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定年节假日等休假相关标准,2019人社部发布五类休假标准
五一劳动节法定节假日几天五一休假
五一劳动节法定节假日几天五一休假一、2023年五一法定节假日是几天法律常识:2023五一节法定假期实际上是一天,劳动节放假时间包含法定节假日和调休日,而2023年劳动节法定节假日只有2023年5月1日一天时间。
2023年劳动节放假时间安排:4月29日-5月3日,放假5天。
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第十三条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规定的工作任务后,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按以下标准支付工资:(一)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二)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三)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
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由用人单位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根据上述规定的原则,分别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时间计件单价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资。
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其综合计算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部分,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并应按本规定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
实行不定时工时制度的劳动者,不执行上述规定。
二、五一法定带薪假是多少天一、五一法定带薪假是多少天1、五一法定带薪假是1天,即五月一日当天。
2、用人单位在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当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3、拒不支付的,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
4、法律依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二条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一)元旦,放假1天(1月1日);(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7)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员工享有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有哪些_时事论据素材
员工享有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有哪些第四章休假规定第二十三条员工享有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国庆节、中秋节、妇女节、青年节)及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产假、哺乳假、看护假、计划生育假等假期。
第二十四条法定节假日1、元旦1天;2、春节3天;3、清明1天;4、劳动节1天;5、端午节1天;6、国庆节3天;7、中秋节1天。
第二十五条年休假一、连续工作满12个月的员工可享受年休假。
二、年休假天数以员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
员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以及依照有关规定视同工作期间,计为累计工作时间。
新进员工需提交个人累计工作时间的有关证明,员工累计工作时间需经公司确认。
三、累计工作时间:1、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2、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3、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四、员工新进公司且符合本办法第二十五条第一项规定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公司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 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公司剩余日历天数÷365天)×员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五、员工累计工作时间满第1年、第10年、第20年的当年年休假天数根据累计工作时间的满日历日期,实行前后分段折算确定,折算合计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折算方法为:(满日历天数÷365天)×满日历日期前标准确定的全年应休年休假天数+(当年剩余日历天数÷365 天)×满日历日期后标准确定的全年应休年休假天数。
六、享受年休假的几项具体规定:1、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2、年休假期间,所有工资项目照常计发;3、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探亲假、婚丧假、生育假的员工,不影响享受年休假待遇;4、系统内调入员工、退伍、复员和转业军人,剔除其在原单位已休的年休假后,未休的年休假可在公司安排休假;5、每年年休假从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在当年内休完。
职业假休假标准
职业假休假标准
一、法定年假
根据《劳动法》和相关规定,员工在工作满一年后,可享受带薪年假。
年假应在1年内集中休或分段休假,一般不得超过2年。
年假应在1年内集中休或分段休假,一般不得超过2年。
年假应在1年内集中休或分段休假,一般不得超过2年。
二、病假
员工因病需要休息治疗时,可以向用人单位申请病假。
病假一般不得超过3个月,特殊情况需要延长,须经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证明。
三、婚假
员工结婚时,可以向用人单位申请婚假。
婚假一般不得超过5个工作日。
四、产假
女员工生育时,可以向用人单位申请产假。
产假一般不得超过90个工作日,特殊情况需要延长,须经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证明。
五、丧假
员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去世时,可以向用人单位申请丧假。
丧假一般不得超过5个工作日。
六、工伤假
员工因工受伤需要休息治疗时,可以向用人单位申请工伤假。
工伤假根据《工伤保险条例》执行。
七、调休
员工在法定节假日或休息日需要上班的,可以在事后申请调休。
