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04 理清论证结构,分析论证过程(讲义)-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类文本阅读
考点四梳理论证思路,分析论证结构
——突破高考第4题
✬考点讲义
一、考点解读
梳理论证思路,分析论证结构,要求在熟悉文本基本特征、体式惯例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文本,把握文本的主要概念、观点、方法等关键信息,进而分析评价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的关系,最后辨明论点、论证结构与思路、论证方法等。
本题为主观题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❶此前《三体》的热销,说明刘慈欣的作品影响巨大,但社会各界对其的评价却颇有两极分化之势。
❷刘慈欣的大多数作品都没有精巧的剧情或百转千回的人物感情,更多是直接甩出一个个宏大、震撼的设定,靠设定本身为读者带来审美快感。
在他笔下,主人公与他人的情感联结不过是宇宙规律中很小的部分,和人类命运、宇宙洪荒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刘慈欣自称是“一个疯狂的技术主义者”,他坦承自己“喜欢文学因素较少、科幻因素较多的科幻作品,一直认为,透视现实和剖析人性不是科幻小说的任务,更不是它的优势”,甚至有过“把科幻从文学中剥离出来”的激进想法。
在写作的过程中,刘慈欣却逐渐意识到需要保持“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平衡、思想性与可读性的平衡、作为文学的科幻与作为商品的科幻的平衡”,他后来的作品“正是这些平衡的结果”,这“或多或少地背叛了自己的科幻理念”。
❸刘慈欣对文笔的优劣也并不是没有自觉。
他评价阿西莫夫的文笔,“平直、单色调、刚硬、呆板……几乎所有这类文学上的负面词都可以用来形容他的文笔”,却又话锋一转,表示“这种笔调无论如何是不适合文学的,但却很适合科幻,也使他的小说风靡世界”。
刘慈欣对于他敬仰的阿西莫夫的描述,显然也适用于他自己的文风。
(摘编自冰村《刘慈欣:黄金年代的守望者》)
材料二:
❶为什么有人认为科幻小说欠缺文学性?
❷科幻小说描绘幻想世界,我们当然能够发现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某些相似性,但是在细节设置和整体结构方面,幻想世界是超出我们现在的社会结构和人的行为心理的。
一般的小说在进行情节描绘的时候,存在一种天然的便利性,作者不用浪费笔墨在整个世界的构想上,细节的描绘和推陈出新就成了这些小说的长处。
作家也不必为新的人际关系、社会行
为、世界结构负责,只需直接去描绘既有世界下细微的情感波澜和社会反应即可。
相比而言,每一部科幻小说都是在创造一个新世界,每个细节都牵涉新世界的结构,要为人物的行动设计好相应情境,因此他们必须不断插入结构因素的解释。
作家一旦将笔墨只集中在这些大的框架上,作品整体的文风就不免显得疏阔。
读者依据传统的阅读体验去衡量,往往就会觉得科幻小说过于粗陋,即便是《三体》,在人物设置和情感描写上也显得新异有余,细致不足。
❸从题材来说,科幻小说关注探索与发现,在某种程度上,这对细致的形式也产生排斥,从客观上导致了科幻小说文学性的欠缺。
探索的乐趣在于惊奇,要达到惊奇,必须在情节设计上出乎意料。
遥远星系、微观世界、新奇未来、不断穿越……在这些或恢宏或奇诡的题材的映衬下,科幻小说对形式的探索并不用力,因为形式探索无法与新奇世界的探索形成同等的阅读快感。
❹可见,科幻小说的特性导致了它的努力方向不会是传统的文学性,而集中于新世界的探索以及新世界人性结构的深度开掘,其实这些方面自有其文学魅力。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够反过来看待科幻小说呢?文学理论家卡勒提出,文学性其实就像杂草。
没有任何一种草天生就是杂草,杂草是根据人们的目的来划分的。
如果希望庭院里种的是鲜花,那么任意生长起来的蕨类植物就是杂草;如果希望种植野菜,那么偶尔生长的鲜花就是杂草。
文学史中的文学性已经形成惯性,但是这并不表明所有的文学性都是如此。
如果缺乏变革意识,那么我们就陷入将文学性纯粹化、永恒化的误区,而这种态度忽视了文学性形成的机制。
❺文学性重要吗?重要。
一种文学范式稳定之后,各种文学规则才得以确立。
但当新的文学样式崛起,挑战既有文学范式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原有的文学性不足以涵盖新的文学样式,这时文学性本身也要改造。
在科幻作品面前,假如不顾时代的要求,把文学性固化,那么科幻小说会沿着自己的方向掘进,而将基于文学史树立起来的文学性抛在脑后。
