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中生物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重点知识点总结专项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04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重要考向】 一、渗透作用的原理及其应用; 二、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渗透作用的原理及其应用
一、扩散和渗透
1.扩散 分子或离子的运动
↑实质
扩散――→结果使分子分布均匀,直到平衡
↓方向 高浓度向低浓度
2.渗透
(1)实质:水分子通过膜的扩散。

(2)方向:溶液浓度低的一侧→溶液浓度高的一侧(或水分子由相对较多的一侧→相对较少的一侧)。

(3)结果:水分子进出平衡。

(4)实例
①红细胞吸水胀破与失水皱缩。

②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

3.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当细胞内外水分子的相对数相等时,细胞无变化。

(2)当细胞外水分子的相对数较多时,细胞胀破。

(3)当细胞外水分子的相对数较少时,细胞皱缩。

4.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当细胞内外水分子的相对数相等时,细胞无变化。

(2)当细胞外水分子的相对数较多时,细胞膨胀。

(3)当细胞外水分子的相对数较少时,细胞质壁分离。

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
1.实验原理
(1)成熟的植物细胞构成渗透系统可发生渗透作用。

(2)当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当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2.实验步骤
3.实验现象及分析
(1)质壁分离的表现
①宏观上:植物由坚挺→萎蔫
②微观上:质壁分离⎩⎪⎨⎪⎧ 液泡(大→小)细胞液颜色(浅→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2)质壁分离的原因
①内因:a.原生质层具有半透性
b .细胞渗透失水
c.⎩⎪⎨⎪⎧
细胞壁伸缩性小原生质层伸缩性大 ②外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4.实验结论
成熟植物细胞能与外界溶液发生渗透作用,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
胞失水;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

【实验拓展】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的应用
(1)判断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
待测成熟植物细胞+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镜检⎩
⎪⎨⎪⎧ 发生质壁分离―→活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死细胞 (2)测定成熟植物细胞液浓度
待测细胞+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镜检细胞液浓度介于未发生质壁分离和刚刚发生质壁分离的蔗糖溶液的浓度之间。

(3)比较不同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不同成熟植物细胞+同一浓度的蔗糖溶液――→镜检刚刚发生质壁分离时所需时间的比较―→比较细胞液浓度(判断质壁分离速率)。

(4)比较未知浓度溶液的浓度大小
同一植物的相同成熟细胞+未知浓度的溶液――→镜检镜检记录刚刚发生质壁分离所需时间―→比较所用时间长短―→判断溶液浓度的大小(时间越短,未知溶液的浓度越大)。

(5)验证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伸缩性大小
成熟植物细胞+蔗糖溶液――→镜检发生质壁分离―→细胞壁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伸缩性。

(6)鉴别不同种类的溶液(如KNO 3溶液和蔗糖溶液)
同一植物的相同成熟细胞+不同种类溶液――→镜检
⎩⎪⎨⎪⎧ 只发生质壁分离―→溶质不能通过半透膜的溶液 (如蔗糖溶液)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溶质能通过半透膜的 溶液(如KNO 3溶液) (7)质壁分离复原需要将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再置于低浓度的溶液或清水中,但如果
所用溶液为葡萄糖、KNO 3、NaCl 、尿素、乙二醇等,质壁分离后因细胞主动或被动吸收溶质微粒而使细胞液浓度增大,植物细胞会吸水引起质壁分离后的自动复原。

【易错警示】有关渗透作用的三个误区
(1)半透膜两侧的水分子进行的是双向运动,而不是单向运动,观测到的现象是由双向水分子运动的差别所导致的液面改变。

(2)当半透膜两侧的溶液达到平衡时,是指两侧的水分子运动达到平衡,而两侧溶液的浓度并不一定相同,两侧的液面高度也不一定相同。

(3)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由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扩散。

此处的浓度指的是物质的量浓度,是单位体积中微粒的多少,不是质量分数。

【典例】
1.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渗透作用实验装置,实验开始时长颈漏斗内外液面平齐,记为零液面。

实验开始后,长颈漏斗内部液面的变化趋势为
【答案】B
【解析】仔细观察图示,长颈漏斗内为蔗糖溶液,实验开始后长颈漏斗内部液面将上升,由于实验初始阶段半透膜内外溶液浓度差较大,所以液面上升速率较大。

