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从阿西效应谈从众心理的作用
阿希实验的启发
阿希实验"是研究从众现象的经典心理学实验,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40多年前设计实施的。
所谓从众,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
阿希实验就是研究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而违心地进行明显错误的判断。
阿希请大学生们自愿做他的被试,告诉他们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情况的。
当某个来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走进实验室的时候,他发现已经有5个人先坐在那里了,他只能坐在第6个位置上。
事实上他不知道,其他5个人是跟阿希串通好了的假被试(即所谓的"托儿")。
阿希要大家做一个非常容易的判断---比较线段的长度。
他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然后让大家比较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3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
判断共进行了18次。
事实上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很明显,正常人是很容易作出正确判断的。
然而,在两次正常判断之后,5个假被试故意异口同声地说出一个错误答案。
于是许多真被试开始迷惑了,他是坚定地相信自己的眼力呢,还是说出一个和其他人一样、但自己心里认为不正确的答案呢?结果当然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程度的从众倾向,但从总体结果看,平均有33%的人判断是从众的,有76%的人至少做了一次从众的判断,而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判断错的可能性还不到1%。
当然,还有24%的人一直没有从众,他们按照自己的正确判断来回答。
一般认为,女性的从众倾向要高于男性,但从实验结果来看,并没有显著的区别。
设想一下,你在这个实验中会是什么样的表现呢?罗森塔尔实验"丑小鸭实验"可能是翻译不同。
在心理学历史上,有关期望和信心对人的影响的实验,最著名的当属"罗森塔尔实验"了。
从众心理的作用和意义
从众心理的作用和意义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
又俗称“随大流”。
社会生活中的从众行为大多不具有直接的社会评价意义,它无所谓是积极的或消极的,它对人的作用主要取决于行为本身的社会意义。
在任何社会中,多数人的观念与行为保持大体一致是必要的。
一个社会需要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
只有这样社会成员之间的沟通交往才有可能。
社会成员的沟通与互助则会促进这种一致性和共同性的发展。
因此,从众具有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共同价值观的功能。
从个体上看,人在许多方面只有与社会主导倾向保持一致,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任何个体,无论其多么聪明绝顶,其知识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多到足以适应他遇到的每一种社会情境。
当然,从众毕竟是一种被动地接受群体影响的方式,如果凡事从众缺乏独立思考,也会使自己失去主动性和缺乏个性。
正当的做法是从众但不盲从,考虑社会规范,但也要发展自己的个性。
在许多情境中,个体由于缺乏知识或其他原因,(如不熟悉情况)必须从其他途径获得自己行为合适的信息。
在社会生活中,多数人实际上已有尽量不偏离群体的习惯。
个体从众性越强,其偏离群体时产生的焦虑亦愈大,也就愈不容易偏离。
群体压力和从众行为的作用具有双重性质。
即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
其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希(Asoch)设计了一个典型实验,证明在群体的压力下会产生顺从或从众的行为。
他以大学生为测验对象,编成若干个试验组,每组9人,其中只有一个是真正的被试验者,其他人则是事前布置好故意做出错误判断的“陪衬着”。
让他们同时看两张卡片,左边一张只画一条线段,右边一张则画有A、B、C三条长短不同的线段,其中有一条线的长度与左边卡片所画的长度相等,让大家比较三条直线的卡片上,哪一条与左边卡片画的直线长短相等。
阿希曾组织了多次这样的实验,总计分析表明,有37%的人,放弃了自己的正确判断,而顺从群里的错误判断。
在多次的实验中发现:在不设“圈套”的条件下,进行单人一组的测验,判断错误小于1%;当个人遇到群体内一个成员做出不准确的回答时,他能坚持自己的正确答案;当组内出现两个成员做出错误的回答时,产生了群体影响,这时被试者接受错误回答的人次就达13.6%;在群体压力来自三个人做出错误回答时,被试者错误回答比率就达到31.8%。
初一议论作文:从众心理
初一议论作文:从众心理在我们的生活中,从众心理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它是指人们倾向于按照群体的行为和观念来行动和思考。
从众心理在许多方面都有影响,包括我们的决策、行为、态度和价值观。
本文将探讨从众心理的影响、原因以及如何克服它。
一、从众心理的影响从众心理在许多方面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首先,它可能导致个体失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盲目跟随群体,从而错过自己的机会或陷入困境。
其次,从众心理可能导致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丧失,使人们变得被动和缺乏创新精神。
