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审核】语文版语文七上第25课《诗五首》ppt课件3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淡而隽永。
句式运用:问句结尾,可见诗人对亲人 的强烈思念之情。言有尽而意无穷。
1、《夜雨寄北》一诗中,哪是现实, 哪企盼、希望?
2、“未有期”反应了诗怎样的情绪 ? 对不得归的无奈和愁苦
3、“巴山夜雨涨秋池”既写回归的艰难 ( ) 愁绪之多
又渲染了(
) 此句中的“涨”
改为“不好满。”“好涨不”好字?富为有什动态么,?既写出了巴山
写眼前景象,使已跃然纸上的 愁苦交织于巴山的夜雨,融入涨满 的秋池。
“涨”字,既写出巴山水注秋 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诗人愁思之 绵绵深重。
品读欣赏 何当共剪西窗烛,
何当:什么时候。剪烛:形容深夜秉烛长谈。 此句设想日后重逢的时候。
却话巴山夜雨时。
向“君”追话今夜“我”思“君” 而不得归的情景。“巴山夜雨”重出, 令人的思绪在现实与想象中徘徊。
此诗是送别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 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 承之,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 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 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伟 词自铸,传之千古,有口皆碑。尾联点出 “送”的主题。
凉,别离中寄寓乐观豁达的感情。 一洗古送 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 远,独树碑石。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品读、停顿、会意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 归期/ 未有期,巴山/ 夜雨/ 涨秋池。
何当/ 共剪/ 西窗烛,却话/ 巴山/ 夜雨时。
品读欣赏
君问归期未有期,
一句之中两个“期”字,先停顿 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 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品读欣赏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什么时候。剪烛:形容深夜秉烛长谈。此句设想日后 重逢的时候。
却话巴山夜雨时。
却话:回叙。此句向“君”追话今夜“我”思“君”而不得 归的情景。“巴山夜雨”重出,令人的思绪在现实与想象中 徘徊。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创设了一个怎样的情境?从中表达了诗人 怎样的思想感情?
创设了一个与亲人团聚的欢乐情景,表 达了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心情。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 阳(今属河南)人,生于嘉兴(今属浙江)。贞元九年(793) 中进士,登博学宏词科。翌年举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 永贞元年(805),因辅助王叔文进行政治革新,先贬连州刺 史,加贬朗州司马。后回京,又贬连州刺史。历夔州、和州 刺史。大和元年(827),回洛阳任职。次年回朝任主客郎中, 后出苏州、汝州、同州刺史。开成元年(836),改任太子宾 客,分司东都。会昌元年(841),加检校礼部尚书衔。世称 刘宾客、刘尚书。临终前撰《子刘子自传》。
白居易曾称其为“诗豪”,唐宋两代对其诗文评价甚高, 可见刘禹锡在中国哲学史、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这是一首赠答诗。刘禹锡谪迁二十
三年后,应召回京。途径扬州与同样被 贬的白居易相遇。同是天涯沦落人,惺 惺相惜。白居易在席上吟诗,对刘禹锡 的遭遇表示同情,刘禹锡因此写此诗回 赠。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病树:自比遭贬。 千帆过,万木春:比喻自己被贬后,新贵们仕途得意。
小结:
这首诗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 抒发诗人羁旅他乡对友人思念的深 情。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 重复出现,造成了回环往复、缠绵 曲折的意思。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表达 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写离家人向来客询问家中的情况,表达 了浓郁的思乡之情。
《杂诗》在语言风格和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语言风格:质朴清新,口语入诗,平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作者:王勃,字子安,唐代著名 诗人。“初唐四杰”之一(“初 唐四杰”:王勃、卢照临、杨炯、 骆宾王),有《王子安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què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品读归评
夜雨寄北 李商隐
诗人在巴蜀,亲友在长安,因此诗题为“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一句之中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 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巴山夜雨涨秋池。
巴山:泛指诗人居住的巴蜀山地。此句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 的夜雨景象,又表现诗人的愁思之绵绵深重。
何当共剪西窗烛,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暂凭:暂时凭借。 长:振作。
1,2:写被贬地的荒僻;贬时之漫长。 3,4:运用典故,作者孤身只影,远离家乡,重返旧地,仿如 隔世。 5,6:进一步表现了作者世事变迁的感概,充满人生的乐观感 悟和哲思睿理。 7,8:是诗人对白居易关怀的感激及相互慰勉;表现诗人乐观 向上的精神,坚定不移的意志。
清单的。初唐的王绩写过一篇《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 从朋旧童孩、宗族弟侄、旧园新树、茅斋宽窄、柳行疏 密一直问到院果林花,仍然意犹未尽,“羁心只欲问”; 而这首诗中的“我”却撇开这些,独问对方: 寒梅着 花未?
