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橘子》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分橘子》教学设计

《分橘子》教学设计

1.2分橘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描述:结合“分橘子”情境,进一步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会判断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并会用除法竖式正确地进行计算。

2.学习内容分析:在上节课的基础之上继续学习除法计算,不同之处是被除数首位不是除数的整数倍。

教科书创设了“悟空、八戒、沙僧三人分橘子”的故事情境,提出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在具体情境中探索48÷3的直观运算与口算的方法;第二个问题是探索48÷3的竖式笔算的方法,经历分步求商(先求商的十位数字,再求商的个位数字)的过程;第三个问题是能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理解从商的高位算起的道理。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除法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发展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用竖式正确计算。

2.难点:理解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效果评价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1)放鞭炮。

(2)用竖式计算。

2.导入新课师: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有一天,他们化缘回来了一些橘子,八戒准备3人平均分,可是怎么分呢?这可难坏了他们,同学们,你能帮帮他们分分橘子吗?学生:能。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分橘子中的数学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打基础。

通过交流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

知识。

板书课题:分橘子探究新知任务一:用小棒代替橘子分一分课件出示:师:仔细观察上图,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学生:一共有48个橘子,他们3个人要平均分。

师:根据知道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学生独自思考,然后回答:每人能分到几个?师:要求每人能分到几个,你能列出算式吗?学生:算式是48÷3。

师:为什么用除法?学生:本题实际是把48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分橘子(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分橘子(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分橘子(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橘子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内容1.除法的意义:将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有多少个。

2.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利用乘法口诀求商和余数。

3.有余数的除法:在除法运算中,被除数不能被除数整除时,产生的剩余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教学难点: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运用乘法口诀求商和余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橘子模型、PPT课件、教学视频。

2.学具:橘子、计算器、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PPT展示一幅橘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橘子要怎么分吗?”2.新课:讲解除法的意义,通过分橘子的活动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概念。

3.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分橘子的活动,亲身体验除法的计算过程。

4.讲解:通过PPT课件和教学视频,详细讲解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

5.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分橘子2.内容:(1)除法的意义:将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有多少个。

(2)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利用乘法口诀求商和余数。

(3)有余数的除法:在除法运算中,被除数不能被除数整除时,产生的剩余数。

七、作业设计1.必做题: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选做题: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进行分橘子的活动,将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下次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分橘子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除法的计算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乘法口诀求商和余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班科学教案分橘子

小班科学教案分橘子

小班科学教案分橘子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观察、探索和思考的能力;2. 提高幼儿的分类与归纳能力;3. 培养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1. 橘子2. 剪刀3. 小盘子4. 桌布5. 彩纸6. 图片或绘本等辅助材料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橘子1. 教师展示一个橘子并问:“大家看到这是什么水果?”2. 引导幼儿回答:“橘子!”3. 教师继续引导幼儿观察橘子的特点,如颜色、形状、表面等。

步骤二:分类讨论1. 教师将桌布铺在桌子上,将橘子放在桌上。

2. 教师提问:“除了橘子,还有什么其他的水果?”并鼓励幼儿踊跃回答。

3. 教师鼓励幼儿将他们提到的水果都说出来,然后与他们一起进行分类讨论。

4. 教师可以用手指或图片指向不同种类的水果,让幼儿逐个说出水果的名称。

5. 教师引导幼儿将水果分成不同的类别,比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步骤三:分类实践1. 教师给每个幼儿发放小盘子和剪刀。

2. 教师提醒幼儿在小盘子中放置他们自己选择的水果。

3. 教师示范将橙子切成片,并将橙片放入自己的小盘子中。

4. 教师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将橘子切成不同的形状,然后放入自己的小盘子中。

5. 教师可以给幼儿提供彩纸和其他装饰材料,让幼儿将小盘子装饰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步骤四:反思讨论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整个活动的过程。

2. 教师提问:“你们喜欢这个活动吗?为什么?”并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3. 教师鼓励幼儿总结他们学到了什么,并与他们展开讨论。

教学延伸:1. 扩大范围: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将其他水果也用相同的方法进行分类和比较,扩大幼儿的视野和认知。

2. 自然科学: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探索橘子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橘子的生长环境、生长周期等。

