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肖雅开题报告终改
终稿后修改开题报告(一)
终稿后修改开题报告(一)终稿后修改开题报告在撰写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等科技文献时,撰写开题报告是不可避免的环节之一。
开题报告是对研究课题进行说明、评估,确定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和预期效果的报告材料。
这些材料在研究过程中承担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提交开题报告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需要修改终稿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因素。
先确定修改内容在修改开题报告之前,先确定具体的修改内容。
在终稿之后修改开题报告通常需要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向导师或相关专家表明修改的必要性,并寻求他们的认可。
这时需要制订详细的修改计划,明确每一处需要修改的内容和修改的目的。
修改要点修改开题报告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要点:目标要明确开题报告的目标要明确、具体、可行,并符合实际情况。
在修改过程中,应该对目标进行重新评估,确保目标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方法要可靠研究方法要选择合理、可靠,且要符合学术规范。
在修改过程中,应该对研究方法进行全面的重新考虑和选择。
结果要具体研究结果要具体、清晰,符合实际和科学要求。
在修改过程中,应该对结果进行全面评估和重新考虑。
论文要严谨整篇论文要严谨、科学,符合学术规范和写作规范。
在修改过程中,应该进一步完善语言表述和论据推理,确保论文的逻辑性和可读性。
注意修改形式在进行开题报告的修改时,还需要注意以下细节问题:修改记录需要对修改的内容进行全面、详细、准确的记录,确保修改工作的有序性和可控性。
同时,对每个版本应加以区分和编号。
合理安排时间在修改开题报告时,应该充分考虑每个任务所需时间以及整个修改计划的时间计划,合理地分配时间,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顾及策划方案在修改开题报告时,应该充分考虑原有的策划方案和工作计划,并将修改后的内容嵌入到原有的方案框架内,确保整个研究过程的顺利进行。
总结终稿后修改开题报告需要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考虑和规划。
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充分掌握每个任务的具体内容和整个工作计划的时间安排,以确保修改工作的顺利进行,最终完成一份真正可行、严谨、科学的开题报告。
对开题报告的修改计划的建议
对开题报告的修改计划的建议干这行这么久,今天分享点关于开题报告修改计划的经验。
首先我觉得吧,你得仔细看导师给的初审意见。
我之前就特傻,导师都给我指出来说研究目标不明确,我还觉得自己写得挺清楚呢。
那时候就随便改了改,结果后面还是被打回来。
所以一定要一条一条对着意见来改,这是最基础的。
像我有个朋友啊,开题报告里方法部分写得模棱两可,导师说研究方法说服力不够,他就找了好几本专业相关的书籍,参考里面那些成熟研究的方法框架去修改自己的,后来就顺利多了。
还有啊,重新审视自己的选题,别光顾着按照原来的思路走。
我有次做开题报告,写着写着发现越写越不对劲儿,但是又不想改选题,觉得麻烦。
结果最后整个报告逻辑乱七八糟的。
我感觉要是早点对选题重新评估下就好了。
比如说如果你发现自己的选题太大了,根本没办法在规定篇幅和时间内高质量完成,那就得缩小范围。
可以去找一些类似选题缩小成功的案例来学习学习。
哦对了还有,在修改的过程中,要多和同学交流。
我就很纳闷我身边为啥有人不愿意交流呢。
你想啊,你可能在这个地方卡住了,你同学说不定就有好的想法。
比如说我原来在用一个理论支撑我的研究的时候,怎么都觉得别扭,和同学一说,人家一下子就指出来说这个理论不适合我的研究主体。
这样互通有无多好呀。
但是我觉得我这些建议也有局限性,毕竟不同的学科,开题报告的要求还有侧重点可能不一样。
如果是理工科的开题报告,你可能在实验设计这块要特别注重逻辑性和可行性。
要是文科的话呢,文献综述和理论框架就十分重要。
到时候你得根据自己学科的特点做出调整。
另外,参考一些优秀的开题报告范例也很有用。
你从学校的图书馆或者一些学术数据库里都能找到不少,可以对比着看看自己的问题在哪里。
总之呢,修改开题报告千万要耐心细致,不然很容易吃亏的。
课题开题结论由开题专家填写.doc
宋永生
中高
保靖县教科所
彭世春
中高
保靖县教科所
—5—
建议:1、加强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了解,以便借鉴先进经验指导课题研究。
2、结合研究内容,细化研究步骤和研究过程,使之更具操作性。
专家组长签字:
2012年3月17日
—4
五、开题论证专家数据表
参
加
开
题
论
证
专
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成
员
姓名
职称、职务
工作单位
专家签名
刘宇新
特级教师
州教育科学研究科院
肖功贤
中高
保靖县教科所
姜仁炳
中高
四、课题开题结论(由开题专家填写)
填写内容:对开题课题论证意见及建议。
2012年3月17日,聘请了湘西州教科院教育发展所所长、中学高级教师刘宇新老师;县教科所所长、中学高级教师肖功贤,副所长、中学高级教师姜仁炳;中学高级教师宋永生;中学高级教师彭世春。对李艳同志主持的《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的研究》课题,进行了开题论证。该课题能结合教学实际,更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研究和解决教学的实际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题着力于教学法方的探讨,试题寻找更科学、有效的教学法方和途径,目标明确,内容具体,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经过专家组论证,同意开题。
课题开题修改情况报告
课题开题修改情况报告引言本报告旨在汇报课题开题阶段所进行的修改情况。
首先对课题的背景和目的进行简要介绍,然后详细记录修改前的问题和对应的修改措施,最后总结修改的效果和对下一步工作的影响。
课题背景和目的在此简要介绍课题的背景和目的,包括课题的研究领域、相关的实际应用和理论研究,以及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意义。
修改前的问题列出在课题开题阶段发现的问题和需要进行修改的内容,每个问题包括问题描述、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
问题1:研究目标不具体问题描述:课题的研究目标过于宽泛,没有明确具体的方向和目标。
原因分析:在初步设定课题时,对研究目标的考虑不够充分,导致目标表达不清晰。
解决方案:重新审视课题的背景和目的,确定具体的研究目标,并在课题提纲中进行更新。
问题2:数据来源不明确问题描述:在课题开题阶段没有具体确定数据的来源,难以进行后续的数据采集和分析。
原因分析:对数据来源的考虑不够细致,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出现困难。
解决方案:调研相关的数据来源,例如公开数据集或采集自实验,明确数据的来源和获取方式,并在课题提纲中进行更新。
问题3:理论基础不扎实问题描述:在课题的理论基础方面存在缺陷,难以支撑后续的研究和分析。
原因分析:对相关理论的掌握和应用不够深入,导致无法确切地运用到课题研究中。
解决方案:加强对相关理论的学习和掌握,尤其是与课题直接相关的理论,提高对课题的理论支撑能力。
修改措施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具体的修改措施,以解决问题并推进项目的进行。
