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喝茶的30条守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砂壶喝茶的30条守则
本文转载自扬帆《【引用】紫砂壶喝茶的30条守则》(1)不要为养壶而喝茶,得了胃病不值当的,顺其自然,慢慢来,这事不急。
(2)茶壶是用来喝茶的,壶是为茶服务的,要根据茶来选壶,利茶的壶才是好壶,从实用意义上讲,一把用了多年养的很棒的半手工壶用来泡茶要比一把一万块的新壶强很多。
(3)壶形对茶的冲泡影响最大,泥料的区别没什么大影响,一般来说少用方器。
(4)喝茶养壶都是修身养性的雅事,心境平和才好,别一喝茶就抱着茶壶死命擦,拿个小刷子不停刷,茶水猛往壶上淋,口里还不停念着:人勤壶不懒,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实在有伤大雅。
(5)开壶的时候一定要认真,要尽量把壶里外一些小砂料、杂质、灰尘去掉,等你养到一定程度再想起来就晚了。
(6)泥料不好的壶不等于一定就是加了化料了,有的壶可能是料里的砂不纯,里面有铁、碳酸钙,或者甲泥太多,或者陈腐时间不够或者烧制温度不够等等。
需要在开壶的时候反复的煮、泡,让壶在热胀冷缩的过程中把杂质、泥吐出来。
(7)把茶都喝到肚子里,喝完了把壶内外认真的清净,擦
干水迹,敞开壶盖,倒置阴干,完全干透应该在48小时以上。
(8)如果不是为了收藏,只是为了实用喝茶,全手工和半手工区别不大,半手工的性价比更高。
全手工大师拍泥片一般是十来下,烧成后泥的双透性好,半手工的泥片靠模具挡胚成型,应该紧一些,从理论上讲可能透气性要些一点,不过这点差别偶目前还没感觉出来。
(9)内养是正途,但是很慢滴,急性子的兄弟就别试了。
(10)外养会很亮,养好了很漂亮,但很快养成的往往是虚光,一刷就掉。
同时外养会降低紫砂壶的双透性,不利茶而且容易养花,有的泥料不适用外养。
(11)内外双修是个折中的好办法,一般都用这个。
(12)杂泡其实是个养壶的好办法,就像吃饭不挑食的人一般都很健康。
(13)普耳养壶会很油,比较快
(14)铁观音养壶很亮,也很快。
(15)绿茶养壶很好的说,但是时间长点。
(16)用养壶托不如垫个毛巾。
(17)一把壶只泡一种茶是有道理的,不会变味。
(18)经常喝茶的人要多准备几把壶轮着用,好让壶能歇歇干透了,一般一把壶连用三天就要停三天,这样壶才不会不受茶。
(19)淋茶其实也是有道理的,可以防止壶盖和壶身的色差,掩盖一些跳砂和明针的小缺点。
(20)泥好的壶养起来见效快,泥差的见效慢,选一把好泥料的壶养起来事倍功半。
(21)每次喝完茶最好不要在壶里留茶汤,用热水洗净,就像我们吃完饭会刷碗一样。
(22)明针不好的壶很难养出来。
(23)养花货准备一把小刷子还是必要的,如果外养最好用热水,不要淋茶汤。
(24)养壶准备两条毛巾是有必要的,湿的用来清洁,干的用来抛光。
最好用纹理细一点的,软一些的,吸水好,容易干的,必竟不是当砂纸用,有一种女人化妆用的专用毛巾很好,就是贵了点。
(25)壶还是用小一点的比较好,毕竟喝茶不光是为了解渴,太大了喝不过来,你喝的总是冷茶,伤胃。
养起来也费事。
(26)粗砂的壶最好不要外养,很容易花。
(27)你手里的壶千万不要超过二十把,非常累人的说。
(28)水质的不同对养壶有影响,现在一般所用的桶装或瓶装矿泉水里面的矿物质很多,用来泡茶要随时清洁壶表面留下的水迹,时间长了不清洁会留下水垢痕迹,很难去掉。
(29)不要用有油的手去抓壶,更不要把壶放在有油烟的地方,不用的时候要放在干燥,不落灰尘的地方。
