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章 第4节 升华和凝华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doc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第4节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1.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物态变化知识,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升华和凝华,降低学习难度。
2.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增强对升华和凝华现象的感受。
3.针对学生分析能力不足的问题,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学会分析热量变化。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4.重视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观点,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创设多样化的练习题,针对重难点进行巩固训练。例如,设计有关升华和凝华的判断题、选择题、应用题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前两年的学习中,已经对物态变化有了初步的认识,掌握了熔化、凝固、汽化、液化等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学习升华和凝华,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从认知角度看,学生对固体、气体、液体的基本性质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但对于升华和凝华这两个特殊的物态变化,可能还缺乏直观感受和深入理解。此外,学生在分析热量变化、实验操作等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如判断题、选择题、应用题等,帮助学生巩固升华和凝华的知识。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教师针对练习题进行讲解,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第4节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八年级学生对物理学科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掌握了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但升华和凝华作为物态变化中的特殊现象,学生在理解上可能存在一定难度。此外,学生在数据分析、实验操作等方面能力有待提高。针对这些情况,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1.激发兴趣: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升华和凝华现象的神奇,激发学习兴趣。
4.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为生活服务、为社会发展的责任感,激发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以下是根据本节内容制定的教学活动:
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冰雪融化、露水等现象,引出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强调升华和凝华的规律、吸热和放热特点。
教师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哪些关于升华和凝华的知识?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
2.学生回答: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3.教师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强调升华和凝华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2.基本概念:讲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特点,结合图像进行描述。
3.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升华和凝华现象,收集数据,分析规律。
4.知识拓展:介绍升华和凝华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空调、冰箱等。
5.问题探究:设计具有实际情境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总结评价: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巩固所学内容。
4.作业提交前,请认真检查,确保格式规范、内容完整、表述清晰。
-分析冰箱制冷过程中,升华和凝华现象的作用,以及它们对冰箱能耗的影响。
3.拓展作业:
-查阅资料,了解升华和凝华在科技领域的应用,如航天、化工等,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科普小短文。
新人教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教学设计3.4升华和凝华
新人教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3.4升华和凝华一、教学目标1.理解物质状态的变化过程,认识升华和凝华的现象;2.掌握升华和凝华的条件和影响因素;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4.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和条件;2.教学难点:理解升华和凝华的分子运动机制。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实验器材、纸巾、干冰等。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实验记录本等。
四、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例如:你们之前学过物质的三态变化,那么除了固态、液态和气态,还有其他的状态变化吗?引入(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实际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例如:展示冰块融化后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以及洗衣粉在被洒在地上后逐渐消失的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现象,并与之前学过的物质三态变化做对比。
1.升华的定义和现象:–定义:物质直接由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称为升华。
–现象: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无需经过液态的过程,直接从固态转变为气态。
2.升华的条件和影响因素:–条件:温度和压力(如干冰在常温下升华)。
–影响因素:物质的性质、温度和压力的变化。
3.凝华的定义和现象:–定义:物质直接由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华。