修改措施1:明确研究目标为了明确课题的研究方向和目标,我们重新审视了课题的背景和相关的理论研究,与项目组进行了讨论,在课题提纲中进行了相应的更新。
研究目标更加具体明确,旨在解决某一具体问题或提出新的方法。
修改措施2:确定数据来源经过对相关数据来源的调研,我们明确了数据的来源和获取方式。
我们选择了某个公开数据集作为主要的数据来源,并制定了相应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案。
修改措施3:加强理论学习为了提高课题的理论基础,我们对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同时与导师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在理论基础方面得到了明显的加强。
《运动生理学》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锋绘2019年第6期214㊀㊀«运动生理学»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郑㊀晓(重庆三峡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重庆404000)摘㊀要:为实现 立德树人 ,全课程育人的教育宗旨,本文以«运动生理学»课程为例,结合专业特色和授课经验,在不断提升教师自身思政素养的前提下,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凝练教学目标,探索教学模式,设计教学内容,将思政教育贯穿运动生理学教学全过程,希望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日渐推动思政教育进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键词:课程思政;运动生理学;思政教育1㊀运动生理学课程实施思政教育的必要性道德教育是学生培育品格㊁塑造心灵㊁养成行为㊁健康成长的必修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复杂性.专业课课程时间相对较长,学生熟悉专业课老师,将思政元素挖掘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可以在传授专业知识㊁技能的同时,起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的作用.«运动生理学»通过实验方法揭示人体生命活动现象的活动规律和生理功能.实验的对象是人或动物等有生命体,在实验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和行为规范.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将从事健身指导㊁体育科学研究㊁运动伤害防护等工作,需要学生具备科学严谨的从业精神㊁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㊁尊重他人以诚待人的人文精神.不管是从课程学习的角度,还是从业的角度,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在学习运动生理学这门课程的过程中,都需要教师融入思政教育.2㊀课程思政在运动生理教学中的实施路径运动生理学是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任务达成前,教师要不断探索具有思政教育意义的素材,将思政教育融入到运动生理学知识中,既可以增加课程内容的丰富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可以起到教育㊁警示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1㊀提高教师思政修养,强化思政教育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首先自己要明道.实施课程实证,教师要紧跟党的步伐,积极进取,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与专业课所阐释的规律㊁内容结合,将重要政治思想延伸到日常教学㊁工作及生活中,用一言一行影响教育学生,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㊁技能的同时,能够对其内化并传承.2.2㊀领会中央思想,明确建设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时刻关注时事,紧跟党的步伐,通过讨论㊁组织观摩㊁有效学习等方法,挖掘思政教育元素,设计有效的思政教学方法.教师在讲授专业课知识㊁理论㊁原理的同时,将思想政治理论融入课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㊁人生观㊁世界观,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㊁政治觉悟㊁道德品质㊁文化素养,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㊁全面发展的人才.2.3㊀挖掘思政元素,实施课程思政教育理论课中挖掘课程内容的思政元素,与社会热点及实事相关联,活跃课堂的同时,起到传递专业知识及思政教育的目的.根据运动生理学课程思政总体目标,结合授课内容,深入挖掘思政元素,以教材㊁课件㊁视频等为载体,在授课过程中,通过讨论㊁探究㊁辩论等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运动生理学概论的讲述中,采用案例教学,加强爱国主义教育.2015年10月5日,我国科学家屠呦呦教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我国获得的第一个诺贝尔科学奖.2019年10月7日,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颁给了三位发现有氧诱导因子及其作用机制的科学家.可以通过科学家们的事迹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增加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实现自我价值,报销祖国的热情.通过人体的分子㊁细胞㊁组织㊁系统㊁机体,来阐述个人,家庭,单位㊁地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实验课中,讲解实验的基本操作原理㊁规范㊁要求,将思政元素融入到实验过程的一言一行中.运动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的对象包括人和动物等有生命体.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例如,在制备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时,需要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在小组同学的相互配合下,剥离出蟾蜍的坐骨神经-腓肠肌,并利用电刺激坐骨神经,观察腓肠肌收缩的情况,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及团队协作㊁观察㊁总结的能力;在做心电图时,要注意对测试对象隐私的保护,学会尊重他㊁尊重生命.3㊀结语专业课所占学时比例大,学生重视程度高,对老师相对熟悉,是进行全面贯穿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在«运动生理学»课程教学中实施 课程思政,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德育元素,可以使学生在获取运动生理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科学严谨的从业精神㊁以及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㊁尊重他人以诚待人的人文精神,使思政教育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达到 润物细无声 的效果,真正实现教书与育人相统一.参考文献[1]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 B /O L ].h t t p ://w w w.s i z h e n g w a n g .c n /z t /7102/x j p z s j l s x z z g z /j h yw /2017/1022/92.s h t m l /2017-10-12.[2]秦华,闫妍.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2016-12-09(1).[3]詹祥元,高志欣.课程思政在工程施工组织与预算教学中的实践[J ].德育研究,2019,08(16):43G44.[4]段静雨,么焕开.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思政教育探索与实践[J ].卫生职业教育,2019,11(37):30G31.。
