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卷(含带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卷(含带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请你在答题纸上按要求把正确的答案涂黑。


1.“入郭登桥出郭船(当年在大如城堡般的龙舟上进进出出)
红楼日日柳年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沉溺于红楼温柔乡)。

君王忍把平陈业(想当初您意气风发率领大军灭陈统一)
只博雷塘数亩田(可如今只落得国破身亡葬身雷塘荒野)。

”唐朝诗人罗隐这首诗描写的是
A.对隋朝重新实现全国统一的赞叹B.对隋朝开凿贯通南北运河的佩服
C.对隋文帝缔造的强盛王朝的向往D.对隋炀帝奢腐致身死国亡的嘲讽
2.“对食不能餐(面对饭食吃不下)
我心殊未谐(心中忧愁睡不安。

眇然贞观初(贞观年间但回想)
难与数子偕(贤臣良相皆不见)。

”从杜甫写于安史之乱之后的这几句诗里,可以看出贞观之治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B.唐太宗推行革新措施
C.唐太宗善于选人用人D.唐太宗减轻人民负担
3.“长安百花时(长安城里百花开)
风景宜轻薄(嬉戏玩耍好风光)。

无人不沽酒(人人喝酒兴致高)
何处不闻乐(处处音乐处处歌)。

唐朝诗人刘禹锡《百花行》)里的这几句诗描绘的是
A.初唐景象B.盛唐气象C.中唐风光D.晚唐风景
4.“两邦世代称盲圣,六犯风涛誓舍身。

同天风月启诗情,招提境,神往奈良城。

”这是当代佛教领袖赵朴初先生(1907年—2000年)的一首词,词中反映的是
A.鉴真东渡B.遣唐使来华
C.玄奘西游D.唐和新罗关系
5.“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愿望是A.勤奋苦读,参加考试B.参军入伍,杀敌报国
C.反抗压迫,推翻暴政D.养花弄草,悠闲生活
6.“诸君傅粉涂脂(各位大男人只顾涂抹脂粉百事不问)
问南北战争都不知(就连南北战争都不知)。

恨孤山霜重(恨孤山的白霜太厚)
梅凋老叶(使梅花凋零老了叶子);
平堤雨急(平堤上的雨下得太急)
柳泣残丝(使柳条衰残像在哭泣)。

玉垒腾烟(大散关烽烟腾起)
珠淮飞浪(淮河水飞溅恶浪)
万里腥风送鼓鼙(万里腥风送来战鼓声不息)。

原夫辈,算事今如此,安用毛锥?(各位大人啊,想如今国事已败坏至此,文人耍笔杆子有何用!)”宋朝词人陈文杰的这几句词体现出当时宋朝男儿少血性、少雄性、少阳刚之气的状况。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
A.宋朝实行重文轻武国策B.宋朝大力发展社会经济
C.宋朝改革发展科举制度D.宋朝城市文化娱乐繁荣
7.“天发一矢胡无酋(阵前射死敌酋长)
河冰亦破沙水流(河冰融化河水流)。

欢盟从此至今日(结盟和好至今日)
丞相莱公功第一(丞相寇准功第一)。

”王安石的这几句诗和下面哪一事件密切相关?
A.北宋与西夏的和战B.北宋与辽的和战
C.北宋与金的和战D.南宋与金的和战
8.“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词中的“胡虏”“匈奴”指的是
A.西夏B.辽C.蒙古D.金
9.“腊中储蓄百事利(腊月里家家户户忙过年)
第一先舂年计米(第一先舂一年要吃的米);
群呼步碓满门庭(众人欢呼着摆好家伙什)
运杵成风雷动地(轰轰隆隆舂米声动天地)。

筛匀箕健无粞糠(筛匀扬净不留一点秕糠)
百斛只费三日忙(三天时间就舂了百斛米);
齐头圆洁箭子长(新舂的米粒粒漫长饱满)
隔箩耀日雪生光(隔着箩筐透出雪白的光);
土仓瓦龛分盖藏(把米放进粮仓仔细收藏)
不蠹不腐常新香(不生虫不发霉常吃常香)。