–现象: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无需经过液态的过程,直接从气态转变为固态。
4.凝华的条件和影响因素:–条件:温度和压力(如蒸馏水在冷凝管内凝华)。
–影响因素:物质的性质、温度和压力的变化。
实验演示与讨论(15分钟)1.实验演示:教师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演示,如将干冰放置在室温下观察其升华、将水蒸气接触到冷凝器观察其凝华等。
通过实验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学生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就实验演示中的现象、条件和影响因素进行思考和交流。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对升华和凝华的分子运动机制有更深入的理解。
八年级物理新人教版第三单元物态变化全章完整教案
单元整体说明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结构:第一节温度第二节熔化和凝固第三节汽化和液化第四节升华和凝华教学目标:1、能区别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物质,能描述这三种物质的基本特征。
2、能说出生活环境中的常见的温度值。
3、知道熔化和凝固,知道晶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与条件。
4、知道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与沸腾,理解蒸发与沸腾的特点与区别,知道蒸发的影响因素,知道液体沸腾的条件。
5、知道液化的特点,能够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6、知道什么是升华、凝华,了解它们的特点与应用。
7、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水的意识。
重点:1、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2、晶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3、蒸发与沸腾的不同。
4、物态变化在生活中应用。
难点:1、晶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与条件 2 、理解蒸发与沸腾的特点与区别,知道蒸发的影响因素,知道液体沸腾的条件。
3、知道液化的特点,能够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课时安排:本章共4节,安排7课时。
第一节温度——————————————————1课时第二节熔化和凝固————————————————1课时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1课时第四节升华和凝华————————————————1课时复习检测————————————————————1课时讲评总结————————————————————1课时第三单元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题:温度教学目的1、理解温度的概念;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温度值;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通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重点:难点:关键: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温度计易错之处。
让学生通过自制温度计,解释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从而让学生通过实验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重,求知欲强,但动手能力较弱,加上刚接触物理不久,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缺少认识,也缺乏必要的逻辑知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4节《升华和凝华》优秀教学案例
(五)作业小结
1.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要求学生撰写作业心得,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作业小结环节,我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我会要求学生撰写作业心得,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此外,我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会告诉他们,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只有不断提问和解决问题,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4节《升华和凝华》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4节《升华和凝华》,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温度和热量”、“热传递”等基础知识之后,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物态变化的理解。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但对升华和凝华这两个过程的理解却仍有所欠缺。因此,本节课旨在通过实验观察、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深刻理解升华和凝华的现象,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2.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讨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和原理。
3.教师给予及时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 第4节 升华和凝华教案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3)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环境,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学原理。
●教学重点:通过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实例的解释,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大自然中水循环时的物态变化过程,及吸、放热情况,能正确说出云、冰、霜、雪等的形成过程。
●教学方案:1.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升华,升华是_______ (填“吸”或“放”)热过程。
2.把樟脑丸放在衣柜里防虫,最后樟脑丸变小了,这是_________现象,在此变化过程要_________热。
3._________叫做凝固,凝固是_________热过程;_________叫做液化,液化是_________热过程;_________叫做凝华,凝华是_________热过程。
