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土石山区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阶段成果与发现的问题
1. 初步认识
(5)各种治理措施面积的比例,特别是工程治理与封禁治理的比例, 需要根据水土流失区的自然条件和群众的生计状况进行合理配置。
• 以往学者们在讨论封禁治理措施的安排时,往往只注意自然条件 是否适宜,却忽视了在贫困的山区,荒山荒坡是老百姓的一个重 要的生活来源。封禁治理成本低是事实,但并不是没有成本。成 本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农户的损失。据初步调查:1只羊单位 在承德地区一般需要10-15亩山场,按1个劳动力放100-150只羊, 年纯收入为1万元计算,封禁的成本约为1.5万/km2.年;按沼气池 替代荒山薪柴作为能源,一个沼气池可保护8-15亩山场,10m3的 沼气池造价在2500-3000元计算,封禁的成本约为30-45万元/km2。 其次是封禁的管护成本。目前林业部门执行的生态林管护费为 0.75万元/km2;北京市于2004年12月份开始执行的林地管护费 (“养山就业”)约为1.0-1.8万元/km2.年。
二、阶段成果与发现的问题
1. 初步认识
(6)应统筹和协调各部门的生态治理工作。
• 调查中发现,政府许多部门的工作都与水保有关,比如林业部门 的造林工程和护林补贴、农牧业部门的沼气池补贴和舍饲养畜补贴 以及民政部门的移民工程等。问题是投入分散,缺乏协调和统一规 划,造成治理资金的浪费。结果是老百姓急需要搞的工程没钱上, 生计问题还是解决不了。
一、工作进展
2.考察内容
(4)控制水土流失的途径、措施与区域策略
• 考察、比较生态修复与其它措施间的生态成本、 经济成本及水土保持效果。提出区域水土流失治 理的主要途径。
• 考察评价不同生态建设模式的可持续性,提出合 理的生态补偿方式。
• 考察、分析区域水土流失的特点,提出水土保持 的区域策略与大型工程措施。
• 海河水利委员会与淮河水利委员会的通讯记者每天都对考察活 动进行网上报道。
• 河北、山西、北京、山东、河南、安徽的水保部门也相继报道 了在当地的考察活动。
(7)积极上报收集的资料,配合项目办的工作
• 考察结束后,已将外业收集的资料整编后上缴项目办。
二、阶段成果与发现的问题
1. 初步认识
(1)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一条成功
• 行程、时间安排得当,考察前拟定了各县的汇报提纲与工作 内容以及座谈会上讨论的重点问题,下发了调查表。
(3)室内座谈与野外考察相结合
• 考察形式多样,野外考察、走访农户、表格调查、室内座谈 相结合。
(4)座谈研讨层次多,参与部门多,了解各层思想较全面
• 共召开省级专家座谈会5次,市县级座谈会22次。
一、工作进展
1.本次面上考察的特点
(5)流域机构与各级部门配合得力
• 海委、淮委水保处安排了专家参与本项工作,积极支持配合, 地方各级水保部门也作了大量工作。
(6)对两大流域的考察活动进行了系统报道
• “科学时报”记者参与考察活动的全过程,该报专辟“中国水 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科学考察专栏”,到目前为止已经在“科学 时报”上发稿15篇,被多பைடு நூலகம்网站转载。
二、阶段成果与发现的问题
2、预期成果
(1)大中小型水库泥沙淤积情况可在一定程度上间 接反映区域水土流失状况与影响
对此有何影响? (5)有无采取封禁措施?禁牧对农民的经济收入有多大影响?在管理上需要多大投入? (6)“小面积上人工治理,大面积上依靠生态自然恢复”。根据本县的情况,你认为
面积比例多大比较合适? (7)推行“大户承包规模治理”模式,本县有何成功经验?应注意哪些问题? (8)矿业开发、道路建设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水保执法和各部门协调方面的难点在哪
“远看绿油油,近看水土流”,坡式经济林地成为山区 水土流失的一个重要源地。
金 寨 板 栗 林 下 的 水 土 流 失
二、阶段成果与发现的问题
1. 初步认识
(3)淮河流域坡耕地改造势在必行
• 淮河流域山丘区面积占三分之一。上游山丘区土层厚度小于 50cm的面积约占山丘区面积的50%,其中不足10cm厚的土 层及裸岩面积超过3000km2,水土流失的危害很大。
的技术路线,必须在今后的生态建设中继续坚持。