随着液面高度的增大,液柱抑制水分渗入的作用力逐渐增大,当与浓度差促进水分渗入的作用力达到平衡时,液面不再上升。

此时,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渗入与渗出达到平衡。

2.将家兔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溶液中,水分子跨膜运输示意图如下(箭头方向表示水分子的进出,箭头粗细表示水分子进出的多少)。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段时间后,甲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
B.能发生渗透作用的是甲细胞和丙细胞
C.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乙细胞有水分子的进出
D.若将甲、乙和丙细胞同时分别置于蒸馏水中,甲细胞先破裂
【答案】B
【解析】实验材料用的是家兔细胞,动物细胞不存在细胞壁,不会发生质壁分离,故A 错误;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水分子的进出,故C错误;甲、乙、丙都来自该家兔的红细胞,浓度应该相同,如果放入蒸馏水中应同时破裂,故D错误;渗透作用的条件之一是具有浓度差,故选B。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一、被动转运
1.扩散
(1)概念:氧、二氧化碳、甘油等小分子的扩散以及水的渗透。

(2)特点:由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蛋白;不消耗能量。

2.易化扩散
(1)概念:某些小分子或离子需要借助于细胞膜中的一类载体蛋白才能转运至膜另一侧的扩散方式,叫做易化扩散。

(2)特点:由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蛋白;不消耗能量。

二、主动转运、胞吞和胞吐
1.主动转运
(1)概念:细胞把离子或分子从低浓度处运到高浓度处,这类逆浓度梯度的转运称为主动转运。

(2)特点
①需要消耗能量:主动转运所需的能量来自于细胞中的ATP。

②需要载体蛋白。

(3)与易化扩散的比较
①相同点: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在转运过程中载体蛋白都发生形状变化。

②不同点:主动转运需要ATP提供能量,而易化扩散不需要能量。

(4)意义:主动转运能够根据细胞的需要转运分子或离子,是细胞最重要的吸收或排出
物质的方式。

2.胞吞和胞吐
项目胞吞胞吐
条件细胞摄取或排出大分子和颗粒物质的方式
原理生物膜的流动性
特点物质通过囊泡转移,需要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
方向细胞外→细胞内细胞内→细胞外
实例变形虫摄食、白细胞吞噬病菌等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消化腺分泌消化酶三、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因素分析
1.物质浓度(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
2.氧气浓度
【方法技巧】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判断方法
(1)结合实例直接进行判断
运输方式实例
水、气体(O2、CO2等)、脂溶性物质(甘油、脂肪酸、性激扩散
素、乙醇、乙二醇、苯等)的跨膜运输
易化扩散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等
主动转运无机盐离子、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逆浓度梯度进出细胞
胞吞、胞吐巨噬细胞吞噬抗原及细胞碎片等、分泌蛋白的分泌
(2)根据分子大小与对载体蛋白、能量的需求进行判断
(3)根据运输方向判断:逆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转运。

【归纳总结】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比较
(1)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进出细胞,只能通过胞吞或胞吐方式进行,不能通过扩散、易化扩散或主动转运方式进行。

胞吞、胞吐过程均不需要载体蛋白,但消耗ATP。

(2)如果进行跨膜转运的物质是小分子物质或离子,则通过扩散、易化扩散或主动转运方式进行。

(3)小分子物质,如果是脂溶性强的物质(如乙醇和许多气体分子),则通过扩散方式进出细胞。

水分子虽然极性较强,但分子较小,也主要通过扩散进出细胞。

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顺浓度梯度进行,也不消耗A TP。

(4)各种离子和脂溶性差的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在通过细胞膜时需载体蛋白协助。

这些物质进出细胞时,如果顺浓度梯度发生则为易化扩散,如果逆浓度梯度发生则为主动转运。

例如,K+由组织液进入神经细胞以主动转运的方式进行。

【典例】
1.为了研究小肠对葡萄糖和果糖的吸收方式,实验小组制备了若干不同条件下的小肠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如下现象:
①细胞在10%的葡萄糖溶液和10%的果糖溶液中均先皱缩后膨胀;
②用呼吸酶抑制剂处理过的细胞在10%的葡萄糖溶液中皱缩,在10%的果糖溶液中先皱
缩后膨胀;
③加入抑制载体蛋白活性物质的装片中,细胞在10%的葡萄糖溶液和10%的果糖溶液中
均皱缩。

则小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和果糖的吸收方式分别为
A .主动转运、扩散
B.主动转运、易化扩散
C.易化扩散、主动转运
D.易化扩散、易化扩散
【答案】B
【解析】由①可知细胞在10%的葡萄糖溶液和10%的果糖溶液中均先皱缩后膨胀,说明葡萄糖和果糖都能通过运输进入细胞;由②用呼吸酶抑制剂处理过的细胞在10%的葡萄糖溶液中皱缩,说明细胞吸收葡萄糖消耗能量,在10%的果糖溶液中先皱缩后膨胀,证明该处理不影响细胞吸收果糖,说明果糖是不需要能量的被动转运;由③可知加入载体蛋白抑制剂后,细胞在10%的葡萄糖溶液和10%的果糖溶液中均皱缩,说明两种物质的运输都需要载体蛋白。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小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和果糖的吸收方式分别为主动转运、易化扩散,故选B。