3. 艺术创作: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纸板、彩纸等材料制作橘子的手工作品,培养幼儿的艺术创造力。

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案,幼儿有机会观察和比较不同的水果,并学会将它们进行分类。

幼儿通过实践操作,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并且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他们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小学数学教案分橘子

小学数学教案分橘子

小学数学教案分橘子
教学内容:分橘子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分橘子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分橘子的基本原理。

教学难点: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
1. 足够数量的橘子
2. 刀具
3. 数学练习册
教学步骤:
1. 入门引导:用橘子进行教学引导,让学生看到橘子并简单介绍分橘子的概念。

2. 团队合作:分班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定数量的橘子,让学生合作一起分橘子。

3. 计算练习:让学生用数学练习册上的题目练习分橘子的计算。

4. 汇报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分橘子体会和结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分享精神。

5. 小结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分橘子活动,并让学生自主总结学习收获。

教学延伸:
1. 在日常生活中,让学生继续运用分橘子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引导学生体验不同分橘子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分橘子的活动,帮助学生培养了团队合作和计算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动手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的实际例子和练习来巩固学生的分橘子概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三年级《分橘子》教学设计

三年级《分橘子》教学设计

三年级《分橘子》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分橘子》教学设计(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分橘子》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12个生字,认识火字旁,读准多音字“少”;读写“惹人爱”等四个词语。

2、会写“谁什么时候,在哪里读书”的句子,会抄写句子,会说树上的橘子怎么“惹人爱”。

3、懂得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要,愿意跟同学分享快乐。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读写“惹人爱”等4个词语。

2、知道朱老师为什么说刘少奇是个好孩子。

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齐读课题,学习生字“分”。

2、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学课文,要求:(1)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提出不懂地词语。

(2)带着刚才同学提出的问题,边读边想;(3)教师巡回指导,了解读的情况,解答个别学生的提问。

2、检查自学。

(1)课文讲了谁分橘子?分给谁?(2)简介刘少奇的生平(刘少奇爷爷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他和毛主席一起为建设新中国,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受到发全国人民的尊敬,这篇课文是讲他小时候的故事,他从小就是个好孩子。

)(3)教师出示卡片,读读词语,说说带点词语的意思。

读书枝头灯笼惹人爱(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达到读正确,读通顺,读熟课文。

3、读熟课文,再质疑。

学生再读课文,围绕课文提出难以理解的问题(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能当场解决的,让学生自学解决,跟理解课文内容有关的,细读课文时解决。

)三、写字指导。

1、借助生字卡片,巩固读音。

2、学生细看田字格中的生字,自己提出书写有困难的字。

3、教师重点指导“读、灯、惹”其余生字,指导学生自己看田字格,照样子学写。

(完成课堂作业第1题)第二课时一、复习。

1、卡片抽读生字词,并用“灯、屋”口头扩词。

2、学生做课后练习2。

小班数学教案分橘子

小班数学教案分橘子

小班数学教案分橘子【引言】在小班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寻找有趣且适合学生年龄的教学资源和方法。

本文将为小班数学教学提供一种充满乐趣的教案设计——分橘子。

通过这一教案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

【教案内容】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动手能力教学对象:小班学生(年龄段:3-6岁)所需材料:橘子、刀、平板、纸、彩色笔【教学步骤】一、导入阶段(15分钟)1. 让学生坐在一起,展示一个整个的橘子。

2. 引导学生讨论有关橘子的问题,例如:橘子的形状、颜色、口感等等。

二、橘子游戏(20分钟)1. 将橘子切成几块,每一块都尽量一样大。

2. 将切割好的橘子块放在平板上,让学生观察。

3. 让学生分别拿取一块橘子,思考如何将这块橘子分成两半,让每个人都能获得相同大小的橘子。

4. 学生尝试将橘子粘在纸上,并用彩色笔标记每个人的一半。

三、教学过程(3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刚才的游戏,询问他们是如何将橘子分成两半的。

2. 给每个学生发放一张纸和一支彩色笔,并让他们画出刚才的橘子分割图。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看看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可以将橘子分成两半。

4. 让学生交流并展示自己的划分图形,了解不同的思考方式和方法。

四、问题拓展(20分钟)1. 提出问题:如果有三个人,每个人都想得到相等大小的橘子,应该如何分橘子?2. 激发学生思考,并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方法。

