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3、2生活中的透镜》教案新人教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章《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第2节:透镜的种类和应用教学目标•理解并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和应用•学会运用透镜在生活中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透镜的种类和应用。
包括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成像规律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成像的特点并能够应用•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物理》教材–凸透镜和凹透镜实物或图片–PPT或黑板•学生准备:–学生需提前预习相关内容教学过程1. 导入与复习(5分钟)•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凸透镜的特点和成像规律•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并进行讨论2. 引入新课(10分钟)•教师通过示意图介绍凹透镜的特点和成像规律•引导学生观察凹透镜的形状和特征,并分析其成像规律•学生积极参与观察和思考,并记录所得信息3. 深化理解(20分钟)•教师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应用场景,如近视眼镜、放大镜、望远镜等•引导学生发现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原理•学生积极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进行适当引导和解答疑惑4. 拓展应用(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设计一个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场景,要求使用透镜•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将透镜的原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合作完成设计方案•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并进行互动讨论和评价5. 归纳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梳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和应用•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并记录在笔记中6.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适当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如完成习题、预习下节课内容等•学生记录作业要求,并提出问题进行解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新的透镜类型,进一步拓宽了学生对透镜的认识。
通过提供一些生活中的透镜应用例子,激发了学生对透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兴趣。
设计拓展应用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归纳总结部分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教案教材分析:在初步熟悉透镜的基础上,通过观看日常生活中应用到的透镜,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让学生进一步深切的明白得透镜,培育学生学以致用的科学意识。
而且在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进程中,安排小组合作制作,即可使小组间形成适当的竞争,又可让学生在团结协作的气氛中感受到合作的乐趣。
教学目标:(1)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2)明白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成像特点。
(3)提高用实验的方式验证猜想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别离成什么像,物距和像距的大小比较。
(2)难点凸面镜成像的几种情形的要紧特点。
教学方式:观观点、讨论法、分析法、问答法教学用具:课件、投影仪、幻灯机、放大镜假设干个、硬纸板假设干张、凸面镜假设干个。
课前预备:(1)全班分为四组,搜集有关生活学习和生产顶用到的透镜的资料。
(2)组织每一组事前按讲义P63“想一想做做”制作模型照相机。
(3)上课前每四人发一放大镜。
教学进程:(一)课题导入教师:透镜不但能够改变光线,还能够成像,下面咱们就来熟悉一下生活中各式各样的透镜。
(二)新课教学1.照相机介绍照相机:①用课件展现照相机,介绍照相机的构造,镜头相当于凸面镜,光圈操纵进光量,快门操纵胶卷何时感光….②介绍照相机如何成像,和如何冲印照片(注:这一步可由学生讨论完成)。
教师:同窗们你们说说看,来自物体的光通过照相机镜头后集聚在胶卷,那么在胶卷上会成一个什么像呢?(让学生试探)制作模型照相机:模拟照相机成像,以小组为单位,调试模拟照相机,步骤:(1)镜头对准窗外远处景物,调剂相机,直到在半透明纸上取得一清楚的像,观看像的特点。
(2)探讨:从拍照远处景物到近处景物,应如何调剂透镜到半透明纸之间的距离,纸上的像如何改变?(注:此处只重进程方式,不重结论)教师指出实物照相机在拍照时把半透明纸换成感光胶片,通过感光就能够够取得照相底片了。
学生总结:照相机成像时景物离镜头远,像离镜头近,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像。
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二生活中的透镜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二生活中的透镜教案人教新课标版【教材简析】在初步认识透镜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应用到的透镜,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的理解透镜,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科学意识。
并且在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乐趣。
3.教材所处地位和作用:本章主要介绍透镜的基础知识和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初中物理光学知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掌握光学元件应用的关键内容。
整章内容安排非常符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生活中的透镜》这节安排在第二节,在学生学习了透镜的基础知识及其对光的作用后,能够进一步对透镜成像的知识有感性的认识。
这个顺序安排使学生能具体、生动地认识透镜的成像特点及生活应用,能引起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求知欲,有利于下节课开展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活动,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对于旧课程安排先探究规律,再认识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更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经历使用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通过观看实验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
●过自制水滴放大镜,初步感受等效原理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模拟相机的使用,获得成功的愉悦。
●培养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情感。
●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工作原理及成像特点。
难点:凸透镜成实像、虚像的理解。
【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流程】课前复习→情景引入→课堂教师引导→学生具体操作、结合课件演示→学生归纳小结各知识点→小结→课堂练习→布置作业。
【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
【教学器材】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教学过程】三、布置作业(一)默写概念;(二)动手动脑学物理;(三)同步3.2;(四)指导3.2【教学后记】24414 5F5E 彞21820 553C 唼iG35492 8AA4 誤M <s31474 7AF2 竲26731 686B 桫38256 9570 镰f。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生活中的透镜》优秀教案
照相机模型
学与教活动设计
教学反思及批注
活动一:【照相机】出示照相机模型,认识照相机、了解照相机的几个光学构造。
1、镜头、调焦环、光圈、快门、底片
2、演示【照相机】成像,从像和物体的正/倒、大/小以及虚/实方面进行探究,引导学生观察、总结: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物体在2f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兴仁县第六中学教学设计方案
单元
第五章
课题
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
适合年级
八年级
主备教师
王正龙
参与教师
王正龙宋朝兴罗金华王廷果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成的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制作模型照相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通过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所成的像的分析,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二:【幻灯机】【投影仪】出示投影仪课件图片
1、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什么镜?
