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1.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 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
B. 用硫酸铜对游泳池水消毒
C. 用石墨制作干电池的电极
D. 用汽油洗去金属表面的油污
2. 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A. 甲醛(HCHO)
B. 葡萄糖(C6H12O6)
C. 醋酸(CH3COOH)
D. 碳酸钙(CaCO3)
3. 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氯化钠和氯化氢中均含有氯离子
B. 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一定相等
C. “热胀冷缩”现象是物质的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D. 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组成元素和分子构成都不相同
4. 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铝耐腐蚀性好的原因:2Al+3O2加热=2Al2O3
B. 用磁铁矿炼铁:Fe2O3+3CO高温=2Fe+3CO2
C. 证明金属活动性Zn>Ag:Zn+2AgCl=ZnCl2+2Ag
D. 农业上配制液尔多液:CaO+H2O+CuSO4=CaSO4+Cu(OH)2↓
5.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观察是否变红色
B除去中的CaO中CaCO3加足量的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过滤
C除去KCl固体中的MnO2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鉴别硫酸铵和硝酸钾固体分别取样与少量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A. A
B. B
C. C
D. D
6.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乙>丙
B. 乙中含有少量甲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乙
C. t2℃时,将55g乙加入100g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50g
D. 将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
7. 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可以一步实现的是( )
A. CuO→Cu(OH)2
B. NaNO3→Na2SO4
C. Na2CO3→NaOH
D. Fe2O3→FeCl2
8.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A. 在氯化钠溶液中:Ag+、Ca2+、NO−3
B.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H+、Mg2+、Cl−
C. 在稀盐酸中:Ba2+、NO−3、Zn2+
D. 在硫酸铵溶液中:Na+、Cu2+、OH−
9. 将等质量的Mg、Al、Fe分别放入三份浓度(即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所给信息,作出的判断错误的是( )
A. 图线x表示镁的反应情况
B. 铝消耗的稀盐酸质量最大
C. 镁一定过量,铝、铁可能反应完
D. 镁和铁一定过量,铝可能反应完
10. 某白色固体是由CaCO3、MgSO4、Ba(NO3)2、NaNO3和KOH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
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实验:
Ⅰ.取样品放入烧杯,加入足量的水,搅并、静置,烧杯底部有白色不溶物;
Ⅱ.取上层清液,滴加1−2滴酚酞试剂,酚酞试剂变红色;
Ⅲ.将实验I所得溶液过滤,得烧杯底部白色不溶物,滴加足量稀硝酸后,有气泡产生,沉淀部分溶解。
下面对白色固体混合物组成的判断,错误的是( )
A. 一定含有MgSO4
B. 一定不含有KOH、CaCO3
C. 一定含有Ba(NO3)2
D. 一定含有KOH
11.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氩气______ ;
②标出二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
(2)写出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
①S O2−4______ ;
②SO2______ 。
12.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新能源车型的电池是一台车的核心。
钴(化学式为Co)是生产电池正极材料所必需的金属材料,其原子的排布如图,请
回答。
(1)图中数值X=______ ;钴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 周期;
(2)钴元素与______ 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填字母序号),钴元素能与D元素相互化合形成氯化钴,则氯化钴的化学式为______ 。
13. 从盐湖中提取的某种矿物主要含有氯化钾,还有少量硫酸镁、氯化钙及不溶性杂质Si O2,从该矿物中提取氯化钾的流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生成滤渣Ⅰ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Y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
(3)向滤液Ⅱ中加入过量盐酸的目的是______;
(4)蒸发溶液得到氯化钾固体的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______。
14. 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含有K+、H+、Ba2+、Cu2+、Cl−、C O2−3、S O2−4、NO−3中的几种,对其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①取少量溶液,加入过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
②向①过滤后的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③向①过滤后的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气体产生。
由以上实验事实推断,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 ,可能含有的离子是______ 。
15. 金属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应用广泛。
(1)铜丝、铝丝常用作电线,是因为它们具有良好的______ 性。
(2)锂一水电池常用作潜艇的储备电源。
锂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锂(LiOH)和一种单质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
(3)在AgNO3、Mg(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_ 。
16.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里,利用如图实验装置制取有关气体。
①实验室用A装置制备氧气,应选择的药品是______ (填序号);
A.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B.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②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
B、C、D装置均可用作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D装置与B、C装置相比,其突出优点是______ 。
若选择H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______ 。
③实验室制取氢气,若要获得平稳的氢气流,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 。
(填字母序号),
E、G装置可用来收集氢气,据此写出氢气的一点物理性质______ 。
(2)我国科学家侯德榜在氨碱法的基础上创立了侯氏制碱法,其生产流程简明如图:
请根据流程图回答下面问题:
①写出沉淀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
②上述流程中气体X的化学式是______ 。