3. 学生讨论并展示自己的划分图形,引导他们找到最合理的解决方案。

五、结课(1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结学到的知识。

2. 鼓励学生描述他们分橘子的思考过程,分享彼此的想法。

3.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与鼓励,给予奖励。

【教学要点】1.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学生通过观察和分割橘子来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通过讨论和分析不同的分橘子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年级数学下册分橘子的教学设计3篇

三年级数学下册分橘子的教学设计3篇

三年级数学下册分橘子的教学设计3篇篇一: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分橘子》教学设计1.结合“分橘子”情景,进一步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会判断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并会用除法竖式正确地计算。

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除法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发展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判断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并会用除法竖式正确地计算会判断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并会用除法竖式正确地计算。

熟练解决实际问题。

谈话法、练习法、讨论法课件1课时会判断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

一、复习引入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48÷2= 89÷2= 69÷3=55÷5=67÷6= 84÷2= 85÷4=96÷3=二、导学新课1.观察情境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4篮零8个,也就是有48个,平均分给三个人。

提出数学问题:48平均分给三个人,每个人各分得多少个?2.列式:48÷3=X| k | B| 1 . c| O |m分一分,算一算:用4捆小棒代表4篮橘子,独立尝试分一分。

全班交流,说一说:先分那部分,再分哪部分?“4捆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1捆,还剩下1捆怎么办?”从干才的分的过程中可以看出,3人先分30个,每人分到10个;再分余下的18个,每人分到6个,每人共分到16个。

你能用竖式表示刚才分的过程吗?引导学生观察发现48÷2和48除以3的不同之处。

每人共分到16个30÷3=10,表示3人先分掉30个48-30=18,表示分掉30个,还剩下18个18÷3=6,表示3人再分剩下的18个,每人分到6个,在个位上商6.与48÷2的不同之处:被除数的首位不是除数的整数倍。

问题:竖式中第一步的“3”表示多少,为什么“30”的“0”可以省略不写? 3写在十位上,表示30。

《分橘子》(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分橘子》(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分橘子》(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能够用分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分配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橘子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二、教学内容1.分数的概念:分数是一个表示整体被等分后其中一部分的数。

2.分数的读写: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分子,表示取了多少份;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分母,表示整体被等分成了多少份。

3.分数的应用:用分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分配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能够用分数表示简单的分配问题。

2.教学难点:理解分数表示的是整体被等分后其中一部分的数,分数的大小取决于分子和分母的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橘子模型、课件、黑板、粉笔。

2.学具:橘子、小刀、盘子。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创设情境,引出分数的概念。

2.新课:讲解分数的意义、读写方法以及应用。

3.实践:分橘子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4.巩固: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作业布置:布置与分数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分享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1.板书《分橘子》2.板书内容:(1)分数的概念:表示整体被等分后其中一部分的数。

(2)分数的读写:分子表示取了多少份,分母表示整体被等分成了多少份。

(3)分数的应用:用分数表示简单的分配问题。

七、作业设计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分数的概念和读写方法。

2.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分享学习成果,用分数表示家庭生活中的分配问题。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分橘子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分数的意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概括,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同时,要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观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三年级数学下册《分橘子》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分橘子》教案、教学设计
-利用实物操作:准备一些橘子,让学生亲自参与分橘子的活动,通过直观体验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2.教学过程的展开: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定数量的橘子,要求他们用分数表示每份橘子的数量,并讨论如何进行分配。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思考过程,讨论分数加减运算的方法,促进知识的内化。
三年级数学下册《分橘子》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理解分数表示的是整体中的一部分,能够识别分子和分母,并能够读写简单分数。
2.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例如在分配物品时,能够用分数表示每个人分到的部分。
3.通过分橘子的活动,让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加减运算,并能用实际物品进行验证,加强对分数计算的理解。
2.培养学生对待数学学科的积极态度,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3.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治学的态度,教育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遵循客观规律,不臆断、不马虎。
4.通过分橘子的活动,教育学生珍惜资源、公平分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整数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运算。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分数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分数的深层含义和运算规则尚需进一步巩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物品分配有一定经验,能够结合实际情境理解分数的实用性。《分橘子》这一章节恰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关,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三年级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阶段,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强,但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需要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活动设计,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专注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在合作与探究中深化对分数知识的理解。