2、平面镜在其中起什么作用?
3、投影仪在屏幕上成什么性质的像?(倒立、放大的实像)
4、投影仪的成像原理是什么?(物体在f和2f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活动三:演示【放大镜】成像光路
1、放大镜是凸透镜
2、放大镜成什么像?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和了解,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透镜及其成像的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
难点:通过观察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像,再经过分析、综合、最后得出它们成的像.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原理,能说出它们所成像的特点。
理解实像和虚像的区别,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能根据生活中的透镜成像情况,判断成像的性质和应用的光学元件。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对比不同透镜成像特点,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经历模拟照相机成像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习惯。
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原理和特点。
实像和虚像的概念及区别。
2.教学难点理解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的光路原理和像的性质。
对实像和虚像形成原因的理解以及在实际情况中的判断。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演示法、实例分析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一些用照相机拍摄的美丽照片、投影仪投射出的精彩画面以及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图片。
提问学生:在这些生活场景中,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是如何让我们看到不同效果的像的呢?这些像有什么特点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生活中的透镜。
(二)讲授新课1.照相机成像原理讲解:讲解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物体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在胶片(或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通过简单的光路示意图,展示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镜头折射后在胶片上成像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
成像特点分析:强调照相机所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可以拿出一台相机(或相机模型),向学生展示其主要部件,如镜头、快门、光圈、胶片(或感光元件)等,并解释它们的作用。
例如,光圈可以控制进入相机的光量,快门速度决定了光线照射胶片的时间。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生活中的透镜》教案
生活中的透镜★整体设计说明★本课先通过已有知识来了解实像与虚像的不同之处,初步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然后利用半成品材料和各种资源,使学生经历制作模拟照相机与水放大镜等活动,切身感悟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工作原理。
★教材分析★教材中主要介绍了凸透镜在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中起到的作用。
简单的观察和讲解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由于真实的照相机不能拆开,所以课本中增设了动手自制模拟照相机的环节锁住了学生的兴趣。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光的折射和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又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基础,所以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教法建议★本节课教学内容:物体通过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镜头所成的像,实像和虚像。
其核心就是生活中的透镜所成的像的特点以及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理解透镜所成的像的特点的关键是要知道透镜成的像是倒立的还是正立的、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是实像还是虚像;而理解实像和虚像的关键是要知道实像和虚像是怎样形成的?如何区分?教学的重点是认识凸透镜在不同应用中成像的特点,突破重点的关键就是学生要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作为认知问题的基础,同时要有实物或图片帮助观察认识。
★学情分析★因为初中的学生正处于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所以难以抽象出结论;另学生动手制作兴趣很浓,教师要做好指导与调控。
★学法引导★放手让学生动手做实验,认真观察,同时深入思考,然后小组同学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归纳总结。
这样来学习,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也锻炼了动手能力、沟通能力,自然也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
★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成像原理。
2.过程和方法(1)通过制作模型照相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通过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所成的像的分析,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观察与实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
八年级物理上册生活中的透镜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生活中的透镜备课班级八年级上间执教人课题:生活中的透镜 1教学设计课标要求了解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教材及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前一节课的基础上深入,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
本节包括两部分:透镜在三种仪器上的应用和实像与虚像。
本节重点是了解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学情分析:学生前边学习了透镜的基本知识,为本节课学习打下了基础。
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但对它的认识还处在表面,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将更深的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