(30)最后一条,切记:把壶放在离老婆和小孩尽量远的地方,不然你会后悔的。
紫砂壶是中国陶瓷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它“色不艳,质不腻”的特点给我们以感官上美的享受。
历朝历代,它都是人们收藏的对象,特别是一些制作精良的名家紫砂壶,更是呈现“泥土与黄金等价”的现象。
“名家壶”兼具艺术性和投资价值,所谓“名家壶”,即工艺师以上身份的人所制作的紫砂壶,因其所用的泥料较佳,做工精细,富有装饰和造型的美感,且数量稀少,是收藏家梦寐以求的精品。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紫砂壶名家以及有发展潜力的紫砂壶作者的作品魅力吧。
宜兴紫砂壶作者林秀德老师劲竹壶。
胎泥材质细腻,呈紫褐色,紫润可爱。
此壶设计极富中国传统文化意味。
工整而光洁,意境自然,壶身壶嘴壶把壶盖均以竹叶竹段装饰,上下一体,显得十分协调。
作为藏壶者合作的紫砂壶高级工艺师之一,林老师可以说是紫砂界的元老了,做壶50多年的她非常平易近人。
宜兴紫砂壶作者吴群祥老师:吴老师始终坚持探索、求真、严谨的工作态度。
他乐于吸收新知,用于突破自我,他的作品以厚重见长,古朴端庄,圆润苍劲。
其壶韵的刚劲与柔弱
共济,强劲与灵秀共存。
吴群详在传统的同时,并不刻意模仿,而是深入研究其文化内涵,把紫砂陶艺当作一种文化理念来研究,并发扬光大。
宜兴紫砂壶作者许小权老师君德壶:鲍志强大师徒弟陈瑜装饰。
以大亨经典的“德钟”为摹本,作者将多年来手工制作光素器的心得加以融合,改壶名为德君,既是对传统的尊重与继承,更是作者的理解与发展。
作品身筒与各附件更显硬朗,实用而不失重器风范。
宜兴紫砂壶作者许彬强老师小东坡提梁壶:犹记得东坡书院迎门而座的《东坡提梁》,用传统的型和韵味传递着历史的遗味。
提梁是骨感而精致的树枝状,壶身雕刻着画与字,壶味古朴,回味无穷。
似乎一泓水冲下来,便会有浓浓的茶香袅然。
许老师的作品曾多次在《天地方圆》、《百壶图》、《壶魂》等杂志刊登,深受海内外紫砂收藏者的厚爱,被视为珍品。
宜兴紫砂壶作者朱建伟老师古井移木壶:运用古代的寓言作为设计题材,采用六方井栏造型、纯清水泥精心制作,镶嵌黄色线条肌理纹样,壶盖是用一段巨木作为钮子,寓意为“古井移木”,构思特别,浮想联翩,是一把不可多得的宜兴紫
砂壶。
周锋老师的宜兴紫砂壶作品云龙壶的构思和制作是耗神费
心的,但是远远地看去,它的造型已经让人惊叹,丰富而错落有致的雕饰,壶把上精巧地雕上整齐的龙鳞,壶盖是祥云缭绕。
细看,有一尾龙从壶钮下方自信满满地蹿出脑袋,新奇地张望着外面的世界,并不时吐出细长的舌头,品尝着空气的味道。
宜兴紫砂壶作者朱可心老师:朱老师是一位不断进取的艺人,作品多洋溢时代气息。
壶艺风格浑厚淳朴,法度合宜,善于从自然及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和素材。
辛勤培育紫砂塑气技艺人才,有潘春芳、许成权、汪寅仙等。
朱可心老人病故于1986年3月26日。
宜兴紫砂壶作者吴约限老师玉笠壶:壶身如倒置的斗笠,色泽红润中透着光滑,仿佛由一整块天然碧玉雕琢而来。
摩挲着别致的把型、灵巧的壶嘴,似有一位老人在农作闲暇时,吞云吐雾,说着田间琐事。
吴老师是中国商务部高级工艺师,宜兴紫砂壶作者中的高手,又是一位“默默无闻”的作者,一生中只会做壶,不会炒作。
宜兴紫砂壶作者朱建伟老师镶金六禄大顺壶:造型优雅,嘴、把用竹的形式,壶身以浮雕竹叶装饰,采用细黑泥做壶身,细清水泥做嘴、把,过渡自然、新颖别致,雕塑“小鹿”为壶钮,蔚然成趣,壶身用镶金“六禄大顺”为装饰内容,显得喜气和大气,寓意深远。