调休应在1年内集中休或分段休假,一般不得超过2年。
八、陪产假
女员工生育时,其配偶可以向用人单位申请陪产假。
陪产假一般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
九、年终假
员工在年度结束时,可以享受年终假。
年终假应在1年内集中休或分段休假,一般不得超过2年。
十、其他特殊假
除上述假期外,员工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享受其他特殊假期。
例如探亲假、生育假等。
特殊假期的具体规定应参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政策执行。
我国法定年节假日等休假相关标准
我国法定年节假日等休假相关标准
我国法定年节假日等休假相关标准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定的,旨在保障劳动
者的合法权益,合理安排劳动者的休息时间,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国务院关于年节假日安排的规定》,我国规定了一系列关于年节假日等休假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首先,我国规定了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
法定节假日。
这些节假日是全国性的休假日,是我国劳动者的法定休息日,劳动者有权利在这些日期享受带薪休假。
此外,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对于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需要加班工作的情况,雇主应当按照法律规定支付加班工资或者安排补休。
其次,我国规定了年休假制度,根据劳动者的工龄和工作年限,规定了不同的
年休假天数。
一般来说,劳动者在连续工作满一年后,即可享受带薪年休假,年休假的天数会随着工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
这项规定旨在保障劳动者的身心健康,让劳动者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有足够的时间去休息和放松。
另外,我国还规定了法定节假日和年休假的调休制度。
如果法定节假日与周末
连休的情况下,劳动者有权利调休,延长休息时间。
而对于因工作需要,需要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劳动者,雇主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支付加班工资或者安排补休。
总的来说,我国法定年节假日等休假相关标准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让劳动者在工作之余有足够的休息时间,提高劳动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同时,这些规定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营造了良好的劳动环境。
我们要认真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合理安排休假时间,保护自己的权益,也要在享受休假的同时,充实自己,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公休假标准
中国公休假标准
中国的公休假标准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相关法规所规定。
以下是中国的公休假标准的一般规定:
1. 带薪年假:根据《劳动法》规定,员工在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情况下,享有带薪年假。
带薪年假的天数根据员工在同一雇主连续工作的年限有所不同,具体如下:-连续工作不满1年的员工:没有带薪年假。
-连续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员工:享有带薪年假5天。
-连续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员工:享有带薪年假10天。
-连续工作满20年及以上的员工:享有带薪年假15天。
2. 法定假日:中国还规定了一些法定假日,全国范围内的员工有权享受休假,雇主需要按照法定假日支付员工工资。
法定假日包括:
-元旦:1月1日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具体日期根据农历变化)
-清明节:4月4日或4月5日(具体日期根据阳历变化)
-劳动节:5月1日至5月3日(具体日期根据阳历变化)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具体日期根据农历变化)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具体日期根据农历变化)
-国庆节:10月1日至10月7日(具体日期固定)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规定是一般的公休假标准,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具体规定可能会有所不同。
此外,根据劳动合同、企业规章制度或劳动协议的约定,雇主也可能提供更多的休假天数或特殊类型的休假。
员工休假分3大类
员工休假分3大类1. 有薪假。
即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2. 有相关规定的有薪假,如产假,病假,工伤假等3. 无薪假,即事假病假病假的定义:在劳动法规定称作医疗假。
职工患病停工治疗,实行医疗假制度。
医疗期按照原国家劳动部《企业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
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
根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劳部发[1994]479号)等有关规定,患病或非因工负伤职工的病假假期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
(二)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
注意:职工病假期间遇有国家法定节日(元旦、春节、劳动节、国庆节)和公休假星期六、日)时,应算作病假期间病假的待遇:病假在六月内,按连续工龄的长短发给工资,不满2年的,发给本人工资的60%,2—4年的,本人工资的70%,4—6年的,发给本人工资80%,6—8年,支付本人工资的90%。
8年以上者,发给其100%。
停止工作医疗期超过6个月的,发给疾病救济费。
连续工龄不满一年的,发给本人工资40%,1—3年者,发给本人工资50%,3年以上者,发给本人工资60%事假员工因个人或家庭原因需要请假的可以请事假,事假为无薪假,事假以天或小时为计算单位。
关于事假的待遇,国家没有明确规定,是企业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在合同中约定,同时在公司的规章制度应有明确规定的。
新劳动法规定员工请事假每天的扣薪标准是:月基本工资/20.92天;员工请事假每小时的扣薪标准是:月基本工资/20.92天/8小时。
