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读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习录》读后感
《传习录》读后感1
因论先生之门,某人在涵养上用功,某人在识见上用功。

先生曰:专涵养者,日见其不足;专识见者,日见其有余。

日不足者,日有余矣;日有余者,日不足矣。

这一段是王阳明评论他的弟子们闲聊,他们把跟王阳明学习分成了两种,第一种是在涵养上用功,简单说就是修心;第二种是在知识上用功。

王阳明肯定了第一种人,同时也否定了第二种人。

只要修行过的人都清楚,修心这个事儿实际上是最难的。

当我们下的功夫越多的时候,越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也会发现自己的渺小。

我们从出生到现在受了太多的习染,而且随着修行的深入,发现刚开始的习染是比较能容易去掉的。

这些毛病我们能看见,别人也能看见,改起来简单也见成效。

随着扒洋葱的深入,发现越来越难。

只要你用功就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学习知识正好相反,只要我们看书下功夫学习,你就会发现你学到了东西,当我们学的东西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所谓的自信心就变成了傲慢心,这些傲慢心,恰恰是蒙蔽我们先天美好品德的。

阳明心学最后的目的就是致良知,也就是明明德。

所以在知识上下功夫的这一类人,从出发点就开始走错了。

所以王阳明才说修心的人一天一天的进步,因为他们离明明德越来越近。

学知识的人一天一天的退步,因为他们离明明德越来越远。

反过来观我自己现在,从我自身而言,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沉寂在疯狂的学习知识当中。

而且有大部分知识在现实当中都很难用上,只是在与人聊天的时候过个嘴瘾,感觉到自己比别人厉害一点。

这个时候我就是王阳明说的第二种人,学习知识的人。

师父反复强调启予国学门是修身的,师父不希望我们变成学者,这也不是他创办启予国学门的目的。

我们现在看的书、写的读后感、做的日课、写的反思、练习的格物,都是为了让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更好的修身。

目的就是让我们找回明德,修身是一辈子的事情,我们要沉下心,让自己每走一步都踏踏实实。

《传习录》读后感2
问孟子言执中无权犹执一。

先生曰:中只是天理,只是易。

随时变易,如何执得?须是因时制宜,难预先定一个规矩在。

如后世儒者要将道理一一说得无罅漏,立定个格式,此正是执一。

我记得有一段时间,自己不管做什么的时候,都需要找一个模板。

这件事情成功人士是怎么做的?那件事情成功人士是怎么做的?都想向成功人士学习,复制粘贴。

大到企业管理,小到与人对话,都想让自己找一个最好的模板套进去,就可以万无一失。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不是。

