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案板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荷塘月色教案板书设计
精品文档
荷塘月色教案板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荷塘月色》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比喻和通感的表达效果。
2、掌握《荷塘月色》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
3、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普遍意义。
4、通过朗诵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
教学重点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3、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普遍意义。
教学难点
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新课
请看画面,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碧绿的荷塘。
面对此等美景,杨万里赞叹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写出了荷花的艳丽的色彩。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 / 24
精品文档
《小池》杨万里。
写出了荷花的动态。
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
可以说,荷花已经成为中国文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其意蕴可谓深远,其意境可谓独特而优美。
今天我们来学一篇写荷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
二、品读课文
讲读第一自然段
1.我们请一个同学来朗读第一自然段,作者为什么忽然想起荷塘,深夜离家去荷塘散步,
因为“这几天心情颇不宁静”,通过宁静的环境衬托并点明了作者颇不宁静的心境,显示了作者的烦躁、不安,交代了作者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
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板书]:缘由:颇不宁静
2.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如此“不宁静”呢,
关于朱自清心情“不宁静”的原因,有人认为是源于对蒋介石4.12反革命政变的愤懑,联系到朱自清当时的思想背景和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这不能说没有道理;也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的思乡之情,因为结尾作者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作为一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面对人生十字路口而产生的苦闷、彷徨;甚至还有人根据一些史料,认为朱自清的“不宁静”是源于家庭生活
2 / 24
精品文档
的不和谐;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必要规定一个权威性的唯一答案,应该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讲读第2节
1、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第二段。
请一位同学找出小路的特点,并说说作者在这一段中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解析]:曲折、幽僻、树多是小路的特点。
白天——夜晚;没有月光——淡淡月光,这一对比就给以往那种阴冷的氛围蒙上一层朦朦胧胧的诗意,形成了静悄、幽寂、朦胧的氛围,这也是笼罩全文的氛围。
小路:曲折、幽僻、树多
讲读第3小节
[提问]:这一段是讲作者去荷塘的感受,请说说这种感受的具体内容。
怎么理解这种感受,
[解析]:重点理解这个句子: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作者怀着排除烦闷的
心情来到荷塘边上,月色淡淡,独步塘岸,似乎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这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
”
作者成了一个“自由的人”。
写得很超脱现实,应该说这是作者内心所渴望而在现实达不到的。
越是超脱越是自由,便越显出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
3 / 24
精品文档
感受:自由——
讲读第4小节:
请同学们齐声朗读第4节,并划出本节的比喻句。
[提问]: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比喻,
荷叶田田舞女的裙:亭亭荷荷花零星点缀如明珠、如星星塘
上袅娜、羞涩?形态美的荷香缕缕—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动态美月色荷波象闪电凝碧
流水脉脉?静态美
[讲解]:这里用了许多比喻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先来看这一句:
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风姿的女郎。
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美好、轻盈、动感的联想。
这一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的娇美姿态,洋溢着情趣。
由此可见,贴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绘的景物生动、具体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产生身临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起加深印象的作用。
2、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提问]:请问,作者究竟听到歌声没有,在这一句中
4 / 24
精品文档
作者将什么比作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这样写又有什么好处,
[解析]: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把香味比作歌声,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
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
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
[提问]: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里面蕴含了几种感官感觉,
[解析]: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钟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
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也叫“移觉”。
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
在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官的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
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诗人艾青曾写诗这样描绘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这也是通感。
又
5 / 24
精品文档
如:“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
” 这个句子笛声里有草的清香,花的芬芳,还有明亮的阳光,三种感觉相融会,那笛声该多么撩人情思。
“吴钩和柳叶眉坐在小堤上歇息,柳叶眉不知怎么心烦意乱地说:‘大哥,你给我吹个小曲儿,要酸酸的,甜甜的,凉凉的??’”
