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三个月·广东专用】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篇:第一部分 专题九 第1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九生物技术实践
第1讲微生物的利用和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直击考纲1.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2.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3.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4.利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1.判断下列有关传统发酵技术的叙述
(1)在果酒发酵后期拧开瓶盖的间隔时间可延长(2012·江苏,21A)(√)
(2)在家庭中用鲜葡萄制作果酒时,让发酵装置接受光照并放在45 ℃处
(2010·北京,1AD)(×)
(3)在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果酒的制作过程是在缺氧条件下,而果醋整个制作过程一
直处于有氧条件下(2010·江苏,7AC改编)(×)
(4)与果醋、果酒制作相比,腐乳的制作所需要的适宜温度最高,所用菌种为乳酸菌
(2011·江苏,3AC)(×)
(5)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所用豆腐的含水量为70%左
右,水分过多腐乳不易成形(2008·江苏,17AB改编)(√) 2.判断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的叙述
(1)常用液体培养基分离获得细菌单菌落(2012·大纲全国,5B)(×)
(2)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
(2009·安徽,6A)(√)
(3)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2011·新课标全国,39)(√)
(4)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计数(2010·山东,34)(√)
重点一微生物的利用
1.微生物的培养
(1)无菌技术:主要包括消毒和灭菌。

①消毒方法:常用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

②常用灭菌方法:灼烧灭菌——接种环、接种针等金属器具;干热灭菌——主要针对玻
璃器皿等;高压蒸汽灭菌——主要针对培养基等。

(2)如图为倒平板操作过程,操作时要待培养基冷却至50_℃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
进行。

制备固体培养基最后要将平板倒置,其主要目的是防止培养皿盖上的水珠滴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3)平板划线操作
(4)稀释涂布平板法:先将菌液进行一系列梯度稀释后涂布平板,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
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

如图所示:
技能点拨(1)平板划线操作的注意事项
①每次划线之前都需要灼烧接种环灭菌。

②灼烧接种环之后,要冷却后才能伸入菌液,以免温度太高杀死菌种。

③划线时最后一区域不要与第一区域相连。

④划线用力大小要适当,防止用力过大将培养基划破。

(2)平板划线法中的“连续划线”及稀释涂布平板法中的“系列稀释”目的是一样的,都
是为了保证菌种在培养基中单个分布(平板划线法中最后一次划线的末端处的菌种最纯)。

2.某种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
(1)分离——选择培养基。

①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分离出酵母菌和霉菌。

②培养基中加入高浓度的食盐可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

③培养基中缺乏氮源时,可以分离固氮微生物。

④当培养基的某种营养成分为特定化学成分时,也具有分离效果。

⑤改变微生物的培养条件,也可以达到分离微生物的目的,如将培养基放在高温环境中
培养只能得到耐高温的微生物。

(2)计数
①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a.筛选菌株:利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筛选菌株。

b.计数方法:活菌计数法和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前者为了增强实验的说服力和准确性,则需设置重复组,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

c.过程:土壤取样→样品的稀释→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

②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a.实验原理
即:可根据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b.流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平板→挑选菌落。

技能点拨(1)分离微生物所用的选择培养基一定是固体培养基,因为菌落只能在固体培养基上生成。

(2)平板划线法只适用于微生物的提纯,不适合进行计数,并且在最后一次划线的末端处
的菌种最纯。

(3)分离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时,有时需要进行选择培养,选择培养的目的是增大选择
对象在样液中的浓度,以确保用刚果红染色法鉴别时确实能得到所需菌种。

对位训练
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39)临床使用抗生素前,有时需要做细菌耐药实验。

实验时,首先要从病人身上获取少量样本,然后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操作,以确定某致病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从样本中获取致病菌单菌落,可用____________法或____________法将样本接种
于固体培养基表面,经过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

(2)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用__________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在37 ℃培养箱中培
养24 h,使其均匀生长,布满平板。

(3)为了检测该致病菌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将分别含有A、B、C、D四种抗生素的滤纸
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养一段时间后,含A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A____________;含B的滤纸片周围没有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B____________;含C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A的小,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D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也比含A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此菌落很可能是抗生素D的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为达到抗菌目的,最好应选用抗生素__________。