如果什么都可以设定好,什么都可以套用、引用,那这个世界就是一个方程式的世界,我的人生就是一个定向的人生。

从儒家的十六字真言开始,中庸之道一直都是儒家修行的准则。

《中庸》里讲君子而时中,孟子用易来形容中庸之道。

易就是变化,不断的变化就是中。

我觉得孟子用权衡来形容中更有画面感。

权衡就是秤和秤砣,我在秤的一边,另外一边的事物可能是我们接触的人,也可能是我们需要办的事。

王阳明说事变只在人情当中,那归根结底还是人。

我和父母的相处的时候,我会根据父母的重量,把秤砣调到一个平衡的位置。

我和爱人相处的时候,爱人和父母是不一样的,所以我的秤砣还要继续的调整,以达到我们俩之间的平衡。

我和朋友之间的相处又不一样,每一个朋友都是不同的,所以要不停的去调整我秤砣的位置。

同一个人因为环境、时间的不同,秤砣也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

比方说我和爱人的相处,没有事情的时候、爱人高兴的时候、爱人生气的时候、爱人有工作忙的时候更简单的说,就是爱人每一种情绪变化的时候,我的秤砣都要调整位置。

千万不能执着于去追求中,君子不言利,利在其中。

把每一件事情做得妥当,与每个人相处得当,就是做到了中。

怎么能做到妥当?就是让天理去替我们做决定。

天理从哪来?天理就是老天赋予给我们先天美好的本性,所以也可以说天理就是中。

只要我们能寻找到先天的明德,使之焕发光明,我们就能做到中。

《传习录》读后感3
一日,论为学工夫。

先生曰: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

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

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

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

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

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

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

到得无私可克,自有端拱时在。

虽曰何思何虑非初学时事,初学必须思。

省察克治即是思诚,只思一个天理,到得天理纯全,便是何思何虑矣。

《传习录》
这里的学不是学习,是修身。

这里面王阳明讲为学的时候,第一个问题就是不能偏执。

我自身是存在这个问题的。

有的时候明知道自己这么做不妥,但依然会为了面子而去做,甚至一错再错。

还有时候是以为自己是对的,别人的劝解听不进去一意孤行。

一整段说的修行的过程都与自己非常吻合,感觉好像就是在说自己一样。

刚开始修行的时候,心静不下来,想要的东西特别的多,总是心为物役。

天理和人欲在
一起打仗的时候,人欲90%以上都会战胜天理。

用心猿意马来比喻非常的恰当,像猿猴一样上下乱跳,像马一样奔跑,一跑就没影,走神严重。

用修心初级三步曲的第一步静坐思心最管用。

当心静下来之后就容易喜好这种状态,想在这种状态里不出来,就容易变成喜静厌动。

可是儒家是入世的学问,不是老哥自己一个人修行。

一旦遇到事情的时候,心又开始泛起波澜,从静的状态里出来。

所以单独练打坐静心是没什么用的。

王阳明说出了阳明心学当中非常重要的四个字省察克治,简单的说就是事上磨炼。

他把后天对心的习染比喻成了盗贼,他的一句名言也是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

把天理和人欲之间的斗争比喻成了猫和老鼠,也就是说,人欲的天敌是天理。

天理必须要战胜人欲,而且要斩钉截铁,不可姑息。

自己距离斩钉截铁、不可姑息的境界差的太远,只能慢慢修炼,不敢间断。

《传习录》读后感4
问:“惟精惟一是如何用功?”
先生曰:“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功夫,非惟精之外复有惟一也。

‘精’字从米,姑以米譬之:要得此米纯然洁白,便是惟一意,然非加舂簸筛拣惟精之工,则不能纯然洁白也。

舂簸筛拣是惟精之功,然亦不过要此米到纯然洁白而已。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者,皆所以为惟精而求惟一也。

他如博文者即约礼之功,格物致知者即诚意之功,道问学即尊德性之功,明善即诚身之功,无二说也。

”――《传习录》
儒家十六字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这里说的“惟一”就是指人的先天本性,也就是明德。

要想达到“惟一”就要做到“惟精”。

王阳明用大米举例,要想得到洁白的大米,这个过程都是“惟精”,得到洁白的大米,这个结果是“惟一”。

从《大学》的角度来讲,“止于至善”是“惟一”,“明明德”是“惟精”。

从修身的角度来讲,明德是“惟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惟精”。

后边提到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些都是“惟精”,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做到“惟一”。

广博地学习、审慎地提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辨析、坚定地奉行,这些都是方法论。

这五点都做到了,才有可能达到“惟一”。

从我自己来讲就没做到。

以前觉得自己博学还可以,这几天看师父每天发的修身格言365的引言出处,就知道自己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审问”就是要问自己是什么?还要问自己为什么?明确这个是不是自己真想要的。

要清楚自己在这件事情当中的情欲念。

最后如果清楚了,那么就要坚定的去执行。

“惟一”就是主一,可以往更深的理解就是我们人生最后的目标其实都是一个。

要想达到这个目标,你一生当中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惟精”,这些所有的事情只有一个标准,就是中庸之道。

就是偶尔的实现中庸并不能叫“惟精”,也达不
到“惟一”。

必须需要一生当中所有的事情都要保证中庸之道,才有可能达到“惟一”。

一生笃行中庸之道就是“惟精”,所以“惟精”就是“惟一”。

《传习录》读后感5
爱问:“昨闻先生‘止至善’之教,已觉功夫有用力处,但与朱子‘格物’之训,思之终不能合。

”这一段说的是徐爱听完王阳明的教导,觉得好像是那么回事,但回家再仔细琢磨,发现与他以前学的这些朱熹的言论总是不能契合,所以他来问王阳明。

这一段对我有帮助的是“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

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

”子夏和曾子都是孔子非常有名的弟子。

王阳明对这两个人首先做出了肯定。

子夏是坚信孔子的观点,并笃定地去奉行实践。

曾子是听完之后先反思,然后再去实践。

我现在的状态偏向于子夏的做法居多。

师父说什么我都坚信不疑,然后努力在生活当中去践行师父说的这些修行方法。

也反思,但不是件件都反思。

然后王阳明对徐爱引的“《书》之精一,《论语》之博约,《孟子》之尽心知性”进行了讲解,并对《中庸》说的“生而知之,安而行之;学而知之,利而行之;困而知之,勉强而行之”三种人分别说明。