此外,从众心理还可能导致群体决策的错误,因为人们往往受到群体压力的影响而做出不理智的决策。
二、从众心理的原因从众心理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社会比较、群体压力、个人认知偏差等。
社会比较是指人们倾向于将自己与周围的人进行比较,以确定自己的位置和价值。
当人们发现自己与群体中的其他人相似时,他们往往会感到安心和满足,并倾向于保持这种行为模式。
群体压力是指群体中的其他成员对个体施加的压力,有时会导致个体做出与群体不一致的行为。
个人认知偏差则是指人们由于自己的偏见和误解而对事物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
三、如何克服从众心理要克服从众心理,我们需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意见。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克服从众心理:1. 增强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从而更好地把握自己的行为和决策。
2. 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会对信息进行评估和判断,不盲目相信和接受他人的观点和意见。
3. 建立多元化的社交圈子:与不同背景、不同观念的人交往,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的观点和行为方式,从而减少从众心理的影响。
4. 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在社交场合中,要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不要害怕与他人产生分歧或冲突。
5. 培养自我控制能力:在面对群体压力或诱惑时,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则。
四、结论总的来说,从众心理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它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
从众心理的利总结
从众心理的利总结概述从众心理是指人们在面对不确定情况或者缺乏个人意见的情况下,倾向于采取与他人相似的行为或意见的心理现象。
这种心理现象在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并且对个体和群体都产生了一定的利益和影响。
本文将以探讨从众心理的利益为主要内容,分别从个体层面和群体层面进行总结和讨论。
个体层面1. 减少决策困难从众心理使个体能够避免进行繁重的决策过程,因为他们可以简单地选择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或意见。
这种情况在购物、餐厅选择、旅游规划等方面特别常见。
个体可以减少时间和精力的消耗,同时也降低了犯错误的风险。
2. 提供社会认同感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我们渴望获得他人的认同和接受。
从众行为可以确保自己与他人保持一致,获得社会认同感。
当个体在特定群体内表现与平均水平相符时,他们通常会受到社会的认可和接纳。
3. 提供安全感从众心理也可以提供一种安全感。
个体往往认为,如果选择和行为与他人相似,就不太可能受到批评、责备或者被排斥。
在不确定的情况下,通过从众行为可以避免引起注意和争议,进而减少个体感到的压力。
4. 降低责任感从众行为有时候可以减轻个体的责任感。
个体可以理由“别人也这样做”或者“我只是遵循潮流”来解释和辩解自己的行为。
这种逃避责任感的倾向使个体更容易适应社会的期望,减轻了承担个人决策后果的负担。
群体层面1. 加强社会凝聚力从众心理在群体层面上加强了社会的凝聚力。
当群体成员有相似的行为和意见时,他们更容易形成一种共同的认同感和团体感。
这种凝聚力有助于群体形成、合作和协作,进而促进社会稳定和秩序。
2. 强化社会规范从众行为对于维护社会规范和价值观起到了重要作用。
当人们从众时,他们会模仿他人的行为和意见,从而帮助建立并传播社会认可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从众心理促使个体遵守社会规则,推动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3. 优化信息传递从众行为可以促进信息的传递和共享。
当群体成员选择从众时,信息往往会通过模仿和学习的方式传递给更多的个体。
心理学研究——从众的力量
从众的力量所罗门阿希By Asch.S.E(1955).Opinions and social pressure.背景:心理学上的从众指的是:某一个体成为某个团体的成员时,其行为常追随团体的某种行为模式。
通常,这种一个团体对其成员行为的不成文的规定及约束被称为“社会规范”。
很多时候,你的行为与你的态度、信仰、道德并不同步或一致。
其原因时你处于某一群体之中,群体中的每一个人都那样做,所以你也就跟着那样做了。
这就说明,有时候从众性对于我们言行而言是一种强大的力量,甚至可以说,这种力量在某些时候会使我们做出一些与我们的态度、伦理、道德相冲突的事情来。
理论假设:阿希选择了“知觉从众”这一较为清晰地形式作为切入点,通过一个简单的视觉比较任务来检验从众行为,这便是阿希能在一种控制的实验环境中研究这一现象。
如果从众所具有的影响力真如阿希以及其他一次而人所认为的那样强大的话,那么研究人员就可以通过让群体给个人施加压力来操纵某人的行为。
方法:视觉材料由成对的卡片组成,每对卡片的其中一张上画有三条不同长度的垂直线(称为对比线):另外一张卡片上画有一条直线(称为标准线)。
其长度与前一张卡片中三条中的一条等长。
接下来是具体程序:假如你是自愿参加“视知觉研究”的一名被试,你准时到达了实验室,发现其他七名被试已经坐成一排。
你坐在这一排的最后一个空位置。
实验者呈现一对卡片,要求你判断三条比较线中哪一条与标准线的长度相等。
你可以很快作出正确的回答。
从离你最远的那个被试开始,主试要求他们回答同样的问题。