【点睛】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比较
简单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
运输方向顺浓度梯度高浓度→低浓度
顺浓度梯度
高浓度→低浓度逆浓度梯度
低浓度→高浓度
载体不需要需要需要能量不消耗不消耗消耗
举例
O2、CO2、H2O、甘油、乙醇、
苯、尿素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Na+、K+、Ca2+等离子;
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
2.生物膜对K+、Na+的通透性都明显强于人工脂双层膜的通透性,而生物膜对甘油、CO2的通透性与人工脂双层膜的通透性无明显差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O2通过被动转运进入线粒体
B.Na+通过人工脂双层膜的方式可能是易化扩散
C.离子的载体蛋白形状改变的过程,不一定消耗ATP
D.甘油通过生物膜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生物膜对K+、Na+的通透性都明显强于人工脂双层膜的通透性”,说明K+、Na+的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生物膜对甘油、CO2的通透性与人工脂双层膜的通透性无明显差异”,说明甘油、CO2的运输不需要载体蛋白,属于自由扩散。

细胞有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所以CO2通过被动转运出线粒体,A错误;N a+通过生物膜的运输,需要载体,而人工脂双层膜上没有载体,不可能是易化扩散,B 错误;由于协助扩散也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但不消耗能量,所以载体蛋白形状改变的过程,不一定消耗ATP,C正确;甘油通过生物膜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属于自由扩散,D错误。

1.正处于质壁分离过程中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为细胞溶胶,其中充满着外界溶液
B.②处的颜色较③处浅,细胞液浓度也较③处低
C.细胞形态继续变化过程中,没有水分子扩散进入液泡
D.细胞形态不再变化时,①、②、③处的渗透压相等
2.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同一物质进入不同细胞的方式可能不同
B.酵母菌的厌氧呼吸产物都是被动转运出细胞
C.胞吞和胞吐的共同点是运输过程中都形成囊泡
D.细胞通过主动转运方式吸收离子的速率与细胞呼吸强度呈正相关
3.下图为细胞膜结构模式和某些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示意图。

图中A、B、C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A为膜蛋白,B为脂双层,C为糖蛋白
B.图中需要耗能的方式为易化扩散
C.a、d为主动转运,b、c为自由扩散
D.胰岛素通过与细胞膜外表面的C结合后发挥调节作用
4.下列关于“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的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自变量是染色和不染色,因变量是籽粒中胚的着色情况
B.稀释20 倍的红墨水能使胚着色,是因为胚细胞主动吸收红墨水
C.将经红墨水染色的玉米籽粒用刀片沿胚中线纵向切开观察
D.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玉米籽粒胚乳的染色情况基本相同
5.如图为质膜结构及其部分功能的示意图,图中E、F、G和H表示膜的组分,①和②表示物质跨膜转运方式。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E起着细胞标志物的作用
B.与H分子一样,G分子有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
C.②过程中,被转运物质与载体蛋白结合后的形状改变,需要消耗能量
D.甘油以①方式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6.科学家分别将细菌紫膜质(蛋白质)和A TP 合成酶重组到脂双层(一种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的人工膜)上,在光照条件下,观察到如下图所示的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H+以主动转运的方式通过细菌紫膜质进入脂质体内部
B.从ATP合成酶在脂双层的位置来看,说明膜蛋白是亲水分子
C.从A TP合成酶的功能来看,说明某些膜蛋白具有生物催化剂和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的功能D.黑暗条件下,只要脂双层内H+浓度高于外侧也可以产生ATP
7.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中,显微镜同一视野下可依次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种细胞状态。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由视野甲到视野乙需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
B.甲、乙、丙三种状态可以在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
C.与甲状态的细胞相比,乙状态下细胞液浓度更高
D.乙状态细胞滴加清水引流后可变化为丙状态细胞
1.(2021浙江1月选考)下图为植物细胞质膜中H+-ATP酶将细胞质中的H+转运到膜外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转运过程中H+-ATP酶不发生形变
B.该转运可使膜两侧H+维持一定的浓度差
C.抑制细胞呼吸不影响H+的转运速率
D.线粒体内膜上的电子传递链也会发生图示过程
2.(2020浙江1月选考)物质X过质膜从浓度高的一侧转运到浓度低的一侧,须载体蛋白参与且不消耗能量。

