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从传统到现代教学设计-高中美术美术鉴赏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画最多;
1.让学生认识艺术家、初步感受他的艺术风格、及代表作品;2.让学生了解艺术家
创作的原因、背景;
1.介绍同时期西方的主流美术已经从印象派过渡到野兽派、表现主义等现代主义绘画。展示作品:《日出·印象》、《舞蹈》、《珍妮》, 让学生说一说这些流派的绘画作品有什么特点?2.解释林风眠为何提出“调和
中西艺术”;3.问题3:
侧重水墨表现;
问题3:在20世纪初的中国,民族危亡之际,传统的文人画能否满足
时代发展的要求?
学生思考、回答:不能;理解文人画已经不能满足历史变革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中国画要革新,画家们开始进行新
的探索和实践;
综合导入内容,让学生理解中国美术走向现代化原因:(1)历史变革、新文化运动(2)社会发展的要
求,中国画要革新;
通过图像识读、审美判断,让学生初步观察、描述,林风眠《古装仕女画》的共同点,为接下来小组合作、探
究的内容做铺垫;
1.介绍林风眠;2.问题2:林风眠为什么画仕女画?播放《林风眠作品简集》,整体感受林风眠的作
品;
1.认识林风眠;2.观看、欣赏林风眠的作品集, 感受他的绘画作品:题 材多样、形式独特;3. 回答出林风眠是为了怀 念母亲,画了大量女性题材的绘画,古装仕女
何表现呢?
同表现方式,启发创意实践。
1.展示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局部和现代吴冠中《春雪》;提问:传统山水画有没有新的面貌
?是如何表现的?
2.提问“你想用什么方式表达?具象、意象还是抽
象?
学生观察、了解,黄公 望的作品是用传统的水 墨技法表现,而吴冠中的《春雪》是运用了点、线、面、色、墨块等更简练的艺术语言,中西融合, 表现一种抽象美,
术表现和创意实践素养产生积极影响。
2.湘美版美术鉴赏一共分为3个单元,本单元教材选自第二单元《美术的历程》,以时间发展的顺序把中外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美术家、美术作品及美术现象进行系统的了解和认知。既是在第一单元鉴赏基础内容上的深化,又为第
三单元“美术的世界”主题性学习奠定了理解的基础。
3.本节课教材内容是了解中西方美术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变化,理解中西方艺术文化的碰撞对中国美术产生的影响。学习用个案分析的方法研究美术作
韵生动;
通过对比赏析, 让学生理解徐悲鸿《奔马》体现了中西融合的艺术特点,既有传统国画的笔墨意趣, 又体现出西方的素描、写实造型的技
法表现。
展示作品:达维特《横跨阿尔卑斯山的拿破仑》和《奔马》对比赏析,问题5:《奔马》从西方写实油
画中学到了什么?
学生思考、交流;1.追求明暗体积感,2.注重素描结构3.《奔马》的马头和胸部、后背等,都有高光和留白的处理;
美术“现代化”的进程。
小结:林风眠的作品探索了中国传统水墨融合西方色彩的技法表现,追求东方神韵和西方形
式的统一,开创了独特
的绘画风格:彩墨画。
让学生理解中西融合是中国美术“现代化”的主要表现之一;综合以上教学内容让学生理解中西方艺术的碰撞与融合对中国美术“现
代化”的影响。
任务四、学以致用、为家乡新貌绘制一张明信片
意境;
2.小组代表上台汇报,
小组自评;
1.让学生分小组, 合作探究,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小组代表汇报,培养学生主动表达的能力3.让学生学会运用个案分析的方法赏析、解读艺术家的作品
,掌握鉴赏方法;
1.引导学生共同小结林
风眠绘画的特点;
2.评价:中国画革新的道路上,有中西融合的徐悲鸿、林风眠, 他们守正创新、熔铸中西, 开启中国
清代、郑板桥的竹子;
以学生了解的画家作品引
出中国传统文人画;
问题2:《墨竹图》是如何表现的?古人偏爱梅兰竹菊,郑板桥为何反复
画竹?想表达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出:水墨表现;竹子有坚韧不拔、正直等气节,古人
借竹自喻;
引导学生回顾知识点:文人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内容,文人画更注重画家个人的情感表达,
互评;
1.联系生活,关注家乡的变化,绘制明信片,让学生为
家乡的发展和宣传助力!