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单元分橘子(教案)

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单元分橘子(教案)

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单元分橘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橘子的基本知识和特点;2.掌握分橘子的方法,提高精细的手眼协调能力;3.培养小学生合作学习及分享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1.数学教材;2.橘子;3.水果刀、盘子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们展示一个橘子,并让学生们自己品尝橘子,激发起学生们的兴趣,然后请学生们描述一下橘子的外形和味道,并把学生给出的词汇写在黑板上。

2.讲解橘子的基本知识(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向学生们介绍一些橘子的基本知识,如:1.橘子属于柑橘类水果;2.橘子形状圆形或近圆形,表面有一个果核,果肉浅黄色或橙黄色,果汁清甜可口;3.橘子是一种很受欢迎的水果,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

3.讲解分橘子的方法(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们演示如何分橘子,并讲解分橘子的方法:1.把橘子切成两个半球形的部分;2.用手掰开橘子的每个片段,然后把每个片段上的白色筋膜剥掉;3.把每个片段放入盘子中。

同时,老师也要提醒学生们注意安全,使用水果刀时要小心。

4.小组分橘子(3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个橘子,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分橘子,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并贡献自己的力量。

5.总结(10分钟)1.让学生们互相交流分橘子的感受;2.引导学生发现分橘子的规律,比如每个橘子的片段数目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四、课后作业请学生们回家,找到自己喜欢的水果,用类似的方法分开,并画出整个分的过程,写出对比学习感受。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分组进行的方式,让学生们逐步掌握了分橘子的方法,增强了合作学习的体验。

但需要注意的是,小学生在使用水果刀的时候需要特别小心,教师要时刻关注他们的安全。

第一单元《分橘子》(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分橘子》(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分橘子》(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理解“分“的含义,能够用简便方法将物品分成若干份。

2.能够用图片、模型、数字等多种表达方式表示分法。

3.能够解决简单的分组问题,能够用“人头”、“盘子”等形象化方法解决分组问题。

4.能够较好地进行口算运算。

2. 过程与方法1.能够正确理解“分”的概念,了解物品分成若干份的意义和目的,培养学生正确的分析、观察能力。

2.学会将分法通过图片、模型等方式表达出来,让学生能够从多种表达方式中选择其中较为合适的方式。

3.学会解决简单的分组问题,选用形象化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思维的创新性。

4.加大口算难度,通过线下口算,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较好地完成加减运算和分组计算。

3. 情感态度1.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珍惜食物的意识,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尊重食物资源。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让学生学会在合作中不断进步。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初步理解“分”的概念。

2.掌握图形化表达方法,让学生在多种方式中选择最为合适的表达方式。

3.加强口算计算难度,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数量相对较多的运算。

4.加强分组问题的解决,让学生能够从多种角度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

2. 教学难点1.将对分的概念的初步理解转化为实际操作。

2.让学生掌握图形化表达方法。

3.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口算计算。

三、教学设计1. 教学方法1.教师引导教学方法:由教师对问题进行引导,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境教学法:在生动活泼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不断地感受到学科的魅力。

3.PBL教学法: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并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2.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橘子的分法1.活动目标:了解“分”的概念、初步掌握分法2.活动内容:展示橘子,让学生组成小组,讨论橘子的分法,推理出多种橘子的分法。

3.活动方式:石英西瓜,竞赛互动,团体合作等。

分橘子-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分橘子-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分橘子-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背景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中的一课,题目为“分橘子”。

学生已经学习过分数的基本概念,并且已经学会了如何比较分数的大小。

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了解如何将橘子分掉,掌握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概念,并用分数描述分出多少橘子。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能准确描述分出多少橘子。

2.学生能够使用分数形式表示分出橘子的数量。

3.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分子与分母表示的含义。

教学重点1.使用分数形式表示分出橘子的数量。

2.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含义。

教学难点1.理解分数的分子与分母表示的含义。

2.将分子和分母联系起来。

教学过程Step One:引入新知老师拿出一篮子橘子,告诉学生今天的任务是需要将这一篮子橘子分成若干份。

老师说:“假设有5个人一起分享这一篮子橘子,我们该如何把它们分开呢?”学生开始讨论,一些学生提出应该把一篮子橘子平均分成5份,另一些学生提出可以将每个人得到的橘子个数写成分数的形式。