这种转运方式属于
A.易化扩散B.主动转运C.扩散D.渗透
3.(2019浙江4月选考)哺乳动物细胞在0.9%NaCl溶液中仍能保持其正常形态。

将兔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制作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并比较其形态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高于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失水皱缩并发生质壁分离
B.在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形态未变是由于此时没有水分子进出细胞
C.在低于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吸水膨胀甚至有的破裂
D.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从溶液浓度较高处向溶液浓度较低处进行的扩散
1.8%的盐酸会杀死细胞,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浸润在8%的盐酸中,发现部分细胞发生
了质壁分离,部分细胞未发生。

对此现象,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可以通过扩散进入液泡
B.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光学显微镜下始终未能观察到染色体
C.部分细胞未发生质壁分离,说明这些细胞均处于渗透平衡状态
D.盐酸中的H+、Cl-能以主动转运方式进入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
2.如图为某神经元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参与转运K+与Na+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所示K+与Na+的跨膜运输属于易化扩散
B.随着氧气浓度的上升,K+与Na+的转运速率不断上升
C.该载体蛋白可使细胞内外两种离子维持一定浓度差
D.该载体蛋白可同时转运两种离子,说明细胞膜不具有选择透性
3.下列关于“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分子跨膜运输进出细胞的现象不存在未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
B.细胞处在质壁分离状态时,细胞液浓度可以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C.若采用洋葱内表皮细胞进行该实验时应调暗视野
D.如果增大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则细胞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更大
4.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1h内发生渗透失水,随后发生渗透吸水
B.4h时细胞液浓度与初始时细胞液浓度相等
C.呼吸抑制剂处理一定会影响A物质进入细胞
D.若换成蔗糖溶液,也会发生与图中曲线类似的变化
5.关于“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本实验过程中必须保持细胞的生理活性
B.用龙胆紫溶液对细胞进行染色后,实验现象更明显
C.可在同一视野中观察到发生质壁分离和未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
D.如果增大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则细胞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更高
6.图甲是人的红细胞长时间处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红细胞的体积(V)与初始体积(V0)之比的变化曲线;图乙是某植物细胞在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从图甲可见250mmol/LNaCl溶液不影响人红细胞的代谢
B.图乙中植物细胞体积的变化是先减小后明显增大
C.图乙中a点细胞失水量最大,此时细胞吸水能力最小
D.人的红细胞长时间处在300mmol/LNaCl溶液可能死亡,乙图中的处理时间内细胞一直有生物活性
7.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脂肪酸进入人体细胞是易化扩散的方式
B.载体蛋白发挥作用时不一定要改变形状
C.抗体分泌过程中,能实现膜成分的更新
D.胞吞时物质一般由高浓度一侧转运至低浓度一侧
8.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温度降低不影响甘油和脂肪酸进出细胞的速率
B.易化扩散是细胞最重要的吸收和排出物质的方式,其扩散速率要比简单扩散快C.主动转运通常使被转运物质在细胞内外的浓度差减小
D.某些小分子物质也可以通过胞吐的方式从细胞中出来
9.关于哺乳动物红细胞运输葡萄糖的分析错误的是
A.该种转运方式为易化扩散
B.转运时载体蛋白形状会发生改变
C.运输葡萄糖的载体也能运输氨基酸
D.葡萄糖的运输方向取决于膜两侧的浓度差
10.胰岛β细胞内K+浓度为细胞外的28倍,而细胞外Ca2+浓度为细胞内的15000倍。

与神经元一样,胰岛β细胞在静息状态下呈外正内负的膜电位。

当血糖浓度增加吋,葡萄糖进入胰岛β细胞能引起胰岛β细胞和组织细胞的一系列生理反应,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内外K+和Ca2+浓度差的建立和维持主要依靠易化扩散
B.血糖浓度降低,对胰岛β细胞的葡萄糖供应增加
C.葡萄糖进入胰岛β细胞后,细胞内的细胞呼吸加强,A TP/ADP比值下降
D.ATP/ADP的比值上升导致Ca2+内流,促进胰岛素运输和分泌
11.如图为某同学进行某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请回答以下问题:
(1)你认为他做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B步骤主要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紫色__________的大小及___________的位置。

