及下肢疼痛、癫痫
脑膜刺激征动眼神经麻痹
脑脊液呈均匀一致血性,即可确诊本病; 眼底发现玻璃体膜下出血对诊断有帮助; 颅脑CT检查; 进一步明确病因。
蛛网膜下腔出血
治疗
(一)制止继续出血和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再出血
1.绝对卧床休息
2.对症处理
3.维持血压稳定
4.抗纤溶药物
(二)降低颅内压和防治脑疝形成
(三)预防脑血管痉挛和脑梗死的发生
1.扩大血容量、升高血压疗法
膜下腔出血应尽早进行开颅手术治疗、 不能行开颅手术可做脑室引流 腰穿放脑脊液可减轻颅内高压的症状并 引流部分脑池内积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治疗
(三)预防脑血管痉挛和脑梗死的发生 1.扩大血容量、升高血压疗法:血浆或
淀粉代血浆(706);
2.钙通道:拮抗剂尼莫地平(Nimodipine) 3.β-受体阻滞剂 :普萘洛尔60mg/日; 4.早期或超早期手术 ; 5.其它疗法:经管腔球囊形成术。
辅助检查
1.脑脊液检查 :均匀血性、压力高; 2.颅脑CT :脑沟与脑池密度增高; 3.磁共振脑血管扫描(MRA)和数字减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后分析
院2 6 1例 原 发 性 蛛 网膜 下 腔 出 血 住 院 患 者 的 病 例 资 料 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 期 待 能 给今 后 的 诊 断 及 治 疗 提 供 参 考 数 据 , 从 2 . 3 蛛 网膜 下 腔 出 血 患者 并 发 症 的 发 生 率 2 6 1 例 蛛 网 膜 下腔出血患者中, 肺 内感 染 4 8例 ( 1 8 . 4 ) , 电解 质紊乱 4 4 例( 1 6 .9 ) , 脑血 管痉 挛 1 5例 ( 5 . 7 %) , 再 出血 1 0 例
1 . 2 预 后 判 断 标 准 所 有 研 究 对 象 进 行 Hu n t — He s s分 级 ,
表 2 不 同 并发 症 对 预 后 的影 响 [ 例数 ( ) ]
I级 5 例, Ⅱ级 1 3 0例 , Ⅲ级 5 3例 , Ⅳ级 4 7例 , V级 2 6例 。 预后 用 改 良 的 R a n k i n量 表 ( mR S )评 分 : 0 ~ 1分 痊 愈 ; 2 ~3
级则为 1 0 0 , 差异有统计 学意 义 ( Z =1 3 4 . 9 4 7 , P( 0 . 0 1 ,
表 3 ) 。
1 .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 P S S 1 1 . 5统计 软 件 , 计 数 资 料 以
例 数 和 百 分 率 表示 , 用 检 验 比较 , 计 量 资 料 用 士 s 表示 , 2 组 比较 用 t 检验 , P (0 . 0 5 为有统 性蛛 网膜 下 腔 出血 的 预后 分析
张凤佳 , 谭相 如 , 王爱 明 , 韩杰, 孙 大 勇, 李明
蛛 网膜 下 腔 出 血 是 指 脑 底 部 或 脑 表 面 血 管 破 裂 后 , 血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致急诊科内呼吸停止的预测研究
所 有 统 计 均 采 用 S S 阳性 率 为 9 0 %(/1; 判别 准 确率 为 PS .9 1l)总
88 9 。 级 、 痛 病 史等 指 标进 行 分 析 , 究 在 急 1 . 计 软件 完 成 , 因素 分 析 离散 型 8 . % 。见 表 4 头 研 0 0统 单
21 0 1年 5月 问 收 治 的 临床 资料 完 整 的
亡 , 文 l 例 在 急 诊 期 间呼 吸 停 止 , 本 1 其
入 院 中 6例 是 在 头 颅 C T检 查过 程 中及 C T
原发性 S H患者 2 A 7例 , 诊 断 标 准按 21 对 各 项指 标进 行单 因 素分 析 其 .