2.学以致用、创意表现。
五、拓展、延伸
展示作品,当代艺术家新的艺术实验:蔡国强2018年《空中花园》用火药创作绘画、徐冰2010年《凤凰》装置艺
术;
欣赏、开阔视野;
学习要与时俱进,这部分既是本节课的拓展、又延伸到本单元下节课的内容
等;
问题需层层递进,以学生熟悉的知识点切入, 调动学习兴趣,让学生理解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反对封建传统、提倡民主与科学。反映出中国社会开始从传
统走向现代,引出课题。
讲授新课
任务一理解中国美术走向“现代化”的原因
展示文人画《墨竹图》;
问题1:画面中描绘了什
么?谁以画竹闻名?
观察画面内容,回答出:
析的方法研究美术作品;
教学难点:
1.理解中西方艺术的碰撞与融合对中国美术“现代化”的影响, 学习用个案分析
的方法解读艺术家、主要风格及代表作品;
2.本节课涉及历史、文化等知识,需要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图像识读、审美判断、
文化理解;
3.本节课涉及中西方绘画流派较多,学生需要有相关美术基础;
教学
资源
1.课件、微课、用于图像识读的kt板;
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美术优质课评选暨优秀课例汇集活动个人赛
课题
从传统到现代
单元
湘美版第二单元 《美术的历程》
课型
美术鉴赏
课时
第六课时
年级
高二
授课教师
14号
基本
问题
中西方艺术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对中国美术的影响。
教学
理念
本节课立足于UbD理论, 即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运用“以终为始”逆向思考的设计。逆向教学设计指的是一种先确定预期学习目标,依据目标匹配评价任
1.展示作品《吹笛仕女》,让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林风眠《古装仕女
画》的特点;
2.组织小组代表汇报探
究结果;
3.点评或补充;
1.每个小组运用导学案和鉴赏任务单展开具体探究:小组(1):分析《吹笛仕女》从唐代仕女画中学到了什么?(从服饰、造型、色彩等方面);小组(2):分析构图特点;小组(3):分析造型特点(线条、形态):小组(4):分析光色与
品。
学情
分析
以生为本,通过课前与学生交流、采访问答等方式,对学生已掌握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分析:
1.知识储备:高中阶段的学生有一定的美术素养,并且积累了历史、文学
等文化知识。但是高中生在社会意识及生活经验方面有一定局限性,对美术作
品的文化理解不够。
2.技能掌握:高中生具备阅读、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但高中美术以鉴赏为主,创意表现的机会很少,如需完成相关美术创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
时代所需。
2.理解“中西融合”以及“反映现实生活”是中国美术“
现代化”的主要表现。
任务三、探究林风眠《古装仕女画》的特点
展示一组:《古装仕女画》,让学生识读、描述,问题1:画面中描绘了什么内容?有什么共同特
点?
学生观察、回答:1.五官相似:柳叶眉、丹凤眼;2.都是传统服饰;3.都是居中而坐、方形构
图等;
展教学活动。
导入新课
问题引导:1.视频中描述了中国历史上哪一段时
期?你了解吗?
播放《新文化运动》有关
视频节选;
带着问题,有思考的观
看视频;
结合学生所熟悉的历史、文化知识点, 创设情境、视频
激趣。
问题2:你知道哪些代表人物?他们给中国的社会带来哪些变化和影响
?
学生回答,比如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李大钊、胡适提出白话文、鲁迅写了《狂人日记》
战。
3.品格心理:高中生有较为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良好的表达能力。也具
备积极热情的求知、探索精神。
学习
目标
1.理解中国美术走向“现代化”的原因(导入、任务一);
2.理解中西方艺术的碰撞与融合对中国美术“现代化”的影响,学习用个案分
析的方法解读艺术家、主要风格及代表作品(任务二、任务三);
3.学以致用,运用多种材料为家乡新貌绘制一张明信片(任务四);
4.透视强烈
讲
问题6:徐悲鸿画《奔马》是想表达什么精神、情感?提示学生:结合《奔马》创作的时间、了解时代背
景;
学生思考、回答:抗日战争;他画马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时代的声音,他借《奔马》抒发抗敌之志,彰显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体现他心系祖国的爱国情怀和民族
责任感;
1.让学生理解这种鼓舞人心,关注现实生活的作品是
,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六、结束语:情感升华
讲授新课
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我们的生活也在日新月异。新时代、新风貌,作为年轻人,既要承袭博大精深的传统艺术文化,又要紧扼时代的脉搏,对未来
对当下文明,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化
本节课让学生结合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理解中国美术走向“现代化”
理解
的原因与中国社会变革,西方艺术文化的引入密切相关;用个案分析的方法解读艺术家、主要风格及代表作品,理解中西融合是中国美术“现代化”的重要表现;结合时代的发展与变化,综合理解中西方艺术的碰撞与融合对中国美术
画马有何异同点?提示
学生:可以从造型、技法
表现等方面进行对比;
学生思考、交流:
1.相同之处都是传统国画用笔用墨,构图都有留白;2.造型不同:(1)《五马图》中,以线造型,《奔马》既有遒劲的线条也有面,用墨块明暗塑造体积感;(2)形态、动作不同,体现出强烈的透视关系;《五马图》中的马,丰肥健硕,《奔马》骨壮精瘦,更有生命力;3.技法表现不同: 《五马图》是工笔白描,《奔马》是大写意的,局部有夸张,但不失中国画的气
“现代化”的影响。
板书
设计
从传统到现代
联系生活,提问:艺术、文化从传统到现代有了新的变化,我们的生活有
没有发生变化呢?