(摘编自王峰《科幻小说何须在意“文学性”?》)
材料三:
❶科幻小说是姓“科”还是姓“文”,一直有争论。
就如武侠小说是武侠题材的小说,不等于武术和侠行;侦探小说是侦探题材的小说,不等于刑侦侦破;科幻小说是科学幻想题材的小说,不等于科学技术。
科幻小说当然姓“文”,是将科学想象寄予文学思维的一种文学文类。
以刘慈欣、王晋康和韩松这“三剑客”的作品为代表的当代中国科幻小说的文学思维有了明显变化:一是因果关系的时间叙事结构已被打破,现实和虚拟交织的时空组织造就了结构的精美;二是类型小说的通俗化和现代主义的意念化成为小说情节模式的重要形态。
❷《三体》的第一部《地球往事》基本上还是时间叙事;第二部《黑暗森林》时间叙事渐渐弱化,空间叙事上升为叙事主体;到了第三部《死神永生》中,地球文明和三体文明结合在一起,小说叙事由空间对抗变成融合循环,形成一个精美的轮回式的叙事结构。
类型小说的情节模式在刘慈欣和王晋康的小说中相当明显,而韩松的叙事有着鲜明的现代主义的变异风格。
(摘编自汤哲声《论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的思维和边界》)
分析论证,概括思路
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答案:①以设问开端,引起关注。
②采用辩驳的论证结构,先立再驳。
③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
(每点1分,答出三点得4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论证特点。
材料二开篇提出问题“为什么有人认为科幻小说欠缺文学性”,引起读者关注,激发读者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材料先解释“为什么有人认为科幻小说欠缺文学性”,然后通过一系列的论证方法表明科幻小说自有其文学魅力,只是区别于传统的文学性,采用辩驳的论证结构,先立再驳,让论证更加严密深入。
材料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
如将“文学性”比喻成“杂草”的比喻论证,让深奥抽象的问题具体化、通俗化,使读者易于理解;将“一般的小说”和“科幻小说”进行对比的对比论证,突出了科幻小说的独特之处。
多种论证方法的使用,使论证更加透彻,文章内容更加充实,同时也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请简要分析材料三的论证思路。
答案:材料三采用层进式论证结构,(1分)首先说明科幻小说姓“文”,(1分)接着深入分析当代中国科幻小说的文学思维变化——叙事结构变化和情节模式变化,(1分)最后以《三体》为例详细论证变化。
(1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题干限定答题区间为“材料三”,作答时分析此部分内容即可。
材料三的第一段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科幻小说姓“科”还是姓“文”的争论,作者认为科幻小说姓“文”;第二部分深入分析当代中国科幻小说文学思维的变化,以此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第二段更进一步,以《三体》为主,辅以王晋康、韩松之作,来具体说明中国科幻小说文学思维的变化。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材料三采用的是层进式论证结构。
综合以上分析,概括提炼出答案即可
二、知识储备
(一)论证结构
论述文的基本框架是: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三部分。
但不同的文本出于论述方式的需要,又演化出多种结构方式,如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总分式等。
1.并列式
结构特点为几个层次、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并行的。
在几个并列的层次或者段落之前常常有“第一”“第二”或“首先”“其次”等标志性词语。
2.对照式
把两种观点加以对照,通过二者的对照,突出其中一方面论述的准确性。
往往一方面着墨较多,作为论述的重点,而另一方面着墨较少,只作陪衬。
3.层进式
也称递进式。
文章的各部分或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各层的先后顺序有严密的逻辑关系,不能随便变动。
段与段之间常常有一些表递进的标志词语,如“不仅如此”“而且”“甚至”等。
4.总分式
各层次之间是总说与分说的关系,论点在各层次的分论点当中体现,而各层次的分论点由总论统领,可以先总后分,也可以先分后总。