杂诗(其一)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杂诗(其三)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愁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夜雨寄北
李商隐
作品与作者
李商隐 (813~858),字 义山,号玉溪生、 樊南生,怀州河 内(现河南省沁 阳县)人,唐代 诗人。与杜牧合 称为 “小李杜”。 有《李义山诗集》 传世。
题解
夜雨寄北 李商隐
诗人在巴蜀,亲友在长安,因此诗题为“寄 北”。
夜雨寄北 (七言绝句)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诗中形象意义:
杜鸿梧圆杨梅古流大春落 鹃雁桐月柳花迹水海风叶 鸟
凄思惜傲怀叹开得失 思凉念别视旧惜阔意意 凄乡悲 凉伤伤 哀感 伤
诗歌的特点
●通过抒发强烈的感受和 情绪以反映社会生活。
●采用简洁、凝炼的语言, 分行分节的句式章法。
●多用比喻、夸张、拟 人、象征等手法。
杂 诗
王 维
王维(701-761),字摩诘( jié),盛唐 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其诗、画成就 都很高,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 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 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 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著有《王右丞 集》,存诗400首。王维在唐诗的范畴显然有更 高的成就,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开元进 士科第一(即状元)。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 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后两京收复, 降职为太子中允,复累迁至给事中,终尚书右丞。
独特风格
哀而不伤,孕豪迈于悲凉,在别离的伤 感中寄寓乐观豁达的感情。
小结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长 期以来脍炙人口的诗篇,特别是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 句,至今还常被人们引用。这首 诗写得乐观开朗,没有一般赠别 诗常有的那种哀伤和悱恻。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唐)
酬 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城阙: 指长安,送别之地。 五津: 泛指四川,杜少府上任之地。
叙述了两人一留长安,一往蜀州, 将分两地,为下文抒情奠定基调。
huàn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这位姓杜的朋友也是位不得志的知识 分子。王勃自己游宦在外,也不很得意。 当他们走出都城,远望五津时,彼此的感 情很自然地会沟通在一起。
大意: 我和你都是离乡远游以求仕途的人,
你去蜀州,我留长安,去和留虽有不同, 但此刻的惜别之意却是一样的啊!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海内: 四海之内,即全中国。
在这诗人忽然将笔锋一转,转而去宽慰那 即将远行的友人:“我们分手之后,虽然天各 一方,但是不必悲伤。海内有知心的朋友,即 使远隔天涯,也像是近邻一样。诗人用广阔博 大的胸襟去劝慰友人,表达了诗人相信真挚友 情不因时空改变而改变。
寒来应君杂
// // // //
梅 著 花
日 绮 窗
知 故 乡
自 故 乡
王 维
诗 ( 其
未前事来二 ?,。,)
《杂诗》 作者: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 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 著花未。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思念 故乡的情趣与倾向。诗 人想念故乡,自然是情 理之中;而喜欢梅花, 则溢于言表。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久在异乡的人,忽然遇 上来自故乡的旧友,首先激起的自然是强烈的乡思,是 急欲了解故乡风物、人事的心情。开头两句,正是以一 种不加修饰、接近于生活的自然状态的形式,传神地表 达了“我”的这种感情。“故乡”一词迭见,正表现出 乡思之殷;“应知”云云,迹近啰嗦,却表现出了解乡 事之情的急切,透露出一种儿童式的天真与亲切。纯用 白描记言,却简洁地将“我”在特定情形下的感情、心 理、神态、口吻等表现得栩栩如生,这其实是很省俭的 笔墨。 关于“故乡事”,那是可以开一张长长的问题
