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备课知识讲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混合与分离
4.《怎样加快溶解》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怎样加快溶解》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三年级下册《混合与分离》单元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生活经验,探寻加快物质溶解的方法,让学生经历猜测---实验---分析---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
指导学生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主要因素。
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积极合作交流,体验成功的乐趣,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本节教材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准备活动:教科书呈现了问题:“往汤里加食盐,人们往往会用勺子搅一搅,为什么这样做呢?”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本课探究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搅拌与溶解的关系,为课堂探究做好准备。
教科书还呈现了粗盐、细盐、冰糖等材料包,目的是让学生提前准备探究活动需要的材料。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猜测加快溶解的方法,并通过对比实验验证猜想,总结出加快溶解的方法:搅拌、加热、将食盐研碎等方法可以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
接着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前面学习的加快溶解的方法,来比一比,谁能让冰糖在水中溶解得更快。
目的是让学生综合运用探究所得,参与比赛活动,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学生学以致用的目的。
第三部分拓展活动:找一找生活中加快物质溶解的方法。
目的是通过寻找生活中加快物质溶解的实例及方法,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加快溶解方法的认识。
【学生分析】
学生对物质的溶解有一些认识,但这种认识是比较零散的,在前面的实验中也用到过搅拌的方法。
学生对如何加快溶解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平时喝白糖水,冲奶粉等都会用筷子搅一搅。
但学生对对比实验这一证明各种猜想的的探究方法比较陌生,学生初次接触这样的的探究方法,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因此探究前需要先引领学生掌握对比实验这种探究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知道加快溶解的方法。
2.在教师引导下,能够自己设计对比实验,探究加快溶解的方法,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3.体验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
4.意识到科学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
【教学重点】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理解加快溶解的方法。
【教学难点】对比实验过程中,各种变量与不变量的控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同样大小的烧杯2个、热水、冷水、粗盐、细盐、玻璃棒、小锤、秒表等。
为每小组准备:同样大小的烧杯两个、冷水、粗盐、细盐、同样大小的冰糖两块、实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PPT1出示]学生明确本节课研究的课题。
[PPT 3出示]课件展示用勺子搅拌的情景:妈妈往汤里加食盐,往往会用勺子搅一搅,为什么这样做呢?
1.请同学们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教师总结,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一)探究问题一:怎样使食盐在水中加快溶解?
1.[PPT 4依次出示]看来,搅拌可能会加快食盐的溶解,那加快食盐的溶解,还有哪些方法呢?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生活经验提出猜想,并说出猜测的理由。
2.精心设计实验方案。
[PPT5出示]学生可能会想到搅拌、用热水、研成碎末等方法。
怎样验证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引导学生集思广益,设计方案。
(1)[PPT 6出示]让各小组同学选择一种猜想方法设计实验方案。
(2)各小组同学和大家分享他们组的实验方案。
我们小组想用搅拌的方法。
我们组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烧杯,放入同样多的水,把两份完全一样的食盐放入两个烧杯里,在其中一个烧杯里搅拌,看看搅拌的烧
杯中的食盐是否溶解得快。
你们同意我们的方案吗?大家相互补充。
刚才,我们在交流时,什么条件相同,什么条件不同?
[PPT 7出示]师生总结。
师:经过大家共同讨论,这种方案设计的很周密。
哪个小组的同学用了不同的方法?
我们小组想用研成碎末的方法:我们用两份相同质量、颗粒大小相同的粗盐,一份用小锤研碎,再把它们同时放入两杯同样多的冷水中,同时搅拌,看看哪杯先溶解。
[PPT 8出示]在这种方案中,什么条件不同,什么条件相同?师生总结。
[PPT 9出示]我们小组想用加热水的方法。
我们想在两个同样的烧杯里倒上同样多的热水和冷水,分别放入颗粒大小一样,等量的食盐,同时放入,在两个烧杯中同时搅拌,看看哪杯溶解得快。
师生总结这种方案什么条件不同,什么条件相同?
师小结:像刚才我们设计的这三种实验方案,都只改变了一个条件,其他条件不变,我们把这样的实验叫对比实验。
[PPT 10出示]探究技能。
3.动手实验,验证猜想。
(1)[PPT 11出示]全班同学交流做实验的注意事项。
(2)[PPT 12出示]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实验,记录员做好实验记录,师发实验记录单。
(3)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你们的实验成果? [展台展示实验记录单]
(4)[PPT 13出示]全班总结:通过实验得出搅拌、加热、将食盐研碎等方法可以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
(二)探究问题二:比一比,看谁能让冰糖在水中溶解得更快?