通过演示凸透镜成像情景,学生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区分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2、经历制作简易模型照相机的过程,获得成功的愉悦,并初步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3、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重点了解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难点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提炼课题了解在三种仪器上的应用及凸透镜成像特点,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教法学法指导演示法、观察法、讨论法教具准备凸透镜若干个,蜡烛、手电筒、蜡烛、光屏,课件等。
教学过程提要环节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或完成的任务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初步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出示谜语:小小玻璃片,作用可真大。
老爷爷用到它,读书、看报都不怕;老奶奶用到它,做的针线活人人夸;小朋友用到它,科学发现成绩大。
学生自由猜谜。
放大镜是我们凸透镜的一种,那么凸透镜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呢?激发学生对透镜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了解照相机1、了解照相机的构造2、了解照相机的原理3、知道照相机的成像特点二、了解投影仪1、了解投影仪的构造学生自学课本94和95页照相机做课本94页想想做做教师巡视指导。
镜头是有一组透镜组成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照相机所成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像。
八年级物理上册 3.2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 新人教版
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像
C.投影仪成倒立缩小的像
D.幻灯机成正立缩小的像
5.关于放大镜,如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大镜就是凸透镜B.用放大镜可得到物体倒立的像C.物体放在任何位置都可以得到放大的像
D.只有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焦点以内,才能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能力提升
1.照相机在底片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人到镜头的距离应该
二、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三、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课
后
反
思
这节课内容比较集中,但有一定的难度,不好理解,但如果前面的光学作图理解的话这也不是难点。但对于照像机放大镜幻灯机的具体应用得需要学生进一步理解。
A.比底片到镜头的距离小
B.比底片到镜头的距离大
C.与底片到镜头的距离相等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2.某同学从圆鱼缸的侧面观察到在鱼缸中游动的金鱼,则实际的金鱼
A.比观察到的金鱼小
B.比观察到的金鱼大
C.与观察到的金鱼一样大
D.比观察到的金鱼位置深
3.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右图,其正面呈圆弧形,这样就可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于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____,使我们能看到水银柱放大后的____像.
(2)调节:利用课件演示,得到更大的像,应将镜头向下移,投影仪远离屏幕
3.放大镜
放大镜实际上是一个短焦距的凸透镜。
将放大镜放在物体与眼睛之间,适当调整距离,能通过凸透镜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调节:远离物体像变大。
4.实像和虚像
如65页图,利用三条特殊光线作图说明。
5.反馈练习:
(1)手持一个凸透镜,在室内的白墙和窗户之间移动(离墙近些),在墙上能看到什么?
八年级物理上册.《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生活中的透镜》本节通过介绍生活中常用的透镜,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透镜及其成像的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为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做准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可分四个环节来完成教学任务: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实验探究解决问题,梳理反思深化问题,应用练习评价反馈,让学生逐步形成对透镜能成不同特征的像的感性认识,再通过渗透一些趣味小实验,进一步拓展生活中的透镜成像的物理知识,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针对以上设计思路,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通过观察实验、验证分析、交流总结等过程,弄清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应用及成像情况。
【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成像原理和特点;3.了解实像和虚像,能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讲解照相机的结构及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2.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模拟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3.认识物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制作,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透镜及其成像的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像,再经过分析、综合、最后得出它们成的像。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以上三幅图分别是日常生活中用的哪些器材?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这三种器材在构造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能说说你的看法吗?二、新课教学(一)自主学习,思考下列问题:1.透镜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照相机的结构如何?成像有什么特点?(事先让学生做好相机模型)①像是缩小还是放大?②像是正立还是倒立?③像距与物距谁大?④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还是两侧?3.投影仪的结构如何?成像有什么特点?①像是缩小还是放大?②像是正立还是倒立?③像距与物距谁大?④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还是异侧?4.放大镜的机构如何?成像有什么特点?①像是缩小还是放大?②像是正立还是倒立?③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还是异侧?5.什么是实像?什么是虚像?实像和虚像有什么特点?合作探究:小组交流与讨论上述问题,教师巡视。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教案一. 教材分析《生活中的透镜》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透镜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以及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作用,并能够分析实际问题,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之前,已经学习了光的基本概念和光的传播,对光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可能对生活中的透镜接触不多,对透镜的原理和作用了解不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透镜,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实际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透镜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作用,能够分析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和作用。