壶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无锡市博物馆永久收藏陈列。
宜兴紫作者吴军老师祝福壶:三两只蝙蝠舞动于几竿苍竹间,竹叶沙沙,竹影婆娑。
取竹为“祝”,取蝠为“福”,将一派吉祥砂壶如意彰显于半圆之上,大方而洒脱,寓意吉瑞。
顾小峰老师柱拙壶,吕尧臣老师监制,泥料采用为黄龙山原矿优质紫拼泥。
看到这把紫砂壶的第一眼,是被它憨态可掬的壶咀所吸引,作品以简练的线条构成淳朴凝重的形体,深厚且具神韵,设计上空间明快,虚实和谐,提携舒适,线条柔和,使整体造型更加雄浑肃穆。
宜兴紫砂壶作者吕尧臣大师强于思考,观察敏锐,紫砂制作技巧扎实。
在几十年的创作实践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其能于生活中捕捉美的形式,大胆构思尝试,结合紫砂特质加以创作。
设计独特出众、奇趣无穷,整体造型比例恰当,
意涵深刻隽永,配合独树一帜的制壶手法。
朱建伟高工:抽角四方石瓢壶,石瓢是传统的紫砂壶,作者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上一些变化,制成四方抽角石瓢壶,刚柔相济。
整个壶体端庄、深厚、流畅、气度非凡,既保持传统石瓢壶的功力,又赋予其独到的创新之处。
朱建伟高工镶金福禄壶,作品采用方圆结合之造型,采用细黑紫砂泥精心制作,用金丝在壶肩部镶嵌蝙蝠和卷云纹、壶身镶嵌二只跳跃的小鹿,故取名为“福禄壶”,谐音“蝠鹿”,画面流光溢彩,寓意吉祥。
此壶获广州茶博会紫砂陶艺评比金奖。
朱建伟老师采用独特的艺术造型、细腻的黑色泥料制作。
以简练优雅的装饰手法,采用青铜、古钱币、汉唐瓦当、漆器等图案与紫砂造型融于一体,用独特的镶金工艺装饰壶身,富贵大方,既保持传统,又具有时代气息,故称镶金大富豪,此壶获全国陶瓷艺术设计评比三等奖。
朱建伟老师的“镶金旭日东升”造型精巧、雕塑细腻,线条流畅自如,选用细黑泥精工细作,装饰上采用镶嵌奔腾的海
浪纹样,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昭示国运昌隆、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
此壶在中国工艺美术优秀作品评比中获大师级金奖。
倪顺金老师的竹趣壶:一截竹段,几条竹叶,几段竹节,刻画出端庄、安静的宜兴紫砂壶,似是稳坐着作出高洁之寓,又似是于仔细凝眸处,方出一块旧帕,用只只“竹趣”续写着“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的故事。
黄臻老师的富荫贵子壶,泥料采用为原矿底槽青。
黄老师的这把紫砂壶属于花货,花货是以自然界的动、植物为本而入艺,这类要求制作精细、装饰和实用结合要和谐。
宜兴紫砂壶作者史顺强老师的集玉壶是从圆形、方形等基本形态演变而成的几何形态造型的名壶之一,线条简单、秀丽,富有古朴典雅的艺术魅力。
细细品味蒋峰老师的紫砂作品仁者寿壶:仁者即为具有大智慧、人格魅力,善良的人。
此壶色泽稳重,造型稳健,似是纳大智慧于内。
壶身刻“仁者寿”三个大字,大度、正气,且表达了整把壶的寓意。
蒋老师从艺20余年,受家庭紫砂艺术氛围熏陶,自幼酷爱书画,壶艺,为紫砂壶制作及陶刻
装饰技艺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
曾得储雲、毛国强、李昌鸿、顾绍培、邱玉林等多位大师亲授。
宜兴紫砂壶作品巾帼壶是由38位中华杰出女性代表签名,由夏淑君老师悉心制作完成的紫砂艺壶。
