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优化作业3.2《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湘教版选修6)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选修6【湘教版】 3.2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同步精选PPT课件

高中地理选修6【湘教版】 3.2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同步精选PPT课件

一、森林资源匮乏,草场退化 1.我国森林覆盖率 16.55% 。
2.全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 0.13公顷 。
3.我国人均林木蓄积量 9.05立方米。
4.我国的森林资源分布也不均匀, 西南、
东南、东北多,

西、北
华少北。
5.我国草原面积 广大 ,仅次于 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二位。 6.由于长期对草场的 粗放式 经营,过度 放牧,重用轻养,
风力、冻融等;人为因素包括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 、 毁林毁草 、开滥矿垦修乱路伐等。
3.水土流失的直接后果是破坏 土地资源 ,使耕地的表土流失,
带走大量营养物质,降低土地 肥力,最终导致土地 生产下力降;
流域源头和上游的植被破坏造成流域的
洪涝灾,害导致下
游湖、河、水库泥沙增多,河床抬高,进而引发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探究: 1.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和产生的主要危害分别是什么? 2.土地荒漠化的形成原因和产生的危害分别是什么?
【例证2】图甲为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区图,图乙为“八五”期间 我国部分省区贫困人口数量图,图甲和图乙的关联性体现如 图丙所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 图乙

给人水们土的流生失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三、土地荒漠化 1.我国是世界上 荒漠化 土地分布最广的国家之一。我国北方农
牧交错区和绿洲边缘区的荒漠化,对当地居民生产生活产生
的危害最为严重。 2. 荒漠化不仅破坏了人们赖以生存的 生态环境,而且直接影响
我国 国民经济 的正常运行。 3.荒漠化是各种 自然 、 人为 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3.教材P47“图3-5 云南省德钦县澜沧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 提示:图示的山区植被稀少,几乎是秃山,而且坡度较大, 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所以该地区水土流失十 分严重。

3.2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3.2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图 9. 假 高 梁 石茅, ( 石茅 ,阿拉伯 高粱) 高粱) 原产地中 海地区, 海地区 ,现分布 与 中 国 16 个 省 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 30多种 市) ,是30多种 家作物的杂草. 家作物的杂草.
图 10. 蔗 扁 蛾 ( 香 10. 蕉 蛾 ) (Opogona sacchari) 原 产 非 1987年随巴西 洲 , 1987 年随巴西 木进入中国广州, 中国广州 木进入 中国 广州 , 现传入中 10余个 现传入 中 国 10 余个 直辖市, 省 , 直辖市 , 威胁 农作物,果树, 农作物 , 果树 , 名 贵花卉等. 贵花卉等.
生物入侵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外来种对人类健康可构成直接威胁.如:普通豚草和 外来种对人类健康可构成直接威胁. 三裂叶豚草所产生的花粉能引起人类花粉过敏症, 三裂叶豚草所产生的花粉能引起人类花粉过敏症,导 致枯草热症. 致枯草热症.
生物入侵对生态的影响
导致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 导致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物遗传资源多 样性的丧失和破坏. 样性的丧失和破坏.特别是外来杂草在入侵地往往导 致植物区系的多样性变得单一,并破坏耕地. 致植物区系的多样性变得单一,并破坏耕地.
16. 美国白鹅(秋幕毛虫, 秋幕蛾) 图 16. 美国白鹅 ( 秋幕毛虫 , 秋幕蛾 ) (Hyphantria 原产北美洲,现分布于中 国辽宁,河北, cunea) 原产北美洲 , 现分布于 中 国辽宁 , 河北 , 山 天津,陕西,等地,危害果树,林木, 东 , 天津 , 陕西 , 等地 , 危害果树 , 林木 , 农作物 及野生植物等200多种植物. 200多种植物 及野生植物等200多种植物.
图 13. 湿地松粉蚧 13. (Oracella acuta) 原产美国, 1988年 原产美国 , 1988 年 随湿地松无性系穗 进入中 广东, 进入 中 国 , 广东 , 广西, 广西 , 福建等地有 报道, 报道 , 严重危害松 林

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优化作业3.3《生态环境保护》(湘教版选修6)

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优化作业3.3《生态环境保护》(湘教版选修6)

第三节生态环境保护一、单项选择题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的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