学生观察、思考,为家乡新貌绘制明信片;画
什么呢?该如何表现?
联系生活, 关注家乡城市变化,现在的芜湖是半城山半城水、风景秀丽,由此引出
从传统到现代,山水画的不
讲授新课
芜湖被誉为“长江明珠、创新之城”,又是一座宜居宜游的山水园林城市。由此提出:为家乡的新貌绘制一张明信片;提示学生:画什么呢?是今天学习的花鸟、人物、还是家乡的山水?山水画该如
2.导学案及鉴赏任务单;
3.绘画材料和工具;
4.评价量表;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
组长;
(2)分发每组鉴赏任务
单;
(3)分发创意实践的工
具、材料;
(1)预习课本第二单元
第六课的内容;
(2)预习鉴赏任务单,
明确小组鉴赏任务;
(3)推选小组长;
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明确学生分组活动的具体任务, 有效组织课堂,开
评价
任务
1.完成导入问题1、2;
2.完成任务(一)问题 1、2、3;
3.完成任务(二)问题1、3、4、5、6;
4.完成任务(三)问题1、2,3(各小组完成鉴赏任务单、并汇报);
5.完成任务(四)创意表现、展评;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中国美术走向“现代化”的原因;
2、理解中西方艺术的碰撞与融合对中国美术“现代化”的影响,学习用个案分
1.了解印象派绘画追求户外光色的变化,野兽派、表现主义等现代主义绘画追求大胆的色彩、简约夸张的造型;2.了解林风眠受到西方现代绘画的影响较多,认为东西方艺术各有所长,应取长补短,调和中
西艺术。
让学生了解同时期西方绘画发展和变化, 为小组探究
活动做铺垫;
授新课
林风眠的作品从中西方艺术中汲取了哪些元素
?引入探究活动;
形式感极强。
让学生理解,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西方艺术的融合与碰撞,使中国美术从传统到现代呈现出不同的面貌。由具象的表达到意象、再到抽象
,中国美术走向了“现代化”
。
3.播放芜湖城市风光、美
景,启发学生创作。
4.组织作品展评;
1.小组合作、运用水墨、彩墨等多种材料,开始
绘制明信片;
2.作品展示,学生自评、
任务二赏析徐悲鸿《奔马》的特点
展示一组作品:《五马图》局部和《奔马》,《簪花仕女图》局部和《古装仕女画》,对比传统绘画
与现代绘画;
问题1:哪些作品是传统
的?哪些是现代的?
问题2:这些作品中有你
熟悉的吗?
学生图像识读,进行判
断、回答;
1.通过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能否识别、判断传统绘画
与现代绘画;
2.为教学内容做铺垫,引出
务,以此安排教学活动的设计。
教学
策略
本节课将围绕大概念与基本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任务驱动, 鼓励学生以自
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获取知识与技能。落实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教材
分析
1.结合课标对美术鉴赏教学的相关要求,从核心素养培养角度来看,本单元及本节课重点培养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文化理解等素养,力求对学生的美
徐悲鸿;
介绍徐悲鸿;问题3:《奔马》是如何表现的?播
放《奔马》视频;提示学
认识徐悲鸿,观看视频,学生回答:《奔马》运
用了中国画的水墨进行
让学生认识到《奔马》是一
种与传统中国画技法完全
讲授新课
生:用了什么绘画材料?