郑谷(公元848—909年),字守愚,袁州宜春(今 江西宜春)人。其父郑史,其兄郑启,均为唐代诗人。受父兄 熏陶,郑谷七岁便能诗,“自骑竹之年则有赋咏”。当时著名 诗人、诗论家司空图“见而奇之,拊其背曰:当为一代风骚 主”。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887年),郑谷考中进士,官至都 官郎中,人称郑都官。他写的一首《鹧鸪》诗声名远播,因而 又有“郑鹧鸪”之称。他与许棠、张乔、任涛等九位同辈人经 常唱和往还,诗名颇盛,被誉为“芳林十哲”。唐乾宁年间, 郑谷“独守义命之戒,而不牵于名利之域”,毅然归隐故乡的 仰山,过着“好句未停无暇日,旧山归老有东林”的隐居生活。 郑谷一生作诗不下千首;因曾“寓居云台道舍”,故称诗集为 《云台编》,一名《宜阳集》,又叫《郑守愚文集》,共分上、 中、下三卷。另著有《宜阳外编》、《国风正误》等书籍,有 的著作已失传。《全唐诗》收入郑谷的诗歌共有三百多首。
翻译
师友相互翻译,3分钟后停止。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长江边上杨柳依依,那乱飞的柳絮,愁坏了渡江 的游子。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晚风阵阵,从驿亭里传来几声笛声,我们就要离 别了,你要去潇湘大地,而我要去京城长安。
画面疏朗,淡墨点染景 色,重笔抒写愁绪,感情 深永,又不显沉重与伤 感。
作者用广阔博大的胸襟去劝慰友人,表达 了作者相信真挚友情不因时空改变而改变。
qí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无为: 无须,不要。
岐路: 分手的路口。
沾巾: 沾湿手巾,指哭。
此两句就前句的意思再推进一层。离别 固然是悲伤的,但互为知己,虽各处天涯, 亦似比邻,所以不必像青年男女一样别泪沾 巾。
首联:回首长安,遥望蜀地。 颔联:同是宦游,客中作别。 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天涯海角,互相勉励。 尾联:擦干眼泪,歧路壮别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淮上与友人别 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
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
时间,地点,春景 即景抒情,点醒离别 抒写握别情景 各奔前程,别意茫茫
问题
(1)哪三个字说明了地点? “扬子江”点明地点。 (2)哪三个字说明了季节? “杨柳春”点明季节。
山水注入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了诗人的愁
思之绵绵。
这两首诗歌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 情? 《杂诗》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感情。
《夜雨寄北》表达了游子羁旅巴山的孤 寂之感和思乡之情。
你 知
成语故事:
道 一字之师
吗?
一字之师
唐朝末年,诗人郑谷回到故乡江西宜春。 他以文会友,经常和一些文人往来。 当地有个叫齐 已的和尚,对诗文很有兴趣。他早就仰慕郑谷的才名, 就带着自己写的诗稿,前来拜会。齐已把诗稿一首一 首地请郑谷看。郑谷读到《早梅》这首诗时,不由得 沉思起来。郑谷吟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 开……”郑谷面对齐已说:“梅开数枝,就不算早 了。”郑谷又沉吟了一会,说:“不如把‘数’字改 为‘一’字贴要。”齐已听了,惊喜地叫道:“改得 太好了!”恭恭敬敬地向郑谷拜了一拜。文人们知道 了,就把郑谷称为齐已的“一字之师”。 成语“一 字之师”是指能纠正一个错别字或指出某一字在文中 不妥处的老师。
唐诗的分类:
七言诗
七 七七 言 言言 律 绝古 诗 句诗
五言诗
五五 五 言言 言 律绝 古 诗句 诗
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忧国忧民 蔑视权贵 寄情山水 惜春悲秋 思乡念亲
建功报国 愤世嫉俗 归隐田园 思乡怀人 相知相思
怀古伤今 怀才不遇 登高览胜 长亭送别 别恨离愁
— — — — — — — — — ——
句式运用:问句结尾,可见诗人对亲人 的强烈思念之情。言有尽而意无穷。
1、《夜雨寄北》一诗中,哪是现实, 哪企盼、希望?