它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1~4题。

1.生态农业的理论指导是()A.生态学B.可持续发展C.人地伙伴论D.环境决定论2.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目的是()①保护农业生态环境②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和高效③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④保护生物多样性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3.为治理山区的水土流失,对荒山应()A.综合治理与开发B.全面封山育林、育草C.修筑梯田D.烧荒耕种4.山区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压力很大,为此应()①改革耕作技术②调整农作物结构③大力发展畜牧业④加强生态保护的法制宣传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答案:1.A 2.D 3.A 4.C解析:第1题,生态农业的理论指导是生态学;可持续发展是目的;人地伙伴论是人地关系理论;环境决定论是生产力极其落后的时代的人地关系理论。

第2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是建设自然保护区和动物园、植物园、珍稀濒危动植物人工繁育基地和遗传资源种质库等。

第3题,我国人口数量大、增长快,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大,全面封山育林、育草不现实;陡坡修筑梯田成本高,不符合实际;烧荒耕种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第4题,为保护山区的生态环境,应调整农业结构,改进传统的耕作技术,加强对生态保护的宣传。

大力发展畜牧业会加重山区环境负担,不合适。

读某地区土地退化示意图,完成第5~6题。

5.从气候特征的相似性来说,该图可以用来表示我国土地退化的区域是()A.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B.我国华北平原地区C.我国西北内陆地区D.我国的南方低山丘陵区6.为避免进一步土地退化,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大力引水灌溉,发展农业生产B.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严禁砍伐C.大力植树造林,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D.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答案:5.C 6.B解析:第5题,从图中成因来看,该区域风蚀作用较强,说明该地区降水较少,风力作用强,据此判定该区域地处我国西北内陆。

高二地理选修Ⅵ第三单元第二节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课件湘教版

高二地理选修Ⅵ第三单元第二节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课件湘教版

以上材料对于我国在森林匮乏的问题上
有何启示

“发菜、甘草”是我国内蒙古和宁夏草原牧
区的三大“杀手”
发菜与“发财”谐音 ,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 生植物。挖发菜的破坏极大,经调查,产生2两 发菜,需要挖10亩草场,2两发菜的收入为40-50元, 即“40-50元的发菜收入,破坏了10亩草场,导 致草场10年没有效益”。加上人群涌入草原后, 吃住烧占等造成的经济损失,国家每年因挖发菜 造成的环境经济损失近百亿元,而发菜收益仅几 千万元。代价太大,得不偿失。
今后,我们人类应该如何善待草原?
思考: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关键环节是什么?
湘教版选修Ⅵ
3.2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一、森林资源匮乏
世界森林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和针叶林
一、森林资源匮乏


森林覆盖率(%) 2000年
世界 日本 印度尼西亚 巴西 俄罗斯
28.6 %
67.0 % 59.9 % 57.7 % 45.6 %
加拿大 美国
44 % 33 %
中国
16.55 %
一、森林资源匮乏
二、 草场退化
二、草场退化
二、草场退化
三、水土流失
三、水土流失
危害:上游→破坏土地资源,土壤肥力下降。
下游→河、湖泥沙淤积,引发洪涝灾害。
知识构
生态环境问题
森林资源匮乏
现状 (分布) 成因 危害
草场退化 水土流失

日本发明了制造一次性筷子的机器,日本也是 使用这种筷子也最多的国家,但日本却明令禁 止用国内木材生产一次性筷子,而全部从国外, 主要是从我国和印尼进口,并且施行了严格规 定:各酒楼必须将用过的筷子送到指定地点回 收,用于造纸。据统计,仅此一项;就可为日 本节省20%的造纸木材,基本上赚回了进口筷 子的资金。日本森林覆盖率高达67%,而我国 森林覆盖率仅为15.5%,却每年出口日本一次 性筷子200亿双,折合林木40万立方米,而我 国的一次性筷子,用了就扔,根本没有回收制 度。

