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一、幼儿发生意外事故的原因分析
(一)幼儿运动机能不完善
自幼儿学会独自走路时起,意外伤害事故便相伴而生。
1岁时,幼儿学会了走路,但动作生硬、笨拙,头占身体的比例大而且重,常使幼儿摔倒。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动作能力的提高,幼儿受伤的部位扩展到了四肢。
2~3岁的幼儿已行走自如,但跑步却不熟练,缓慢的反应速度,较差的平衡能力,较小的注意范围,常使幼儿在跌跌撞撞的小跑中摔伤身体.
(二)幼儿对危险因素缺乏认识
幼儿认识水平较低,缺乏对外界事物的理解和判断,更不会推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因此,经常由茫然无知的行为引来意外伤害事故。
如幼儿突然从跷跷板上跳下;挥舞木棍玩耍时,丝毫不考虑会对别人有什么危害等。
(三)幼儿好奇、好动、活泼、易冲动的特点
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活泼好动,有时还会情绪激动和冲动,这些都有可能使他们忽略了周围的环境因素,丧失了理智和判断能力,从而出现各种事故。
如想看看窗台上的东西或窗处的情景,于是就站在小椅子上不慎摔倒;当垮他人争抢玩具时,拿起玩具向他人头上扔去或去推他人等.
(四)集体环境中,幼儿人数较多、教师人数较少,也容易引起事故的发生保育者人数不足、师生距离比较远的情况下,意外事故发生频率会提高。
二、幼儿常见意外事故的简单处理
(一)小外伤
1.扎刺的处理
先将伤口用自来水或生理盐水清洗,然后,用消毒过的针或镊子顺着刺的方向把刺全部挑、拔出来,不应有残留,并挤出淤血,随后再用酒精消毒伤口.如果刺扎在了指甲里或难以拔除,应送医院处理。
2.跌倒蹭破皮肤的处理
蹭破皮肤后应先观察幼儿伤口的深浅,若伤口较浅仅仅蹭破了表皮,只需将伤口处的泥沙清理干净即可。
如果伤口较深有出血,应该用自来水或生理盐水清洁伤l3,并用酒精消毒伤口,处理后无需包扎.若伤势较严重,需去医院治疗.
3.挤伤的处理
若无破损,可用水冲洗,进行冷敷,以便减轻痛苦;疼痛难忍时,可将受伤的手指高举过心脏,缓解痛苦。
若有出血,应消毒、包扎、冷敷。
若指甲掀开或脱落,应立即去医院.
4.剪刀、小刀等文具的划伤与切伤的处理
用干净的纱布按压伤口止血,止血后,在伤口周围用75%的酒精由里向外消毒,敷上消毒纱布,用绷带包扎。
如果是玻璃器皿扎伤,应先用清水清理伤口,用镊子清除碎玻璃片,消毒后进行包扎。
(二)异物入体
1.眼内异物
幼儿眼异物最为多见的是小沙粒、小飞虫等入眼.异物入眼后,可粘在睑结膜的表面,进入睑结膜囊内,也有的则嵌在角膜上。
对于不同的情况,应采用不同的方法。
具体的方法是:让幼儿轻轻闭上眼睛,切不可揉搓眼睛,以免损伤角
膜。
教师清洁双手后,方可为幼儿处理.沙粒粘在眼结膜表面时,可用干净柔软的手绢或棉签,轻轻拭去。
若嵌入眼睑结膜囊内,则需要翻开眼皮方能拭去.
2.气管异物
气管、支气管异物多见于5岁以下的幼儿,幼儿口含食物或小物件,哭闹、嬉笑时最易发生气管异物。
幼儿气管有异物时,会出现呛咳、吸气性呼吸困难、憋气、面色青紫等现象,此时情况紧急,应立即加以处理。
若发生在年龄较小的幼儿身上,可将其倒提起来,拍背。
若发生在年龄较大的幼儿身上,可让其趴卧在成人腿上,头部向下倾斜,成人轻拍其后背,或成人站在患者身后,用两手紧抱幼儿腹部,迅速有力地向上勒挤。
若仍不能取出,应立即送往医院处理.
