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从军》教案与反思(精选4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兰从军》教案与反思(精选4篇)
《木兰从军》与反思篇1
一、教学目标:
1、用查的方法学习本课生字并组词;
2、试用所掌握的记字方法记住生字。

二、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三、教学课型:预习指导课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字激趣导入,复习记字方法。

1、同学们,没有上课之前,老师出个字谜,你猜一猜好吗?
“天没有地有;你没有他有。

”(也)
2、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3、如果你要记住这个字,有什么好办法?(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同学们真能干。

已经会用“换偏旁”“数笔画”“加一加”“减一减”“编儿歌”等方法记住生字。

是啊,只要你用心记,就可以记住这个字。

二、揭示学习任务,初步感知内容。

(一)、初步感知内容:
1、今天,我们一同学习第12课《木兰从军》的生字。

先请哪位同学把课题读一读?(指名读课题)
2、指导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师:昨晚大家读了课文,谁来用课文中的词语告诉大家:课文写(什么时候)花木兰从军的事?(学生发言)
(指导学生在课题上补充相机板书:课文写古时候,花木兰从军的事。


师继续:课文写古时候,花木兰“为什么”从军的事?(学生发言)
(相机板书:课文写古时候,花木兰替父从军的事。


师:课文写古时候,花木兰怎么样替父从军的事?(学生发言)
(相机板书:课文写古时候,花木兰男男扮女装,替父从军的事。


3、师:请大家看着黑板,把这一句话读一读。

(生读两遍句子)
师:以后大家在预习阅读课文的时候,可以用补充课题的方法,把句子补充完整,这就是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的一个方法。

(二)、揭示学习任务:
1、大家还预习了哪些什么内容?
(学生发言,相机检查预习情况。

如:分了几个自然段,认识了哪些生字等。


2、小结:我们是按照“读、画、标、练、思”的方法进行课前预习的,而在预习中,“练”——练习书空,练习组词,是识字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今天,我们学习用部首查子的方法来预习生字,查字典可以使我们了解字的意思,帮助我们正确组词。

三、回顾部首查字法,进行预习指导:
1、首先,我们要查这个字,就要先确定这个字的(偏旁部首)。

·如果两个字都是偏旁部首的话怎么办?(指名回答: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外后内的方法来提取。


·如果一个字不能拆分开怎么办?(指名回答:按起笔的笔画归入。


2、指导查“从”字,并填写表格:
四、学生查字典练习:
1、请自选其中五个生字,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再按要求填空;
2、自习时要想想有什么好办法记住生字。

3、学生自学,师巡视指导。

附本课生字:
名征兵父病弟男胜利将
要查的字读音结构应查部首总笔画数文中词语组词
五、指导填写在生字表上:
1、导:我们为了节省时间,可以按要求填写在课后的生字表里。

(范写“病”,认识“病”字旁,学生书空。


2、写:大家把刚才查到字填写在课后生字表上。

六、布置下课时交流任务。

寻找预习交流点,分享预习快乐
1、小组里说说:你选了哪五个字?把你查到的资料和同学分享。

2、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木兰从军》预习指导课:
在体现创新教育的前提下,设计教案要明确一个目标:那就是要把课堂变成学生自主、讨论、探究的场所,《木兰从军》是二年级语文下册中的一篇课文。

讲的是古代英雄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事。

我上的是低年级预习指导课,下面从以下几点谈谈我的反思
一、本课设计理念:
1、“以人为本”,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

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学习用查字典的方法来预习生字;
2、指导归纳识记生字的方法,在预习中学习和掌握生字,通过查字典,进一步了解字的意思。

二、本课时教学内容:
1、知识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指导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识字10个,认识“病”字旁,会写将“病”2个生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引出课题。