高中地理生态环境保护第节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湘教版选修

高中地理生态环境保护第节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湘教版选修
【答案】 (1)B (2)D
教材第 47 页活动 【答案】 1.内蒙古、陕西、甘肃、四川。 2.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地表水贫乏,河流稀少。 3.地处黄土高原,黄土广布,土壤质地疏松,直立性强,垂直节理发育, 植被覆盖差,夏季多暴雨。
教材第 48 页活动 【答案】 1.城市工程建设一方面使地表疏松,加剧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 工程建设废弃物等为水土流失提供了物源。城市水土流失对城市生活环境的破 坏表现在:(1)使城市洪峰提前;(2)加剧了水土流失,加剧了城市缺水;(3)使城 市气候的日较差增大。 2.城市水土流失主要是由于工程建设增多使地表疏松,加剧了水土流失, 造成对城市生活环境、生态环境的破坏;而大江大河上游的水土流失主要是由 植被破坏引起的,可能导致下游湖、河、水库泥沙增多,河床抬高,进而引发 洪涝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提示】 上风向地区荒漠化的土地为沙尘暴的发生和形成提供了丰富的 沙源。
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危害及解决措施
运用纲要信号法记忆沙尘暴形成的三个必备条件 “强、沙、不”
(1)冬、春季节强劲的西北风;(2)物理风化作用,使地表存在深厚、疏松的 沙质沉积物;(3)快行冷锋天气。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地区淹没在沙漠中的古代文明遗址有________等。 (2)②地区沙漠化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防止这些地区的沙漠化,我国正在这些沙漠化严重的地区建设巨大的生 态工程是________。
低。
2.我国草场退化
澳大利亚
(1)我国草原面积:广大,仅次于__________。

湘教版高二地理选修6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3.2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习题含解析【精品】

湘教版高二地理选修6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3.2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习题含解析【精品】

第二节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读七省区某种自然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比例图,完成第1~2题。

1.该种植被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为( )A.种植业B.畜牧业C.林业D.渔业2.该植被区最普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酸雨B.水土流失C.土地沙化D.森林破坏解析由图示信息可知,该种植被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图示该种植被分布多的省份多为降水稀少的地区,所以最普遍的生态环境问题为土地沙化。

答案1.B 2.C读四大牧区超载起止时间、持续时间和年平均超载率统计表和四大牧区草原退化趋势图,完成第3~4题。

3.根据图表信息可判断( )①超载持续时间越长的牧区,年平均超载率越大②四大牧区中青海牧区草原退化速度最快③四大牧区草原退化的现象均呈上升趋势④2005年,四川牧区和西藏牧区超载面积基本相当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有关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全球变暖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影响不大②经济贫困是影响草原生态退化的唯一原因③通过划分草原保护区和畜牧区,使草原生态得以保护④建立牧区灾害防御系统,能有效保护草原生态环境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第3题,从四大牧区草原退化趋势图中可以看出,四大牧区草原退化的现象均呈上升趋势,其中青海牧区草原退化速度最快。

第4题,全球变暖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影响很大,经济贫困是影响草原生态退化的重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

答案3.B 4.C读下图,完成第5~6题。

5.图中显示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A.年降水量400毫米左右地区B.亚热带、暖温带地区C.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的地区D.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6.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地区南方少、北方多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平原面积比南方多B.北方不合理的灌溉和春季蒸发量大于降水量C.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D.人类大量开垦湿地解析第5题,由图中信息可得,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主要位于我国的第二级阶梯上。

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二节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学案湘教版选修6

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二节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学案湘教版选修6

第二节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掌握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理解某一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对其他区域的影响。

掌握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一、森林资源匮乏,草场退化1.生态环境问题的概念和表现(1)概念:由于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严重失调,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2)主要表现: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2.森林资源匮乏,草场退化(1)我国森林资源现状①森林覆盖率低。

②人均拥有量少:人均拥有森林蓄积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左右。

③森林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西南、东南、东北多,西北、华北较少。

(2)我国草场资源现状①草原面积广大,仅次于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二位。

②草场严重退化,生产力不断下降原因粗放式经营过度放牧家畜超载乱采滥挖工业污染鼠害虫害等二、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及生物多样性减少1.水土流失(1)我国的水土流失①主要分布区:黄土高原、长江中上游地区。

②水土流失面积:2002年全国现有水土流失总面积达356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37.1%。

③类型:水蚀、风蚀。

(2)形成原因①自然因素:地形、地质、植被、降雨、土壤、风力、冻融等。

②人为因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毁林毁草、滥垦乱伐、开矿修路等。

(3)危害①直接危害:破坏土地资源,使耕地表土流失,降低土壤肥力。

②间接危害:下游湖、河、水库泥沙增多,河床抬高,引发洪涝灾害。

2.土地荒漠化(1)分布: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分布最广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267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8%。