4.填写下列现象的物态变化的名称:春暖花开,冰雪融化_________;夏日炎炎,洒在地上的水一会儿就不见了_________;冬天大雪纷飞_________。
●教学过程:(一)预学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1)物质由直接变为的现象叫升华。
(2)升华需要热。
(3)物质由直接变为的现象叫凝华。
(4)凝华需要热。
(二)探究(教师组织交流,学生答问讨论)(三)精导(教师讲授新知,学生互动参与)(二)探究与精导人工造“雪”【做一做】在锥行瓶中放入少量的碘粒,在靠近碘粒的上方悬挂一段棉线,用酒精灯微微加热,移去酒精灯然后观察瓶中的变化。
【想一想】碘发生了怎样的物态变化?变化过程中有没有出现液态的碘?棉线析出的碘外形像什么?大家可以看到以上实验中加热时,碘由固态直接变成态;冷却时,碘由气态直接变成态为固态。
这个过程中没有出现液态的碘,棉线上析出的碘外形像雪(人造雪)。
8【名师设计】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4节 升华和凝华说课稿
《升华和凝华》一.教材分析1.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升华和凝华是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四节的内容。
本节课是前面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的延续,由此让学生完整的知道物质状态的六种变化,并达到课标要求,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
2.内容结构和教材特点本课内容线索是现象→分析→现象(实践)的过程。
由于升华和凝华过程不容易被注意到,一般只能根据观察到的结果进行分析、推断。
本节要从生活实例入手,尤其注意区别升华与汽化、凝华与凝固现象。
3.说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知道升华吸热和凝华放热。
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过程和方法通过探究碘的升华和凝华过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程序步骤,即提出问题→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应用结论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观察了解碘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意识。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环境,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学道理。
4.说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升华、凝华现象,系统整理本章知识难点:分析升华、凝华现象二.说教具教师:多媒体学生:碘管热水烧杯三.说学生学生已有初步的物态变化知识,初步知道科学探究过程,因此,教师应在本节课注重强化学生物态变化的分析能力以及帮助学生辨清易混淆的物态变化。
四.说学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总结归纳法五.说教法根据本节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状况,本节课采用“纲要导学,自主建构”的教学模式,着力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提高教与学双方的实效性。
其结构为:新课导入→确定目标→课内导学→尝试诊测→课内探究→达标测评教学流程图六.教学过程具体步骤1.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先回顾前面学习的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引入物质的三种状态间的变化,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2.进行新课(1)展示学习目标和自学向导,学生自学。
(2)新课讲解A.认识概念第一步:学生实验探究碘的升华和凝华第二步:学生得出结论,从而认识升华和凝华及其条件。
【教案设计】第4节升华和凝华
变成气态的樟脑丸蒸气;
验过程中的变化情况
②:气态的樟脑丸蒸气要冷却..后方可直 接变 成固态的 樟脑丸粉。
板书:
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
叫升华。升华时要吸热。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 叫凝华。凝华时要放热。
2. 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的实 例:
升华时要吸热。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凝华。
凝华时要放热。
三. 人工降雨 :
升华—→凝华—→熔化。
3/3
四 . 当堂巩固:(投影) 1. 分析教室玻璃内表面“窗花”形成的 原因。 2. 在低于 0℃的冬天, 冰冻的衣服也能变 干,为什么?
认真阅读并进行热烈的 讨论分析其中发生的主要的 物态变化
一生叙述本节所学的知 识
五 . 布置作业: 1 .白炽灯泡通常做成“梨形”。请查阅 有关资料。 了解电灯泡做成梨形有什么道理?
举例:如: ( 1)天气寒冷时,教室 玻璃内表面出现的“窗花”; ( 2)霜的形成; ( 3)放在衣橱中的卫生
球越来越小;
……
3. 了解人工降雨的原理及过程。 师生共同 分析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 升华—→凝华 —→熔化。
全班交流各组的解释和 看法(把答案写在纸上)
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三 . 课堂小结:由学生叙述本节所学的基 础知识。
细的枯树枝可
( 1)教师巡回指导
封。点燃酒精灯缓慢加热进
以使实验效果
教师在巡视指导时要强调两点:
行实验,仔细观察瓶内有什
更显著
一是要缓慢加热;
么现象发生。
( 2)停止加热, 使其冷却。
二是要学生注意观察瓶底有无液态物质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3.4 升华和凝华
第4节升华和凝华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用水的三态变化说明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
了解我国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有关心环境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本节是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教材给出了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并用实验引入课题,学生观察碘升华的实验,分析实验说明碘没有变成液态,而是直接变成了气态。
教材联系实际分析了一些自然现象,说明了哪些属于升华现象,哪些属于凝华现象,对于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也是联系实际分析的,并分析了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最后在“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中介绍了水循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培养学生保护地球的意识。