”南宋诗人范成大的这几句诗描写了宋代江南家家户户腊月舂米的风俗,这可以印证
A.中国古代经济重心转移到江南
B.宋代的商业繁荣远远超过前代
C.宋代的文化兴盛诗词成就很高
D.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不思进取
10.“剑指青山山欲裂(率领千军万马翻山越岭)
马饮长江江欲竭(战马饮水要把长江喝干)。

精兵百万下江南(精兵百万下江南)
干戈不染生灵血(军纪严明不滥杀众百姓)。

”从元朝大将伯颜的这首《奉使收江南》诗中,我们能够得出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A.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B.蒙古灭了西夏和金
C.元朝完成了全国的统一D.朱元璋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11.“宣政院,从一品,掌释教,治吐蕃。

其用人,自为选。

”——《元史》·卷八十七。

这一记载,最能说明
A.元朝实现全国统一
B.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C.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
D.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机构
12.“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

打诨烟花皆悦众,全凭利口誉京都”这首小诗描绘的是宋朝的A.繁荣的海外贸易B.繁华的都市生活
C.风格多样的宋词D.空前发达的元曲
13.“天工开物岂无形,点化胶泥胜汗青。


“路迷端倚司南驾,金换还随过海舟。


“阶前爆竹作惊雷,从俗何妨进酒杯。


“焙干坚滑若铺玉,一幅百金曾不疑。

”这八句诗分别描写的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依次描写的是A.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造纸
B.造纸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
C.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造纸
D.指南针火药造纸活字印刷术
14.“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官都还没有睡醒我就起床了)
百僚已睡朕未睡(百官都睡着了我还不顾得睡觉)。

不如江南富足翁(我还不如江南的一个普通老头)
日高丈五犹披被(太阳老高还在拥着被子睡懒觉)。

”——朱元璋
这首诗说明朱元璋日理万机,以致晚睡早起也处理不完公务。

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朱元璋在地方取消行省,设立“三司”
B.朱元璋在中央废除丞相直接管理六部
C.朱元璋设立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
D.朱元璋严格规定了科举考试格式段落
15.“皇华使者承天敕,宣布纶音往夷域。

鲸舟吼浪泛沧溟,远涉洪涛渺无极。

……
天书到处多欢声,蛮魁酋长争相迎。

南金异宝远驰贡,怀恩慕义摅忠诚。

……
高山巨浪罕曾观,异宝奇珍今始见。

……
舟行巨浪若游龙,回首遐荒隔烟雾。

归到京华觐紫宸,龙墀献纳皆奇珍。

……”——明·马欢《纪行诗》。

诗中描绘的是
A.戚继光抗倭的事迹B.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战斗
C.郑和下西洋的壮举D.康熙雅克萨痛击俄军的神威
16.“《本草纲目》医药全,《天工开物》技艺专。

《农政全书》惠民生,《三国演义》计谋篇。

《水浒传》里说好汉,《西游记》中会神仙。

《红楼梦》里反封建,昆区、京剧争斗艳。

”以上对明清时期科技文化的总结中没有涉及哪一方面的成就?
A.科技B.文学C.戏剧D.建筑
17.“鼎湖当日弃人间(崇祯先皇帝当年他含恨离开了人世间)
破敌收京下玉关(将军打败闯贼进攻北京让开了山海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原以为全军是为先帝痛哭披上了缟素)
冲冠一怒为红颜(哪知道将军冲冠一怒是为了红颜圆圆)。

红颜流落非吾恋(还有脸说红颜美人并不真是他所留恋)
逆贼天亡自荒宴(还说闯贼命定要灭亡是因为迷于饮宴)。

电扫黄巾定黑山(像闪电般扫荡闯贼起义军平定了黑山)
哭罢君亲再相见(装模作样哭罢君王和父亲再和她相见)。

这是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创作的《圆圆曲》里的几句诗,《圆圆曲》反映的主要史实是
A.明朝的政治腐败社会黑暗B.李自成起义得到广泛响应
C.吴三桂降清引导清军入关D.明朝的文化繁荣戏曲发达
18.“四镇多二心,两岛坉师,敢向东南争半壁。

