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京剧》纪录片引争议 专家:犯常识性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央视《京剧》纪录片引争议专家:犯常识性错误
2013年06月07日 10:55 来源:南方都市报参与互动(3)
由央视纪录频道推出的8集纪录片《京剧》,自6月3日起每晚2 2:4 0在中央一套播出。
《京剧》筹备与摄制历时两年,意在填补京剧发展史纪录片空白,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向观众普及京剧常识,这是在《舌尖上的中国》后央视的又一纪录片重点作品。
虽然播出之前,《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在微博上诚意推荐,但节目播出后却引起京剧迷、昆曲迷双方的不满,京剧迷称《京剧》并未提供“正确的京剧常识”,片中充斥大量错漏,虽画面唯美制作精良,但形式大于内容,还有剧迷自发组织拍摄京剧纪录片,以正视听;昆剧迷斥责《京剧》有刻意贬低昆曲、拔高京剧之嫌。
昨日,南都记者致电中国戏曲学院戏研所特约研究员柴俊为以及戏曲曲艺
资深策划人谢半仙,他们对央视制作《京剧》的投入度上给予肯定,但仍旧对制作团队京剧常识不够、不加辨别乱用采访素材制作纪录片的行为表示失望。
(麻乐)
专家评剧
A常识错误,形式大于内容
《京剧》普及京剧常识目的虽好,但其常识的“真假”却令京剧迷怀疑。
京剧研究员柴俊为举例,在第3集《借东风·传承》中,节目讲述京剧的传承,却只讲科班(及改良科班戏校),而京剧教育传承的三条道路———科班、私寓、个人授徒,对京剧发展都有贡献,亦各有成就。
然而节目中只提科班,严重偏颇,“不是昧于历史,就是故意割裂历史”。
据《京剧》片里内容,梅兰芳参加了喜连成闯关东演出,并且在闯关东的演出中走红,这在柴俊为看来更是闻所未闻,“这与梅兰芳(回忆录)《舞台生活四十年》的记述风马牛不相及”。
《京剧》导演蒋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京剧》中所有的文案都交给京剧方面的专家看过和讨论过,整个过程十分严谨。
但京剧研究员柴俊为认为,虽然制作团队强调节目由专家把关,但这并不能成为掩盖《京剧》常识错误的理由,也凸显了制作团队辨别京剧史料的能力之差,“任何材料拿过来不加辨别就用,那还要研究干什么”。
曲艺策划人谢半仙否定了《京剧》对京剧的推广作用,他说:“我对央视这个节目期望值太大了,但它并没能准确阐述京剧起源到底是怎么回事,而且影响京剧发展的事件中,节目抓住的事件点也有偏颇,本末倒置。
不喜欢京剧的人不喜欢看《京剧》,喜欢京剧的人也不喜欢看这节目了。
”
B 昆京之争:由来已久,并非纪录片挑起
第1集《定军山·溯源》中,节目解释昆曲因“私定终身后花园,落难才子中状元”的老套情节,让观众“闻昆曲轰然而散”,走上衰败之路,这引来昆曲迷的不满,有观众认为《京剧》“踩昆曲”以拔高京剧。
京剧研究员柴俊为也表示《京剧》中带有庸俗进化论的意味,即新的一定是好的,旧的一定是差的,所以新生的京剧取代了老旧的昆曲。
但柴俊为告诉南都记者,京昆之争由来已久,在戏曲界也颇具争议,并非纪录片《京剧》挑起,“央视团队也没有明白二者之争”。
据柴俊为解释,京剧与昆曲其实是密切联系的两个剧种,所谓“京昆不分家”就是说京剧运用了昆曲中大量的剧目,例如京剧《游园惊梦》便是借鉴同名昆曲而来,而京剧中的大部分武戏也都取自昆曲。
观众点评
●易北:京剧那纪录片,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作为一个昆曲迷和京剧迷,看了两集各种来气。
溯源京剧并不扎实说明班是徽班,调是汉调,漫托风云,这是假借此片浇谁的块垒?把昆曲变成单纯“才子佳人”的小腔小调,一点也不说当时雅部花部的状况,说昆曲跟除四害一样。
●susie李舒:看了《京剧》,想推荐编导去听听袁寒云最擅长的《惨睹》,也许就能理解昆曲是不是“私定终身后花园”;也想推荐砖家看看升平署的记录,也许就能知道谭鑫培是怎么回事;还想说说让个坤角在三大殿前面唱《贵妃醉酒》会不会被爱新觉罗的托梦投诉…想了半天,我还是嘟囔了一句刘曾老在世时常说的:不容易!
