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心电图学的基础常识

合集下载

心电图基本知识秀

心电图基本知识秀
心肌缺血-心外膜下心肌缺血
此时,可引起心肌复极顺序的逆转,即转为心内膜复极在先而心外膜复极在后,于是即出现与正常方向相反的T波。
心肌缺血-心电图改变
在心电图上典型的缺血型ST改变,往往表现为ST呈水平和下移或T波倒置。
心肌缺血-心电图改变
心肌梗死-概念
心律失常-房颤
P波消失、代之以一系列大小不同、形态各样的、间隔极不规则的颤动波(f波)频率350~600次/分。 QRS波群形态为室上性型,与窦性节律中的QRS波群基本相同。 心室波群间隔很不规则,但合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心室律变为慢而匀齐。
心律失常-房扑
P波消失,代之一系列大小相同、形态如锯齿样的扑动波(F波),频率240~400次/min,节律匀齐。 QRS波群呈室上性型,与窦性心律QRS波群基本相同。 房室传导可按不同的比例下传:如2:1、3:1、4:1、5:1等传导,心室率匀齐。
当某支冠状动脉供血突然中断时,心肌相继发生【缺血】、【损伤】、【坏死】、 引起相应的三种心电图改变。
心肌梗死是心肌缺血性坏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
心肌梗死缺血型心肌改变
若缺血发生于心内膜面,T波呈对称性,高而直立;若发生于心外膜面,使外膜面复极延迟晚于内膜面,复极程序反常,就出现对称性T波倒置;
心律失常-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一度房室阻滞:房室传导时间延长、但每个来自心房的激动均可下传至心室;心电图表现为P-R间期≥0.21s(14岁以下儿童为0.18s),每个P波之后有QRS波群。
心律失常-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Ⅰ型:亦称莫氏Ⅰ型 ,即文氏型阻滞。 P-R间期依次呈进行性延长,直至P波不能传入心室,发生心室漏搏一次,心室漏搏以后,P-R间期缩短,以后又依次逐渐延长,这种周而复始的P-R延长现象、称为文氏现象。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按一定的房室传导比例下传,常见者为4:3或5:4、即4个P波有3个下传至心室或5个P波有4个下传至心室。

心电图复习全攻略

心电图复习全攻略

心电图复习全攻略心电图的基本知识1. 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心脏的传导系统由窦房结、结间束(分为前、中、后结间束)、房间束(起自前结间束)、房室交界区(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及普肯耶纤维构成。

心脏的传导系统与每一心动周期顺序出现的心电变化密切相关。

2. 心电图各波段组成、命名和正常值3. 心电图测量心电图记录纸由纵线和横线划分成各为1mm2的小方格。

当走纸速度为25mm/s时,每两条纵线间(1mm)表示0.04s(即40ms),当标准电压为1mV=10mm时,两条横线间(1mm)表示0.1mV。

4. 牢记一些基本的正常值助记口诀①心电图的坐标纸,每大格(粗实线)含有5小格(细虚线),每小格的横格为0.04s,纵格为0.1mV。

②P波正常大小<3×2.5小格。

③QRS波群正常大小<3×10/25小格(V1导联为<3×10小格,V5导联为<3×25小格)。

④正常RR间距为15~25横格,对应心率为100~60次/分。

⑤RR<15横格(即HR>100次/分),为心动过速。

RR>25横格(即HR<60次/分),为心动过缓。

心电图的阅读如果你认真看完这篇讲解,你会豁然开朗,发现心电图的学习其实也不过如此~1. 牢记正常值复习时,应牢记我们前面反复强调的几个正常值,如P波、QRS 波、RR间距(心率)的正常值。

2. 牢记考试大纲要求执业医师要求掌握13种心电图诊断,正常心电图,窦性(窦速、窦缓),房性(房早、房颤),室上速,室性(室早、室速、室颤),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心肌(心室肥厚、急性心梗)。

3. 判断心律是否整齐通读各导联心电图,看心律是否整齐。

判断方法为同一导联内RR 间距是否相等,若RR间距相等,则心律整齐;若RR间距不等,则为心律不齐。

(1)心律整齐包括正常心电图、窦速、窦缓、室上速、心室肥厚、急性心肌梗死、左右束支传导阻滞、一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临床心电图学基本知识