③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可能含有碳酸氢钠、氯化钠等杂质,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纯碱样品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样品中不含碳酸氢
用试管取少量样品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______
钠
______ ______ 样品中含有氯化钠
17. 柠檬中含有相当丰富的柠檬酸,柠檬酸是一种广泛用于食品、医疗、日化等行业的重要有机酸。
柠檬酸的结构如图所示:
(1)柠檬酸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______。
(2)柠檬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18. 航空母舰作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是技术含量,建造难度,系统集成度最高的水面舰艇,航母很多设备中的电子元件使用了黄铜。
为测定某黄铜(假设合金中仅含铜、锌)中铜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同学称取20g黄铜粉末于烧杯中,将80g稀硫酸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20202020
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g)39.9259.8479.80m
(1)第三次实验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为______ ;
(2)m=______ g;
(3)黄铜粉末完全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______ g;
(4)该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用硫酸铜对游泳池水消毒,消灭细菌,是利用硫酸铜的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C、用石墨制作干电池的电极是利用石墨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用汽油洗去金属表面的油污是汽油的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活性炭、硫酸铜、石墨、汽油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答案】D
【解析】解:A、甲醛(HCHO)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错误。
B、葡萄糖(C6H12O6)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错误。
C、醋酸(CH3COOH)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错误。
D、碳酸钙(CaCO3)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看作无机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
根据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虽含碳,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判别,抓住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答案】B
【解析】解:A、氯化钠是由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因此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氯化氢是由两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因此氯化氢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不含氯离子,选项说法错误;
B、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因此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一定相等,选项说法正确;
C、“热胀冷缩”现象是物质的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分子本身体积不变,选项说法
错误;
D、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都不相同,但二者组成元素相同,都是由氢元
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A、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来分析;
B、根据元素的概念来分析;
C、根据分子的性质来分析;
D、根据物质的组成情况来分析。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4.【答案】D
【解析】解:A、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铝不再被腐蚀,该化学方程式反应条件错误,未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故选项错误。
B、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3O4,用磁铁矿炼铁化学方程式为Fe3O4+4CO高温=3Fe+4CO2,故选项错误。
C、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但氯化银不溶于水,锌与氯化银不反应,故选项错误。
D、农业上配制波尔多液将硫酸铜、生石灰和水按1:1:100的比例配制而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uSO4=CaSO4+Cu(OH)2↓,故选项正确。
故选:D。
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5.【答案】D
【解析】解:A、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
酸钠和水,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稀盐酸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该选项不
能达到实验目的;
C、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
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
D、硫酸铵与少量熟石灰混合研磨,生成硫酸钙,水和氨气,硝酸钾与熟石灰不反应,故选项实
验方案能达到目的。
故选:D。
A、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B、C、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
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
D、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
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6.【答案】C
【解析】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乙>
甲=丙,故A错误;
B、提纯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体用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溶解度受温度
影响较小的固体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所以乙中含有少量甲时,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故B
错误;
C、t2℃时,乙的溶解度为50g,故每100g水最多溶解50g乙,故将55g乙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50g+100g=150g,故C正确;
D、将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甲和乙有固体析出仍为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比较溶质质量分数时可以直接比较溶解度,溶解度大的溶质质量分数大,故乙>甲,丙溶液变化后为不饱和溶液,其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均不变,故溶质质量分数也不变,故降温后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以用降温前的溶解度比较,故为乙>甲>丙,故D错误。