2.难点:对透镜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凸透镜、凹透镜、幻灯机、显微镜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以便观察和实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光的基本概念和光的传播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或实物展示,向学生介绍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图片和实物,让学生初步认识这两种透镜。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幻灯机和显微镜中的图像,来了解透镜的放大作用。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是什么?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透镜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眼镜、望远镜等。
八年级物理上册《生活中的透镜》教案、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生活现象中发现物理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探究、案例分析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形象直观地展示透镜成像规律,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概念。
1.教学活动设计: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
a.凸透镜和凹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b.透镜成像规律在实际应用中的体现。
c.如何运用透镜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讨论:各小组成员积极发言,共同探讨问题。
3.教师指导: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过程,适时给予提示和解答。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设计:教师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涵盖本节课的知识点,让学生独立完成。
b.学生跟随教师学习,理解透镜公式及其应用。
c.教师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透镜公式的运用。
3.透镜成像规律:
a.教师讲解透镜成像规律,包括实像与虚像、放大与缩小等。
b.学生跟随教师学习,理解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c.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在实践中验证透镜成像规律。
(三)学生小组讨论
(2)绘制产品结构图,并简要说明其工作原理和预期效果。
5.家庭作业:
(1)与家人分享本节课所学知识,向家人介绍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2)与家人一起观察和研究家中使用的透镜产品,了解其原理和功能。
2.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认真完成练习题。
3.教师反馈: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点评,指出错误和不足,及时纠正。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透镜的基本概念、光学性质、成像规律等。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2
生活中的透镜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2.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象和虚象的主要特征(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模拟照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愉悦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物理学道理3.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二、教学步骤(一)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透镜,了解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一些性质,那么它们的这些性质在生活中都有哪些应用?我们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透镜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学习一下生活中的透镜。
板书: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二)新课教学[教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照相机已经广泛走进家庭。
现在请大家观看照相机,看一看它的哪一部分相当于凸透镜?出示照相机。
[学生]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教师]回答的很好,现在就让我们通过自己制作照相机模型来研究一下它的成像原理。
教师指导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纸筒拿出来。
然后指导学生操作:用硬纸板做两个粗细相差很少的纸筒,使一个纸筒能够套入另一个(图3.2—2),在一个纸筒的一端嵌上一个焦距5—10cm的凸透镜,另一个纸筒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纸(或塑料薄膜)。
这样就做成了模型照相机。
在较暗的室内,把凸透镜对着明亮的室外,拉动纸筒,改变透镜和半透明纸间的距离,就可以在半透明纸上看到室外景物清晰的像。
如果把半透明纸换成感光胶片,就可以得到照相底片了。
[教师]观察时请注意,半透明纸上的人像是不是头朝下的倒像?是放大还是缩小?是实象还是虚象?同学通过观察得到结论:照相机成倒立、缩小、实象(板书)[教师]投影仪是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仪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投影仪的构造,看它的哪部分相当于凸透镜(出示投影仪)[学生]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教师]说的很好,现在老师把投影仪的反光镜取下,使光线直接照射到天花板上,调节镜头,就可以在天花板上得到投影片上图案的像,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像的倒正、大小、实虚?同学通过观察得到结论投影仪成倒立、放大、实像(板书)[教师]放大镜就是凸透镜,也是常用的光学仪器之一。