临床心电图学基本知识

临床心电图学基本知识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由窦房结、结间束(分为前、中、后结间束)、房间束(起自前结间束,称Bachmann束)、房室交界区(房室结、希氏束)、束支(分为左、右束支,左束支又分为前分支和后分支)以及浦肯耶纤维(Pukinje fiber)构成。

心脏的传导系统与每一心动周期顺序出现的心电变化密切相关。

正常心电活动始于窦房结,兴奋心房的同时经结间束传导至房室结(激动传导在此处延迟0.05~0.07s),然后循希氏束-左、右束支-浦肯耶纤维顺序传导,最后兴奋心室。

这种先后有序的电激动的传播,引起一系列电位改变,形成了心电图上的相应波段。

心脏电学检查包括:普通心电图、心电向量图、动态心电图、心腔内心电图等近十种检查方法。

其中普通心电图用于临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是心脏检查中最重要、最常用,且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该项检查是通过安放在人体四肢和胸前的电极、导线同心电图机连接,采集心脏电活动信号,放大并记录曲线图形的诊断技术。

其导联分为肢体导联和胸前导联,记录的曲线图形主要包括:P波、P-R间期、QRS波、ST段、T波、Q-T间期,分别代表心脏收缩和舒张的不同阶段,其波形正常的宽窄、高低、频率、形态各有一定的范围,其中部分导联出现的波型或数据超过正常范围的心电图为异常心电图。

心电图曲线数据变化对各类心脏疾病的诊断、疗效评价、预后评估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参考。

一、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命名及正常值1.临床心电图示意图:2.示意图的中文解:纵向每一小格代表0.1mV,横向每一小格代表0.04s。

(因为心电图机的灵敏度和走纸速度分别是1mV/cm和25mm/s.)P波:<0.25mV, < 0.11sPR间期:0.12~0.20sQRS波:0.06~0.10sQT间期:< 0.40s.HR(心率):60~100次/min.3. 12导联心电图图例(1):肢体导联Ⅰ,Ⅱ,Ⅲ,aVR,aVL,aVF 胸导联V1,V2,V3,V4,V5,V6心电图图例(2)正常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70次/minPR间期:0.16 sQT间期:0.33 sPⅠ、Ⅱ↑aVR↓QRS时间:0.10 sST-T无异常偏移4. 心电图各波段图解:4.心电图各波段与动作电位的关系示意图:二、正常心电图各波段及其异常的临床意义1.P波:代表心房肌除极的电位变化。

心电图学知识点

心电图学知识点
1/7
心电图学知识点
1.心电图的基本知识
㈠心电产生原理
⑴静息电位:以细胞膜外的电位为 0,则细胞内电位稳定在-90mV 左右,这种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内外
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⑵动作电位:心肌细胞激动时产生的细胞内电位变化过程称为动作电位。
⑶除极:心肌细胞激动后,膜外变为负电荷,膜内变成正电荷,这种极化状态的消除称为除极。
2.心电图导联及心电图波形产生原理
㈠心电图导联
⑴双极肢体导联(标准导联):Ⅰ导联、Ⅱ导联、Ⅲ导联
⑵单极肢体导联:aVR 导联、aVL 导联、aVF 导联
⑶单极胸导联:
V1 导联 胸骨右缘第 4 肋间 V5 导联 左腋前线与 V4 同一水平 V9 导联 脊柱左缘与 V4 同一水平
V2 导联 胸骨左缘第 4 肋间 V6 导联 左腋中线与 V4 同一水平 V3R 导联 胸壁右侧与 V3 对应部位
心室全部去极化的时间
压低不超过 0.05mV
>0.20s: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0.12s:预激综合征
压低或抬高:心肌损伤
注:①PtfV1:V1 导联 P 波的终末电势,正常值> - 0.003mm·s,若≤-0.004mm·s(负值增加),则见于 左心房扩大或左心房负荷增加。 ②QRS 波群:正向波或负向波大于或等于 0.5mV 时用大 写字母,否则用小写字母。 ③J 点:QRS 波群的终末与 ST 段起始的交接点,代表着 心室除极结束及复极开始。 ④ST 段:抬高在 V1~V3 导联不超过 0.3mV,在 V4~V6 及 肢体导联不超过 0.1mV。 ⑤T 波振幅应大于同导联 R 波的 1/10,<1/10 T 波低平
和和后结间束。
③房室结:位于冠状静脉口及心室间隔膜部之间。