2012年瓯海区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获奖名单
附件
2012年瓯海区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获奖名单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思想政治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地理
职教文化课
职教专业课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思品
初中科学
初中历史与社会
小学语文
小学数学
小学英语
小学思品
小学科学
学前教育
11
12
13
中小学劳动与技术
14
中小学信息技术
中小学音乐
15
中小学美术
16
综合实践活动
中小学体育
17
中小学写字
中小学地方、校本课程
18
教学评价与考试
教学管理与教研管理
德育
19
20
心理健康教育
校长专业发展
教师教育
现代教育技术(电教)
中小学特殊教育教学。
开题报告
高2014级20班2011年10月25日
课题名称
四大美女对中国政局的影响
分工
任务
负责人
课题组成员
李居根雒爽肖青李灿
开题报告的提出
饶家豪
资料的查阅
向修坦杨思雨
资料的整理
范芯如刘珍琪
结题报告
向修坦饶家豪
完成报告(输入电脑)
杨思雨
指导老师
廖敏羽
相关课程
语文
研究方法
课题研究背景
三
2011年11月初至
12月中旬
收集资料
进一步熟悉课题、初步形成见解
四
2011年12月底至
2012年1月底
分析资料
互相讨论分析,得出最终研究结论
五
2012年2月初至
、2月中旬式
预期成果
1课题研究的总结;2、论文
表达方式
以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照片等
四大美女所处的时代背景
目的与意义
通过这次研究,首先增加我们的观察能力和收集资料能力,也培养我们的合作精神。了解古代政权。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研究她们对当代时政的影响,以及她们最终的结局
课题步骤及时间安排
阶段
时间(周)
主要任务
阶段目标
一
2011年10月初
选题
选出适合的题目
二
2011年10月下旬
开题报告
进行答辩
开题报告修改稿
开题报告修改稿开题报告修改稿:在摸索中前行,在改进中完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开题报告对于学术研究和项目开展的重要性。
它就像是一张蓝图,为后续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而修改开题报告,则是让这张蓝图更加精确、更加可行的关键步骤。
还记得我曾经指导过一个学生写关于“城市绿化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这个学生一开始充满了热情,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但是在撰写开题报告的时候却出现了不少问题。
他的初稿中,研究目的写得过于宽泛,只是简单地说要探究城市绿化与空气质量之间的关系,却没有具体指出想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研究方法部分也不够详细,只是笼统地说会进行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但是没有说明具体的考察地点、数据采集方式和分析方法。
而且,在文献综述部分,他只是罗列了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没有对这些成果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也没有指出自己的研究与前人研究的不同之处。
拿到这份初稿,我和他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
我先肯定了他的积极性和努力,然后逐点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给他提出了修改的建议。
我告诉他,研究目的要具体、明确,比如可以聚焦在某个特定城市或者某个特定时间段内城市绿化对空气质量的改善效果。
研究方法要详细、可操作,比如实地考察可以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区域,数据采集可以通过安装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和统计绿化面积等方式,分析方法可以运用统计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对比和分析。
文献综述部分要深入思考,不仅要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还要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为自己的研究找到切入点和创新点。
在我的指导下,学生开始认真修改开题报告。
他重新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对研究目的进行了细化和明确。
在研究方法部分,他详细地制定了实地考察的方案和数据采集与分析的方法。
文献综述部分也进行了大幅的修改和完善,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评价,并清晰地阐述了自己的研究与前人研究的差异和创新之处。
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最终的开题报告焕然一新。
研究目的具体而清晰,研究方法详细而可行,文献综述全面而深入。
课题开题修改情况报告
课题开题修改情况报告课题开题修改情况报告一、背景介绍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和传播有了更高的要求。
网络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
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也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课题旨在探究网络信息的真实性鉴别方法,以提高人们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
二、课题开题初衷在初次开题时,我提出了一个关于网络信息真实性鉴别的课题。
然而,在与导师和同学们的讨论中,我意识到这个课题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修改和完善。
三、修改内容及原因1. 课题的范围过于广泛在初次开题时,我将网络信息的真实性鉴别作为整个课题的研究对象。
