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护理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护理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型肝炎的护理措施。
方法对本科2000年4月~2006年4月收治的130例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支持治疗的基础上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
结果治疗后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重型肝炎治愈好转率达到83.1%。
结论患者的术前准备、术中监测、观察、处理和术后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人工肝血浆置换术;重型肝炎;护理
人工肝血浆置换(下称血浆置换)是用人工方法清除血液循环中因肝功能衰竭而产生的有害物质,使肝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代偿,从而为肝细胞的再生赢得时间,度过危险期以获得康复[1]。
它是采用血浆分离器将患者血浆从全血中分离并弃去,同时代之以新鲜冰冻血浆。
本科自2000年4月将血浆置换用于重型肝炎的辅助治疗至今,疗效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共130例,男122例,女8例;年龄20~65岁。
药物性肝炎4例,急性重型肝炎5例,亚急性重型肝炎12例,慢性重型肝炎109例。
诊断均符合2000年西安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
效果评价:患者的乏力、纳差、恶心、腹胀等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精神好转,凝血酶原时间缩短,胆红素下降。
治愈35例,好转73例,自动出院14例,死亡8例,治愈好转率83.1%。
1.2治疗方法采用门冬氨酸钾镁、甘灵铵、还原型谷胱甘肽、思美太、丹参、促肝细胞生长素及人血白蛋白等支持治疗基础上行血浆置换。
血流量60~
100ml/min;血浆分离和输入血浆流量30~45ml/min,单次血浆置换量2000~3000ml,间隔时间3~5天,患者行1~3次血浆置换。
2护理
2.1术前准备
2.1.1物品准备人工肝室紫外线照射1h/d,物表用0.5%84消毒液擦拭,保持房间相对无菌。
备2000~3000ml同型血浆,生理盐水、葡萄糖酸钙、异丙嗪、地塞米松等常规用药及急救药品、器械,穿刺针(16号动静脉置管用蝶形留置针)2个,穿刺盘1个。
2.1.2患者准备根据患者及家属文化层次的不同、性格特点,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及家属讲解人工肝相关知识、目的、治疗方法、可能遇到的情况和处理措施,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耐心的解释,减轻患者的紧张、恐惧、陌生心理。
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
仔细查看患者的病情及外周血管情况,判断穿刺难度。
对神志不清、躁动不安者可以选择静脉置管。
2.2术中护理
2.2.1患者取平卧位,注意保暖。
2.2.2各管路、血浆分离器连接紧密,防止空气进入血液管路。
严格无菌操作,穿刺成功后建立血管通路,连接血浆置换仪配套管路,打开流量泵进行血浆置换。
2.2.3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持续心电监护,血氧监测,动态血压监测。
必要时予以吸氧。
2.2.4不良反应的观察及处理:(1)过敏反应: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表现为畏寒、发热、荨麻疹、皮肤瘙痒等。
治疗时常规静推地塞米松5mg,肌注苯海拉明20mg或异丙嗪25mg。
(2)低血压:表现为头昏、心慌、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可减慢血流速度,必要时用升压药。
(3)电解质紊乱:低血钙表现为患者口周发麻、出现肌肉痉挛、手足抽搐;低钾、钠,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处理是给予相应的电解质补充。
(4)其他:如出血,治疗中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和血肿;观察滤出血浆的颜色,判断是否溶血。
2.3术后护理
2.3.1嘱患者严格卧床休息。
穿刺部位拔针后以食、中、无名指三指垫2~3块纱布压迫30min,轻重以指腹感到血管搏动和皮肤穿刺点无渗血为度。
如有渗血再重复压迫,然后用绷带加压包扎。
必要时用沙袋压迫。
穿刺侧肢体制动24h。
2.3.2饮食指导:给予优质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软食,少量多餐。
保持大便通畅。
2.3.3加强巡视,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3小结人工肝血浆置换术作为治疗重型肝炎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已被相关专家承认和肯定[2]。
它降低了重型肝炎的病死率,缩短了疗程,为患者的康复和延长生存期,为肝移植争取了时间。
在治疗过程中医护密切配合,加强术前、中、后护理,是人工肝血浆置换术得以顺利进行和成功的保证。
【参考文献】
1苏静,陈敦全,杨耀明.人工肝支持系统在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治疗中的应用.青海医药杂志,2003,33(3):13.
2何金秋,陈川英,邓见廷,等.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0,12(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