每个人都给出了正确的答案,轮到你是你也很清楚地给出了正确的答案,然后主试更换卡片又进行同样的过程。
毫无疑问,大家都给出了正确的答案。
主试又换了卡片又进行同样的过程。
然而这一轮测试中,奇怪的事发生了——主试向你呈现卡片后,你立即想好了正确答案(毕竟这并不难),但是在其他被试回答时他们都选择了错误的答案。
现在,轮到你作答了,你犹豫了,你简直不能相信眼前所发生的一切。
从众心理什么意思
从众心理(conformity),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
实验表明只有小部分人能够保持独立性,不被从众,因此从众心理是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
从众心理,即个体在群体的影响或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违背自己的观点使自己的言论、行为保持与群体一致的现象,即通常所说的“随大流”。
而从众行为,一般指群体成员的跟从群体的倾向行为。
即当他发现自己的行为和意见与群体不一致或与群体中大多数人有分歧时,会感受到一种压力,这会促使他采取与群体一致的行为。
由阿希的实验延伸得出,从众的影响机制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源自信息压力,一种源自规范压力。
(1)信息压力:经验使人们认为,多数人的正确几率比较高,情况越是模棱两可,就越是缺乏参照构架,人们就越相信多数人,越从众。
在20世纪30年代,谢里夫的从众实验将游动现象应用于从众行为研究。
实验过程是这样的,谢里夫首先告诉被试者黑暗环境下的光点在运动,然后让大家判断一个光点运动的距离。
由于人们一般没有游动错觉的知识,因而就作出了各种各样的距离判断。
随后谢里夫再让一位实验助手以肯定性的口吻指出距离判断的尺度,结果发现经过几次实验之后,被试者的距离判断越来越接近于实验助手所作出的距离判断。
这一错判现象的社会心理学依据是:所有被试由于处在一种不能确信自己的情境中,因而,被试者只好慢慢地遵从他人的判断。
该实验结论是,人们在不了解情况,不能确信自己的情境中,出现了一种从众行为。
而这种从众行为是由于缺乏必要的信息所引起的,并不是盲目的服从。
因为在谢里夫的实验中,如果实验人员告诉被试者,其实光点并没有运动,他们感受到的光点运动只是一种视觉幻象,他们就立刻停止了从众。
这就说明了在缺乏必要信息的情况下,我们会不自觉地向他人的想法靠拢,当有了可靠信息的支撑,这种从众行为就会消失。
信息压力可以出现在人们不确定的时候,也可以出现在大家意见不一致时。
社会影响与群体行为:从众心理的机制
社会影响与群体行为:从众心理的机制
从众心理是社会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揭示了个体在群体中行为受到他人行为和观点影响的现象。
人们往往倾向于在面对不确定情境或缺乏信息时,依据他人的行为或意见来做出决策。
这种心理机制的背后,既包含了对社会认同的渴望,也涉及到个体对社会压力的感受和适应。
在日常生活中,从众心理表现得十分普遍。
例如,当群体中的多数人对某一种产品或服务表示青睐时,个体也更有可能选择相同的产品或服务,即便他们个人可能并未深思熟虑。
这种行为不仅仅是因为人们认同群体的选择,更因为选择与群体一致能够减少个体的不安感和不确定性。
然而,从众心理并非总是带来积极的效果。
在某些情况下,它可能导致群体的错误决策或行为,尤其是当个体停止独立思考,仅仅出于迎合群体而行动时。
在政治、商业以及社会运动中,这种现象尤为明显,人们可能因为跟随大多数人的意见而无视个人的价值观和判断能力。
心理学家认为,从众行为的根源部分来自于进化上的优势,即个体在群体中生存和繁衍的需求。
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那些能够有效融入和依附于群体的个体更有可能生存下来。
因此,从众心理在某种程度上被视为一种进化上的适应策略。
总体而言,了解和认识从众心理对于理解社会中的群体行为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帮助解释了为何群体中会形成共识和一致的行为模式,也提醒我们在个体决策和社会影响中需要保持理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因此,我们在面对群体压力和社会舆论时,应当审慎对待,保持自我意识和理性思考,避免盲目从众而忽视个体的独立性和创新能力。
社会影响与群体行为:从众心理的机制
社会影响与群体行为:从众心理的机制在社会的大舞台上,群体行为如同一幕幕精心编排的戏剧,而在这背后,从众心理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从众心理,简而言之,是指个体在群体中为了获得认同感或避免被排斥,往往会不自觉地模仿他人的行为或接受他人的意见。
这种心理机制在社会影响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从众心理的形成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个体往往缺乏足够的信息来做出独立的判断,因此更容易受到周围人的影响。
例如,在股市中,当大多数投资者开始抛售股票时,即使某些个体认为市场仍有上升空间,也可能因为担心损失而选择跟随大众行动。
其次,从众心理也受到群体压力的影响。
在群体中,个体往往会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要求他们与群体保持一致。
这种压力可能来自于群体的期望、规范或是对个体身份的认同。
例如,在青少年群体中,为了获得同伴的接纳,个体可能会模仿他人的穿着、言行,甚至是参与一些不良行为。
再者,从众心理还与个体的自我认同有关。
当个体在群体中寻求自我定位时,他们可能会通过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塑造自己的身份。
这种现象在文化、宗教等群体中尤为明显,个体往往会通过遵循特定的习俗和信仰来表达自己的归属感。
然而,从众心理并非总是带来积极的社会影响。
在某些情况下,它可能导致盲目的模仿和集体的非理性行为,如历史上的群体暴力事件。