学情分析升华和凝华是初中学生最难理解的两种物态变化,原因是升华和凝华的发生过程在课堂中比较难观察,学生对这种转变的过程和转变过程中的吸、放热情况不理解,对自然界中常见的升华、凝华现象就更模糊,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从感性认知入手,从日常生活中大量的升华、凝华的事例出发,把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过程变成学生自主学习和活动的过程。
教学目标1.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
2.知道升华需要吸热和凝华需要放热。
3.能用物理语言简单解释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核心素养通过观察碘升华和凝华的过程,引导学生间接分析和推理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现象奥秘的兴趣,同时,提高学生关注环境和社会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
难点:能用物理语言简单解释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教学过程续表教师:凝华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见的。
例如,霜和雾凇。
教师提问:冬天窗户玻璃上出现的冰花也是一种凝华现象,它是在窗户玻璃的内侧还是外侧呢?为什么?教师:前面我们说“升华”是吸热的,那“凝华”呢?教师:对,凝华放热。
教师提问:为什么灯泡用时间长了会发黑,而且怎么擦也擦不干净?观看视频。
升华和凝华说课稿
物理实验《升华和凝华》教学说课稿我说课的题目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升华和凝固》,是人教版的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4节的内容。
今天我将从实验教学目标、实验内容设计、实验器材、实验步骤、教学反思几个方面来说这节实验课。
一.实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3.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识别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环境,乐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2.通过升华和凝华实验,培养学生欣赏色彩美的能力.二.实验内容设计1、教材分析:升华和凝华是物态变化的一类现象,与前面已讲的四种现象构成完整的物态变化知识体系。
尽管升华和凝华并不少见,但却不易被学生注意,小学自然课本中也没有讲过;且气体不易看见,而难于直接观察到。
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前面四种现象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学生可用探究冰的熔化过程、水的汽化过程的方法来探究樟脑丸的升华过程,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如何探究樟脑丸的升华过程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本节的难点。
尝试用升华吸热、凝华放热来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也是本节的重点。
2、设计实验:学生通过观察樟脑丸经过加热后的变化以及遇装有水一次性杯子杯子外面的状态变化,知道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升华是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凝华是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三、实验器材樟脑丸铁架台烧杯一次性杯子酒精灯水纸板四、实验原理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五、实验内容及步骤1、把铁架台、酒精灯、烧杯自下而上的放好2、把樟脑丸放入烧杯中,用装有一次性杯子纸片盖住烧杯3、往一次性杯子中加入水,点燃酒精灯4、观察现象并总结实验结论。
六、实验设计思路和创新点用生活中的这些常见物品来做实验,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引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让学生知道物理来自生活,生活中常见物理,从而引起学生对物理的热爱。
人教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章4升华和凝华
凝华。
3. 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的实例 (1)生活中的升华实例
知1-讲
清新剂盒内的物质 衣柜里的樟脑丸 不见了;盒子内却 不见了;衣柜里
没有液体出现 却没有液体出现
固态→气态
固态→气态
白炽灯灯丝变细 了;白炽灯内没
有液体出现
固态→气态
(2)生活中的凝华实例
固态
升华和凝华
升华(吸热)
熔化 (吸热)
凝固 (放热)
液态
汽化 (吸热)
液化 (放热)
凝华(放热)
气态
知3-讲
2. 珍惜水资源 虽然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水覆盖,但淡水资源 仅占约3 %,而能够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更是仅 占淡水资源的0 .3 %。
知3-讲
问题思考水资源严重不足,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做到节 约用水?
思考结果 每次用水,干净的废水要留下来,存于水桶内,以备生活
中其他用水需要,如擦地、冲厕所、浇花等。
知2-练
例2 [中考·南充]诗词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对下列 诗句中所包含的物理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霜” 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B.“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 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白日黄流涨渭城,三更风紫尽成冰。”——“冰” 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D.“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泪” 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要放热
知1-讲
白炽灯灯 泡壁变黑
霜
窗户上的冰花 北方的雾凇
关键点拨
知1-讲
(1)升华和凝华过程中不存在中间态——液态。
(2)在固态和气态之间转化时,若经过液态,则既不是升
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3.4升华和凝华(教案)
第4节升华和凝华【2022年版课标要求】1.能运用物态变化知识,说明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现象。
2.了解我国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有节约用水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生活实例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
难点:认识升华和凝华是固态和气态之间的直接变化。