诸王无寸土,一心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康熙皇帝的这几句话赞扬了郑成功
A.七下西洋加强中外友谊
B.抗击倭寇保证沿海安宁
C.平叛噶尔丹巩固了西北
D.收复台湾维护国家统一
19.“面承密敕语从容(当面听取皇帝所授旨意)
分写新纶撰进恭(仔细书写再让皇帝过目)。

御笔亲增三五字(皇帝又亲自增加三五字)
别传天语带朱封(另用新纸誉写朱封封好马上传达)。

”乾隆时,军机处官员管世铭写的这首诗表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责是
A.传达皇帝旨意B.操纵军国大事
C.君臣共商国事D.限制皇帝权利
20.“千家笑语漏迟迟(除夕夜在千家万户欢声笑语中时间慢慢流逝)
忧患潜从物外知(我隐隐约约感到一种潜在危机正从远处袭来)。

悄立市桥人不识(我一个人在黑暗中站在桥头上谁也不认识我)
一星如月看多时(我凝望天空错把一颗明星当做月亮看了多时)。


——清·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

诗人感觉到当时潜在的危机包括①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②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③官场腐败,军备废弛④闭关锁国,故步自封⑤文学戏剧繁荣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
二、非选择题(第21题12分;第22题18分,共30分。

请把答案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21.古代中国一些超级工程的建设,不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创新精神,同时还承载着一段段厚重的历史。

请仔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2分)。

材料一 [唐] 胡增《汴水》
千里长河一旦开(绵延几千里的大运河刚刚开通)
亡隋波浪九天来(隋朝灭亡的波浪已经滚滚而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游船还未停稳农民起义已四起)
惆怅龙舟更不回(龙船再也回不去了只空留惆怅)。

材料二 [唐] 皮日休《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为此河(都说是隋朝灭亡是因为这条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可是到今天它还千里流淌不息)。

若无水殿龙舟事(若不是因为乘龙舟到江南游玩)
共禹论功不较多(杨广功绩可以和大禹治水相比)。

(1)材料一中的胡增和材料二中的皮日休两位诗人评论的是同一工程和同一个人物。

这是一项什么工程?
(1分)又是哪一个人物?(1分)
工程:隋朝大运河(只答大运河也可,1分)隋炀帝(杨广也可,1分)
(2)材料一中的胡增和材料二中的皮日休两位诗人,对这一工程的看法是否相同?(1分)请写出二位诗
人的的看法。

(4分)
不同(1分)
看法:胡增认为开凿运河是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2分)。

皮日休认为开凿运河造福后代,功大于过,若没有巡游江都之事,其功可与大禹治水相比。

(学生如有其他表述,能够答出这个意思即可。

2分)
材料三 [明] 田艺蘅《塞下曲》
黑风卷沙平太行(狂风卷起沙尘弥漫整个太行山)
辕门列戟飞秋霜(营门外战士的武器上布满秋霜)。

敲冰饮马万蹄裂(千军万马踏破河冰准备上战场)
旄头白日寒无光(天色暗无光看不到高高的旗杆)。

胡笳叫屈角声死(号角声中勇冲锋不惜为国牺牲)
短兵战过交河水(交河水边敌我短兵相接相厮杀)。

不恤身为塞下磷(哪怕战死成为长城脚下的一点磷火也在所不惜)
孤光还照长城里(这点磷火即使再孤独也要发光照射在长城以里)。

(3)材料三的诗句描写了明军与敌人激战的壮烈场面,敌人是哪个民族?(1分)由此可以看出明朝修长城的主要目的是什么?(1分)
敌人:蒙古族、蒙古、蒙古贵族皆可。

(1分)
目的:防御北方蒙古族(少数民族、敌人等也可)南扰。

(1分)
材料四摘自[明]刘薄《赋得涿鹿(北京)送丘伯纯还姑苏》
三晋在西秦在东,北京正在天之中。

金楼玉殿仰头看,日月普照开鸿濛。

万国朝宗必经此,舁金载玉何匆匆。

(4)材料四中的北京城建筑以宫殿为主,其中一座最为雄伟壮丽的宫殿当时称作什么?(1分)1987年这座宫殿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请你说一说它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