因此,理解从众心理的机制,对于引导群体行为向着更加理性和有益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从众心理是社会影响与群体行为中的一个复杂而微妙的现象。
它既是社会凝聚力的体现,也可能成为社会问题的源头。
通过深入分析从众心理的形成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社会影响与群体行为:从众心理的机制
社会影响与群体行为:从众心理的机制在人类社会中,群体行为和个体行为之间存在着微妙的联系。
从众心理,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决策和行为模式。
它不仅是一种心理机制,更是社会影响下的产物,其背后蕴含着复杂的社会动力学。
从众心理的机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
首先,它是一种社会学习的过程。
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行为模式。
这种学习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尤其是在不确定性较高的情况下,人们更倾向于模仿他人的行为,以减少自身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其次,从众心理也是一种社会认同的体现。
人们往往倾向于与自己所属的群体保持一致,以获得群体的认同和接纳。
这种认同感可以带来安全感和归属感,是个体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心理需求。
因此,即使个体内心并不完全认同群体的行为,也可能因为追求认同而选择从众。
此外,从众心理还与社会压力有关。
在某些情况下,个体可能会因为害怕被排斥或受到惩罚而选择从众。
这种压力可能来自群体的期望、社会规范或是权威人物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个体的从众行为往往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避免遭受不利的后果。
然而,从众心理并非总是负面的。
在某些情况下,它可以帮助个体快速适应环境,提高决策的效率。
例如,在紧急情况下,跟随大多数人的行为可能是最安全的选择。
此外,从众心理也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因为它减少了个体行为的多样性,使得社会行为更加可预测和可控。
总之,从众心理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它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可能导致个体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理解从众心理的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人类行为的多样性,以及如何在社会中找到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平衡点。
社会影响与群体行为:从众心理的机制
社会影响与群体行为:从众心理的机制在社会影响与群体行为的交织中,从众心理扮演着一个复杂而微妙的角色。
它既是社会凝聚力的源泉,也是个体行为模式的塑造者。
从众心理,或称遵从行为,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倾向于改变自己的行为、态度或信念,以适应群体的期望或规范。
从众心理的机制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解析。
首先,社会认同是其核心驱动力。
个体渴望被群体接纳和认可,这种内在的需求促使他们模仿群体的行为。
在某些情况下,这种模仿是无意识的,个体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受到了群体的影响。
其次,信息性社会影响也是从众心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面对不确定性时,个体倾向于依赖群体的判断。
这种现象在信息不对称或决策复杂的情况下尤为明显。
群体的共识被视为一种信息源,个体通过遵从群体来减少自己的决策风险。
然而,从众心理并非总是积极的。
它可能导致群体思维,即群体成员在追求一致性的过程中,忽视或压制不同意见,从而阻碍创新和批判性思维。
此外,从众心理还可能导致道德滑坡,个体在群体中可能会做出在单独情况下不会考虑的行为。
从众心理的机制还涉及到认知失调理论。
当个体的行为与他们的信念不一致时,他们会感到不适。
为了减少这种不适,个体可能会改变自己的信念以适应行为,或者改变自己的行为以符合信念。
在群体环境中,这种失调感可能会促使个体更加强烈地遵从群体规范。
最后,从众心理的机制还受到文化和社会结构的影响。
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环境对个体的从众行为有不同的期待和规范。
在某些文化中,个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受到重视,而在其他文化中,群体的和谐与一致性则更为重要。
综上所述,从众心理是一个多维度的社会现象,它受到个体需求、信息性社会影响、认知失调、群体思维、道德滑坡以及文化和社会结构的共同影响。
理解这些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模式,以及如何通过教育和社会干预来促进积极的群体行为。
10最幸运的一代网络与我
近墨者为何黑——从阿西效应谈从众心理的作用有一句俗语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它是指环境和气氛对人的影响力。
比如,假如你留神察看班上的同学,你会发现班上很要好的一群男生可能都有一套颜色和样式同样的足球衫,而很要好的一群女生则可能有同样的发式或饰物,这类惊人的相像现象就是人们常有的从众效应或“链状效应” ,心理学家阿西用实考证明了这一效应。
阿西的这个实验中有 7 个人作为被试,此中有 6 人为阿西安排的实验助手,只有第 6 号被试为真实的被试对象。