1.[PPT 14出示]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怎样做,就能让冰糖在水中溶解得更快。
学生可能会想到用其中的一种加快溶解的方法,也可能会想到用两种加快溶解的方法,还可能会想到综合应用三种加快溶解的方法。
及时将自己的方法记录下来。
2.师生共同制定比赛规则。
3. 计时比赛,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比赛活动。
4.师生总结比赛情况。
让获胜的小组谈成功经验,做的慢的小组谈不足和存在的问题,教师最后总结。
三、拓展活动
找一找人们在生活中加快物质溶解的方法。
[PPT 15出示]课下,请同学们寻找生活中加快物质溶解的实例,都采用了哪些加快溶解的方法,及时做好记录。
【板书设计】
怎样加快溶解
加热水
搅拌溶解加快
碾碎
5.《谁在水中溶解的多》
【教材分析】
《谁在水中溶解的多》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三年级下册《混合与分离》单元的第二课时。
食盐和小苏打是厨房常见的材料,学生对它们非常熟悉。
本课开始前,学生已经知道食盐放入水中会溶解。
本课学生将继续探究同一杯水中食盐溶解的情况,以及进一步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情况。
通过实验,明白了水能够溶解的物质的质量是有限的,且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质量是不同的。
本课教学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活动准备,引导学生课前思考溶解的相关知识,为课堂探究做好准备。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包括两个活动,活动一:向一杯水中不断加食盐,食盐能一直溶解吗?通过探究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知道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具有一定的限度。
活动二:在50毫升水中,食盐和小苏打谁溶解得多?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通过用食盐和小苏打溶解量的多少来比较这两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从而认识到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第三部分拓展活动:“水加热后,能溶解更多小苏打吗?继续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课后继续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发现随着水温的增高,小苏打溶解的量会增多。
本课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学生通过分组实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通过方法指导明确学生探究的方向,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思考,体现探究的进阶性。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很多固体物质都可以溶解于水,对溶解已经有较多的认识,能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溶解现象与特点,并用科学词汇进行描述。
至于能溶解多少,溶解能力的大小并没有认识,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引导,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以激发。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有些物质能够溶解在一定量的水里。
2.知道一定量的不同物质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情况是不同的。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用对比实验探究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溶解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2.乐于运用多种物质探究它们分别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愿意了解溶解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能用对比实验探究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器材准备】
教师准备:食盐、小苏打、天平、砝码、烧杯、玻璃棒、课件、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实验导入,引发思考
1.[PPT 3 出示]图片展示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同时教师演示:取出一个盛有50毫升水的烧杯,把一小勺食盐放入水中,食盐会怎样?
2.聚焦话题:如果继续加食盐,能一直溶解下去吗?在50毫升水中,食盐和小苏打谁溶解得多?
3.[PPT 4 出示]出示食盐图片和小苏打图片,指导学生准备食盐、小苏打等实验材料。
4.引出课题:关于溶解的秘密还有很多,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二、设计实验,自主探究
活动一:向一杯水中不断加食盐,食盐能一直溶解吗?
1.[PPT 5 出示]小组讨论提示。
2.[PPT 6 出示]任务要求:先将食盐分成若干小份,每次加一份,搅拌,等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下一份,持续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
也可以用小药勺取盐,用塑料尺子把勺子里的盐刮平,一平勺一平勺地加食盐,等第一平勺完全溶解后,才能加第二平勺,持续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
3.[PPT 7 出示]出示研究计划表。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按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及时评价学生,适时引导。
5.[PPT 8 出示]出示各组实验结果统计表,老师把各组数据输入,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
(二)在50毫升水中,食盐和小苏打谁溶解得多?
1.[PPT 9 出示]出示小组讨论要求:这个实验怎样做才比较公平?
2.[PPT 10 出示]师生共同得出实验方案和注意事项:
a.两杯水必须要一样多;
b.每次分别加入两个水杯中的食盐和小苏打要同样多;
c.要同时用搅拌棒进行搅拌;
d.要等加进去的第一份食盐或小苏打完全溶解后,才能加第二份。
e.直到食盐和小苏打都不能再溶解了,再进行记录比较。
3.[PPT 11 出示]出示称取同样多的食盐和小苏打的实验步骤:
第一步,首先大家用镊子把游码移到最左边,我们称为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第二步,用镊子把游码的左边缘移到3克标度处;
第三步,左边托盘放入适量的食盐,观察指针是否在正中央,如果指针偏左,那就说明左边重,要拿掉一些食盐;如果指针偏向右边,那就说明右边重,要再放入一些食盐,经过调整,直到指针指向正中央红色刻度线。
这样,我们就称量出了3克的食盐。
教师指导学生称取3克食盐和3克小苏打各8包。
4.[PPT 12 出示]出示实验计划
(1)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2)小组汇报实验现象,总结得出实验结论。
5. [PPT 13 出示]研究结论: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三、创新实践,拓展延伸
1.[PPT 14出示]提出活动指向:水加热后,能溶解更多小苏打吗?明确:水温升高,小苏打溶解的更多。
2.思考:溶解力受哪些因素影响?
