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市七宝南模往年自招题简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宝自招题】
七宝语文考试的核心侧重点是古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诗词鉴赏、课外文学常识),语文60分几乎全部以古文考点呈现,基本延续了此前的惯例,除了进一步深化古文考核外,对于现代文阅读中的字词(字音、字形)语篇也有一定考试要求。
相反,对于初中基础教学中的记叙文写作则不作考查。
从近年来参加过七宝自招的同学反馈,语文最“头痛”的困扰主要表现在大量的课外文学常识,这点上必需要“文火”慢慢积累。
至于如何积累,其实“摸准路子”特别重要,历年考过哪些题目?涉及过哪些板块?
例1被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的是(
)
A.柳宗元
B.韩愈
C.欧阳修
D.苏轼
我们不妨通过往年的真题来管中窥豹。
这道题是典型的针对文学常识的考核,”文起八代之衰”具体指的是哪位作家,这点初中课内确实没有学过。
然而,选项中的四个作家在初中课内恰恰都有作品涉猎,这就要求同学在扎实校内知识的同时,应该进一步拓展,深入学习、研究。
当然,如果换一个角度,即使没有学过,那是否可以通过排除法来解决呢?一-“八代之衰”中的“衰”字是一种提示,中国古代文化领域素以“周秦汉唐”为高峰,而西汉与李唐之间的八个汉族朝代恰恰是文学之“衰”即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
因此,能够承接起文学之衰落的应该是一位唐代作家。
而两个选项中,作为文坛领袖掀起文学改革运动的自然是韩愈了,这也是他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重要原因。
这道题所考察的领域十分明显,既然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已经考过了,那么与之类似的“新乐府运动”、“诗文革新运动”在未来的考试中出现就不足为奇了。
例2:岳阳楼、黄鹤楼、鹳雀楼、滕王阁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下列选项全部是描写四大名楼的是()
①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课内)
芳草萋萋鹦鹉洲。
(课内)二水中分白鹭洲。
秋水共长天一色0
崔颍题诗在上头0
后天下之乐而乐。
(课内)
⑦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课内)
⑧天一生水,地六承之。
B.®®<3)®(5)(6)
C.①②④⑥⑧
D.①②③④⑤⑥
我们再来看这道题。
这题是典型对于文化常识的考察,四大名楼这个概念是重要文化知识,而初中课本里也涉及过崔颖的《黄鹤楼》、王之涣的《登鹤雀楼》、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此外,《登幽州台歌》也是教材内容。
因此,八个选项中有四项是课内知识。
而课外知识则涉及到王勃的名篇《滕王阁序》和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
所以本题实质是课内、课外的结合考察。
【南模自招题】
南模的这套自招真题是该校第一批自招考试原题,涵盖语、数、英、物、化五门学科,五科具体分值为:数学60分、英语和物理各30分、语文和化学各15分。
当然每年各科分值都会有变化,比如2016年就提高了语文与英语的分值。
但总体来说,南模中学的数学是其传统强势学科,难度大、分值高、范围广是其不变的特点:而这一届外语又考得特别难,基本都是高中的知识点。
当然,语文学科近几年要求同样越来越高,这与上海未来高考改革方向是吻合的。
②晴川历历汉阳树,③三山半落青天外,④落霞与孤鹫齐飞,⑤眼前有景道不得,⑥先天下之忧而
一、名句默写
1、李煜《虞美人》中写故国宫殿物是人非的句子是。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表明诗人与琵琶女同病相怜,一见如故的句子是
3、《师说》中,韩愈认为应该辩证地看待老师和弟子才能的句子是
4、朦胧派诗人顾城的《一代人》,写了文革后一代人的反思。
开篇,o两句更是脍炙人口。
5、“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与《爱莲说》中的一句有异曲
同工之妙。
6、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了自己“布衣”的出生,并以,。
表明自己当时只想着能活下去,并不想做什么高官。
解析:名句默写基本是很多学校自招语文的必备版块。
但同学必须认清一点:课内名句积累不能缺,课外名句更要拓展。
而且,自招里面非常喜欢以“理解题”的形式来考名句默写,因此光背出来是不够的,还必须吃透、读懂。
上述的第3题、第5题、第6题其实都是中考的考纲篇目,对于优秀的学生而言这3分不难拿。
但第1题、第2题、第4题都是课外的,《虞美人》和《琵琶行》考的都是其中的千古名句。
《一代人》里的这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很多同学都知道,但却未必了解它的出处。
二、古诗阅读
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对“萧萧班马鸣”句出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车攻》