3.外耳道异物
外耳道异物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非生物异物,如幼儿玩耍时塞入的小石块、纽扣、豆类等;另一种是生物异物,如小昆虫等.幼儿外耳道异物属非生物异物和水时,可用倾斜头、单腿跳跃的动作,将物品跳出.若无效,应上医院处理.切不可用小棍捅、用镊子夹,否则易损伤幼儿外耳道及鼓膜。
若外耳道异物为小昆虫,可用强光接近幼儿的外耳道,或吹入香烟的烟雾将小虫引出来。
若不见效,应立即上医院.
4.咽部异物
咽部异物以鱼刺、骨头渣、瓜子壳、枣核等较为多见。
咽部异物最好用镊子取出,切不可采用大口吞饭的方法,否则会使异物越扎越深,出现危险。
若无法取出,应立即上医院处理。
5.鼻腔异物
幼儿处于好奇,常把豆子、小珠子、纽扣、橡皮等较小的物品塞入鼻中,这不仅会影响呼吸,还会引起鼻腔炎症,甚至引起气管异物。
因此教师应仔细观察,及时取出异物.具体的方法是:深吸一口气,用手堵住无异物的一侧鼻子,用力擤鼻,异物即可排除。
若异物未取出,切不可擅自用镊子夹取圆形异物,否则会将异物捅向鼻子深处,甚至落入气管,危及生命。
发现鼻腔异物应马上去医院处理。
(三)惊厥(抽风)
幼儿惊厥的表现通常是突然发作,意识丧失,头向后仰,眼球凝视,呼吸细弱且不规则,口唇青紫,四肢和单侧或双侧面部抽动,持续的时间可由1~2分钟到十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不等。
幼儿惊厥后,成人千万不可惊惶失措,不可大声呼叫或用力摇晃、拍打幼儿。
对此,应采取以下措施:
(1)让病儿侧卧,便于及时排出分泌物,防止异物人气管。
同时,松开衣领、裤带,保持血液循环的畅通.
(2)不要紧搂幼儿,可轻按幼儿抽动的上下肢,避免幼儿从床上摔下.
(3)将毛巾或手绢拧成麻花状放于上下牙之间,以免幼儿咬伤舌头.但如果病儿牙关紧闭,无法塞入毛巾,不可硬撬。
(4)随时擦去痰涕。
(5)用针刺或重压人中穴,即唇沟的上三分之一处。
注意:在急救处理的同时,应做好去医院的准备工作。
当婴幼儿发烧时,切忌包裹过严过厚,否则会使体温持续上升,导致惊厥。
(四)撞伤(碰伤)
碰撞伤多数都是头部,幼儿由于身体发育特点,2-4 岁幼儿头颅占整个身体比重的四分之一,跌倒后头先着地,平地上一般只擦破皮,淤血,如果没有破皮,可迅速采用冷敷的方法,防止皮下继续出血,以达到止血、消肿、止痛的目的.具体操作方法为:用毛巾包上冰块或蘸冷水冷敷5-10分钟,然后将清油(生)涂在患处。
破皮先清创并检查伤口深度,一般浅表性破皮处理用生理盐水清创,然后敷创口净,这样,没有刺激感,幼儿不会因为跌倒后惊慌、疼痛再加上药物刺激而大哭不止.
(五)跌伤
注意幼儿创伤部位和幼儿跌倒损伤后的反应,如果发现幼儿跌倒后,有一过性意识丧失,几秒十几秒后才有反应,应该注意观察,有无呕吐、嗜睡等。
幼儿园遇到这种情况应该立刻将幼儿平抱着送医院检查处理,观察 /”小时,严重跌伤昏迷醒来后,观察护理时应每隔一小时叫醒幼儿一次或遵从医嘱.