表 1 单 因素分析离散型资料检验 观察指标 A组 B组
1 l 1 6
发 病 至 入 院 急 诊 时 间 3 mi 3 h 急 些 指标 可 能 为 S I 0 n~ 8 , A I急诊 期 间呼 吸停 止 例 数 诊 期 间 呼吸 停 止 1 例 , 诊室 呼吸 停止 的 高危 预 测 因 子 。见 表 1 2 1 急 ~ 。 性 别( 女) 男/ 4例 , T检 查 过 程 中呼 吸 停 止 1 , C 例 收 2 多 因素 l ii 回归 分析 . 2 o sc gt 个 o sc回 gt 有/ 入病房后即心跳呼吸停止 l , T检查 5 指 标进 行 多 因素 l ii 归分 析 , 晕厥( 无) 例 C
照 19 9 5年 第 四届 脑 血 管 病 学 术会 议拟 时 收缩 压 、 无 晕 厥 、 痛 病史 、 院 时 检 查 转 运 过 程 途 中 发生 , 抢 救 治 疗 及 有 头 入 给 定 标 准 。 其 中 男 1 ,女 1 ;年龄 临 床分 级 、C 5例 2例 T分级 等 指 标 统计 , 两组 差 2 . 6 . , 均 (90 ̄ 1 1 岁 ; 异有 统 计学 意 义 < 0 5 , 8 5~ 1 5岁 平 4. 1. ) 3 2 . ) 结果 提 示这 0
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的原因是什么
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的原因是什么有很多的疾病先前的死亡是有预兆的,有很多的疾病是没有预兆的,就像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的病症,有很多的人们都是死于这样的病症,希望是引起大家关注的,健康是每一个人都想要去拥有的。
可是疾病有的时候来的就是那么的突然,很多的人们都是猝不及防的,所以就是要重视自己的健康,有一个好身体。
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原因是先天性颅内动脉瘤和血管畸形,其次,为高血压、脑动脉粥样硬化、颅内肿瘤、血液病、各种感染引起的动脉炎、肿瘤破坏血管等,还有一些原因不明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吸烟饮酒均与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关。
脑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病程及预后取决于其病因,病情,血压情况,年龄及神经系统体征.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较差,脑血管畸形所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较易于恢复.原因不明者预后较好,复发机会较少.年老体弱者,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血压增高和颅内压明显增高或偏瘫,失语,抽搐者预后均较差.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常因心,肺,肾等脏器功能差而不能耐受“如此打击”,可继发呼吸道,肺感染,泌尿道感染等,抗感染治疗,降温治疗都十分重要.若无禁忌应尽早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发现动脉瘤,若病人可耐受手术,最好能在病后一周内进行,可大大降低该病的死亡率和出血复发的危险性.内科治疗用于术前,术后或不适宜手术的病人,其措施应包括:卧床休息四周,尽量减少活动和精神不安,避免用力大便,补充营养,维持水盐和酸碱平衡及以上所列的药物治疗。
不论是手术治疗或是内科治疗后,一定要预防再出血的发生.主要措施有:避免重体力劳动,情绪激动,控制血压,另外对可引起出血其他高危因素如:糖尿病,心脏病,肥胖,高血脂,吸烟,过度饮酒等疾病和不良生活习惯,应及时治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调整和控制饮食,保持积极愉快乐观的生活态度,对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都有一定的价值.以上就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的有关问题,希望对大家是有所帮助的,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及早的去医院做检查,及早的发现,进行治疗是非常的好的,不要等到晚期之后再去医院检查,这时候就已经晚了,及早的进行治疗,对于自己的健康来说也是非常的重要的,健康是每一个人想要去拥有的,及早的去医院检查身体吧。
早产儿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蛛网膜下腔出血在新生儿期十分多见。病 因 现意 识 的细 微 变化 、及 时 报告 医 生 , 以获 得 及时 与低氧、酸中毒、低血糖等因素有关,也可由产伤 救 治 的机会 。 所 致 。出血 原 因常 为 低氧 引起 毛 细血 管 内血 液 外
33降低颅 内压 。保 护脑组 织 .