(2)成因①自然因素:气候干旱——其作用的过程缓慢。

②人为因素:过度放牧、滥伐森林等不合理的活动——加速了荒漠化的进程,是主导因素。

(3)危害①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

②形成沙尘暴a.条件:强风、沙源和不稳定的天气。

b.危害:降低大气能见度,影响交通、人们的出行,破坏生态环境。

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3.2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素材湘教版高二选修6

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3.2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素材湘教版高二选修6

第二节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教学建议本节知识主要让学生理解我国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及引发的环境问题。

在讲解本部分知识时,教师应事先准备相应的数据、材料、图片等,上课时展现给学生,用实例对知识点进行分析讲解。

在讲解森林资源和草地资源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时,可以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讲解,对比森林资源与草地资源减少的原因的不同及带来的环境问题的差异,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成因及危害的差异,这样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

参考资料中国草地退化的现状、草地危机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陆地生态系统,我国现有天然草地近4亿公顷,其中可利用面积3.10亿公顷,我国是世界第二草原大国,天然草原占国土面积的41.7%,相当于耕地面积的4倍,森林面积的3.6倍。

草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我国陆地生态安全重要屏障的天然草原,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过度的开发利用使草原资源的退化日益严重,中国草地,特别是北方牧区载畜量长期处于超负荷状况。

全国畜均占有草场已由1949年的6.2公顷减少到目前的1.33多公顷,草地生产力普遍下降30%~50%,牧区退化、沙化草地面积已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42%,并且每年大约以133.33万公顷的速度扩展。

目前我国严重退化草原近1.8亿公顷,并以每年200万公顷的速度继续扩张,20世纪70年代我国草原退化率为15%,80年代中期达到30%以上,目前已上升到57%左右。

天然草原面积每年减少65万~70万公顷,草原质量不断下降,占草原总面积84.4%的西部和北方地区是我国草原退化最严重的地区,退化草原已达总面积的75%以上。

从整体上看,全国草原退化、沙化、盐碱化、石漠化现象十分严重。

草原旱灾、火灾、雪灾等灾害严重,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强。

草原监管体系薄弱,与草原保护建设的客观需要还有较大差距。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3.2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3.2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答案 (1)河套灌区的农田退水绝大部分排入该湖,化肥、农药的 使用使得湖水污染加剧;当地工业与城乡生活废水也都排入该湖。 所在区域气候干旱、降水少,湖水以水渠进入和排出,吞吐量较 小,流动性差,污染物在湖中积累,污染逐渐严重。 (2)①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改变种植结构,采取绿色生产;② 严格执行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标准,控制入湖废水排放量;③ 及时清淤,采用生物措施净化;④执行环保法,加大违法排污处 罚力度;⑤加大环保宣传,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等。(其他合理答 案也可)
②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环境问题 由于
人类活动 导致
自然原因
环境条件(变化)
影响 破坏
大气
人 类 生存 及 其 他 生 发展 物
水源
土地
生物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土地
水源
土地 生物 矿产
资源 分
生态破坏
生物
不合 理使 用、 开采
荒漠化
盐渍化
水土流失 湿地破坏
多样性
栖息地
森林、草 原破坏
(1)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6分) (2)提出治理乌梁素海污染的措施。(6分)
解析 第(1)题,近年来乌梁素海的污染严重,一方面是排入的农田退水, 由于化肥、农药的使用使湖水污染加重,同时当地工业和城乡废水也排入 该湖。另一方面是湖泊本身的自净能力差,由于其所在区域气候干旱,降 水少,湖水以水渠进入和排出,吞吐量较小,流动性差,造成污染物在湖 中积累,污染日趋严重。第(2)题,治理乌梁素海的污染要从“减排、清污、 执法、增意识”等方面来回答,“减排”就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一是减 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改变种植结构,发展绿色农业;二是严格控制入湖 废水的排放量。“清污”就是要及时清淤,采取生物措施净化。“执法” 就是要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加大违法排污处罚力度。 “增意识”就是加强宣传,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高中地理《环境保护》3.2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课件 湘教版选修6

高中地理《环境保护》3.2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课件 湘教版选修6

山西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该地土质 疏松,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再加上 这里植被稀疏,因而水土流失面积较大。
【思考活动】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不 断扩大,新建城市增多,致使水土流失呈现 出新的特征,即水土流失由广大农村逐步向 城市蔓延。 试举例说明城市工程建设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城市水土流失对城市生活环境的破坏表现在 哪些方面?