八年级物理上册3.2生活中的透镜教案新人教版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和方法】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与虚像的主要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模拟照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喜悦。
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重、难点:1、照相机的原理。
2、凸透镜成像的特征。
教学器材:透镜、纸片、放大镜教学过程:【旧课复习】1、凸透镜、凹透镜对光各有什么作用?2、什么是焦点?什么叫焦距?3、光心有什么特点?【新课引入】我们在生活中,有哪些仪器用到透镜?【进行新课】一、照相机:镜头……凸透镜胶卷……光屏1.照相机的结构快门……控制曝光时间调焦环:确保远近不同的物体在胶片上成清晰的像光圈环……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的多少2.相片获得的过程:景物→胶片上成像→曝光→显影→底片→洗印→相片3.原理:利用凸透镜在u>2f时,可以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的原理思考:如果我们发现照片上的人物像稍微小了一些,该怎么办?二、投影仪:1.主要构造:光源:用来照亮投影片聚光镜:是一组凸透镜,作用是汇聚光线,增加投影片的亮度投影片:镜头:用来成像反光镜:是平面镜,作用是包射向投影片的光反射到屏幕上。
屏幕:承接像2.原理:利用f<u<2f时,能够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思考:投影仪的投影片应该如何放置,才能在屏幕上得到正立的实像。
三、放大镜:1.实质:就是一个凸透镜2.原理:利用凸透镜在u<f时,能够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小结】本课主要是让同学们了解凸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来源于人类生活实践,同时服务于人类生活。
让同学们初步了解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相关知识及应用,以激发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
【作业布置】1.完成课本练习。
2.课后自己制作一个简易的照相机。
【教学后记】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如何把照相机、投影仪的结构、原理时讲解得具体化?2019-2020学年物理中考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生活中的透镜》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生活中的透镜》教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生活中的透镜》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教案栏目。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生活中的透镜》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照相机的结构及其成像特点.2.了解投影仪的结构及其成像特点.3.了解放大镜的结构及其成像特点.4.了解凸透镜形成实像和虚像的原因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1、通过观察、制作和探究,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及其成像的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
2、通过观察、制作和探究,经过分析、综合得出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教学过程学习指导一:照相机【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94页、第95页,完成下列填空:1.照相机的前面都有一个镜头,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被照物体的像.2.物体经过照相机形成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 .【小组讨论】1.请各小组同学相互合作,完成课本第94页“制作模型照相机”实验,如图所示.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①通过模型照相机观察明亮窗外的景物,你会发现,半透明纸上的像是倒立(填“倒立”或“正立”)、缩小(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填“实”或“虚”)像.②在观察景物时,是半透明纸朝向景物,还是凸透镜朝向景物?凸透镜③在观察景物时,为了得到最清晰的像,需要调节半透明纸到凸透镜的距离大小吗?需要2.找一架照相机,把镜头盖取下,观察镜头部分,它可能是凸透镜;打开照相机后盖,调节快门,按下快门,并在照相机背面用一张白纸当作后盖,让镜头对着明亮的景物,你会在白纸上看到景物倒立的像.【教师点拨】1.照相机工作时,物体和像在凸透镜的两侧,其中物体离凸透镜远些,像离凸透镜近些.2.照相机的最重要结构是镜头、胶卷.但快门、光圈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快门能控制物体光线进入胶卷的时间,光圈能控制物体光线进入胶卷的面积,二者共同作用控制物体光线进入胶卷的多少,进而控制胶卷上的像的清晰程度.3.在对物体进行照相时,如果物体到照相机的距离改变,那么胶卷到镜头的距离也要随之改变,这样胶卷上的像才清晰.【跟踪训练】如图所示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A.照相机使用的是凸透镜B.照相机使用的是凹透镜C.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D.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学习指导二:投影仪【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95页,完成下列填空:1.投影仪上有一个相当于凸透镜的镜头,来自投影片上物体的光,通过镜头后会聚在天花板上,形成物体的像.2.物体经过投影仪形成的像是放大、倒立的、实像.3.投影仪上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得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小组讨论】完成课本第95页演示实验,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1.天花板上的像与投影片相比较,是放大还是缩小的?放大;是正立还是倒立的?倒立;是实像还是虚像?实像.2.天花板上的像到镜头的距离大于(填“大于”或“小于”)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3.要使天花板上的像变得更大些,应该使凸透镜靠近投影片,同时投影仪远离天花板.(填“靠近”或“远离”)【教师点拨】1.要想通过投影仪在屏幕上看到物体正立的像,则物体在放置的时候应该倒放.2.投影仪成倒立的像,不仅物像之间上下是相对颠倒的,左右也是相对颠倒的.3.投影仪工作时,物体和像在凸透镜的两侧,其中物体离凸透镜近些,像离凸透镜远些.【跟踪训练】如图所示是上课经常使用的投影仪,请按要求回答.(1)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2)灯泡的作用是:充当光源;(3)若在屏幕上的像比较模糊(与投影片无关),调整方法是:适当高速镜头与投影片的距离、屏幕与投影仪的距离.学习指导三:放大镜【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95页,完成下列填空:1.放大镜就是一个凸透镜.2.物体经过放大镜形成的像是放大、正立的、虚像.【小组讨论】请各小组同学用放大镜观察课本上的字,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将凸透镜逐渐远离书上的字,你会发现,当透过凸透镜可以看到书上的字成正立时,凸透镜越远,字的像越大(填“大”或“小”);再继续移动凸透镜,你不能(填“能”或“不能”)看到字放大的正立像.【教师点拨】1.放大镜工作时,物体和像在凸透镜的同侧,眼睛应在物体的另一侧观察.2.除了常见玻璃制的凸透镜之外,水透镜等其他一些透明材料做的透镜均可以制成放大镜.如将一滴水滴在胶尺上,再来观察书上的字,同样可以起到放大的效果.3.