【教法与学法】教法: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升华现象,通过实例进一步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学法:自主学习、观察实验、合作交流,积极参与,将物理规律与生活联系起来。
【课前准备】酒精灯、碘升华管、烧杯、热水、冷水、有关升华、凝华的视频、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组织学生分组实验,在易拉罐中装入三分之二的冰与三分之一的食盐的混合物后,大约半分钟的时间,其外壁和底部会出现霜。
对于这个现象,引导学生分析:易拉罐外壁和底部的霜从何而来?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由气态变为固态的,从而引出凝华与升华的概念。
二、新知学习(一)认识升华和凝华现象创设情景:教师展示雾凇和舞台仙境的图片,提问:如此美丽的雾凇和舞台烟雾效果是怎么形成的呢?(附:图片)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
概括总结: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说明: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的固体颗粒,舞台白雾的形成与干冰密切相关,是干冰直接变成气态时,气温迅速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就是说,物质可以直接在固态和气态之间发生变化。
展示PPT图片:升华和凝华的定义。
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
(二)了解升华与凝华过程演示实验: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前,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1.实验前,你在碘升华管内看到什么状态的碘?2.水的沸点是多少?3.碘的熔点是多少?实验过程:用热水对封闭玻璃管中的固态碘颗粒加热,提醒学生观察是否有液态碘生成,说出观察到的现象。
用冷水对封闭玻璃管中的紫色的碘蒸气降温,提醒学生观察试管中是否有液态碘出现,说出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现象分析:根据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让学生思考“升华和凝华”过程需要什么条件?是要放热还是要吸热?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学生回答问题。
《第4节升华和凝华》教案10001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通过对实验的观察以及分析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和升华过程要吸热,凝华过程要放热。
2 、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碘的升华和凝华过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程序步骤,题T猜想即提出问T实验验证T得出结论T应用结论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意识。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环境,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点】认识升华、凝华现象,系统整理本章知识。
【教学难点】会分析升华和凝华现象。
【教学准备】1 .学生课前准备;预习导学案2 .教学器材:少量的碘试管塞子热水凉水水槽、教学方法】学生探究实验、交流讨论【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四节升华和凝华、概念1、升华(吸热)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2、凝华(放热)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二、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冬天冰冻的衣服也可以晾干,衣柜里的樟脑丸一段时间变小了,寒冷冬天窗玻璃上的窗花人工降雨、舞台上的喷雾三、六种物态变化【教学反思】一、案例的“亮点”1.本节教学注意了对学生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的训练•另外,还通过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探索一些自然现象奥秘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关心环境的环保意识。
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新要求。
2.本节课进行了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锻炼。
二、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多数同学都能掌握本节课的内容,但不能用准确的语言解释相关现象且很多内容是用课件形式展示的,学生兴趣挺高,但记录的少,这是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 第4节 升华和凝华【创新教案】1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2(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升华和凝华的实验现象,提升观察能力。
通过分组讨论问题,解释现象,培养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
2.通过识别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2.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乐于探索未知事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升华和凝华现象是学生学习中容易忽略的两种物态变化,尽管升华和凝华现象并不罕见,但不易被学生注意,他们总认为固态和气态之间的变化必须经过液态阶段。
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切实帮助学生澄清模糊的认识,可以在实际教学中把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过程变成学生自主学习和活动的过程,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提高学生梳理知识的能力,巩固所学的知识。
同时让同学们自觉产生固态与气态之间是否会转变的疑问,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教学重点: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教学难点:用升华吸热、凝华放热来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三、教学策略升华和凝华是物态变化中的一组现象,与前面学习的四种现象一起构成完整的物态变化体系。
尽管升华和凝华现象生活中并不难见到,但不易被学生注意。
而且气体不易看见,难以直接观察到。
本节课的设计与教学力求从生活和实验出发,利用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辅以多媒体课件呈现一些不太常见的现象,为学生创设了多种多样的情境,实验激趣,问题驱动,充分让学生观察、实践、思考、动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思维活跃,气氛热烈,回答问题精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了提高。