“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二、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

”我自己对照了一下,我勉强算第三种人。

勉强是因为我觉得“夭寿不二”这点上我没做到。

王阳明又通过徐爱的继续提问,带出了阳明心学的一套核心概念。

“天、性、心、身、意、知、物”要想把阳明心学整明白,那王阳明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就很重要。

我们可以把宇宙本源理解为天,天是性的源泉,性是心的本体,明德是性的体现,肉身是由心主宰的,从心发出去的叫做意,真知才是意的本体,意放在哪,那就是物。

这些概念到现在我都不是十分熟练,需要慢慢想才能捋清楚。

最后一段王阳明说出他对物的理解。

物不是客观事物,意从心发出去之后放在哪就是物。

物可以是东西,可以是人,可以是事情,也可以是思想,也可以是概念。

从这个角度来讲,物是和你的心有关系的,所以才说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传习录》读后感6
问:“程子云:‘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何墨氏兼爱,反不得谓之仁?”
先生曰:“此亦甚难言,须是诸君自体认出来始得。

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虽弥漫周遍,无处不是,然其流行发生,亦只有个渐,所以生生不息。

如冬至一阳生,必自一阳生,而后渐渐至于六阳,若无一阳之生,岂有六阳?阴亦然。

惟有
渐,所以便有个发端处;惟其有个发端处,所以生;惟其生,所以不息。

譬之木,其始抽芽,便是木之生意发端处;抽芽然后发干,发干然后生枝生叶,然后是生生不息。

若无芽,何以有干有枝叶?能抽芽,必是下面有个根在,有根方生,无根便死,无根何从抽芽?父子兄弟之爱,便是人心生意发端处,如木之抽芽,自此而仁民、而爱物,便是发干、生枝、生叶。

墨氏兼爱无差等,将自家父子兄弟与途人一般看,便自没了发端处,不抽芽,便知得他无根,便不是生生不息,安得谓之仁?孝弟为仁之本,却是仁理从里面发生出来。

”――《传习录》
这是非常难以理解的一段,我曾经也有过类似的问题。

儒家提倡“民胞物与”和“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是一个意思,那和墨子的兼爱又有何区别?我以前把一体和无差别等同了,但一体不一定是无差别。

一个整体当中也是有重要和不重要的区别的。

树最重要的部分是树根,然后是树干,然后是树枝,最后是树叶。

爱是所有的爱的统称,它包括对父母的爱,对他人的爱,对事物的爱。

儒家为什么凡事都喜欢拿“孝”做比喻?因为我们选择不了我们的父母,这是天注定的。

既然是天注定的,那么这个关系就要靠着天理来维持。

也就是我们最重要的关系,这个关系人人都有,我们不是孙悟空从石头里蹦出来的。

《大学》里讲“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即使是爱也是要有一个出发点的,这个出发点就是我们的父母。

我们只有做到对父母的爱才可以向外扩展。

墨子提倡的爱是无差别的爱,人人都一样,这本身就违反人性。

我对马路边老人家的爱,和对我父亲的爱,不可能一样。

所以我们的爱是一体的,但因为关系的不同,重要度不同,爱也是有等差的。

就像身体里面头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四肢,所以修行就要从对父母的孝开始。

《传习录》读后感7
问:“知识不长进,如何?”
先生曰:“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

仙家说婴儿亦善。

譬婴儿在母腹时,只是纯气,有何知识?出胎后,方始能啼,既而后能笑,又既而后能识认其父母兄弟,又既而后能立、能行、能持、能负,卒乃天下之事无不可能。

皆是精气日足,则筋力日强,聪明日开,不是出胎日便讲求推寻得来。

故须有个本原。

圣人到‘位天地,育万物’,也只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上养来。

后儒不明格物之说,见圣人无不知、无不能,便欲于初下手时讲求得尽。

岂有此理!”
又曰:“立志用功,如种树然。

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

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

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传习录》
当一段时间学习不长进的时候,我也经常问自己这个问题,以前我给自己的回答是“还是不想”。