实验者每次给他们体现一组卡片,共 50 组,每组两张;此中一张有一条标准线,另一张画有三条直线,分别编号为 1,2,3,此中一条同标准线同样长。
要求被试判断,比较有线中哪条与标准线同样长。
进行前两组判断时,大家都选择了同一条比较线;第 6 号被试对象也很简单地作出了正确的选择。
在进行第三组比较时,助手们按实验计划成心都先做犯错误的判断,听到伙伴们绝不踌躇的判断,第 6 号被试对象愈来愈举棋不定了,他感觉疑惑:是该相信自己的判断呢 ?仍是跟从大家一同做错误的选择 ?跟实在验次数的增多,结果表示:数十名自己判断时正确率超出99%的被试对象,跟从大家一同做犯错误选择的总比率占所有反响的37%,有75%的被试对象起码有一次屈服了集体压力,作出了从众的选择。
可见,人在面对集体压力时广泛存在从众心理,这类从众效应在中小学生中表现得更加显然。
正确利用和指引学生的从众效应,对提升教育成效有显然收效。
那么,教师应如何利用好这类从众效应呢 ?1.充足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教师要充足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去感染和影响学生,用自己的人品魅力和崇高师德去感悟和指引学生。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因尊敬和喜欢教师而爱学教师所教的学科。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不要认为只有你们同小孩讲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教育。
你们是在生活的时时刻刻,甚至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小孩。
你们怎么穿着,如何同他人讲话,如何讨论他人,如何欢喜和忧虑,如何对待朋友和仇敌,如何笑,如何读报——这全部对小孩有侧重要的意义。
研究大学生从众心理的作用和意义
研究从众心理的作用和意义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
又俗称“随大流”。
社会生活中的从众行为大多不具有直接的社会评价意义,它无所谓是积极的或消极的,它对人的作用主要取决于行为本身的社会意义。
在任何社会中,多数人的观念与行为保持大体一致是必要的。
一个社会需要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
只有这样社会成员之间的沟通交往才有可能。
社会成员的沟通与互助则会促进这种一致性和共同性的发展。
因此,从众具有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共同价值观的功能。
从个体上看,人在许多方面只有与社会主导倾向保持一致,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任何个体,无论其多么聪明绝顶,其知识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多到足以适应他遇到的每一种社会情境。
当然,从众毕竟是一种被动地接受群体影响的方式,如果凡事从众缺乏独立思考,也会使自己失去主动性和缺乏个性。
正当的做法是从众但不盲从,考虑社会规范,但也要发展自己的个性。
在许多情境中,个体由于缺乏知识或其他原因,(如不熟悉情况)必须从其他途径获得自己行为合适的信息。
在社会生活中,多数人实际上已有尽量不偏离群体的习惯。
个体从众性越强,其偏离群体时产生的焦虑亦愈大,也就愈不容易偏离。
群体压力和从众行为的作用具有双重性质。
即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
其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希(Asoch)设计了一个典型实验,证明在群体的压力下会产生顺从或从众的行为。
他以大学生为测验对象,编成若干个试验组,每组9人,其中只有一个是真正的被试验者,其他人则是事前布置好故意做出错误判断的“陪衬着”。
让他们同时看两张卡片,左边一张只画一条线段,右边一张则画有A、B、C三条长短不同的线段,其中有一条线的长度与左边卡片所画的长度相等,让大家比较三条直线的卡片上,哪一条与左边卡片画的直线长短相等。
阿希曾组织了多次这样的实验,总计分析表明,有37%的人,放弃了自己的正确判断,而顺从群里的错误判断。
心理学研究——从众的力量
从众的力量所罗门阿希By Asch.S.E(1955).Opinions and social pressure.背景:心理学上的从众指的是:某一个体成为某个团体的成员时,其行为常追随团体的某种行为模式。
通常,这种一个团体对其成员行为的不成文的规定及约束被称为“社会规范”。
很多时候,你的行为与你的态度、信仰、道德并不同步或一致。
其原因时你处于某一群体之中,群体中的每一个人都那样做,所以你也就跟着那样做了。
这就说明,有时候从众性对于我们言行而言是一种强大的力量,甚至可以说,这种力量在某些时候会使我们做出一些与我们的态度、伦理、道德相冲突的事情来。
理论假设:阿希选择了“知觉从众”这一较为清晰地形式作为切入点,通过一个简单的视觉比较任务来检验从众行为,这便是阿希能在一种控制的实验环境中研究这一现象。
如果从众所具有的影响力真如阿希以及其他一次而人所认为的那样强大的话,那么研究人员就可以通过让群体给个人施加压力来操纵某人的行为。
方法:视觉材料由成对的卡片组成,每对卡片的其中一张上画有三条不同长度的垂直线(称为对比线):另外一张卡片上画有一条直线(称为标准线)。
其长度与前一张卡片中三条中的一条等长。
接下来是具体程序:假如你是自愿参加“视知觉研究”的一名被试,你准时到达了实验室,发现其他七名被试已经坐成一排。
你坐在这一排的最后一个空位置。
实验者呈现一对卡片,要求你判断三条比较线中哪一条与标准线的长度相等。
你可以很快作出正确的回答。
从离你最远的那个被试开始,主试要求他们回答同样的问题。
每个人都给出了正确的答案,轮到你是你也很清楚地给出了正确的答案,然后主试更换卡片又进行同样的过程。
毫无疑问,大家都给出了正确的答案。
主试又换了卡片又进行同样的过程。
然而这一轮测试中,奇怪的事发生了——主试向你呈现卡片后,你立即想好了正确答案(毕竟这并不难),但是在其他被试回答时他们都选择了错误的答案。
现在,轮到你作答了,你犹豫了,你简直不能相信眼前所发生的一切。