四、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樟脑丸、松树枝、碘、热水、冷水、酒精灯、碘锤、烧杯等。
《升华和凝华》同步试题江苏丰县初级中学戴松方一、选择题1.(2014年赤峰中考题)在寒冷的冬天,以下实例中,属于升华的是()A.树枝上形成的“雾凇”B.人在室外呼出的“白气”C.堆起的雪人逐渐变小D.雪花在脸上变成水答案:C解析:树枝上形成的“雾凇”,是水蒸气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人在室外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是一种液化现象;堆起的雪人逐渐变小,是雪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雪花在脸上变成水,是雪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
《第三章 第4节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4节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升华和凝华的观点,掌握升华和凝华的条件。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物质世界的奇异,激发对物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升华和凝华的条件,理解升华和凝华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现象相结合,学会观察和分析物理现象。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械:酒精灯、干冰、烧杯、碘、铁片、塑料片等。
2. 课件、黑板、粉笔等常规教具。
3. 安置学生预习课实情关内容,提前了解相关观点。
四、教学过程:本节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介绍升华和凝华的观点;二是了解升华和凝华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三是通过实验探究升华和凝华的条件。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1. 引入环节:通过一个生动的视频引出本节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授环节:(1)介绍升华和凝华的观点,利用一些生动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2)介绍生活中升华和凝华的例子,如霜、冰雕等,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物理。
(3)通过实验探究升华和凝华的条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出升华和凝华的条件。
(a)在实验前,先让学生猜测实验结果,激发他们的思考能力。
(b)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记录。
(c)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实验心得,共同总结出升华和凝华的条件。
3. 教室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增强师生互动,活跃教室气氛。
4. 作业安置环节:安置一些与升华凝华相关的习题,帮助学生稳固所学知识。
5. 课后小结环节:对本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升华和凝华的观点、条件及应用。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我们进一步掌握了物态变化的特性,包括汽化、液化、凝固、熔化、升华和凝华等。
这些变化是物质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分子间距离和排列状态的变化导致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 3.4升华和凝华教案(附教材分析和教学反思)(新版)新人教版)
《升华和凝华》◆教材分析教材从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出发,在让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的基础上,感知什么是升华,什么是凝华,在实验中用对碘加热来揭示固体升华是需要吸热的,其逆过程凝华则可通过分析推断其需要放热,由于升华、凝华现象不是学生学习的重点,教材在这里没有过多设计活动内容。
在前面学习四种物态变化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物态变化中的初状态和末状态中伴随的吸放热情况,更好地解释各种现象中包含的物态变化。
举出生产、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分析解释,这些现象与生活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发展理念,并通过“水的循环”分析,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的特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说出什么是升华和凝华现象;2. 能说出升华吸热,凝华放热;3. 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升华和凝华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碘升华凝华实验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关注,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中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教学难点:用升华吸热、凝华放热来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烧瓶、橡胶塞、烧杯、热水、冷水、碘◆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活动1PPT展示提出问题:1:前面我们学习了哪几种物态变化?2:固态和气态之间能不能直接转化?学生活动1学生思考1,并回答:已经学了熔化、凝固、汽化和液化四种物态变化。
学生思考2,同时出现两种不同的观点。
1:不能直接转化。
2:能直接转化。
请同学们举出生活中固态和气态直接转化的实例。
认为能直接相互转换的同学举例:冰箱里出现冰霜、冬天雪人不见熔化却变小了……【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复习的良好习惯,温故知新。
利用图示将物态变化转化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提出问题:固体和气体之间能不能直接转换。
引起学生猜想和举例,从而引入升华和凝华探究实验。
引入升华与凝华课题。
2020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第4节 升华和凝华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4节升华和凝华知识与技能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3.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识别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环境,乐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