最全最详细的心电图基础知识,建议收藏

最全最详细的心电图基础知识,建议收藏

最全最详细的心电图基础知识,建议收藏心电图基础知识第一节心电产生原理与心向量概念一、心肌细胞的除极与复极静息状态时,细胞膜外排列着一定数量的阳离子,细胞膜内则附着同等数量的阴离子,膜内外保持着一定的电位差,而膜外各点阳离子分布均匀,不产生电位差,也无电流产生,这种状态称为极化状态。

此时探查电极仅记录出一水平线(等电位线)。

当心肌细胞的左侧受到刺激,使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发生变化,即开始除极过程。

刚开始除极的一点与其邻近尚未除极部分之间存在电位差,因而有电流产生,形成电偶。

电偶由电源与电穴组成,除极过程犹如一组电偶在沿着心肌细胞膜向前推进,电源在前,电穴在后。

当电源对着探查电极时,描记出向上的波(正向波)。

当除极结束后,细胞膜外排列一层负电荷,膜内排列同等数量的正电荷,心肌细胞处于除极状态。

此时,细胞膜外左右两端无电流产生,探查电极描记的曲线又回到等电位线。

心肌细胞的复极化过程,与除极时的情况恰好相反,复极过程电穴在前,电源在后。

由于电源背离探查电极,故描记出向下的波(负向波)。

复极结束后恢复到极化状态时的细胞膜外显示一层正电荷,膜内附有同等数量的负电荷,细胞膜外没有电位差,探查电极描记的曲线又回到等电位线(图2-1-1、2-1-2)。

图2-1-1 单个心肌细胞除极和复极过程所产生的电偶变化图2-1-2 单个心肌细胞的除极和复极过程对单个心肌细胞而言,先除极的部分先开始复极。

除极和复极的扩展有如一对电偶在移动。

除极时电源在前,电穴在后,除极方向与除极电偶移动的方向相同;而复极时电源在后,电穴在前,复极方向与复极电偶移动的方向相反。

由于单个心肌细胞除极与复极过程进行的方向相同,但电偶轴方向相反,故复极波与除极波方向相反。

正常心脏的除极与复极和单个心肌细胞的除极与复极的过程是不同的。

心脏的除极自心内膜开始向心外膜扩散,心外膜最后除极。

而复极则是从最后除极的心外膜开始向心内膜扩散,心内膜最后复极。

由于心脏除极与复极过程进行的方向相反,但电偶轴方向相同,所以心室复极波(T波)与除极波(QRS波)主波方向一致(图2-1-3)。

心电图学习与总结——临床分析心电图的简捷门径

心电图学习与总结——临床分析心电图的简捷门径

心电图学习与总结——临床分析心电图的简捷门径心电图(ECG或EKG)是医学中用于记录心脏电活动的非侵入性测试。

它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心脏疾病,如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肌炎等。