然而,经过与导师的深入交流后,我认识到这个课题范围过于广泛,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缩小和明确。
因此,我决定将课题范围缩小为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信息真实性鉴别。
2. 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持在初次开题时,我主要依靠个人经验和观察来论证网络信息真实性鉴别的重要性及其影响。
然而,导师指出这种论证方式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持,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基础。
因此,我决定在课题中加入实证研究,通过调查问卷和实地观察等方法,收集相关数据,以增加课题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3. 方法论的不足在初次开题时,我对于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并没有深入思考。
然而,经过与同学们的交流和学习,我意识到方法论在研究中的重要性。
因此,我决定在课题中加入一些方法论的探讨,如信息真实性鉴别的常见方法、利弊分析等,以提高课题的学术性和实用性。
四、修改后的课题设想基于以上的修改和完善,我对于课题设想进行了重新构思。
修改后的课题设想如下:课题名称: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信息真实性鉴别研究课题目的:通过探究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信息真实性鉴别方法,提高用户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减少信息误导和虚假传播。
研究内容:1. 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信息真实性鉴别方法- 基于内容的鉴别方法:通过分析信息内容的逻辑关系、语言表达和事实核实等,判断信息的真实性。
课题开题修改情况报告
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核心力量,其教育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本课题《基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教师培训模式研究》应运而生。
二、课题开题报告修改情况1. 修改课题名称原课题名称为《教师培训模式研究》,经过反复讨论和修改,最终确定修改为《基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教师培训模式研究》。
新课题名称更加准确地反映了课题的研究方向和目标。
2. 修改研究内容(1)调整研究内容结构:将原开题报告中的研究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即理论分析、实践探索和效果评价。
新修改的开题报告将研究内容调整为四个部分,即背景分析、理论框架、实践探索和效果评价,使研究内容更加系统、完整。
(2)细化研究内容:针对原开题报告中的研究内容,进一步细化了各个部分的具体内容。
如背景分析部分,增加了对国内外教师培训模式的研究现状分析;理论框架部分,补充了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基础;实践探索部分,细化了教师培训模式的实施步骤和策略;效果评价部分,增加了对培训效果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3. 修改研究方法(1)调整研究方法:原开题报告中的研究方法主要以文献研究法和调查法为主,新修改的开题报告增加了案例分析法。
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为教师培训模式的优化提供有益借鉴。
(2)细化研究方法:针对各个研究方法,进一步细化了具体实施步骤。
如文献研究法,增加了对相关文献的搜集、整理和筛选;调查法,细化了调查问卷的设计、发放和回收;案例分析法,明确了案例选择、分析和总结的步骤。
4. 修改研究计划(1)调整研究进度:原开题报告中的研究进度安排较为紧凑,新修改的开题报告对研究进度进行了调整,使研究过程更加合理、有序。
(2)细化研究计划:针对各个研究阶段,细化了具体的研究任务和时间安排。
如文献研究阶段,明确了文献搜集、整理和分析的时间节点;实践探索阶段,细化了教师培训模式的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效果评价阶段,明确了评价指标和方法的时间节点。
开题报告修改情况(12篇)
开题报告修改情况(12篇)【导语】开题报告修改状况怎么写出亮点?整理了12篇优秀的《开题报告修改状况》通用版范文,有规范的开头结尾写法和标准的书写格式。
是您写出深受大家欢迎的状况报告抱负参考模板,盼望对您有所关心。
1、促进网络教学的进展,提高网络教学的质量由于网络教学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在网上组织最优秀的教材和教法,使学习者在网上可以学到最新的学问,因此是教学改革进展的方向。
通过本项目的讨论与实践,使网络教学更能为学习者供应一个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充分体现同学的首创精神,同学有更多的机会在不怜悯境下去运用他们所学的学问,而且同学可以依据自身的行动的反馈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熟悉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从而供应网络教学的质量。
2、查找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同学远程交互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的技术解决方案3、完善和进展教学设计理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与传统教学,不仅是教学环境的不同,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传播形式上都有本质的区分。
通过本项目的讨论,能够解决网络环境下,教学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调控教学过程,如何有效实施教学活动以达成教学目标,是对教学设计理论的完善和进展。
二、课题讨论内容(一)讨论的主要内容1、网络教学设计理论体系的讨论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建构性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情境的设计、学习资源的设计、同学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同学协作学习活动的设计、老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学习评价工具的设计等。