故选:C。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
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提纯晶体的方法。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答案】C
【解析】解:A、氧化铜不能和其它物质通过一步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该选项不正确。
B、硝酸钠不能和其它物质通过一步反应生成硫酸钠,该选项不正确。
C、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该选项正确。
D、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C。
A、氧化铜不能和其它物质通过一步反应生成氢氧化铜。
B、硝酸钠不能和其它物质通过一步反应生成硫酸钠。
C、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
D、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8.【答案】C
【解析】解:A、在氯化钠中,氯化钠溶液中的氯离子能与Ag+结合生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B、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氢离子、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镁离子、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在稀盐酸中,氢离子、氯离子、Zn2+、S O2−4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稀盐酸中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
D、在硫酸铵溶液中,铵根、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氨气和水,Cu2+、OH−能结合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C。
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
9.【答案】D
【解析】解:A、镁最活泼,与稀盐酸反应时速率最快,图线x表示镁的反应情况,正确。
B、图线y表示铝的反应情况,Mg、Al、Fe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Mg+2HCl=MgCl2+H2↑、
2473
2Al+6HCl=2AlCl3+3H2↑、
54219
F e+2H C l=F e Cl2+H2↑
5673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将等质量的Mg、Al、Fe分别放入三份浓度(即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反应时,铝消耗的稀盐酸质量最大,正确。
CD、如果镁不过量,等质量的镁、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不可能相等,所以镁一定过量,铝、铁可能反应完,C正确,D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金属与酸的反应,结合图中提供的信息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判断。
10.【答案】B
【解析】解:A、由分析可知,一定含有MgSO4,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分析可知,一定含有KOH、CaCO3,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分析可知,一定含有Ba(NO3)2,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分析可知,一定含有KOH,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某白色固体是由CaCO3、MgSO4、Ba(NO3)2、NaNO3和KOH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
Ⅰ.取样品放入烧杯,加入足量的水,搅并、静置,烧杯底部有白色不溶物;硫酸镁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氢氧化钾与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则白色沉淀可能是碳酸钙、氢氧化镁、硫酸钡。
Ⅱ.取上层清液,滴加1−2滴酚酞试剂,酚酞试剂变红色;无色酚酞遇见变红,上述几种物质中,
只有氢氧化钾是碱,则原固体中一定有氢氧化钾。
Ⅲ.将实验I所得溶液过滤,得烧杯底部白色不溶物,滴加足量稀硝酸后,有气泡产生,沉淀部分溶解;碳酸钙溶于稀硝酸,硫酸钡不溶于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说明烧杯底部白色不溶物是碳酸钙和硫酸钡的混合物,则原固体中一定有碳酸钙、硫酸镁和硝酸钡。
由以上实验无法判断是否存在硝酸钠。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1.【答案】Ar+4N O2每个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1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解析】解:(1)①氩气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所以氩气的化学式为:Ar;
②二氧化氮中氮元素显+4价,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是在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标在数字前面,所以二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4N O2;
(2)①离子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该离子所带电荷数,所以S O2−4中“2”表示每个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②化学式中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下角,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的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所以SO2中“2”表示1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故答案为:
(1)①Ar;
②+4N O2;
(2)①每个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②1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2.【答案】274C CoCl2
【解析】解:(1)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有X=2+8+15+2=27;周期数等于电子层数,钴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因此钴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
(2)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钴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C的最外层也有2个电子,小于4,易失去电子,因此与铷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C(A虽然最外层电子数也是2,但是只
有1个电子层,达到稳定结构);钴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小于4,易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形成
带有2个单位正电荷的钴离子,钴元素在化合物中显示+2价,D表示的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大于4,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氯元素在化合物中显示−1价,故钴元素
能与D元素相互化合形成氯化钴的化学式为CoCl2。
故答案为:(1)27;4;
(2)C;CoCl2。
(1)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周期数等于电子层数分析;