答案(1)划线稀释涂布(或涂布)(2)涂布(3)敏感
不敏感该致病菌对C的敏感性比A的弱耐药菌
(4)A
解析微生物纯化的方法主要为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根据微生物的特点对其进行一系列浓度梯度稀释,然后用涂布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然后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抗生素是由真菌产生的,可以抑制生长、繁殖或杀死细菌等致病菌的一类物质,含A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有抗生素A的地方该致病菌受到抑制;B的周围没有透明圈,说明致病菌对抗生素B不敏感,通过C的透明圈要比A的透明圈小,说明该致病菌对C的敏感性比A的弱;D出现了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D敏感,但是在透明圈上出现一个菌落,又排除杂菌污染,判断此菌落的微生物对抗生素D产生了耐药性。

根据以上分析,为达到抗菌的目的,最好选用抗生素A。

2.请回答下列与微生物有关的问题:
(1)微生物的分布:能降解某种除草剂(一种难以降解的含氮有机物)的细菌主要分布在
__________________的土壤中。

(2)微生物的消毒和灭菌:在菊花组织培养中,对外植体常用________________和氯化汞
进行消毒;在微生物培养中,对培养基常用______________法进行灭菌。

(3)微生物的应用: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运用吸附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________
发酵产生酒精。

(4)微生物的接种:微生物接种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下面图示中A、B两种方法。


用来统计样品活菌数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5)微生物的计数:运用活菌计数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微生物的鉴定:要从土壤样液中筛选出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已知该除草剂在水中溶
解度低,含一定量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

设计培养基配方时,从用途来看,除加入必需的营养成分外,还应________________;从物理性质来看,还应加入________。

接种培养后,依据培养基中是否产生________来筛选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

答案(1)长期使用该除草剂(2)酒精高压蒸汽灭菌(3)酵母菌(4)A稀释涂布平板法(5)当两个或多个细菌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6)以该除草剂为唯一氮源(或“在无氮培养基中添加该除草剂”)琼脂透明圈
解析(1)能降解某种除草剂(一种难以降解的含氮有机物)的细菌主要分布在长期使用该除草剂的土壤中,这是由于长期使用该除草剂,选择出了能分解利用该除草剂的变异类型细菌。

(2)对外植体常用酒精和氯化汞进行消毒;在微生物培养中,对培养基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

(3)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运用吸附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

(4)方法A是稀释涂布平板法,方法B是平板划线法,两种方法都可以用于分离微生物,但要统计样品活菌数目应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5)当两个或多个细菌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所以运用活菌计数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

(6)要从土壤样液中筛选出能降解除草剂的细菌,设计培养基配方时,从用途来看,除加入必需的营养成分外,还应以该除草剂作为唯一氮源;从物理性质来看,还应加入琼脂,这样便于观察形成透明圈的情况;接种培养后,依据培养基中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

重点二微生物在传统发酵技术中的应用
技能点拨
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要注意温度、气体和发酵时间的控制。

2.腐乳制作中盐、酒和各种香辛料的作用有共同之处:既具有调味作用,也具有杀菌防腐的作用。

3.在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也是变化的,一般是先增加后降低,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目的是掌握取食泡菜的时间。

对位训练
3.人类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果酒、果醋、泡菜的历史源远流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

酵母菌是一类________(呼吸类型)微生物。

在有氧条件下,
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其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其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

20 ℃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时一般
将温度控制在________。

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在______________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却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3)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

在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就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

实验表明,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________________。

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________;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________,再进一步转变为________。

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________。

(4)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化学试剂________来检验。

在酸性条件下,该试剂与酒精反应呈现______色。

(5)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应煮沸,其目的是____________。

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目的是________。

(6)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发酵的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________的过程。

该过程发生在乳酸菌细胞的________中。

(7)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8)从开始制作到泡菜品质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兼性厌氧型C6H12O6+6O2―→6CO2+6H2O C6H12O6―→2C2H5OH+2CO2 (2)18~25 ℃缺氧、呈酸性(3)特别敏感醋酸乙醛醋酸30~35 ℃
(4)重铬酸钾灰绿(5)杀灭杂菌增加乳酸菌数量
(6)无氧呼吸细胞质(7)温度腌制时间食盐用量
(8)乳酸菌数量增多,杂菌数量减少乳酸菌比其他杂菌更为耐酸
解析(1)酵母菌的呼吸类型是兼性厌氧型;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其反应式为C6H12O6+6O2―→6CO2+6H2O;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其反应式为C6H12O6―→2C2H5OH+2CO2。

(2)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 ℃;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却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3)实验表明,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进一步转变为醋酸;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所以由酒精发酵转为醋酸发酵时,需要升高温度,并通入无菌空气。

(4)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化学试剂重铬酸钾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该试剂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5)制作泡菜加入盐水可抑制微生物生长,煮沸可以杀灭杂菌,制作泡菜加入陈泡菜液,其中含有大量的乳酸菌,可增加乳酸菌数量,加快制作泡菜的进程。