总分式结构包括三种形式:总分、分总、总分总。
注意开头段或者结尾段,如果开头段或者结尾段就是中心论点,那么一般都是总分式或分总式,因为正文多是论证过程;如果开头段和结尾段互相呼应,那么就是总分总式。
(二)论证思路
论证思路就是将文章论证结构进一步具体化,例如开篇提出了什么观点或论题,然后通过哪些论证法展开论证,最后是归纳概括,归纳中心论点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等。
一般论述文的论证思路往往具有以下特点:文章开头部分,先引出文章要论述的中心问题;然后主体部分充分运用论据证明中心论点;结尾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局部段落的论证思路也是如此。
(三)论证方法
论证的方法很多,如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比喻论证、归谬论证(反证法)、假设论证及整体上的归纳论证、演绎论证、因果论证等。
论述类文章中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举例论证(例证法):列举确凿、充分、典型的事例来证明论点,起到以理服人的作用。
2.道理论证:运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以及被人们公认的科学原理、定理、公式等,通过讲道理的方式来论证论点。
“引用论证”(引证法)是其中一种,即引用名言警句等作为论据,来分析问题,论证观点。
3.对比论证:将正反两个方面的论点或论据加以对比,达到否定错误论点、树立正确论点的目的。
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论证论点,化抽象为具体,化陌生为熟识,化深奥为浅显。
5.因果论证:通过分析事理,揭示此事物与彼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
因果论证可以用因证果,或以果证因,还可以因果互证。
6.类比论证:类比论证是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推论两者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
类比论证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方式,其结论不一定为真,只有一定程度上的可靠性。
7.归谬法(反证法):为了反驳一个错误的论题,先假设这个论题是正确的,由此导出更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原先的论题是错误的。
三、解题要领
(一)分析论证结构
论述文的论证结构主要有上述四种,分析时应首先找到论点,再辨明作者是如何论证论点、从哪些方面证明论点的,然后考虑各段落、各层次之间的关系。
若是分析局部多个段落或某一段落的论证结构,可以运用划分段落间或段落中复句间的关系的方法,或抓住过渡段或过渡句整理前后内容的的方法,来理清该局部语段的结构。
(二)梳理论证思路
论证思路就是将文章的论证结构进一步具体化。
解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表述论述文的论证思路时,可以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或者“从……到……”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
②概括层意时,注意运用能显示论述文特征的词语来概括,如“分析”“论证”“证明”“提出”“揭示”等。
③关键要说清楚证明过程的层次性,中间本论部分还应考虑从哪几个方面论证及先后次序问题。
④尤其要注意对文章开头结尾内容的表述。
四、典题导引
(一)分析论证结构
分析结构有两个重点:一是分析段落、句子层次;二是分析论证方法的使用。
分析段落、句子层次时,首先看文章在什么地方完成了提出问题的任务;从什么地方分析问题;到什么地方结束,归纳出结论。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段落的领起句往往是关键,要紧紧抓住它进行分析理解。
对文章进行上述分析之后,一般说来,文章的结构就很清楚了。
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1年新高考Ⅱ卷)
网络空间是将人群聚集起来的一种新型社会空间,更是年轻一代学习、娱乐和交往的平台,为保证网络空间的有序,制定和遵守相应的规则是必要的。
不仅如此,网络空间还需要每个人对网上的其他人给予应有的尊重。
简言之,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网络行为是由网民的观念意识引导的,而文明的网络行为是在一系列文明的观念意识支配下形成的。