2、“未有期”反应了诗怎样的情绪 ? 对不得归的无奈和愁苦
3、“巴山夜雨涨秋池”既写回归的艰难 ( ) 愁绪之多
又渲染了(
) 此句中的“涨”
改为“不好满。”“好涨不”好字?富为有什动态么,?既写出了巴山
写眼前景象,使已跃然纸上的 愁苦交织于巴山的夜雨,融入涨满 的秋池。
“涨”字,既写出巴山水注秋 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诗人愁思之 绵绵深重。
品读欣赏 何当共剪西窗烛,
何当:什么时候。剪烛:形容深夜秉烛长谈。 此句设想日后重逢的时候。
却话巴山夜雨时。
向“君”追话今夜“我”思“君” 而不得归的情景。“巴山夜雨”重出, 令人的思绪在现实与想象中徘徊。
此诗是送别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 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 承之,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 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 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伟 词自铸,传之千古,有口皆碑。尾联点出 “送”的主题。
凉,别离中寄寓乐观豁达的感情。 一洗古送 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 远,独树碑石。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品读、停顿、会意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 归期/ 未有期,巴山/ 夜雨/ 涨秋池。
何当/ 共剪/ 西窗烛,却话/ 巴山/ 夜雨时。
品读欣赏
君问归期未有期,
一句之中两个“期”字,先停顿 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 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品读欣赏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什么时候。剪烛:形容深夜秉烛长谈。此句设想日后 重逢的时候。
却话巴山夜雨时。
却话:回叙。此句向“君”追话今夜“我”思“君”而不得 归的情景。“巴山夜雨”重出,令人的思绪在现实与想象中 徘徊。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创设了一个怎样的情境?从中表达了诗人 怎样的思想感情?
创设了一个与亲人团聚的欢乐情景,表 达了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心情。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 阳(今属河南)人,生于嘉兴(今属浙江)。贞元九年(793) 中进士,登博学宏词科。翌年举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 永贞元年(805),因辅助王叔文进行政治革新,先贬连州刺 史,加贬朗州司马。后回京,又贬连州刺史。历夔州、和州 刺史。大和元年(827),回洛阳任职。次年回朝任主客郎中, 后出苏州、汝州、同州刺史。开成元年(836),改任太子宾 客,分司东都。会昌元年(841),加检校礼部尚书衔。世称 刘宾客、刘尚书。临终前撰《子刘子自传》。
白居易曾称其为“诗豪”,唐宋两代对其诗文评价甚高, 可见刘禹锡在中国哲学史、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这是一首赠答诗。刘禹锡谪迁二十
三年后,应召回京。途径扬州与同样被 贬的白居易相遇。同是天涯沦落人,惺 惺相惜。白居易在席上吟诗,对刘禹锡 的遭遇表示同情,刘禹锡因此写此诗回 赠。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病树:自比遭贬。 千帆过,万木春:比喻自己被贬后,新贵们仕途得意。
小结:
这首诗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 抒发诗人羁旅他乡对友人思念的深 情。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 重复出现,造成了回环往复、缠绵 曲折的意思。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表达 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写离家人向来客询问家中的情况,表达 了浓郁的思乡之情。
《杂诗》在语言风格和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语言风格:质朴清新,口语入诗,平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作者:王勃,字子安,唐代著名 诗人。“初唐四杰”之一(“初 唐四杰”:王勃、卢照临、杨炯、 骆宾王),有《王子安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què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品读归评
夜雨寄北 李商隐
诗人在巴蜀,亲友在长安,因此诗题为“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一句之中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 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巴山夜雨涨秋池。
巴山:泛指诗人居住的巴蜀山地。此句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 的夜雨景象,又表现诗人的愁思之绵绵深重。
何当共剪西窗烛,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暂凭:暂时凭借。 长:振作。
1,2:写被贬地的荒僻;贬时之漫长。 3,4:运用典故,作者孤身只影,远离家乡,重返旧地,仿如 隔世。 5,6:进一步表现了作者世事变迁的感概,充满人生的乐观感 悟和哲思睿理。 7,8:是诗人对白居易关怀的感激及相互慰勉;表现诗人乐观 向上的精神,坚定不移的意志。
清单的。初唐的王绩写过一篇《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 从朋旧童孩、宗族弟侄、旧园新树、茅斋宽窄、柳行疏 密一直问到院果林花,仍然意犹未尽,“羁心只欲问”; 而这首诗中的“我”却撇开这些,独问对方: 寒梅着 花未?