(6)乳酸菌的无氧呼吸即乳酸发酵,乳酸菌为原核生物,无氧呼吸发生在细胞质中。

(7)泡菜制作过程中,温度高、时间短、食盐用量低都会造成杂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8)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关系是竞争,乳酸菌大量增加时,会抑制其他杂菌生长,原因是乳酸菌更为耐酸。

4.葡萄收获的季节性较强,并且不易运输,易腐烂变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且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可以将其加工制作成果汁、果酒、果醋等。

如图是简单的生产流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果胶酶能够提高葡萄的出汁率并使浑浊的果汁变得澄清,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产果汁时,为了使果胶酶得到充分的利用,节约成本,需要控制好______________。

(2)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

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在酵母菌的酒精发酵过程中,一般将温度控制在________________。

(3)果酒的制作需要醋酸菌。

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
的生理活动。

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
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________________,再进一步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

(4)从发酵条件看,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过程的不同之处主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酶的用量(2)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18~25 ℃(3)醋酸乙醛醋酸(4)果酒制作需无氧条件,果醋制作需要充足的氧气
解析(1)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细胞壁及胞间层,因酶具有高效性,果胶酶不宜过多要控制好量。

(2)在葡萄酒自然发酵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温度一般控制在18~25 ℃。

(3)当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缺少糖源时,可将乙醇变为乙醛,再进一步转化为醋酸。

网络小结
1.饲养动物常用的植物饲料中含有难溶的植酸钙等物质,很难被动物吸收利用,还影响对其他营养物质的利用。

若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则能催化其水解成可以吸收利用的磷酸盐等。

下图是从作物根部土壤中分离出产植酸酶的菌株的过程,请回答问题:
(1)分离产植酸酶的菌株,需先配制合适的培养基。

配制培养基时,在各成分都溶化后和
分装前,要进行的是________和灭菌。

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

倒平板时,一般需冷却至50 ℃左右,在酒精灯火焰附近操作。

依物理性质,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

依功能看,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

(2)接种以前进行的一系列稀释操作,目的是在培养皿表面形成________,这种接种方法
是______________,根据土壤样品的稀释倍数和接种稀释液的体积,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大致推测出样品中的活菌数。

如果一培养基上有3个菌落,则1 g土壤中大致的活菌数量是________个。

(3)由于植酸钙的不溶解性,可使培养基形成白色浑浊。

产植酸酶的菌株会水解植酸钙,
菌落的周围将形成透明的区域,根据透明区域的有无,可初步判断该菌是否产植酸酶。

实验结果显示A~E五种菌株中,________是产植酸酶的理想菌株。

答案(1)调整pH高压蒸汽灭菌法固体选择
(2)单个菌落稀释涂布平板法3×106(3)E
解析(1)配制培养基时,在各成分都溶化后和分装前,要进行的是调整pH和灭菌;对培养基灭菌的常用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根据题意,进行了倒平板操作,依物理性质,该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该培养基用于分离产植酸酶的菌株,依功能看,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2)接种以前进行的一系列稀释操作,目的是在培养皿表面形成单个菌落,
这种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根据土壤样品的稀释倍数和接种稀释液的体积可以计算出,如果一培养基上有3个菌落,则1 g土壤中大致的活菌数量是3÷0.1×105=3×106个。

(3)根据原理可知,A~E五种菌株中,E的透明圈最明显,所以E是产植酸酶的理想菌株。

2.葡萄发酵可产生果酒、果醋,请利用相关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如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④过程需要________________适宜条
件。

(2)将葡萄榨成汁后分别装入相应的发酵瓶中,在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发酵生产果
酒,如图所示。

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均需排气一次。

据图分析,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____,发酵结束后,检验发酵过程中产物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是采用纯化酵母菌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

判断图A所用接种方法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图B效果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

(4)自己在家中制作的果醋很容易腐败,而包装瓶上写着105 ℃高温瞬时灭菌的果醋瓶上
写着“不含任何防腐剂,最长保质期为一年”,其中的奥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图中用曲线表示正常果酒发酵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

答案(1)氧气、30~35 ℃(2)甲、丙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3)稀释涂布平板法形成的菌落分布较均匀平板划线法(4)高温杀死了全部的微
生物(5)如图(若密封培养后期曲线有下降趋势也可)
解析(1)④过程为制作果醋的阶段,用到的醋酸菌为好氧型细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35 ℃。