●沈嘉柯:看《京剧》纪录片,又想起新旧之劫。
新是好的,旧要破除。
旧
的事物里有些美和好的顺带就灭了,被滚滚时间潮水淹没,纪录片中的美是截取精致和叹惋,作为行业开口饭,却是苦难史。
没有干一行爱一行,只有干一行爱恨交织一行。
涂满粉墨的脸,翻跟斗的身,一把嗓子,构成用生命来现场讲故事的人。
●青岛肖瑶:连看两天央1纪录片《京剧》,感受如下:1、李易的配音仍
然好,就怕用滥,像任智宏似的,一听这声音就想吐可就不好了;2、比《舌尖上的中国》还做作的视觉手段,镜头是真美,也真不像纪录片啊,太多设计太多摆拍太多花哨了;3、明显的树碑立传之作。
我最喜欢的唱段是《游龙戏凤》,估计是入不了正册咯…
央视纪录片《京剧》挨批:配图出错史实不符
2013年06月08日09:52 来源:新民晚报手机看新闻
•打印
•网摘
•纠错
•商城
•
•
•分享
•推荐
•
•
画面精致、配词婉约、制作考究,但除了被京剧迷诟病宏大叙事淹没京剧本身之外,片中明显的历史错漏激起了观众和学者的一致吐槽,《京剧》甚至把朱自清的照
片错当成了周作人。
京剧里的旦角(资料图)
画面精致、配词婉约、制作考究,但除了被京剧迷诟病宏大叙事淹没京剧本身之外,片中明显的历史错漏激起了观众和学者的一致吐槽,《京剧》甚至把朱自清的照片错当成了周作人。
央视纪录频道继《舌尖上的中国》之后又一部展现传统文化的力作、原创纪录片《京剧》经过两年的制作,终于在本月3日撩开面纱。
史实不符硬伤多
除了配图出错,纪录片《京剧》还被网友指出不少明显硬伤。
【第一集·错漏】谭鑫培进宫得了四品顶戴,还言之凿凿“时年43岁”。
《绝版赏析》栏目制片人,中国戏曲学院戏曲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柴俊为指出,据清宫档案记载,升平署的总管太监一般是六品,最高才五品,历史上得过四品的伶人只有一人,是道光朝惇亲王府的全顺。
“根据档案老谭在宫里食二两月银,外加一些粮米等,与一般教习没啥区别。
旧时,关于程长庚、谭鑫培在宫中得赏顶戴的传说不少,现在升平署的档案大批公开,可以证实全是无根据的瞎传。
”
【第二集·错漏】除了解说词“按中国的传统规矩,伶人的尸骨是不能还乡的”被质疑与清宫档案记载不符;谭鑫培1917年最后一次演出唱的是《洪羊洞》,纪录片《京剧》却配了个《碰碑》的像和军人在看戏的镜头;谭鑫培在上海被叫倒好并不是片中所言的《定军山》,而是因为《盗魂铃》没翻四张桌子被叫倒好引发事端,最后被舆论裹挟逼宫取消“伶界大王”称号,片中说谭鑫培在上海“一出传统戏没唱完就被上海观众倒好哄下去”显然有失偏颇。
纪录片应该更严谨
中国戏曲协会副会长、著名戏剧评论家龚和德说要看完全部8集才好发表意见,但他告诉记者,两年前节目组发来材料邀请他出镜接受采访,但被他婉言拒绝,因为“跟我想的不一样”。
跟龚和德一样觉得甚是遗憾的还有中国戏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戏曲研究所所长傅谨教授,他含蓄地批评说:“这部纪录片更像是一群对京剧爱好者在谈京剧,不要用‘文献片’的标准来要求它,只是一个‘文艺片’。
”傅谨举例说,《京剧》中明确指出“京剧诞生于1840年”,但这一说法并不准确,“以我们目前掌握的史料和旁证,我最多说‘京剧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前后’,到底是什么时候诞生的,没有人敢确认,因为我们真的并不知道。
”傅谨表示,作为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应该具有更为严谨的态度。
随意裁切有些潦草
虽然《京剧》总导演蒋樾一直没有接听记者的电话,也没有回复采访短信,所幸联系到央视纪录频道的宣传负责人王文静,她承认片中确有一些明显错漏,将在第二次播出时及时修改,蒋樾也会很快通过视频采访的方式回应质疑。
但傅谨并不看好修改,“硬伤和细节差错之外,最关键是历史观的问题。
”
“如果《京剧》单独去拍‘唱念做打’,喜欢看的观众就会比较少,但是借着京剧的故事、发展史,讲述中国人在近200多年来的生活,从京剧折射出民族近代史,就可以照顾到更多的观众。
”