3.感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做白糖和食盐在水里溶解的对比实验,看看谁在水里的溶解得多。
【板书设计】
谁在水中溶解的多
一杯水中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
不同的物质在同样多的水中溶解的多少不同
6.《把它们分离》
【教材分析】
《把它们分离》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三年级下册《合与分离》单元的第三课时。
本节课根据学生提出如何分离混合物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分离混合物的方法,让学生亲历分离混合物的探究活动,了解生活中人们按需要用各种方法分离混合物。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从生活中的问题“米中混进了沙子,怎样将它们分离呢?”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并提示学生准备木屑、铁屑、小盘子、沙子、白糖等,为接下来的探究活动做好材料准备;第二部分活动过程,教材安排了两个分离混合物的探究活动:第一个探究活动是分离铁屑和木屑。
目的是启发学生根据木屑和铁屑的不同特征、性能,发现分离木屑和铁屑的不同方法。
第二个探究活动是分离沙子和白糖。
目的是引导学生利用白糖在水中能够溶解,沙子在水中能够沉淀,分离出沙子;然后利用加热蒸发掉糖水中的水分的方法分离出白糖;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在经历模拟实验和讨论活动后,激发学生继续探究
的好奇心,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分离混合物体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思维能力。
本课设计是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探究活动。
让学生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体验分离混合物的方法,逐步掌握不同混合物用不同的方法分离。
学生们了解科学技术对人们生活的指导和影响,并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学生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分离物有一定的了解,知道简单分离混合物的方法,但不能根据混合物自身的特点选择多种分离方法。
三年级的学生对科学知识有深厚的学习兴趣,对未知事物有很强的探究欲望,在老师引导下能自行完成探究活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2.混合物是可以分离的,不同的混合物有不同的分离方法。
3.根据混合物的的性质不同,选择多种方法分离混合物。
科学探究目标:
1.知道根据物体的特征或材料的性能将两种混合在一起的物体分离开来,如分离沙和糖、铁屑和木屑等。
2.在教师引导下,根据物体的特征和材料的性能,选择多种方法分离混合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在生活中独立进行分离混合物的探究兴趣。
2.培养主动与他人协作的精神,树立用科学的思想观察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处理问题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科学技术对人们生活的指导和影响。
【重难点】根据分离物质的本质特征选用分离的方法。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木屑、铁屑、沙子、白糖、磁铁、小盘子
教师准备:烧杯、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蒸发皿、玻璃棒、火柴等,或者准备:长柄汤勺、纱布、蜡烛、火柴、课件、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提出猜测,趣味导入
1.出示木屑和铁屑的混合物袋,让学生猜测里面的物品是什么?并用自己各种方法感知它们的特点。
二、探究活动
(一)活动一:分离铁屑和木屑实验。
1.[PPT 3 出示]木屑和铁屑图片。
学生说一说它们有什么特点?
2.[PPT 4出示]学生根据木屑和铁屑的特点讨论交流自己分离的方法。
3.[PPT 5出示]磁铁吸铁屑的图片,让学生根据磁铁的性质分离木屑和铁屑混合物更快捷。
(二)活动二:分离沙子和白糖实验。
1.[PPT 6 出示]如何把沙子和白糖进行分离呢?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说出自己的看法。
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把它们分离。
2.[PPT 7出示]共同梳理分离的方法。
3.[PPT 8 出示]实验(1)将沙子和白糖的混合物,倒入盛水的烧杯中,先静置一段时间,仔细观察;(2)用玻璃棒轻轻搅拌,待白糖完全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再把糖水缓慢倒入另一个烧杯中,分离出沙子。
3.[PPT 9 出示]利用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用加热方法可以把白糖从糖水中分离出来。
4.[PPT 10 出示]认识酒精灯。
5.[PPT 11 出示]蒸发水分师生共同讨论实验时的注意事项:正确使用酒精灯,要注意安全。
6.[PPT 12 出示]加热时使用蒸发皿时的注意事项。
三、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PPT 13 出示]提出问题:老师在家做米饭时,发现大米里混有沙子,怎样把大米和沙子分离?
2.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说出分离沙子和大米的方法和步骤。
四、拓展活动
1.[PPT 14 出示]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五、梳理总结
1.[PPT 15 出示]这节课我们收获了哪些科学知识?
【板书设计】
14把它们分离
木屑和铁屑:1、用磁铁吸2、加水3、用风吹
沙子和白糖:1、溶解2、过滤3、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