2. 5其 他
3. .1 3 镇静止惊
患儿出现烦躁 、尖叫等惊厥先兆
原 发 性蛛 网膜 下腔 出血 的早 产 儿 常 有 呕吐 及 时 。应 立 即处 理 。苯 巴 比妥 为镇 静 抗惊 厥 的 首选 拒 食 。甚 至有 的 患 儿 吸 吮反 射及 吞 嘲 反射 消 失 。 药物 ,叮 降低 脑 细胞 代 谢 率 、减 轻 脑水 肿 、 降低 因此 要观 察 患 儿 的 吃奶 情 况 ,记 录 热 量 及液 体 摄 颅 内压、改善腑血流 、减少颅 内出血 、抗惊厥 、 人 量 ,以保 证 机体 生 理 需 要 ,必 要 时静 脉 高 营 养 保 护 脑组 织 ,早期 应 用 效 果较 好 ,也 可 选 用水 合 补 液 。此 外 还 要 注意 观 察患 儿抽 搐 持续 的时 间 、 氯 醛 、安 定 止 惊 。用 药 后 需严 密 观察 病 情 ,防止 次数、部位等并做好详细记录 。为医生判断出血 呼吸抑制 等不 良反 应 。 部位 、出血量 及预 后提 供依据 。 3 .防治 脑 水肿 如患 儿 出现精 神 萎 靡 、脑 性 尖 .2 3 叫、 肌张 力 减 弱或 增 强 、原 始 反射 异 常 等 ,则 为 3 护 理
渗 , 不是静 脉破裂 。该病 多见于 早产儿 , 约 占 22瞳孔 的观 察 而 . 发病的34】 /【 】 。早产儿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率 瞳 孔 变 化 是 颅 内 疾 病 、 药 物 中 毒 等 病 情 较高 ,严重 者常有 神经系统 后遗症 。我院于20年 变 化 的 一 个 重 要 指 征 。 正 常 人 瞳 孔 呈 圆 形 , 07 6J 08 月共 收治早产 儿原发 性蛛 网膜 下腔 出 边 缘 整 齐 , 两 侧 对 等 ,在 自然 光 线 下 直 径 为 f  ̄20年6 血嘶 0 ,现将其观察与护理报 道如下 :
研究论文: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96011 临床医学论文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防与护理出血主要是由于颅内血管的先天性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性动脉瘤等因素引起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
其临床特点是起病急、再出血率高、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入院后给予降颅压、稳血压、止血、解痉、预防感染,如果及时了解病情的变化和出现的并发症,并且能进行及时的治疗和护理对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1、临床资料我院20xx年3月至20xx年3月共收治1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男11例,女6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52岁。
均经头CT证实。
临床症状有头痛、呕吐、精神症状、癫痫发作、偏瘫、尿失禁以及脑膜刺激征,血压升高,瞳孔不等大等体征。
其中体温升高者12例;血压升高者13例;瞳孔不等大者2例;头痛呕吐者14例;伴抽搐、癫痫者2例。
2、护理2.1、卧床休息因起病2周内复发率最高,其次为3~6周[1],所以无论症状轻重均应绝对卧床休息4~6周,患者一切活动都应在床上进行,切不可因症状轻而过早下床活动。
2.2、病情观察(1)意识状态:若昏迷出现快且深则提示出血量大,颅内压高;持续性昏迷则提示脑干受损[3],必须报告医生,采取紧急措施,以防脑疝的发生。
(2)瞳孔:出血脑疝者其眼神经受压,对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
(3)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发热多在出血后3~6 d内发生,体温波动在38~39 ℃,但亦有高达40 ℃以上者,体温过高提示合并感染或出血波及下丘脑或由于血管痉挛引起丘脑下部缺血,则可发生中枢神经性高热,可给予冰块物理降温或用复方氨基比林2 mL肌内注射,同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若呼吸急促或出现潮式呼吸,表示呼吸中枢受损;若脉搏缓慢血压升高,为脑疝早期表现。
(4)头痛呕吐情况:若头痛剧烈,呕吐频繁,为脑疝前驱症状,也可能为再出血。
2.3、再出血护理与预防2.3.1、急性期使用大量的止血剂可用6-氨基乙酸6~8 g加入0.9 %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15~30min内滴完,再以1g/h剂量静滴12~24h ,也可用立止血、维生素K3等治疗。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远期预后和再发:附135例随访观察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远期预后和再发:附135例随访观察
肖淑香;黄玉成
【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
【年(卷),期】1995(006)004
【总页数】1页(P236)
【作者】肖淑香;黄玉成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35
【相关文献】
1.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预后因素探讨:附135例临床分析 [J], 郁建国