其壶造型端庄秀美,气度不凡,在朴实中显示东方女性的娇艳与高雅,喻意着东方女性积极向上,巾帼不让须眉,充满了温柔与豪情,表达了作者对为世界妇女运动作出贡献的杰出女性的爱戴
和敬仰。
桑黎兵松鼠葡萄壶壶把、壶嘴与壶纽为千年古松,枝干苍劲、凌霜不凋而蓄势待发。
壶身如中秋皎月,浑圆饱满;点点碎金,如繁星闪烁。
壶上几片嫩叶,青翠欲滴;松间几串葡萄,醉香诱人。
枝头几只松鼠,或引颈眺盼,或翩然起舞,活灵活现,呼应成趣。
壶体色泽和谐,斑斓美目,瑰丽铄金。
第一次见到桑黎兵老师的作品,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作品构思精巧,充满诗情画意。
“月光曲壶”简洁流动的线条,象一首典雅的小夜曲拨动着人们的心铉,这套作品是他带儿子在河塘边玩耍时得到的灵感。
次壶获得了2003杭州西湖斡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紫砂茶具起始于宋,盛于明清,流传至今。
近年来,紫砂茶具有了更大发展,新品种不断涌现……造型也是多种多样,有瓜轮型的、蝶纹型的,还有梅花型、鹅蛋型、流线型等。
艺人们采用传统的篆刻手法,把绘画和正、草、隶、笼、篆各种装饰手法施用在紫砂陶器上,使之成为观赏和实用巧妙结合的产品。
宜兴紫砂壶作者顾小峰老师的这把宜兴紫砂壶,名为南瓜壶,以瓜形为壶体,瓜柄为壶盖,瓜藤为壶把,瓜叶为壶嘴,构思巧妙,雅而不俗,一只瓜蔓从壶柄上方胥出,贴在壶壁上,瓜叶、花蕾、瓜丝,交错相间,显得热闹非凡。
顾小峰老师的春牛壶:壶钮采用牛鼻孔式的镂空结构,别出心裁。
壶身刻画着春牛图(一个小牧童牵着一头牛),春牛图在人们心目中寓意着丰收的希望,幸福的憧憬及对风调雨顺的祈求。
它是中国民间常见的吉祥图案,也是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喜闻乐见、长盛不衰的绘画内容,让人颇为回味。
国色天香,不知道是多少文人雅士追逐之物,唐诗宋词、小说中,总是不乏它的身影。
在宜兴紫砂壶作品中,也有一
把国色天香壶,此壶乃是国家级工艺美术师刘凤英老师选用优质原矿紫泥制作而成,红润的泥色为这娇艳更添几分华美。
整壶圆融饱满,显得雍容华贵而不失典雅,尤其是壶身的红花嫩叶装饰,更添高贵气质。
细细端详和林秀德老师合作的碧玉壶,精巧玲珑,小家碧玉,彷佛在娇滴滴的向人们诉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壶中也有颜如玉”,从来好壶似佳人,好壶温润最可人。
林秀德老师的蜂菊壶:以大自然蜜蜂勤劳采蜜为题材,立意新颖。
壶身分十八瓣菊花瓣,向壶身放射,似正开放的花朵。
盖为花蕊,中间塑采蜜之蜂。
生态自然,刻划细致,花瓣向壶边卷曲,俯视似花,侧视成壶,十分合体。
此壶呈现出大自然的和谐情趣。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因壶名为红豆,让人不知不觉地想起这句脍炙人口的诗。
再来细看,壶身饱满,壶钮圆溜溜地如同豆子,泥料为台西矿区岩中紫泥。
综合各种因素,林秀德老师的这把宜兴紫砂壶取名为红豆壶。
宜兴紫砂壶作者吴约限老师的小润圆壶,选用70年代老紫
泥泥料精心制作。
壶虽小,造型却珠圆玉润。
吴约限老师的墩厚壶,小巧温润,椭圆钮,弯流优雅,提把俊朗,一捺底显出轻盈,素面素心显出朴色和沉稳。
骨肉匀亭,浑厚壶体不乏轻盈自不必说,自壶钮至壶嘴,自壶盖至壶底,无一不显现出珠圆玉润之美。
端壶在手,轻盈而不轻飘;以手抚摸,砂粒虽见却没有粗糙感,同时温润适手。