2.通过做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培养学生欣赏色彩美的能力。
重点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对升华和凝华现象的认识,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难点用升华吸热、凝华放热来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烧杯、不同温度的水、试管、碘、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多媒体投影几幅生活中的图片:用久的电灯泡、冬天窗户上的“冰花”、吉林松花江畔的“雾凇”、舞台演出时的“白烟滚滚”等内容。
引导学生思考:普通灯泡和日光灯用久了,其灯丝为什么会变细?玻璃壁为什么会发黑?黑色的物质是怎么形成的?“雾凇”是怎样形成的?美丽的窗花到底是如何形成的?舞台上的白烟究竟是什么?它又是怎么形成的呢?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回顾以前学的知识,阅读课文并结合生活实际,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相关作业部分。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一)升华和凝华想想做做: (1)在试管中放少量碘,塞紧盖子后放入热水中,观察到什么?这说明了什么?(固态碘不见了,试管内看到有紫色的气体;说明了固态碘受热变成气态。
)(2)从热水中拿出,再放入凉水中观察现象,这又说明了什么?(紫色的气体不见了,试管壁上有黑色固态;说明了气态碘遇冷变成了固态。
)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固体与气体之间可以直接转化。
师生归纳总结: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学生思考并交流讨论:升华过程需要吸热还是放热?凝华过程需要吸热还是放热?(升华过程需要吸热,凝华过程需要放热,升华和凝华是互逆过程。
)(二)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或自然现象中有关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师生共同交流,统一看法,对学生的举例、积极参与给予鼓励,同时教育学生要注意观察日常生活中的霜、冰花、旧灯泡内壁上的黑色物质,分别判断出属于什么物态变化。
第4节 升华和凝华教案
第4节升华和凝华教案
知识与技能
1.明白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明白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3.明白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看和分析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探究一些自然现象隐秘的爱好及培养学生关怀环境的环保意识。
重点
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及条件。
难点
会分析升华和凝华现象。
教师:碘的升华演示实验器材一套;用久的灯泡;电教平台,八年级物理录像。
学生:学生练习题。
第4节升华和凝华
1.升华:
⑴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截了当变成气态的过程。
⑵条件:吸热。
⑶现象:
2.凝华:
⑴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截了当变成固态的过程。
⑵条件:放热。
⑶现象:
3.应用:
利用升华吸热能够降温。
利用凝华放热能够保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用久了的白炽灯会变黑,在变黑的过程中先发生_________后发生________
巩固提高
5.2001年开春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 严重的干旱,为了缓解旱情,多次实施人工降雨.执行任务的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很快___________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 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则高空水蒸气就成为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___________为雨点落到地面上.(本题每空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
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学生展示)
升华现象:凝华现象:
兴趣提升
云、雨、雪、露、雾、霜、雹是十分常见的自然现象,你知道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吗?
云:雨:雪:露:
雾:霜:雹:
课堂练习
1.在寒冷的冬夜里,窗户上结了一层冰花,属于_______现象.且冰花都在窗户的____表面(选填“内”或“外”).
2.寒冷的冬天,公园里冰雕作品冰的质量会一天天减小,这是___________现象.
6.戴眼镜的人喝热开水时,镜片变得模糊不清,这是___________现象; 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棒,包装纸上会出现一层“白粉”,这些“白粉”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___而成的.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
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第4节升华和凝华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和实验领会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会用学到的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升华和凝华现象
教材分析
重点
认识升华和凝华现象
难点
: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升华和凝华现象
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学法指导
史实结合法
实验现象:1.固态的碘没有______,而是直接变成态,这种现象叫______.
2.停止加热后,碘蒸气没有_______,而直接变成态的碘,一部分附着在烧瓶壁上,这种现象叫___________.
实验结论:1.物质从_____态直接变成______态叫升华.升华过程中要____热.
2.物质从_________态直接 变成________态叫凝华,凝华过程中要_________热.
教学过程
导入
一、升华
1、概念:物质从直接变成叫升华。
2、你能从生活中找出一些熟悉的升华现象,请写下来:
⑴
⑵
⑶
⑷
Hale Waihona Puke 3、升华热二、凝华1、概念:物质从直接变成叫凝华。
2、你能从生活中找出一些熟悉的升华现象,请写下来::
⑴的凝华
⑵
⑶
⑷
⑸
新
授
三、物态变化总结图
情趣探究
烧杯里放少量碘,在烧杯上放上装有冷水的烧瓶,并用酒精灯对烧杯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注意观察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