杂诗(其一)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杂诗(其三)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愁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夜雨寄北
李商隐
作品与作者
李商隐 (813~858),字 义山,号玉溪生、 樊南生,怀州河 内(现河南省沁 阳县)人,唐代 诗人。与杜牧合 称为 “小李杜”。 有《李义山诗集》 传世。
题解
夜雨寄北 李商隐
诗人在巴蜀,亲友在长安,因此诗题为“寄 北”。
夜雨寄北 (七言绝句)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诗中形象意义:
杜鸿梧圆杨梅古流大春落 鹃雁桐月柳花迹水海风叶 鸟
凄思惜傲怀叹开得失 思凉念别视旧惜阔意意 凄乡悲 凉伤伤 哀感 伤
诗歌的特点
●通过抒发强烈的感受和 情绪以反映社会生活。
●采用简洁、凝炼的语言, 分行分节的句式章法。
●多用比喻、夸张、拟 人、象征等手法。
杂 诗
王 维
王维(701-761),字摩诘( jié),盛唐 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其诗、画成就 都很高,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 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 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 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著有《王右丞 集》,存诗400首。王维在唐诗的范畴显然有更 高的成就,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开元进 士科第一(即状元)。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 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后两京收复, 降职为太子中允,复累迁至给事中,终尚书右丞。
独特风格
哀而不伤,孕豪迈于悲凉,在别离的伤 感中寄寓乐观豁达的感情。
小结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长 期以来脍炙人口的诗篇,特别是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 句,至今还常被人们引用。这首 诗写得乐观开朗,没有一般赠别 诗常有的那种哀伤和悱恻。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唐)
酬 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城阙: 指长安,送别之地。 五津: 泛指四川,杜少府上任之地。
叙述了两人一留长安,一往蜀州, 将分两地,为下文抒情奠定基调。
huàn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这位姓杜的朋友也是位不得志的知识 分子。王勃自己游宦在外,也不很得意。 当他们走出都城,远望五津时,彼此的感 情很自然地会沟通在一起。
大意: 我和你都是离乡远游以求仕途的人,
你去蜀州,我留长安,去和留虽有不同, 但此刻的惜别之意却是一样的啊!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海内: 四海之内,即全中国。
在这诗人忽然将笔锋一转,转而去宽慰那 即将远行的友人:“我们分手之后,虽然天各 一方,但是不必悲伤。海内有知心的朋友,即 使远隔天涯,也像是近邻一样。诗人用广阔博 大的胸襟去劝慰友人,表达了诗人相信真挚友 情不因时空改变而改变。
寒来应君杂
// // // //
梅 著 花
日 绮 窗
知 故 乡
自 故 乡
王 维
诗 ( 其
未前事来二 ?,。,)
《杂诗》 作者: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 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 著花未。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思念 故乡的情趣与倾向。诗 人想念故乡,自然是情 理之中;而喜欢梅花, 则溢于言表。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久在异乡的人,忽然遇 上来自故乡的旧友,首先激起的自然是强烈的乡思,是 急欲了解故乡风物、人事的心情。开头两句,正是以一 种不加修饰、接近于生活的自然状态的形式,传神地表 达了“我”的这种感情。“故乡”一词迭见,正表现出 乡思之殷;“应知”云云,迹近啰嗦,却表现出了解乡 事之情的急切,透露出一种儿童式的天真与亲切。纯用 白描记言,却简洁地将“我”在特定情形下的感情、心 理、神态、口吻等表现得栩栩如生,这其实是很省俭的 笔墨。 关于“故乡事”,那是可以开一张长长的问题