同学们,没有上课之前,老师出个字谜,你猜一猜好吗?
“天没有地有;你没有他有。

”(也)
1、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2、如果你要记住这个字,有什么好办法?(学生自由发言)
这个教学环节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由此复习了学习生字的
方法;另一方面又辅助学习和掌握本课生字。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阅读教学中,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一直是个难点。

对于低年级阅读教学,学生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上还是一片空白。

如何充分把握这个“空白”的时机?我采取了指导学生逐步把课题补充完整的方法,使学生对概括文章内容有个感性的认识。

我想,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对概括课文内容有一个基本的认知。

(三)查字典预习生字,用方法识记生字。

1、生字教学一直是低段的重点。

但我们通过一段时间的预习指导,他们会用“读、画、标、练、思”的方法进行课前生字预习。

为了提高自习效果,我在这节课上用查字典的方法预习生字,让学生通过动手看,动眼看,动脑想,学生兴趣浓,学得轻松、学得扎实。

2、寻找堂上交流点,分享预习成果。

我把“小组里说说:你选了哪五个字?把你查到的资料和同学分享。

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作为堂上交流点,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通过交流,巩固识字方法,记字效果更好。

五、不足之处:
1、过高估计学生,时间分配不当。

在检查学生正确流利地读课文的环节时,因为发现学生读书添字或减字,所以花了一定的时间进行指导朗读,导致在指导查字典时间不足。

2、教学生字方法单一,识字效果不明显。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这节课的教学容量不饱满。

在识字上还应该增设一些学生预习生字效果的检查。

《木兰从军》教案与反思篇2
《木兰从军》教学反思
在上这一课之前,我也让学生观看了动画片《花木兰》。

在观看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人物形象上。

故事情节学生已经了解,怎样让学生从文字中体会人物呢?因为故事背景的远久,其实孩子们初读课文时是不理解什么是从军的,所以我觉得课题中的"从军"是个切入口!于是读了课题后,我要求他们找出木兰从军的句子时,
结果出现了争议。

在引导中他们第一次读了木兰在从军中飒爽的英姿,有了个初步印象。

接着介绍了当时女子不能从军的背景,孩子们自然产生疑问:"为什么木兰要从军?""木兰怎么能从得了军的呢?"于是就这样的问题孩子们积极自主的学习了文本,在扣住"紧急""为国为家""分忧""焦急万分""理应""赫赫战功""心爱"等词一次又一次深入体会后,在痛快的读中表达了对木兰的忠心赞叹。

最后孩子们都发自内心的称木兰为女英雄!
12《木兰从军》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家喻户晓、传诵不衰的动人故事。

通过描写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木兰顾全大局、为国分忧的优秀品质。

在讲解“从军”这个词时,我首先让学生们找出木兰从军的句子,结果出现了争议。

在引导他们第一次读了木兰在从军中飒爽的英姿,有了初步的印象,接着向学生介绍了当时女子不能从军的背景。

学生们自然产生了疑问:为什么木兰要从军?于是就扣住“为国为家”“分忧”“焦急万分”等词语一次又一次地体会。

让学生对木兰产生由衷的敬佩。

书后安排了一项想象作业“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

所以在教学课文第二段的时候我就引导学生抓住木兰的话“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找出木兰忧的原因:北方发生战争,朝廷紧急征兵,这是国家的忧;征兵文书上有父亲的名字,但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应征,弟弟年龄又小,够不上当兵,这是家庭的忧。

其次引导学生理解木兰为什么要“理应分忧”:本来应征入伍是男子的事情,但处在特定情况下,女子也该承担责任,为国为家当仁不让。

这样一来学生就有情可感,有话可说了。

此时运用“模仿表演”请大家展开想象,演一演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替父从军的?这样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宽了学生思维,锻炼了思维能力。

