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A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A卷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蓝田人
D . 山顶洞人
2. (2分)下列关于氏族聚落时代生产生活状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 已经懂得了饲养家禽家畜
B . 开始从穴居走向定居生活
C .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D . 半坡居民吃上了香喷喷的大米饭
3. (2分)海外华人常自称是“炎黄子孙”是因为()
A . 中国人善于想象
B . 华夏族是由黄帝和炎帝部落融合而成
C . 中华民族具有锐意进取精神
D . 中华民族具备团结友爱传统
4. (2分)夏朝的建立时间是什么时候()
A . 公元前2000年
B . 公元前2070年
C . 公元前1600年
D . 公元2070年
5. (2分)《左传》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这反映了西周实行()。
A . 禅让制
B . 分封制
C . 郡县制
D . 行省制
6. (2分)下图显示了商朝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这件文物是()
A . 四羊方尊
B . 司母戊鼎
C . 象尊
D . 毛公鼎
7. (2分)春秋时期的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
A . 晋文公
B . 秦穆公
C . 齐桓公
D . 越王勾践
8. (2分)观察下边战国形势图,其中①、②、③、④四处分别为()
A . 燕、楚、齐、秦
B . 燕、齐、秦、楚
C . 齐、秦、楚、燕
D . 楚、燕、齐、秦
9. (2分)初一(1)班的同学们性格各异:小刚得到老师夸奖后做事更努力;小强喜欢老师给他定个目标,然后完成;小勇独立性很强,自己设计任务,自己完成。
请问老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A . “有教无类”
B . “当仁不让”
C . “温故而知新”
D . “因材施教”
10. (2分)“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这首诗对秦朝()作出了评价。
A . 统一度量衡
B . 统一文字
C . 焚书坑儒
D . 修筑长城
11. (2分)秦始皇建立封建中央集权制的指导思想接近于()
A . 道家思想
B . 儒家思想
C . 法家思想
D . 墨家思想
12. (2分)“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为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而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是()
A . 夏启
B . 秦始皇
C . 北魏孝文帝
D . 唐太宗
13. (2分)目前我国正在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是对古代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
下列有关丝绸之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可以直通到欧洲
B . 起点在新疆地区
C . 开通功劳最大的是张骞
D . 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14. (2分)历史上跨公元前后的朝代时()
A . 秦
B . 西汉
C . 新朝
D . 东汉
15. (2分)据古代文献记载和大量出土文物考评,我国使用货币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
货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交子②秦半两钱③五铢钱
A . ①②③
B . ②①③
C . ③②①
D . ②③①
16. (2分)《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
下面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
史实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
A . B
B . A
C . C
D . D
17. (2分)中国古代历史中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历史特征,下面反映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一历史时期主要特征的是()
A . 社会大变革
B . 统一国家的建立
C .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危机
18. (2分)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于()
A . 公元200年
B . 公元208年
C . 公元220年
D . 公元229年
19. (2分)《宋书·州郡志》所载,自(西晋)永嘉初至(南朝)刘宋末,南渡(迁)人口约90万,约占北方总人数的1/8还要多。
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 . 北方人口锐减
B . 政权分立
C . 经济重心南移
D . 江南得到开发
20. (2分)某电视剧摄制组布置一个三国初期曹植的书房场景,其道具有四样,根据你所学过的历史知识判断其中错误的是()
①书桌上有毛笔、纸张②书桌上有一叠印制的书籍
③墙上挂有临摹的《洛神赋图》④书桌上放有一盘葡萄。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二、改错题 (共5题;共6分)
21. (2分)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变革。
错误:________;订正:________。
22. (1分)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春父子主持修筑的。
________
23. (1分)唐朝时期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佛教传入中国。
________
24. (1分)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地动仪是张仲景发明的。
________
25. (1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都是发生在三国时期的著名战役。
________
三、辨析题 (共1题;共5分)
26. (5分)西汉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从而使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四、材料解析题 (共2题;共35分)
27. (20分)政治制度是指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
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材料二秦汉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和防止官员贪腐开创了监察制度并不断加以强化。
——摘编自北师大版七上历史教材
材料三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廖燕《明太祖论》
(1)材料一中的制度是谁首创的?为加强中央集权,秦朝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
(2)材料二中指出秦汉开创和加强了监察制度,那么秦朝和西汉在中央分别设立了什么监察官职?
(3)材料三是对什么制度的评价?这一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政治制度的认识。
28.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拓展了汉王朝的视野,引发了汉王朝与中亚、西亚各国相互贸易的强烈愿望,促成了西汉政府对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经营。
张骞出使西域,是中国有史记载以来的第一次中外交流,史称“张骞凿空”。
材料二:西汉政府在今天的轮台正式设立西域都护府,统领西域各国,以确保丝路的畅通。
西域都护府的建立迫使匈奴打消了称霸西域的雄心,这标志着西汉政府已经对西域各国开始了有效的统治。
材料三:2007年7月31日,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就丝绸之路联合申遗达成共识,希望她成为全世界的共同遗产而被永世铭记、永远呵护。
丝绸之路是一条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交流与融合的贸易往来之路、
文化交流之路。
丝绸之路联合申遗是整个亚太地区第一个作为“文化线路”申报的世界遗产,对今后亚太地区在文化线路的保护和申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张骞出使西域为什么被成为“张骞凿空”?有什么重大作用?
(2)请说出丝绸之路的路线,并说明丝绸之路为什么被称为经济文化交流之路?
(3)今天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联合申遗有什么现实意义?
五、综合题 (共2题;共33分)
29. (27分)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
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
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卒下令。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即位。
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材料四: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使落后的鲜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到了中原汉族先进的文化,推动了社会进步,同时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了解。
(1)结合材料一“徙木立信”的故事说说商鞅当时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对你在做人方面有何启示?
(2)从材料二中你可以看出商鞅还具有什么精神?“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这一观点正确吗?请阐述你的理由。
(3)群臣为何反对商鞅变法?
(4)商鞅最终惨死,其变法失败了吗?为什么?
(5)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改革后,生活在北魏的鲜卑族女孩可能经历()
①学汉语②穿戴汉族服饰③改汉姓④禁止与汉族贵族联姻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6)通过以上问题,请你谈谈一场改革或变法要取得成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30. (6分)根据提示,写出正确的答案。
(1)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是________,战国争霸战争中最终胜出的诸侯国是________国。
(2)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的________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秦朝建立以后,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修筑了闻名中外的________。
(3)《________》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________》,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二、改错题 (共5题;共6分)
21-1、
22-1、
23-1、
24-1、
25-1、
三、辨析题 (共1题;共5分)
26-1、
四、材料解析题 (共2题;共35分)
27-1、
27-2、
27-3、
27-4、
28-1、28-2、
28-3、
五、综合题 (共2题;共33分)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30-1、
30-2、
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