孙明霞老师的紫砂壶作品掇球壶,以大、中、小三个球体重叠而成,壶身为大球,壶盖为中球,壶钮为小球,似小球掇于大球上,故称掇球壶,其按黄金分割比例巧妙布局安排,三个圆球均衡、和谐、对比、匀正,利用点线面的巧妙组合,利用各种线形的有机结合,达到形体合理,构成后珠圆玉润的完美性。
孙明霞老师是08年全手工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现在是国家级助工。
宜兴紫砂壶作者,国家级工艺师尹红娣老师的春竹壶:壶自然造势,竹叶飘逸,端庄典雅,壶钮像是一只布谷鸟,在向人们报告着春天的到来,很有新意,简洁生动,动静相宜,吹奏着生命的青春之歌。
宜兴紫砂壶造型丰富、式样繁多,紫砂壶的造型,按照业内的共识,一般分为“光货”和“花货”两大类!
宜兴艺人把自然界、动植物界的自然形态等造型装饰,设计成仿生形象的茶壶,人们称之为“花货”。
花货是用提炼取舍的艺术手段,表现自然形态中富有美学价值的部分,并符合功能合理、视觉美观和使用安全的实用原则。
花货讲究精神,提炼,变化,作者须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且能够舒适把玩,一把好花货须形好、工好、艺术构思好、日用功能好,烧制效果好。
黄臻,艺名黄龙山人,出生于陶都丁蜀镇陶艺世家,现在是国家级工艺美术员。
圣桃是祝寿的吉祥物。
圣桃壶也被称作寿桃壶,是紫砂壶传统的花货经典器形之一。
黄臻老师的圣桃壶,壶体做成扁圆形,十分圆润可人,保证了它的实用性。
它对桃文化内涵的强调是通过流、把、钮来实现的,在这三个部位,作者不厌其烦地用桃枝、桃叶、桃果、桃蕾表现主题,把人带入“桃源”境界。
紫砂壶大师何忍群老师是国家级高级工艺师。
何老师的壶以传统为主,刻、字、画堪为一流,壶的设计题材有西施、秦权、仿古、井栏、掇只等等。
作品以传统为主,刻、字、画堪为一流,上图为何老师的百子百福壶。
他能够在一把壶上刻下100个小孩,个个翊翊如生,故称百子壶。
何老师的作品因为能够以一壶之上镌铭人物最多而载入上海吉尼斯记
录。
看到周荣金老师的这把争春壶,突然想起,”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周荣金老师1965年5月生于宜兴蜀山,号蜀山人、壶徒。
84年进紫砂二厂,所制作品以花器为主,注重泥料色彩搭配,力求紫砂壶整体形象生动,形、神、势兼备,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
97年被宜兴市科技委员会认命为宜兴陶艺名家并颁发证书。
周老师以制作花货为主,传统型光器制作得也很是精致。
周老师喜欢书画。
他写信拜访了很多书法家、画家,有的书画家也很喜欢他的壶,所以有很多合作的作品。
佛手壶也是花货经典器型之一。
吴约限老师的这把紫砂壶在泥、工、形、相诸方面均达炉火纯青境地。
以紫泥为主题,产生了沉稳、厚重、深远的效果。
细细玩味,可以感觉到内中深藏的禅意,佛指柔顺细腻,隐隐有一种慈悲胸怀在俯视人间。
宜兴紫砂举世闻名,诞生了无数令人惊叹的传世佳作,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杰出的陶艺家......现在,继续给大家分享紫砂壶名家的作品。
徐汉棠老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
就奖。
出身于陶艺世家,五十年代初即拜当代紫砂泰斗顾景洲为师,为顾老师第一弟子。
徐老师富有艺术天才,功底扎实,精于创新,独具匠心,以冰裂纹装饰见长,作品似冰如玉,尤善作各式微型小盆,每有手迹,均称“汉棠盆”,为上海盆栽界珍藏。