(3)我国森林资源锐减的的原因:采伐速度 过快、毁林开荒、基本建设、采矿等。 (4)我国草原面积广大,约占国土面积的 40.9%,仅次于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二位。 (5)草场的退化原因:粗放式经营、过度放 牧、重用轻养等

【阅读】我国的森林资源



我国曾经是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四五千年前, 有原始森林600多方平方千米,约相当于今天国土面积的60 %。随着人口的激增,工业革命和现代化的加速,我国森林 遭到严重破坏,除了表现为森林总面积减少之外,还表现在 原始林地锐减,森林总体质量下降等方面。 目前,我国原始林仅存l4万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自然 保护区及人类活动尚未影响到的深山区。然而,这些原始林 目前也在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特别在生物种类及种群数量、 生态结构与功能等方面,均有下降趋势。天然次生林总面积 约9 300万公顷,其中70%以上为中幼龄林。天然次生林虽 然在森林资源中比重大,但疏林地多,这样不仅影响蓄积 量.而且其生态功能亦不高。 我国人工林保存面积将近5 000万公顷,虽居世界首位, 但质量较差,中幼龄林比重大,单位蓄积量低。我国人工林 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30.38%.但蓄积量只占森林总蓄积量 的10.04%。
3.2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一、森林资源匮乏,草场退化(Go) 二、水土流失(Go) 三、土地荒漠化(Go) 四、生物多样性减少(Go)

高中地理 3.2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课时作业 湘教版选修6

高中地理 3.2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课时作业 湘教版选修6

2015-2016学年湘教版选修六:3.2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作业1.读表,完成第1~2题。

国家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中国蒙古每公顷草场养羊头数1.9411.58 1.170.960.61造成上述国家草场载畜量差异的最主要原因为( )。

A.气候条件B.地形条件C.市场条件D.管理水平2.我国草场载畜量较低,在草场资源利用上存在的问题是( )。

①我国对草场利用多,建设少②天然草场单位面积产草量逐渐下降③天然草场的利用不充分④天然草场环境污染严重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影响载畜量的因素。

第1题,从表中可以看出新西兰草场的载畜量远高于其他各国,主要原因为新西兰的草场地处降水丰富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单位面积产草量大且草质优良,其他国家的草场主要位于降水较少的地区,单位面积产草量较低。

第2题,由于我国对草场资源只重利用而忽视建设,导致牧场超载、草场退化严重。

答案:1.A 2.A3.下图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

读图,完成第3~4题。

3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 )。

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D.退耕还林还草,发展舍饲养殖4.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第3题,通过对图的分析可知,东部农耕区向农牧交错带提供农副产品,而农牧交错带向东部农耕区提供畜牧业加工产品,由此说明农牧交错带不可能以增加耕地面积、发展种植业为方向。

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合大规模发展商品粮生产。

从图中看,农牧交错带向西部草原牧区提供饲草料,说明该地适合草类植被生长,可建为草场,发展畜牧业。

第4题,通过对图中箭头所示内容的分析可知农牧交错带向东部农耕区提供畜产品,故其应是东部农耕区的畜产品供应基地,西部草原牧区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较为恶劣,故处于中间的农牧交错带具备东部农耕区生态屏障的功能,故①项正确。

湘教版高中地理 第三章-第二节-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共63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  第三章-第二节-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共63张PPT)

水土流失直接的后果是破坏土地资源,使耕地的表土流失,带 走大量营养物质,降低土壤肥力,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
长远来看,流域源头和上游的 植被破坏造成流域的水土流失,可 能导致下游湖、河、水库泥沙增多, 河床抬高,进而引发洪涝灾害,给 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云南省德钦县澜沧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大于1000万公顷的省级行 政区有哪些?
新疆面积较大,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小,主要 原因是什么?
山西面积较小,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大,主要 原因是什么?
水土流失现状:水土流失严重,主要分布在黄 土高原、长江中上游地区。 自然原因:地形、地质、植被等
风力、重力、水力作用 人为原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毁林毁草、 滥恳乱伐、开矿修路
科研价值:
2006年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调查结果 显示,全国森林覆盖率为18.21%,相 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52%;
人均森林面积0.13公顷, 相当于世界人均面积的20%; 我国人均森林蓄积量为9.47 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 的14.58%。
我国的森林资源分布严重不均,西南、东北和东南多,而西北、华北较少。
1.水土流失 河流含沙量增加 洪水泛滥
2.气候恶化 全球变暖
海平面上升
3.生态破坏 物种灭绝
4.导致木材、林副产品短缺;草场退化引起土地荒漠 化
水土流失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 重的国家之一,以黄土高原、长 江中上游地区表现得最为突出。
据2002年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全国现有水土流失总面积 达356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37.1%,其中水蚀面积165万平方千米, 占国土总面积的17.2%;风蚀面积191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19.9%。