表现;
不同的水墨表现,引发思考;
对比赏析:宋代李公麟《五马图》局部和《奔马》,问题4:《奔马》与传统
1.让学生认识艺术家、初步感受他的艺术风格、及代表作品;2.让学生了解艺术家
创作的原因、背景;
1.介绍同时期西方的主流美术已经从印象派过渡到野兽派、表现主义等现代主义绘画。展示作品:《日出·印象》、《舞蹈》、《珍妮》, 让学生说一说这些流派的绘画作品有什么特点?2.解释林风眠为何提出“调和
中西艺术”;3.问题3:
侧重水墨表现;
问题3:在20世纪初的中国,民族危亡之际,传统的文人画能否满足
时代发展的要求?
学生思考、回答:不能;理解文人画已经不能满足历史变革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中国画要革新,画家们开始进行新
的探索和实践;
综合导入内容,让学生理解中国美术走向现代化原因:(1)历史变革、新文化运动(2)社会发展的要
求,中国画要革新;
通过图像识读、审美判断,让学生初步观察、描述,林风眠《古装仕女画》的共同点,为接下来小组合作、探
究的内容做铺垫;
1.介绍林风眠;2.问题2:林风眠为什么画仕女画?播放《林风眠作品简集》,整体感受林风眠的作
品;
1.认识林风眠;2.观看、欣赏林风眠的作品集, 感受他的绘画作品:题 材多样、形式独特;3. 回答出林风眠是为了怀 念母亲,画了大量女性题材的绘画,古装仕女
何表现呢?
同表现方式,启发创意实践。
1.展示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局部和现代吴冠中《春雪》;提问:传统山水画有没有新的面貌
?是如何表现的?
2.提问“你想用什么方式表达?具象、意象还是抽
象?
学生观察、了解,黄公 望的作品是用传统的水 墨技法表现,而吴冠中的《春雪》是运用了点、线、面、色、墨块等更简练的艺术语言,中西融合, 表现一种抽象美,
术表现和创意实践素养产生积极影响。
2.湘美版美术鉴赏一共分为3个单元,本单元教材选自第二单元《美术的历程》,以时间发展的顺序把中外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美术家、美术作品及美术现象进行系统的了解和认知。既是在第一单元鉴赏基础内容上的深化,又为第
三单元“美术的世界”主题性学习奠定了理解的基础。
3.本节课教材内容是了解中西方美术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变化,理解中西方艺术文化的碰撞对中国美术产生的影响。学习用个案分析的方法研究美术作
韵生动;
通过对比赏析, 让学生理解徐悲鸿《奔马》体现了中西融合的艺术特点,既有传统国画的笔墨意趣, 又体现出西方的素描、写实造型的技
法表现。
展示作品:达维特《横跨阿尔卑斯山的拿破仑》和《奔马》对比赏析,问题5:《奔马》从西方写实油
画中学到了什么?
学生思考、交流;1.追求明暗体积感,2.注重素描结构3.《奔马》的马头和胸部、后背等,都有高光和留白的处理;
美术“现代化”的进程。
小结:林风眠的作品探索了中国传统水墨融合西方色彩的技法表现,追求东方神韵和西方形
式的统一,开创了独特
的绘画风格:彩墨画。
让学生理解中西融合是中国美术“现代化”的主要表现之一;综合以上教学内容让学生理解中西方艺术的碰撞与融合对中国美术“现
代化”的影响。
任务四、学以致用、为家乡新貌绘制一张明信片
意境;
2.小组代表上台汇报,
小组自评;
1.让学生分小组, 合作探究,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小组代表汇报,培养学生主动表达的能力3.让学生学会运用个案分析的方法赏析、解读艺术家的作品
,掌握鉴赏方法;
1.引导学生共同小结林
风眠绘画的特点;
2.评价:中国画革新的道路上,有中西融合的徐悲鸿、林风眠, 他们守正创新、熔铸中西, 开启中国
清代、郑板桥的竹子;
以学生了解的画家作品引
出中国传统文人画;
问题2:《墨竹图》是如何表现的?古人偏爱梅兰竹菊,郑板桥为何反复
画竹?想表达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出:水墨表现;竹子有坚韧不拔、正直等气节,古人
借竹自喻;
引导学生回顾知识点:文人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内容,文人画更注重画家个人的情感表达,
互评;
1.联系生活,关注家乡的变化,绘制明信片,让学生为
家乡的发展和宣传助力!