•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最重要的是生态效益、经济和 社会效益相统一,各种措施在流域空间范围内综合规划、统 一安排。无论是工程措施还是生物措施(包括自然恢复)都 是单项措施,片面强调某一个单项措施,都可能会违反自然 规律或经济规律。
潮白河流域赤城县吕和堡首水项目区。2004年开始治理,投资2400万, 采用水平沟、鱼鳞坑等工程措施,以及山杏、沙棘、柠条、茅草、沙打旺 等植被措施。将流域分成3部分,高处土层薄,进行封育;中部进行坡改 梯;河川区进行农业集约经营。
淮河流域坡耕地情况统计表
项目
沙颍河上游 洪汝河上游 淮干上游 淠、史、丰汲河 池河及洪泽湖周边 日照水库及独流入海诸河上游 沭河 沂河 泗河及湖东诸河 中运河 合计 河南 安徽 江苏 山东 湖北 合计
<5° (1)
45284 24178 19233 10265 20629 26247 36398 39963 44567 19686 286450 93586 19684 13524 159656
0 286450
5°~15° (2) 42493 13150 28076 21573 15302 35136 31709 87809 48196 16113 339557 99735 11343 21071 207408 0 339557
15°~25° (3) 28184 6786 10998 8312 8980 4352 13220 61280 24951 11732 178795 42367 9069 9602 112742 5015 178795
里? (9)你认为水保法应在哪些方面进行修改?治理标准应在哪些方面进行修改? (10)各种生态补偿方式(如直补、退耕补偿以及水保专业队和村民委员会组织的各
种水保工程、基本农田建设)的效果如何?操作中的管理成本如何?影响其 效果的体制因素有哪些?
一、工作进展
1.本次面上考察的特点
(1)人员结构合理,分工明确
• 淮河流域的坡耕地、坡式梯田面积占水土流失面积的34.4%, 达到104万hm2,从84万hm2坡耕地的坡度构成来看,其中50 以下占34%,50-150占40%,150-250占21%,250以上占4%。 这些坡耕地是区域水土流失的一个重要源地。
• 然而大面积的自然恢复因人口压力而丧失可行性。淮河流域 2002年总人口达到1.67亿,人口密度高达618人/km2,是全国 平均人口密度的4.6倍,居国内七大流域之首。必须要对这 些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进行改造。
• 其次,水土流失同时又加剧了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野外考 察中在金寨能看到多处泰利台风造成的滑坡现象。
• 最后,长期的水土流失造成下游河道、水库、塘坝淤积,据金寨 县调查的资料,全县山塘、小型水库泥沙淤积已经达到蓄水库容 的30%以上,从而降低了这些水利设施的防洪标准与洪水调蓄能 力。淮河流域2003年洪水则在更大范围反映了这一点。
49951 840078 244559
43878 45844 500782
5015 840078
二、阶段成果与发现的问题
1. 初步认识
(4)水土保持状况是影响洪水灾害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 首先,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植被与土壤涵蓄水源的能力低, 即便相同的降雨条件下地表径流也会相对增加,流速加快,洪水 短时间内下泄,加剧了洪水灾害。
单位:hm2
>=25° (4)
4551 3637
603 3273 1325 1851 2475 9848 5292 2420 35275 8870 3782 1647 20976
0 35275
合计 (5)
120512 47751 58911 43423 46236 67586 83802
198900 123006
二、阶段成果与发现的问题
1. 初步认识
(2)经济林下的水土流失应引起重视
• 一般认为林地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功能,经济林也不例外, 但考察中发现,单一措施的坡地经济林,水土流失依然严重, 甚至比一般的荒草地还严重,原因是林下灌草与枯枝落叶层 被人为清除干净,土壤裸露。
• 安徽金寨县板栗林下的水土流失就是一个极为典型的例证。 近几年,山区群众在“林业二次创业”中,大力发展经果林,形 成了以板栗、茶、蚕桑为主导的经济林3 万多hm2 ,对地方经 济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长期以 来受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在经济林建设中,全垦全复整 地造林,坡地林粮间种,林相单一,林下地面裸露,缺乏草灌植被 与枯枝落叶层的保护,加上山区降水量大,汛期暴雨频繁,地 面坡度大,每遇暴雨,林下冲沟密布,地表土壤大量流失,土壤侵 蚀程度均在中、强度以上,年侵蚀模数在3 500~8 000 t/ km2 。