湖南教育出版社高中地理选修:环境保护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精品

湖南教育出版社高中地理选修:环境保护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精品

第二节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水土流失【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明确区域的范围,了解区域水土流失的危害,培养学生树立整体性分析思维。

2. 通过材料分析理解自然和人为因素对某区域水土流失的影响,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讨论、自学、读图等,培养学生自主性、探究性、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4.加强国情教育;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和环境观,从而培养因地制宜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

【教学重点】1.水土流失的成因2.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导入新课】问题导入:同学们有没有去过黄土高原呢,你们看到了什么景象呢多媒体展示:播放黄土高原视频。

问题:这个视频反映了黄土高原地区什么样的景观特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景观陕北的地形对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应该如何进行治理【讲授新课】一、水土流失概念及现状1、水土流失的概念: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力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和水的损失。

2、水土流失的现状:•我国水土流失的现状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中国水土流失地区主要分布在耕垦历史较久的山区和丘陵地带。

•黄土高原是中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材料一、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50~160万k㎡,每年流失土壤50多亿吨,占世界流失总量(600亿吨)的1/12,相当于毁坏耕地100万亩,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80%~90%。

结论: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我国水土流失的分布: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华南的低山丘陵、北方的土石山。

材料二、黄土高原面积30多平方千米,其水土流失面积有27万平方千米,其中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达11万平方千米。

黄河水“一碗水,半碗沙”结论:黄土高原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3、黄土高原的概况:[多媒体展示] 读“黄土高原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上标出太行山、秦岭、乌鞘岭、长城的位置,从而确定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3.2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学案设计(无答案)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3.2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学案设计(无答案)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学习目标】1.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概念及表现。

2.举例说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如草场退化、水土流失等)及其产生的原因。

【学习重难点】举例说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如草场退化、水土流失等)及其产生的原因。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生态环境问题概述1.概念:指由于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调,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2.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等。

(二)森林资源匮乏,草场退化1.我国森林资源匮乏(1)现状量:、人均森林面积和人均蓄积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分布不均:、东南、东北多,西北、较少。

2.我国草场退化(1)我国草原面积:广大,仅次于。

(2)利用方式:式经营、过度放牧、重用轻养。

(3)问题:草场退化严重、不断下降。

3.植被破坏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思维活动1.我国森林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2.植被破坏会造成哪些主要生态问题?(三)水土流失1.我国水土流失的现状:以和长江中上游地区表现最为突出。

2.形式:水蚀和。

3.概念:在因素的影响下,受水力、风力、重力等外力作用,土壤发生移动和破坏的现象。

4.原因(1)自然因素:地形、地质、、降雨、土壤、风力、冻融等。

(2)人为因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毁林毁草、滥垦乱伐、。

5.后果(1)直接危害:破坏土地资源,表土流失,降低,土地生产力下降。

(2)间接危害:淤塞江河湖泊,,引发洪涝灾害。

思维活动3.城市工程建设对水土流失有哪些影响?城市水土流失对城市生活环境的破坏表现在哪些方面?4.新疆地区会发生水土流失吗?二、探究活动探究点一森林资源匮乏,草场退化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人地关系角度分析,图中反映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我国现有的天然林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面积天然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选修6课后作业3.3《生态环境保护》(湘教版)

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选修6课后作业3.3《生态环境保护》(湘教版)

第三节生态环境保护读某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和该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完成第1~2题。