(2)根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化学式的书写分析。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13.【答案】MgSO4+Ba(OH)2=BaSO4↓+Mg(OH)2↓K2CO3去除过量的碳酸钾和生成的氢氧化钾防止溶液暴沸
【解析】解:(1)X溶液为硫酸镁、氯化钙和氯化钾的混合溶液,硫酸镁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镁沉淀,其他两种物质不参与反应,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沉淀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MgSO4+Ba(OH)2=BaSO4↓+Mg(OH)2↓;
故答案为:MgSO4+Ba(OH)2=BaSO4↓+Mg(OH)2↓。
(2)滤液Ⅰ中含有氯化钙和未反应的氢氧化钡、氯化钾,为了去除钡离子和钙离子,可以加入含有碳酸根的物质,而不引入新杂质离子,所以可以加入碳酸钾,在加入盐酸后,得到氯化钾,所以Y 为碳酸钾;
故答案为:K2CO3。
(3)滤液Ⅱ含有碳酸钾、氯化钾、氢氧化钾,加入盐酸可以将碳酸钾和氢氧化钾去除,溶液只含有盐酸和氯化钾,通过蒸发得到氯化钾;
故答案为:去除过量的碳酸钾和生成的氢氧化钾。
(4)溶液蒸发中为了避免暴沸,需要玻璃棒搅拌;
故答案为:防止溶液暴沸。
(1)硫酸镁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镁沉淀,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
(2)(3)根据制备物质名称和滤液组成分析回答此题;
(4)根据蒸发的操作注意事项分析回答此题。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14.【答案】K+、C O2−3、S O2−4Cl−、NO−3
【解析】解:取少量溶液,加入过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且向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气体产生。
说明原溶液中必有C O2−3、S O2−4,加入的钡离子和碳酸根结合成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碳酸钡,和硫酸根结合成不和盐酸反应的硫酸钡,必不含Ba2+、
H+,因为不能和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共存。
溶液无色透明,必不含Cu2+;所以阳离子必有
K+;由于②向①过滤后的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沉淀是AgCl,但Cl−的来源无法确定,因为前面添加了过量的BaCl2溶液,引入了Cl−,所以可能含有Cl−、NO−3;综上,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K+、C O2−3、S O2−4;可能含有的离子是:Cl−、NO−3;故答案为:K+、C O2−3、S O2−4;Cl−、NO−3。
根据加入过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且向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气体产生。
加入的钡离子和碳酸根结合成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碳酸钡,和硫酸根结合成不和盐酸反应的硫酸钡,必不含Ba2+、H+,溶液无色透明,必不含Cu2+;由于②向①过滤后的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沉淀是AgCl,但Cl−的来源无法确定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现象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15.【答案】导电2Li+2H2O=2LiOH+H2↑银、铜、锌
【解析】解:(1)铜丝、铝丝常用作电线,是因为它们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2)锂一水电池常用作潜艇的储备电源。
锂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锂(LiOH)和一种单质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则该单质气体是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Li+2 H2O=2LiOH+H2↑。
(3)在AgNO3、Mg(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锌不能和硝酸镁反应,能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硝酸银反应完后,再和硝酸铜反应产生铜,而银和铜都不能与盐酸产生气体,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过量的锌,此时银和铜全部被置换出来,所以滤渣中一定含有银、铜、锌。
故答案为:
(1)导电性;
(2)2Li+2H2O=2LiOH+H2↑;
(3)银、铜、锌。
(1)根据铜丝、铝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来分析;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来分析;
(3)在AgNO3、Mg(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锌不能和硝酸镁反应,能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硝酸银反应完后,再和硝酸铜反应产生铜,而银和铜都不能与盐酸产生气体,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过量的锌,此时银和铜全部被置换出来;据此分析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6.【答案】A CaCO3+2HCl=CaCl2+H2O+CO2↑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停止将燃着的木
条放在c口,若木条熄灭,则说明已收集满C氢气密度比空气小(或氢气难溶于水,或氢气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NH3+CO2+H2O+NaCl=NaHCO3↓+NH4Cl CO2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
浊(或无明显现象)取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硝酸,再加入硝酸银溶液有气泡产生,产生白色沉淀
【解析】解:(1)①装置A为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应选择的药品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②大理石中的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
2HCl=CaCl2+H2O+CO2↑;D装置与B、C装置相比,其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停止,打开弹簧夹,加入稀盐酸,与有孔隔板上的大理石接触,反应开始,当关闭弹簧夹时,随着装置中压强变大,液体会被压入长颈漏斗中,固液分离,反应停止;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应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若用H装置收集,气体应从b口通入,因此,用H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验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c口,若木条熄灭,则说明已收集满;
③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为固液常温反应,若要获得平稳的氢气流,发生装置应选C,该装置可通过分液漏斗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从而控制反应速率;E装置为排水法收集装置,说明氢气难溶于水,G装置为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装置,说明氢气密度比空气小,氢气的一点物理
性质可以是氢气密度比空气小,也可以是氢气难溶于水,或者氢气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2)①由流程图可以看出,沉淀池中过量的二氧化碳与氨气和水以及氯化钠反应产生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化学方程式为NH3+CO2+H2O+NaCl=NaHCO3↓+NH4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