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_第十六课 中国民间美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16课
《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教学设计
课时:1课时
一、教材分析
中国民间美术作品,在于让学生了解我国璀璨民间美术,丰富学生的民间美术文化知识,开阔学生视野,树立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

本课通过介绍我国最有代表性的民间美术艺术样式,来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特征,从而挖掘中国民间美术的精神内涵,充分认识到自己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艺术的历史使命。

二、学生分析
随着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电脑、手机等高科技产品,在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占据了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空间。

同时,一些庸俗的娱乐文化也代替了学生们的业余生活,而凝聚着我们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优秀民族文化——民间美术,却慢慢的淡出人们的视线,甚至被遗忘。

大部分同学对民间美术的种类接触甚少,对民间美术与民间习俗的关系、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特点几乎不了解,更不用提如何去传承和发扬民间优秀文化。

这种状况直接导致民间文化随着传承人的逝去而消亡。

因此学习中国民间美术,有助于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提高民间美术的审美能力,激励学生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意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讲述、演示和欣赏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界定,了解主要的民间美术的艺术形式及其艺术特征,挖掘它的精神内涵。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探讨研究问题,并合作完成一副民间美术作品——剪纸,培养了学生自学合作研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展现潍坊特有的民间美术作品以及身边的美术作品,并让同学们合作完成了一副民间美术作品——剪纸,通过亲眼
所见,亲手之作,从而激发学生对艺术、生活的热爱,增加知识和民族自豪感,同时也是完成素质教育的德育目标。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知道民间美术是如何界定的,并了解主要的民间美术分类。

2、教学难点:让学生自学讨论并分析中国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和精神内涵,并能合作完成一副中国民间美术作品——剪纸。

五、教学方法
1、直观展示法:利用实物展示和多媒体图片的形式把民间美术作品很直观的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第一感官接触到实际生活中的民间美术,这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的感性认识。

2、分组合作鉴赏分析:同学们可以通过相互讨论,加深理解。

3、活动探究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分析出民间美术的精神内涵,共同合作完成一幅大型剪纸作品。

六、学习方法
主要采取以下学习方法:分析归纳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七、教师准备:教学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相关民间美术实物和图片资料、课本等。

八、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通过一个比喻来讲述什么是中国民间美术界定。

抛出这节课的主要任务: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主要样式,分析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同时发掘它的精神内涵。

如果能够做到的话就能够证明美在民间永不朽。

引入课题: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

(二)、鉴赏分析
1、鉴赏分析:
有这样一句话,说中国的民间美术贯穿于人民群众生活和精神领域的的方方面面,——引出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分类列表。

通过身边的民间美术作品实物展示(杨家埠年画,布老虎,高密泥老虎,剪纸等),了解民间美术作品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样式。

通过展示的民间美术作品,总结出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主要特征。

通过图片及实物分析总结出民间美术的表现方法——谐音法、象征法。

2、课堂练习
给出一幅民间美术剪纸作品,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讨论出它的象征寓意及创作意图,总结出民间美术作品的精神内涵:1、生存繁衍2、纳福求吉3、避邪禳灾
(三)、课堂实践活动
给出连年有鱼吉祥词语,进行剪纸创作活动体现合作创新能力,作品展示,对整体作品评价。

(四)、课堂小结
民间美术既是民族文化的造型载体更是民族精神的视觉象征,正如郭沫若所说:美在民间永不朽
提问:面对这样一份美,你们应该怎样去面对它?
课堂总结:
给大家一段话:是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说的一句话,我们不能把传统仅仅作为遗产来保护,因为遗产是不动产,应该将传统作为一种有效的活的资源。

我相信既然民间美术曾经成就过中国的主流艺术那么民间的美术一样能成就今天的美术。

(五)、知识回顾,课外拓展
知识回顾:
1、民间美术主要有那些?
2、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主要有什么特征?
3、民间美术作品的精神内涵?
课外拓展:
搜集本地区民间美术的实物和资料,访问民间艺人,为我们的民间美术的传承尽一份力
九、板书设计
中国民间美术
1、民间美术作品的分类
2、艺术特征
3、表现方法:谐音、寓意
4、精神内涵:生存繁衍、纳福求吉、
避邪禳灾
【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无论从认知还是欣赏方面,与初中时期相比有很大的进步,同时他们在初中累积的美术学科知识和高一进校以来的美术欣赏经历,使他们已经具备了最基本的审美素质。

这个时期的学生从心理特点上看具有很强的反叛意识,具备美术批评的精神和强烈的逻辑思辨能力,有进行深层次美术欣赏的基础。

鉴于学生对民间美术已经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本课主要挖掘民间美术的寓意及表现方法,最后让同学通过大型剪纸创作来更好的传承我们的民间美术。

高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接近成熟状态,在繁忙的学习之余十分关注流行,对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只留于表面。

审美能力的培养、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不仅仅是继承和发展民间美术本身的问题,同时也是对民族历史文化统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我们进行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教育的需要。