蒋樾曾这样定义《京剧》,这是一部试图借着京剧发展史,介绍近代中国老百姓的市井生活、文化生活的纪录片。
这样的视角和立场,自有它的可取之处,但为了要使素材更吻合“社会史角度”而随意裁切,显然有些潦草了。
判断一部纪录片是否优秀,更倚重的不是绚烂的配词和华丽的画面,而是对史实的尊重。
央视纪录片《京剧》挨批:配图出错史实不符
2013年06月08日09:52 来源:新民晚报手机看新闻
•打印
•网摘
•纠错
•商城
•
•
•分享
•推荐
•
•
画面精致、配词婉约、制作考究,但除了被京剧迷诟病宏大叙事淹没京剧本身之外,片中明显的历史错漏激起了观众和学者的一致吐槽,《京剧》甚至把朱自清的照
片错当成了周作人。
京剧里的旦角(资料图)
画面精致、配词婉约、制作考究,但除了被京剧迷诟病宏大叙事淹没京剧本身之外,片中明显的历史错漏激起了观众和学者的一致吐槽,《京剧》甚至把朱自清的照片错当成了周作人。
央视纪录频道继《舌尖上的中国》之后又一部展现传统文化的力作、原创纪录片《京剧》经过两年的制作,终于在本月3日撩开面纱。
史实不符硬伤多
除了配图出错,纪录片《京剧》还被网友指出不少明显硬伤。
【第一集·错漏】谭鑫培进宫得了四品顶戴,还言之凿凿“时年43岁”。
《绝版赏析》栏目制片人,中国戏曲学院戏曲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柴俊为指出,据清宫档案记载,升平署的总管太监一般是六品,最高才五品,历史上得过四品的伶人只有一人,是道光朝惇亲王府的全顺。
“根据档案老谭在宫里食二两月银,外加一些粮米等,与一般教习没啥区别。
旧时,关于程长庚、谭鑫培在宫中得赏顶戴的传说不少,现在升平署的档案大批公开,可以证实全是无根据的瞎传。
”
【第二集·错漏】除了解说词“按中国的传统规矩,伶人的尸骨是不能还乡的”被质疑与清宫档案记载不符;谭鑫培1917年最后一次演出唱的是《洪羊洞》,纪录片《京剧》却配了个《碰碑》的像和军人在看戏的镜头;谭鑫培在上海被叫倒好并不是片中所言的《定军山》,而是因为《盗魂铃》没翻四张桌子被叫倒好引发事端,最后被舆论裹挟逼宫取消“伶
界大王”称号,片中说谭鑫培在上海“一出传统戏没唱完就被上海观众倒好哄下去”显然有失偏颇。
纪录片应该更严谨
中国戏曲协会副会长、著名戏剧评论家龚和德说要看完全部8集才好发表意见,但他告诉记者,两年前节目组发来材料邀请他出镜接受采访,但被他婉言拒绝,因为“跟我想的不一样”。
跟龚和德一样觉得甚是遗憾的还有中国戏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戏曲研究所所长傅谨教授,他含蓄地批评说:“这部纪录片更像是一群对京剧爱好者在谈京剧,不要用‘文献片’的标准来要求它,只是一个‘文艺片’。
”傅谨举例说,《京剧》中明确指出“京剧诞生于1840年”,但这一说法并不准确,“以我们目前掌握的史料和旁证,我最多说‘京剧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前后’,到底是什么时候诞生的,没有人敢确认,因为我们真的并不知道。
”傅谨表示,作为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应该具有更为严谨的态度。
随意裁切有些潦草
虽然《京剧》总导演蒋樾一直没有接听记者的电话,也没有回复采访短信,所幸联系到央视纪录频道的宣传负责人王文静,她承认片中确有一些明显错漏,将在第二次播出时及时修改,蒋樾也会很快通过视频采访的方式回应质疑。
但傅谨并不看好修改,“硬伤和细节差错之外,最关键是历史观的问题。
”
“如果《京剧》单独去拍‘唱念做打’,喜欢看的观众就会比较少,但是借着京剧的故事、发展史,讲述中国人在近200多年来的生活,从京剧折射出民族近代史,就可以照顾到更多的观众。
”
蒋樾曾这样定义《京剧》,这是一部试图借着京剧发展史,介绍近代中国老百姓的市井生活、文化生活的纪录片。
这样的视角和立场,自有它的可取之处,但为了要使素材更吻合“社会史角度”而随意裁切,显然有些潦草了。
判断一部纪录片是否优秀,更倚重的不是绚烂的配词和华丽的画面,而是对史实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