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各个年级段都应在阅读教学中重视朗读,并把口语交际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可见语感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之大,地位这重。它是衡量一个人语文素质的重要标志,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好的语感是新课程发展的需要、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中的首要任务。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创设语感情境,培养语感兴趣

小学语文是一门情感很强的学科,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浓郁的语感情境,就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为语感的训练创设最佳条件。比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最后事情的高潮那一段,我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五壮士把敌人引上绝路的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理解“眺望”“回头望望”的言外之意,再疏导学生用激昂的语调品读班长身先士卒的带头跳崖这一壮举,要求读出五壮士胜利完成任务的喜悦心情,体会班长跳崖时从容不迫的态度、坚定的步伐、威武的身姿。在教学《荷花》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课件展示“一池的荷花,在微风中摇曳,碧绿的荷叶上滚动着晶莹剔透的露珠”并配上音乐,让学生欣赏,初步感受到荷花的形态美,然后通过边想象边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领悟和体验用自己确认的语气表现出来,起到了陶情冶性的效果,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二、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语感

语言文字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主线,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语言文字训练,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细读、范读培养语感。教师、录音的范读是常见的,每一次的读,课文的思想、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向往象溪水一样注入学生的心田,使学生领会到文章节奏的变化,停顿的长短,神情的展现等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使学生充分掌握朗读的技巧。如:教学《鸟的天堂》作者第二次经过大榕树这一段的朗读时,教师要面带微笑,声情并茂,以欢快的节奏,让学生初步感受所有鸟的姿态、鸣叫的闹声及活动的景象,然后再让学生反复朗读,并适当地指导,这样,学生在细细的听、读中,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被老师营造的美的情调、美的语气、美的音质感染了。小学生最善于模仿,不知不觉中,教师的细读、范读为学生树立了榜样。

(二)捕捉感情基调,感悟人生。情感,既是语感的内容,又是语感的外部动力,情感参与,是语感训练的艺术追求。每一篇课文字里行间都蕴涵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指导学生朗读时,引导学生将作品中的感情与自己生活实际中感受相联系,加深了对情感理解,使学生体会到从悲哀中回忆失去的欢乐,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周总理生前怎样为国家日理万机,更增

添悲哀的情感。又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文章一开始描写阴冷的大年夜,小女孩为了生活,在街上挨饿、受冷,这时,通过与小女孩生活对比,使学生的情感和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就能轻易找到了感情基调,知道应读得低沉些、慢些,当读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看到的美好幻想时,看出小女孩对幸福的渴望,应读得高昂些、快些。这样,抓住了文章的感情基调,去体会作者的感情,进一步让学生认识生活,理解生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就能更深入的学习文章。

三、加强朗读,培养语感

朗读是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朗读,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地感受祖国语言的无穷魄力。因此,教师训练学生语感,就应该注重朗读指导。

(一)以读代讲,培养语感。再如教学《第一场雪》时,抓住下雪时的声音“簌簌”“咯吱”的响声。通过朗读,可以把这场雪读得“很大很大”;抓住描写形的语句,把雪景静态和动态读得“很美很美”。让学生在吟诵中体会情境,自悟语言,感受到语言的传达出来的形象、意蕴和情趣。

(二)读中求悟,培养语感。如教学《狼和小羊》一课,教师抓住狼和小羊几次对话:“故意找碴儿”、“气冲冲地说”、“大地说”和“小羊温和地说”指导学生读好语气,理解课文的内容。读出它们各自不同的语气,加深了学生对狼的凶残本质的认识及对小羊的同情,就理解了课文内容,从而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三)品读词句,训练语感。语感训练既非虚无缥缈,也不能一练而就。它是在一字、一词、一句的学习中逐渐积累、提高的。如:教学《雷雨》中“哗!哗!哗!下起雨来了!”可以这样指导学生,这三个“哗”字读时是越读越轻,还是越读越重?教师品读,学生一听,就知道要越读越重,这样能表现出夏天雷雨的特点,雨下得大,雨声响。教学证明:教师要相机点拨指导,教给方法,促进迁移。

四、加强课外延伸,增强语感素质

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凭空产生,是在平时的语言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语感时,不但要重视课堂的训练,更应加强课外的延伸。

(一)大量阅读课外书籍,积累词汇,作为培养语感的方法。大量阅读,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得语感,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学生阅读得多,自然会获得对语言材料理解和领悟的机会,因此,应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机会。班级可成立图书角,开展各种读书比赛,开辟第二课堂,在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中,指导学生选取不同体裁、不同内容和情感的文章,进行朗读,斟酌比较,反复推敲。经常这样的练习,有助于语感的培养。

(二)指导学生有计划地背诵,作为培养语感的路径。教师在平时要注重学生的语感积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大纲要求小学生背诵诗文不少于150篇,教师就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有计划地背诵大纲推荐的古诗文。背的东西多了,才会懂得别人怎样遣词造句,自己应怎样去做,从而逐步培养和加强自己的语感。

(三)加强听、说、写训练,作为培养语感的归宿。听、说、写都与口语有着密切的关系,离开口语,听、说、写就无法存在,听是说的有机组成部分,说是写的基础,在听的基础上应多说,如:复述训练、讲故事训练等等,用说来培养语感。在说的基础上,提出写的要求,学生很乐于接受。事实证明:加强听、说、写训练对培养语感很有好处。因此,语感训练中在语言的训练绝不能轻视。

总而言之,培养和发展学生语感能力是多方面的,教师应多层次、多角度训练学生把握语感,能够使抽象的文字符号折射出丰富的感情光芒,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