B.《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
C.王灿的《从军诗》
D.曹植的《白马篇》
7、本首诗的首联,新颖别致,不同凡响,其妙处在于:①②③
解析:古诗阅读板块一共4分。
这首李白的《送友人》,同学都学过。
而且读来朗朗上口,但是下面两道考题却很有难度。
第6题考查文学常识,问“萧萧班马鸣”的出处。
据了解,这题在考场上的得分率仅为18%,远低于一般选择题连蒙带猜的准确率,那就很值得深思了。
这题答案是A e这道题初三自招班的学生做,很多孩子首先排除的就是A。
他们记得在课堂上说过,五言诗成熟的标志是《古诗十九首》。
而魏晋南北朝均以五言诗居多。
《诗经》呢?属于四言诗,似乎应该排除掉。
但其实这个思考角度不成立,因为古体诗与近体诗完全是不同门类,这首五律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五言古诗并无关联。
更何况古代作家一般都忌讳照搬前人的“原句”.深度拓展:其实这道题就是在比大家平时的积累。
《诗经》是自招里面作为先秦文学最重要的考点之一,那么《诗经》里有哪些自招必考知识点?一一比如“六义”分别指什么?哪部分是其精华?何谓“思无邪”?何谓“风骚”?《诗经》的历史价值?以及核心名句积累。
第7题出得很妙。
它问你首联的妙处在哪里,部分同学会“凭感觉”胡写一通。
但我必须要说,这道题就是在考你解题技巧了。
同学务必记住,这种题考量维度一定要是“字词”和“句式”两个维度的修辞手法。
如果我问你,首联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你会回答吗?一1、用拟人手法,表达更生动。
2、用对偶手法,表达更工整。
3、用互文手法,表达更具意境。
深度拓展:修辞手法是自招必考点。
这道题的“互文手法”初中没学过,所以同学必须课外加深。
除此之外课外修辞手法还包括借代、顶真、双关、通感……你都掌握了吗?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8~10题。
数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最根本的特征是它表达了一种探索精神。
数学的出现,确实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物质生活需要。
可是,离开了这种探索精神,数学是无法漏足人的物质需要的。
“风调雨顺”是人类的物质生活不可少的。
可是“巫师”的“祈雨”不也是满足需要的“手段”之一吗?人总有一个信念:宇宙是有秩序的。
数学家更进一步相信,这个秩序是可以用数学表达的,因此人应该去探索这种深层的内在的秩序,以此来满足人的物质需要。
因此,数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永恒的主题是“认识宇宙,也认识人类自己”.在这个探索过程中,数学把理性思维的力量发挥得淋漓尽致。
它提供了一种思维的方法与模式,提供了一种最有力的工具,提供了一种思维合理性的标准,给人类的思想解放打开了道路。
现在人人都知道实验方法的重要性,但是任何科学实验,离开了一定的逻辑思维,将是没有意义的。
在伽利略的时代就是这样,他的许多实验都是所谓理想实验,在近代就更是这样。
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
但是,数学在文化中的这一地位是不可移易的,并且日益加强。
有人认为数学是现代文化的核心或基石,始终处于中心地位,而影响到人类知识的一切部门。
似乎没有必要去争这个“中心”或“核心”的地位,但是历史己经证明,而且将继续证明,一种没有相当发达的数学的文化是注定要衰落的,一个不掌握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的民族也是注定要衰落的。
8.对“伽利略的时代就是这样”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在伽利略的时代,人人都知道实验方法的重要性。
8.伽利略的实验都是理想实验,其意义是巨大的。
C.在伽利略时代,许多实验离开了一定的逻辑思维,是亳无意义的。
D.在伽利略时代,只有伽利略的实验是有意义的,其他实验都是亳无意义的。
9.下列内容不能说明数学文化重要性的一项是()
A.数学在探索过程中,给人类的思想解放打开了道路。
B.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
C.一种没有相当发达的数学的文化是注定要衰落的。
D.一个不把掌握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的民族也是注定要衰落的。
10.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探索精神是数学文化对人类影响最大的、最显著的特征。
B.“认识宇宙,也认识人类自己”是数学长久的固定不变的主题。
C.数学的出现,满足了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D.作者认为应把数学当作是现代文化的核心或基石,让它始终处于中心地位。
解析:现代文阅读部分其实不算难,三道选择题大家可以自己做做看。
总体来说,语文题量虽然不大,但其实区分度很大,15分里面有的同学只能拿3—4分,有人却可以拿10一12分左右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