人社部明确我国法定节假日等休假相关标准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其官网梳理发布我国法定年节假日等休假相关标准,对包括休息日、法定节假日、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5类休假标准予以明确。
休息休假时间是劳动者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它组织任职期间内,不必从事生产和工作而自行支配的时间。
休息日标准:一周休息2天,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休息日又称公休假日,是劳动者满一个工作周后的休息时间。
《劳动法》第38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天。
1995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决定》(国务院令第174号)规定,我国职工的休息时间标准为工作5天、休息2天。
该决定同时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统一的工作时间,星期六和星期日为周休息日;企业和不能实行国家规定的统一工作时间的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周休息日。
法定年节假日标准:共11天 ,7个节日全体公民放假法定年节假日是由国家法律、法规统一规定的用以开展纪念、庆祝活动的休息时间,也是劳动者休息时间的一种。
建国后,我国法定年节假日为7天。
1999年法定年节假日增至10天。
2007年颁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将清明、端午、中秋和除夕设为法定节假日。
将我国传统节日设定为法定节假日,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提高全世界华人的文化凝聚力。
我国现行法定年节假日标准为11天,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根据2013年《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国务院令第644号),具体为:新年,放假1天(1月1日);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文_郑理工友2019年第9期9人社部明确我国法定节假日等休假相关标准动态10特别策划10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我国法定年节假日等休假相关标准
我国法定年节假日等休假相关标准发布日期:2013-02-06浏览次数:2668休息休假时间是劳动者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在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以及其他组织任职期间内,不必从事生产和工作而自行支配的时间。
1.休息日标准。
休息日又称公休假日,是劳动者满一个工作周后的休息时间。
劳动法第38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天。
随着《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决定》(国务院令第174号)的施行,我国职工的休息时间标准成为工作5天、休息2天。
该决定同时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统一的工作时间,星期六和星期日为周休息日;企业和不能实行国家规定的统一工作时间的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周休息日。
2.法定年节假日标准。
法定年节假日是由国家法律、法规统一规定的用以开展纪念、庆祝活动的休息时间,也是劳动者休息时间的一种。
建国后,我国法定年节假日为7天。
1999年法定年节假日增至10天,形成五一、十一两个“黄金周”。
2007年颁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将清明、端午、中秋和除夕设为法定节假日,将我国传统节日设定为法定节假日,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提高全世界华人的文化凝聚力。
我国现行法定年节假日标准为11天。
具体为: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新年休假1天(1月1日);春节放假3天(除夕、正月初一、初二);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至3日)。
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青年节(5月4日),14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
3.年休假标准。
我国法定年节假日等休假相关标准
我国法定年节假日等休假相关标准
我国法定年节假日有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以及按
每周安排的休息日。
法律规定,全国上下三个级别的公共机构必须在上述节日休息,其他
行业部门也要作出相应规定,进行有序休息和活动。
第一,法定节日放假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安排,放假期间应当全程有效。
每个节日的休
假期为3天,节假日期间多休一天的,称为"长假期",一般放假休息4天。
第二,外国人在放假期间及节假日,也受国家法律法规和节假日安排的保护,但不被多休,外国人及其身份在放假期间仍受到正常劳动法规的约束。
第三,节假日前夕,国家有关方面会出台一些节日特别安排,以满足护理的要求,避免拥
堵等问题。
比如:在节日期间,我国火车部门会另行增加一趟列车,以方便返乡或外出的
乘客及时回家;公共交通部门也会根据燃油价格及节日拥堵情况,加强公共交通工具的调
度管理及清洁保养工作。
以上就是我国法定年节假日以及休假相关标准的相关要件,各位留意!守法是我们基本的
义务,希望大家在节假日期间能做到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要求行事,善待自己,祝大
家生活愉快!。
2019劳动法年假规定
2019劳动法年假规定
我相信对于上班族来说,我想他们最期待的事情就是放假了,除了国家规定的节假⽇之外,就只有年休假可以进⾏休息了。
那么⼤家知道2019劳动法年假规定是什么吗?为了帮助⼤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店铺⼩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19劳动法年假规定
(⼀)职⼯累计⼯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法定带薪年休假5天;
(⼆)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法定带薪年休假10天;
(三)已满20年的,法定带薪年休假15天。
⽤⼈单位安排劳动者休假⾼于该标准的不予⼲涉,但是低于法定标准应该以职⼯⽇⼯资收⼊的300%⽀付其未休带薪年假⼯资,由于职⼯因个⼈原因不休并且做出书⾯放弃休假权利承诺的除外。
⼆、享受年休假的前提条件
根据《企业职⼯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三条职⼯连续⼯作满12个⽉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