本文将总结心电图的基础知识,分析方法,并提供一些临床分析的简捷门径。

一、心电图的基础知识心电图是通过皮肤表面放置的电极记录心脏的电活动。

心脏的每一次跳动都会产生一个电信号,这些信号被心电图机捕捉并转换成波形。

1. 心电图的导联系统心电图通常使用12个标准导联,分为肢体导联(I、II、III、aVR、aVL、aVF)和胸导联(V1-V6)。

2. 心电图波形心电图波形主要包括P波、QRS复合波和T波:P波:代表心房的去极化。

QRS复合波:代表心室的去极化。

T波:代表心室的复极化。

3. 心电图节律心电图的节律包括心率和心律。

心率是每分钟心跳的次数,而心律是指心跳的规律性。

二、心电图的分析方法1. 测量心率通过计算R-R间期(两个连续QRS复合波之间的时间)来估算心率。

2. 观察P波检查P波的形态和规律性,以判断心房的活动。

3. 观察QRS复合波分析QRS波的宽度、形态和规律性,以判断心室的活动。

4. 观察T波检查T波的形态,以判断心室复极化的情况。

5. 观察ST段ST段是QRS复合波和T波之间的水平线。

ST段的变化可以指示心肌缺血。

三、心电图的临床分析简捷门径1. 快速评估首先快速浏览心电图,评估心率、心律和波形的总体特征。

2. 系统分析按照P波、QRS复合波、T波、ST段的顺序,逐一分析每个导联。

3. 比较导联比较不同导联的波形,以识别局部或全局的心脏问题。

4. 寻找异常特别注意任何异常波形,如宽大的QRS波、异常的P波或T波、ST段抬高或压低。

5. 结合临床信息心电图的解读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

四、心电图的临床意义心电图是诊断心脏疾病的重要工具。

它可以揭示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脏瓣膜疾病等心脏问题。

五、总结心电图是医学中一项基本且关键的诊断工具。

临床心电图学(ECG)

临床心电图学(ECG)

心电图(ECG)【基础知识】一.心电图心脏的电激动过程影响着全身各部位,使体表的不同部位发生了电位差,产生了电动力,在心电周期的整个过程中,此电位差也在不间断地变动,通过心电图机把这些变动的电位差记录记录成曲线,就是心电图。

二.心电图的导联(一)双极标准肢体导联ⅠⅡⅢ(二)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aVL、aVF(三)单极心前导联V1 V2 V3 V4 V5 V6V3R V4R V5R V7 V8 V9(四)导联轴三.心脏传导系统(一)窦房结位于右心房后上部上腔静脉与右心房连接处的界沟附近,并沿界沟的长轴排列,埋在新外膜下1mm的深处,长15mm,宽为5~7mm,厚约1.5~2mm。

窦房结是心脏正常起搏点,起源于窦房结的心律称为窦性心律。

(二)结间束前结间束{房间支(房间传导束)、前降支}中结间束后结间束(三)房室交界区:房间隔右侧,冠状窦前方,三尖瓣基底上方。

房结(AN)区(心房与房室结交界处)结(N)区:传导最慢,心电图上P-R段。

结希(NH)区(四)房室束(希氏束)及分支房室束长约10mm,宽约3mm1.左束支:左束支在室间隔左侧起始部位又分为前上支和后下支两束纤维(左前分支、左后分支)、左中隔支2.右束支:右束支沿室间隔右侧下行直到心尖处才开始分支为Purkinje纤维。

(五)Purkinje纤维四. 模式心电图(一)P波是心电周期的第一个波。

反映心房除极过程。

(二)P-R间期: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间隔时间。

(三)P-R段:反映激动由心房传至心室的过程。

起点表示心房除极开始,终点表示心室开始。

(四)QRS波群:QRS波群是紧跟P波后的一个综合波,是心室除极波形成的总称。

QRS 综合波的命名,最初一个向下的波为q 波,R波为最初一个向上的波,可继于q波之后,亦可为起始波,S波为R波之后的向下波,R’波是继S波后的上升波,S’波是继R’波后的下降波。

如整个QRS综合波为一个向下的波而无向上的波,称为QS波各波根据其波幅大小,分别以q、Q、rR、s、S表示。

心电图基础知识(共55张PPT)

心电图基础知识(共55张PPT)
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2024/1/28
室性心动过速
连续3个或3个以上室性期前收 缩构成,心室率通常为100250次/分。
心室扑动
QRS波群与T波消失,代之以规 律的、振幅相等的正弦波,频 率约为200-250次/分。
心室颤动
QRS波群与T波完全消失,代之 以极不规则的室颤波,频率约 为250-500次/分。
8
QRS波群形态及意义
形态
时间
电压
意义
第一个向下的波称为Q波,第 一个向上的波称为R波,R波后 面的向下的波称为S波。QRS 波群后第一个向上的波称为J点 。
2024/1/28
正常成年人QRS时间多在 0.06-0.10秒之间,最宽不超过 0.12秒。
在肢体导联中,RV1<1.0mV ,RV5<2.5mV, RV5+SV1<4.0mV(男性)或 <3.5mV(女性)。在胸导联 中,V1的R波一般不超过 1.0mV。
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停搏
2024/1/28
心率超过100次/分,P波形态正 常,PR间期缩短。
同一导联上P-P间期差异>0.12s ,与呼吸运动有关。
12
房性心律失常
房性期前收缩
提前出现的P'波,形态与窦性P 波不同,PR间期>0.12s。
心房扑动
P波消失,代之以F波,即规律的 锯齿状扑动波,心房率通常为 250-300次/分。
低钙血症
减缓心肌细胞复极过程,可能 导致心电图出现QT间期延长
、T波增宽等异常表现。
2024/1/28
20
06
心电图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Chapter