我觉得自己的回答貌似有一些道理,王阳明的回答则更究竟,就是你找不到学习的本源是什么。

我们看到大树的样子,绝对不是它是小树时,我们想到长大后的样子。

就像我们看现在的自己,你不会在几岁时能想到今天的样子。

我理解就是生长的力量在一点点的改变着我们。

“为学”也是有一种力量的,王阳明讲这个力量就是修心。

我反思自己,为学的目的是不是修心?目前来看本源是这个,只不过有时忘记了。

虽然也在时刻提醒自己,但还是经常逐物。

就是为学之心不真切。

如果对为学着急,就没心思想别的,只能一门心思放在为学上。

王阳明曾说过“主一”,方法是持敬。

如果对为学不持有一个敬畏心,做事不专注,就会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然后自己还后悔,悔过又精进两天,又重回懒散状态。

就这样来来回回反复。

我以前总是这样,意识到自己偷懒的时候就立志,没几天就忘了,想起来又立志,就是古人说的“无知者常立志”,还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在根本上用功,控制情绪,向未发之中前进。

《传习录》读后感8
《传习录》开篇是徐爱的序言,从这里就能看出徐爱是发自内心的觉得王阳明和阳明心学的伟大。

我用伟大这个词,因为我觉得王阳明和阳明心学都能配得上。

徐爱把自己从开始的质疑到后来的坚信,再到把世人对阳明心学的误解,说成是“本末倒置”。

这些都能看出,徐爱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是逐渐打破迷惑的。

他把自己对阳明心学的理解比喻成“未能窥其藩篱”,一是自谦,二是说阳明心学确实高深。

又说了当世的一些人断章取义和舍本逐末,所以才把平日私底下记录的和先生的谈话内容拿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相互参证。

后世很多人把徐爱比喻成颜回,可见徐爱在王阳明弟子当中的重要性。

连徐爱自己都说对于阳明心学只晓得一点点,虽有谦虚成分,但我认为说的是真实情况。

他把王阳明对《大学》的理解,用“惊骇”两字来表明。

说明朱本大学已经在当时的人们心中扎根落地了。

对于新接触的人来讲,王阳明对《大学》的理解更像一种叛逆直流。

刚开始接触的时候可能会惊讶,惊讶的途中很多人就避开了。

认为这是歪理邪说。

只有一些对真理认真的人才会去思考,王阳明为什么会这么说。

这让我想起了《中庸》里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首先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去接受新鲜的事物和未知的学术;然后再提出疑问,为什么会这么说?自己谨慎地去思考,从当中去分辨学说的正确与否,如果不相信就马上停止,如果相信就坚定奉行。

徐爱用简短的几句话介绍了王阳明的生平,并说王阳明在龙场中“处困养静,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域,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

“处困养静”是修行,是心态。

在这种心态下,惟精惟一的功夫已经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他的这种“大中”实际就是“止于至善”,也就是阳明心学的“致良知”。

徐爱还说了两点,第一点是有一些人骄傲自大,总觉得自己的那一套是对的,对别人的学说嗤之以鼻,以点带面或听风就是雨,有句话叫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些人可不觉得他们没有调查,反而他们会觉得自己已经非常了解了。

这就是
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第二点是用牝牡骊黄的典故指出当世一些学者的本末倒置。

我认为徐爱说的本末倒置是指当时的人过于关注了学问,而没有关注学问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过于关注书本知识,而没有关注背后的真理。

可能是这些原因,徐爱才把和先生的日常对话拿出来,应该有正本清源的用意。

《传习录》读后感9
阳明先生大名早有耳闻,后世学者对他推崇备至,潜心研究他阳明心学之人也不在少数。

自公司开展朗诵活动以来,始读阳明先生《传习录》,目前已读2章,记录感悟如下:
阳明先生的心学认为世间存在一种天理,天理存在于事事物物中。

而人的内心存在一种良知,良知与天理是合一的。

人类应该认识到自己的良知,并依照良知来行事。

而同时,知和行又是合一的,要知,更要行。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为表里,是为知行合一。