从众心理心理学解释
从众心理心理学解释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下倾向于模仿他人的行为、态度和观点的心理现象。
人们在面临不确定性或者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往往会寻求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和社会。
从众心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无论是购物、娱乐还是社交活动,都会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
从众心理有多种解释和理论,其中最著名的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西尔·里卡(Solomon Asch)的实验研究。
里卡通过一系列实验,揭示了人们在面对明显错误的群体共识时的从众行为。
在这些实验中,参与者被要求判断一系列线段的长度,但实际上只有一个参与者是真正的被试,其他都是研究人员安排好的同伴。
研究结果显示,当其他同伴明显错误地给出答案时,被试往往会跟随他们的答案,即使自己明明知道答案是错误的。
除了里卡的实验,还有其他一些研究也支持了从众心理的存在。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Stanley Milgram)的著名实验揭示了人们在权威指令下的从众行为。
在这个实验中,被试被要求给予一系列电击给另一个参与者,虽然他们知道这可能会对对方造成伤害,但在实验者的压力下,大部分被试还是按照指令行事。
这个实验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但也从侧面证明了从众心理的普遍性。
从众心理有着复杂的原因和机制。
首先,人们往往希望得到认同和接纳,从而避免社会排斥和孤立。
在面对不确定的情况下,他们倾向于跟随他人的行为和观点,以免自己显得与众不同。
其次,从众行为也可能源于人们对权威的信任和尊重。
在社会中,权威人士的意见往往被认为是正确的,人们会依赖他们的指导来做出决策。
此外,从众心理还与社会规范和群体动力有关,人们往往会在群体中形成共识,以维持社会秩序和凝聚力。
然而,从众心理也有其负面影响。
当人们过于依赖他人的意见和行为时,可能会导致群体思维和盲从现象的出现。
在一些情况下,从众行为可能导致错误的决策和判断,甚至对他人造成伤害。
因此,了解和认识从众心理的机制和影响,对于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做出独立和理性的决策非常重要。
社会影响与群体行为:从众心理的机制
社会影响与群体行为:从众心理的机制
从众心理是人类群体行为中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它揭示了社会影响如何塑造个体的行为和决策。
人们在面对不确定或陌生情境时,往往倾向于模仿和跟随群体中的行为方式,这种行为被称为从众效应。
从众心理的机制深深植根于人类的社会性和群体生活。
从众心理的形成可以归因于多种因素,其中之一是社会认同。
个体倾向于寻求与他人的认同感,因此会选择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方式,以避免被排斥或孤立。
这种行为不仅是为了社会适应性,也反映了个体在群体中寻找归属感的基本需求。
此外,信息传递和社会认可也是从众心理的重要驱动力。
当个体面对信息不足或不完全了解情境时,会倾向于依赖他人的行为作为参考标准。
在这种情况下,群体中的一致行为被视为一种信号,表明这种行为可能是正确或适当的选择。
个体因此会模仿群体行为,以获取社会的认可和肯定。
然而,从众心理并非没有负面影响。
在某些情况下,盲目的从众可能导致群体决策的偏差和错误。
著名的实验如斯坦福监狱实验和阿帕奇风险实验揭示了在权威和社会压力下,个体行为可能出现极端化和不理性的趋势。
这些实验凸显了从众心理背后的权威性和社会动态如何塑造个体行为和群体动态。
因此,理解从众心理的机制对于解析社会影响和群体行为至关重要。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从众心理的作用愈加显著。
个体需要在倾听群体声音的同时,保持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以确保个人决策能够基于理性和价值观。
从众心理的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个体认知自身行为的动机,也为社会科学和心理学提供了理解群体行为和社会变革的重要视角。
阿希效应的体现
阿希效应的体现
阿希效应的体现
阿希效应是指当一个人被动摇曳时,会心生欣喜,使得他更加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抱负。
通常这种效应可以体现在社会生活中,从而帮助人们受到社会动态的影响,认识自己的立场,实现自我价值,并生活得更加精彩。
首先,大部分中学生都会受到阿希效应的体现,尤其是在学习方面。
有了家长的支持、称赞和赞扬,孩子们会更有动力去学习,努力改善自己,争取更好的成绩。
另一方面,社会中比较成功的人也是如此,他们一直在努力争取、改变自己,以及得到他人的支持一起成就更大的梦想,以及获得事业上的成功。
其次,有时候,人们会受到阿希效应的体现,在创业方面。
例如,当有人看到某个创业者的成功案例时,他们可能会受到启发,开始投身创业,获得成功。
这时,他们也会寻求他人的支持,从而获得帮助,实现自己的抱负和创业梦想。
最后,也可以通过拓展自己的交友圈子,体会阿希效应。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可以体现这种效应,因为当有更多的朋友或者同事支持和倡导某一个事业时,有可能让某人受到欣慰、激励,使他更加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总之,阿希效应的体现可以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到,从而帮助人们更好的实现自己的目标,当受到支持和鼓励时,更有可能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一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洪林——复旦步行街随想(教育参考,2005,12)三、“真理是很多头脑在一起自由运作的结果”从复旦,看上海、全国、世界,特别是发达国家一流大学,总体上说大学是创新较多的地方。