2.对角膜板层移植治疗碱性烧伤的评价:附46例远期随访观察 [J], 谢立信;张杰
3.高血压病系统康复医疗对预后的影响(附224例随访观察) [J], 张文阁;齐有信;贾印霞
4.77例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预后及远期随访观察 [J], 刘运广;杨贵彬
5.35岁以下女性原发性乳腺癌预后因素的探讨──附135例临床病理分析 [J], 施旖旎;李吉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卷 第4期2000年 8月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S UPP LE ME NT T O THE JOURNA L
OF S UN Y ATSE N UNI VERSIT
V ol120 N o14
2000 Aug1
文章编号:100721792(2000)0420233203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因素探讨Ξ
谢伟坚1,洪 华2
(1.番禺何贤纪念医院内科,广东番禺511400;
2.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院神经科)
摘 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后因素。
方法:通过对126例原发性蛛网膜
下腔出血住院病人分死亡组,生存组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死亡组中重症出血,近期再次出
血,脑动脉痉挛,合并内科并发症明显高于生存组。
结论:影响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
因素主要是重症出血,近期再次出血,脑动脉痉挛,合并内科并发症。
针对上述情况,临床
上认真观察,积极防治,可减低死亡率。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
中图分类号:R33112 文献标识码:A
(S AH)发病急骤,病死率高,影响预后因素多。
本文收集中山医科大学附属一院1989~1998年126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例。
对死亡原因作回顾比较分析。
旨在了解其预后的有关因素,提高疗效。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1 临床资料
本组126例患者入院均作CT检查符合WH O自发性S AH诊断标准。
其中男性50例,女性76例。
年龄:14~81岁,平均54175岁。
入院后病例均作综合内科保守治疗包括绝对卧床4~6周、脱水、止血、镇痛及镇静、降压、给氧、应用钙离子括抗剂。
112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S表示,组间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
2 结 果
(1)126例原发性S AH住院病人中,死亡24例,近期生存102例。
对死亡组与生存组病人就其一般情况比较如下:生存组男性37.30%,女性43.65%,年龄平均53.83岁,有高血压病史31.24%,糖尿病史3.13%,冠心病病史7.34%。
死亡组男性6.35%,女性12.69%,年龄平均55.22岁,有高血压病史49.52%,糖尿病史6.81%,冠心病史20.06%。
经统计上述
Ξ收稿日期:2000204206; 作者简介:谢伟坚(1967~),男,主治医生.
均P>0.05,无显著性差异。
对死亡组与生存组病人就其出血量,近期再次出血,脑动脉痉挛,内科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见下表。
组别并电解
质紊乱
并血糖
升高
并肺感染
并肾功
能损害
广泛蛛网膜下腔出血
(或并脑室积血)
近期再
次出血
脑动脉
痉挛
生存组(n=102)死亡组(n=24)13(12.75)
14(58.33)
10(9.80)
14(58.33)
7(6.86)
8(33.33)
11(10.78)
10(41.66)
5(4.90)
15(62.50)
1(0.98)
5(20.83)
4(16.66)
1)括号里的数字的所占的百分数/%
表中显示生存组与死亡组比较,死亡组病人出现合并电解质紊乱,血糖升高,肺感染,肾功能损害,以及出现脑室积血,近期再次出血,脑动脉痉挛明显多于生存组,P<0.0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3 讨 论
311 重症出血
本组资料显示重症出血是S AH患者主要死因之一。
24例死亡患者中有15例出现广泛蛛网膜下腔出血或并脑室积血与Schievink报道相符[1]。
其机制与脑损伤有关。
合并脑室积血,特别明显累及第四脑室,造成第四脑室扩大容易压迫脑干,导致死亡。
临床上CT发现广泛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积血,早期手术(脑脊液置换术)可减低死亡率。
312 近期再次出血
本组资料5/24死亡患者中出现近期再次出血,发病时间在病情2~4周,表现为在原病情基础上突然头痛加重,意识不清,眼底新鲜出血。
复查头颅CT证实再次出血。
其中5例均有咳嗽,情绪激动诱因故近期再次出血是影响S AH预后的重要因素,病死率达60%~100%。
在S AH急性期,应绝对卧床4W避免情绪激动,用力咳嗽及排便等活动以降低S AH 近期再次出血的发生率。
313 脑动脉痉挛
本组资料中,4例死亡患者出现脑动脉痉挛,脑梗塞,表现病程中突然恶化,出现局灶神经体征,眼底无新鲜出血,头颅CT排除再次出血,证实原基础病上新出现梗塞灶。