投影仪和放大镜成的像都是放大像,但是投影仪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而放大镜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跟踪训练】从圆形金鱼缸的侧面观察缸内水中的金鱼,看到的是金鱼正立的、放大(填“放大”或“缩小”)的虚 (填“实”或“虚”)像.学习指导四:实像和虚像【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96页,完成下列填空:1.实像是由通过镜头的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承接,物体和像位于镜头的异侧(填“同侧”或“异侧”).2.虚像是由通过镜头的折射光线(或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形成的,不能(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承接,物体和像位于镜头的同侧(填“同侧”或“异侧”).【小组讨论】【教师点拨】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或虚像的定义,我们可以依据凸透镜的几条特殊光线确定物点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实像或虚像.1.如实像:据定义可知,物点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各条折射光线将会有一个共同的交点,该共同的交点即像点.而数学知识告诉我们,两条直线即可确定一个交点.因此在寻找物点的像点时,我们只需要找出物体发出的两条特殊入射光线(如过光心的光线、过焦点的光线等),作出对应的特殊的折射光线,找到交点,即像点.2.如虚像:据定义可知,物点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各条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将会有一个共同的交点,该共同的交点即虚像点.因此我们同样可以找出物体发出的两条特殊入射光线,作出对应的特殊的折射光线,找到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即像点.【跟踪训练】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实像是凸透镜所成的,虚像则不是B.虚像是由平面镜所成的,所以虚像一定由光的反射而形成C.实像可有放大的,也可有缩小的;而虚像只有放大的D.实像能用光屏接收到,虚像则不能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① 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生活中的透镜》优秀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生活中的透镜》优秀教案透镜是照相机、投影仪等光学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透镜对光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从课程设置上来看,本节课“生活中的透镜”真正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介绍生活中的透镜,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情况在头脑中获得初步的、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感受到“物理是有用的”,并为下一节的探究创设了问题情境,在知识与技能上也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做了必要的准备,以减少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障碍。
(二)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刚接触物理学习两个月,能够初步感受到物理的有趣、有用,对于学习物理的方法──实验法也比较熟悉,但是学生有计划的实验、有目的的观察的能力还没有形成,而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对比分析并表达出来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训练。
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需要给学生提供照相机等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的过程,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学会有目的观察,并将观察的现象表达出来。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举出凸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能说出照相机、幻灯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基本成像特点。
2.过程与方法(1)经历制作水透镜、模型照相机、模型幻灯机的过程,了解它们的成像原理。
(2)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愉悦。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3)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一)教学活动过程教学环节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声视频。
如图1所示。
相声剪辑图1 相声剪辑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内容,思考相声中蕴含了哪些物理光学知识。
教师活动:设置问题:“相声里的玻璃盒子真的有那么神奇吗?”“为什么糕点放在里面很大拿出来就很小了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生活中的透镜。
(板书)§3.2生活中的透镜透镜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其中的一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分析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学目标 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 1、知识和技能 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和方法 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与虚像的主要特征。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模拟照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喜悦。 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通过透镜在生活中的运用,了解凸透镜的成像原理。 重点:焦点、焦距的定义。 难点: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 真实照相机、模拟照相机、投影仪 集体备课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我们在生活中,有哪些仪器用到透镜? 二、进行新课 1、照相机:可以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照相机的结构: 镜头……凸透镜 胶卷…… 快门…… 图 3.2-1 示 2、活动:制作模型照相机(10 分钟) 3、投影仪: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结构:图 3.2-4 示 4、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实际是一个凸透镜 怎样使用? 1、 实像和虚像 实像是光线经过透镜后的实际会聚,是可以用光屏来承 接的。实像一般都是倒立的。 虚像并非是光线的实际会聚,而是眼睛观察光线是从那 个地方发过来的,虚像不能用光屏来承接,虚像一般都 是正立的。 三、小结:由学生自己小结生活中透镜的成像原理。 个人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