1.该河流域的治理中,对R和T之间河段的主要治理措施是()A.东侧植树种草,西侧修建梯田B.两侧都修建梯田C.东侧修建梯田,西侧植树种草D.两侧都植树种草2.为了更合理地开发当地的农业资源,应该采取的正确措施是()A.退耕还林还草,防止土地沙漠化B.实施开荒造田,建成商品粮基地C.大力治理低湿洼地和盐碱地,发展生态农业D.综合开发农业资源,发展立体农业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可以看出,河流的东侧等高线分布稀疏,说明该处坡度较小,可以修建梯田;河流西侧等高线分布密集,说明该处坡度较大,需要通过植树种草来护坡。

第2题,该地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生物资源种类多样,应结合丘陵的特征和当地的农业资源来发展立体农业。

答案:1.C 2.D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图甲)和能源消费结构图(图乙),完成第3~4题。

3.从材料中推断,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A.大气污染B.水土流失C.土地荒漠化D.水污染4.解决本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①开发小水电②封山育林禁止采伐③用矿物燃料完全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第3题,由图甲可知,该地区的平地所占面积较少,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从图乙可知,该地居民能源消费以薪柴为主,因此砍伐树木较多;结合两图信息可推断该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

第4题,解决水土流失问题需要恢复已破坏的植被,当地植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是能源消费结构以薪柴为主,因此合理开发利用当地能源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可减少对树木的砍伐,是解决当地水土流失的主要途径之一。

②③不具有可行性,可排除。

答案:3.B 4.C读我国西部各省区土地及草地退化状况比较图,完成第5~6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甘肃沙漠化占土地总面积比例最大B.内蒙古水土流失的面积与宁夏相差较大C.西北各省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主要是干旱D.云南、贵州两省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放牧6.保护和恢复西部的生态环境,可采取的措施有()①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②提高沿途城镇的天然气使用率,减少对林草的开发③生态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④从根本上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以保护生态环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第5题,由图可以看出,新疆地区土地沙漠化占土地总面积比例最大;内蒙古和宁夏水土流失占土地总面积比例大致相同;西北地区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形成大面积荒漠;云南、贵州两省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破坏植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一、单项选择题
2014年5月27日,中国经济网成都讯, “出来了,出来了!”守候一旁的工作人员惊喜万分。

5月26日4时51分,大熊猫“帼帼”在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诞下2014全球首只大熊猫宝宝。

据此完成第1~2题。

1.大熊猫主要栖息在()
A.温带季风气候区
B.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C.热带雨林气候区
D.热带季风气候区
2.大熊猫面临的主要危险是()
A.天敌的捕杀
B.食物的缺乏
C.栖息地环境的破坏
D.人类的猎杀
答案:1.B 2.C
解析:大熊猫在我国主要生活在四川盆地,该地仅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大熊猫已经受到国家的保护,但环境破坏导致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缩小。

3.读漫画“启事”,该漫画涉及的环境问题包括()
①水土流失②森林破坏③土地荒漠化④生物多样性减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由漫画可知森林遭到砍伐,老虎的栖息地遭到破坏,生存受到威胁。

读下图,完成第4~6题。

4.该图揭示森林具有的作用是()
A.净化空气
B.防风固沙
C.保持水土
D.保护农田
5.若图中地区位于我国台湾岛,下列叙述较为符合图中河流特征的是()
A.源远流长
B.冬季流量大,夏季流量小
C.水能资源丰富
D.冬季结冰期长
6.若图中森林被破坏,下列叙述较为符合河流特征变化的是()
①雨季时河流径流量增加②河道淤浅③水患加剧④结冰期延长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4.C 5.C 6.C
解析:第4题,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区域的森林主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第5题,台湾岛以山地丘陵为主,落差大,再加上降水丰富,因而水能资源丰富。

第6题,用排除法。

结冰期与气温有关而与森林覆盖率没有任何关系。

下面图甲是某地一场夏季暴雨后森林砍伐流域的某河流量过程线与控制流域的流量过程线图,图乙是丹麦某森林试验站在森林砍伐前后的地下水位的季节变化图。

读图,完成第7~8题。

7.在图甲中森林砍伐的流域,其洪峰来得早和水位高的原因是()
A.地表水下渗多,调节河流的能力变差
B.涵养水源的能力变差,下渗少,地表径流速度快且流量增大
C.主要是含沙量大导致洪峰来得早和水位高
D.主要是该地区河网稀少
8.在图乙中,森林砍伐前夏季地下水位低的原因是()
A.该地夏季降水少
B.过度灌溉
C.大量调水
D.植物生长中根系大量吸收水分
答案:7.B8.D
解析:第7题,森林被砍伐后,森林涵养水源的能力变差,地表水下渗少,地表径流速度快且汇集量大,故其洪峰来得早,水位高。