享受年休假的前提条件是连续⼯作满12个⽉以上,既包括职⼯在同⼀⽤⼈单位连续⼯作满12个⽉以上的情形,也包括职⼯在不同⽤⼈单位连续⼯作满12个⽉以上的情形。
职⼯在不同企业之间流动的就业的,连续时间原则上要求不能间断,也就是说在适⽤同时需强调“连续⼯作”必须是⽆缝对接,即劳动者在进⼊新单位时⼯作⽇不能间断,否则不适⽤该款规定。
以上是⼩编为⼤家介绍的2019劳动法年假规定是什么的相关知识,进⾏年休假的休息条件之⼀就是需要⼯作年满12个⽉之后,才可以进⾏年休假的申请。
希望可以帮助到⼤家,希望⼤家能够明⽩,如果还有不明⽩的,请咨询店铺⼩编。
国家规定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的假期,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国家规定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的假期,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篇一: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产假、工伤假、病假、事假分别有多少天说到放假想必大家都欢欣鼓舞,今天小编同大家一起来谈谈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产假、工伤假、病假、事假分别有多少天吧。
年休假:《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探亲假:《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第4条规定探亲假期分为以下几种:(1)探望配偶,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30天。
(2)未婚员工探望父母,每年给假一次,20天,也可根据实际情况,2年给假一次,45天。
(3)已婚员工探望父母,每4年给假一次,20天。
探亲假期是指职工与配偶、父、母团聚的时间,另外,根据实际需要给予路程假。
上述假期均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在内。
(4)凡实行休假制度的职工(例如学校的教职工),应该在休假期间探亲;如果休假期较短,可由本单位适当安排,补足其探亲假的天数。
婚假:根据《婚姻法》以及《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一)婚假: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二)婚假期间工资待遇:在婚假和路程假期间,工资照发。
丧假:员工休丧假的具体操作可参考原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之法律规定:一、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
二、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职工在外地的直系亲属死亡时需要职工本人去外地料理丧事的,都可以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我国法定节假日等休假相关标准
我国法定节假日等休假相关标准
我国法定节假日等休假相关标准是指国家规定的放假日期和休假制度,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现行《劳动法》和《节假日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我国法定节假日等休假相关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法定节假日。
我国法定节假日包括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等。
在这些节假日,劳动者有权享受带薪休假,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劳动者工作。
同时,对于需要连续工作的行业和岗位,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办法安排补休或者支付加班工资。
其次,休息日和调休。
除了法定节假日外,劳动者还有每周的休息日。
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每周至少有一天休息日,用人单位应当安排劳动者轮休,确保其合法休息。
同时,对于需要连续工作的行业和岗位,用人单位应当安排补休或者支付加班工资。
此外,国家还规定了一些特殊情况下的调休办法,如春节和国庆节前后的调休安排等。
最后,带薪年休假。
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在连续工作满一年后,享有带薪年休假的权利。
年休假的天数由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年限决定,一般为5天至15天不等。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者的工作年限,合理安排年休假时间,并支付劳动者相应的工资。
总的来说,我国法定节假日等休假相关标准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其享有合理的休息时间和休假福利。
同时,用人单位也应当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保障劳动者的休假权益。
只有在法定节假日等休假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劳动者才能在工作之余得到合理的休息和放松,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婚假、丧假、探亲假、病假、年休假假期和待遇的法律规定
婚假、丧假、探亲假、病假、年休假假期和待遇的法律规定一、假期规定:1、婚假:符合婚姻法规定的员工结婚时,享受3天婚假。
若是晚婚,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晚婚假7天,加起来共10天假期。
2、丧假:若是员工因配偶、父母、子女、岳父母或公婆死亡,可享受1~3天的丧假。
若是外地的员工涉及路程的,路程假另给,但路费自理。
3、探亲假:关于探亲假,针对的对象是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固定员工。
凡是在以上单位工作满一年以上,夫妻两地分居,或与父母亲都不住在一起,且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探亲假;若能与父母亲中的一方在公休假日团聚的,不能享受探亲假。
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30天;探望父母,若是未婚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
如果因为工作需要,本单位当年不能给予假期,或者职工自愿2年探亲一次的,可以2年给假一次,假期为45天;若是已婚,每4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
探亲假与国家规定的其他假期分别计算。
4、病假:按劳动者在本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设置,第1年为3个月,后每增加1年为1个月,但不超过24个月,合同约定长于上述期限的从约定。