为了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对花木兰的敬佩之情。

我还设计了“赞一赞,唱一唱,讲一讲”一系列多向互动情境,通过阅读、感悟、表达与创新让学生对花木兰的认识步步深入,情感进一步得到升华。

学生们敢于“尽情地读,大胆地说”,我感到非常的高兴,这不仅说明他认真地参与了,而且积极地思考了。

新课程倡导师生共同成长。

从这节课里,我看到了有收获的不仅是学生,老师同时也大有收获,很受启迪,对二年级学生来说,花木兰的形象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学生的记忆里,成了他们崇拜的偶像。

学生乐于学习字词,敢于想象,通过这节课,我看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孩子们的回答让我这个做老师的感慨万千。

反思今天的教学,已不能再简单地理解成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在教与学的平台上,真正做到教学相长,课堂教学过程才能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

《木兰从军》教学反思
《木兰从军》是一篇历史传说故事,讲的是古代女英雄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事,赞扬了花木兰尊老爱幼、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

我执教的是《木兰从军》第一课时,读通课文,走近木兰,感悟她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是我这一课时定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花木兰爱国爱家的女英雄形象呢?
一、识字方法多样,激发兴趣。

在教学“病”字用一个让孩子轻松记住了“病”字的字形和字义;教学“男“字时利用字理知识帮助孩子体会决心女扮男装的不易;”“焦急”这两个字虽然不是我们要学习的生字,让孩子抓住下面四点底表示火,和急字的心字底,可帮助孩子理解木兰焦急似火的心情。

二、发挥想象,促进理解
课文语言精练,同时也留下一些值得学生想象的“空白”。

教学时利用这些“空白”之处引导学生想象,既能更深入地理解木兰的品质,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如在教学第二小节时,让学生想象、表演木兰是如何说服自己的父亲、母亲、弟弟的,这个拓展性训练让学生深入揣摩花木兰的心理活动,不仅可以感悟她为国为家,敢于自我牺牲的可贵之处,而且有助于学生主动阅读,把书读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的阅读能力。

其次,第三小节的一连串动
词短语浓缩了木兰南征北战、奋勇杀敌的艰辛,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让学生边读边想象木兰奔赴前线路上的情形以及在战场上的表现,再现了这些悲壮的场面,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再次,让学生想象当将士们看到一身女装的木兰会想些什么,也更有利于学生体会木兰女扮男装、屡建战功的不易。

三、抓住中心,爱家爱国
围绕木兰爱国爱家的品质,结合文本,我主要引导学生从这几个方面体会。

父亲年老多病,弟弟又小,木兰替父从军,是因为她爱家;国家有难紧急征兵,木兰从军为国分忧,说明她爱国;木兰在奔赴前线的路上,历尽千辛万苦,依然勇往直前,她驰骋沙场,立下战功,为的是保家卫国。

《木兰从军》教案与反思篇3
《木兰从军》教学反思
花木兰这个名字早已耳熟能详,而木兰从军的故事家喻户晓、传诵不衰。

本文通过描写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木兰顾全大局、为国分忧的优秀品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尤为如此。

因此,在上课之初我要求“尽情地读,大胆地说”。

“看谁得到的花最多?”话音刚落,许多学生就已经跃跃欲试了。

在上课一开始我就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她(木兰)是怎样一一说服家人的呢?为了切身体会木兰替父从军的决心和她对家人的热爱,此时运用“模仿表演”请大家展开想象,演一演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替父从军的?这样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宽了学生思维,锻炼了思维能力。

其次,我把学生带入第二个片段“木兰说服了全家,穿上战袍,装扮成小伙子,告别了家乡和亲人,随着大军到边疆打仗去了。

战争持续了十二年,木兰为国家立了大功,成了赫赫有名的将军。

”我让学生通过自由读和比较读来感受这位毫不逊色于男儿的巾帼英雄,学生不同的语速和语调体现了他们对课文理解的程度。

作者略写了花木兰军营生活和作战情况,只以“战争持续了十二年,木兰为国家立了大
功,成了赫赫有名的将军。

”这一句轻轻一点,但内涵十分丰富,启迪读者的联想——多年征战,时间长,战况烈,对于一个女孩子又谈何容易!
学生们敢于“尽情地读,大胆地说”,我感到非常的高兴,这不仅说明他认真地参与了,而且积极地思考了。