2.学以致用、创意表现。
五、拓展、延伸
展示作品,当代艺术家新的艺术实验:蔡国强2018年《空中花园》用火药创作绘画、徐冰2010年《凤凰》装置艺
术;
欣赏、开阔视野;
学习要与时俱进,这部分既是本节课的拓展、又延伸到本单元下节课的内容
等;
问题需层层递进,以学生熟悉的知识点切入, 调动学习兴趣,让学生理解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反对封建传统、提倡民主与科学。反映出中国社会开始从传
统走向现代,引出课题。
讲授新课
任务一理解中国美术走向“现代化”的原因
展示文人画《墨竹图》;
问题1:画面中描绘了什
么?谁以画竹闻名?
观察画面内容,回答出:
析的方法研究美术作品;
教学难点:
1.理解中西方艺术的碰撞与融合对中国美术“现代化”的影响, 学习用个案分析
的方法解读艺术家、主要风格及代表作品;
2.本节课涉及历史、文化等知识,需要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图像识读、审美判断、
文化理解;
3.本节课涉及中西方绘画流派较多,学生需要有相关美术基础;
教学
资源
1.课件、微课、用于图像识读的kt板;
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美术优质课评选暨优秀课例汇集活动个人赛
课题
从传统到现代
单元
湘美版第二单元 《美术的历程》
课型
美术鉴赏
课时
第六课时
年级
高二
授课教师
14号
基本
问题
中西方艺术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对中国美术的影响。
教学
理念
本节课立足于UbD理论, 即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运用“以终为始”逆向思考的设计。逆向教学设计指的是一种先确定预期学习目标,依据目标匹配评价任
1.展示作品《吹笛仕女》,让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林风眠《古装仕女
画》的特点;
2.组织小组代表汇报探
究结果;
3.点评或补充;
1.每个小组运用导学案和鉴赏任务单展开具体探究:小组(1):分析《吹笛仕女》从唐代仕女画中学到了什么?(从服饰、造型、色彩等方面);小组(2):分析构图特点;小组(3):分析造型特点(线条、形态):小组(4):分析光色与
品。
学情
分析
以生为本,通过课前与学生交流、采访问答等方式,对学生已掌握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分析:
1.知识储备:高中阶段的学生有一定的美术素养,并且积累了历史、文学
等文化知识。但是高中生在社会意识及生活经验方面有一定局限性,对美术作
品的文化理解不够。
2.技能掌握:高中生具备阅读、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但高中美术以鉴赏为主,创意表现的机会很少,如需完成相关美术创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
时代所需。
2.理解“中西融合”以及“反映现实生活”是中国美术“
现代化”的主要表现。
任务三、探究林风眠《古装仕女画》的特点
展示一组:《古装仕女画》,让学生识读、描述,问题1:画面中描绘了什么内容?有什么共同特
点?
学生观察、回答:1.五官相似:柳叶眉、丹凤眼;2.都是传统服饰;3.都是居中而坐、方形构
图等;
展教学活动。
导入新课
问题引导:1.视频中描述了中国历史上哪一段时
期?你了解吗?
播放《新文化运动》有关
视频节选;
带着问题,有思考的观
看视频;
结合学生所熟悉的历史、文化知识点, 创设情境、视频
激趣。
问题2:你知道哪些代表人物?他们给中国的社会带来哪些变化和影响
?
学生回答,比如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李大钊、胡适提出白话文、鲁迅写了《狂人日记》
战。
3.品格心理:高中生有较为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良好的表达能力。也具
备积极热情的求知、探索精神。
学习
目标
1.理解中国美术走向“现代化”的原因(导入、任务一);
2.理解中西方艺术的碰撞与融合对中国美术“现代化”的影响,学习用个案分
析的方法解读艺术家、主要风格及代表作品(任务二、任务三);
3.学以致用,运用多种材料为家乡新貌绘制一张明信片(任务四);
4.透视强烈
讲
问题6:徐悲鸿画《奔马》是想表达什么精神、情感?提示学生:结合《奔马》创作的时间、了解时代背
景;
学生思考、回答:抗日战争;他画马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时代的声音,他借《奔马》抒发抗敌之志,彰显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体现他心系祖国的爱国情怀和民族
责任感;
1.让学生理解这种鼓舞人心,关注现实生活的作品是
,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六、结束语:情感升华
讲授新课
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我们的生活也在日新月异。新时代、新风貌,作为年轻人,既要承袭博大精深的传统艺术文化,又要紧扼时代的脉搏,对未来
对当下文明,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化
本节课让学生结合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理解中国美术走向“现代化”
理解
的原因与中国社会变革,西方艺术文化的引入密切相关;用个案分析的方法解读艺术家、主要风格及代表作品,理解中西融合是中国美术“现代化”的重要表现;结合时代的发展与变化,综合理解中西方艺术的碰撞与融合对中国美术
画马有何异同点?提示
学生:可以从造型、技法
表现等方面进行对比;
学生思考、交流:
1.相同之处都是传统国画用笔用墨,构图都有留白;2.造型不同:(1)《五马图》中,以线造型,《奔马》既有遒劲的线条也有面,用墨块明暗塑造体积感;(2)形态、动作不同,体现出强烈的透视关系;《五马图》中的马,丰肥健硕,《奔马》骨壮精瘦,更有生命力;3.技法表现不同: 《五马图》是工笔白描,《奔马》是大写意的,局部有夸张,但不失中国画的气
“现代化”的影响。
板书
设计
从传统到现代
联系生活,提问:艺术、文化从传统到现代有了新的变化,我们的生活有
没有发生变化呢?