大学之所以能创新,除了知识分子多、图书资料多、实验设备多、思考时间多等“四多”之外,还有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这里有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是一个民族思想最丰富最活跃开放的地方,民主自由与思想创新的互动同步发展,乃是知识分子、高等学校的独特优势所在。
大学与非大学的区别,名牌大学与一般大学的不同,重要的一条在于前者的开放性、民主化程度较高。
大学教师工作的个体性质,教学效果好坏最有发言权的是自己的学生,科研成果著作出版发表权在出版社和报刊社,学校行政无法控制,同事不能任意褒贬。
这种独特的三重评价机制,对个性、自尊心强,喜欢独立地观察、思考、判断、处理问题的人来说,有利于个人兴趣爱好的发展、个性积极性的提高。
更何况这里还有中国第一大都市上海的现代物质文明,与江南第一学府复旦大学的历史文化积淀的得天独厚的交融,特别是图书馆那400多万册藏书、25000多种报刊,给人以古今中外全方位广泛浏览接触的机会。
当我进入礼堂般大小一个个书库、面对几十米长的一排排藏书时,油然而生一种畅游书海的‘喻悦之情,感到寻访前贤越千年,这里是回首往事的思想库;凭吊胜迹逾万里,此地乃放眼世界的嘹望台!我深感大学是国民追求真理的中心、“真理是很多头脑在一起自由运作的结果”的西哲论语决非虚言!唯其如此,所以马克思、爱因斯坦,蔡元培、鲁迅都强调思想自由、学术自由对于人自身的解放、思想文化创新的伟大意义。
柏林大学之所以能涌现近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资产阶级古典哲学的顶峰辩证法的创立者黑格尔,唯物论的创立者费尔巴哈,20世纪物理学两大成就量子论创立者普朗克、海森伯,相对论创立者、现代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就是与其创始人洪堡的办学理念分不开的。
洪堡在高等教育思想理念、发展战略等方面具有重大、系统、影响深远的创造性建树,是世界高等教育史上很少有人可以完全与之相提并论的划时代、里程碑式的巨人。
他的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创建柏林大学、对德国古典教育进行全面改革上。
他推行独立性、自由、合作相统一,教、学、研相统一,科学自由等大学教育三原则,认为大学中的教学与研究,只有通过每一个人的精神活动才能进行,人的能力总是通过个人使出来的。
高等学校在学术上要取得效果和成就,就必须提倡每个教师和每个学生都具有坚强的独立性和独创精神。
没有个人的独立性和独创精神,就不可能推动科学文化不断发展。
精神活动需要“必然的自由”与“不受干扰”才能进行,自由是教育的“第一个,而且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他的教育思想,引领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近200年来的历史反复证明,这是发展教育科学、推进思想文化创新的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
思想自由、学术自由之所以那么重要,因为它对于知识分子的心理、思维、创新活动的特点、规律具有特殊重要性。
一个时代、民族、单位、部门,凡是在这方面做得好的,知识分子的状态也就好,创新也多,反之则少甚至没有。
之所以会这样,因为大凡在思想文化领域有创新意念或成就者,大多从小就有强烈的兴趣爱好、好奇心、问题,有很强的个性、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对文化遗产、传统观念、经典权威敢于大胆怀疑、批判、否定、超越,而且能长时期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登堂入室,因而其个人能力、成果也就比较突出。
文学艺术创作成就较大的,个性往往是执著、好冲动,直言不讳、口无遮拦、出口伤人的性情中人。
但这些在学习、研究、创新中有卓著成效的宝贵经验,用之于人际关系、特别是对顶头上司,可能结果会有很大不同,往往被视为沟通能力差、缺乏团队精神、不听话、目无领导、无组织无纪律、狂妄自大。
当遇上那些凭印象、关系、地位、票数的程序,就大多过不了关,许多人对其根本不认识、认识的印象又不好,怎么会投他的票呢?评委中究竟又有几个人认真审阅、仔细比较过申请者的主要学术成果呢?名落孙山后仍不肯、不会也不屑见貌辨色、随声附和、低声下气、曲意奉承甚至到处钻营,事情怎么会出现转机呢?袁隆平杂交水稻,在国际上被称为“之父”,可申报工程院院士居然两次通不过,后因领导亲自过问才解决问题。
可见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不仅是对思想文化创新特点、规律的尊重,也是对当事人在政治、政策上的保护。
有了宽松环境,或者说这方面的情形已有很大改观之外,不等于就没有任何思想障碍了,例如还有学人自身的心态尤其是方法问题。
回顾清代的闭关锁国文字狱、抗战时“华北之大放不下一张书桌”、阶级斗争扩大化时期动辄得咎,现在又如何呢?为什么学术文化界出不了鲁迅、胡适、郭沫若、陈寅恪、钱锺书、周作人、朱自清、郁达夫、林语堂、梁实秋那样水准、数量的学者、散文随笔作家群体呢?当代一些学者文人他们到底在想、在做些什么呢?可以说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实在抵挡不了五光十色、虚饰浮华、花花世界的诱惑,不断攀比、不断提高期望值,得寸进尺、得陇望蜀,越陷越深、无力自拔,由此而带来了妒忌心、不平衡、失落感,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惶惶不可终日,还有多少心思、精力、时间,怎么可能静下心来、专心致志地思考研究专业问题呢?正如卢梭早就感叹的那样,“人若只为了生计而思想时,那就难以产生高尚的思想了!重大创新更需要甘于淡泊、耐得寂寞、长期孕育。