从这节课里,我看到了有收获的不仅是学生,我同时也有了很大的收获。

《木兰从军》教学反思
教学片段:
老师: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

木兰见到上面有父亲的名字,焦急万分。

谁能用最快的速度找出这两个句子中同一字组成的不同的词语吗?
学生:“紧急”和“焦急”。

师问:他们一样吗?
生1:不一样,紧急是指事情很急,必须马上去办。

生2:紧急就是说一刻钟都不能拖延了,必须马上去办。

生3:课文中就是说,征兵很紧急,说明战争前线急需人去增加力量;
师:同学们说得可真好,那焦急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1:焦急就是很着急的意思,焦急万分就是非常非常的着急,已经着急得不行了;
师继续:那课文中谁在着急,她到底着急什么呢?
生1:是木兰着急,她着急爸爸年老多病,如果让爸爸上战场的话,不仅没有作用,而且可能爸爸会被敌人杀掉,丢了老命回家;
生2:我要补充,她还着急,弟弟很小,也不能去参军;
生3:我还要补充,木兰还为自己着急,爸爸不能去,弟弟不能去,而自己又是个女的,而女的规定是不能参军的,所以她很着急;
师:对啊,木兰还真是着急啊,为爸爸着急,为弟弟着急,为自己着急,但虽然如此,她还是很想——出示卡片:为国为家分忧师:你觉得木兰是个怎样的人?
生:非常爱国;
生:也爱自己的家人
生:我觉得她爱家人,也爱祖国,
师:于是她最后终于说服家人,——出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学生连读两遍。

她会怎样去说服呢?同桌互相练说。

片刻之后,学生交流。

反思:
孩子敢于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疑问,我感到非常的高兴,这不仅说明他认真地参与了,而且积极地思考了。

新课程倡导师生共同成长。

这节课里,有收获的不仅是学生,老师同时也大有收获,很受启迪,对二年级学生来说,花木兰的形象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学生的记忆里,成了他们崇拜的偶像。

学生乐于学习字词,敢于想象,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孩子们的回答让我这个做老师的感慨万千。

人的生命演变正如季节变化一样,时序是不能变更的。

儿童时代是人生的早春,这是一个想象丰富、充满梦幻的时期。

受孩子们的启发,反思今天的教学,已不能再简单地理解成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教学的流程也不再是简单地教,实际的教育过程远远要比预定的、计划中的过程生动、丰富得多。

另一方面从教师设想、计划的教育过程到实际进行着的过程,从教到学,学生发展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转化和生成的过程。

强调课堂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

如出现的事先未曾想到、也不可预见的情形,成了本堂课的精彩之处。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突发性的问题,五花八门的回答,要善于倾听,敏锐感受,准确判断最有价值的新鲜信息,抓住时机,根据实际态势及时作出抉择,在教与学的平台上,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课堂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

《木兰从军》教案与反思篇4
这是一篇历史传说故事,学生对花木兰了解甚少。

要让学生通过故事中三件小事的简述悟到花木兰的优秀品质,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为了较好地完成这个目标,我作了以下设计:一开始,我就让学生从自己认识的大将军与花木兰身上寻找不同之处,学生能
模糊地感知到花木兰是一位不同寻常的女英雄;“花木兰说服家人”这个拓展性训练让学生揣摩花木兰的心理活动,感悟她为国为家敢于自我牺牲的可贵之处;然后借助多媒体展示花木兰驰骋沙场的生动画面,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英雄的勇敢形象;最后引导学生去读,让学生通过读表达自己对花木兰的敬佩之情。

这样,通过在一系列多向互动的情境中阅读、感悟、表达与创新,学生对花木兰的认识步步深入,情感进一步得到升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