其实,通感并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才被使用,实际上日常用语中,也常常有通感。
比如,说某位同学的声音很粗,难道他的声音是有直径的吗,”
看,现在每一个同学脸上都呈现出甜美的笑容。
可是,你们决不认为我是在说你们的笑脸是抹了糖的吧~
3.我们来比较一下这段改动后的文字和原文,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一样。
改动文字:荷塘上面,满是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开着的,有打着朵儿的。
微
风过处,送来清香。
这时候叶子和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底下是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
讲读第五段
下面请同学们朗读第五自然段
1、作者写月色时用了哪些动词,作者是从几个方面写了月色,
6 / 24
精品文档
[解答]:泻、浮、洗。
2、假如把“泻”改成“照”,把“浮”改成“升”,好不好,为什么,
[解析]: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到流水,而“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照”字就显不出这种效果,只有呆板的分。
“浮”同样写出一种轻柔的动态,“升”则失之轻柔。
[讲解]:
在这里作者用了静态动写的描写,把画面写活了。
“月光如流水”“静静地泻”下来,这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而青雾则是薄薄地浮起在荷塘里,朦朦胧胧地四处泛散开来,呈现迷茫空朦的景象,一上一下交结在一起,便是成了牛乳和轻纱。
大家想象一下,牛乳和轻纱,自上而下的月光,自下而上的轻纱,是不是很美又很形象, 如流水一般流动
[板书]: 月光泻—轻柔
荷塘四周
月色青雾:浮、轻纱的梦光与景的和谐
黑影、倩影
讲读第六节
请全班学生朗读第六节
1、本节从哪几个角度来写荷塘四周之景
7 / 24
精品文档
这一节重点在写树,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
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
树多而密,重重围住荷塘,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这是总写四周,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
2、写出了环境何特点,表现作者怎样的内心
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
最后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
并含蓄地表明作者虽完全沉醉在荷塘月色的宁静的境界中。
——淡淡的哀愁
3、文章中有一句话“这时侯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似乎真的很热闹,而在刚才的分析中却说,这是个“宁静”的环境,这两者是不是互相矛盾,
这是用了反衬的手法,与王维的“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提问]:请同学们在这一段中继续找出运用反衬手法的例子。
[解答]:文中用两个“漏”字,借月光、灯光衬托四周的灰暗,以蝉蛙的热闹衬托内心的烦恼。
[板书]:
8 / 24
精品文档
树:重重、阴阴
四周远山:隐隐约约
灯光:没精打采
蝉鸣、蛙叫
第二段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
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
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
讲读第三段
这一段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
1.从课文内容看,作者是边走边看的,看了又有所想,他想到了什么,
江南旧俗。
他为什么会想到江南旧俗呢,
心里宁静,但宁静里又有淡淡的哀愁。
深化主题
1、联想: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体现作者怎样的情感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者当时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即景生情
9 / 24
精品文档
2、“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体现作者怎样的心绪
“我”回到了现实,一切照旧。
到这里,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来把握作者的感情。
寂寞、苦闷与彷徨让作者“心里颇不宁静”,于是漫步荷塘进入醒着的“梦”境—“另一世界里”。
作者有意地把自己置身于超脱现实的环境中,“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沉浸在荷塘月色里,流露出淡淡的喜悦却又无法摆脱淡淡的哀愁。
“另一世界里的‘我’和现实世界颇不宁静的‘我’拉开了距离。
这样的超脱现实的描写越是写得自由自在,则文末写回到现实世界的我也就越显得空虚、烦
恼;“路灯是没精打采”的,蝉声和蛙声是热闹的,“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展示出一幅现实世界阴森可怕的图画,巧妙地回应了文首的“颇不宁静”。
最后,独步月下荷塘排除烦闷的“我”回到家中,“妻已熟睡好久了”,又再暗示出家中的宁静与和谐反衬出“我”那无法排除的烦闷。
三、小结
本文写夜游的动机、夜游的联想。
从出门到回家,叙述线索清晰而有变化,结构自然严谨。
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
运用比喻、联想、
10 / 24
精品文档
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四、布置作业:
背诵4-6三节
荷塘月色
朱自清
一、教学目标
1、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
2、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品味精练准确、清新隽永、优美动人的语言
二、教学重点
1、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语:
我们对朱自清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初中时学过他的什么散文名篇,
是的,朱自清是一位散文大家,同学们对他的生平经历还知道些什么,
11 / 24
精品文档
教师:是的,朱自清先生由一位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锻炼成长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诗人、作家、学者,经历了艰难曲折的道路。
今天学习他的代表作品《荷塘月色》,从中又看到他在大革命失败的日子悲愤彷徨的复杂心情和了解他为什么要在对美好景物的描摹中排遣哀愁的原委。
当然,教学重点应放在:作品结构、语言、技法的分析理解上,从而认识本文主旨。
板书课题:
作者、写作时间地点,荷塘月色朱自清 1927年7月,作于北京清华园
作品结构分析
教师启发指导:从作者行踪变化看,让学生提挈每段内容,进行归纳。
第1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
第2段去荷塘,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
第4段观荷塘,写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5段写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写荷塘四周的景物。
第7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8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显然,第1段是“引起”;第2—6段是“主体内容”
12 / 24
精品文档
第7—8段由现实而思古,再返现实收束全篇。
所以全文结构为:第一部分写“观荷缘起”第二部分写“荷塘月色”第三部分写“景中人”
行文线索
从以上结构分析,可体会到全文写景是为抒情服务,而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
情—景—情,这正好像一条经线,而对荷塘景色的描写犹如一条纬线。
因此,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明一暗。
明线:游踪暗线:情感
找出全文的文眼、脉络,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眼:心里颇不宁静
脉络:心里颇不宁静——觉得是个自由的人——我什么也没有——想起采莲的事
分析思想感情:
对黑暗现实不满——寻求超脱、不肯同流合污——回到现实——对美好追求的寄托
‖ ‖‖
反映淡淡的哀愁得到淡淡的喜悦仍是淡淡的哀愁
语句赏析
找出有代表性的语句进行赏析:
1、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起笔的目的是什么, 可联系撰文时间启发学生讲讲
13 / 24
精品文档
有关大革命失败情况,说明作者思想状况,弄清他为什么要写荷塘月色之美,发思古之幽情。
2、第3段,作者在路上一段抒情独白此段抛开了写景,是否偏离了文章的中心呢,抛开了写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痛楚心态,蕴含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实际上,这“情”离不开“景”,正是在那幽僻路上,抒发“独处”之情。
布置作业:
重点阅读课文四、五、六自然段,体会情景交融的特点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旧知识,导入新授
1、背诵第4段
2、答问:第4段依次写了哪些景物,依怎样顺序写的, 景物描写
解析第4段:
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茂密荷叶?多姿荷花?缕缕荷香?叶.花颤动?流水
2、深味作者匠心:
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作者笔下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
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散文神韵。
荷叶田田,满遮塘面,塘水看不到,却断定叶
14 / 24
精品文档
下的水“脉脉”有情,这由叶子的“风致”引起的想象。
认识“通感”: 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
其最大特点是“感觉的转移”。
相似处: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
作用:用“歌声”比“荷香”真切、新奇。
荷香本是嗅觉的可感形象,作者却把它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把视觉、嗅觉、听觉交织在一起,启迪读者更加深远地想象和联想。
)
这也恰恰说明“人在景中”。
再引出第5、6段中“通感”的句子,也可引导
鉴赏、6段中比喻、拟人句。
分析第五自然段: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2、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4、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5、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15 / 24
精品文档
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分析第六自然段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
下的。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重点句子赏析: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3、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
莲子清如水。
4、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5、——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
16 / 24
精品文档
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二(收束及思考
结束对前所提问题的讨论,提出关于语言美的思考题,让同学课下欣赏,并写一段文字表述自己的理解。
三(布置作业:
完成《成才之路》上的练习
《荷塘月色》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方面:理解抒情散文的情景交融手法,认识“通感”的修辞方法,
2、过程与方法方面:理清全文结构,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散文的语言美,
3、情感与态度方面:理解作者“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理解他追求自由的精神。
教学重点 :
一是领会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的特点
二是理解本文中的“月”与“荷”是一种怎样的感情载体。
教学难点:
体会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
理解作者的深层思想
17 / 24
精品文档
教学程序: 课前准备:《荷塘月色》朗读带和一些舒缓的音乐;
并要求学生课前查阅资料,了解本文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制成ppt,做好课上展示的准备。
课时安排:分为两个课时
通过指导学生朗读,和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结构,使学生逐渐理解文章的中心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同学们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会做什么呢,听音乐,音乐可以拨动心弦,而有的音乐可以使心灵宁静,不错的选择;k歌,拉两个好友到ktv狂吼一阵,一切烦恼都没了。
二、检查预习,了解时代背景
请2-3名学生上台介绍作者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我再从作者的人格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高洁的品格方面出发进行补充。
三、朗读
1、播放朗读录音,使学生能够入境,欣赏美感,体味感情
2、教师指导朗读
3、齐读重点段落,在朗读中体味情感,品味语言
这样学生有了可遵循的方法,诵读就有了美感,让学
18 / 24
精品文档
生身临其境,接受美的熏陶,也为后面赏析语言打下基础。
四、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配乐默读,通过情景式阅读,引导学生进入审美意境
通过自读,学生初步感知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这样设计遵循渐进原理,由浅入深,为品读课文做好铺垫。
2、设置以下两个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思考,逐渐理清文章结构
A、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哪一句,
明确:第一句,是全文的题眼。
B、画出描写作者行踪和心情的句子。
明确: 从情感上看,作者由颇不宁静——渴求宁静——片刻宁静——走出宁静。
形与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这种圆形结构,说明作者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从空间上看,作者从家里出来,经小径到荷塘,最后又回到家里;从情感上看,作者由颇不宁静——渴求宁静——片刻宁静——走出宁静。
形与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这种圆形结构,说明作者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针对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自己得出本文的结构,并绘制双线索环形结构,最后我点出这一结构的特色是:内、外结构呈圆形,浑然天成。
这样既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
19 / 24
精品文档
又使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此结构的认识。
3、分组讨论
A、为什么“心里不宁静”的作者要“享受这无边的荷香月色”,
B、为什么认为月色“恰到好处”,
C、为什么认为“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明确A:作者的行踪与他的情感紧密相连:正因为在家里“心里不宁静”,所以要走出家门追求宁静,可谓缘情写景;
明确B:而荷塘一派素淡朦胧,宁静幽寂的景象——花是零星的,香是缕缕的,风是微微的,月是淡淡的,的确是“恰倒好处”,与作者的心境吻合,这幽静宁谧的境界正是作者的追求,于是他要无牵无挂独自受用无边的荷香月色,摆脱不宁静,得到安宁,此乃寄情于景;
明确C:宁静只是片刻,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让作者想起江南采莲的热闹与美丽,怀乡的惆怅让作者走出宁静,回到家中,是谓触景生情。
形与意有机结合,是典型的情景交融,构成了朦胧优美的意境,让作者产生美的感受,也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由此可见,美是心物婚媾后的产物。
对学生的回答点评并给出合理的解释,然后引导学生将三个问题联系起来,理解当时的景色如何吻合了作者的心境,作者如何做到情景交融的。
20 / 24
精品文档
4、结合时代背景,让学生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A、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情缘于何者,
B、第三段中“平常的自己”指什么,“另一个世界”又指什么
明确A:1927年7月正是朱自清思想极端苦闷的时期,“五四”以后,革命斗争深入,原来曾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的知识阶层也发生分化,有的高升、有的引退、有的堕落、有的前进。
朱自清不满黑暗的现实,又没有勇气投入斗争。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处于极度的不安之中。
关于朱自清当时的思想情况,他的夫人陈竹隐女士有过具体的描述,“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统治了全国。
佩弦当时没有找到正确的出路,四顾茫然。
”觉得心上的阴影越来越大。
他又在苦闷中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