2、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的讨论(1)网络教学策略的讨论,如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内容组织策略、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情景营造策略、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对话组织策略、网络环境下的的课堂管理策略等(2)网络教学模式的讨论,如项目化学习模式、探究性学习模式、讨论性学习模式等3、网络教学评价的内容体系、方法、步骤与模型的讨论4、网络教学设计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5、网络教学评价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依据上述讨论内容,总课题下设如下子课题:1、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的理论讨论(谢幼如、李克东)2、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邓文新)3、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系统的开发(柯清超)4、web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及支持系统的讨论(陈品德)5、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理论的应用讨论(余红)(二)课题的讨论目标本项目的讨论目标是:运用现代教学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通过教学改革与试验,探究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开发相配套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和评价系统软件,探究一般中学校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网络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河北北方学院2016思想政治工作专项研究课题
1000
S201612
冀素兰
网络新闻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法政学院
1000
S201613
时兴
新媒体时代高校统战工作创新研究——以河北北方学院为例
宣传部
1000
S201614
马素静
大一新生思想行为分析及引导方式探讨
信工学院
1000
S201615
陈韶旭
张家口优秀地域文化融入我校廉政文化建设研究
农林科技学院
1000
S201604
赵华
高校学生干部领导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中医学院
1000
S201605
田醒东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心理状态分析及研究
基础医学院
1000
S201606
梅瑞
高校学生诚信教育及诚信体系建设研究——基于大学生诚信认知和诚信行为的探究
理学院
1000
S201607
王彤
高校学生诚信教育及诚信体系建设研究——以河北北方学院法政学院为例
河北北方学院2016年度思想政治工作专项研究课题
课题编号
主持人
课题名称
所在单位
预拨经费(元)
S201601
马国庆
外语专业大学生思想倾向与信仰教育研究
外国语学院
1000
S201602
管西婷
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法政学院
1000
S201603
毕艳玲
校企合作模式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研究
档案馆
1000
S201616
许昭宾
基于权变理论的高校学生干部领导力现状及其培养模式研究
动物科技学院
语文教学中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SHI JIAN TAN SUO/实践探索语文教学中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焦雅婧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社会后,还需要不断地获得知识、增长才干,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工作生活的需要。
学生该怎样获得知识和才干呢?首要一点就是参加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增长知识和才干。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途径就是自主阅读,阅读大量古今中外的著名书籍,因为古今中外书籍中不仅蕴含着大量的丰富的知识、做人的道理,而且充满了鼓舞人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这个阅读不是一时的,而应是长期的,伴随人一生不可缺少的,可以说这还是一种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捷径。
一、指导学生反复阅读,体会反复阅读的重要意义初中语文课本上的文章,不管是诗歌小说,还是散文古文,多数是作者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其内涵丰富深刻,可以让学生反复阅读。
进入课文教学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初读,初次领会文章的主题思想,通过课堂教学,再将主题思想加深,印证学生初次阅读到的东西。
但教师不要就此而终,还要安排学生再次阅读,找出课文主题思想蕴含的东西,在下一次课堂中让学生自由发言。
如在教学鲁迅的《孔乙己》这篇文章时,我首先分析了这篇文章主要表达了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思想感情,把孔乙己这个清未下层知识分子的个性特征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将他可怜、可笑、可悲、懒惰、卑微的各个方面揭示了出来,当学生再次阅读后讨论时,除了头次课堂教学分析出的主题思想外,他们还分析出了当时社会人跟人关系的冷漠无情、世态炎凉等意思。
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懂得,文章中蕴含的东西很多,需要反复阅读,才能进一步领会,反复阅读有反复的意义,不可小视。
当然,反复阅读也是为了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养成。
初中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水平,教师可以定期组织读书分享会,学生都说说自己这段时间在课外阅读中读了哪些文章或者刊物,收获了什么,对自己最有启发的文章有哪些等,在课内阅读中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分析文章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并且简单地阐述故事情节,这样学生就会被兴趣推动,纷纷要求借书阅读,在读中感受名著魅力和灿烂文化的艺术所在。
焦姓的调查研究报告怎么写
焦姓的调查研究报告怎么写
编写焦姓的调查研究报告可以按照以下结构进行:
1. 引言部分:
- 简要介绍研究的目的和背景。
- 界定研究的范围和目标。
- 说明研究的方法和数据来源。
2. 方法部分:
- 描述研究的设计和方法,例如问卷调查、实地访谈、文献研究等。
- 解释研究的样本选择方法和样本容量。
- 详细说明数据收集和处理过程。
3. 结果部分:
-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 使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和可视化工具呈现结果。
- 分析结果,包括总结重要发现和发现之间的关系。
4. 讨论部分:
- 对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将其与先前的研究进行比较。
- 探讨研究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
- 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5. 结论部分:
- 总结整个研究的主要发现。
- 强调研究的意义和贡献。
- 指出研究的潜在应用价值。
6. 参考文献:
- 引用在报告中使用的所有文献和数据来源。
- 遵循适当的引用风格。
7. 附录部分:
- 如有需要,附上原始数据、问卷调查表格等。
最后,需要确保报告的结构合理、逻辑清晰,并注意使用准确、简洁的语言。
另外,根据具体的研究内容和报告要求,以上结构和内容可以灵活调整和补充。
选定明确的目标
选定明确的目标
佚名
【期刊名称】《资源再生》
【年(卷),期】2006(000)010
【摘要】美国一个研究“成功”的机构,曾经长期追踪100个年轻人,直到他们年满65周岁。
【总页数】1页(P5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G
【相关文献】
1.条块分明、目标明确、创新管理——九年级部目标管理一点思考 [J], 于助江
2.明确导学目标引领教学导向——探析初中英语课堂\"目标导学\"的运用 [J], 王叶倩
3.明确导学目标引领教学导向——浅谈初中英语课堂“目标导学”的运用 [J], 陈为美
4.明确目标,落实素养——浅析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与分课时学习目标的关系 [J], 刘小刚[1]
5.明确目标定方向履职担责促发展——郑州公交总公司召开2018年目标责任签订大会 [J], 张庆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研究性学习:反思中推进
研究性学习:反思中推进
热地
【期刊名称】《课程.教材.教法》
【年(卷),期】2003(023)004
【总页数】1页(P72)
【作者】热地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0
【相关文献】
1.在感悟中"研究"在反思中"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感悟与反思 [J], 袁显洁
2.研究性学习:推进中的反思 [J], 吴言
3.“蔬菜水果及Vc药剂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及反思 [J], 许立邦;林诚喻;陈熠熠;胡爱彬
4.研究性学习:推进中的反思 [J], 吴言
5.法学本科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理念及其实施——基于当前法学专业教学法的反思[J], 孙新赟; 方金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教育:从“控制”、“服务”走向“解放”
教育:从“控制”、“服务”走向“解放”
芮火才
【期刊名称】《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版)》
【年(卷),期】2012(000)008
【总页数】1页(P128)
【作者】芮火才
【作者单位】溧阳市教育局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教育:从“控制”、“服务”走向“解放” [J], 芮火才
2.“解放教育”视野下的美术课堂——从“沉默”走向“对话” [J], 王媛
3.从控制走向解放——我对教育的认识及其变化 [J], 芮火才
4.走向"正规化":中共太岳解放区学校教育转制研究 [J], 王先明;杨曦
5.后现代社会的职业教育走向
——实现人的自由发展与完全解放的全人教育 [J], 蒋晓明;易希平;张晓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开题报告内容能改变吗
开题报告内容能改变吗
开题报告内容不能改变。
在写开题报告时,研究者必须遵循一定的结构和要求,明确研究的目的、背景、意义、问题和假设等。
这些内容是开题报告的核心,不能随意改变或省略。
首先,在开题报告的引言部分,研究者需要阐明研究的背景和问题。
这可以通过论述现有的研究成果、阐释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以及提出研究中要解决的问题来实现。
在这一部分,研究者要把握好逻辑关系,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研究的背景和问题。
接着,研究者在开题报告的研究目的和意义部分应明确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目标是研究的最终目的,意义则是研究的重要价值和应用前景。
在这一部分,研究者需要有针对性地阐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使读者对研究产生兴趣和认同。
然后,在开题报告的研究问题和假设部分,研究者要明确研究的问题和假设。
问题是研究要解决的核心难题,假设是研究的基本假设和猜想。
在这一部分,研究者需要准确定义研究的问题和假设,以便进行后续的研究设计和实施。
最后,在开题报告的研究方案部分,研究者需要明确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这包括研究的设计、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实施计划等。
在这一部分,研究者需要清晰地描述研究的方法和步骤,以便评审人员和读者能够理解和评价研究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综上所述,开题报告内容是不可随意变动的,需要遵循一定的
结构和要求。
研究者在撰写开题报告时,应当认真思考和论证,力求准确表达研究的目的、问题、假设和方案,以确保研究的可行性和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学号2009210473__姓名焦肖雅____ __院系_外国语学院_______专业_英语语言文学_____研究方向_翻译理论与实践___导师姓名_唐艳芳____拟定学位论文题目_On Zhang Zhenyu’s Thought andPractice of Translation: A CaseStudy of His Chinese Translationof Moment in Peiking and A Leafin the Storm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制表年月日与选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综述,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1. Literature Review (书籍名应用斜体,我就不改了)As a well-known Chinese man of letters and scholar, Dr. Lin Yutang has been enjoying an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in the literary circles. During his 30 years of writing in English in America, he has produced 36 books, of which Moment in Peking is the most famous. This novel is regarded as the modern version of the Chinese classic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making him a candidate of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for four times. A Leaf in the Storm is the sequel of Moment in Peking, praised as the Chinese Gone with the Wind by the New Y ork Times. T he wide spreading of Lin’s works in Chinese readers benefits a lot from the Zhang Zhenyu, who has translated nine of Lin’s