(3)该实验在B、D、F三者之间形成了自身对照,其中B、D之间属于实验组的是__ ______组,在D、F之间属于对照组的是________组。

(4)该同学通过多次做实验,得出的体会是在两次低倍镜观察之间不宜停留过长时间,否则会导致实验失败,你认为最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5)若改用小麦的根毛细胞进行上述实验,由于观察的细胞无色透明,为了取得更好的观察效果,调节显微镜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通过实验发现,蔗糖溶液浓度不适宜会造成实验失败。

请据此拟定一个相关的研究课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人体的肝脏在维持体内血糖平衡以及合成血浆蛋白等多项生理功能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当人体血糖浓度偏高时,葡萄糖就由血液中转运至肝细胞内,当血糖浓度偏低时,则转运方向相反,由此而维持血糖平衡。

请回答:
(1)当血糖浓度偏低时,肝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_水解形成的葡萄糖,通过__________ __进入红细胞中,此过程所需的条件为___________。

A.需要载体和ATP
B.需要载体,不需要ATP
C.不需要载体,需要ATP
D.不需要载体和ATP
(2)血浆蛋白是肝细胞中的氨基酸在________________(填场所)经脱水缩合,通过____ _____(填化学键)形成多肽,再经过___________(填场所)的分拣形成小泡,最终通过_ ____________的方式运送到细胞外。

参考答案
跟踪训练
1.【答案】D
【解析】①处为左边细胞的细胞膜与细胞壁之间的间隙,A错误;②处为中间细胞的细胞液,其液泡更小,说明失水更多,颜色较③处更深,B错误;细胞在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主要通过扩散进入外界溶液,同时也有水分子进入液泡,只是扩散出来的水分子多于进入细胞液内的水分子,使细胞继续发生质壁分离,C错误;细胞形态不再变化时,细胞失水与吸水处于动态平衡,①、②、③处的渗透压相等,D正确。

2.【答案】D
【解析】葡萄糖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红细胞,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其他细胞,故同一物质进入不同细胞的方式可能不同,A正确;酵母菌的厌氧呼吸产物有CO2和酒精,二者都是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运出细胞,B正确;胞吞和胞吐都有囊泡形成,且都需要消耗能量,C 正确;一定范围内,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离子的速率与细胞呼吸强度呈正相关,但由于载体的数量有限,呼吸作用达到一定强度后,主动运输的速率不再增加,D错误。

3.【答案】B
【解析】据图分析,A表示蛋白质,B表示磷脂双分子层,C表示糖蛋白;ad表示主动运输,特点是需要载体,需要能量;bc表示自由扩散,特点是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

根据分析可知,A为膜蛋白,B为脂双层,C为糖蛋白,A正确;图中需要耗能的方式为主动运输,易化扩散不耗能,B错误;a、d的运输方式均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均为主动转运,b、c均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均为自由扩散,C正确;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胰岛素通过与细胞膜外表面的C糖蛋白结合后发挥调节作用,D正确。

【解析】在“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的实验中,煮过的籽粒作为对照组的实验材料,未煮过的籽粒作为实验组的实验材料,自变量是是否为活细胞,A错误;在“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的实验中,红墨水不能透过胚活细胞的细胞膜,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B错误;在“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的实验中,将玉米籽粒沿胚的中线纵向切开后再用红墨水染色,C错误;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玉米籽粒胚乳细胞都是死细胞,均被红细胞染色,D正确。

5.【答案】D
【解析】E是糖蛋白,对于细胞识别起重要作用,A正确;G是镶在细胞膜中的蛋白质,具有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B正确;②表示主动转运,被转运物质与载体蛋白结合后的形状改变,需要消耗能量,C正确;甘油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方式是扩散,不是易化扩散,D错误。

6.【答案】B
【解析】根据图示可知,H+从膜外运送到膜内,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且在此过程中需要光提供能量,故其进入脂质体内部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A正确;A TP合成酶贯穿在脂双层,说明膜蛋白是两性分子,B错误;从ATP合成酶的功能来看,一方面它作为酶的形式催化ATP的形成,另一方面,它以一个载体的身份来转运H+,说明某些膜蛋白具有催化和
运输的功能,C正确;通过题干信息“ATP合成酶能将H+势能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可得图丙中ADP和Pi形成A TP所需的能量来源于H+通过人工膜所释放的势能,与光照无关,D正确。

7.【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乙的放大倍数和甲相同,只是乙的质壁分离程度比甲大,所以由观察甲到观察乙放大倍数不变,A错误;在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中,甲、乙(逐步发生质壁分离)、丙(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可在同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B正确;甲细胞失水较少,乙细胞失水较多,与甲相比,乙所示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高,C 正确;由乙转变为丙的过程中,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所以乙状态细胞滴加清水引流后可变化为丙状态细胞,D正确。

真题再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