原因是流入蛛网膜下腔的血液直接刺激脑表面,或血细胞破坏释放缩血管物质,致脑动脉痉挛[2]。
全脑动脉痉挛时脑损害严重,常因颅内压急剧升高致脑疝死亡;局部脑动脉痉挛可致脑梗塞,重者死亡。
预防治疗措施是使用钙拮抗剂或B2受体阻滞剂。
314 内科合并症
本组资料显示合并内科并发症的患者预后较差,其原因如下:
(1)S AH出现电解质紊乱主要是低钾血症和低钠血症。
早期低钾的因素主要是原发性S AH直接损害丘脑下部致功能紊乱,使细胞外液中钾转入肌肉及肝细胞内[3]。
低钠血症原因可能是与S AH后易发生脑血管痉挛,继发下丘脑缺血或颅内出血,使下丘脑受机械性压迫,特别是第三脑室前腹侧区,该区是水钠平衡的调节中枢、而上该区心房利钠因子(ANF)最高,缺血和受压都可能刺激该区,引起ANF异常释放有关[4]。
治疗上出现低钾,低钠时注意补钾、补钠,对那些脑血管高危组及已经有脑灌注压下降者。
易导致持续性脑缺血,甚至脑梗塞,故应维持足够的血容量。
432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0年
(2)肾功能损害原因与内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外,更重要是应用脱水药甘露醇引起。
临床上(特别是老年患者)应慎用甘露醇,必要时应用肾损少药物,如甘油果糖,速尿。
(3)肺感染发生的原因与S AH 交感神经兴奋,血中儿茶酚胺含量增高,全身血管收缩,循环血量多进入阻力更低的肺循环系统。
导致肺水肿,肺淤血[5]、肺及支气管内淤积大量分泌物,细菌易在其中繁殖,而易引起肺炎;意识障碍,咳嗽反射消失,易出现吸入性肺炎,临床上注意口咽、气管护理,合理应用抗生素。
(4)合并血糖升高、与S AH 后内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应在治疗原发性病同时,积极防治并发症。
综上所述,影响S AH 预后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重症出血,合并内科并发症,近期再次出血,脑动脉痉挛等因素。
临床上在系统治疗S AH 基础上积极防治上述多个因素,可提高疗效,减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SCHIE VI NK W I.Neurology ,1995,3(3):146.
[2] 刘群.身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复发的临床探讨[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6,12(4):273.
[3] 沈祖佑,宋怡静.急性脑率中患者血清纳、钾浓度改变及临床意义[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4,14
(9);546~547.
[4] 牛平,王耀山,尹普安.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心房利纳因子与血纳过少的关系研究[J ].中华神经
科杂志,1996,29(3):175~177.
[5] 王忠功,张东君.蛛网膜下腔出血猝死原因分析[J ].医学综述,1998,4(10):540~541.
Study on the Prognostic F actors of
the Primary Subarachoid H emorrhage
XIE Wei 2jian Ξ,HONG Hua
Abstract :Objective T o study the prognostic factars of the primary subarachoid hem orrhage.Method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 o groups of death and recovery were analysed by using the com parative method.R esults There are m ore severe hem orrhage ,recurrent hem orrhage ,secondary vas ospasm and com plications in medicine in the death group than that in the recovery group.Conclusion The factors that can in fluence the prognosis of the primary subarachoid hem orrhage are mainry severe hem orrhage ,recurrent hem orrhage ,secondary vas opasm and com plications in medicine.T o aim at those ,the con 2scientions observation and active prevention in our clinical w ork may decrease the m ortility of the pri 2mary subarachoid hem orrhage.
K eyw ords :subarachoid hem orrhage ;prognosis
5
32第4期 谢伟坚: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因素探讨ΞPanyu He X ian Mem orial H ospital ,G uangdong ,Panyu 51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