English books into Chinese in a faithful, expressive and elegant manner. Zhang Zhenyu’s translation of Moment in Peking is one of recommended Chinese versions by Lin Rusi, the eldest daughter of Lin Yutang, and Dr. Wang Zhaosheng, the consultant of Workshop on Lin Yutang also deems Zhang’s translation version as the best one at the current stage.Moment in Peking has four Chinese versions. Before Zhang Zhenyu’s translation, in 1940, East Wind Publishing House in Beijing published the abridged Chinese version with the title of Shun Xi Jing Hua (《瞬息京华》). The translator was Bai Lin (白林). This was the first attempt to render this English novel to Chinese. Nevertheless. Lin Yutang was not grateful to Bai Lin, feeling distained to cast a look at that translation, since he took it for kind of damage to the original. In 1941, Shanghai Spring and Autumn Press published the first unabridged Chinese version of Moment in Peking, which was co-translateed by Zhengtuo (郑佗) and Ying Yuanjie (应元杰), with the title of Jing Hua Yan Yun (《京华烟云》). However, Lin Yutang himself was not satisfied with this first edition after a careful examination, deeming that the translators were not familiar with Beijing dialect enough, letting alone their misunderstanding and mistranslation thereby. In 1977, Taiwan Dehua Press published Zhang Zhenyu’s translation of Moment in Peking. Unfortunately, Lin Yutang had passed away by that time. This version became the rage in 1980s, and it has been of the greatest vit ality among all the translators. It is quite a match for Prof. Zhang (Zhang Zhenyu) to translate this masterpiece of Doctor Lin, for he not only faithfully reproduced the thought of the original, but also translated it in a vivid manner with distinctive features (Shu Qiquan, 1989:42). In 1991, the translation by Yu Fei was published, and it is a faithful one.Mr. Zhang Zhenyu has been a professor in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 at Taiwan University for years. During his academic study and research at the university, he has also been concentrating on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especially on the rendering of Dr. Lin Yutang’s English works into Chinese. After years of hard work, he has contributed to Chinese readers many excellent works, including fictions, commentary, essays, etc. Owing to his solid foundation of Chinese, most of his translations received a warm welcome among Chinese people. Today, he has been considered as expert of the study on Lin Yutang’s works.Furthermore, he has as well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ranslation theories. His representative work is Principle of Translation. This book as first published in 1964 in Taiwan with its Chinese title of Yi Xue Gai Lun (《译学概论》),and was reprinted in 1987.研究内容、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途径与方法(预期思路或技术路线)1.Research contenti. T ranslator Zhang Zhenyu’s S ubjectivity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means translator’s subjective initiative. On one hard, translator is limited by the original thought; on another hand, translator has the option to use the most appropriate language and form to reproduce th e original. People’s awareness on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gets more and more clear. Luo Xinzhang pointed out that: “the quality of translation primarily lies in translator, particularly translator’s capacity, and whether translator’s capacity can be fully tapped”(Wu Yicheng, 1998:50).