由于青年是网民的主体,其网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文明状况有极大影响,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
网络规范必不可少,这已是共识。
但需要有什么样的规范,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底线伦理或“负面清单”是共识性最强也是最起码的网络行为规范,通过明确“不能做什么”来列出的网络行为负面清单,通常也是有法律强制性的禁区,构成最低层次的网络道德规范。
归纳学术界对网络失范行为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五不”来认识网络行为的底线要求,
或以此作为网民尤其是青年们文明上网的负面清单。
不伤害——网络行为者既不要有意作恶,也不能无意为恶,如在网上进行攻击、谩骂,诋毁他人的名誉,或侵犯他人的安全、自由、隐私和利益等。
不偷盗——在网络信息空间中,要像对待现实世界中的商品一样,以合法合规的方式获取所需的信任,抵制侵犯知识产权的不道德行为。
不造假——每一个网民要从不进行信息造假做起,确保自己在网上发送的信息是真实的,尤其是自媒体,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编造耸人听闻或哗众取宠的谣言。
不浪费——即不发生信息浪费的行为,向网络发送垃圾信息不但会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也会耗费网民的时间和精力。
信息时代工作效率的提高本来使我们获得了认知盈余,但网上的垃圾信息造谣与辟谣之间的拉锯战又无端消耗了我们的认知盈余。
不盲从——上网时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不轻信网络谣言而上当受骗,没有造谣的网民,就没有网谣的市场,网民就不会被网络污染的策划者所利用,不会不明真相卷入人肉搜索或网络围攻。
底线意识主要是从否定性的角度确立了网络中能做什么;而一旦在网络空间中产生了行为,无疑就是开始了“做什么”,只要有行为,就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去主导人的行为,于是就有了肯定意义上的网络行为意识。
其中,做到平等待人或尊重他人可以说是形成积极网络行为的基准意识,而这种基准意识可以通过“等效意识”“反身意识”“价值意识”和“契约意识”来具体体现。
所谓“等效意识”,就是当线上虚拟世界出现道德失范行为时,要将其视为与现实世界中的道德失范行为具有等效的实际影响,因此需要一视同仁地对我们线上和线下的行为提出道德规范要求。
所谓“反身意识”,可以说是等效意识在自我和他人关系上的延伸,即一个人的不当行为有可能损害到他人时,转换视角去设想当自己是这种行为的受害人时会有什么样的切身之痛,有了这样的反身意识,就会自觉抵制许多不良的网络行为,就不会到网上去传播谣言。
“价值意识”在网络行为中有多方面的体现:第一,它表现为对他人信息劳动的价值认同,比如尊重知识产权;第二,重视信息内容的文化意义,从而积极传播内容健康的信息;第三,意识到网络作为信息技术的价值负载,从而关注信息技术使用的道德效应。
由于技术普遍是负载价值的,不当使用网络可能会产生出负价值,如对网络游戏的沉迷会耽误学业和事业,此外,网络是“内容为王”的空间,是各种思想交锋的新的疆场,青年人尤其是被争夺的对象。
因此,正确的价值观对他们而言具有主导性的作用。
“契约意识”就是要具有信息契约精神。
网络空间中,在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中新出现了大量的利益分配乃至利益冲突问题,冲击了传统的信任机制,通过订立契约的方式来规范各自权利和义务成为重构信任机制的重要方式之一。
当作为未来希望的青年一代在网上讲诚信、守契约、服从大局时,网络中新的信任机制可随之形成。
(摘编自肖峰《从底线伦理到担当精神:当代青年的网络文明意识》)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
【答案】文本采取了总分式论证结构。
首先指出制定和遵守相应的网络规则的必要性;
然后亮出观点,引导青年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接着从“底线意识”的角度论述“五不”的内容;再从“基准意识”的角度论述“等效意识”“反身意识”“价值意识”和“契约意识”的具体内容。
【解析】文章围绕“当代青年的网络文明意识”展开,开头先指出制定和遵守相应的网络规则的必要性,“为保证网络空间的有序,制定和遵守相应的规则是必要的。
不仅如此,网络空间还需要每个人对网上的其他人给予应有的尊重”;