(2分)
称作:紫禁城。

(1分,如答故宫不得分)
理由:历史悠久、设计精巧、建筑雄伟、文化艺术宝库、见证历史(承载历史)等等。

(有相似意思即可,2分)
22.一些看似矛盾的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学习历史就要在这些看似矛盾的现象中寻找历史真相。

(18分)
材料一[唐] 杜甫《忆昔》
“忆昔开元全盛日(遥想当时开元盛世年间)
小邑犹藏万家室(小县城里也有万户人家)
稻米流脂粟米白(丰收的稻米泛着白玉光)
公私仓廪俱丰实(公家私家的粮食存满仓)。


[唐] 杜甫《垂老别》
万国尽征戍(全国男子应征入伍去参战)
烽火被冈峦(叛乱的烽火已弥漫了山峦)。

积尸草木腥(尸体堆积如山草木也变腥)
流血川原丹(流血把河流平原都染红了)。

(1)材料一中杜甫的两首诗描写了同一位皇帝在位时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情景。

这是哪一位皇帝?(1分)
皇帝:唐玄宗(李隆基也可,1分)
(2)《忆昔》和《垂老别》分别描写了一种怎样的社会情景?(4分)
《忆昔》描写的是:国家繁盛,人口增加,社会富足。

(有这个意思即可得2分)
《垂老别》描写的是:山河破碎,战火蔓延,死人遍野。

(有这个意思即可得2分)
(3)造成《垂老别》中所描述情景的事件是什么?(1)
事件:安史之乱。

(1)
材料二[元] 刘因《白雁行》
“北风初起易水寒(蒙古势力初次南下占领河北)
北风再起吹江干(再次南下占领整个长江以北)。

北风三起白雁来(三次南下席卷整个中华大地)
寒气直薄朱崖山(蒙古大军直逼崖山灭掉南宋)。

乾坤噫气三百年(宋朝政权生存了三百年之久)
一风扫地无留钱(如风扫落叶般没有一丝残留)。

……”
[元] 虞集《挽文丞相》
“徒把金戈挽落晖(您想同鲁阳公一样挥动金戈挽回落日,却是徒劳)
南冠无奈北风吹(被俘入狱,眼见蒙古势力如北风般劲吹日益横骄)。

子房本为韩仇出(张子房本是为韩国复兴而出,最终没能达到目的)
诸葛宁知汉祚移(诸葛亮虽鞠躬尽瘁,但汉家终于灭亡他岂能料到)。

……”
(4)材料二刘因诗中“北风三起白雁来,寒气直薄朱崖山”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1分)这一事件有何影响?(2分)
事件: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答出其中任意一句话即可得1)
影响:结束了长时间的分裂割据局面,为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分)
(5)材料二虞集《挽文丞相》,文丞相指的是谁?(1分)有人说文丞相的活动阻碍了国家的统一,应该否定,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1分)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文丞相?(2分)
文丞相:文天祥。

(1分)
不赞同。

(1分)
评价:文天祥的抗元活动体现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

(学生只要能从爱国、气节等方面回答,皆可得2分)
材料三[清]纪昀《凯歌十六首其六》
“满耳秋风入短箫(秋风中耳畔回响着箫声)
黄榆叶落草萧萧(黄榆叶落草原一片萧瑟)。

回部已破无征战(回部已被平定再无战乱)
只向高原试射雕(再来高原无非打猎射雕)。


(6)纪昀的这首诗歌颂了乾隆皇帝的哪一历史功绩?(1分)说一说这件事的历史意义。

(1分)功绩:平定回部贵族(或者大、小和卓)叛乱。

(1分)
意义:加强了对西北地区(或者新疆)的管辖。

(1分)
材料四“一把心肠论浊清”——清·胡中藻
“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

”——清·沈德潜
“半轮明月西沉夜,应照长安尔我家。

”——清·世臣
“举杯忽见明天子,且把壶儿抛半边。

”——清·徐述夔
“蒹葭欲白露华清,梦里哀鸣听转明。

”——清·方芬
(7)材料四中的这些官员或者诗人因为写了这些诗,全部被乾隆皇帝被下狱或者处死,甚至满门抄斩。

这种冤狱被称为什么?(1)造成了怎样的恶果?(2分)
称为:文字狱。

(1)
恶果:文字狱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有这个意思即可得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