第8题,夏季是植物迅速生长的季节,森林砍伐前,该地域大量地下水被植物生长中的根系所吸收,所以夏季地下水位低。

9.图示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可能是()
A.毁林开荒,森林大量减少
B.草场退化
C.流水侵蚀,水土流失严重
D.生物多样性骤减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为主,不合理的放牧极有可能造成草场的退化。

土地退化是指土地受到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或人为、自然综合因素的干扰、破坏而改变土地原有的内部结构、理化性状,土地环境日趋恶劣,逐步减少或失去该土地原先所具有的综合生产潜力的演替过程。

据统计我国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土地占到国土面积的65.52%,土地退化现象非常严重。

据此完成第10~11题。

10.我国土地退化最严重的区域是()
A.黄土高原地区
B.西北内陆地区
C.华北平原地区
D.南方低山丘陵区
11.为避免该区域土地的进一步退化,下列做法合理有效的是()
A.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C.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严禁乱砍滥伐
D.广泛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答案:10.B11.C
解析:第10题,西北内陆地区的土地退化占有很大的比例,我国土地退化最严重的区域应该为西北地区。

第11题,要体现因地制宜的原则,就是要保护该地区的植被,严禁乱砍滥伐。

12.根据沙尘暴产生的条件,分析北京会遭到沙尘暴袭击的原因()
①北京位于华北地区,离冬季风的源地比较近②冬春季节西北季风风力强劲③北京的西部和北部地区是我国的黄土高原和内蒙古地区,这些地区地表有大量的松散沉积物④北京植被覆盖率低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北京位于华北地区,离冬季风的源地比较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北京的西部和北部地区是我国的黄土高原和内蒙古地区,这些地区地表有大量的松散沉积物,冬春季节,在强劲的西北风吹拂下,这些松散沉积物就形成了沙尘暴的物质来源,而北京位于西北风的下风向。

因而,冬春季节北京会遭到沙尘暴的袭击。

目前,北京森林总价值已达2 000亿元,森林的环境价值是食物价值的十几倍,涵养水源的价值达1 000亿。

山区通过爆破造林已形成第一道防线,五环路沿线也已全部变为绿色。

据此完成第
13~14题。

13.五环路沿线的绿化带主要的环境作用是()
A.减少交通环境污染和美化环境
B.减少城市的噪声和光污染
C.减少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
D.减轻光化学烟雾的污染
14.对远郊山区进行绿化,最主要的作用是()
①涵养水源②增加林木果品产量③开发旅游资源④增加农业收入⑤防风固沙⑥增加木材蓄积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⑥
D.①⑤
答案:13.A14.D
解析:第13题,绿地在城市道路两旁可起到减少交通环境污染、美化环境和提高驾驶员情绪的作用。

第14题,对远郊山区进行绿化,主要是为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减少沙尘暴的影响。

二、非选择题
15.长江上游地区地形复杂,自然资源较丰富,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800~1 600毫米之间。

根据所学知识和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见图甲。

甲长江上游流域概况示意图
材料二:见图乙。

乙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构成
材料三:见图丙。

丙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与地形坡度的关系
(1)长江上游流域的优势自然资源有。

(2)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是;在地形坡度5°~25°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

(3)长江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等。

(4)分析影响该区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

(5)提出该区域水土流失的治理对策。

答案:(1)水资源、水力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2)旱地增大(3)土壤肥力下降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4)自然因素:①降水强度大;②地形坡度较陡;③土质条件疏松;④植被覆盖率低。

(5)治理对策:①(封山育林)保护植被;②退耕还林、还草(增加地表植被覆盖);③建设水土保持工程;④实施生态移民;⑤调整产业结构。

16.读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反映我国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2)比较甲、乙两地区森林主要生态功能的差异。

(3)丙、丁两地区生态问题相同,其中危害较为严重的是,试分析理由。

(4)乙地区特有的生态环境问题是,该地区这一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土壤侵蚀(2)甲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乙地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3)丙地势起伏大,土层薄;河流下游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土地生产能力高。

(4)生物多样性锐减地处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地质条件复杂,人们生活贫困,过度开垦、过度采伐导致土壤侵蚀,森林破坏严重,致使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锐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