李霞老师的设计风格,总是那么地与众不同,强调实用性的同时,别有一番现代的新鲜元素在里面。
细心的博友可能发现,壶盖犹如新生的竹笋,壶把则犹如年轻的幼竹,而壶咀呢,就好像是历尽风雨的劲竹。
就好像是有一种只有历尽风雨,才能讲述一番人生哲理的寓意。
潘春芳老师是紫砂界唯一一位教授,是顾绍培大师的启蒙老师。
他的徒弟徒上百人,他有一把壶,是以潘春芳老师和夫人许成权老师二个名字做的壶,取名为<<芳泉壶
>>,芳指潘春芳,泉指许成权(权和泉同音)。
名家壶,瞧瞧多漂亮啊!
宜兴紫砂壶作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昌鸿和省工艺美术大师沈遽华合壁制作.铜镜茶具.更是在1984年一举拿下了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质奖,这也是宜兴紫砂界至今为止夺得的最高奖项。
听说市场价壶商有人叫到80万一套了。
宜兴紫砂壶作者毛国强江苏省大师的至乐壶:意思是最大的快乐。
人生在世什么是最大的快乐呢?人应怎样对待生和死呢?作者认为“至乐无乐”。
生老病死都是人们不可躲避的苦恼,只要认识到这一点,就不值得为之忧伤了。
在生活中排除了这些引人忧伤的事,顺其自然,也就可以得到最大的快乐了。
朱建伟老师的【江南水乡壶】:“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这首诗,总是把人们的思绪牵到风景如画的江南。
长江以南的江浙两省,自古就享有人间天堂之美誉。
这里河湖交错,水网纵横,小桥流水、古镇小城、田园村舍、如诗如画。
黄臻老师的【含苞欲放壶】:蓄势待发的青春,承载了青涩的过往,追寻着不久后的成熟,累累含苞,是精华的沉淀;营养的积蓄,生命的开始;盛放的资本,破茧时的一声断裂,唱出新生的欢歌。
曹婉芬老师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捐赠宜兴紫砂壶【月韵壶】,表达宜兴紫砂艺人对我国登月计划的美好祝愿,此举得到中国航天人高度赞美。
【月韵】为提梁壶,取材于嫦娥
奔月的传说,由著名陶瓷设计家张守智设计、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曹婉芬制作。
该作品弧线优美,张弛有度,艺术地再现了婵娟之美好。
细细端详汤鸣皋老师此把【小扁樱壶】,精巧玲珑,小家碧玉,彷佛在娇滴滴的向人们诉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壶中也有颜如玉”,从来好壶似佳人,好壶温润最可人。
造型做工不必多说,看这把宜兴紫砂壶的神韵之美妙,也就足够让人体味无穷了。
作为一名紫砂壶艺的设计创作者,则可利用紫砂壶作为载体,运用特殊的“紫砂语言”来进行渲染,把诗情画意淋漓尽致地发挥,以表白自己的赞美之情。
季益顺老师最近设计创作的一景(五件组壶),就是采用紫砂艺术的特殊方式,通过紫砂材质、紫砂工艺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审美观念,描绘水乡江南的美好风光,抒发人们热爱大自然的博大情怀。
使《江南一景》组壶,变成一幅幅描绘江南风光“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立体画,变成一首首赞美景色秀丽“四季葱郁花飘香”的抒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