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创新思维论文:作文教学创新思维训练的三个途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思维论文:作文教学创新思维训练的三个途径
创新思维具有三个特性:就其思维的广度而言,具有发散性;就其思维的灵活性程度而言,具有变通性;就其思维的个性而言,具有独特性。

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根据创新思维的这三个特征来安排系统的作文训练。

一、冲破定势,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学生作文为什么会出现众多的雷同现象?这与学生作文时的思维定势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习作时,要引导学生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把作文训练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机结合起来。

所谓发散性思维,是指以某一事物为触发点,多角度、全方位引出问题、展开思路、提炼创意的一种思维方式。

发散性思维的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1、同一题目多角度选材。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在作文指导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围绕同一题目多种角度选择材料。

例如,写《我的妈妈》,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从妈妈的性格、脾气、品德、才能、爱好、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选材。

学生一旦学会了发散思维,就会从“山重水复”走向“柳暗花明”,觉得有写不完的材料。

,
2、同一中心多种选材。

有些作文题由于限制了文章的中心,学生在习作时更容易出现雷同。

这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写出各具特色的习作来。

例如《在学雷锋活动中》这个作文题,一般来说,中心应该歌颂助人为乐的精神。

教师在指导学生写这一类习作时,可启发学生思考:①可采用对比的手法,选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材料来表现中心;②打破只写一个健全人的思维定势,可以写一个身残志坚的活雷锋;③可采用一群人的材料来表现中心;④可通过写一个人变化来反映这个中心。

3、同一材料多种立意。

为了克服学生习作思维单一、不善于变通的弊病,教师在指导学生写同一材料的习作时,要引导学生挖掘这一材料的多义性。

例如在指导学生写《登山》这篇习作时,可启发学生从这样几个角度去立意:①通过记叙登山途中看到的赏心悦目的美丽景色,把中心写为“对大自然的热爱”,或“对家乡美好的赞美”。

②受《挑山工》一课的启发,通过写登山途中的感受,把中心定为“做任何事,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脚踏实地地去努力”。

③通过写登山远眺的感受,把中心定为“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4、同一材料多种体裁。

学生的思维是多侧面的,有的善于逻辑思维,有的擅长形象思维,还有的直觉思维见长。

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思维特点和写作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同一材料多种体裁的训练。

二、启发相关联想,训练思维的变通性
相关联想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某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形式。

通过相关联想,能不断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从而训练学生思维的变通性。

例如:在指导学生写“雪”这一自然景观时,可启发学生开展正相关联想和反相关联想。

三、充分展示个性,训练思维的独特性
创新思维必定是个性思维。

在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换角度”思考,运用“批判的眼光”思考,让学生获得与众不同的思维方法。

从选材来看,异向思维就是一个新路子。

例如:写《我的一家》,大多数学生都可能会写家庭的和睦幸福、尊老爱幼、互敬互爱等。

如果反向写家庭父母之间、妈妈和奶奶之间的“摩擦”,希望自己的家庭和谐起来,这将会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从立意来看,可通过审美立意的途径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和深刻性。

我在指导学生写《生日》这篇习作时,先让学生自选材料,结果发现大多数学生都是写自己过生日时的快乐情景,显然,这样的立意比较狭窄。

后来经老师指导,学生有的写为长辈过生日,有的写为同学、老师过生日,还有的写为孤寡老人过生日。

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将这些立意进行“比美”,学生发现立意从“我”到“家庭”到“社会”,一个比一个深刻。

为避免学生产生立意深刻只能写大事不能写小事的错觉,老师可在指导时强调,写自己过生日,通过写礼品的丰富、亲人的欢聚,从中反映党的富民政策给千家万户带来的欢乐,这样的立意同样是深刻的。

如此可以启发学生从凡人小事中发现“美”的素材,使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得到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