经鉴定劳动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应当延长医疗期,总计不得低于24月(即不受工作年限限制)。
5、年休假:①享受条件:职工在单位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②年休假天数一般规定:年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
职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视同工作期间,应当计为累计工作时间。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职工依法享受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以及因工伤停工留薪期间不计入年休假假期。
③年休假天数特别规定:职工新进用人单位且符合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劳动法中的带薪年休假与法定假日规定
劳动法中的带薪年休假与法定假日规定劳动法是指导和规范劳动关系的法律体系,在劳动法中,带薪年休假与法定假日的规定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部分。
本文将从带薪年休假和法定假日两个方面来探讨劳动法对于劳动者休假权益的保障。
一、带薪年休假带薪年休假是指劳动者在一定的工作年限后,享受带薪休假的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19条的规定,劳动者连续工作满一年但不满十年的,享受带薪年休假5天;连续工作满十年的,每满一年增加1天,最高不超过15天。
在使用带薪年休假时,劳动者应提前与用人单位协商确定休假时间,并获得用人单位的批准。
劳动者在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待遇,即按照正常工作日的工资发放标准进行结算。
二、法定假日法定假日是指国家法律规定的固定节假日和日常休息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45条的规定,国家规定的法定假日,劳动者应当休息,并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我国的法定假日主要包括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等。
劳动者在法定假日需要工作的,用人单位应按照一定的比例向劳动者支付加班工资。
此外,有些特殊行业或者岗位,由于工作的需要,需要在法定假日正常工作。
对于这些劳动者,用人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劳动法规定,提供相应的补偿或安排补休。
三、劳动法的意义与保障劳动法中的带薪年休假与法定假日规定的制定与实施,对于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带薪年休假的规定使劳动者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享受一定的休息和放松时间,有利于劳动者身心健康,增强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其次,法定假日的设立,保障了劳动者休息和家庭生活的权益,有助于增进家庭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最后,劳动法中的带薪年休假与法定假日规定的遵守和执行,有利于树立健康的劳动关系,调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关系,维护社会公平和谐。
总之,劳动法中对于带薪年休假与法定假日的规定,为劳动者提供了休息和放松的权利,保障了他们的合法权益。
国家法定假期管理条例
国家法定假期管理条例国家法定假期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国家法定假期的管理,明确法定假期的设立和使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国家法定假期包括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
第三条国家法定假期是劳动者享受带薪休假的权益,用以休息、调养身体、放松心情,维护劳动者的身心健康。
第四条国家法定假期的具体安排由国务院规定,并及时公布于全国。
第五条国家法定假期享受的主体为在职劳动者,包括全职员工和非全职员工。
自由职业者、合同工等其他劳动形式的从业人员可参照本条例享受国家法定假期的相关规定。
第二章法定假期的具体安排与利用第六条春节是中国传统的农历新年,为期7天。
春节放假期间,除特殊行业和特殊岗位外,劳动者一律停工、停业。
特殊行业和特殊岗位应由雇主按规定安排轮休、补休或者给予相应的加班工资。
第七条清明节是传统的祭祖节日,每年4月4日至6日。
清明节期间,劳动者享受连续3天带薪休假。
第八条劳动节为了表彰劳动者的辛勤付出和贡献,每年的5月1日至3日,劳动节期间,劳动者享受连续3天带薪休假。
第九条端午节是传统的中国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期间,劳动者享受连续3天带薪休假。
第十条中秋节是传统的中国节日,农历八月十五。
中秋节期间,劳动者享受连续3天带薪休假。
第十一条国庆节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每年的10月1日至7日。
国庆节期间,劳动者享受连续7天带薪休假。
第三章假期的补偿与延期第十二条国家法定假期期间,劳动者依法享受带薪休假。
如遇特殊工作需要不能休假的,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劳动法规规定给予加班工资。
同时,应根据工作的特殊性提供相应的调休措施。
第十三条劳动者应提前向雇主提出希望调休的请求,雇主应尽量满足劳动者的合理要求。
第十四条如遇不可抗力因素,国家法定假期期间的休假安排无法实施的,应延期安排假期的时间,并及时向劳动者做出通知。
我国法定年节假日等休假相关标准-国家规范性文件
我国法定年节假日等休假相关标准休息休假时间是劳动者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任职期间内,不必从事生产和工作而自行支配的时间。
1.休息日标准。
休息日又称公休假日,是劳动者满一个工作周后的休息时间。
劳动法第38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天。
随着《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决定》(国务院令第174号)的施行,我国职工的休息时间标准成为工作5天、休息2天。
该决定同时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统一的工作时间,星期六和星期日为周休息日;企业和不能实行国家规定的统一工作时间的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周休息日。
2.法定年节假日标准。
法定年节假日是由国家法律、法规统一规定的用以开展纪念、庆祝活动的休息时间,也是劳动者休息时间的一种。
建国后,我国法定年节假日为7天。
1999年法定年节假日增至10天。
2007年颁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将清明、端午、中秋和除夕设为法定节假日,将我国传统节日设定为法定节假日,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提高全世界华人的文化凝聚力。
我国现行法定年节假日标准为11天。