和人为原因,特别是农村能源结构、土地利用结 构、矿业开发、道路建设等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 考察调查水土流失与贫困的关系以及两者的相互 影响。
一、工作进展
2.考察内容
(2) 北方土石山区水土保持现状
• 调查、考察区域各部门已实施的林草措施的范围、 面积、成本与效果;
• 调查、考察区域各部门已实施的工程措施的情况 与效果;
• 调查中了解到,有些造林工程采用爆破、客土等措施在干旱贫瘠的 阳坡植树,造价达300-450万元/km2;部分多年平均降水量400mm 左右的地区,在干旱贫瘠的丘陵顶部和阳坡种植山杏,补栽三年后 成活率也只有60%左右。考察组在这一点上体会很深。
• 大自然是个整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分部门、分行业、按行政 区的管理是不得已的事情,但绝不能忘记统筹和协调。各部门仅从 自身的工作出发宣传和安排任务,往往强调单一的措施。水保和生 态建设的实践呼唤类似五十年代成立的“全国水土保持委员会”那 样的综合行政协调管理系统的出现,统领水保生态建设,使各部门 在统一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下协调联动。
• 专家组成员22人,包括刘昌明、王礼先、石玉林、段巧甫4 位顾问,以及6位水土经济专业的指导专家。考察组由地理 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水利部水保司、海河流 里委员会、淮河水利委员会、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多 个涉及水保的专家组成,并据本次考察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 分工。
(2)准备工作充分,重点问题突出
一、工作进展
1. 淮河流域行程安排
9 月 14 日 -9 月 29 日 , 历时15天,行程近1万里, 考察了淮河流域8个县。 召开市县级座谈会8次, 济南、郑州、合肥省级 专家座谈会3次。
一、工作进展
2.考察内容
(1) 北方土石山区水土流失现状与成因
• 结合调查资料,考察评价区域水土流失现状; • 考察区域内不同地区水土流失恶化或好转的自然
简要提纲
一. 工作进展
1、行程安排 2、考察内容 3、考察形式 4、本次考察特点
二、阶段成果与发现的问题
1、初步认识 2、预期成果 3、值得关注的问题 4、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学术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工作进展
1. 海河流域行程安排
8 月 18 日 -9 月 7 日 , 历 时21天,行程1万里, 考 察 了 海河 流 域 14 个 县 的 46 条 小 流 域 。 召 开 市 县 级 座 谈 会 14 次 , 河北、太原省级专家 座谈会2次。
一、工作进展
2.考察内容——10大重点问题
(1)到目前为止,本县水土流失治理度多大?目前的年治理进度多大? (2)各种治理措施(包括封禁)的实际成本多大? (3)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农民的经济来源?贫困人口还有多少?有多少农户没有解决饮
水困难和温饱问题?外出打工的人员数量占多大比重? (4)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农村能源的来源?生物能源特别是薪柴占多大比重?能源涨价
• 考察、分析、总结区域水土保持先进经验与教训, 包括先进的管理经验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尤其是 典型小流域包括精品小流域的典型素材。
一、工作进展
2.考察内容
(3)北方土石山区水土流失效应与水土保持的效果
• 考察、分析典型地区水土保持对水库泥沙淤积与 水质的影响;
• 考察、评价典型地区水土保持的流域生态服务功 能,包括粮食生产、减灾功能(旱涝灾害特别是 山洪灾害)、经济功能、水资源调节功能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