有些人尽管挂着不少看上去档次很高的学术头衔,其实他真正擅长的是奔忙钻营、包装炒作。
为防人看出破绽,无奈只能耍些小手腕装腔作势、招摇过市,不懂装懂、故弄玄虚,用实际上他本人也不甚了了的概念术语,来掩盖自己对本专业重要经典名著、前沿问题的浅薄无知、不学无术。
如此日复千日、年复一年,形成了学术职称著作的稀释泡沫化:编书跑量大干快上、学术水准逐渐滑坡、思想创新浅薄平庸,亦即重量轻质冷创新。
一些洋洋洒洒的大块文章、数十万言的学术专著,初看堂皇的很,但仔细分析大多是低层次的陈旧观点重复论证、琐碎材料不断罗列、操作技巧简单模仿,二道贩子、三道贩子,抄来抄去、大同小异,没有作者个人长期独立观察、提出、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选题、观点、切入、视角、思路、见解、新意、对策,看不出研究对象的本质、特点,发展规律、趋势,更谈不上理论体系了!正文中对本专题最重要的观点、经典表述极少提及,引文注释出处、参考文献也罕见有关的一流、最高水准的经典名著。
诸如此类的所谓学术著作,说句不中听的话,充其量不过是资料汇编而已。
这种状况,出在学生毕业论文或初出茅庐的研究工作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总得有个提高过程,刚开始不能要求太高。
但作者若冠之以教授、博导的头衔,就有点名不副实了。
若还要被吹捧为什么“学贯中西”、“博大精深”的“大师”、“泰斗”,也是如法炮制,那简直是浪得虚名了!编资料、编书。
编,当然也要本事、也有意义,但就总体而论,它的重要性仅在研究的起点、基础,其毕竟是初级或低级阶段。
因为它在学术水准、原创性意义上低于著书立说的著、更低于原创性的创。
研究的本质特征、最高境界或高级阶段是创新,提出为前人他人所从来没有、仅仅为研究者本人所独有的新东西,实现从低级阶段资料积累向高级阶段理论创新的升华。
那种仅以科研成果数量(篇、种、字)、包括所谓“著作等身”,作为衡量学术成果的第一甚至唯一标准的做法,其实质是以数量淡化、取代、冒充质量、水准,以编书淡化、取代、冒充著述、创新,以知识数量的大量堆积作为学术界最高价值取向、政策舆论导向。
应该看到,通常所说的名著巨著,其意义在重大思想文化创新,不一定篇幅巨大、卷帙浩繁。
请看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名著,绝大多数每种就那么一册,有不少是不到十万字的薄薄的小册子。
素负盛名的西方四大政治学名著,四种合起来编在一起,也就那么并不很厚的一册。
现在有种倾向,就是文科、尤其是人文科学,故纸堆里讨生活,编书比原创性研究项目多得多,捧得最高的往往是编什么老古董,编书成癖、成风、成“工程”。
一些耗资巨大的项目居然搞重复建设,还要美其名曰什么“盛世”,不知什么逻辑,有何历史依据!就中国历史看,真正最盛、当时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唐朝,它在文化上的反映主要不在编书而在一大批原创性、划时代的成果,那真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且产生巨人的时代,涌现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柳宗元,大书法家颠张狂素颜真卿,大画家阎立本、“吴带当风”的画圣吴道子等一大批具有强烈个性、特色、独特风格的大师,形成了以唐诗为时代标志、历史顶峰的群星璀璨、光耀千秋的文学艺术诗文书画的全面繁荣!反观清朝兴师动众、工程浩大的编书越编越多,屈膝投降、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也越签越多,明摆着的事实是落后挨打的衰世,怎么能文过饰非为盛世呢?鼓吹盛世编书的人们,难道不了解这为期不远的历史教训吗?这是盛世多创、衰世多编的两个相反的、最典型的中国例证。
国外又如何?以近现代发达国家为例,他们的主要贡献也不在编书而在创新: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的艺术创作;战后哈佛大学在学习研究思想方法论上的贡献,即维纳的学科整合论、布鲁纳的课程结构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论等“三纳三论”理论创新;近500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史上重大创新更多,哥白尼、伽利略、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天体运行论、进化论、量子论、相对论,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电灯、电话、电视、电脑,原子核、太空生物技术等,真可以说是不胜枚举!《共产党宣言》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可见,中国历史上两个最大的典型,外国历史上大量的例证,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都说明所谓“盛世”在文化领域最重要的表现、标志、证明,不在编书工程,而在创造创新。
提出什么“盛世”编书,缺乏历史依据,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不利于我们把主要兴趣、注意力、力量用在原创性的努力上,有误导之嫌!须知,近现代中国科学文化发展变化的总体估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创新不足,当代中国的当务之急是努力创新。
不充分认识、肯定、强调、抓准、抓紧、抓好这一点,一味鼓吹什么编书“盛世”,那是不得要领、分散力量的发展战略错误,方向性错误!心态与方法问题,实质上已成了影响一些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更上一层楼的最大自身障碍。
只有从这种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才能保持自己的良好状态,学以致用、开拓创新,这也是我在步行街上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