临床心电学基本知识第二节正常心电图

临床心电学基本知识第二节正常心电图

起搏器参数调整
心电图可以协助医生调整起搏器的参数,以 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治疗效果。
谢谢观看
心电图的波形
P波
P波代表左右心房的除极过程, 正常形态较小,时限一般不超 过0.12秒。
QRS波群
QRS波群代表左右心室的除极 过程,由一个或多个Q波、R波 和S波组成,时限一般不超过 0.12秒。
T波
T波代表心室肌的复极化过程, 正常形态两肢不对称,前半部 斜度较平缓,而后半部斜度较 陡。
U波
U波位于T波之后,代表心室的 后电位,其产生机制尚不完全
清楚。
02
正常心电图的特点
P波
总结词
反映心房的除极过程
详细描述
P波是正常心电图的第一个波,代表左右心房的除极过程。P波的形态在某些导 联上可以略有差异,但总体上应该是直立、圆钝、不尖锐的。
QRS波群
总结词
反映心室的除极过程
详细描述
QRS波群是正常心电图的主要组成部分,代表左右心室的除极过程。QRS波群由 一个或多个Q波、R波和S波组成,其形态和振幅在不同的导联上会有所不同。
心电图在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
诊断心律失常
心电图能够记录心脏的电活动,检测出 各种心律失常,如房颤、室性早搏等, 为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VS
评估心律失常的风险
心电图可以评估心律失常的风险,如预测 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为预防和治疗提供 指导。
心电图在心脏起搏器植入中的应用
起搏器功能检测
心电图可以检测心脏起搏器的功能,如起搏 器是否正常工作、起搏频率是否合适等。
正常情况下,心电轴在-30°~+90°之间,若 电轴偏移超过正常范围,可能表示心脏存在 异常。

心电图基础知识及临床常见心电图详解

心电图基础知识及临床常见心电图详解
目录 心电图基础知识及临床常见心电图 详解
广泛低电压(局部放大)
• 肢导联各QRS波群R+S<0.5mv。 • 胸导联各QRS波群R+S<0.8mv。
目录 心电图基础知识及临床常见心电图 详解
胸导联QRS波群正常图形
正常心室除极始于室间隔中部,自左向右方向 除极(方向:自左向右下);随后左右心室游离壁 从心内膜朝心外膜方向除极(方向:自右向左); 左室基底部与右室肺动脉圆锥部是心室最后除极部 位(方向:向左后)。
肢导联:A.右室 RavR < 0.5 mv。 B.左室 RavL<1.2 mv, RavF<2.0 mv, RⅠ<1.5 mv RⅡ + RⅢ<4.0 mv ; RⅠ +SⅢ < 2.5 mv。
目录 心电图基础知识及临床常见心电图 详解
QRS波群正常值
3.*Q波正常值:(avR联除外) 时限<0.04s,电压 < 1 / 4 R。 不应有切迹,V1~2不应有Q或q波,但可为QS型。
四. 心率: 1.定义; 2.计算方法(了解内容)。
目录 心电图基础知识及临床常见心电图 详解
心脏除极、复极与心电图各波段的关系
目录 心电图基础知识及临床常见心电图 详解
*P波(P wave)
*P波:心房肌除极波,代表心房除极的时间、电 压变化。
1.形态: 圆顿平滑. * 窦性P波: PⅡ、avF 直立, PavR 倒置。 2.时限:<0.11s。双峰时,双峰间距<0.04s。 3.电压:<0.25 mv(肢导联)、<0.20mv(胸导联)
目录 心电图基础知识及临床常见心电图 详解
*《PtfV1》
1. PtfV1: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 terminal force)。 2. V1导联P波为正负双向,负向波的宽度(S)乘以负向波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