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闻传播活动中的腐败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闻传播活动中的腐败现象
发布时间:2022-01-21T03:27:08.547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9期作者:肖冰婵[导读] 是一般腐败在新闻行业的特殊呈现。分析新闻腐败产生背后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三条。
武汉东湖学院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新闻腐败是社会腐败的特殊形态,其蚕食着新闻媒介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对一个国家的道德水平、社会风气有着极大的负面作用。基于此,应当加强新闻腐败惩处力度、加强个人廉洁教育和职业道德培训、建立媒体监督机制,从而重塑我国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实现新闻媒体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和谐关系。
关键词:新闻腐败;成因;防范
1、新闻腐败发生的原因
新闻的最终目标是将时政、经济、娱乐、体育等相关信息传播给人民群众,糅合了社会的诸多方面。新闻腐败就是新闻从业者对手中话语权的滥用,通过交换、威胁、敲诈、受贿等方式将手中新闻传播权力套现。因此新闻腐败的本质是利用新闻权谋取不当的经济利益或政治利益,是一般腐败在新闻行业的特殊呈现。分析新闻腐败产生背后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三条。
1.1、个人欲望的膨胀
个人欲望膨胀是新闻腐败发生的首要原因。西方价值观中,利己主义和个人自由主义占有重要地位,与我国传统社会道德观念背道而驰。一些新闻从业者受到影响,对自己的欲望不能管控,打开了新闻腐败的口子。比如2016年,《北京青年报》曝光了一起真假记者排队领矿难封口费的事情。据报道说,一个“记者”下午6时进山,第二天早上八九点钟下山就带下来八九十万元。还有一个“记者”是打出租车进山,下山便开着一辆奥迪。显然,这些新闻腐败现象与相关利益者想方设法瞒报矿难的性质一样恶劣。如今,辛苦费或者封口费又有了新的伪装,比如以参与企业宣传策划、方案评审为幌子,收取企事业单位的“评审费”、“顾问费”。以至于社会上出现了“一等记者搞承包,二等记者炒股票,三等记者拿红包,四等记者编编稿”的顺口溜。
1.2、新闻媒体的趋利型发展
有偿新闻成为很多媒体的主要营收手段。首先,随着我国的体制结构改革,很多媒体没有了财政拨款,需要以广告收益为主。其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繁华缭乱的新媒体极度压缩小媒体的市场空间。这些小媒体为了生存,片面地强调创收的重要性,把新闻报道看作是普通的市场经营活动。这两方面的原因为有偿新闻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有偿新闻主要以三种形式存在,分别是收费新闻,新闻式广告和虚假新闻。收费新闻本身是一条新闻,但是需要收受费用才可以刊出。这种腐败形式隐蔽性很强,除非有人举报或者通过经济调查才能发现。新闻式广告是指对广告进行新闻式包装,比如有些报纸的企业风采、市场快讯等,完全在为企业服务,而不顾它对消费者带来的引导。虚假新闻则是新闻从业者完全依照需求方所编造出来的新闻,以达到打压竞争对手或者提高产品知名度等目的。有偿新闻多多少少具有新闻的属性,有的有突出的现实价值,有的则价值甚微,甚至颠倒黑白。从事件的恶劣程度看,新闻式广告严重于收费新闻,虚假新闻严重于新闻式广告。
1.3、监督机制不完善
新闻工作掌握着“宣传”的主动性,因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新闻媒体可以对社会中不法问题、个人甚至是政府进行批判;但反过来,普通人则没有曝光新闻从业者腐败行为的渠道。其次,新闻工作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对新闻腐败行为的惩治还尚处于行业规范,没有上升到法律层次上的强制性规范,这对正确的新闻职业道德风气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2、新闻腐败的防范措施
2.1、加大新闻腐败惩处力度
新闻腐败的防治应当从源头上加以遏制。不管是新闻媒体单位还是新闻从业人员,一旦触犯了法律,就要进行严厉的惩处,以达到警示社会的效果。目前,新闻腐败犯罪主要涉及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受贿罪、单位受贿罪以及敲诈勒索罪等。但若非国有媒体实施单位受贿,则无具体的刑法条款适用。因此,应当制定符合社会现状的刑法条款。
2.2、加强个人廉洁教育
新闻从业者需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坚持新闻职业操守,始终以人民权益保障为己任。这种思想的形成除了自身不断加强学习和自律外,还要通过组织进行反腐廉洁教育,使其坚定理想信念,从而筑起抵制腐败的防火墙[6]。同时,新闻媒体单位应当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岗位培训,从源头上规范新闻业务,突出职业道德在新闻工作中的重要性。
2.3、建立媒体监督机制
首先是对媒体手中话语权的监督。习主席曾说,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应当适时建立公众对媒体的批评监督机制,使新闻媒体认识到自身不足。其次是建立对新闻媒体经营性收入的监管制度,由行业主管部门进行强有力的监督管理,严禁记者、编辑从事经营性活动[6]。只有这样,才能从制度上遏制新闻腐败的发生。
3总结
伴随着经济增长,我国的新闻媒体领域呈现出繁荣发展局面,对于促进信息流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也出现了一些新闻工作者利用所掌握的舆论工具谋取不当利益的乱象,且呈现出蔓延之势。这种新闻腐败行为损害了新闻行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降低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严重影响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建设。本文对新闻腐败出现的成因和防范措施进行了分析,期望能够为解决我国新闻腐败问题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朱鸿军,季诚浩.国外“新闻反腐”的举措及其启示[J].中国出版,2015 (5):30-32.
[2]王海鹰,李爽,张淼磊.论新闻传播活动中的腐败现象[J].才智,2010(21): 239-241.
[3]王宏昌.浅谈新闻腐败及其规范化治理[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