Step Two:学生练习老师告诉学生,现在有一篮子橘子,需要将它们分给三个人。

请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1.每个人能分到橘子的个数是多少?2.如何用分数的形式表示每个人所分到的橘子的个数?3.分出多少橘子?Step Three:展示结果学生开始回答问题。

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表格,帮助学生将结果展示出来。

学生认真观察,理解分子和分母的含义。

Step Four:总结及进一步提问老师当堂巩固学生对分数分子和分母的理解。

最后,老师问:“你认为如果将这篮子橘子分给4个人,结果会怎样?”课堂作业练习题:请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总结本节课通过实物图示和交互式讨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含义,并且掌握了如何使用分数形式表示分出多少橘子。

二年级数学下册《分橘子》优秀教学设计三篇

二年级数学下册《分橘子》优秀教学设计三篇

二年级数学下册《分橘子》优秀教学设计三篇《分橘子》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4册的内容,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经历分橘子的实际操作过程,初步了解余数的含义,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得密切联系。

2、结合实际操作,经历用竖式表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并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二年级数学下册《分橘子》优秀教学设计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二年级数学下册《分橘子》优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分橘子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掌握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使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体会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3.在操作、探索、发现中,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掌握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一、创境激疑1.用竖式计算。

56÷7 42÷6 32÷8 35÷5 81÷9 21÷3 16÷2 63÷92.谈话导入课题,并板书课题。

分橘子有余数的除法二、互动解疑平均分后有时会出现余数。

1.课件显示14个橘子画面。

2.组织小组讨论:有14个橘子,如果每盘放4个,可以放几盘?请每个同学用代表橘子的圆片实际分一分,在小组内讨论怎样列出算式,用竖式怎样表示。

3.全班进行交流。

指名回答:投影显示学生的圆片图,引导学生探究竖式各数表示的意思及单位名称的写法,并进一步认识余数。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4÷4=3盘……2个答:可以放3盘,还剩2个。

4引导学生认识竖式中:“14”表示把14个橘子拿去分,“4”表示每盘放4个,“3”表示放了3盘强调单位“盘”,“12”表示3盘共12个4×3=12。

“2”表示放了3盘后还剩下2个。

强调单位:“个”5说明“2”是这个竖式的余数,这2个不能再继续往下分了,不然每盘就放得不一样多了。

6体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分橘子》教学设计

《分橘子》教学设计

教学案例:《分橘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分橘子”情景,进一步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会判断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并会用除法竖式正确地计算。

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除法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发展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判断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并会用除法竖式正确地计算。

教学难点:会判断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并会用除法竖式正确地计算和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一、交代课题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除法的有关知识,主要内容就是被除数首位不能整除一位数的除法,课题是《分橘子》。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准备练习1.背诵6-9的乘法口诀。

2.口算。

18÷3= 28÷7= 81÷3=三、导学新课1.组织看图。

师:下面请仔细观察情境图,看看你能从中发现哪些数学信息?生:略。

2.组织提问。

师:根据这个情境,看看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略。

3.导析解答。

列式如:48÷3=4.导学方法。

(1)分一分,算一算:用4捆小棒代表4篮橘子,独立尝试分一分。

全班交流,说一说:先分哪部分,再分哪部分?“4捆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1捆,还剩下1捆怎么办?”从刚才的分的过程中可以看出,3人先分30个,每人分到10个;再分余下的18个,每人分到6个,每人共分到16个。

(2)利用数字组合进行计算。

如:48=30+18 30÷3=10 18÷3=6 10+6=1630÷3=10,表示3人先分掉30个,48-30=18,表示分掉30个,还剩下18个。

18÷3=6,表示3人再分剩下的18个,每人分到6个。

……(3)利用竖式法进行计算。

(4)竖式方法小结。

先用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一位数,所得的商写在十位上,然后把余下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以一位数,所得的商写在个位上。

四、随堂练习1.小试身手(一):用竖式计算3……451382642.小试身手(二):解决问题⑴ 64棵树苗平均分给4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到多少棵?分一分,算一算。