(2)酵母菌无氧呼吸可以产生酒精和CO2,是葡萄酒制作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微生物。

酵母菌只有在无氧条件下,才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甲装置的充气口始终开放,不能创造瓶内无氧环境,不能用来生产果酒;在有氧条件下,醋酸菌可以利用葡萄糖产生醋酸。

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CO2导致装置中气压升高,要定期打开排气管进行放气,丙装置瓶中发酵液过多,淹没了排气管在瓶内的管口,不利于放气,同时导致瓶内氧气过少,不利于发酵前期酵母菌的大量繁殖。

(3)根据菌落特点可以直接判断出接种方法。

(5)在有氧气的环境中,酵母菌大量繁殖;在无氧环境中,酵母菌不能增殖或后期有下降趋势。

3.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传统发酵技术密切相关。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制作腐乳过程中所用到的微生物主要是________。

(2)在制作果醋、腐乳、泡菜的过程中需要提供氧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发酵
产物制作过程中都需要培养微生物,为防止杂菌污染,需要对培养液(基)和培养器皿进行________(填“消毒”或“灭菌”)。

(3)利用酵母菌酿酒时,一开始持续通入空气,导致酵母菌数量________(填“增多”、“不
变”或“减少”),然后再密封,使酒精________(填“增产”、“减产”或“不产生”)。

(4)制作腐乳过程中在腐乳表面往往有一层致密的皮,这层皮实际上是微生物的
________,对人体无害。

在制作腐乳过程中加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制作泡菜的过程中,要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

亚硝酸盐与某些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后
形成________色染料。

先将泡菜样品及一系列已知浓度的亚硝酸盐溶液分别与化学物质发生显色反应,再通过不同颜色的________,可以估测出泡菜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答案(1)毛霉(2)制作果醋和腐乳灭菌(3)增多增产(4)菌丝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其变硬抑制微生物生长,避免豆腐块变质(5)玫瑰红对比
1.(2013·四川卷,10)普通酵母菌直接利用淀粉的能力很弱,有人将地衣芽孢杆菌的淀
粉酶基因转入酵母菌中,经筛选得到了可高效利用淀粉的工程酵母菌菌种(过程如图甲所示)。

(1)图甲中,过程①需要的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达到筛选目的,
平板内的固体培养基应以________作为唯一碳源。

②、③过程需重复几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尝试过程③的操作,其中一个平板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图乙所示。

该同学的
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推测该同学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______________。

(3)以淀粉为原料,用工程酵母菌和普通酵母菌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密闭发酵,接种
________菌的发酵罐需要先排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凝胶色谱法分离淀粉酶时,在色谱柱中移动速度较慢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
较________。

答案(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淀粉进一步筛选纯化获得分解淀粉能力强的酵母菌(2)稀释涂布平板法涂布不均匀(3)工程酵母工程酵母菌分解淀粉产生葡萄糖的能力强,导致酒精发酵产生CO2的速率更快
(4)小
解析(1)图甲中过程①为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需要的酶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及DNA连接酶;欲筛选可直接利用淀粉的菌种,宜制备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图示②、
③过程需重复几次,其作用在于“纯化”,从而进一步筛选出分解淀粉能力更强的酵母
菌。

(2)图乙所示培养基平板中的菌落呈分散分布,应为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的结果,然而,该平板上菌落并非“均匀分布”而是相对集中于左侧,这可能是由于制作平板时“涂布不均匀”所致。

(3)若以“淀粉”为原料,则相对于普通菌种,工程酵母菌因转入了淀粉酶基因,其利用淀粉的能力将更强,故发酵产生CO2的能力更强,因此需要先排气。

(4)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分子,能够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慢。

2.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但若不经细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

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同学们试图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

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
(1)
此培养基能否用于植物组织培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培养基。

(3)“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分别来自培养基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实验需要振荡培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转为固体培养时,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接种,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

(5)下列材料或用具中:①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与培养皿;②玻棒、试管、锥形瓶和吸管;
③实验操作者的双手。

需要灭菌的是______;需要消毒的是______。

(填序号)
(6)在进行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

A同学的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填序号)。

①由于土样不同②由于培养基污染③由于操作失误④没有设置对照
(7)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细菌合成的________将尿素分解为氨,pH增高,使指示剂变红色。

答案(1)不能缺少植物激素(或缺少植物需要的各种营养)
(2)筛选目的菌选择
(3)尿素葡萄糖为目的菌提供氧气
(4)稀释涂布平板法(平板划线法)
(5)①②③(6)①②③(7)酚红指示剂脲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