(六)骨折
幼儿跌倒后,身体某部位着地,并且不能立刻爬起来,老师要了解着地部位
及当时详情,不要牵拉或强行抱起幼儿,让他自己试着起来,并注意观察受伤部位,
如腿部、脚等部位发生骨折幼儿不能站立行走,这时教师应将其他幼儿迅速组织
好,请保健医生或寻找硬板将孩子托起来送到医院救治,否则,孩子骨折移位将影响医生治疗。
(七)拉伤或扭伤
肩关节脱臼时,表现为如果你拉宝宝的胳膊,他的手会垂在胸前,胳膊完全不能动弹,一碰就痛。
肘关节脱臼时,宝宝会大声哭闹,不让人触摸他的肘部,不敢抬臂上举。
宝宝突然摔倒时,关节会被剧烈震动,使支撑关节的韧带受伤,这时会发生扭伤。
扭伤特别容易在脚踝、膝盖、手腕、肩关节等处发生。
扭伤的常见表现有红肿及皮肤青紫,关节不能转动,疼痛等。
应对措施:
1、肩、肘部脱臼时,家长可用大围巾折成三角形把宝宝的手臂吊在脖子上,尽快就医。
2、扭伤初期,应将扭伤处垫高,采用冷敷、施压,避免患处活动,在伤后2天内,不可热敷患部,冷敷可减轻肿胀。
(八)烫(烧)伤
原因:因皮肤接触热开水、热汤、热饭或化学性药物引起的局部或大面积组织损伤.
处理方法:脱离烧烫伤源立即用冷水浸冲20-30分钟局部降温对于轻度烫伤经冷水冲洗后涂点红花油或京万红即可。
对烧烫伤面积较大的不要随便直接撕扯幼儿衣服先用剪刀慢慢剪开衣服用干净的床单或消毒过的纱布包裹送往医院。
接触化学物品被强酸或强碱灼伤先用冷水冲洗再送往就近医院.
(1。
)开水提前灌入保温桶内,夏季桶盖不要盖严,保持水温在35 度—40 度左右即可。
(2。
)夏季厨房烧的菜汤、稀饭、豆浆、牛奶应提前烧开晾一会,再分发给各班。
(3.)各班老师保持进餐前幼儿良好秩序,可以播放轻松音乐等待开饭,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开饭时应事先把碗分发到桌子中间,然后分别将饭盛到碗内容量三分之二,感觉温度可以,再请幼儿轻轻端在自己面前就餐。
(九)虫咬伤
幼儿皮肤稚嫩,很容易被蚊、蜂叮咬和蛰伤.尤其在炎热的夏季,随着蚊虫数量的增多,幼儿遭蚊虫叮咬的机会也增多。
蚊子咬伤时,可用清凉油、牙膏等涂于患处,以减轻痛痒感。
若被蜜蜂蜇伤,因其毒液呈酸性,伤口处可涂弱碱性液体,如淡盐水、肥皂水、淡氧水等,一般不会出现严重的全身症状。
若被黄蜂即马蜂蜇伤,轻者伤口处红肿疼痛,重者气喘、呼吸困难.此时可在伤口处涂弱酸性液体,如食醋。
有气喘时,可服用扑尔敏、苯海拉明等,应及时就医。
另外,在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时,偶尔会遇到幼儿被蝎子蜇伤的情况.处理方法是:首先要防止毒素随着血液流动扩散到全身,可用布带扎住伤口上方,然后用力挤压被蜇处周围的皮肤,使含有毒素的血液流出。
局部涂抹碱水,有一定疗效,中毒严重的要及时送医院诊治。
(十)鼻出血
原因:由于幼儿的鼻腔黏膜血管比较丰富易扩张若受外伤或常挖鼻孔、打喷嚏天气干燥时都可致使鼻血管破裂而易出血.
处理方法:若搞不清楚孩子的哪侧鼻出血时用食指和拇指两个手指捏紧幼儿鼻的两侧鼻翼让孩子用口呼吸按压2—5分钟后即可止血然后用干净的毛巾帮其清洗干净。
出血较多时可用脱脂棉卷塞入鼻腔,填塞紧些才能止血。
对经常鼻出血的孩子让家长在孩子易出血的那个鼻孔擦些红霉素眼药膏同时不断提醒幼儿不要挖鼻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