学生观察、思考,为家乡新貌绘制明信片;画
什么呢?该如何表现?
联系生活, 关注家乡城市变化,现在的芜湖是半城山半城水、风景秀丽,由此引出
从传统到现代,山水画的不
讲授新课
芜湖被誉为“长江明珠、创新之城”,又是一座宜居宜游的山水园林城市。由此提出:为家乡的新貌绘制一张明信片;提示学生:画什么呢?是今天学习的花鸟、人物、还是家乡的山水?山水画该如
2.导学案及鉴赏任务单;
3.绘画材料和工具;
4.评价量表;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
组长;
(2)分发每组鉴赏任务
单;
(3)分发创意实践的工
具、材料;
(1)预习课本第二单元
第六课的内容;
(2)预习鉴赏任务单,
明确小组鉴赏任务;
(3)推选小组长;
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明确学生分组活动的具体任务, 有效组织课堂,开
评价
任务
1.完成导入问题1、2;
2.完成任务(一)问题 1、2、3;
3.完成任务(二)问题1、3、4、5、6;
4.完成任务(三)问题1、2,3(各小组完成鉴赏任务单、并汇报);
5.完成任务(四)创意表现、展评;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中国美术走向“现代化”的原因;
2、理解中西方艺术的碰撞与融合对中国美术“现代化”的影响,学习用个案分
1.了解印象派绘画追求户外光色的变化,野兽派、表现主义等现代主义绘画追求大胆的色彩、简约夸张的造型;2.了解林风眠受到西方现代绘画的影响较多,认为东西方艺术各有所长,应取长补短,调和中
西艺术。
让学生了解同时期西方绘画发展和变化, 为小组探究
活动做铺垫;
授新课
林风眠的作品从中西方艺术中汲取了哪些元素
?引入探究活动;
形式感极强。
让学生理解,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西方艺术的融合与碰撞,使中国美术从传统到现代呈现出不同的面貌。由具象的表达到意象、再到抽象
,中国美术走向了“现代化”
。
3.播放芜湖城市风光、美
景,启发学生创作。
4.组织作品展评;
1.小组合作、运用水墨、彩墨等多种材料,开始
绘制明信片;
2.作品展示,学生自评、
任务二赏析徐悲鸿《奔马》的特点
展示一组作品:《五马图》局部和《奔马》,《簪花仕女图》局部和《古装仕女画》,对比传统绘画
与现代绘画;
问题1:哪些作品是传统
的?哪些是现代的?
问题2:这些作品中有你
熟悉的吗?
学生图像识读,进行判
断、回答;
1.通过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能否识别、判断传统绘画
与现代绘画;
2.为教学内容做铺垫,引出
务,以此安排教学活动的设计。
教学
策略
本节课将围绕大概念与基本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任务驱动, 鼓励学生以自
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获取知识与技能。落实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教材
分析
1.结合课标对美术鉴赏教学的相关要求,从核心素养培养角度来看,本单元及本节课重点培养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文化理解等素养,力求对学生的美
徐悲鸿;
介绍徐悲鸿;问题3:《奔马》是如何表现的?播
放《奔马》视频;提示学
认识徐悲鸿,观看视频,学生回答:《奔马》运
用了中国画的水墨进行
让学生认识到《奔马》是一
种与传统中国画技法完全
讲授新课
生:用了什么绘画材料?
表现;
不同的水墨表现,引发思考;
对比赏析:宋代李公麟《五马图》局部和《奔马》,问题4:《奔马》与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