分橘子 (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分橘子 (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分橘子(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和掌握分橘子的基本方法。

2.意识到分橘子时需要注重精细,方法不唯一,有多种实际操作。

二、教学重难点1.难点:学生对于分橘子的概念和原则理解不深刻,容易发生错误。

2.重点:学生需要注重精细思考,操作时要认真仔细。

三、教学内容及流程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启发学生运用简便方法计算分橘子的数量,让学生要经过实际操作后初步了解分橘子的基本方法,从而逐渐提高其运算速度和思维敏捷度。

教学流程1.介绍橘子的大小不一,每一个都有其特定重量的特点。

2.要求学生先举例说明一下分橘子的方法和原则,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分橘子中进行的具体思维操作。

3.协助学生摆放橘子,分别利用有余数和没余数的几种方式进行分橘子的操作。

分别记录分组和余数数量。

4.分析分组和余数数量之间的规律,比较得到其余数总量与分组和余数相应之间的联系。

5.要求学生利用已有数据完成表格、运算和比较工作,并汇总分析结果,进行讨论。

最终得到分橘子数量的具体计算结果。

四、教学媒体及教具1.橘子,偏移量尺子,珠心算计算板等。

2.教学媒体:PPT演示五、教学评价1.利用教学工具PPT展示学生分橘子的方法和原则,让学生对分橘子的基本操作有了初步的了解。

2.带领学生进行实际操练,在操作中发现并解决问题。

3.教师进行现场评价,判定学生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并进行修改,达到教学目标。

六、教学反思分橘子这项数学题目重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计算能力和积极探究的主动性。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让学生通过实际操练、总结分析的方式来学习分橘子,让学生自己参与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思维活跃、问题解决能力强的人。

但是在教学中,我也发现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对橘子的质量大小认识不清楚,导致一些计算出错,而且在分橘子过程中,学生感到焦虑或不自信,需要及时帮助和鼓励,培养他们的耐心和自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我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差别化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够逐渐掌握分橘子的方法和原则,并最终取得显著的优异成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橘子》教学设计《分橘子》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为大家的《分橘子》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分橘子》是三册语文中的一篇课文。

本文通过记叙小时候在私塾读书,因为不乱摘橘子受到老师奖励,又把奖给他的橘子分给同学的故事,赞颂了革命领袖的优秀品质。

通过领袖的典范,教育学生应从小养成不随便拿别人东西,有快乐与人同享的思想品质。

这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文章,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课文采用表达语气,语句浅显易懂。

但学生对课文表达的内容不太熟悉,在进行教学时,必须补充介绍的生平、功绩,以激发学生的感情。

通过课文的学习,不仅要使学生懂得不乱拿别人东西,关心别人、有快乐与人同享是孩子必须养成的重要品质,而且要使学生逐步养成这些好品质。

这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是通过课文学习要求逐步到达的一个思想情感目标。

《分橘子》这篇课文通过记叙小时候分橘子的故事,教育学生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有了快乐应与他人同享。

课文采用表达语气,语句浅显易懂,大局部学生能正确地理解课文的字面意思。

但学生对课文表达的内容不太熟悉,在进行教学时,必须补充介绍的生平、功绩,以激发学生的感情。

领袖的典范行为,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模仿欲望,对学生良好思想品质的养成有很大作用。

但是在物质生活资料丰富的今天,学生虽然能理解课文的字面意思,却不太理解从来不摘一个橘子,还要把橘子分给同学是一件十分值得称赞的事。

而我们学习课文不仅要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更要理解其中所包含的思想内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循序渐进,通过几个步骤让学生逐渐理解的行为是一种值得学习的好品质。

首先,初读课文,了解课文时代背景。

利用听课文录音、自由读课文,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大体上的理解。

在学习第1小节时,通过对的生平介绍、"私塾"这个概念的初步认识,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

其次,抓住重点句,品词读句,理解课文。

在学习第2小节时,主要抓住其中描写橘子的话:"秋天,黄澄澄的橘子挂在枝头,像一盏盏小灯笼,真惹人爱",通过分析掌握这个重点句,来理解课文内容。

在分析这句重点句时,我注意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品味词句,寻找句子中最能表达出橘子可爱的局部。