另外,如果不去“行”,也不能认识“知”,更也不能真正的认识良知。

因此,把阳明先生的学说概括成一句通俗的话就是:做人做事凭良知。

这里就会存在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那就是,人为什么要时时处处依照良知行事?存天理、致良知的意义为何?对阳明先生来说,也许这并不是问题,因为他从12岁起就立志做圣人,他认为致良知就能够达到圣人的境界。

那对于我等没有做圣人理想的普通人来说,为何要依良知行事呢?我想,此意义应该在于,致良知可以给我们一个更加美满的人生。

也就是能让我们获得更加长久和稳定的幸福。

人可以拒绝成功、拒绝为圣,但我想不会有人拒绝幸福吧。

阳明先生认为天理的`对立面就是人欲。

人欲让我们去追求金钱、名利、美色,人欲唆使人不劳而获,懒惰、傲慢。

与此同时,金钱、名利、美色这些欲望是永远不可能满足的,而且是越追求越觉得缺,越追求越痛苦。

而依照良知来生活,勤奋、感恩、自律、助人、为善等行为,则可以让人的内心越来越平静,从而体会到喜悦和幸福。

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与人欲斗争,就需要克己。

当克己成为一种习惯,人慢慢的不再被欲望所战胜的时候,内心的良知会越来越清晰。

而人欲的力量会越来越减弱。

最终可以找到内心的光明。

阳明先生的学说很高深,我的理解很粗浅。

但他的学说对我的影响很大,因为他的思想可以让人建立自己的价值观。

同时,他的思想强调实践,强调只看不做、只想不做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在我学习了他的部分思想后,感到整个人的内心充实、踏实、平静了许多。

开始更多地去关注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不是正确,是不是符合本心,而不再更多的关注自己得到了什么,结果会如何。

自己的理想也变成了要成为一个无愧于心的人,而也就逐渐不再患得患失、迷茫困苦。

这本书让我找到内心的核心价值体系,并依此指导自己的人生,相信继续读下去、反复读下去会有更多的收获。

《传习录》读后感10
“陆澄问:‘主一之功,如读书则一心在读书上,接客则一心在接客上,可以为主一乎’”
先生曰:‘好色则一心在好色上,好货则一心在好货上,可以为主一乎?是所谓逐物,非主一也。

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

’”
――《传习录》
从这一段来看,路程对于阳明心学理解的并不是很透彻。

如果没学国学,我也认为一心一意就是专一,一心一意干一件事情,不被外界左右影响,这就是专一。

王阳明从一个反向的例子告诉我们并不是一心一意干一件事情就是专一。

几天前的修身训练,师父反复强调的就是专一专注。

想专注必须持敬,对人有恭敬心,对事有敬畏心。

做坏事的时候你会有敬畏心吗?不会。

只要你把心放在外在的事物上,就都叫逐物。

现在的社会发展的太快,新鲜的事物、我们没有接触过的事物数不胜数,如果我们被每一件事物牵着鼻子走,我们就没有了自我。

每一天都需要接触不同的人,遇到不同的事。

如果你的心跟着每个人走,跟着每个事走,你就会心为物役。

这些都是王阳明说的“枝枝叶叶外头寻”。

向外界去找一个答案,想获得外在的肯定。

外在的事物对心的影响都属于后天的习染,这都是人欲。

我们的修行就是要存天理,去人欲。

让天理浮现,我们才能致良知。

寻找天理的这个过程,坚持不懈的修行,不断的自我完善,才叫“主一”。

这一点我没有完全做到,虽然道理明白,可放在自己身上有很多时候在自我安慰,这都是自欺。

还是我们对于内心真正的认知缺乏动力,空有一个向好的决心,实际行动跟不上。

换个角度来说明这个问题,入师门就是让我们去寻找明德,寻找天理,师父把这条路已经明明确确的指给我们,但依然有很多人入师门之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甚至有很多人中途退出。

是他们没想明白,还是他们做不到?其实做不到就是没想明白,没想明白也就做不到,人生也就不会如意。

《传习录》读后感11
先生曰:“为学大病在好名。


侃曰:“从前岁自谓此病已轻,此来精察,乃知全未。

岂必务外为人,只闻誉而喜,闻毁而闷,即是此病发来。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