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复习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新中国成立后,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经历了50年代的建立、十年文革的曲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完善三个重要阶段。
“一国两制的”构想为实现祖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港澳回归是这一构想的成功实践,同时这一构想也促进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50年代的建立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时期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1、初步创建: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创建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从1949~1954年,“政协”代行“人大”职能。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后,政协职权职能发生变化:作为统一战线组织存在,成为民主党派和爱国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
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3、发展新阶段:(1956年“八字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标志着共产党吸收各民主党派和各届爱国人士参政议政组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4、进一步完善(1982年“十六字”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进一步完善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确立的标志: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以国家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民主政治的核心,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目的: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过程:(1、1949年《共同纲领》就明确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
(3实践: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建立,之后,又建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1965年,共5个省级自治区。
3、意义:满足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实现了各民族平等、团结,调动了各民族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文革十年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表现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一纸空文,公民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失去保障是民主法制的破坏——刘少奇冤案;
2、造反派“全面夺权”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律制度的空前践踏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3、人民代表大会没有召开,政治协商制度不能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中断。
教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深入持久进行民主法制教育。
二、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政治的重建和完善.
1.法制建设——方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979年开始加紧全面立法工作;1982年修订宪法,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实现有法可依的局面,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基础。
2.民主建设——重新召开各级人大会议和政协会议;平反冤假错案——刘少奇平反;方针:1982年中共确立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1998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推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
1.“一国两制”构想
背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
形成过程:萌芽:1979《告台湾同胞书》发表,提出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正式提出: 80年代初由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正式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含义:“一个中国“是前提—中国的领土和主权的必须完整,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两种制度并存”是解决统一问题的新思路---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台保留资本主义制度,维护台、港、澳的繁荣与稳定。
2.“一国两制”实践(香港、澳门的回归
时间:1997年7月----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1999年12月---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意义:证明了“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洗雪了中国的百年国耻;促进了中国在统一大业上迈出了一大步;为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3.两岸关系的发展:两岸实现真正停火 1979 元旦;两岸实现“三通”(通邮、通航、通商,打破隔绝;汪辜会谈,两岸开始对话;达成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突破;两岸民间
交往,经济交流日益加强;连战访问大陆,两岸政治解冻。
和平统一台湾的有利因素:文化同源:两岸人民都是炎黄子孙;人心所向:统一是历史发展趋势和人民的愿望;国际共识:《开罗宣言》、《联合国宪章》;一国两制:政策保障及港澳成功范例;综合国力:中国国力及国际地位提升;人民往来: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不利因素:台湾岛内“台独”势力猖獗;国际的上反华势力的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