并结合多媒体课件,看图思考比拟,分析讨论,逐步理解"黄澄澄、挂在枝头、像一盏盏小灯笼、真惹人爱"等词语的含义,体会橘子的可爱。

由此,来理解不摘橘子是一种值得称赞的好品质。

最后,练习设计,创设情境,进一步体会主人公的好品质。

在课的最后,我又安排了一个说话练习,要求学生把朱老师夸奖的话说具体,并且积极创设当时的情境,让学生试着模仿朱老师说话时的语气,从而更进一步地理解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是一种优秀的思想品质,值得我们每一个学生学习,并激起学生学习的强烈动机。

在本课的教学中,还要求学生养成不乱拿别人东西的好品质。

对于低年级学生,往往是知先于行,要做到知行结合本身就是个难点。

因此,这是本课的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长期目标。

有的学生虽然能理解不乱拿别人东西是一种好品质,但对优秀品质的学习往往只停留在思想上,在行动中未必能很好地实现。

这一目标,还需要通过课内外的长期训练,结合生活实践不断地指导提高才能到达。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写了小时候分橘子的故事。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火字旁,读准多音字"少"(shào),理解"橘子、枝头、灯笼"等词语的意思。

3、学习课文第1、2、4段,知道小时候是个懂规矩,不随便拿别人东西的好孩子。

初步培养不随便拿别人东西的思想品质。

初步学会按提示分析句子,知道朱老师说是个好孩子。

初步培养不随便拿别人东西的思想品质。

一、导入新课。

jú1、出示词语:橘子。

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你喜欢橘子吗??2、橘子是一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水果,人人都喜欢吃。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出示课题《分橘子》,齐读。

课题中有一个生字,出示"分",说说这个生字怎么记?3、再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谁分橘子?把橘子分给谁?怎么分?……)二、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听听课文录音。

听后说说,课文中讲谁分橘子?分给谁?shào出示:。

读准生字"刘",多音字"少"。

看照片,简介生平:爷爷是一个伟大的人,他和一起为建设,立下了很大功绩,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尊敬。

这篇课文是讲他小时候的故事。

三、自学课文。

1、轻声读课文,要求:(1)边读边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读准字音,记记字形。

(2)给课文标上小节号。

2、指名读生字、新词。

注意读准字音:"惹"。

齐读生字。

3、说说课文有几个小节。

四、学习课文第1、4小节。

1、指名读第1小节,思考:读了这一段后,你知道了什么?(这一小节告诉我们故事发生时的年龄,读书的地方。

原来孩子们不是到学校读书,而是到老师家里去读书的。

)2、小朋友们都学得很好。

接下来,老师要考考大家,请答复这些问题。

出示:(1)在哪里读书?(2)什么时候,在哪里读书?指名答复。

3、朱老师是怎么评价的?从课文的哪一节看出来?(第4小节)出示:少奇真是个好孩子。

齐读。

五、学习课文第2段。

1、朱老师夸奖是个好孩子,那好在哪里呢?我们来学学课文的第2小节。

自由读该段,同桌讨论,划出有关句子。

2、交流,从哪里看出是个好孩子。

出示句子:从来没摘过一个橘子。

"从来"可以换成哪些词?3、看看橘子生长的地方(朱老师的房前)橘子就长在朱老师的房前,却从来不摘。

是橘子不可爱吗?(不是)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出示:秋天,黄澄澄的橘子挂在枝头,像一盏盏小灯笼,真惹人爱。

读句子,你从哪里体会出橘子是很可爱的?(讨论,交流)(1)黄澄澄。

这是橘子的颜色。

(看图,黄澄澄的橘子)这黄澄澄的橘子成熟的时间是--秋天。

看图体会橘子的可爱。

(2)像一盏盏小灯笼,挂在枝头。

说橘子像一盏盏小灯笼?(看图,挂满橘子的橘子树)体会"像一盏盏小灯笼",并理解"挂在枝头"。

(3)从这些地方,我们看出橘子是可爱的,用句子中的词说,就是--真惹人爱。

这么可爱的橘子,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谁能换种说法?句式练习:秋天,橘子真惹人爱,()。