美术教育作为影响需要结构的因素之一,就应遵循高中生的心理需要的特点,引导他们追求高品质的艺术审美和美好的生活,追求卓越的文化修养,在丰富多彩的艺术精神的美感中提炼真、善、美的崇高境界。

【效果分析】
本课选取了我国民间美术中最典型的5个种类:年画、民间玩具、剪纸、民间雕塑、刺绣来展示。

课堂民间美术作品展示的是家乡潍坊和身边的民间美术作品,加强他们热爱以及继承我国民间美术本土文化。

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拓展了学校教育,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大型的剪纸创作是中国民间美
术很好的传承,是从欣赏美、了解美、发现美、评价美,创作美的过程中感受相互合作、体验发现美的愉悦。

本节课将民间美术美术作品展示、实践创作三个民间美术作品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使学生不仅了解民间美术的一般审美特征,挖掘民间美术作品的精神内涵,更加充分认识到自己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艺术的历史使命。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为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第十六课——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本课选取了我国民间美术中最典型的5个种类:年画、民间玩具、剪纸、民间雕塑、刺绣。

课堂民间美术作品展示中展示的是家乡潍坊和身边的民间美术作品,加强他们热爱以及继承我国民间美术本土文化。

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拓展了学校教育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从欣赏美、了解美、发现美、评价美,创作美的过程中感受相互合作、体验发现的愉悦。

本节课将民间美术美术作品展示、民间美术作品特征及表现方法的总结、实践创作三个教学环节来感受民间美术的特点和民间美术的语言、了解民间美术的一般审美特征,挖掘民间美术作品的精神内涵,充分认识到自己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艺术的历史使命。

【测评练习】
(一)、新课导入
通过视频和比喻引入课题: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

(二)、鉴赏分析
1、鉴赏分析:
有这样一句话,说中国的民间美术贯穿于人民群众生活和精神领域的的方方面面,请同学们说出你们见过或了解的民间美术样式?——引出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分类列表。

2、课堂练习
给出一幅民间美术剪纸作品,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讨论出它的象征寓意及创作意图,总结出民间美术作品的精神内涵:1、生存繁衍2、纳福求吉3、避邪禳灾
(三)、课堂实践活动
给出连年有余吉祥词语,让学生讨论画面,最后进行分工合作,最后作品展示,对整体作品评价。

(四)、课堂小结
民间美术既是民族文化的造型载体更是民族精神的视觉象征,正如郭沫若所说:美在民间永不朽
提问:面对这样一份美,你们应该怎样去面对它?
【课后反思】
通过这节欣赏课的学习我认为美术教师平时要多收集一些资料,
这样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开阔了视野,同时也为自己的教学积累了宝
贵的财富。

从本堂课的教学设计和展开情况来看,有以下三个亮点:
1、教师在教学过程的起始阶段,注意到创设审美情境,通过身边的民间美术作品展示很自然导入课题之中。

学生在这个启发活动中找到共鸣,学习的热情将被很快的激发出来。

在课堂环节设计中,使学生对教师出通过教师展示的潍坊的及身边的民间美术作品实物及图片的观察和比较,直观并多变的重新审视中国民间美术。

2、教学手段方面运用实物展示、启发、引导、分组讨论,集体创作等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环环紧扣,使学生的兴趣不断转化为对知识的探索欲望并积极进行动手创作,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自信心、竞争力、表现力以及民族自豪感,丰富了课堂教学情境。

同时学生的实践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又增进了组员们团结互助的意识,发展了他们未来社会必备的公民素质。

3、本节课堂教学模式一改以往美术欣赏课,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局面,将静态的课堂转化为动态的探索。

将独角戏变成大合唱,师生关系平等融洽,自然和谐。

本教案设计有待提高之处地方:
课时安排上面,要想一堂课的时间让学生接受如此庞大的知识量确实有难处,建议本课分为两课时完成本课教学为好。

这样安排既能
给学生细心体会和自主展示的时间,同时也能更好的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对于潍坊本地的民间美术作品的展示,应该深挖,尽量避免停留在形式上,让同学们重新审视身边的民进美术,增强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

【课标分析】
“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是人美版高中美术《美术鉴赏》中第16课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前面已经系统学习了美术鉴赏的意义,美术作品的形象、语言、美术作品形式美基本元素、绘画艺术的特点,古今中外绘画流变情况。

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本课的教学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文化艺术的特点,理解文化艺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所以本课是对学生前面所学美术欣赏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强化,并对进一步培养学生纯正的审美意识,提升他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水平,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以本课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同时本课的教学是一种观念的普及和思维的引导,帮助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随着工业社会都市化进程加快,外来消费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全面冲击,扎根于乡间的民间艺术特别是原生态的民族民间艺术正迅速消逝。

民间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随着传承人的逝去而消亡。

因此我们应该醒悟,民间艺术已经成为濒危的文化需要保护。

积淀深厚的民族民间艺术为
学生提供了学校难以相比的丰富的艺术经验和教育资源,将民族民间艺术引进学校美术教学课堂,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