接着从青年人的角度提出论点,“由于青年是网民的主体,其网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文明状况有极大影响,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
然后从“不能做什么”的底线意识角度论述“五不”的具体内容,“归纳学术界对网络失范行为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五不’来认识网络行为的底线要求,或以此作为网民尤其是青年们文明上网的负面清单”,这“五不”分别为“不伤害”“不偷盗”“不造假”“不浪费”“不盲从”;
接着从“能做什么”基准意识角度论述“等效意识”“反身意识”“价值意识”和“契约意识”的具体内容。
可见文本采取了总分式论证结构,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二)分析论证思路
例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2021年新高考Ⅰ卷)
材料一:
十八世纪德国学者莱辛的《拉奥孔》是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第一部重要著作。
从前人们相信诗画同质,直到莱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
据传说,希腊人为了夺回海伦,举兵围攻特洛伊城,十年不下。
最后他们佯逃,留着一匹腹内埋伏精兵的大木马在城外,特洛伊人看见木马,把它移到城内。
典祭官拉奥孔当时极力劝阻,说留下木马是希腊人的诡计。
他这番忠告激怒了偏心于希腊人的天神。
当拉奥孔典祭时,河里就爬出两条大蛇,把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一齐绞死了。
这是罗马诗人维吉尔《伊尼特》第二卷里最有名的一段。
十六世纪在罗马发现的拉奥孔雕像似以这段史诗为蓝本。
莱辛拿这段诗和雕像互较,发现几个重要的异点。
因为要解释这些异点,他才提出诗画异质说。
据史诗,拉奥孔在被捆时放声号叫;在雕像中他的面孔只表现一种轻微的叹息,具有希腊艺术所特有的恬静与肃穆。
为什么雕像的作者不表现诗人所描写的号啕呢?希腊人在诗中并不怕表现苦痛,而在造型艺术中却永远避免痛感所产生的面孔筋肉挛曲的丑状。
在表现痛感之中,他们仍求形象的完美。
雕塑《拉奧孔》
其次,据史诗,那两条长蛇绕腰三圈,绕颈两圈,而在雕像中它们仅绕着两腿。
因为作者要从全身筋肉上表现出拉奥孔的苦痛,如果依史诗,筋肉方面所表现的苦痛就看不见了。
同理,雕像的作者让拉奥孔父子赤裸着身体,虽然在史诗中拉奥孔穿着典祭官的衣服。
莱辛推原这不同的理由,作这样一个结论:“图画和诗所用的模仿媒介或符号完全不同,图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
……全体或部分在空间中相并立的事物叫作‘物体’,物体和它们的看得见的属性是图画的特殊题材。
全体或部分在时间上相承续的事物叫作‘动作’,动作是诗的特殊题材。
”
换句话说,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
静物各部分在空间中同时并存,这种静物不宜于诗,因为诗的媒介是在时间上相承续的语言。
比如说一张桌子,画家只需用寥寥数笔,使人一眼看到就明白它是桌子。
如果用语言来描写,你须从某一点说起,说它有多长多宽等等,说了一大篇,读者还不一定马上就明白它是桌子。
诗只宜叙述动作,因为动作在时间上先后相承续,而诗所用的语言声音也是如此。
这种动作不宜于画,因为一幅画仅能表现时间上的某一点,而动作却是一条绵延的直线。
比如说,“我弯下腰,拾一块石头打狗,狗见着就跑了”,用语言来叙述这事,多么容易,但是如果把这简单的故事画出来,画十幅、二十幅,也不一定使观者一目了然。
但是谈到这里,我们不免有疑问:画绝对不能叙述动作,而诗绝对不能描写静物么?菜辛也谈到这个问题,他说:“图画也可以模仿动作,但是只能间接地用物体模仿动作。
……诗也能描绘物体,但是也只能间接地用动作描绘物体。
”
换句话说,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诗描写静物时,亦必化静为动,以时间上的承续暗示空间中的绵延。
(摘编自朱光潜《诗论》)材料二:
《拉奥孔》所讲绘画或造型艺术和诗歌或文字艺术在功能上的区别,已成老生常谈了。
它的主要论点——绘画宜于表现“物体”或形态,而诗歌宜于表现“动作”或情事,中国古人也浮泛地讲过。
晋代陆机分划“丹青”和“雅颂”的界限,说:“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
”这里的“物”是“事”的同义字。
邵雍有两首诗说得详细些:“史笔善记事,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