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when dealing with translator’s thought of translator.ii. Zhang Zhenyu’s Thought of T ranslationThe author of this thesis intends to summarize Zhang Zhenyu’s thought of translation from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dimensions. Based on Zhang Zhenyu’s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and Random Talk on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or’s preface in the Red Peony and Hu Shih And The Chinese Renaissance, the author attempts to summarize Zhang Zhenyu’s thought of translation and testify his translation thought on the base of Moment in Peking and A Leaf in the Storm.2.Research questionsi. What are the features of Zhang Zhenyu’s translation?ii. What translation strategies has Zhang Zhenyu adopted? (感觉像一个问题)iii. What’s Zhang Zhenyu’s thought of translation demonstrated in his work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and Random Talk on Translation and implied in his Chinese translation?3.Research methodologyi. Integrating general study with case study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Zhang Zhenyu’s thought of translation. Altogether, ZhangZhenyu has translated Lin Yutang’s nine works. Due to the abundance of material and limits of author’s capacity and time, it is impossible to do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So theresearch only emphasizes on the most typical one Moment in Peking, and its sequel A Leaf in the Storm.ii. Comparative studyBesides the factor of translators’ linguistic competence, translator s’different thought of translation, and different translation strategies serve as the most influential factor in impacting translation quality. Comparative study enables us to perceive different strategies adopted by different translator. For Moment in Peking, the author will make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Zhang Zhenyu’s version and Yu Fei’s version; for A Leaf in the Storm, Zhang Zhenyu’s version and Liang Shoutao’s, Liang Lvping’s version will be chosen for analysis. Distinctive language difference can help us ge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Zhang Zhenyu’s tran slation thought and strategies, as well as the value of Zhang Zhenyu’s translation.AppendixBibliographyPrimary References (所有,在最后部分都少点号)[1] Lin Yutang. A Leaf in the Storm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Press, 2009[2] Lin Yutang. Moment in Peking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Press, 2009[3] 林语堂著. 梁守涛,梁绿平译. 风声鹤唳[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1[4] 林语堂著. 郁飞译. 瞬息京华[M]. 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5] 林语堂著. 张振玉译. 风声鹤唳[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6] 林语堂著. 张振玉译. 京华烟云[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7] 张振玉. 翻译散论[M].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3[8] 张振玉. 翻译学概论[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2Secondary Reference(你看下APA,哪些部分用斜体,我们教育类的一般是不用MLA 格式的,所以我就按APA给你标,所标的,就是没有按APA格式,或者说我所标的,和你下面的并不统一,文章名我就不改了,APA的文章名大小写有专门的规定)Bhabha Homi K.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London and New Y ork: Routledge, 1994 Gadamer, H.G.Garpett,B.& John, C. Trans.. Truth and Method[M].Beijing: 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 1999Munday Jeremy.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Routledge: London and New Y ork, 2001Newmark Pe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 London: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Ltd., 1988 Shuttleworth, M and Moira, C.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V ennuti Lawre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London and New Y ork: Routledge, 1995V ermeer H.J.“What does it Mean to Translate?” Indian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M].1987, 13(2): 25-33(一般页号在正文中出现,英文的不在参考目录中出现页号,你看下APA)中文文献,空格不统一,我就不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