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新年,放假1天(1月1日);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
二七纪念日、五卅纪念日、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植树节等其他节日、纪念日,均不放假。
2022年劳动节三倍工资到底是怎么算
2022年劳动节三倍工资到底是怎么算时间总是溜走的太快,转眼间就是一年的劳动节,这个也是国家法定的节假日,不过也有不少人在劳动节时进行加班,那么想要了解劳动节工作三倍工资是怎么算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2022年劳动节三倍工资到底是怎么算,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2022年劳动节三倍工资到底是怎么算2022年4月30日(周六)-2022年5月4日(周三),共放假5天,其中2022年4月24日(周日)、2022年5月7日(周六)正常上班调休。
“五一”期间,只有在法定节假日上班的,才能拿到工资的3倍工资;休息日上班的,可以休补假,否则将双倍工资。
由此,我们得出以下关于五一劳动节加班费的算法:5月1日加班费:日工资(月工资÷21.75)×300%×天数;小时工资(日工资÷8)×300%×小时数。
5月2日至5日加班费:日工资(月工资÷21.75)×200%×天数;小时工资(日工资÷8)×200%×小时数。
如果工资是1000,假设五一劳动节五天全部加班,那么,月工资+加班费是:1252.86,如果基本工资是5000,那么,月工资+加班费就是6264.3元,其他工资数额以此类推,小时工资的大家可以自行算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年修订)第四十四条规定:(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应当支付不低于工资150%的工资;(二)安排劳动者休息日工作,不能安排补休的,工资不低于工资的200%;(三)安排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工作,工资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
”哪些是法定节假日人社部发布《我国法定年节假日等休假相关标准》,明确休息日、法定节假日、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五类休假标准。
其中,现行法定年节假日标准为11天。
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是新年放假1天;春节放假3天;清明节放假1天;劳动节放假1天;端午节放假1天;中秋节放假1天;国庆节放假3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法定年节假日等休假相关标准,2019人社部发布五类休假标准
我国法定年节假日等休假相关标准,2019人社部发布五类休假标准
休息休假时间是劳动者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任职期间内,不必从事生产和工作而自行支配的时间。
1.休息日标准。
休息日又称公休假日,是劳动者满一个工作周后的休息时间。
劳动法第38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天。
随着《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决定》(国务院令第174号)的施行,我国职工的休息时间标准成为工作5天、休息2天。
该决定同时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统一的工作时间,星期六和星期日为周休息日;企业和不能实行国家规定的统一工作时间的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周休息日。
2.法定年节假日标准。
法定年节假日是由国家法律、法规统一规定的用以开展纪念、庆祝活动的休息时间,也是劳动者休息时间的一种。
建国后,我国法定年节假日为7天。
1999年法定年节假日增至10天。
2007年颁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将清明、端午、中秋和除夕设为法定节假日,将我国传统节日设定为法定节假日,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提高全世界华人的文化凝聚力。
我国现行法定年节假日标准为11天。
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新年,放假1天(1月1日);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
二七纪念日、五卅纪念日、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植树节等其他节日、纪念日,均不放假。
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
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
3.年休假标准。
带薪年休假是劳动者连续工作满1年后每年依法享有的保留职务和工资的一定期限连续休息的假期。
劳动法第45条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
2007年国务院颁布《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国务院令第514号),明确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2008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和《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公布实施。
至此,全面建立起适用于各类用人单位的带薪年休假制度。
带薪年休假制度的实行,是职工得到更好的休息,这有利于劳动者的身体健康,也有利于劳动者在经过充分的休息后以更充沛的精力投入生产和工作。
4.探亲假标准。
198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规定了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探亲假标准。
根据规定,职工工作满1年,与配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探望配偶的假期待遇(每年1次,假期30天),与父亲、母亲都不能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探望父母的假期待遇(未婚职工每年1次,假期20天;已婚职工每4年1次,假期20天)。
同时,单位应根据需要给予路程假。
探亲假期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假日在内。
5.婚丧假标准。
在我国,国有企业职工可以享受婚丧假。
按照《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的规定,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单位酌情给予1-3天的婚丧假。
另外可根据路程远近,给予路程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