4、橘子这么惹人爱,却从来没摘过一个,是他不爱吃橘子吗?那是?从中可以看出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不随便拿别人东西)5、学到这里,你知道朱老师称赞了吗?指名用不同的句式说说。

谁能把朱老师的话说得具体些?出示:朱老师快乐地说:"(),真是个好孩子。

"(注意语气)六、复习稳固。

1、因为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所以朱老师要夸奖他。

可是朱老师夸奖他还有别的原因。

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下节课再学。

2、读读这几小节中出现过的生字,说说怎么记。

重点:惹:上中下结构,下面是"心"。

生在作业本上写一个,注意每一局部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完成课后第3题,按课文内容填空。

朱老师的()有棵橘子树。

秋天,黄澄澄的橘子()在枝头,像一盏盏(),真()爱。

填写,校对。

板书设计:12、分橘子少奇真是个好孩子。

从来没摘过一个橘子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1、学会12个生字,认识火字旁,读准多音字“少”;读写“惹人爱”等四个词语。

2、会写“谁什么时候,在哪里读书”的句子,会抄写句子,会说树上的橘子怎么“惹人爱”。

3、懂得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要,愿意跟同学分享快乐。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读写“惹人爱”等4个词语。

2、知道朱老师说是个好孩子。

3 课时一、揭示课题1、齐读课题,学习生字“分”。

2、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学课文,要求:(1)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提出不懂地词语。

(2)带着刚刚同学提出的问题,边读边想;(3)教师巡回指导,了解读的情况,解答个别学生的提问。

2、检查自学。

(1)课文讲了谁分橘子?分给谁?(2)简介的生平(爷爷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他和一起为建设,立下了很大的功绩,受到发全国人民的尊敬,这篇课文是讲他小时候的故事,他从小就是个好孩子。

)(3)教师出示卡片,读读词语,说说带点词语的意思。

读书枝头灯笼惹人爱(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到达读正确,读通顺,读熟课文。

3、读熟课文,再质疑。

学生再读课文,围绕课文提出难以理解的问题(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能当场解决的,让学生自学解决,跟理解课文内容有关的,细读课文时解决。

)三、写字指导。

1、借助生字卡片,稳固读音。

2、学生细看田字格中的生字,自己提出书写有困难的字。

3、教师重点指导“读、灯、惹”其余生字,指导学生自己看田字格,照样子学写。

(完成课堂作业第1题)一、复习。

1、卡片抽读生字词,并用“灯、屋”口头扩词。

2、学生做课后练习2。

二、细读课文。

(一)学习课文1、4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第1自然段,读后做练习。

(1)在哪里读书?在(2)什么时候,在哪里读书?2、朱老师是怎么夸的,齐读第4自然段。

(1)朱老师说真是个好孩子?好在哪里呢?请同学们读读2、3两个自然段,划出有关词句。

(二)学习2、3两个自然段。

1、交流、讨论同学们划出的词句。

体会小时候的好品质。

(1)出示句子:从来没有摘过一个橘子。

a “从来”可以换成哪些词?b 是橘子长得不可爱吗?(引导学生读第2句话,读后口头填空课后第3题)出示投影变换句式练习:秋天,橘子真惹人爱。

c 是他不爱吃橘子吗?d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是个怎样的孩子?(是一个懂规矩,守纪律,不随便拿别人东西的好孩子。

)(2)出示句子:朱老师奖给三个大橘子,他没有自己一个人吃。

a 是怎样把橘子分给同学吃的?b 三个大橘子,朱老师是奖给一个人的,结果他自己吃了多少?c 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是一个爱同学,有快乐愿意和别人分享的好孩子。

)2、有感情地朗读第2、3段。

三、总结全文。

1、朱老师称赞“真是个好孩子”呢?(可以用老师给的句式说,也可以自己用不同的句式说。

)2、出示句式:朱老师快乐地说:“(),真是个好孩子。

”四、作业课堂作业3、5两题。

一、复习检查1、乍拼音写词语。

suì yuè dú shū zhī tōu dēng lóng rě rén ài wū li měi rén ( ) ( ) ( ) ( ) ( ) ( ) ( )2、朗读课后练习5。

二、朗读课文,讲故事。

1、自由读。

2、指名读(评议)3、分组比赛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