郑谷(公元848—909年),字守愚,袁州宜春(今 江西宜春)人。其父郑史,其兄郑启,均为唐代诗人。受父兄 熏陶,郑谷七岁便能诗,“自骑竹之年则有赋咏”。当时著名 诗人、诗论家司空图“见而奇之,拊其背曰:当为一代风骚 主”。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887年),郑谷考中进士,官至都 官郎中,人称郑都官。他写的一首《鹧鸪》诗声名远播,因而 又有“郑鹧鸪”之称。他与许棠、张乔、任涛等九位同辈人经 常唱和往还,诗名颇盛,被誉为“芳林十哲”。唐乾宁年间, 郑谷“独守义命之戒,而不牵于名利之域”,毅然归隐故乡的 仰山,过着“好句未停无暇日,旧山归老有东林”的隐居生活。 郑谷一生作诗不下千首;因曾“寓居云台道舍”,故称诗集为 《云台编》,一名《宜阳集》,又叫《郑守愚文集》,共分上、 中、下三卷。另著有《宜阳外编》、《国风正误》等书籍,有 的著作已失传。《全唐诗》收入郑谷的诗歌共有三百多首。
翻译
师友相互翻译,3分钟后停止。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长江边上杨柳依依,那乱飞的柳絮,愁坏了渡江 的游子。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晚风阵阵,从驿亭里传来几声笛声,我们就要离 别了,你要去潇湘大地,而我要去京城长安。
画面疏朗,淡墨点染景 色,重笔抒写愁绪,感情 深永,又不显沉重与伤 感。
作者用广阔博大的胸襟去劝慰友人,表达 了作者相信真挚友情不因时空改变而改变。
qí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无为: 无须,不要。
岐路: 分手的路口。
沾巾: 沾湿手巾,指哭。
此两句就前句的意思再推进一层。离别 固然是悲伤的,但互为知己,虽各处天涯, 亦似比邻,所以不必像青年男女一样别泪沾 巾。
首联:回首长安,遥望蜀地。 颔联:同是宦游,客中作别。 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天涯海角,互相勉励。 尾联:擦干眼泪,歧路壮别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淮上与友人别 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
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
时间,地点,春景 即景抒情,点醒离别 抒写握别情景 各奔前程,别意茫茫
问题
(1)哪三个字说明了地点? “扬子江”点明地点。 (2)哪三个字说明了季节? “杨柳春”点明季节。
山水注入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了诗人的愁
思之绵绵。
这两首诗歌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 情? 《杂诗》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感情。
《夜雨寄北》表达了游子羁旅巴山的孤 寂之感和思乡之情。
你 知
成语故事:
道 一字之师
吗?
一字之师
唐朝末年,诗人郑谷回到故乡江西宜春。 他以文会友,经常和一些文人往来。 当地有个叫齐 已的和尚,对诗文很有兴趣。他早就仰慕郑谷的才名, 就带着自己写的诗稿,前来拜会。齐已把诗稿一首一 首地请郑谷看。郑谷读到《早梅》这首诗时,不由得 沉思起来。郑谷吟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 开……”郑谷面对齐已说:“梅开数枝,就不算早 了。”郑谷又沉吟了一会,说:“不如把‘数’字改 为‘一’字贴要。”齐已听了,惊喜地叫道:“改得 太好了!”恭恭敬敬地向郑谷拜了一拜。文人们知道 了,就把郑谷称为齐已的“一字之师”。 成语“一 字之师”是指能纠正一个错别字或指出某一字在文中 不妥处的老师。
唐诗的分类:
七言诗
七 七七 言 言言 律 绝古 诗 句诗
五言诗
五五 五 言言 言 律绝 古 诗句 诗
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忧国忧民 蔑视权贵 寄情山水 惜春悲秋 思乡念亲
建功报国 愤世嫉俗 归隐田园 思乡怀人 相知相思
怀古伤今 怀才不遇 登高览胜 长亭送别 别恨离愁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